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3:2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

第一篇: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

2013年04月23日11:05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建峰

手机客户端 打印 字号 保存到博客

正文

我来说两句(7人参与)

原标题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

摘 要:不论是自然性灾害还是人为性灾害,灾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也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做好灾难性新闻报道,应把握哪些原则?肩负怎样的媒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每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灾难性;原则;媒体责

社会生活不可能总是平安无事,自然现象也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灾害性突发事件常常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不期而至,它带给人们的是对生命的损害和扼杀、对物质的破坏和改变、对环境的摧残和毁灭。更带给人悲痛、恐慌、焦虑和不安。面对灾难,媒体该以什么样的心理,担当什么样的责任,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做什么样的报道,这是每一个采编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灾难性报道

所谓灾难性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类无法防止的自然性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一类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交通事故、凶杀、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

二、如何把握灾难性报道

灾难性报道不同于时政、财经、文化、体育等新闻报道,它既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更具有一般新闻所没有的特殊性。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媒体作为灾难情况公布的平台,政府和群众交流的桥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具体操作上,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及时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发生突然,不可预料,令人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引起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大的社会影响,也同时带来来自各种民间渠道的信息,且传播性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极易引起受害者家属朋友的不满和敌对情绪,引发出事方和受害方的对立和矛盾,进而造成社会局部的不稳定。因此,媒体面对灾害性事件,要第一时间派记者深入事发现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原因、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事件进展及善后情况,并和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核实事件中的各种事实,按宣传部门新闻发布的统一口径,及时准确、有序有节的进行。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就是说新闻事实要真实,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事实都要符合客观实际。李希光在谈到好新闻时说:“好新闻首先要准确,所有的新闻都要核实。”这就要求媒体记者要对报道中的每一个人物、地点、数字、细节都要认真核对,报道由政府发布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和新闻现场所发生的真实情况,做到如实地反映事实。

三是真实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都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从舆论和政治影响看,还是有损于政府形象,不利于当地的安定团结。因此,每当辖区发生灾难性事件,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想方设法封锁消息,遮之盖之,敷衍塞责,欲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掩盖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信息,隐瞒或减少死伤人数,欺骗媒体和舆论,欺骗上级组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媒体要有追求事实真相、为受害者主持正义的强烈的责任心。2006年5月18日山西左云煤矿有关负责人恶意瞒报,最初煤矿上报5名矿工被困,最终核实57名矿工被困,17人遇难。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特大矿难,如果不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记者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一层层撕开这起被严重捂掩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这个“惊天大案”的真相将“沉水底”。

四是一致性原则。伴随着灾难,有关灾难的传言和信息通过手机、网络等载体及口口相传,海量的鱼龙混杂的信息不断涌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就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采集的新闻要有可靠的新闻源,发布的信息要有对外一致的口径,对来自政府的部门的信息不能随意改变,对来自当事人、受难者及亲属、目击者的说法要有甄别、分析和核实,不能在报道中掺杂记者个人的思想和情绪,使记者成为新闻的主角,要出于对政府、对受害者、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将客观准确的事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受众,而不能提供前后不

一、模棱两可、互相矛盾的信息,误导受众。

三、灾难性报道的媒体责任

灾难性事件往往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局,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媒体最重要的是要肩负自身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也就是不仅仅是报道事实的责任,还在于配合支持当地政府有效处置事件的责任。同时,媒体还要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为公众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把如何将事件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有效地应对事件、如何使事件较快地得到解决等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是守土有责,发出主流声音。人们常说:“大道不畅,小道必猖。”灾难发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社会关注度,容易多渠道传播各种版本的信息,造成判断上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灾难的救援处置带来很多障碍。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担负着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事件实情,满足公众和遇难者、受伤者和家属的知情权,使事件在阳光下真实健康地传播。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主流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屏蔽各种小道消息。比如,西安市灞桥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后,作为在市民中有广泛公信力的《西安晚报》,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新闻,及时在次日报纸封面版头题刊登,突出事件的严重程度,突出救援和省市区领导的重视。在随后的几天中,晚报每天都有事故救援情况的报道,死亡人数、失踪人数、伤者治疗情况每天都有变化。由于报道及时、准确,使一些传言没了声音。

二是遵从有责,守则但不刻板。突发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领导都对此极为重视,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为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维护一地的和谐稳定。因此,宣传部门往往从新闻宣传口径上从严把握,从版面安排上要求淡化,尽可能突出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的救援。但对读者来说,这些的报道还远远不够,读者更多关注的是事故中人员的伤亡、事故中生命的抗争、事故的进展、事故的影响、事故的善后、社会各界的关心等。因此,媒体在报道时,既要按上级对报道的要求去做,但遵从并不盲从,应在发通稿的同时,积极争取通稿外灾难救援现场艰险的、惊心的、感人的相关新闻的报道,增加新闻的人文含量和情感力量。当然,一切报道都应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三是把握有责,掌控报道度量。灾难性事件往往受到公众的特别关注,一方面是人们对生命的关注而产生恐慌、同情等心理。一方面是事发地政府希望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救援,妥善善后,为事件的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是遇难者、伤者的家属由于悲痛、焦虑所致的逆反意识。这时,稳妥地把握报道原则,理性恰当地采写和编发灾害性新闻,就可以平衡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为政府救援和处置事件赢得主动,并使受害者一方稳住情绪,得到理解,促进事件救援和善后处理。

四是关心有责,彰显人文情怀。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要突出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知情的关注。首先是关注因灾遇难受难的人。我们在对灾难性报道的阅读中看到,那些能打动读者心扉、社会反响大的灾难报道,往往都是记者把饱含深情的笔触投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如《中国青年报》7月27日对“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报道的通讯《永不抵达的列车》,就是一篇对几位大学生不归旅程生动记叙的催泪之作,悲情中充溢温情和真情,令人不忍卒读。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在报道生命个体的同时,媒体还要关心受难者家属,采访要尊重家属的意愿,给予家属精神安慰和道义支持的同时,关注他们灾后的生存状况。向受难者和遇难者的亲属及时、准确、客观地传递其他信息,使他们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清楚事件进展的情况,知晓事件善后的处理。通过向他们传递政府积极救援的信息,传递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的温情,传递媒体人文化的报道理念,抚慰受害者和遇难者亲属受伤的心灵。其次是关注受众,满足读者的知情权。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肯定牵动读者敏感的神经,他们需要及时知道事件更多的信息。在这个时候,媒体就要发声,而且要及时准确地发声。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弱声、失声或是短声,就会大大地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网络、微博、手机信息快捷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不能及时准确为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体终会被受众所遗弃。因此,媒体要对事件始终保持追踪状态,做到不瞒报、不断报、不浅报,让受众每天都能得到最新信息。

五是引导有责,突出建设功能。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来自手机、网络、微博的各种信息很多,社会上的传言也不少,这大量的信息难免真伪混杂,虚实并存,容易造成信息传播混乱,滋生谣言,扰乱对事件的判断,引发社会矛盾。特别是,在一些媒体放大和张扬事件悲惨场面报道,引发受众不满情绪时,作为传播主体的主流媒体,就要做传播的主力军,一是通过报道加以引导。从积极的方面着笔,通过及时报道政府全力救援,社会各界倾情关心的信息和事迹,救援人员昼夜奋战等,引导舆论从对事件悲情场面的过度渲染转入对积极救援的及时报道上,以此来消除公众的疑虑,使之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二是通过言论加以引导。言论代表媒体的立场,有些报道因为题材所限,不能完全清楚地表明媒体态度,这时,评论的适时配发就可明确判断,深化报道,从积极的角度消除某些报道的消极影响。

六是道义有责,尊重逝者生命。在灾难性事件中,不幸突然间降临,留给家人和朋友的是无尽的悲痛和思念。在关于遇难者的报道中,尊重生命,敬畏人的尊严,考虑人的感受,是灾难性报道的伦理。记者要尊重逝者,尊重逝者家属,不干扰抢救和治疗,不随意曝光死难者遗体和遗物。要注意在细节描写中回避血腥、悲惨的场面,回避有关逝者及家属不愿公开的隐私,不将灾难作为“猛料”报道,进行炒作和煽情。前方采访的记者应这样,后方的编辑部门或制作、播出人员也如此。媒体工作者只有遵循灾难性报道的伦理,才能传达出爱与信心,才能懂得怎样与受灾民众一起面对灾难,并战胜灾难。

作者简介:李建峰,男,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任编辑,硕士,主要从事传媒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雷刚,张真真.灾难报道与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C].第九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大会宣读论文,2005.[2] 沈正赋.灾难性事件报道方法论初探[J].新闻战线,2003(9).刘文蓉.灾难报道新闻伦理问题初探[J].青年记者,2011(24)

第二篇: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 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 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 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一、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观念、立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从非人性、猎奇角度出发,只关注灾难本身,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与灾难事件伴随的往往是人身的伤害,如:洪水中漂浮的尸体,大火中烧的面部,车祸中残缺的肢体,被犯罪分子烧伤、砍伤的面孔、躯体,等等。这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一些记者片面认为,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令人毛骨悚然。

(二)“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灾难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出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目的,或者因为过于伤心、悲痛,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用尽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的掠夺采访,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特别是提问方式冷酷、轻浮,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无异于在正流血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

(三)追求“纯客观主义”,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一些记者在有闻必录、“眼见为实”的纯客观主义理念的误导下,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无视当事人隐私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常见的表现主要有:未经许可,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材料,如公开被伤害者的病例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不加任何处理地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进行展览,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女性特殊部位损伤等;暴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影像;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的画面等。

(四)用词轻薄,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所以,媒体在报道用词上,应该庄重、客观。然而,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玩弄辞藻,对受害(受伤)者缺乏起码的同情,甚至幸灾乐祸,浅薄、低俗、下流,对生命极不尊重。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及其亲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实际上,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然性灾难;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发达,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性灾难。就拿2003年5月,非典阴云持续弥漫在我国的上空,和2008年1月,我国南部一些地区遭受的五十年不遇的冰灾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偶尔发生一些天灾人祸的灾难性事件也是较为正常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尤人。关键是面对灾难性事件,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该如何去报道它,以达到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化解矛盾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尽快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目的。

二、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在我国,新闻媒体承担着上情下达、反映社情民意的任务,发挥着舆论向导、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既要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信息,也要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

以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由于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作报道”。孰不知,这样做会失去报道的最佳时机,不仅使新闻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2007年11月10日上午,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促销食用油而造成的踩踏事故,导致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社会性灾难事件,新闻媒体反应迟钝,报道滞后,显得被动。二是由于灾难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消极性的后果,从表面上看这种报道与我们提倡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所抵牾,因此,有些部门以“容易引起人心动荡和社会恐慌”为由对灾难性事件信息进行限制和封锁,从而使此类报道“胎死腹中”。三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行政官员对于发生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灾难性事件,往往采取文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生怕有损于自己的政绩,影响到头上的那顶乌纱帽,于是千方百计地阻挠新闻媒体的调查采访,甚至编造和发布虚假信息,欺上瞒下,对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我们认为,作为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一事当前,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缄默不等于就一定是维护稳定,相反容易引发不稳定。因为这样做往往只会加大政府的工作成本,加重群众思想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于社会安定不利。再说,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要封锁消息只是“一厢情愿”,当人们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获取信息时,自然会转向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甚至域外媒体。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时下的新闻媒体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封锁”。正确的做法是,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和采取的措施,使群众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宣传科学的态度方法,使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即使解决突发事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难度,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共渡难关。青岛石油在这次突发的冰灾事件中,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更加开明和务实的态度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击冰雪灾害天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灾情的通报上赋予新闻媒体极大的报道自主权,新闻媒体及时、详尽地对受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从而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三、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舆论学认为,新闻作品不同于文艺作品,人们需要它主要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解除对环境的困惑。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龚文庠教授所指出的:“人的一个基本心理功能是对外部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见,失去了这种理解和预见能力,人就会感到不安。”这在舆论上便表现为惶惑。因此,要引导舆论,新闻媒体首先要满足受众认识环境、确立观念、自我寻因的需要,特别是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时期,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大,及时、具体、详细地提供信息,对于防止社会舆论走偏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既是一个进行信息确认、材料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新闻报道影响着他们已有观念的一个过程,而这正是新闻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直接方式。不仅如此,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一般还不是单一行为,而是带有连贯性的,甚至形成一定的接收习惯,以便通过连续的接收而减少对于自身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新闻信息的出现必须前后衔接,既不能中断,更不能前后矛盾。因此,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这本身即是一种很重要的对舆论的引导。

受众知情权原先是个法学概念,后来又被新闻学所接纳,又称知晓权、了解 权、获知权等。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对于灾难性事件来说,无论是自然性灾难事件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种事件的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很容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在灾难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因此,灾难新闻应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全方位的报道,它包括灾难形成原因的分析、抗灾救灾、责任追究、经验教训等。一般来说,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拥有三个可资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受众均具有知晓的权利,新闻媒体应满足大众这种知情权的需要。

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意见权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这次抗击冰灾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拿出黄金时段或黄金版面重点报道这一重大灾情的真相,起到了化解情绪、稳定人心的积极作用。应该说,在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等,分别对冰灾作了专题报道,并进行整点及字幕滚动式播出,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四、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这里实际上就是指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由于“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虽然绝大多数灾难性事件无不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但过去新闻界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却往往忽视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使得这些灾难本身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正确的做法是,新闻媒体应该更加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并且在报道中充当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

(二)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近几年来,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性事故,新闻媒体大多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综观这类报道,我们总感觉到仿佛缺少点什么。问题恐怕主要在于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方法。一些灾难新闻报道大而化之,没有充分地起到呼唤同情、促进救灾、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那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

(三)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谁都不愿意世上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然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往往又难以避免包括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刹那间,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等,都会有瞬间的表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重要的是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报道时,如何去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则要求记者,勇敢地直面人生,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生死死,对处于极度状态下的人类给以人文主义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积极地、及时而充分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又必须稳妥地、慎重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又一个原则。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既要考察宏观 6 形势,注意传播环境,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又要防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大量刊播刺激受众感官和心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东方出版社,1994年1月。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3] 季寅妮:《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缺失》,新闻窗,2005年。

[4] 王欢院: 《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人民网,2007年12月。[5] 郭晋嘉:《盘点 2007国内十大灾难事件》,中新社,迈视网,2007年12月。

第三篇: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一)灾难性报道关涉政府公信力

所谓新闻传媒公信力指社会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权威性等的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反映出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在以民族国家为主题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终把关人。甬温动车事故中政府在整个新闻报道中起着舵手,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当然,政府的新闻宣传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原则的,具体包括: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政府有什么样的媒介观,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事故灾难,无论出于良心道义还是出于社会公正,利用灾难进行宣传和感动是必然行不通的。雷击还是天谴,无论是气候影响了通信还是上帝拨动了铁轨,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解释这个事故,这个事故的发生都不能再归结为“技术”或者“自然”了,都不能用简单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宣传来取代事故本身的震撼和愤怒。这正是灾难美学和公众期待的落差所在。从灾后救助到灾后重建,从社会性的慈善救助到政府性的物资调配,一场灾害,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国家资源操控能力和权力道德水平的特殊视角。灾难到来之时,也就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时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的政府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将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为今天的受众已对新闻事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于是,总理所说的“回答”,也就不仅仅是解释,也是反思、问责和调整。简单地说,这次动车事故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必须用整个社会体制的自省来回答。政府这个强势把关人也无法控制。

对于铁路部门来讲,事故频发民众怨,不能只用表歉意托词来敷衍。当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不是急于去推卸责任,而应当是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切实保障高铁生命线的安全运行。换句话说,应对危机忙公关,不如把善后工作做实在。出现故障并不奇怪,让人担忧和后怕的是事故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铁路的运营管理究竟以公众利益为重,以乘客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还是只维护铁路本身的利益,尽心竭力围绕着不可能完美无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能出现故障的高铁打转,以至于面对问题时甚至不惜文过饰非,拖延塞责。进入“后高铁时代”,相关部门要做的是给中国高铁开一份体检报告,正面回应和消除公众对高铁安全的担忧。

政府在灾难事件中的积极作为,是灾难新闻中引导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这

些报道,缓解了灾难带给公众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也使社会舆论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二)灾难性报道要平衡正负面宣传

在甬温动车事故报道的新闻话语运作中,绝大部分是“正面宣传”的角度,以发挥“喉舌”的舆论导向功能,灾害报道,包括政府的重视、采取的措施、干群的奋战等都从这种角度的切入。例如:《全力做好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处置工作》、《温家宝到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和《第一批冲上去救人的大多是打工者》。但同时也体现出了监督功能的缺失。关于动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这个事故给死者家属带来的创伤报道的都很少。有些人认为,正面宣传不能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否则有损正面宣传的效果。实际上,这种想法恰恰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增强宣传效果。记者和编辑忽视事物的两重性,只讲好的,不提问题,即只颂扬人生之善和党领导如何抢险救灾,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使新闻的可信性降低。《南方都市报》的《动车荒唐追尾,三问出事原因》、《恢复秩序高于抢救生命,是令人心寒的价值莽断》、《谈判格局不对等,霸道赔偿何谈抚慰人心》等深度灾难报道不仅展现出了人文关怀,还显出思考的深刻。而且这一事件中,很多人包括普通老百姓和一些社会精英,都不再盲目相信媒体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无数的网友在微博上、论坛上发帖发图片关心事故的处理,对政府部门的处理方式和事故原因尖锐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有人甚至直接高喊“铁道部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就连一向以冷静著称的白岩松,在提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我反正信了”的说法时,也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不敢信,不能信!不能说这种“本意维护社会稳定的报道”不好,但肯定是不真实的报道。真正的好报道应该是真实的报道,真正反映人们内心的报道。正确的批评、保持情况透明、舆论监督及时并没有导致什么悲观情绪,也没有干扰救援大方向,反而提高了效率,让救灾保持清醒,令公仆处于千万双眼睛之下,还可以迅捷发现问题,快速解决矛盾,及早惩治贪腐。

(三)灾难性报道应彰显人文关怀

尊重生命是人类共性,灾难新闻大都是展示人的不幸。那么在生命遇到灾害时,新闻传播流溢出人文精神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如美国学者迈耶斯说的那样:“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新闻价值,而未关注道德价值”,这样的描写不但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新闻作品的美感,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更是受到广大受众的怀疑。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也认为,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灾难报道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现人文关怀,在悲剧和灾难中是人最脆弱的时候,最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从而帮助受害者获得新的希望,重树生活的信心。人文关怀,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主要指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注、看护和尊重。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就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难及精神状态。

以人为本思想对新闻报道工作,不仅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更具有针对性意义。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往往也是灾难的承受者,是抗灾赈灾的主体,灾难新闻责无旁贷地应当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英雄业绩。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灾难新闻中,并不仅仅只要求报道感人事迹,而是时时处处都要体现对群众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我国传媒对灾难新闻报道受历史和传统新闻观念的影响,从传播态度和传播内容到传播方式都缺少人文关怀。灾难发生后,集中报道领导表现的多,聚焦在受灾群众状况的少;描写抗击灾难、歌颂英雄的多,直面叙述灾情、深入民众内心的少;按照“报喜不报忧”的报道模式和“轻描淡写的灾情+党和政府的关怀+灾区人民的决心”的写法来进行传播,见事不见人,见物不见人。例如在这次甬温动车事故中各种“指示”、“委派”“慰问”和“踊跃”等词语在报纸上屡见不鲜。尽管《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新闻话语在注重灾难本身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但在党性原则的要求下,大部分新闻话语更多地还是凸现出政治宣传的功能取向,突出了灾害新闻传播的教化意义。

这就需要大众媒体能自觉地承担起一个关怀者的角色,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以及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在对灾难新闻的采访、报道用语、图片选择等环节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爱。对灾难性新闻的传播,最终需要唤起人们尊重自然与认识自然的热情,提醒人们树立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注意预防和减轻灾害,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对媒体人文关怀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第四篇: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

英美是当今世界新闻业发展最强盛、最富盛誉的两个大国,英国赫赫有名的“舰队街”、世界上最大的报纸生产基地沃坪、美国享誉世界的“普利策新闻奖”、世界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因秉持客观公正报道而闻名遐迩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无不隶属于这两大国的门下。英国和美国的媒体更是代表了西方媒体的精髓,英国是近代报业的发源地,美国媒体更加是代表了当今世界新闻传播业的前沿。同属西方新闻世界的英美媒体在新闻的选择和制作上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但也因着不同的文化与历史,以及对新闻本身的不同理解,而表现出种种的不同。本论文就是在这苍茫海域中撷取其中的一朵浪花:英美媒体

新闻报道风格上的异同。

[关键词]:

“客观”报道 无冕之王 新闻娱乐化

引言

2006年3月8日,两个很受欢迎的中国媒体人博客——《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的“按摩乳”和中国博客圈中的著名娱乐记者袁蕾的“奶猪”,突然变成空白页,上面只能看到一行字:“因为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暂时关闭。” 而其中所指的“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实只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但一位路透社记者却把这与我国正在进行中的两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即便向全世界发布了:中国两个言辞大胆的博客“按摩乳”和“奶猪”被政府下令关闭,这是中国在控制整肃互联网的新一轮行动,尤其目前两会期间。于是,西方各大新闻媒体如BBC、“美国之音”等,也都一窝蜂地跟进报道1。

这所谓的“中国博客门”(China Blog Gate)事件虽然是西方媒体“自摆乌龙”,大名鼎鼎的路透社连“查证新闻事实”这个基本功都没有做,就向全世界发布了假新闻。但身为一个中国人却怎么也乐不起来,为什么西方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的炮制是如此迅速而不假思索?是不是中国的 “媒介外交”做的不够到位?《新共和》的国际版主编约瑟华•科伦兹克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们可以失去数百万的收入,但是有一点我们决不放弃,那就是影响政策2。”我们的媒体在对外报道和宣传本国文化上确实有些不够周到,不该等到西方媒体已经把中国的形象做了定势之后,才想着如何改变这种误解和歪曲。

美国总统布什可谓利用媒介运筹“公共外交”的专家,2006年7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人物》杂志的记者、白宫的工作人员一起度过自己的60大寿,即拉拢了媒体又很好的塑造了自己亲民的政治形象。公共外交是政府影响海外公众和舆论的一种手段,这种软力量在整个世界舞台能够发挥武装力量、经济手段和精英外交所无法发挥的作用

3。

如果说英美媒体恶搞的“中国博客门”事件本身,是对英美媒体对华的不实报道敲响了警钟,那这又何尝不是对我国目前新闻报道态势的预警?英美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的热衷,似乎古已有之,但我们却一直都不曾找到有效的应对机制,通常只能很被动的做一些解释、澄清类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当今媒体应该反思和引起重视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措施,捍卫住自己新闻媒体的尊严?“我的地盘我做主!”是时候把我们的舆论主动权从英美等西方新闻媒体手

中夺回来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图书馆、在各知名学术期刊上、在各大新闻专业类网站上,笔者找寻所有有关英美新闻媒体的信息,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后来,渐渐的有些蛛丝马迹开始展露头脚,却总是不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直到有一天,读了周乃菱女士《用历史的眼光探寻新闻》这篇文章,里面对比了路透社和美联社在新闻报道和选择上的差异,寥寥几句话,却让我有种拨开乌云见天日的感觉,这就是我一直要捕捉的口子——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的异同。

第一章 英国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简析

1.1 以《泰晤士报》为例

《泰晤士报》,由约翰•沃尔特创办于1785年,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以“历史纪录报”自称,是全球最负声望的大报之一。绰号“大雷

神”(Thunderer)。

在英美狼狈为奸的伊拉克战争之后,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又匆忙飞抵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布什就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问题举行会谈。对于此次访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布莱尔堪称是一个“双面人”。在美国人看来,布莱尔是一个眼光犀利的勇敢者,在“9·11”袭击后立即与布什站到了一起,并与他一起发动了战争。但是在英国,布莱尔却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个忠实追随布什的“狮子狗”,并因此以

谎言玷污了自己的首相生涯1。

由此可见,英国媒体并不总是跟随政府的利益摇摆,对于战争这个异常敏感的领域、对于首相的执政行为,也是敢于提出异议。其中的讽刺与挖苦意味更体现了英国式的幽默。

1.2 以路透社为例

路透社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数据公司,是全球主要的财经新闻和信息的提供者。总部位于东伦敦船坞区金丝雀码头的路透社,是早期创办的世界通讯社硕果仅存的一个,素以新闻报道迅速和准确闻名。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使得路透社声名鹊起: 1859年,法国和奥地利关系恶化, 路透社驻巴黎记者抢先拿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演讲稿,并高价包租海底电报公司的电报传送线路,在演说开始时通过电报线路向英国传送,再由翻译人员将其译成英文,仅仅两个小时之后,伦敦各报的编辑们就看到了拿破仑三世警告奥地利的报道,《泰晤士报》也全文刊载了路透社提供的拿破仑演讲内容。

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新闻报道风格:在路透社的《采编人员手册》中,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其采编人员要把准确性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路透社还对新闻写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如新闻报道必须交代消息来源及事实出处、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尽可能地使用中性词汇

等等。可见,路透社一贯是秉承“迅速、准确、客观、公正”原则的,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简明、清晰,自成风格,在世界新闻领域都极富盛名。

1.3 以BBC为例

有媒体称BBC是“吃着皇粮数落政府”的特殊机构。历史上,曾有英国内阁官员大骂,BBC是“激进左派的温床”、“狭隘的保守派恐龙”等

等。

BBC历史上几次关键场合,都曾采取与政府不尽相同的立场,包括丘吉尔的收购计划,对苏伊士运河战争的报道与马岛争端上,最终都化险为夷。最激烈的一次是2003年科学家凯利之死,尽管BBC一直监守“保护消息来源”的原则。但凯利的死仍然掀起了BBC历史上

最大的**。

事后BBC公开道歉。但BBC同时认为,正是这一事件使人们深思,一个强大而独立的BBC正是英国的长期价值所在1。

可见,BBC并不会因此而偃旗息鼓。《纽约时报》报道了BBC的一个独特现象,BBC的节目组可以就这次BBC危机2采访其总经理,并就此提出难题。由于BBC的新闻理念中坚持公正和平衡的报道,它对自己引发的新闻也不会回避不报。BBC的广播原则一向是“有利于大众”,财政来源绝不依赖商业广告。正是因为在财政和制作理念上都离不开一个“公”字,它的新闻品格就很高,地位也非常的独立。

1.4 对华报道的态度和取向

近年来英国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并倾向于承认中国的发展,英国《泰晤士报》于2005年初发表的一篇题为《这是中国的世纪》的文章,可以说很好体现了这种观点。

相比较其他西方媒介而言,英国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能秉持中立态度的较多,这一方面与其向来的均衡报道理念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英媒体已逐渐认识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蓬勃的发展势头。

第二章 美国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简析

2.1 以《纽约时报》为例

《纽约时报》自1851年创刊开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罢工以及多次的家族危机,历经百年,长盛不衰。1912年4月,因报道“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声誉鹊起。而且以其客观严谨的报道态度,庄重凝练的大家风范,赢得了“档案纪录报”的美誉。该报还有一句被浓缩了的编辑方针,置于报头左侧:刊载一切适于刊印的新闻。

举世闻名。

2005年12月16日,《纽约时报》首先披露了“窃听门事件1”。报道称,在“9•11”事件发生后几个月,布什曾秘密授权在未经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境内监听国际长途电话和偷阅电子邮件,以收集恐怖

活动的证据。

对此,布什政府极力开脱,称监听计划合法、合宪。媒体这一行为等于给敌人通风报信,无视公共安全,应该受到谴责,甚至应该负法律

责任。

新闻自由在美国宪法中占据中心地位,但涉及到政府的内政外交,这所谓的“新闻自由”便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纽约时报》表示:我们坚决拥护新闻自由这一原则,哪怕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被打上“不爱国”的标记2。

《纽约时报》无疑是美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但这主要源于其大受欢迎的讣闻报道,铺天盖地的超长报道,以及别出心裁的纠错更正制度。“窃听门”事件只是让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稍稍的见了些阳光。

2.2 以美联社为例

作为美国新闻业的供稿支柱,美联社一向以报道特写类新闻和突发性新闻见长。报道内容丰富全面,包罗万象。

在美联社的文化中,消息汇集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对某些人来说新闻报道就好比是呼吸——必不可少,但绝非是那般复杂或有趣1。

“胡锦涛穿着黑色西服,看上去比他2002年就任国家主席时放松许多。他神色愉快,从不失态……在西雅图,他对比尔盖茨说:„我每天都在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华盛顿,他更像一个强硬但开放的领导人……在耶鲁,他用诗歌般的语言说,中国的发展依赖人民,也服务于人民2。”

这是今年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美联社的一篇稿子。一方面体现了美联社在报道国家政要时的独特角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其中的娱乐化、亲民、迎合广大受众口味的风格。

2.3 以CNN为例

CNN,全称为Cable news network(有线电视新闻网),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播送新闻的电视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电视频道。

2006年1月14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驻德黑兰记者因误译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讲话 “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为“拥有核武器是伊朗不可剥夺的权利”而造成重大政治错误,从而被禁止在伊朗从事新闻采访活动,CNN总

部为此向伊朗表示道歉3。

CNN在提供最新消息上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新闻的准确性、严

谨性上略显不足。

2.4 对华报道的态度和取向

我想大家是不是都还记得被诬为“中国核间谍”的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文和诉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侵犯个人隐私”一案?

虽然这个案子最终达成和解——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以及可能被连带的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共向李文和赔偿160万美元,开了美国主流媒体因“新闻来源保密权”而向受害人高额赔偿的先例。其中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是惟一未能与李文和达成和解协议的主流媒体。CNN发表声明说:“我们不知道向李文和赔偿的做法是否合适,所以我们不同意和解1。”CNN还表示,它已经为托马斯与李文和官司掏了100万美元的律师费,因此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其实这很能说明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五大媒体坚称:“报道没有问题”。五大媒体所属的公司就与李文和庭外和解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它们之所以同意支付李文和赔偿金,为的是避免记者被判入狱,而更重要的是保护“新闻来源”。

倘若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没有偏见,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我们的科学家,含冤入狱6年半,竟换不回美国媒体一句诚恳的道歉?

第三章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的相同之处

3.1 重拳出击,全方位突出

世界杯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英美主流媒体借助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打造了一支支“报道铁军”,杰出的运作能力一览无余。不仅在报道篇幅和版面上,乃至其报道的深度、广度以及分析性、解释性和人物传记性报道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2006年世界杯报

道为例:

n 版面特点:篇幅大:整版、专版、巨幅赛事照片。

n 调查性体育新闻报道:在各场赛事进程中,英美媒体都会就双方球队以往的赛绩以及双方球员组成进行的逐一介绍,体现出了媒体细致

深入的调查。

n 更多场外的信息:对休息室、会议室、餐厅、球场、草皮的描述;赛前的战术、阵容分析和赛后分析评论;

n 对细节的关注:裁判有争议的判罚、球员的恶意违规、球迷的狂热反应、警方的严阵以待、球赛的门票问题以及赛事收视率等等事无俱

细。

总之,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风格有其一致性,如尚趣味、求客观、重深度、追效应。以上虽是对体育新闻的报道风格,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英美媒体对于新闻角度上和立场上的倾向,那就是对重大新闻,新闻价值大的新闻报道,不遗余力,重拳出击,全方位突出。

3.2 擅长运用“客观报道” 西方媒体一直标榜所谓的“客观报道”:不偏不倚、纯客观报道、无任何主观倾向性。但事实上新闻报道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产物。任何一个新闻成品的出炉,都需要经过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编辑的修改、配照片、拟标题等工序。这样一来,客观事实难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

响。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是英美媒体灾难报道的一次集中演练。

《时代》周刊:黑色封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标题引自德莱塞的著名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内文的一篇《后果》叩问当局:政府都在干什么,纳税款都到了哪儿;《新闻周刊》:一个黑人母亲抱着两个孩子让读者直击飓风灾难里的百姓,题目“为美国祈祷”直指报道的亲民走向,内文《失落的城市》着重描写灾难的前前后后以及灾后重建工作;英国《经济学家》则把飓风掠过的地带形容为“沉寂的城市1”。

不需要更多的评论声音,画面和对真实场景的再现说明一切,很多叩

问是潜在的,无声的。

英美媒体运用细心挑选、剪裁过的“事实”,包括引语、细节背景材料的提供,很好的掩饰了新闻的主观倾向性,给读者以亲临新闻现场的感受,将已经被媒体精心摆布的新闻当成了最纯粹的“客观报道”。

3.3 标榜“第四权力”,“无冕之王”

一直以来,英美媒体对“新闻自由”旗号的追逐都不遗余力。“无冕之王”的提法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泛指记者为“无冕之王”,认为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发生马岛战争的时候,BBC因为在报道中偏袒战争对手阿根廷而遭到“铁娘子”撒切尔的强烈谴责;1991年海湾战争中,BBC由于偏袒伊拉克,被人们称为“巴格达广播公司”;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BBC又因为偏袒前南斯拉夫被戏称为“贝尔格莱德广播公司1。最严重的要算BBC对爱尔兰各派冲突的系列报道,当时英国工党首相威尔森据报甚至威胁将对BBC当时在1970年代的报道提出法律限制。

伦敦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表示:“比起其他任何事情来说,每个(英国)政治家都更想驾驭BBC2。”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为了抓住本•拉登,即将攻打阿富汗。此时的美国之音不顾政府的劝阻,坚持播出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对美国政府的战争动员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惩戒美国之音,政府削减了它的经费,撤消了台长,就连主管美国之音的广

播局长也受到牵连3。

英美高调谈论的“新闻自由”却屡屡触礁,这一方面体现出英美媒体对于“第四权力”的不懈争取,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英美政府对所谓“无冕之王”的虚伪认定。在新闻自由与政府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媒体的报

道终究是无法“自由”的。

3.4新闻报道风格渐趋“软化”

软化历程

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泰晤士报》后,曾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干涉报纸的编辑方针,不降低其历史积淀的品质和风格,但《泰晤士报》仍发生巨大变化:在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在加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亲美国政府的趋势。这个“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也不忠实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了4。

一些新闻批评家抱怨说:“真正的新闻被„非新闻‟或„软新闻‟排挤出去,然而看来这些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报道将保持着或增加了它们的新的声誉,她们拥有新闻最重要的素质——影响力1。”

标志性事件:

因为一度坚持严肃的风格而拒绝使用彩色印刷,被人们戏称为“灰色贵妇”的《纽约时报》也于2006年7月18日宣布:其版面宽度将从现在的13.5英寸缩小到12英寸(1英寸=2.54厘米),即宽度缩小了

约3.8厘米。

2003年到2004年期间,英国《独立报》与《泰晤士报》发行量锐减,减少多少?分别是50%和24%——如果是炒股的话,这个负增长足够某些人去跳楼了。两报瘦身运动之后,版面规格缩减,发行量回增,“报纸变小,生意就好”——这就是报业的key,《纽约时报》并不是弄潮儿,它是在赶末班车2。

报纸变小对美国人来说有一道心理上的屏障。连英国的大报在瘦身之后也不会称自己为“小报”(tabloid),而是用“紧凑”(compact)一词。“小报”一词听起来档次比较低,散发着血腥、色情、饕餮的气息。“紧凑”则让人们想到迷你奔驰车,迷你美洲虎攻击机。

小结:

综上所述,英美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或者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事件时,会运用报纸版面上的大标题、粗字体、通栏、破栏等方式突出新闻主题;较多进行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以及背景材料的广泛运用;在题材内容上,包罗万象;语言生动犀利,细节突出;典型人物、事件能广泛吸引眼球,甚至是耸人听闻。

擅长运用“客观报道”,精心打造一个“看起来真实”的新闻事实。

开门谈政治,不惜与政府作对。很好的利用“小骂大帮忙”来塑造自己“不偏不倚”的形象:不为政府歌功颂德、高调娱乐化、商业性、迎合大

众口味。

随着世界市场对新闻行业整体性、大范围、深层次的进犯,英美新闻媒体人竟也渐渐的漠视新闻与广告、新闻与炒作、新闻与娱乐的不同,新闻报道越发的变得“软”了,这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新闻媒体,一直都存在、却愈发不加掩饰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的不同之处

4.1 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同

美国媒体对新闻的选择比较功利,有时效、趣味性、轰动效果,就报;没有明显的符合受众口味的新闻,就压下来。

英国媒体则秉持全面、负责任、均衡报道的原则,较官方、顾全大局、看重公众的利益,姿态较高。就对比CNN和BBC在报道伊拉克战争上的差异,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CNN的私营性质和BBC的公营体制在新闻报道上的不同追求。

“在两次伊拉克战争期间,CNN每天都是新闻、新闻、新闻,而BBC则提供了更多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深度分析。”其中,BBC的公众电视台的身份决定了其新闻制作的特点,更多的为公众利益服务。

欧洲报纸是靠卖报纸挣钱的,美国报纸则是靠广告挣钱,因而美国报纸里总是夹着丑陋的广告页,欧洲报纸则做得非常漂亮。

第五篇:日本新媒体下灾难性报道的全方位转变

日本新媒体下灾难性报道的全方位转变

姓名:王青春 学号:010940628 灾难性报道从广义上说是新闻媒体对给给人类和社会带来重大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大类。自然性灾难事件指由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引起的灾害和苦难,如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事件指由社会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如空难、海难、战争等。无论是自然型灾难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带来恐慌和紧张情绪,对社会的稳定性极为不利。这些都源于灾难性事件难以预料的突发性、强大的破坏性及深远的危害性等特点。无论是自然性灾害事件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它对社会群体或个人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从美国9.11事件到伦敦的地铁爆炸案,从印尼海啸再到汶川地震再到日本的地震核辐射等,都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所以当灾难发生时本国媒体所选择的报道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然性灾难;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发达,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性灾难。就拿2003年5月来说,非典阴云持续弥漫在我国的上空,阿尔及利亚、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国相继发生6级以上地震;乌克兰、尼泊尔飞机失事;沙特、摩洛哥、俄罗斯车臣等地相继发生大爆炸因此可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偶尔发生一些天灾人祸的灾难性事件也是较为正常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尤人。关键是面对灾难性事件,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该如何去报道它,以达到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化解矛盾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尽快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目的。

以日本为例,地震之后,作为公共电视台的NHK全面跟进,不停地轮流用日语、英语、华语、韩语等五个语种,发布有关最新震情和可能发生海啸的地区,给予震区的民众最大的帮助。在当时余震还在继续,NHK非但没有停止工作,主持人甚至戴着安全帽出镜,播放关于地震的最新消息。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在博客中说:日本电视台直播震灾现状时发现一家医院的楼顶上有人求救,于是直升飞机上的女播音员报导了医院的位置,很快得到了医院的详情,包括医院的规模、设备以及住院人数等等。通过电视直播对话让人感到现场的紧迫,但同时又是按步就班,而紧急救援队已靠近了医院。这些工作表明了公共媒体在救灾报道中更加成熟。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新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传播也不可小觑。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 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数百万日本人在周五大地震发生前大约一分钟得知了地震的消息。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由约一千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析震波,并在地震计预测震动强烈时发出警告。横波的传播速度比更具破坏性的纵波要快——这意味着地震警报有可能会先于地面震动到达,这给人足够的时间寻找掩护。“成熟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让民众立即在电视上看到相关预警,”一位在日本气象局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法新社记者。这次强震发生后,政府通过广播、电视和卫星数据传输系统来播发地震警报。一些订阅了特殊预报服务的人还能通过手机和电子邮件收到警报。在东京,电视上正常播放的节目内容被响亮的警报声打断,代之以日本广播协会NHK播送的早期地震警报。电视警报出现后一分钟,第一次强烈震动撼动了首都东京地区,高层建筑开始摇晃,数百万人逃到室外。日本国家电视台从2007年晚些时候开始运用这个系统,并已经发出类似17次警告。日本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说,“日本能将预告系统覆盖到整个国家。地震发生后NHK24小时不间断播放地震的相关内容全部地震直播特殊报道中没听到一句口号式话语,面对灾区惨烈的镜头,看到的受灾大众却显得安静,有序,我在揣摩,没有鼓励的语言,不振臂的口号,他们是靠什么来逾越灾害,建立重建信念?

在整个直播进程中,反复播放灾区现状,失落人数,救助情况,并且不断更新,这是24小时中的重要内容,其次是政府宣布会,各国反应,以及专家点评。而后,就是通过播讲,字幕,转动,反重复复的向公民供给各种信息,对此,我作为目前没在日本的局外人,也是深有感想,这些信息,在国家电视台滚动播放,真的是实切实在的以人为本的服务,请看一下NHK不厌其烦的播放哪些信息:

XX机场关闭 某地到某地的航班撤消 XX国道正在封闭 XX途径已经全毁,不能通行 XX国道从A出口到B出口已经开放 XX新干线停运 XX地铁线30分钟前重开 XX医院关闭,请转最近的XX医院 轻症病人请往A,B医院,重症病人请往C,D医院 XX病院的透析就诊结束,其余畸形进行 灾区所有人员没有劳保障照常接受就诊XX区域断水,可在XX处免费领取用水 XX地域段停电 XX地区ATM机不能使用 XX银行关闭,请等重开明知 XX银行开端可以取款,但不办理其他业务 XX地区的24小时方便店从新营业。。

可以说,每一条信息都对某个人是无比有用的信息,某一条信息绝对观看电视的几百万观众来说,兴许只对几个人,几十个人有用(比方上面的某医院透析停滞),这种以人为本的精力,不能不让人敬仰。口号也许重要的,可是,上面的信息,注意是国家电视台提供的信息,哪怕其中的一条,岂非不是赛过10句口号么?一个国度能够有大灾,但不能有在大灾眼前完整走样的公共媒体。

覆灭性地震、灭绝性海啸、灾难性的核泄露、数千次余震„„在不到数十小时之内,劫难重重叠叠袭向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东北地带。在这危急时刻,人们见证了日本公共传媒的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正如《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所言,日本公共传媒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成为超出所有的公共平台,维系了国民的精神和秩序”。主播们始终坚持平静的面容,给人的感到就是十分刚强。画面上没有呈现令人可怕的逝世亡特写,没有灾民们呼天喊地的镜头,也没有第一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式报道。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阅历了地震之后发出感触:(日本)电视台的消息特别镇静,我感到无可抉剔,有信息量却不侵略个人,有数据六和彩公司不煽情,有各种提醒却不造成恐慌。NHK是日本影响力很大的新闻单位,作为着重于公共属性的传媒,始终保持着“我的方法传播”的媒体第一价值,保持了独立和公信力,即使在大灾难来临时也未曾转变。

第二个价值就是做到“及时“、“实时”地疾速播报最新新闻,一经确认,则反复轮流播放。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入,NHK正开始播放对官房主座的采访实况,当获悉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第1号机有可能爆炸后,立刻中止画面,转而反复播放核辐射时的生涯领导及相干避难信息,每隔多少分钟就提示民众留神保险。包含独特社、时势社及其他媒体,都在及时地从各角度庇护着生者的平安和对逝者的尊敬,显示了媒体的社会义务。

第三个价值就是力求信息全面。NHK轮流应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等五种语言,这就考虑到了受众中可能有非日语观众。日本各大媒体第一时间把辐射量每小时1015微西韦特的正确数据六和彩公司传播出来,并告诉“这相称于普通人一年可以蒙受的辐射量”,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说“影响不大”,塞给受众完全不知所云的消息。

公共传媒不同于其他民众传媒,不同于以盈利为逐利能源的纯贸易媒体,它是一国和一国民及一国基本文明的坚守者,如约瑟夫・普利策所言,是社会性命的第一线眺望者,对内就是“零间隔”,“零时差”的沟通者,对外就是国家形象的公共外交大使。日本大灾,寰球垂泪,这与日本公共传媒实在浮现了日本真面孔不无关联。一个国家可以有大灾,但不能有在大灾面前完全走样的公共媒体。”

在此次灾难面前日本的众多门户网站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关于地震的准确信息,其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地消除了灾难带来的恐慌,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了灾难造成的危害。整合各种报道手段,报道内容多样化、条理化,工具新颖化。

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商业网络新闻媒体善于扬长避短,借鉴传统媒体固有的报道优势,整合各种报道模式,在海量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信息的轻重缓急,以受众需要的切实感受为依据,以网络媒体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为手段,对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整合,以及观点的提炼和高度的提升,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地报道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以搜狐网为例,搜狐地震专题网在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整合。把真实的灾难场景、受灾群众的情况、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追寻、社会各方面对地震的反映、评价等信息通过专题网站一一公布给受众。,如此设置,一方面关于抗震救灾的各种消息将以一种整体性、层次性的架构呈现在受众面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受众在海量信息面前无所适从的情况。当今世界,媒介的多载体化、传播的全球化以及信息的数字化是形成多元化传播生态环境的三大元素。传播生态系统中有各种要素,特别重要的就是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基于Web2.0的背景,尽管传统大众媒体仍有其特殊的权力,但受众通过Web2.0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新媒体和信息,加入传播生态链条,打破原有的传播生态失衡僵局,从而重建传播生态的多元化。从进化的角度看,多元主义的传播生态有利于大众传播种群的长期传承。

下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台湾地区电视媒体省台和新闻报道经验》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2009年新闻业务培训班材料 台湾地区电视媒体省台和新闻报道经验 台湾东森亚洲新闻台总编辑林天琼 各位好。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姓林,林这个姓走到哪里都灵光,......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 张浩田 41111051 摘要: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

    新媒体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探析

    密 级 公 开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 ——以“双微”官方公众号新闻推送为例 彭 小 芳 (1201045104) 指导教师姓名: 欧黔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中国汉语言文学系 专 业 名称: 广播电视......

    【杂谈】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十大乱象(★)

    【杂谈】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十大乱象 【杂谈】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十大乱象2015-11-07 财经女记者部落提要:从标题党到媒体审判再到新闻敲诈,近年来,舆论对媒体乱象和新闻伦......

    如何写新闻报道稿

    怎么写新闻报道稿 一、新闻报道稿的格式 一般关于学校活动新闻稿 导语:概括敘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怎样做和为什么? 主体:把其他资料按重要性陈述,一段......

    如何写新闻报道

    如何写新闻报道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

    新闻报道格式

    新闻报道的特点及格式 一、新闻语言的特点:要素有四项: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少用概念化语言和模糊性词语,尽量使用意义鲜明的动词、含义......

    新闻报道

    迎新生育写作 本报讯:2014年7月10日星期日,综合办李波主管在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报告厅迎接了新员工,并为员工讲解了新闻消息写作。 7月10日上午李波主管在国际报告厅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