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文章标题: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表明完善社会管理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毋庸置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因此,城市管理部门
在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中将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双争”主题教育,只有理清发展思路,实行五个转变,城管执法才能融入社会管理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府也不断地在转变自身职能,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作为调整、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是管理理念上的转变。城管执法对象大多为弱势群体,以往特定的执法环境和狭隘的思想观念导致了工作方式的粗犷与单一,但随着城市建设的改善和管理态势的发展,过去的“冲冲杀杀”和“扫荡式”的大规模整治已不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要求。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就必须要加强思想灌输和典型引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城管理念,确立“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把理念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使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转变成为公共利益、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和服务者。
二是管理方法上的转变。传统体制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往往采取“以收代罚,以罚代管”等管理方式,既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也达不到管理效果。新的城管执法理念,要求确立服务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这就要“宣传、服务、疏导、整改”四管齐下,在具体管理中可以采用“上门聊聊,拉近距离;宣传法规,指出违章;掌握底数,疏导结合;发现困难,积极帮助;整改之后,评比巩固”的“五步工作法”,把“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体现于“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管理理念中。
三是管理模式上的转变。随着城市管理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城管执法工作模式,成为探索和思考的新热点。目前,城市管理网格化正在逐渐地成为一种新的城管模式,通过“任务到班,目标到块,责任到人”,逐步形成“以块为主、融条于块、条随块转、相得益彰”的城管运作机制,较好地实现了“人、事、岗”的有机统一。而从五年来宁波城管部门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的发展来看,城市管理正从“小城管”走向“大城管”,管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是管理功能上的转变。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城管部门在履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职能的同时,主动将自身纳入社会管理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宣传精神文明、倡导和谐理念,健全信访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关爱人民群众、服务社会百姓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执法实践中处理好与公安、工商、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主动跨前,不分彼此,互相协作,相互配合,不断提升城区整体管理水平。
《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第二篇:浅谈构建和谐烟草专卖执法
浅谈构建和谐烟草专卖执法
摘 要:烟草专卖管理承担着保证卷烟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重要职责。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卷烟专卖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和谐执法,精诚服务,实现最佳社会效果,赢取社会各界对烟草行业的理解支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是对烟草专卖管理工作提出研究的新课题。在此谈谈我的几点肤浅看法。
关键词:执法服务
服务品质
人文关怀
心理和谐
烟草专卖管理既是一种执法行为,又是一种服务行为,强化专卖管理的核心是服务。要构建和谐烟草,必须充分发挥烟草专卖管理职能作用,把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定卷烟正常的经营秩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的和谐、烟草行业与消费者、零售户之间关系的和谐。给予人文关怀的监督管理行为,是对人权原则的贯彻,是人文关怀的具体化,是和谐文化建设在执法领域的生动体现。
一、专卖和谐执法内涵之理解
专卖和谐执法是烟草专卖执法者根据烟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其立法精神,在充分尊重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据法定程序所进行的合乎理性、符合社会正常价值取向并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执法行为。概括而言,这种执法理念主要具有如下五个特征:
1、合法性。这是和谐执法的基本前提。在执法管理中要把握好依法行政这根标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各项处罚要做到有法可依,避免管理的随机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被管理对象信服。
2、合理性。这是和谐执法的内在要求。在一个相对封闭、流动性不是很强的社会群体中,社会成员往往会选择规范(也就是民间所称的“理”)而非法律来解决问题。管理的关键就在于 “法”与“理”的平衡。
3、人本性。这是和谐执法的基本目的。行政执法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这种理念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既不是对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同情,也不是降低执法标准,更不会侵害其他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合法权益。
4、普遍性。这是和谐执法的适用范围。和谐执法不仅是对合法经营者的尊重与服务,同时也是对违法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的合理抑制,而不论违法行为的轻重程度和行 1 政相对人身份的高低贵贱,体现了是法律的严肃性和平等性。
5、互动性。这是和谐执法的行为模式。和谐执法改变了原来执法单向的执法模式,注重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交流与沟通,强调行政相对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救济,实现执法者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二、当前专卖执法存在着不良倾向
从总体上看,当前烟草专卖执法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广大专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恪尽职守,为烟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受烟草专卖体制和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专卖执法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
(一)观念上的拜物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没有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和腐蚀,致使少数专卖执法人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拜物和拜金主义倾向,以情易法、办人情案、贪污受贿、执法违法、执法犯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二)服务上的衙门化。专卖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的职能和职责是服从法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但少数基层专卖执法人员宗旨意识淡薄,执法思想不正,公仆意识差,特权思想较重,自视身份特殊,以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以权管人,以势压人。有的吃、拿、卡、要,搞“有偿服务”;有的“强按马头硬喝水”,重罚款轻教育,以罚代管,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服务质量差,呈现官僚化、衙门化倾向。
(三)执法上的随意化。少数执法人员不能正确履行国家所赋予的权利与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的问题,对专卖执法队伍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四)素质上的滞后化。专卖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处理好卷烟违法案件,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并熟悉其他相关知识,新时期对专卖执法主体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五)纪律上的自由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忘掉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抛弃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爱岗敬业精神,把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当作束缚个人的条条框框。
(六)监督上的虚无化。从实际情况看,少数基层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制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对日常行政执法活动的指导与监督,造成基层专卖执法工作的一大漏洞。
三、存在专卖执法不良倾向的原因分析
(一)理念因素。由于烟草行业专卖专营的特殊体制,导致少数人在潜意识中有着“皇 帝女儿不愁嫁”的陈旧观念。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部分烟草企业还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重利益、轻形象”的思想认识,把主要的精力和力量都放在卷烟经营和效益增长上,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建设,因而对专卖执法队伍建设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执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把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造成了管理的缺位。
(二)体制因素。烟草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形成于1984年,几十年来未有大的改变,当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管理体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就造成了两种机制的缺失:一是缺少开放联合性的执法机制。专卖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注意烟草内部本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到社会舆论、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形势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卷烟是烟草部门经营的特殊商品,加之社会上对烟草行业存有偏见,少数部门认为烟草专卖管理是烟草部门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开展联合执法,执法效果不佳。二是缺少相对稳定性的执法机制。专卖执法队伍的特点是:正式员工少,聘用人员多,机构改革时聘用人员随时有被解聘的可能,人员流动性强,造成聘用人员临时性的思想严重,缺乏系统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同时,由于正式员工与聘用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导致聘用人员心理失衡和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环境因素。烟草企业因体制原因,长期处于一种半封闭、全垄断的状态,作业技术含量不高,竞争不激烈,正式员工危机意识不强。由于员工培训工作的滞后,企业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静态管理模式,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管理,没有花大力气和本钱开展培训工作,或者培训工作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专卖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促进专卖和谐执法的几点思考
针对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专卖执法工作的规律,创新队伍建设思路,坚持管理和建设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作用,做好人的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过硬、经得起考验、具有团队精神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
(一)转变执法观念、执法方式。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执法工作,担负着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专卖执法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坚持人性执法,改善优化与管理相对人的关系,要为他们的经营活动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第二,要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烟草专卖管理既是一种执法行为,又是一种服务行为,强化专卖管理的核心是服务,对零售户从“我要你怎么 做,到我要为你做什么”。第三,要树立亲和包容的理念。专卖执法面对的零售户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性格各异,学养不等。在执法过程中要要围绕建设“和谐烟草”的目标,按照“公平执法、公正执法、温情执法、阳光执法”的要求,对执法管理模式、行政执法方式等进行积极探讨。始终坚持“服务在先,专卖在后,文明在先,执法在后,宣传在先,管理在后,教育在先,惩罚在后”原则。第四,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专卖执法工作有别于营销工作,衡量专卖执法工作的好坏不能简单地看取缔了多少个无证户、查扣了多少“假私”烟、罚了多少款等,而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来衡量执法成果,要以零售户、消费者对市场环境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专卖执法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要以长远的社会效果来评判执法行为的可取性。
(二)加强对执法服务的监督,确保执法服务的完整性和持久性。要通过各种途径畅通外部监督渠道,确保“源头活水”,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努力打造专卖执法的和谐品牌。一是透明监督机制,确保程序公开。要把专卖执法服务的标准、流程、依据和内容向社会公开,解决监督什么的问题。二是创新监督形式,明确监督职责。主要通过聘用社会监督员、向商户和部分消费者发放监督卡、开展行政执法明示承诺活动、设立电子邮箱、举报电话等形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烟草执法活动进行全面监督,较好地解决谁来监督的问题。三是发挥内部监督作用,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内部监督以本级监督为基础,以上级管理部门监督为主体,对专卖执法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判,通过案件审核、个案监督、执法检查、案件复议等途径,纠正问题,查明原因,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完善补救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规范自律意识,为人性化执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烟草专卖和谐执法,包含执法人员之间的合法、执法人员同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和谐、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三个层面,关键是执法人员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不断提高专卖管理人员素质、对行政相对人的普法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专卖执法队伍素质的提升应着手于开展资格管理、综合素质培训、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奖惩体系。行政相对人的普法教育活动应积极开展。
(四)在新形势下烟草专卖管理应提出创新执法方式。按照和谐执法的理念,除个别严重份子应严惩外,对于绝大多数的行政相对人一般违法行为,应把查处作为手段,把帮扶作为目的,这是执法赢得群众理解的关键,也是体现和谐执法的根本。一是试行主体事项提示制。对市场主体涉及的营业期限、许可期限、办理专项审批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等相关事项告知。二是轻微问题告诫制。即对市场主体违法市场秩序而法律又无明确规定的、或轻微 违法又无相应处罚规定的,予以行政告诫。三是突出问题约见制。即针对市场主体多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书面约见其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谈话,避免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四是管理责任建议制,即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提出与专卖行政执法职能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其合法经营。五是典型案例披露制。即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网络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新形势下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持续过程,执法服务的理念,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种柔性执法服务理念的贯彻,除了观念上的接受,制度上的建设和实践上的落实外,更应当辅之专卖人员的职业良知,进行能动的执法服务,彰显人文关怀,铺就通往和谐社会的坦途。
参考文献:
[1] 浅谈烟草专卖执法自由裁量权监管.烟草在线,2011年4月15日 [2]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烟草.烟草在线,2007年10月23日
[3] 浅谈烟草青年干部如何在构建和谐烟草中发挥作用.中国烟草,2006年6月2日 [4] 浅谈烟草专卖管理如何向服务型转化.中国桂东,2008年6月25日
[5] 浅谈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云南烟叶信息网,2010年1月20日
作者简介: 赵海芳,女,1985年8月出生,2008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所学专业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工作单位:沧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系地址:沧源县勐董镇广场路,邮编:677400,电话:7122211,电子邮箱:heidian1025@163.com
第三篇:创新城管理念 构建和谐城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也迅猛扩大,尤其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结构多元化,城市载体功能复杂化,城市居民需求多样化。城市管理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管理体制调整带来的新挑战。在此次挑战中,如何才能取胜,这是我们每一个城管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现在的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在城市管理中必须摒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我们要解放思想,事实就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学习国内外经验,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发挥科技、网络、舆论的作用,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城市科学发展的道路,以“为人民管城市”的新理念确保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 转变工作理念,开展和谐执法,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思想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引擎,思想支配行动,行动产生后果。因此,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必须要提高思想觉悟,明确职责,转变观念,找准角色定位,蹭强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服务群众的意识。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找准角色地位,明细自身职责。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摆正心态时刻牢记“不管穿不穿这身制服,我都还是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地位上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明确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管理城市,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蹭强权为民所用,法为民所执的意识。
二是变“强制执法”为“和谐执法”。所谓“和谐执法”是指以教育、劝道、说理、慎用强制的规范执法方式,邀请社会各界多方参与,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为宗旨,灵活把握执法尺度,消除违法现象一种新的执法理念。即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了解相关法律,对自己的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有清醒的认识,自行改正违法行为,蹭加当事人服从法律的意识,这是行政执法工作的上策。针对翠山楼小区部分住户私安地锁的违法行为,通过联合街道、居委会上门普法劝说教育的方式,使八成的住户自行拆除,对于剩下的个别住户我们通过发动亲朋好友,乃至单位领导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最终实现了全小区地锁全拆除。另外,对于一般程序查处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通过说法理、说事理、说情理、说文理,充分论证处理违法行为的理由、依据和处罚内容。
扣押物品是城管执法中最常用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但也常因此发生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采取“先罚后返”的方式。只要当事人愿意当场改正违法行为或配合执法,即使其拒绝在现场检查笔录和其他有关法律文书上签字,拒不出示身份证件,执法人员也不采取查扣手段,而是通过现场摄像,录音、旁证等其他手段锁定证据,完成执法工作。虽然此法在一定程度上蹭加了执法难度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消除了当事人对抗执法的借口,降低了当事人对抗执法的心理,有效的减少了冲突,换取了执法过程的稳妥性和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实现和谐执法创造了条件。
三是树立服务意识,变“执法”为“服务”。我们要时刻牢记:城管的出路是为人民管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人民。为人民服务好,才能使政府公信力蹭强,人民才能支持政府。我们要抓城市管理,但城市管理不是简单的把小贩赶走,把东西没收就完事了,而是要安排这些人的出路。为此,提出“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方法。在周边集贸市场少、沿街摊贩聚集的路段,应本着“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结合居民小区的分布情况,由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选好场所兴建市场,规划早、夜市。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贩进入统一经营管理。使他们有收入,有饭吃,能生活。只有全心站在他们角度,替他们想问题,替他们解难题,他们才能认同我们的工作,配合我们执法,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第二 从现象管转到规划管,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
从城市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坚持高效管理,必须抓好规划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将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主动介入规划之中,只有这样才能
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比如:在局里整顿了中嘉市场后,相关部门经过调查,科学决策在周边建立了中嘉市场,把原来的占到市场变成了区民停车场。这一做法很好的平衡了菜摊生计、车主停车、居民休息多方利益,真正做到了“科学规划城市,以人为本管理城市,管理与规划相辅相成”的科学理念。具体好处有:一断了摊贩想返潮的念想,二解决了中嘉业主停车难的问题,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还居民干净,安静祥和宜居的居住环境,四停车场需要工作人员,又解决了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这个规划不仅形成了管理的长效机制,还盘活了中嘉的停车场资源。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第三 与时俱进,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精细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将高科技引入城市管理工作当中,使城市管理智能化、高效化。是未来城市管理发展的方向。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延伸。借鉴外省的经验,目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无证商贩建立台账的方式,局数据库中记录着当事人每次的违法证据,包括其违法的时间、地点、解决的方式等,经劝说教育多次屡教不改后,为对他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提供有力的证据,让其心服口服,降低其抵触心理,进而避免执法中发生冲突;二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构建立体监控、实施网络查询。蹭强了城管执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了条件。城市管理科技化是未来城管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要树立科技城管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 做好宣传沟通,吸引社会广泛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舆论宣传是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关键,我们要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宣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利用网络博客,报纸、杂志、电视以及车站、社区宣传栏等不同媒介加强宣传,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把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客观公正地展现在老百姓前。比如:前段时期网上疯传的“女子舌战鼓浪屿城管”视频,不知情者看过后会很同情这个女摊主,可后来经过全球卫视聘请律师和鼓浪屿城管负责人公开讨论,有理有据的证实了城管队员执法的合法性以及女摊主的无理狡辩,及时的引导了社会舆论,树立了城管的文明执法形象。另外,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体验城管工作,使其参与到执法中来。如请无证摊贩,媒体记者,普通市民,政协、人大的代表,在校学生等等,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使他们对城管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更理性地认识,真正体会到城管人工作中的心酸。在面对与城管有关信息传递的同时,少一些情绪的宣泄,多一分理智,客观地判断,谨慎地表达观点,为城管“妖魔化”正名,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 队伍建设 定期培训考核 树立危机意识
城市管理工作看似是个简单的执法过程,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学问,每次执法都是对执法队员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现场的应变能力的考核。由于执法对象大部分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这就对我们队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业务知识,开办经验的交流会。由局里组织,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教知识,树管理理念,建立考评机制;请有有经验的老同志,办案高手来讲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方式和技巧,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来互动教学,使效果最佳化。
最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需要每位城市人的共同参与,自觉约束不良行为,积极发扬主人翁精神,本着“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共建理念,发挥我们年轻人敢为人先的优势,在解决矛盾中发展,探索中创新,创新中突破。只要我们能够本着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兢业进取的态度,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作为城市化建设的短板,定会被补上,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第四篇:构建和谐城管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城管的几点思考
城市管理是一个城市的门面与形象,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城市化进程有序运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行政执法、保护公民权利的大背景下,城管执法部门必须正视城管执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走和谐城管之路。
一、构建和谐城管的现实意义
1、构建和谐城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界定揭示了和谐社会的经典内涵,为我国各个领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城管执法肩负着解决冲突与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持社会良好秩序、落实行政法治的重要职责,其目的旨在提高市民素质和居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致。
2、构建和谐城管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依法行政是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也是城管执法队伍健康发展的生命力。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必须树立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推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城管执法必须始终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切实改变过去“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模式,杜绝人情执法,关系执法,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构建和谐城管,才能体现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管理理念,树立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3、构建和谐城管是适应城市全面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和谐城管,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深入开展城管工作,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比如;城市环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展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扇“窗口”,是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只有把城市管理抓上去,把环境做优、做美,树立城市良好对外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商到我区投资兴业,引进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促进新区大开发、快崛起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城管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城市管理工作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一)城市管理意识不强,为构建和谐城管带来观念上的制约。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观念;仍存在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模式;仍缺乏对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的研
究;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仍嫌不足,全社会和谐共管的良性互动局面有待形成。
(二)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为构建和谐城管带来体制上的障碍。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基层城市管理的力量还显得十分薄弱;职能分散,职责不明晰,仍存在“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不和谐现象;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还未完全形成管理的和谐整体合力。
(三)城市管理法制化、制度化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谐城管的构建。目前进行城市管理的法律依据散见于几十部法律法规之中,在实际管理中时常出现有法难依和法律法规“打架”现象;城市管理法规、制度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城市管理违规事件屡禁不止,城市管理工作阻力较大、执法环境恶劣、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城市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市民的法治观念、城管意识比较薄弱,客观上加剧了构建和谐城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市民自我管理意识欠缺,违法后还蛮不讲理的现象较为严重;“洗脚上田”的农民、外来工和失业人员要融入现代化城市文明,仍需要一个素质逐步提高的漫长过程。
(五)城管执法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主观上约束了构建和谐城管的进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部分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换位思考,需进一步增强人性化管理意识;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城管执法文化亟待构建。
三、立足法治,构建和谐城管
构建和谐城管,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创业环境、发展环境,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目前乃至未来我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任重道远。作为城管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锐意改革,努力探索构建和谐城管的新路子。
(一)、刚性执法,规范行为导向
1、健全法律法规。立法部门应加快立法步伐,及时制定、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多征求一线执法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法律法规的实际操作性。首先进一步完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规定,明确处罚权的类型和范围,清楚区分行政管理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的相互关系;其次出台《强制法》,赋予执法机关在违法者拒不履行时所采取的强制权,明确具体的强制措施,同时规定在法院内设置快速通道,对执法部门申请的强制执行尽快审查、处理。
2、抓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城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宣传城管执法中的典型案例;结合“五五”普法,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基层组织和宣传媒体的作用,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政策法规宣讲、送法进村居、小学生带法进家庭等活动,让法制进入千家万户,让更多的村(居)民学法、知法、守法,丰富村(居)民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对城管执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群众参与执法的自觉性。
3、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执法,严格执行挂牌上岗和两个以上执法人员值勤的办案制度。对每项违章案件的处理,都坚持做到“三先三后”的程序,即先出示执法证亮明身份,后管理;先指出违章事实讲明道理,后整改;先讲清执法依据和标准,后处罚;对性质恶劣的“钉子户”、“刺头户”采取暂扣其经营物品工具、拆除违法搭盖、构筑物、经济处罚等强制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并通过新闻媒介予以曝光。
(二)、柔性服务,营造和谐氛围
1、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遇到乱摆摊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区流动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不能蛮横驱赶,而是要引导他们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并与市场管理单位联系安排免费摊位;另外在保证不影响车辆交通、不影响市容市貌,划出一些空地供下岗职工、低保户、残疾人摆摊设点,解决其生计问题,既方便居民的购物需要,又缓和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启发自觉性为主。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管理就是处罚、执法就是处罚、处罚就是罚款”的老模式,不断强化“为民、亲民”理念,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对轻微的违法行为,实行“首犯不罚”措施,告知相对人违法的事实、处罚的依据;讲清“道理”,讲明其行为的后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发当事人的自觉性,达到整改效果。
3、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以妥善排除困难为主。在执法中奉行“管理就是服务”的宗旨,变管理对象为服务对象,充分考虑相对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困难,特别是在查处违章建筑时,对服从劝导、主动配合执法、自觉停止违章建设的无房户、困难户,帮助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妥善办理审批手续。
(三)、责任到位,构建管理网络
1、完善条块机制。强化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镇(街)、社区(村居)的职责,充分发挥镇(街)、社区(村居)等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加快完善市对区、区对镇(街)的城管工作考核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考核标准,在更加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下,让做多做好与做少做差形成对比,充分调动镇(街)、社区(村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扭转政府调控能力不强、基层管理职责不明、监察机制不力的现实,逐步建立指挥顺畅、步调一致、密切配合的执法体系。
2、完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城管办职能,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调动公安、工商、交警、交通、土地、镇(街)等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构筑联合执法平台,加强对违法建筑、市容市貌的管理力度,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营造整洁、文明、有序、温馨的市容环境。
3、完善协管机制。将管理辖区分为细分若干个片,各片分为若干个方格,形成局管“面”、中队管“片”、队员管“格”的管理网络,形成有分有合、富有弹性的内部协调配合机制。在村(居)聘请行政执法联络员,开展行政执法进村(居)活动;聘请退休干部担任巡查员,不定期对各镇、村(居)违法违章情况进行巡查,反馈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严密的社会协管网络。
(四)凝心聚力,构建文明之师
1、学习强队,打造一支规范团队。学习是队伍建设的灵魂,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定期邀请专家上门授课,提高队员的理论水平和法规政策水平;充分发挥领导个别谈话、分类指导的作用,提高队员把握重点、兼顾全局的意识;由中层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和典型案例轮流授课,提高队员的实战能力;由队员通过执法工作演讲、交流工作体会,提高队员的执法技巧;经常性组织中层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对照外地的先进执法经验,查缺补漏,提高执法水平。多途并举,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制度建队,打造一支文明团队。完善的制度是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保障,是规范队员执法行为的重要手段。要制定《内务规定》,以营造和谐的内务环境为出发点,以塑造文明的内务形象为落脚点,努力构建高效运转的内务工作机制;要制定《勤务规定》,将地域管辖和职能管辖相结合,严格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完善责任分工,形成了快速反应机制、协同联勤机制和规范的流水作业执法规程;要完善《纪律规定》,健全了执法过程链接制衡机制、执法责任追究制,提高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廉洁勤政意识。通过制度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文明、廉洁、勤政的执法队伍。
(三)情感带队,打造一支和谐团队。情感带队是凝聚队伍、增强向心力、提高战斗力的有效形式。工作中,要求各级负责同志必须是执行命令、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廉洁勤政的先锋,遇有重大困难和解决突出问题时首当其冲,做到“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把矛盾焦点集中到领导干部身上,有效减轻了队员的思想压力,增强了工作实效。在生活上,做好队员的兄长,尊重和关心队员,时刻把同志们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各级负责人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的影响与引导,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全局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形成了积极向上、干劲十足的工作局面。
第五篇:关于“强化科学执法 构建和谐城管”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强化科学执法 构建和谐城管”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管理工作的日新月异,单纯的“因管理而管理、为执法而执法”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新的城市管理形势、环境、任务和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面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强化科学执法,构建和谐新城管,是当前城管领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勇于探索创新、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我局提出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并重”的执法总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构筑文明和谐城管的意见》,以构建和谐城管为目标,不断强化科学执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增强科学执法理念
科学执法是构建和谐城管的内在要求,科学执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城管执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城管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和长期践行的执法理念。城管执法人员必须注重将科学执法理念引入到执法实践中来,始终坚持执法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强化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和开展教育活动,我局从三个方面形成共识。首先,科学执法必须解决“为谁执法”的问题。“为谁执法”是方向问题、宗旨问题。我们教育执法队员自觉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科学执法必须解决“怎样执法”的问题。“怎样执法”的前提是严格执法。执法者只有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执法,才可能实现最广泛意义和最大程度的公正和文明,才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要大力倡树文明执法。第三,科学执法必须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监督是保障科学执法的外在动力。要教育执法人员充分认识接受监督的重要意义,引导其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增强城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严格执法、科学执法,和谐执法落到实处。
二、强化科学执法措施,扎实推进科学执法进程
(一)执法步骤规范化。立足于转变“执法就是处罚”的观念,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在日常管理和执法中,落实“三先一后”、“六个步骤”。“三先一后”是:查清缘由在先、宣讲法度在先、帮贫扶困在先,行政处罚在后。“六个步骤”是:敬礼、问候、亮证、表明身份、指出违法事实、现场教育和处置。对于轻微或特殊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教育为主,首违不处罚,力争全年通过教育手段解决的违规问题达到80%以上,力求通过减少行政强制手段,营造和谐执法环境。如在制止流动摊贩时,要求做到多一点教育劝诫,少一些强行驱逐;多一点温情劝告,少一些罚款处理;多一点理解支持,少一些强硬措施。这样,有利于减少执法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改善执法环境。
(二)执法模式精细化。以实施网格化管理为目标,落实“三包”、“五定”责任制:即大队包面、中队包片、队员包段,定岗、定责、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执法队员以两人为一个管理单位,包靠所在中队区域内一至两条路,以实行徒步执法为主,开展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与管理相对人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融洽了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三)执法方式人性化。我局坚持在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强
化服务功能上狠下功夫,从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出发,实行 “人本管理”,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把个体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急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在处理周边农民进城贩卖农产品问题上,我局联合有关部门,在纺织街、兴贸路、龙源街、西关街与市场街、文化路合理规划设置了五处临时集贸市场,专门安排进城卖农产品的农民入场经营,并出台相应措施,搞好日常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实现了市容与繁荣的有机统一。
(四)案件办理科学化。过去,查处违法案件,都由中队文书一人负责有关书面材料的制作,办案效率低。近年来,我局落实科学执法理念,推行人人办案制度,将每个责任路段的执法案件办理落实到路段责任人,责任人同时承担相应错案责任,改变了过去多数人不参与办案的局面,做到了人人能独立办案,提高了办案效率和队员业务素质。在办案过程中,实行案件审批制度,每个案子都层层把关,严格审核,确保适法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手续完备。办案工作公开化,公开办案人员名单、处罚依据、处罚结果,增加了案件办理的透明度。
(五)违建拆除温情化。拆除违法建设,一直是城管执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局以构建和谐城管为目标,在拆违工作中,积极倡导教育先行,换位思考,力求做到有情操作,文明执法。对处在萌芽状态的违法建设、乱搭乱建,早发现、早控制、早拆除,既减少了当事人的损失,又降低了工作难度。对于已建成的违法建设,本着促其自行整改的原则,多做说服教育,做细做实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温情拆违”30余处3940平方米,在拆除现场没有一次受到当事人及其亲属的阻挠,没有听到一句攻击谩骂的话语,更未发生一起暴力抗法事件,这在以往的拆违工作中是不多见的。
三、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科学执法水平
实施科学执法,关键在人。建立一支 “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勤政”的执法队伍,是保证科学执法的根本。为此,我局一向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一)提升全员素质,夯实队伍根基。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加强了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执法责任落实深化年活动,采取集中学习、请专家辅导、考试考核等办法,使队员不断充电。同时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在执法中提高,每次大的集中执法行动前,组织执法队员出主意、想点子,制定科学、详实的预案;行动中,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确保圆满完成任务;行动结束后,进行集中研讨,谈心得体会,讲经验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队员依法行政、科学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二)狠抓制度建设,约束执法行为。我局一向注重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管事,规范约束每一位领导干部和执法队员的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责任落实深化年”活动,建立健全了《执法责任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修订完善了《诸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程序》、《行政违法案件查处工作制度》及《十条禁令》等36个内部规章制度,制定下发了《诸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进一步严格了执法流程,明确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办案过程中,做到了遵循程序不颠倒,执行程序不漏项,该用简易程序的不故意复杂化,该用一般程序的也绝不怕复杂,防止了执法随意性,保障了各项制度严格执行,促进了执法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三)强化监督考核,评议促进整改。对执法人员的工作状况和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督查,发现问题以督办单的形式督促整改,对较大违纪问题,进行通报批评,今年,已发放督察通报13期,表扬35人次,通报批评9人次。修定了《诸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千分制考核细则》和《城管执法队员百分制考核细则》,明确了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及成绩评定方法,对执法程序、执法标准、处罚案件办理、工作量完成以及奖励处罚等都逐一细化,做出了具体规定,每月一考核,每季一初评,年终一总评,以考评促整改、促提高。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科学执法,构建和谐城管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管理理念,转变工作思路。要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管理科学发展理念,变处罚为“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变管理为“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实现城管执法部门由“管理者”向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变,以人为本,打牢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思想基础。
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构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模式。工作中,要立足深入研究城市管理工作自身规律特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市容环境秩序的新要求,与时俱进更新工作理念。如在开展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十乱”整治工作中,要坚持堵疏结合,服务到位,建立适当的疏导渠道来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要多出台适应城市管理工作职能特点的新措施、新方法,力求取得市民理解、群众支持,共同打造“和谐城管”。
二要充分整合资源,构建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和谐管理格局。要广泛加强与公安、规划、建设、街道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搭建多部门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互用平台,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城管执法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提高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赖,让群众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大城管”格局。
三要着力转变执法人员形象,构建和谐文明的城管执法队伍。要持之以恒地抓队伍建设,抓人员素质,积极推行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法方式,多干实事、多干好事,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做到告知在前,教育在前,服务在前,执法在后,处罚在后,强制在后,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新概念,打造“新城管、新形象”,创建“和谐城管”。
(二)创新工作机制,化解利益矛盾。目前城管执法工作中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这都要求城管执法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提高执法效能,及时将各种执法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和谐执法。
一要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遵循实体与程序并重原则,尊重当事人权利,做到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执法,使群众信服,树立法律权威,使执法行为更为顺畅,执法关系更加和谐。
二要加强源头管理,减少利益矛盾。城管执法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容易因利益受损而引发执法矛盾冲突,为此必须强化源头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制止,及时将各种违法行为消解在萌芽状态,避免违法现象演变成现实后再去执法,造成矛盾激化,以切实减少行政成本和违法者成本,有利于妥善解决双方的利益矛盾冲突。
三要以人为本,改善创新工作机制。解决执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必须做到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困难。城管执法人员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新理论、新要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执法、文明执法,通过执法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妥善解决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强化科学执法力度,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