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执法纠纷 推进和谐执法

时间:2019-05-13 03: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减少执法纠纷 推进和谐执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减少执法纠纷 推进和谐执法》。

第一篇:减少执法纠纷 推进和谐执法

减少执法纠纷

推进和谐执法

从事城管工作近5年,其间执法纠纷不断,调解工作也不断。各类纠纷大到惊动市里主要领导,惊动省里的新闻媒体;小到一篮青菜等鸡毛蒜皮之事。从全国来看,执法纠纷更为严重,北京海淀分队的城管副队长在执法中被抗法者刺伤身亡,等等。“城管”队伍必须面对这样的尴尬处境:小利益、大冲突;责任重,少依托;权限杂,缺规范。城管队伍经常要在一次次运动式执法中,去达到独自难以承受的城市管理目标。因此,就此问题谈自己几点想法。

一、存在执法纠纷的根源

(一)责任递增而权限模糊

首先,城管执法范围不断扩大,责任不断加重,权限模糊不清。随着某某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是创卫、创文明城市等各尖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和不断深化,大量工作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城管身上;二是大量外来人员入桐,不仅增加了本地小商小贩,外来人员中从事小商小贩的人员也大量增加;三是市区范围不断扩大;四是各种临时性工作越来越多的落到了城管部门头上,如菊花节保卫工作、拆违工作、保护强制施工等。因此,城管工作的难度、强度、范围在不断扩大和深化中。而权限却只是因地制宜,没有得到法律法规的强力支撑。

其次,由权限不清直接带来队伍管理不规范,执法的正当性很不确定。城管没有省一级以及国家一级的上级主管单位。各市城管执法局由该市政府领导,缺乏统一性,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在不同的地区,这支队伍有不同的归属。没有统一的政令,没有统一的机构设置,没有统一的人员编制,甚至没有统一的制服,这对于一个执法部门来讲是相当

尴尬的。

第三,是执法责任重,却“于法无据”。从2002年到现在某某市城管已经经过了5年多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仍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独立的法律文件产生。1996年颁布的《行政处罚法》,是最早肯定综合执法的法律文件。其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城管只有对“物”的处理权,没有对人身进行限制的权力。这就决定了城管的执法方式主要是罚款和没收财物。造成违法小商贩遇到执法时,可以“一哭二骂三胡闹“,乃至拳脚相加。面对这样的暴力抗法,执法的城管人员只能被动挨打,或者拨打“110”报警电话。

第四,城管队伍在成立时间还不长,一些人员素质不高。也存在着违法乱纪、简单执法和随意执法等现象,这都严重破坏了城管人员的形象。虽然现在我们提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却仍没有树立起崭新的执法形象。

(二)小利益会引发在大冲突

与其他行政执法者所不同的是,城市管理队伍常常因为小利益带来大冲突。

城管的执法对象中最多的是沿街小经营户和无照商贩等,大部分是外来人员、下岗职工。他们一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救济,做点小生意、小经营,便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甚至全家老小都要靠其生活。一方面,他们没有刑事犯罪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小本经营,经济承受能力差。城管要取缔、没收、罚款,相当于断了他们生计,因此在极端时候就可能“拼命保饭

碗”。

这种对立的背后是人生安全之忧:一是被执法的当事人可能以自残的方式当场倒在执法者的面前;二是城管执法人员极易受到被处罚者的暴力攻击,出现流血事件。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没有这样恶劣的后果,在严厉执法引发矛盾后果,都有可能使社会不满情绪进一步积聚。

(三)来管难以化解冲突

在当前的城市管理理念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随时都有激化的可能。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或占人情,或占法理,都有着难以妥协的理由。

一方面,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存在是第一位的。这些人多半是外来人员、下岗职工,他们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救济,同时又没有能力走进正规的经营场所,为了谋生,只能作无照商贩,靠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

另一方面,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依法办事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维持城市环境与秩序的基础。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市容市貌是否得到了有效治理,将直接决定对各辖区中队的考核,也在影响到队长职务的任免,甚至队长、队员们的“饭碗”能否端稳。

面对生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难免产生过激的情绪。这种过激情绪在我市目前的执法环境下,极易转化为暴力。

但是,城管的执法对象是弱势群体,也是社会普遍同情的群体。现在城管单一的执法形象,已严重触发了弱势群体的情绪,间接地引发了动荡的因素,这与建立和谐社会是相违背的。面对政府和群众都对城管工作的不满意,城管部门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

二、减少执法纠纷,合理规范引导

(一)强化队伍管理,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素质

城管执法大多是在人流密集的街头巷尾,面对的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处理的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城管执法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关系政府形象。因此,要高起点选配执法人员,高标准搞好培训,全方位完善制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强化对一线城管人员文明执法的督察力度,加强队容风纪行风建设。要切实做到“六坚持六不准”,即坚持文明执法,不准简单粗暴;坚持公正执法,不准厚此薄彼;坚持公开执法,不准暗箱操作;坚持严格执法,不准视而不究;坚持罚前提醒,不准以罚代管;坚持廉洁自律、不准吃拿卡要。

二是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社会监督。要实施“六公开”制度,即:执法依据公开、执法内容公开、执法程度公开、执法权限公开、执法相对人权利公开、监督投拆渠道公开。进一步规范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三是严格落实内部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落实队伍建设、内部规范管理、行政执法程序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依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二)加强针对性宣传,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

在宣传工作中要注重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一是突出重点宣传对象。除了开展广泛性的宣传外,要把与城管执法相关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城郊结合部农民三类特殊群体作为宣传的重点对象。二是采用群众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既要开展报刊媒体、广播电视、宣传资料的宣传,各辖区中队更要注重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面对面的宣传,建立执法者与被执法对象沟通对话制度,拉近城管执法人员与被管理者

之间的距离,使执行相对人更能了解、理解、接受城管执法人员的管理,引导他们主动支持和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三是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既要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也要宣传城市管理人员的正面典型。同时对一些严重违章行为和暴力抗法行为进行曝光,让广大市民认识到暴力抗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以达到劝戒、教育的目的。

(三)坚持“人本观念”,倡导“亲民执法”

城市管理的主体是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的。因此,在城管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人本观念”,倡导“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亲民执法”。

一是改进执法方式。在执法人员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运用灵活的工作方式方法,树立城管执法良好形象。使城市管理工作真正贴近于民,服务于民,将执法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里,让他们从心里支持城管工作、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去。在抗法者与执法人员对抗时,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不说过激语言,不做过激行为,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坚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树立城管执法良好形象。要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环保、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和长效执法联动机制,改变目前城管单一执法的局面。

二是规范执法程序。要严格依照行政执法有关规定,坚持规范执法,严格执法程序,杜绝执法违法现象发生。特别是当有暴力抗法事件发生时,不能是暴易暴,而是要尽量平息事态,同时加强对执法、抗法证据的收集,以作为公安机关事后处理的有力依据。

三是做到疏堵结合。在对违章占道、越门经营等行为进行坚决打击的同时,也应切实考虑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妥善安排,引导其有序健康发展。如对不锈钢防盗窗加工、建材经营等违章占道现象比较突出的行为,建议工商部门严格控制闹市区沿街经营门面的审批,或通过统一规划,集中门面经营,使其留有足够的经营场地,从根本上解决其在正常生产经营与违章占道间的矛盾;建议政府部门在取缔马路市场的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规划,在市区非主要路段建立临时设摊处,让流动摊贩有市场可去,有市场能去,有效地解决群众购物难和摊贩销售难的问题,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四)加强执法支撑,依法严惩暴力抗法行为

一是完善机构建设。依据国发[2002]17号文件精神,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尽快成立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切实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的弊端.二是加强部门配合。可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在城市管理机构中由市公安局派驻常设机构,配合行政执法。在其他各执法部门之间也要加强横向联系,通过优势互补有效打击违法违章行为,减少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三是依法严惩暴力抗法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从严打击暴力抗法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高检发释字[2002]2号)司法解释规定,对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事业单位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中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事业单位人员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可以对侵害人以妨害公务非追究刑事责任,震慑暴力抗法行为,维护城市管理执法的严肃性。司法机关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及时受理因城管行政执法引起的各类诉讼案件,加大对抗法当事人的强制

执行力度,以保证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浅谈和谐执法

浅谈和谐执法

[摘要] 和谐执法是和谐理念在行政执法领域的折射反应, 是行政执法融入和谐社会的必然提升, 是和谐社会与优化了行政执法环境理性契合的产物。它寓意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方主体、多种关系的和谐共存。为此,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倡导并践行和谐执法理念,实现和谐执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城管;和谐;执法

A Discussion of Enforcement Harmony

Abstract:Harmonious enforcement is refraction of harmonious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s bound to upgrade the administrative and law enforcement into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s the combina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optimized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environment.It means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parties and multiple relationships.To this end, must b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 of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vigorously advocate and practice the harmonious law enforcement philosophy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law enforcement,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Key words:urban management;harmonious;enforcement

在当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域,执法人员与被执法者之间,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暴力冲突屡见不鲜。中国的城管执法几乎陷入暴力执法和百姓暴力抗法的恶性循环之中。然而近期出现了一系列特殊的执法方式,例如眼神执法、围观执法、举牌执法等和谐执法方式。对于这一系列新的执法方式人们褒贬不一,下面笔者将对这种新的和谐执法方式进行探讨。

一、暴力执法与和谐执法

城管,作为城市市民的代表,负担着城市向更好更高方向发展的责任。然而由于执法对象的情况及素质问题;执法人员的心理问题;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滞后问题;未形成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等[1]原因,造成了城管在城市市民中的不好印象,甚至是“暴力”、“野蛮”的代名词。这样一个形象的城管是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城管形象亟待改善。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有的地方出现的新的执法方式。如南京城管的围观执法,这种执法方式既无言语冲突也无肢体冲突,凸显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文明理性的执法理念。再比如武汉江岸区城管局的举牌执法,利用网络语言从宣传和劝导入手,直观地表达执法为民的意图,让更多人直接意识到食品卫生问题。这些折射着人性化创意和实践性探索的新兴执法方式正符合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至理,同时也对传统对抗性执法做出了否定。在和谐的氛围中,这种方式不单单使城管的形象得到改善,更是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发展下的新篇章。

执法方式体现着的是执法者的行为模式,更是中国法制发展的重要程序和步骤。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内,无论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还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都可能由于这样的温和化执法而变得成为一种可能。而更多的这样的“和谐执法”透露出来的是执法过程中的人性化光辉,正是这样的人性化光辉,将法律的尊严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来,成为真正的人人应该遵守的规则。

二、和谐执法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和谐执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城管执法必须遵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依法运用手中权力,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城管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开展和谐执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执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政府行使行政执法权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百姓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执法活动本身是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执法,实施法律,纠正违法,保护合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本身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的力量,是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如果政府面广量大的各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本身不能够做到与被执法对象和谐,和谐社会建设必然失去重要的支撑和基础,广大人民群众也就会对建设和谐社会失去信心。

(三)开展和谐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和谐执法关系到法律的正确全面贯彻实施。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关键在执行,从发生执法不和谐的事件看,发生执法冲突对立后,往往不仅个案的法律法规很难得到全面贯彻执行,而且使群众和社会对类似执法活动产生怀疑或者观望,继而抵触甚至不执行法律,这样势必严重影响法律的权威。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其立法之初就将服务、便民作为基本原则之一。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不断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文明执法水平,是城管执法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开展和谐执法是城管执法工作的现实需求。

城管执法机关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新理念,这与城管执法的宗旨是一致的。“维护城市环境,保护市民利益”,就必须做到执法为民,文明执法,这是城管执法的行动指南。

(五)开展和谐执法是执法创新的必由之路。

城管执法机关本质上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服务机关,是通过执法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政府机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执法创新已日益为各级城管执法机关所关注,新的执法方式不断产生,“阳光执法 ”逐渐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新的行为模式犹如和风细雨,融入城管执法的方方面面,文明执法已成为执法创新的有效载体。

(六)开展各项执法是市民的强烈愿望。

和谐执法关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人民群众主要是从日常具体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对政府整体形象、施政能力进行判断。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是百姓对政府的基本要求,如果发生执法中的对抗,冲突,特别是使矛盾激化后,即使执法是正确的,但社会公众也认为是你政府没有做好,施政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强,至少没有处理好执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和矛盾。

事实上,市民强烈抵触的是城管执法中诸如态度恶劣、方法粗暴、滥用职权等行为,而并不是反对的正常、文明执法活动。市民迫切希望城管执法机关能改变这种执法,正确运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三、和谐执法的关键

从矛盾论的视角看。行政执法者与被执法者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于执法活动全过程。因此和谐执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行政执法活动的对立统一

对立,在于在执法过程中政府代表国家公权力、代表公共利益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必须对相对人权益进行适度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裁,使权益分配达到全社会的公平,体现社会正义。但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必然对既得利益者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会引起被执法对象不同程度的不满,因此执法与被执法者之间是存在对立的矛盾,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立性并不代表冲突,更不代表矛盾的不可调和。

统一,首先在于我国所有的行政执法活动的本质属性。由于我国的行政执法机构是党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坚持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执行的是党领导人民并且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法律法规,因此执法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维护包括被执法对象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实现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正是由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不是为了执政党、政府或者政府工作人员的私利,使得和谐执法有了可能。第二,按照法治理论,行政执法是用一定的规则对相对人的行为建立规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一种手段恶,也是一种必要的恶,但是其目标却是善的。行政执法便是通过一种一定意义上恶的手段来达到维护良好秩序,这是一种更大的善,是对整个社会群体一种更为重要的价值追求。第三,从一些具体案例来看,针对被执法对象的具体行政行为恰恰正是为了纠正被执法人某些错误的违法的行为,切实维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比如纠正和制裁交通违法行为,整改和处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如果不纠正,放任自流,就极可能造成被执法人出现交通或者生产安全事故。因此,执法与被执法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目的的一致性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使得和谐执法有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成为可能。另外从化解矛盾纠纷角度看,执法与被执法的矛盾。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应更多用宣传教育、说服劝导等方式来协调解决。因此执法与被执法这一对矛盾,是完全有可能而且是应当可以调和的矛盾,是完全有可能而且应当实现和谐的。

四、实现和谐执法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保障和谐

要按照和谐社会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法律素养高,作风好的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法治理念,加强廉政建设教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熟练掌握宪法和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自觉运用本部门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本部门业务知识,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业务知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二)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倡导和谐

和谐社会应当是尊重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而城管作为履行政府城市综合治理职能的代表,必须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最高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谐执法的理念。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执法理念,才能在工作中既依法履行职能又充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严格依法行政

立法上不断完善。由于法律法规的抽象性和滞后性,造成城管在执法工作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规范。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完善立法工作,从而使得城管的执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过程严格遵守程序在现实执法过程中,城管不按照程序恣意执法,往往是造成城管与摊贩之间发生冲突的直接原因。因此,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首先必须出示证件表明身份,然后充分告知摊贩做出处罚的依据,并且耐心听取摊贩的辩解。最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出最终的决定。这样,既充分行使了权力,又体现出了人性化执法的一面,保障了摊贩们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文明执法。尊重行政相对人,切实保障其各项合法权利,体现和谐

文明执法是和谐社会对政府执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也是政府部门在群众中是否具有公信力的具体体现。文明执法贯彻实施得好,有助于缓和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求执法人员在乎时执法工作中,首先要从态度上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遵循嫌疑从无的原则,即在违法事实尚未查清前,应以认为其无违法行为的态度来看待,注意文明礼貌,不粗暴对待行政相对人。其次,即使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也应遵循法定程序,对法律规定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要充分地予以保证。如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充分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可能法律后果,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不因对人较为激烈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其处罚。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要依法告知其可行使相应的行政救济权。第三,适时适用法律、政策,对符合法定条件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减轻、免除行政责任的,应体现政策,兑现法律,实现权利,充分保障被执法对象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充分考虑到弱势人群的特殊困难,执法中体现关怀。

(五)宣教并重,营造和谐执法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和谐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搞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关键。目前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市民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使城管执法工作真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从强化大众宣传;注重罚前教育;拓宽沟通渠道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双向的信息交流,良性互动。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文明

意识和城市意识。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用疏导的方法解决摊贩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小摊贩们大部分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上街摆摊常常是为生活所迫。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摊贩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完善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尽可能的解决摊贩的就业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疏导摊贩,真正解决乱设摊点问题。

五、结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和语境下,必须提出“和谐执法”这个概念。要实现和谐执法,关键是方式上依法执法,态度上与民为善,目的是促进和谐,而不是持敌视的态度视执法对象为敌人,视执法权为特权、强权。要让包括执法对象在内的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尊严,也感受到法律的温情,执法的亲和力。

和谐执法,就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要严格遵守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相结合的原则,依法定的程序执法。要给执法对象讲法理讲道理讲情理。

执法的最佳状态是和谐: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合法与合理的和谐,实体与程序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经济利益驱动、部门利益膨胀、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能力差等,都可能打破执法的和谐状态,诱发种种执法综合征。

古语云:“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构建和谐社会,行政执法也要注入新思维,让和谐执法成为行政执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杨岳,城管执法如何从暴力走向和谐[J],改革与开放,2011(20)

[2]柳砚涛,和谐执法的基础与目标[J],东岳论丛,2011(04)

[3]刘新 葛玉磊,城市管理新模式 文明执法促和谐[J],中国建设信息,2008(21)

[4]王离京,倡导和谐执法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01)

[5]杨松润,和谐社会建设中城管执法问题探究[J],南昌大学,2011(04)

第三篇:树立和谐理念 推进烟草专卖 和谐执法[定稿]

树立和谐理念 推进烟草专卖 和谐执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烟草行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建设和谐烟草,是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推进烟草专卖和谐执法是建设和谐烟草的有效途径。和谐执法的目的是实现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合法与合理的和谐,实体与程序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和谐执法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合法性。即和谐执法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决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和立法精神。二是保护性。和谐执法注重的是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和社会、家庭、个人和谐关系的保护,体现的是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三是普遍性。和谐执法适用于所有违法行为和所有行政相对人,体现的是法律的严肃性和平等性。四是互动性。和谐执法改变了原来行政执法单向模式,注重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了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法为据 以人为本 保证烟草专卖执法和谐高效

烟草专卖和谐执法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切实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保证行业专卖行政执法活动按照为民、合法、合理、准确、高效的基本要求来开展。

为民。执法宗旨要为民,执法理念要安民,执法作风要亲民,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这是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履行党的宗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转变执法就是处罚、管理就是管制的观念;坚决禁止职权不法定、程序不合法、权责不统一的行为,紧紧围绕企业、消费者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合法。烟草专卖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必须注意五个环节。第一,自身必须合法,即行政执法的主体必须合法;第二,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必须有事实根据,证据确凿,正确适用依据,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并须事先公布,执法的目的、动机要合法;第三,行政执法行为的对象必须合法,即执法对象必须是违反了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义务人;第四,行政执法的程序必须合法,手续必须完备,符合法定的步骤、程序,不能随心所欲,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第五,行政执法行为的形式必须合法。

合理。行政合理性原则是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必不可少的补充。首先,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统一,在适用法律、法规上人人平等;其次,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公正,不能受不相干因素的影响;再次,行政执法决定必须尊重事实,不能做出无法执行的行政行为;最后,在坚持合法性的原则下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意志,使多数管理对象能够接受、理解和支持。

准确。准确是确保案件处理正确的关键。第一,适用法律必须准确,依据法律对案件准确定性;第二,认定事实必须准确,证据必须确凿充分;第三,行政执法文书的叙述必须准确,必须能真实地表述烟草专卖行政机关的意图,要明确易懂,不能产生歧义。

高效。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工作有很强的时效性。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对时效期间的有关规定;其次,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紧紧围绕实际执法需要进行,不能无限制地使用强制措施权;再次,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生效后,当事人逾期拒不履行的,烟草专卖行政机关必须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依法强制执行。

树立和谐观念 加强队伍建设 加快烟草专卖和谐执法步伐

牢固树立和谐执法的观念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前提

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执法工作,担负着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和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任,和谐执法既是构建和谐烟草的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内容。烟草专卖管理部门要将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市场秩序摆在首要位置。要围绕建设“和谐烟草”的目标,按照“公平执法、公正执法、温情执法、阳光执法”的要求,对执法管理模式、行政执法的方式等进行积极的探索。只有认清形势,把执法工作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自觉地把行政执法工作提升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才能发挥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

转变专卖管理执法方式、整合执法力量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基础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专卖管理执法的目的不是约束零售终端,而是依法构建和谐有序的烟草市场秩序,切实转变专卖管理模式。要转变卷烟零售市场的检查管理方式。市场检查必须做细致的基础工作,要以发现线索、经营案件为主,进一步整合专卖执法力量;要有针对性地监督卷烟营销客户经理、电访员及送货人员的卷烟营销活动;要加大烟叶种植、收购、调拨、加工各环节专卖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局计划,落实合同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购销、加工、经营烟叶行为。

建设高素质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关键

烟草专卖和谐执法,包含执法人员之间的和谐,执法人员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三个层面,关键是执法人员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不断提高专卖人员素质,建设高素质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是和谐执法的前提。一要实行专卖队伍资格管理。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真正把年富力强、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专卖管理第一线。二要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机制上要逐步实现从应急性、临时性向系统化、规范化转变,建立完备、科学的培训体系。三要为基层专卖管理人员尤其是聘用人员提供发展通道,通过内部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来调动专卖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把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调整到专卖管理岗位。四要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奖惩体系,突出专卖管理队伍的行政监管和执法职能,提高各级专卖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创新执法方式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手段

按照和谐执法的理念,除个别的严重违法分子应予严惩外,对于绝大部分行政相对人的一般违法行为,应把查处作为主要手段,把帮扶作为目的,这是执法赢得群众理解的关键,也是体现和谐执法的根本。一是实行主体事项提示制,即对市场主体涉及的营业期限、许可期限、办理专项审批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等相关事项事先告知。二是轻微问题告诫制,即对市场主体违反市场秩序而法律又无明确规定、或轻微违法但无相应罚则的行为,予以行政告诫。三是突出问题约见制,即针对市场主体多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书面约见其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避免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四是管理责任建议制,即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提出与专卖行政执法职能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其合法经营。五是典型案件披露制,即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网络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保障

和谐执法要实现良性发展,不仅要加强队伍素质建设,还要建立和谐执法的各项制度,为和谐执法提供制度保障。一要建立完善专卖管理工作运行机制,构建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专卖执法体系。根据不同层次执法工作的需要,建立起权责清晰、分工明确、指挥协调的联合办案机制。信息共享、异动预警、监控有力的市场监管机制;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注重经营的打假打私工作机制;形式多样、渠道畅通、规范严谨的执法监督机制;二要建立完善对外沟通协调机制。烟草专卖部门要加强同公、检、法、工商等执法部门的合作,在卷烟打假打私等方面联合执法,将和谐执法理念贯穿在整个执法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探索联合执法的新途径,形成“齐抓共管、共创和谐”的执法新局面。三要建立完善专卖费用保障机制,切实保证专卖执法、办案工作的需要。

第四篇:树立和谐执法理念,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执法理念;依法行政

论文摘 要: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是一个建立在良好的以法律为主导的规则体系下的公平、正义与秩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点要促进行政执法的依法、严格、公正和文明。当前应当在行政机关中广泛树立和谐执法理念,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和谐执法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

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精辟论述,我们充分认识到,法治政府通过依法实施行政管理,“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应当而且首先在日常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体现和谐、促进和谐、保障和谐、维护和谐。政府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便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决定等)。但如果执法过程中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存在不和谐,即使执法本身没有过错,执法过程、结果产生不和谐因素,发生矛盾、冲突乃至对立或者矛盾激化,非但不能起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反而是适得其反。尽管目前行政机关在日常行政执法中,总体上与被执法对象之间比较和谐,但也存在不少不和谐的因素,而且少数执法的不和谐已经从单纯执法与被执法的对立发展到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表现在: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对立严重,发生冲突,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事件,甚至刑事案件,造成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后果;执法不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影响了党群、政群、干群之间的关系,直接干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和谐执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政府行使行政执法权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百姓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执法活动本身是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执法,实施法律,纠正违法,保护合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本身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的力量,是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如果政府面广量大的各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本身不能够做到与被执法对象和谐,和谐社会建设必然失去重要的支撑和基础,广大人民群众也就会对建设和谐社会失去信心。

和谐执法关系到法律的正确全面贯彻实施。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关键在执行,从发生执法不和谐的事件看,发生执法冲突对立后,往往不仅个案的法律法规很难得到全面贯彻执行,而且使群众和社会对类似执法活动产生怀疑或者观望,继而抵触甚至不执行法律,这样势必严重影响法律的权威。

和谐执法关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人民群众主要是从日常具体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对政府整体形象、施政能力进行判断。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是百姓对政府的基本要求,如果发生执法中的对抗,冲突,特别是使矛盾激化后,即使执法是正确的,但社会公众也认为是你政府没有做好,施政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强,至少没有处理好执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和矛盾。

二、和谐执法的关键在子正确处理好行政执法活动的对立统一

从矛盾论的视角看。行政执法者与被执法者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于执法活动全过程。对立,在于在执法过程中政府代表国家公权力、代表公共利益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必须对相对人权益进行适度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裁,使权益分

配达到全社会的公平,体现社会正义。但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必然对既得利益者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会引起被执法对象不同程度的不满,因此执法与被执法者之间是存在对立的矛盾,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立性并不代表冲突,更不代表矛盾的不可调和。

统一,首先在于我国所有的行政执法活动的本质属性。由于我国的行政执法机构是党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坚持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执行的是党领导人民并且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法律法规,因此执法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维护包括被执法对象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实现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正是由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不是为了执政党、政府或者政府工作人员的私利,使得和谐执法有了可能。第二,按照法治理论,行政执法是用一定的规则对相对人的行为建立规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一种手段恶,也是一种必要的恶,但是其目标却是善的。行政执法便是通过一种一定意义上恶的手段来达到维护良好秩序,这是一种更大的善,是对整个社会群体一种更为重要的价值追求。第三,从一些具体案例来看,针对被执法对象的具体行政行为恰恰正是为了纠正被执法人某些错误的违法的行为,切实维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比如纠正和制裁交通违法行为,整改和处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如果不纠正,放任自流,就极可能造成被执法人出现交通或者生产安全事故。因此,执法与被执法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目的的一致性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使得和谐执法有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成为可能。另外从化解矛盾纠纷角度看,执法与被执法的矛盾。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应更多用宣传教育、说服劝导等方式来协调解决。因此执法与被执法这一对矛盾,是完全有可能而且是应当可以调和的矛盾,是完全有可能而且应当实现和谐的。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执法矛盾统一性时决不能忽视对立性的客观存在,而且要充分注意到矛盾对立性可能对执法和谐产生的消极影响。如果考察整个执法过程中,使得矛盾对立性少一点,和谐统一性多一点,尽量化对立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和谐因素,使统一性成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使执法过程中和谐因素上升;和谐执法成为执法的主流。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立因素的客观存在,如果处理不好,尽管当前和谐因素总体上占主流,也可能转化,一旦对立因素成为矛盾主要方面,执法必定是不和谐,出现对立甚至对抗,容易引起矛盾激化。

分析当前影响和谐执法的主要原因是:从执法者层面看,一是执法理念差。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少数政府及部门的执法人员没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原理,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特权思想严重,甚至出现“我就是法”,权力大于法错误思想,甚至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徇私枉法,这往往会导致在执法过程中趾高气扬,漠视群众,态度恶劣,行为粗暴,违法行政。二是经济利益驱动、部门利益膨胀。少数政府部门执法人员奖金福利等经济利益与执法挂钩,有些地区甚至靠罚没款维持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执法经费。三是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严格依法行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行政,执法不公,甚至出现消极腐败现象,等等。四是执法能力不强,简单化机械式执法,科学性、艺术性、策略性不够,考虑问题欠周全等问题都有可能打破执法的和谐状态。从被执行人层面分析,在执法中被执法人故意刁难,屡教不改,甚至借机发泄政府不满,挑头闹事;少数群众法律意识低、法律素质差、法律知识少,不懂法不知法,全社会遵纪守法、崇尚法治的风气还未真正形成,也是造成执法不和谐的原因。

从执法实践来看,通常情况下,只要执法行为事实清楚、程序适当、适用法律准确,执法人员文明执法的话,当事人都能服从行政监管,执法关系总体比较和谐,当事人对行政管理有意见,往往都是执法中出现错误、偏差、缺陷、漏洞、不公、野蛮、粗暴造成的,使当事人不服、不满,形成与政府的对立。

按照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政府总要求,笔者认为,和谐执法的理想状态和目标应当是: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和谐,执法的初衷与执法效果和谐,执法过程和谐,“执法

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执法行为和执法结果和谐。现实日常执法过程中,虽然总体上政府的执法活动比较正常,但真正能够实现理想中和谐状态的并不多,有时还发生冲突,甚至激烈的冲突,要实现这样理想和谐执法状态,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和语境下,和谐执法是法治政府执法所要追求的目标、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对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要实现“和谐执法”的愿景和目标,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思想上执法为民,方式上依法行政,方法上科学人性,态度上与民为善,标准上公平公正,结果上促进和谐。坚决反对“持敌视的态度视执法对象为敌人,视执法权为特权、强权”。做到既要使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准确贯彻执行,“让包括执法对象在内的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尊严,要也感受到法律的温情,政府的关心,执法的亲和力”。也就是说,“和谐执法”,就是要达到执法的手段与目的和谐统一,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执法的严肃性和执法策略性的和谐统一,任何强调单打一或者只注重手段和谐不注重目的和谐或者只注重目的和谐不注重手段和谐的倾向,都是有失偏颇的。

三、实现和谐执法目标的基本途径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倡导和谐

要在全体执法人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工作。通过教育使广大政府执法人员深刻懂得,“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通过教育使政府执法人员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牢记我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也只能为人民服务,自觉摒弃特权主义,违法行政,以权谋私等错误思想观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自觉在日常的执法工作中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执法对象的冲突,把和谐执法作为重要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促进执法的和谐。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促进和谐

和谐执法并非只是意味着政府部门的执法只要体现人性化、搞柔性执法就可以了,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有权必有责”,政府各部门要忠实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开展行政执法,杜绝和减少违法现象的出现,担负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只有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目标。

要把法治政府的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结合起来,融执法活动于政府服务中去,自觉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百姓;建设阳光政府,透明执法,政务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外,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将政府行政管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各个环节公之于众;强化监督,考核和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执法的公平公正,促进执法和谐,实现政府执法的公平、公开、公正、廉洁高效。

畅通渠道,构建政府与社会互动平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和谐执法。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政府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发布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群众知情权。继续完善政府首长信箱制度,信访制度;定期邀请社会参观政府工作,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让社会及时了解政府的信息,消除误会和误解,增进了解和沟通,通过这些举措,使社会关心理解政府的工作,自觉配合支持政府的执法活动。坚持文明执法。尊重行政相对人,切实保障其各项合法权利,体现和谐

文明执法是和谐社会对政府执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也是政府部门在群众中是否具有公信力的具体体现。文明执法贯彻实施得好,有助于缓和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求执法人员在乎时执法工作中,首先要从态度上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遵循嫌疑从无的原则,即在违法事实尚未查清前,应以认为其无违法行为的态度来看待,注意文明礼貌,不粗暴对待行政相对人。其次,即使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也应遵循法定程序,对法律规定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要充分地予以保证。如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充分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可能法律后果,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不因相对人较为激烈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其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要依法告知其可行使相应的行政救济权。第三,适时适用法律、政策,对符合法定条件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减轻、免除行政责任的,应体现政策,兑现法律,实现权利,充分保障被执法对象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充分考虑到弱势人群的特殊困难,执法中体现关怀。坚持人性执法,科学行使自由裁量权,引导和谐

行政执法应当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执法的人性化,做到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要以法服人,又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行政相对人心服口服。一个处断公正、办事合乎情理的执法部门,更能在群众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可以说,人性化执法最重要的体现在于科学地行使自由裁量权。近几年来,许多地方都在对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对某些轻微违法行为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自由裁量制度。确立案例执法观念,对类似的案件要以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防止出现执法差距,人为造成执法的不和谐。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要严格遵守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相结合的原则,依法定的程序执法。要给执法对象讲法理、讲道理、讲情理。搞暴力执法、无理执法,只能激化矛盾,让矛盾升级,甚至诱发暴力抗法。执法要严格但不要严苛。执法要以人为本,大力推行人性化执法理念。要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在态度上平等温和,在语言上规范准确,在行为举止合法得当。某些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很不习惯“和谐执法”,似乎非得要全副武装,趾高气扬,才能显示执法的气势。加强宣传,注重效果,维护和谐

执法中要充分使用宣传教育的方法,做到宣传先行,舆论先导,广泛深入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使违法者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法律,自觉接受处理;善于用案例教育群众和其他违法者,减少打击面,收到同样实际的执法效果。要注重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强化正面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自觉遵守法律,形成崇尚法律法法治光荣,违法违纪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

政府切实履行好职责,并非只是意味着只要重罚就可以了,重典治乱固然重要,同时还要注重对社会的综合责任。比如对待假冒伪劣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不能一罚了之,要本着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追查假冒伪劣的来源与流向,问题产品的名称及流向要让消费者知情,避免更多的消费者受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同时要建立违法失信行为的公示制度,将不法经营者的行为予以曝光,使不法者受到严惩,使合法者得到宽慰。比如对于因违反《安全生产法》造成各类生产安全的责任事故的不仅仅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更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原因,同时要通报事故情况,使有类似情况的企业能够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保障和谐

要按照和谐社会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法律素养高,作风好的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法治理念,加强廉政建设教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熟练掌握宪法和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自觉运用本部门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本部门业务知识,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业务知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对于政府执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而言,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的执法要严格依法行政,更具合法性、也要注重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要善待百姓,关心弱势群体;要提高服务性与效能性,强调手段和谐与目的和谐的统一,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product.free.10003991.2/

第五篇:浅谈构建和谐烟草专卖执法

浅谈构建和谐烟草专卖执法

摘 要:烟草专卖管理承担着保证卷烟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重要职责。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卷烟专卖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和谐执法,精诚服务,实现最佳社会效果,赢取社会各界对烟草行业的理解支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是对烟草专卖管理工作提出研究的新课题。在此谈谈我的几点肤浅看法。

关键词:执法服务

服务品质

人文关怀

心理和谐

烟草专卖管理既是一种执法行为,又是一种服务行为,强化专卖管理的核心是服务。要构建和谐烟草,必须充分发挥烟草专卖管理职能作用,把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定卷烟正常的经营秩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的和谐、烟草行业与消费者、零售户之间关系的和谐。给予人文关怀的监督管理行为,是对人权原则的贯彻,是人文关怀的具体化,是和谐文化建设在执法领域的生动体现。

一、专卖和谐执法内涵之理解

专卖和谐执法是烟草专卖执法者根据烟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其立法精神,在充分尊重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据法定程序所进行的合乎理性、符合社会正常价值取向并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执法行为。概括而言,这种执法理念主要具有如下五个特征:

1、合法性。这是和谐执法的基本前提。在执法管理中要把握好依法行政这根标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各项处罚要做到有法可依,避免管理的随机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被管理对象信服。

2、合理性。这是和谐执法的内在要求。在一个相对封闭、流动性不是很强的社会群体中,社会成员往往会选择规范(也就是民间所称的“理”)而非法律来解决问题。管理的关键就在于 “法”与“理”的平衡。

3、人本性。这是和谐执法的基本目的。行政执法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这种理念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既不是对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同情,也不是降低执法标准,更不会侵害其他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合法权益。

4、普遍性。这是和谐执法的适用范围。和谐执法不仅是对合法经营者的尊重与服务,同时也是对违法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的合理抑制,而不论违法行为的轻重程度和行 1 政相对人身份的高低贵贱,体现了是法律的严肃性和平等性。

5、互动性。这是和谐执法的行为模式。和谐执法改变了原来执法单向的执法模式,注重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交流与沟通,强调行政相对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救济,实现执法者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二、当前专卖执法存在着不良倾向

从总体上看,当前烟草专卖执法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广大专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恪尽职守,为烟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受烟草专卖体制和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专卖执法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

(一)观念上的拜物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没有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和腐蚀,致使少数专卖执法人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拜物和拜金主义倾向,以情易法、办人情案、贪污受贿、执法违法、执法犯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二)服务上的衙门化。专卖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的职能和职责是服从法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但少数基层专卖执法人员宗旨意识淡薄,执法思想不正,公仆意识差,特权思想较重,自视身份特殊,以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以权管人,以势压人。有的吃、拿、卡、要,搞“有偿服务”;有的“强按马头硬喝水”,重罚款轻教育,以罚代管,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服务质量差,呈现官僚化、衙门化倾向。

(三)执法上的随意化。少数执法人员不能正确履行国家所赋予的权利与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的问题,对专卖执法队伍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四)素质上的滞后化。专卖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处理好卷烟违法案件,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并熟悉其他相关知识,新时期对专卖执法主体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五)纪律上的自由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忘掉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抛弃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爱岗敬业精神,把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当作束缚个人的条条框框。

(六)监督上的虚无化。从实际情况看,少数基层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制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对日常行政执法活动的指导与监督,造成基层专卖执法工作的一大漏洞。

三、存在专卖执法不良倾向的原因分析

(一)理念因素。由于烟草行业专卖专营的特殊体制,导致少数人在潜意识中有着“皇 帝女儿不愁嫁”的陈旧观念。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部分烟草企业还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重利益、轻形象”的思想认识,把主要的精力和力量都放在卷烟经营和效益增长上,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建设,因而对专卖执法队伍建设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执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把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造成了管理的缺位。

(二)体制因素。烟草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形成于1984年,几十年来未有大的改变,当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管理体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就造成了两种机制的缺失:一是缺少开放联合性的执法机制。专卖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注意烟草内部本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到社会舆论、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形势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卷烟是烟草部门经营的特殊商品,加之社会上对烟草行业存有偏见,少数部门认为烟草专卖管理是烟草部门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开展联合执法,执法效果不佳。二是缺少相对稳定性的执法机制。专卖执法队伍的特点是:正式员工少,聘用人员多,机构改革时聘用人员随时有被解聘的可能,人员流动性强,造成聘用人员临时性的思想严重,缺乏系统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同时,由于正式员工与聘用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导致聘用人员心理失衡和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环境因素。烟草企业因体制原因,长期处于一种半封闭、全垄断的状态,作业技术含量不高,竞争不激烈,正式员工危机意识不强。由于员工培训工作的滞后,企业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静态管理模式,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管理,没有花大力气和本钱开展培训工作,或者培训工作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专卖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促进专卖和谐执法的几点思考

针对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专卖执法工作的规律,创新队伍建设思路,坚持管理和建设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作用,做好人的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过硬、经得起考验、具有团队精神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

(一)转变执法观念、执法方式。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执法工作,担负着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专卖执法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坚持人性执法,改善优化与管理相对人的关系,要为他们的经营活动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第二,要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烟草专卖管理既是一种执法行为,又是一种服务行为,强化专卖管理的核心是服务,对零售户从“我要你怎么 做,到我要为你做什么”。第三,要树立亲和包容的理念。专卖执法面对的零售户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性格各异,学养不等。在执法过程中要要围绕建设“和谐烟草”的目标,按照“公平执法、公正执法、温情执法、阳光执法”的要求,对执法管理模式、行政执法方式等进行积极探讨。始终坚持“服务在先,专卖在后,文明在先,执法在后,宣传在先,管理在后,教育在先,惩罚在后”原则。第四,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专卖执法工作有别于营销工作,衡量专卖执法工作的好坏不能简单地看取缔了多少个无证户、查扣了多少“假私”烟、罚了多少款等,而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来衡量执法成果,要以零售户、消费者对市场环境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专卖执法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要以长远的社会效果来评判执法行为的可取性。

(二)加强对执法服务的监督,确保执法服务的完整性和持久性。要通过各种途径畅通外部监督渠道,确保“源头活水”,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努力打造专卖执法的和谐品牌。一是透明监督机制,确保程序公开。要把专卖执法服务的标准、流程、依据和内容向社会公开,解决监督什么的问题。二是创新监督形式,明确监督职责。主要通过聘用社会监督员、向商户和部分消费者发放监督卡、开展行政执法明示承诺活动、设立电子邮箱、举报电话等形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烟草执法活动进行全面监督,较好地解决谁来监督的问题。三是发挥内部监督作用,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内部监督以本级监督为基础,以上级管理部门监督为主体,对专卖执法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判,通过案件审核、个案监督、执法检查、案件复议等途径,纠正问题,查明原因,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完善补救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规范自律意识,为人性化执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烟草专卖和谐执法,包含执法人员之间的合法、执法人员同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和谐、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三个层面,关键是执法人员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不断提高专卖管理人员素质、对行政相对人的普法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专卖执法队伍素质的提升应着手于开展资格管理、综合素质培训、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奖惩体系。行政相对人的普法教育活动应积极开展。

(四)在新形势下烟草专卖管理应提出创新执法方式。按照和谐执法的理念,除个别严重份子应严惩外,对于绝大多数的行政相对人一般违法行为,应把查处作为手段,把帮扶作为目的,这是执法赢得群众理解的关键,也是体现和谐执法的根本。一是试行主体事项提示制。对市场主体涉及的营业期限、许可期限、办理专项审批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等相关事项告知。二是轻微问题告诫制。即对市场主体违法市场秩序而法律又无明确规定的、或轻微 违法又无相应处罚规定的,予以行政告诫。三是突出问题约见制。即针对市场主体多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书面约见其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谈话,避免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四是管理责任建议制,即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提出与专卖行政执法职能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其合法经营。五是典型案例披露制。即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网络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新形势下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持续过程,执法服务的理念,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种柔性执法服务理念的贯彻,除了观念上的接受,制度上的建设和实践上的落实外,更应当辅之专卖人员的职业良知,进行能动的执法服务,彰显人文关怀,铺就通往和谐社会的坦途。

参考文献:

[1] 浅谈烟草专卖执法自由裁量权监管.烟草在线,2011年4月15日 [2]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烟草.烟草在线,2007年10月23日

[3] 浅谈烟草青年干部如何在构建和谐烟草中发挥作用.中国烟草,2006年6月2日 [4] 浅谈烟草专卖管理如何向服务型转化.中国桂东,2008年6月25日

[5] 浅谈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云南烟叶信息网,2010年1月20日

作者简介: 赵海芳,女,1985年8月出生,2008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所学专业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工作单位:沧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系地址:沧源县勐董镇广场路,邮编:677400,电话:7122211,电子邮箱:heidian1025@163.com

下载减少执法纠纷 推进和谐执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减少执法纠纷 推进和谐执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街道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街道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街道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计划范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市区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

    和谐执法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

    关于在城管中和谐执法的调查与思考**********调查目的:通过观念、制度等多层面调查,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难的成因进行分析,形成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为主......

    提升执法能力,追求“和谐执法”

    打好四项基础,推动“和谐执法” 崂山分局中韩派出所治安民警常方奎 “2.10”全区公安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治安案件执法民警,新的一年我要努力提升执法......

    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文章标题: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树立和谐理念进一步推进烟草专卖和谐执法(共五则)

    专卖监督管理司  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就建设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通过重要决议,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社会需......

    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公正廉洁规范执法 文档

    112R527pfHtmWEQP 112R623KexYBnbfr 112R424mLnDpdmtj 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公正廉洁规范执法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和重要的执法机关,是政法机关的......

    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经验材料我局现有干部职工172人,管辖16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辖区面积1712平方公里,纳税人3400多户,年税收任务1.0445亿元。由于干部较多,税源分散,曾......

    乡镇年度推进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推进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我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以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为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