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葵花小宝典(二)《政治生活》主观题主要答题思路(未完成)
注意提示自己从这些角度来考虑,结合材料,思考是从政府的角度还是从公民的角度,注意设问是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做。注意涉及的答题要点是哪几点,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要点都罗列上,比如材料仅给出职能方面的,问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仅答政府依法履行各项职能这个要点即可,但是要注意,如果设问说要结合材料分析就不能仅答履行了什么职能,而是要结合材料相关语句说明。有时问题综合性较强,注意多角度回答。政府:
(1)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这样做体现了,是为了保证…)
常用表述: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了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2)职能
常用表述:政府担负着…等职能;政府必须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依法行政
常用表述: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什么)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怎么做)
(4)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常用表述: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和政务信息必须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以保证群众的知情权;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why);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how)。(5)自觉接受监督
常用表述: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为什么之必要性);必须健全监督制度,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有利于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为什么之重要性)
(6)政府的权威
常用表述:增强政府的权威,提高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与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政府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
常考角度: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答:【考察职能: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1)宣传马列主义(2)组织科教文卫体事业】
2.辨析:政府管得越多越好。答:【考察政府职能的有限性】(1)判断:是错误的。(2)好政府的标准: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非管得多少(3)政府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必要职能,但不应该包办一切。政府应该切实履行法定范围内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不缺位、错位、越位。(4)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3.材料给出某市在交通,公交车价,扒窃,政府工作人员失职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该市政府应如何解决该市所面临的问题。答:(1)宗旨、原则(2)切实履行职能(结合材料分析何种职能)(3)依法行政(4)加强监督(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问责)4.推行行政问责制有何重要意义。答:【答为什么政府的权力要受到监督(WHY):(1)必要性:防止权力滥用,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2)重要性: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廉政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如何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答:【(1)(自律)官员自身道德素养,政治素质的提高。(2)(他律)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6.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答:【必要性、重要性】
7.为什么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监督?
答:不仅要答监督国家机关的原因、意义、作用(如改进工作),还要从公民的角度答,有助于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政治参与意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等。8.结合材料说明某市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政府履行上述职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注意讲到结合材料说明时,不仅要答观点,而且要把材料中相应内容摘抄说明。
政府的职能是由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决定的。
公民的政治参与:
(1)国家性质(民主与专政)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3)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4)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常用表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存在,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公民的政治参与(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常用表述: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6)有序的政治参与
常考角度:(注意思考答题思路和答题要点!)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立国之本、政治基石、政治保证】(若问从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答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即可,但此条目要展开,民主上,专政上)
2.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答:【坚持民主、坚持专政】(1)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3.(公民享有的权利及如何行使如)运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城管与商贩的矛盾。(注意答题角度,这里要求运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知识,此题给的材料为公民暴力抗法)答:【(1)公民有监督权(2)遵守宪法与法律是公民的义务(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4)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政治意义? 答:【从决策的角度(1)民主性(2)科学性;从公民的角度(1)理解(2)参与】 5.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条原则,运用原则来分析材料
7.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具体形式及意义
第二篇: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政治学分析的基本思路 必须分清行为主体
1、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主体)分析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力量等因素,解释主权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政策和措施。
• 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分析我国对国际关系问题的立场和举措。•
2、国家机关(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
• 运用国家性质、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以及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原则等知识进行分析。
3、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主体)——各民主党(政协)活动及依据 •
4、公民——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5、人大代表活动及依据
二、《政治生活》答题一般经常性的答案要点
(一)、有关“为什么”、“依据”、“原因”的答案一般有
• 1.我国的国家性质
• 2.我国的国家职能
• 3.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 4.实行依法治国
• 5.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三个代表” • 6.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7.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点
• 8.提高综合国力
• 9.构建和谐社会
• 10.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等。
(二)、有关“如何做”、“启示”的答案一般有
• 1. 行使国家职能(对内和对外)
• 2.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 3. 坚持依法治国
• 4.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5.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6. 坚持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 7. 提高综合国力
• 8.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三)、有关“政治意义”的答案一般有(有利于)
• 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 2.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3.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 4.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5.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 6.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7.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 8.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等等。
第三篇:政治生活 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总结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总结
一、公民(市民、居民、学生、网民、农民工 等)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Why 1.根本原因是:我 国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的政治权利。3.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4.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5.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6.一般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其他具体意义„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8.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消除腐败现象。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9.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二、公民应该如何做----How 1.公民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公民要认真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政治义务。
3.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积极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4.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珍惜并 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
5.公民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或者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出谋划策,献计献策;
6..公民要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或舆论监督制度、信访举报制度)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以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7.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8..公民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序的政治参与,不能干扰公务活动,9.公民应该在享受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求助于政府、监督政府。
三、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Why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
2. 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性质和宗旨、原则
3.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切实履行好政府(xx)职能。----职能要求 4.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 5. 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需要 6. 政府这样做的一般意义。
①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②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③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④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⑤其他意义(结合材料)
7.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性?(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四、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How 1.政府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注意结合材料和具体解决的问题进行选择对应的职能。2.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4.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5.政府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6.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7.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8.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9.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要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加强人大、党、政协,新闻舆论等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3)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实施“阳光工程”,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某****事„„...------Why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党„„
2.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5.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6.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7.党这样做的具体意义。有利于„„.六、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做某事-------How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4.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8.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政治意义(有利于-----)
(一)对国家(政府)
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树立政府权威; 2.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3.有利于发扬民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5.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6.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7.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 8.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9.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10.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以人为本; 11.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12.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3.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14.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涉及国内民主政治建设相关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人民负责); 2.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3.有利于保障人权,真正体现和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4.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政治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法律保障(依据),转变政府职能; 6.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7.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8.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对执政党
1.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
2.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3.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有利于坚持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廉政建设);
(四)对公民
1.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4.有利于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五)对国际社会或对外交往活动
1.有利于发展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建立并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 4.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
5.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6.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七、民族问题----Why(如问为什么要促进新疆发展)1.我国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这是贯彻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要求。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5.保障自治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问题----How(如问如何促进新疆发展)1.要坚持党的领导
2,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国家要提供政策支持,全国其他地区要提供经济、科技帮助,西部人民要自力更生 5.自治区政府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6.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八、人大代表活动及依据:
1、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人大代表要增强履职意识,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要依法行使提案权、质询权等权利,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政治生活》答题一般经常性的答案要点
一、有关“为什么”、“依据”、“原因”的答案一般有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的国家职能
3、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实行依法治国
5、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三个代表”
6、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点
8、提高综合国力
9、构建和谐社会
10.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等。
二、有关“如何做”、“启示”的答案一般有
1、行使国家职能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3、坚持依法治国
4、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5、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6、坚持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7、提高综合国力
8、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三、有关“政治意义”的答案一般有(有利于)
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4、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6、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7、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8、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等等。
第四篇: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政治生活复习思路与主观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复习思路
政治生活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大概是在24分左右,从近5年高考来看,除08年是27分以外,其余四年都是24分(3个选择题,一个主观题)。政治生活的选择题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考基础和易混点比较多,主观性试题以原因类和措施类为主,所考知识点也较为集中,主要集中考政府和公民。5年里考政府相关知识的主观题就出现了3次,(09、10、12),08年考外交政策,11年考人大和人大代表。
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握好政治生活的知识结构特点,必须理清“一、二、三、四、五”五大方面
“一”即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家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真实性的内容和多样性的形式的统一。“二”即两个板块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国内政治生活主要包括“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二、三单元);国际政治生活主要指“当代国际社会”主要讲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态势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等。
“三”即三大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四”即四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其它是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
“五”即五大主体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政党和主权国家。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下面我就结合政治生活中“公民”、“政府”、“政党”这几个常用主体来谈一下如何让这个模块的主观题解决变得更容易。
知识连连看
主体一: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连连知识点:
①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而且享有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
②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有三方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同时把握各个权利的含义、地位、意义等。
③公民的政治义务主要有四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公民可以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主要是指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⑤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都有一定的方式和意义。
⑥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即参加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三原则: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⑦公民应该在享受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求助于政府、监督政府;
温馨提示:公民之所以能够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其根本原因都是:我们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主体二: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连连知识点:
①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②政府的职能:政府主要有四方面职能,即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服务职能)。
③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④政府为了对人民负责,必须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⑤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监督,为此需要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体系。⑥政府要树立权威,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温馨提示:在政府这一单元,都是围绕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而讲的,因此政府之所以做到这些,也是因为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主体三:政党——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中共中央、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乡党委、党组织等。
连连知识点:
①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
②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把握各自含义及之间关系。
④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因此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⑥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政治上领导、组织上各自独立、法律上平等、事业上合作的友党关系。
答题技巧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高考命题始终坚持的方向,政治试题,大多以现实生活的重大热点为背景,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背景材料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关注热点,如“十八”大,两会等。
方法与技巧
1、审主体,定范围。是谁在干什么,先区分是国内现象的,还是国际问题的,从而找准知识立足点,是用哪个单元的相关知识回答。若是有关国内现象的问题,则需要更细一步审清主体,主要是分为公民、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尤其是人大这几类。
2、找内容,联知识。主体审准确之后再找内容,即主体在干什么,是措施,还是意义,找准内容之后迅速提取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然后与材料相结合,理顺答题思路。
温馨提示:
1、无论是在谈哪种主体,不要忘了先从国家性质这个点来切入,因为国家性质决定上述提到的这些主体的一切活动。
2、运用相关的热点时政术语作为最后的归纳小结,可以为你的答案锦上添花。
政治生活模块知识常见的设问类型
体现类试题
1.题型特点:此类题型设问中一般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2.解题技巧:
(1)答题一般模式:材料+观点;或观点+材料
(2)调用答题所需知识要点
(3)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4)确定材料与知识对接点
原因类试题
1.题型特点:此题型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分析„原因”、“说明„„理由或依据”等形式出现
2.解题技巧:(1)必要性(理论依据);(2)可能性(现实依据);(3)在重要性(目的,意义),有时还应回答其危害性,即说(做)或不说(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4)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措施(或对策)类试题
1.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设问中一般有“怎样(或如何)„„”、“怎么办”、“措施”、“对策”、“建议”等字眼。
2.解题技巧:(1)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并且都指定了要回答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没给定主体,就要多角度分析。(2)表述用语必须是动词,如坚持、加强、推动、履行„„等等。(3)注意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紧紧围绕材料来组织答案,观点与材料要一一对应
3.常见错误:
(1)脱离教材知识,胡乱发挥(2)脱离所给材料,罗列知识
(3)没有从行为主体进行思考(4)需要多角度时,分析单一
(5)与体现类试题,互相混淆
意义(或影响)类试题
1.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影响”、“作用”、“意义”等字眼。
2.解题技巧:
(1)看清回答的是某一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2)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3)要紧扣材料,并尽可能体现时代性。
(4)要注意“意义”与“影响”和“作用”的区别,“影响”和“作用”往往包括“有利和不利”或“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认识类题型
1.题型特点:认识类题型是指由题目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类的试题。试题的设问一般是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词语出现。
2.解题技巧:
(1)“是什么”--即对材料提供的做法或观点概括,阐明题目说的什么观点、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做法或者观点是对还是错?
(2)“为什么”—正确观点和做法的理论依据、必要性、错误观点和做法实质、危害性等。
(3)“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3.常见错误:
答题不全面,往往只答态度和做法
归纲提升
高考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紧迫性:我国民主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依材料)
重要性:
(1)对公民——有利于激发主人翁精神,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或知情权等)。
(2)对有关机关(组织)——根据具体参与方式和实际(或材料内容)进行总结。
(3)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公民要认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监督权:5种行为4个途径。
②要坚持3个基本原则
③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如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如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方式参与民主监督。
④(态度上)积极参与、增强公民与主人翁意识;(能力上)提高素养提高能力;(行动上)采取合法方式,有序参与。(总之:不断提高公民意识与政治素养、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工作
高考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
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⑥ 其他意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依法行政。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具体到职能)
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⑤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人民服务
高考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民族问题上“怎么样”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
(3)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5)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高考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有关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3)当今时代的主题
(4)国际竞争的实质
(5)我国的外交政策
解答我国对外政策方面的试题的一般思路
1、为什么
(1)必要性: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意义: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怎么办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3)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用和平的、民主的、渐进的方式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与变革,以实际行动参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归纳提升(政治意义)
(一)对国家(政府)
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树立政府权威;
2.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3.有利于发扬民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有利于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的权威
5.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6.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7.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8.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
9.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10.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 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11.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以人为本
12.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13.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对公民
1、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
4、有利于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三)对执政党
1、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
2、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3、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有利于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廉政建设);
(四)对国际社会或对外交往活动
1、有利于发展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建立并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提高我国 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
4、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
5、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6、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7、有利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
第五篇: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与技巧
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与技巧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
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
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
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
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 •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 • ——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 • 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 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 主体 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类型:
题型
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
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
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
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
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
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
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
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
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
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
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
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
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
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典型例题:
(2008年安徽文综卷39题)⑸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采,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制结合起来;有助于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题型
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
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
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典型例题:
(2008年合肥一模39题)材料五 面对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全省各地灾区紧急启动抗旱应急预案,投入抗旱资金2.46亿元,动用各种抗旱设备84万多套,派出23个工作组深入灾区帮助抗旱救灾。重庆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方方面面紧急行动起来,进行一场让党中央、国务院和山城人民满意的抗旱“战役”,市级各部门共派出25个抗旱救灾工作组,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54亿元。
(8)分析在这场抗旱救灾的“战役”中,四川、重庆两地的党委政府行动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12分)
•答: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分)
• ②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
利益的捍卫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各项国家职能。(6分)
题型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
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
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