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城管基层党建,构建和谐城管队伍
加强中队党建,构建和谐城管队伍
城管执法中队是最基层、最直接面对群众的执法部门,担负着行政执法的具体工作,其执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的成效。党支部是中队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中队的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关系到队伍的作风是否正、形象是否佳、工作是否实。由于中队的工作中心往往偏向提高执法水平、创新执法手段、扩大职能覆盖等方面,容易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作用。因此,加强和完善中队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升城管队伍素质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根本。基层中队党支部要重视各项思想理论学习活动的开展,以党的基本思想理论学习作为重点,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坚定党的信念。提倡党员自学,在方向上加以指引,对于好的自学成果要多交流、多表彰,提高学习积极性。要充分发挥老党员的作用,多帮助年轻同志深刻理解和提高,尤其是要结合自身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指导年轻同志理论联系实际。在党组织中倡导团结一致、共同进步,对于党员生活上的困难也要关心帮助,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党员的思想工作要走在整个执法中队思想工作的前列,切实发挥党员先进性,推动整个队伍素质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
二、紧抓作风建设,树立纪律严明良好形象
党的作风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接受着广大群众的监督,不仅代表本部门的形象,更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而党员队伍作风的好坏则关系着整个执法队伍作风建设的成败。抓好党员作风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广大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能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广大党员要检其身、正其行,牢记党纪队规的约束,在同事面前要做表率、立榜样。随着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入,我们管理执法涉及的范围将更加广泛,利益关系也会更加复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搞好思想作风教育,才能使广大党员警钟长鸣,保持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在现阶段,社会对于城市管理工作还不是很理解甚至还存在诸多误解,以良好的作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崭新的形象,是我们赢得民心、获得理解和支持的一大要素。
三、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关键,是保证行政管理统一、连续、稳定、高效的前提。对于行政执法部门而言,贯彻依法行政的宗旨是对自身公权力的有效约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负责,体现的是公平公正的执法形象,党支部应该鼓励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依法行政的实践中去,在行政执法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杜绝粗暴执法,树立公正文明的执法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执法为民的宗旨体现的是我们城市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将人民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我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然要求。执法中队的党支部是最基层的支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群众既是我们的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因此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人性化管理,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在执法工作的同时,共产党员要带头示范,塑造亲民、爱民的服务形象,加强与周围业主、居民的联系,以点及面,提高群众对我们的认同感,支持我们的工作。
总之,把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放在整个执法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是充分体现党员队伍先进性的一项举措,以高素质、严纪律的党员队伍来激励和带动整个执法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塑造队伍新的良好形象,最终提高整个队伍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构建和谐的城管执法队伍。
第二篇:和谐城管
‚柔性城管‛,使我县城管工作在两难之中赢得两全——和谐城管为百姓撑起
一片天
盱城镇敬老院,整洁的院落,优美的环境,洒满阳光的房间,舒适的室内布置,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餐厅、食堂,应有尽有,窗明几净。前几年,在一次拆除违章建筑的行动中,57岁的孤寡拾荒老人邱露锦,从大桥引桥下胡乱搭起、只能勉强遮风挡雨的一个破棚户到搬到这里后,渡过了她晚年生活中最为安逸、也是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
而她,只是一个缩影,是我县在推进和谐城管、关爱弱势群体行动中,众多受益者中的一个。
‚有情‛拆违
妥善安置困难群众
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是城市的‚老大难‛问题。2007年,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大胆提出了在城区城管局管理范围内实施零违建的管理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工作中,他们实行从大队长到普通队员每人承包若干条街巷道,包发现率、拆除率达100%。
‚在违章建筑的管理中,法律无情,但我们实行的是‘有情操作’。‛盱眙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大队长何海告诉记者,‚违章建筑肯定要拆,但我们并不是一拆了之、一拆走之,不闻不问。‛
对于检查发现的违章建筑,他们详细了解情况,对于纯粹是以赢利为目的违章建筑,坚决拆除,毫不含糊;对于住户已有住处、另行乱搭乱建的小房子,也是坚决一拆到底。但对于确有住房困难的群众,他们主动上门做好教育工作,符合规划条件的,主动帮忙到建设规划部门反映,补办有关证照;不符合规划条件的,想方设法帮其解决实际困难。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他们还经常慰问、走访,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邱露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去年,在淮河大桥引桥工程建设中,原引桥下私搭乱建住有5户人家。这5户人家大部分将私搭乱建的房屋出租给外来拾荒人员,严重阻碍了该工程的建设。根据县政府的要求,城管局对这几户人家下达了限期拆除通知书。因涉及到承租户的生活出路问题和出租户的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对拆除工作不予配合。城管执法人员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做思想工作,并联系社区等单位妥善安置这些外来人员。邱露锦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从福建拾荒来到盱眙,老伴去世,无儿无女,无以安身立命。了解到老人的实际困难后,执法大队和盱城镇敬老院进行沟通协调,将其送到那里妥善安置,并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经常前去探望。这一做法,对邱露锦老人来说,真是‚想都不敢想‛,也因此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合理设摊
为弱势群体打造谋生空间
‚城市管理不仅仅只有一个‘管’字。‛县领导认为,‚当前返乡农民工多了,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城市首先要给人谋生的机会。我县立足保民生、促和谐,既要市容,也要繁荣,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破解了‘马路经济’带来的城管难题。‛
近几年来,我县推行‚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执法‛,把高度关注民生作为加强城管队伍作风建设的着眼点,深入贯彻亲民理念,着力打造和谐城管,树立了城管队伍的新形象。
为服务部分城市弱势群体谋生的需要,我县对不具备建设新市场条件的路段,采取‚分别情况、辟出路段、进区经营、集中管理‛的办法,在部分主干道,实行‚便民快餐‛工程,在城区的合理位置设置一批临时的摊点疏导点,为这些经营者提供必要的经营场所,并安排专人加强监管,在经营时间、经营地点、环境卫生等方面统一要求。他们还制作了一批美观大方、功能齐全的‚便民修理车‛,免费赠送给一些特困户家庭,对困难群众给予爱心资助。
强化服务
把城市比作‚星级宾馆‛
倪晓文的畅顺汽车有限公司很已经开业了。作为一个返乡创业的盱眙人,倪晓文曾经在上海从事汽车修理行业多年。去年回到家乡,他感觉:‚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环境卫生、市容市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决定回乡创业,投资200万元,在盱眙创办自己的汽车修理厂。他找到了一块地方,和所在地盱城镇沙岗村委会谈妥,就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准备搭建钢板厂房。但刚搭了一个架子,就被城管执法人员发现叫停了。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城管执法人员并没有简单拆除,而是向他认真解释了相关政策规定,并在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主动帮助他联系村委会、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在短短十几天内,便办妥了所有手续,使他的厂房建设重新得以合法开工。‚感觉相当棒。‛我县把城市比作‚星级宾馆‛,把城管人比作宾馆的管理员和服务员,把市民比作旅客,用我们的微笑服务、星级服务,让市民有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能够舒心愉悦地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李兆汝 汤渠)
第三篇:创新城管理念 构建和谐城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也迅猛扩大,尤其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结构多元化,城市载体功能复杂化,城市居民需求多样化。城市管理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管理体制调整带来的新挑战。在此次挑战中,如何才能取胜,这是我们每一个城管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现在的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在城市管理中必须摒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我们要解放思想,事实就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学习国内外经验,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发挥科技、网络、舆论的作用,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城市科学发展的道路,以“为人民管城市”的新理念确保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 转变工作理念,开展和谐执法,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思想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引擎,思想支配行动,行动产生后果。因此,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必须要提高思想觉悟,明确职责,转变观念,找准角色定位,蹭强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服务群众的意识。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找准角色地位,明细自身职责。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摆正心态时刻牢记“不管穿不穿这身制服,我都还是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地位上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明确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管理城市,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蹭强权为民所用,法为民所执的意识。
二是变“强制执法”为“和谐执法”。所谓“和谐执法”是指以教育、劝道、说理、慎用强制的规范执法方式,邀请社会各界多方参与,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为宗旨,灵活把握执法尺度,消除违法现象一种新的执法理念。即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了解相关法律,对自己的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有清醒的认识,自行改正违法行为,蹭加当事人服从法律的意识,这是行政执法工作的上策。针对翠山楼小区部分住户私安地锁的违法行为,通过联合街道、居委会上门普法劝说教育的方式,使八成的住户自行拆除,对于剩下的个别住户我们通过发动亲朋好友,乃至单位领导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最终实现了全小区地锁全拆除。另外,对于一般程序查处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通过说法理、说事理、说情理、说文理,充分论证处理违法行为的理由、依据和处罚内容。
扣押物品是城管执法中最常用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但也常因此发生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采取“先罚后返”的方式。只要当事人愿意当场改正违法行为或配合执法,即使其拒绝在现场检查笔录和其他有关法律文书上签字,拒不出示身份证件,执法人员也不采取查扣手段,而是通过现场摄像,录音、旁证等其他手段锁定证据,完成执法工作。虽然此法在一定程度上蹭加了执法难度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消除了当事人对抗执法的借口,降低了当事人对抗执法的心理,有效的减少了冲突,换取了执法过程的稳妥性和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实现和谐执法创造了条件。
三是树立服务意识,变“执法”为“服务”。我们要时刻牢记:城管的出路是为人民管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人民。为人民服务好,才能使政府公信力蹭强,人民才能支持政府。我们要抓城市管理,但城市管理不是简单的把小贩赶走,把东西没收就完事了,而是要安排这些人的出路。为此,提出“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方法。在周边集贸市场少、沿街摊贩聚集的路段,应本着“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结合居民小区的分布情况,由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选好场所兴建市场,规划早、夜市。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贩进入统一经营管理。使他们有收入,有饭吃,能生活。只有全心站在他们角度,替他们想问题,替他们解难题,他们才能认同我们的工作,配合我们执法,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第二 从现象管转到规划管,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
从城市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坚持高效管理,必须抓好规划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将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主动介入规划之中,只有这样才能
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比如:在局里整顿了中嘉市场后,相关部门经过调查,科学决策在周边建立了中嘉市场,把原来的占到市场变成了区民停车场。这一做法很好的平衡了菜摊生计、车主停车、居民休息多方利益,真正做到了“科学规划城市,以人为本管理城市,管理与规划相辅相成”的科学理念。具体好处有:一断了摊贩想返潮的念想,二解决了中嘉业主停车难的问题,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还居民干净,安静祥和宜居的居住环境,四停车场需要工作人员,又解决了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这个规划不仅形成了管理的长效机制,还盘活了中嘉的停车场资源。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第三 与时俱进,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精细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将高科技引入城市管理工作当中,使城市管理智能化、高效化。是未来城市管理发展的方向。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延伸。借鉴外省的经验,目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无证商贩建立台账的方式,局数据库中记录着当事人每次的违法证据,包括其违法的时间、地点、解决的方式等,经劝说教育多次屡教不改后,为对他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提供有力的证据,让其心服口服,降低其抵触心理,进而避免执法中发生冲突;二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构建立体监控、实施网络查询。蹭强了城管执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了条件。城市管理科技化是未来城管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要树立科技城管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 做好宣传沟通,吸引社会广泛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舆论宣传是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关键,我们要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宣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利用网络博客,报纸、杂志、电视以及车站、社区宣传栏等不同媒介加强宣传,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把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客观公正地展现在老百姓前。比如:前段时期网上疯传的“女子舌战鼓浪屿城管”视频,不知情者看过后会很同情这个女摊主,可后来经过全球卫视聘请律师和鼓浪屿城管负责人公开讨论,有理有据的证实了城管队员执法的合法性以及女摊主的无理狡辩,及时的引导了社会舆论,树立了城管的文明执法形象。另外,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体验城管工作,使其参与到执法中来。如请无证摊贩,媒体记者,普通市民,政协、人大的代表,在校学生等等,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使他们对城管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更理性地认识,真正体会到城管人工作中的心酸。在面对与城管有关信息传递的同时,少一些情绪的宣泄,多一分理智,客观地判断,谨慎地表达观点,为城管“妖魔化”正名,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 队伍建设 定期培训考核 树立危机意识
城市管理工作看似是个简单的执法过程,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学问,每次执法都是对执法队员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现场的应变能力的考核。由于执法对象大部分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这就对我们队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业务知识,开办经验的交流会。由局里组织,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教知识,树管理理念,建立考评机制;请有有经验的老同志,办案高手来讲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方式和技巧,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来互动教学,使效果最佳化。
最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需要每位城市人的共同参与,自觉约束不良行为,积极发扬主人翁精神,本着“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共建理念,发挥我们年轻人敢为人先的优势,在解决矛盾中发展,探索中创新,创新中突破。只要我们能够本着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兢业进取的态度,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作为城市化建设的短板,定会被补上,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第四篇: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文章标题: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表明完善社会管理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毋庸置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因此,城市管理部门
在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中将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双争”主题教育,只有理清发展思路,实行五个转变,城管执法才能融入社会管理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府也不断地在转变自身职能,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作为调整、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是管理理念上的转变。城管执法对象大多为弱势群体,以往特定的执法环境和狭隘的思想观念导致了工作方式的粗犷与单一,但随着城市建设的改善和管理态势的发展,过去的“冲冲杀杀”和“扫荡式”的大规模整治已不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要求。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就必须要加强思想灌输和典型引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城管理念,确立“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把理念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使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转变成为公共利益、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和服务者。
二是管理方法上的转变。传统体制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往往采取“以收代罚,以罚代管”等管理方式,既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也达不到管理效果。新的城管执法理念,要求确立服务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这就要“宣传、服务、疏导、整改”四管齐下,在具体管理中可以采用“上门聊聊,拉近距离;宣传法规,指出违章;掌握底数,疏导结合;发现困难,积极帮助;整改之后,评比巩固”的“五步工作法”,把“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体现于“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管理理念中。
三是管理模式上的转变。随着城市管理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城管执法工作模式,成为探索和思考的新热点。目前,城市管理网格化正在逐渐地成为一种新的城管模式,通过“任务到班,目标到块,责任到人”,逐步形成“以块为主、融条于块、条随块转、相得益彰”的城管运作机制,较好地实现了“人、事、岗”的有机统一。而从五年来宁波城管部门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的发展来看,城市管理正从“小城管”走向“大城管”,管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是管理功能上的转变。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城管部门在履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职能的同时,主动将自身纳入社会管理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宣传精神文明、倡导和谐理念,健全信访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关爱人民群众、服务社会百姓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执法实践中处理好与公安、工商、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主动跨前,不分彼此,互相协作,相互配合,不断提升城区整体管理水平。
《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管执法如何适应构建和谐。
第五篇:构建和谐城管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城管的几点思考
城市管理是一个城市的门面与形象,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城市化进程有序运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行政执法、保护公民权利的大背景下,城管执法部门必须正视城管执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走和谐城管之路。
一、构建和谐城管的现实意义
1、构建和谐城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界定揭示了和谐社会的经典内涵,为我国各个领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城管执法肩负着解决冲突与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持社会良好秩序、落实行政法治的重要职责,其目的旨在提高市民素质和居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致。
2、构建和谐城管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依法行政是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也是城管执法队伍健康发展的生命力。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必须树立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推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城管执法必须始终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切实改变过去“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模式,杜绝人情执法,关系执法,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构建和谐城管,才能体现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管理理念,树立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3、构建和谐城管是适应城市全面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和谐城管,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深入开展城管工作,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比如;城市环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展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扇“窗口”,是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只有把城市管理抓上去,把环境做优、做美,树立城市良好对外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商到我区投资兴业,引进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促进新区大开发、快崛起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城管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城市管理工作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一)城市管理意识不强,为构建和谐城管带来观念上的制约。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观念;仍存在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模式;仍缺乏对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的研
究;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仍嫌不足,全社会和谐共管的良性互动局面有待形成。
(二)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为构建和谐城管带来体制上的障碍。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基层城市管理的力量还显得十分薄弱;职能分散,职责不明晰,仍存在“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不和谐现象;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还未完全形成管理的和谐整体合力。
(三)城市管理法制化、制度化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谐城管的构建。目前进行城市管理的法律依据散见于几十部法律法规之中,在实际管理中时常出现有法难依和法律法规“打架”现象;城市管理法规、制度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城市管理违规事件屡禁不止,城市管理工作阻力较大、执法环境恶劣、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城市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市民的法治观念、城管意识比较薄弱,客观上加剧了构建和谐城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市民自我管理意识欠缺,违法后还蛮不讲理的现象较为严重;“洗脚上田”的农民、外来工和失业人员要融入现代化城市文明,仍需要一个素质逐步提高的漫长过程。
(五)城管执法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主观上约束了构建和谐城管的进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部分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换位思考,需进一步增强人性化管理意识;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城管执法文化亟待构建。
三、立足法治,构建和谐城管
构建和谐城管,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创业环境、发展环境,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目前乃至未来我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任重道远。作为城管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锐意改革,努力探索构建和谐城管的新路子。
(一)、刚性执法,规范行为导向
1、健全法律法规。立法部门应加快立法步伐,及时制定、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多征求一线执法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法律法规的实际操作性。首先进一步完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规定,明确处罚权的类型和范围,清楚区分行政管理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的相互关系;其次出台《强制法》,赋予执法机关在违法者拒不履行时所采取的强制权,明确具体的强制措施,同时规定在法院内设置快速通道,对执法部门申请的强制执行尽快审查、处理。
2、抓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城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宣传城管执法中的典型案例;结合“五五”普法,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基层组织和宣传媒体的作用,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政策法规宣讲、送法进村居、小学生带法进家庭等活动,让法制进入千家万户,让更多的村(居)民学法、知法、守法,丰富村(居)民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对城管执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群众参与执法的自觉性。
3、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执法,严格执行挂牌上岗和两个以上执法人员值勤的办案制度。对每项违章案件的处理,都坚持做到“三先三后”的程序,即先出示执法证亮明身份,后管理;先指出违章事实讲明道理,后整改;先讲清执法依据和标准,后处罚;对性质恶劣的“钉子户”、“刺头户”采取暂扣其经营物品工具、拆除违法搭盖、构筑物、经济处罚等强制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并通过新闻媒介予以曝光。
(二)、柔性服务,营造和谐氛围
1、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遇到乱摆摊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区流动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不能蛮横驱赶,而是要引导他们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并与市场管理单位联系安排免费摊位;另外在保证不影响车辆交通、不影响市容市貌,划出一些空地供下岗职工、低保户、残疾人摆摊设点,解决其生计问题,既方便居民的购物需要,又缓和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启发自觉性为主。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管理就是处罚、执法就是处罚、处罚就是罚款”的老模式,不断强化“为民、亲民”理念,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对轻微的违法行为,实行“首犯不罚”措施,告知相对人违法的事实、处罚的依据;讲清“道理”,讲明其行为的后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发当事人的自觉性,达到整改效果。
3、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以妥善排除困难为主。在执法中奉行“管理就是服务”的宗旨,变管理对象为服务对象,充分考虑相对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困难,特别是在查处违章建筑时,对服从劝导、主动配合执法、自觉停止违章建设的无房户、困难户,帮助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妥善办理审批手续。
(三)、责任到位,构建管理网络
1、完善条块机制。强化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镇(街)、社区(村居)的职责,充分发挥镇(街)、社区(村居)等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加快完善市对区、区对镇(街)的城管工作考核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考核标准,在更加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下,让做多做好与做少做差形成对比,充分调动镇(街)、社区(村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扭转政府调控能力不强、基层管理职责不明、监察机制不力的现实,逐步建立指挥顺畅、步调一致、密切配合的执法体系。
2、完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城管办职能,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调动公安、工商、交警、交通、土地、镇(街)等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构筑联合执法平台,加强对违法建筑、市容市貌的管理力度,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营造整洁、文明、有序、温馨的市容环境。
3、完善协管机制。将管理辖区分为细分若干个片,各片分为若干个方格,形成局管“面”、中队管“片”、队员管“格”的管理网络,形成有分有合、富有弹性的内部协调配合机制。在村(居)聘请行政执法联络员,开展行政执法进村(居)活动;聘请退休干部担任巡查员,不定期对各镇、村(居)违法违章情况进行巡查,反馈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严密的社会协管网络。
(四)凝心聚力,构建文明之师
1、学习强队,打造一支规范团队。学习是队伍建设的灵魂,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定期邀请专家上门授课,提高队员的理论水平和法规政策水平;充分发挥领导个别谈话、分类指导的作用,提高队员把握重点、兼顾全局的意识;由中层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和典型案例轮流授课,提高队员的实战能力;由队员通过执法工作演讲、交流工作体会,提高队员的执法技巧;经常性组织中层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对照外地的先进执法经验,查缺补漏,提高执法水平。多途并举,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制度建队,打造一支文明团队。完善的制度是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保障,是规范队员执法行为的重要手段。要制定《内务规定》,以营造和谐的内务环境为出发点,以塑造文明的内务形象为落脚点,努力构建高效运转的内务工作机制;要制定《勤务规定》,将地域管辖和职能管辖相结合,严格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完善责任分工,形成了快速反应机制、协同联勤机制和规范的流水作业执法规程;要完善《纪律规定》,健全了执法过程链接制衡机制、执法责任追究制,提高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廉洁勤政意识。通过制度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文明、廉洁、勤政的执法队伍。
(三)情感带队,打造一支和谐团队。情感带队是凝聚队伍、增强向心力、提高战斗力的有效形式。工作中,要求各级负责同志必须是执行命令、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廉洁勤政的先锋,遇有重大困难和解决突出问题时首当其冲,做到“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把矛盾焦点集中到领导干部身上,有效减轻了队员的思想压力,增强了工作实效。在生活上,做好队员的兄长,尊重和关心队员,时刻把同志们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各级负责人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的影响与引导,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全局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形成了积极向上、干劲十足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