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日英烈刘桂五
抗日英烈刘桂五
时间:2007-7-23 9:22:44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在陕北府谷县哈镇有座“忠烈祠”,是抗日战争时期,驻守哈镇的马占山将军为“妥忠魂”、“励士气”,祭奠在“九·一八”事变以来牺牲在抵抗日寇侵略的战场上的部属之英灵而建造的。祠内的祭台上,数百个灵牌井然排列。各书一至五名将士官佐姓名。中间最高层只列一个较大的灵牌,上书“东北挺进军骑兵第六师师长中将刘桂五之灵位”。
刘桂五是谁?从历史教科书到所见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文献中很难找到他的名字。就是在2005年至2006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期间,各类报刊连续刊登缅怀抗日战争中牺牲乃至未牺牲的作出巨大贡献的英烈和英雄的文章中也未见到过他的名字。《人民日报》以“永远的丰碑”为专栏题目每日一期,对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牺牲和重大贡献的国共两党将校官佐、民族英雄、爱国侨胞乃至国际友人进行了宣传,共二百多期,依然没有见到他的名字。
也许是历史的推移冲淡了人们的记忆,也许是马占山的名气掩盖了他的光芒,也许是资料的局限使他鲜为人知,也许是战役的知名度甚小未能使他轰轰烈烈。六十多年过去了,作为抗日战争中最早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军官之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却无声无息,不能不使人感到有所失落。
刘桂五,字磬山,1902年7月4日生于热河省朝阳县六家子屯八家子村的一户农家,23岁到宋哲元部当兵。由于在战斗中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7岁时便担任了东北军上校骑兵团长。“西安事变”时,对于临潼捉蒋任务承担者的选择上,张学良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作战勇敢,抗日态度坚决又忠诚可靠的年轻团长。为了辨认蒋介石,在刘桂五欣然接受任务后,张学良亲自驾车带他到临潼以赴热河抗战临行晋见请训为名面见了蒋介石。他是唯一知道捉蒋内情后有机会单独面见蒋介石而又严守机密的东北军军官。假如刘桂五贪图升官发财向蒋泄密,“西安事变”必难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必有更大的周折。刘桂五在“西安事变”中的角色不可忽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人只知孙铭九而不知刘桂五。他在“西安事变”中的知名度甚至不如后来投敌的时任骑六师师长的白凤翔,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被整编.由于刘桂五在这一事件中突颖而出,1936年12月14日被张学良提升为国民革命军骑六师师长。
1937年8月20日,曾在“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嫩江桥抗战,打响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第一枪的抗日名将马占山奉命在大同组建“东北挺进军”,刘桂五同所部骑六师作为主力部队编入“东北挺进军”。当时的“挺进军”只有骑六师和李大超的国民军兵团。9月,刘桂五随马占山奔赴绥远抗战。从1937年9月到11月中旬的绥西抗战中,刘桂五率领骑六师冲锋陷阵,英勇作战,给日军和伪蒙疆军队以沉重打击,成为挺进军的中坚,同时为马占山收编伪军和地方保安部队,扩充兵力,发挥了主力骨干的作用。
1937年12月,马占山奉命“警卫伊盟,兼守河防”,拒敌人于黄河以北,马占山被加任为“东北挺进军”总司令,该部已有骑三师(井得泉任师长)、骑五师(慕新亚任师长)、骑七师(门炳岳任师长)、抗日先遣军(白凤翔任司令)以及多支游击军,成为一支较大的部队。但三、五、七师都是收编的伪军和地方部队,只有刘桂五的骑六师战斗力最强。
12月16日,刘桂五率部彻底击溃蒙伪军森盖林沁部,森盖林沁率残部逃逸。
12月底,在准格尔旗大营盘五天激战中,刘桂五率部在骑三师配合下,击溃日伪步、骑、炮兵数千人,击毁敌装甲车20余辆,刀劈日军指挥官,粉碎了蒙古王公贵族投敌的阴谋。(其时,骑三师主力已到哈拉寨安排挺进军司令部长期驻扎的事宜)。
1937年3月16日至17日,刘桂五率部攻占萨县车站,截断绥包交通,攻克托克俘获伪团长门树槐。此役由于是敌后进击,有力地牵制了日伪军力,迫使侵入晋西北的日军仓惶撤离救援。配合何柱国、高双成部收复偏关、河曲、保德,粉碎了日寇西侵陕、甘、宁的阴谋。4月10日夜,刘桂五随马占山袭击平绥线察素齐车站,毙敌百余人,焚毁敌人辎重,交通器材,使敌人平绥交通中断。
由于挺进军接连获胜,加上马占山注重策反教育,不少蒙伪军起义投诚,也有不少自发的抗日义勇军接受整编,“挺进军”到1938年已发展到十几万之众。
马占山部的发展壮大,使日寇惊恐异常,从大同、绥远、包头、百灵庙各地调集酒井、冈田等联队的日军劲旅和各地伪军实行围剿。1938年4月15日,马占山率部迫近日军巢穴张北,日军调集4个师团迎击。双方激战五昼夜,马部给敌人以重创,但自己亦弹粮将尽,遂退入武川,以待整军再战。
1938年4月20日夜,马占山率部转到武川县黄油干子一带,连日激战人困马乏,马占山本人又发重感冒,当夜宿黄油干子村。21日拂晓,日寇将马占山部包围在黄油干子村。敌人100余辆汽车和50多辆铁甲车载数千鬼子,又有33架飞机配合,企图一举歼灭马占山部,司令部已陷入敌人重重包围。马占山下令部下四面抗击,以分散敌人兵力。
刘桂五率骑六师利用骑兵优势突破敌人包围圈,从背后迅猛打击包围司令部的敌军。但敌人人多,击退一批,外围敌人又快速补充上来,包围圈难以突破。此时,马占山亦组织反冲锋,里外夹击,终于撕开裂口,马占山单人匹马乘势突出重围,但因战斗激烈,连卫士长也未发现。刘桂五冲进司令部却找不到马占山,又被重新围上来的敌人堵住,不幸中弹受伤。战士们见师长受伤,急忙从四面向他汇集援救。日军见状,意识到刘的重要性,遂集中力量企图生擒。为此,数名战士牺牲,刘桂五喝令战士不得援救,但战士们依然用生命抵抗敌人保卫师长。终因伤势过重刘桂五壮烈牺牲。
刘桂五牺牲后,为夺取遗体,双方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刘夫人单枪匹马出敌不意冲入阵地,镫里藏身奔到遗体旁,突然俯身把刘桂五抢上马身,在战火与血泊中夺回丈夫遗体。此役毙敌千余,击毁敌装甲车20余辆,骑六师几近全部壮烈牺牲。
刘桂五牺牲后,被追授中将军衔。
5月22日,刘桂五遗体运到西安,西安各界成立刘桂五将军治丧筹备处。国共两党共同公祭这位为国殉难的烈士。
蒋介石的挽联是:
绝塞扫犯夷,百万雄师奋越石;
大风思猛士,九边毅魂拟睢阳。
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
贵军由西而东,我军由南而北,正期会合进攻,遽报沉星丧战友;
亡国虽生何乐,殉国虽死犹荣,伫看最后胜利,待收失地奠忠魂。
《西安日报》、《国民日报》、《新华日报》都连续报道了刘桂五牺牲的消息和生前事迹。
1942年,马占山在驻地哈拉寨修建“忠烈祠”。刘桂五的灵牌最大且安置于数百灵牌的正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国解放后,刘桂五的事迹被湮没。
1961年7月25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下发民字074号文件,追认刘桂五为革命烈士。其灵柩也迁入西安南郊的革命烈士陵园。
黄油干子一役,粉碎了日寇全歼马占山部的企图,“东北挺进军”在伊盟站稳了脚跟,使保卫大西北、拒敌于黄河以北成为现实。八年抗战中,东北挺进军的有效坚守和伺机主动出击,使日寇始终未能渡过黄河一步,为保卫大西北,保卫陕甘宁作出巨大贡献。
在“西安事变”70周年、抗战胜利60周年后不久的今天,追忆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先烈,我们不应该忘记刘桂五将军。
作者:韩宽厚
碧血黄沙埋忠骨——访刘桂五烈士之女刘清芳 王 铭
时间: 2008-10-31 | 文章来源: 民革中央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是国民党抗日将领刘桂五殉国五十周年忌日。前不久,由于工作关系我走访了刘桂五烈士的女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编辑刘清芳女士。当我向她说明来意后,性格开朗、健谈的刘女士,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借着刘女士沏茶的功夫,我环顾了一下房中陈设,一张镶嵌在镜框中的手迹影印件吸引了我。刘女士见我对这张影印件很感兴趣,介绍说:“这是家父牺牲前写的日记,您不是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那咱们就从这日记谈起吧”。“太好了,听说这里面还有一段感人的事情了。”我赞同地说。
刘女士沉思了一会儿,向我叙述了有关这本日记的前前后后。
西安事变后,由于刘桂五参加兵谏捉蒋有功,被张学良将军擢升为骑兵六师少将师长。抗战爆发后,一九三七年八月八日,刘桂五奉何柱国军长电令,率六师与马占山将军的东北挺进先遣军一同抗击日军。八月十一日率部在永济、风陵渡过黄河,十九日挺进大同与马部会合。十月初刘桂五又率部参加了归绥保卫战,八日在日军飞机坦克的狂轰滥炸中,三次从敌人手中夺回主阵地。一九三八年春,刘桂五奉命率部挺进大别山。这时日伪军调集十倍于刘部的兵力,将骑六师重重包围在大青山,刘师长在率部突围西撤时,于四月二十二日在百灵庙西南黄油杆子村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我父亲牺牲时,我才四岁还不记事。多亏了父亲留下的这些日记,才使我知道父亲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英勇杀敌的事迹。说到这些日记,还有一位使我们全家永远怀念的人。”刘女士呷了口茶继续说道:“这个人就是我父亲的盟兄陈树仁,我父亲牺牲后,是他收殓并护灵,在路上辗转近一个月于五月二十五日到达西安。日记一直保存在他那里,后来准备发表,手迹中改动的部分,就是我这位盟伯的笔迹,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未能发表”。刘女士还提到她这位盟伯有位公子现在台湾,表示一旦台湾当局允许大陆同胞前往台湾探亲访友时,一定前往探望。
当我问到刘桂五师长的追悼会在西安举行时的情形,刘女士深情地告诉我:六月九日国共两党共同追悼公祭刘桂五将军,大会设在当时的革命公园,国民党驻西安的行营主任蒋鼎文主祭,并代读了蒋介石的祭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代表及各界人士三千余人参加了追悼大会。会场中悬挂着六百多幅輓联,其中有两幅最为引人注目,一幅是蒋介石的;一幅是朱德、彭德怀同輓的。刘女士边说边取出当时《西京日报》上刊登輓联照片的影印件让我看。
蒋介石署名的輓联: 绝塞扫狂夷,百战雄师奋越石。
大风思猛士,九边毅魄拟雎阳。
蒋中正輓
民国二十七年五月
朱德、彭德怀送的挽联:
贵军由西而东,我军由南而北,正期会合进攻,遽报沉星丧战友。
亡国虽生何乐,殉国虽死犹荣,伫看最后胜利,待收失地奠忠魂。
朱德 彭德怀同輓
一九三八年五月
与此同时刘女士向我讲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刘桂五将军生前好友吴梦觉先生,在武汉得知刘师长以身殉国的消息后,悲愤之极,俯案疾书《悼刘桂五师长》一文并题挽:碧血黄沙埋战骨,吴头楚尾弔忠魂。发表在1938年5月16日出版的《反攻》半月刊第二卷第二期上。
吴梦觉先生原是东北挺进军部的秘书,与刘桂五在归绥(现呼和浩特)、包头一带相识后,朝夕相处戎马生涯达半年之久,对刘师长的为人深有体会。解放后,得知刘师长遗孀和女儿刘清芳在北京,马上写信致意,倍加关怀。
在我们交谈中,刘女士怀着感激的心情向我提到她怀念的另一个人。当年,西安的“东北同乡会”组织,有位王维新代表主持迎灵入城,在刘师长追悼会后,此公经常关心刘女士母女俩。在他们举家移居美国时,曾到刘女士家中辞行。王先生的两位女儿是刘女士儿时的好朋友,刘女士衷心希望借助此文遥祝在大洋彼岸的王先生全家幸福如意。
在我访问即将结束时,刘女士特意叮嘱我,一定要把他们全家解放后,受到中央领导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告诉给所有关心她们的朋友。刘女士说:“新中国成立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期间,通过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大章先生找到我们母女。政府于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五日追认我父亲为革命烈士,遗体迁入西安南郊革命烈士陵园。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在纪念西安事变二十五周年之际,又为我父亲在陵园举行了立碑典礼。我母亲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照顾下安度晚年,直到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我在党的培养下毕业于西安外语学院,成为国家干部。我的男孩大学毕业后,现在是中央机关的干部,女儿是一名摄影记者,我的先生现在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总编辑。全家人在不同岗位上贡献自己的知识,以慰忠魂。”
我告别了刘女士,脑海里久久萦绕着,也是而今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都殷切盼望的那一天——祖国统一的到来。以祭奠血洒中华大地的英灵。
主题:纪念“西安事变”七十二周年怀念兵谏名将刘桂五师长
纪念“西安事变”七十二周年怀念兵谏名将刘桂五师长
抗日殉国七十一周余及骑兵第六师番号撤销人员编散,兵谏
指挥参谋闫景侨被杀简要纪实
西安事变前夕局部纪实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下午五时左右东北军骑兵第六师师长白凤翔带领参谋闫景侨奉张学良电令“剿共”前线甘肃、固原趋车回到陕西咸阳骑兵第六师留守处,少停急赶赴西安(斯时笔者随闫景侨家属孙贞媛住咸阳在留守处见到白师长和闫景侨,时年十六岁)
在张相的兵谏计划中,必须等白凤翔到来后才能行动,就在白凤翔、闫景侨到达西安后,于十二日午夜开始布署,凌晨三四点会同先在西安的十八团团长刘桂
五、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久等率队向临潼华清池挺进,突击队迅速到达华清池后,白凤翔、闫景侨在门口汽车上指挥,刘桂
五、孙铭久率队华清池院内,在短时间结束了战斗刘桂五当场击毙了 兵团长蒋孝先,进入蒋的住室,蒋已逃跑,经多方寻找,终于在孤山山坳里找到惊恐万状只穿一只鞋的蒋介石,刘桂五言称:“请委员长回西安”,蒋拒而不动,刘桂五命令士兵将蒋介石拖入汽车,开往予先安置的西安绥靖公署相宪区的新城大楼,这就是从行动到捉蒋介石的经过。
十二月十二日天刚亮,青白天日的飞机须在西安咸阳上空盘旋,昨天启半夜枪起不断响了半夜人心惶恐不安,大约在九点钟之后,咸阳街上传出消息说“把蒋介石扣住了”,人们才松了一口气,闫景侨的夫人联想到昨天闫过咸阳未回家,即随师长白师长去西安,还是担心闫的安危,孙员媛面对笔者说:“景森,你穿上参谋的军装去西安副司令公馆局问参谋的情况,”笔者于十二日下午到西安金家巷副司令公馆见到了闫景侨卫士何平安,他说参谋现在睡觉,等醒来才见到,闫景侨将笔者训斥了一顿说:“你这时跑来干什么?胆子真不小,时局定下来我会安置你的,你先在家品管领做好就,何平安!你把他送到旅馆去住,明天回咸阳告诉你婶说我平安无事不要挂念”。
西安事变后的情况
华清池兵谏之后,张相立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主张,(略)电请共产党派代表团来西安共商当前大事,并向共产党说明兵谏是促使蒋介石改变“剿共”政策,实现全民抗日救国,收复失地为当时国人所共知,影响之大震惊世界,当时国内形势更为复杂,大概是事变后第二张学良派飞机和代表到赴延安迎接共产党代表团,于当天下午返还西安。(当时延安还是国民党执政)
南京方面宋美玲、宋子文兄妹及蒋介石的外国顾问英国人端纳都由上海飞来西安,接受张相意见,主张联共抗日,经过数日名方磋商统一了思想,蒋介石对张相提出的要求,也口头答应,以领袖身份负责,放蒋已在多数人同意中,怎样放法还未确定,就在这尚未研究妥当放蒋的一刻,张学良突然于二十五日下午强邀相宪臣一同陪送蒋介石赴机场,当趋车到达机场后,张学良用铅笔写了一纸手谕,大意是他陪送委员长回南京,东北军由于学忠统帅指挥交给了相宪臣,便在最后与相宪臣握手后上了飞机,相宪臣喊了声,汉卿!去不„„得,飞机已起飞了,赵一狄 有跟他走,是显示他还要回西安却未想到自己一失足成了千古恨的人了,蒋介石以耘耘欺骗手段将张学良软禁了三十五年。
张学良走后的西安情况
张学良陪送蒋介石回南京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并不知道,当得到消息后赶赴机场阻止时,只见相宪臣在望天长叹不已,见到周恩来说:“你来晚了,已经飞走了”。
消息传出后西安形势大变,就在这从事变到突变的二周时间,在这紧要关头若非共产党代表团周恩来及其他成员罗瑞卿、吕正操、王炳南等多方翰旋劝导主战派,新的内战一触即发,代表们阐明了内战危害,国家的安危只有全民抗日国共两党合作才能救中国,统一了认识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笔者是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的第三天于12月28日由兵谏参闫景侨将笔者安置在骑兵第六师司令部学习文书随军于一九三七年六月由蒲城进驻渭南交口与驻潼关何应饮的国民党军相对峙,时年十六岁)
抗日战争时期的兵谏名称白凤翔、刘桂
五、闫景侨纪实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高潮,日寇以先下手为强的战略骑兵第六师师长白凤翔调计热河先遣军总司令十八团团长刘桂五调计师长副师长由骑兵第十团团长王 调计,闫景侨调计骑六师上校参谋长,刘桂五率师部队由潼关、凤陵渡渡黄河乘坐同蒲铁路小火车北上绥远,会合马占山的东北进军,王旦 率领三团(二个骑兵团一个步兵团)由陕西大荔渡河 山西北上绥远统由马占山指挥。
进军的兵谏大都(河)察(哈尔)绥远地方浙击队组成,没有强大的战斗力,骑兵第六师是东北正规事此时,便是马占山的战斗主力部队,在马占山指挥下转战察缓各个角落,十个多月,屡建战功,马占山刘桂五为敌人所产痛恨,一九三八年四月在撤出大青山宿营于百灵庙附近黄油竿子村时,遭到敌人的坦克装甲部队潼兵包围的战役中,刘桂五师长不幸牺牲,为国捐躯,其首级被敌割走,刘师长的老舅一直随军转战,固其貌似马占山其首级也同时被割走。(注:刘桂五生还卫士卢荣久在治丧为哭诉)
刘桂五烈士棺柩于正月中旬,经宁夏、甘肃运回西安,闫景侨幸免于难后调计十六团团长。
刘桂五烈士西安治丧情况
刘桂五烈士灵柩运回西安时各界人士数千人沿道迎祭,因为他是西安事变兵谏名将抗日殉国,所有在场的东北人都是热泪横流,有的失之于声。治丧办为了觅银匠制做银头等了十余天于六月上旬,举行追悼大会安葬于西安西郊革命公园,当时的八路军总司令朱清副总司令彭清怀,都送了挽联,挽词为下“贵军由西向东,我军由南向北,正期会合进攻,报沉星伤战友,亡国虽生何乐,殉国虽死犹荣,伫看最后胜利,待收失地奠忠魂”。(笔者当时在咸阳骑六师后方留守处,刘师长灵柩运到西安后被满派往治丧办临时工作,同去的有中尉书记周洪海,少尉书记张兰亭。时年十八岁)
骑兵第六师的突丧 与参谋闫景侨的被杀
刘桂五原是骑六师十八团团长,一九三六年在甘肃、固原一带“剿共”时就被张学良调往西安王曲张杨所办的军官训练团学习,毕业后即留在张学良身边为以后的“西安事变”兵谏打下基础,闫景侨时任骑六师中校参谋一直跟随师长白凤翔,因为白凤翔没有文化,他很重用有文化有学问的闫景侨,二人形影不离,白凤翔虽在前线“剿共”但其部下对中国人打中国人心怀不满,这是国共两党有仇所驱使,兵与兵没有仇恨所以士气很低落,同时在共产党的宣传影响下,地下党即与当时的十六团有联系,于一九三六年春夏之时在固原某地一次战役中刘海山的骑兵十六团全部人马不加抵抗,马匹、武器全部送缴红军,白凤翔闫景侨的坐骑也被红军率在手里,高呼:“师长缴械”,白凤翔以丢地手机为计狠狠鞭策坐骑逃离现场,红军也未加追赶,这是骑兵第六师在“剿共”时必葬是光荣的页历史,这段史实,已为罗瑞卿所著的“西安事变与周恩来” 一书证实。
七七事变后刘桂五升任师长,闫景侨由中校升任上校,参谋长在马占山指挥下转战察绥各外角落,屡建战功为当时敌伪所畏惧的抗日部队,刘桂五牺牲后由副师长王照望升任师长,闫景侨调十六团团长,全师驻兵陕北神木县,高高堡休整,十六团自从在一九三六年在甘肃固原“剿共”时,武器马匹送缴红军后,到一九四0年调安徽骑兵第六师编散备号取消一直是骑兵番号步兵团。
一九三七随军挺进到宁武关的师直后方办公人员,因大同失 由宁武关折返陕西咸阳留守,一九三八年秋奉令前往高家堡与前方部队会合,笔者随师直八大处文的人员经沿咸榆土公路,经宣君、中部(现改黄陵)延安、榆林等地行军二周有余到达高家堡,终身遗憾的是在延安住宿时没有留在延安进入抗日大学。
一九三九年秋骑兵第六师奉蒋介石调令,高速安徽抗日,这一调动证实了是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前对张学良的一次谈话中说:“汉卿!你不愿“剿共”,我把东北军调到安徽,将北路军调出陕西去云、贵。”这话到现在兑现了调到安徽此骑兵第六师三个团曾多次出击洛阳芝蒙城之敌,在一次战役中闫景侨的卫士何平安王慎修均牺牲了,闫幸免于难。
一九四零年春,蒋介石命令骑六师护编取清番号,将“西安事变”兵谏参谋现任十六团团闫景侨,调任淮阳县长,不久便被汤恩伯借故予以枪杀了,报了蒋介石西安被囚之地,至此笔者知道的参加过“西安事变”的大小人物都被除掉了,笔者此时离介部队转入河南省政府所属训练团驻洛阳后迁鲁山。
刘桂五将军永垂不朽
刘桂五烈士棺柩于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原葬于西安西郊革命公园,后迁南郊烈士公园,为了悼念我踏入社会的第一天追随过刘桂五将军,于今年春托友在西安查找刘桂五烈士之墓,友人三次查找,现将烈士墓矿碑拍照于今年,国庆节日专程送交笔者,在此致以附意,附刘桂五烈士墓照及烈士公园全景。
前陵军骑兵第六师司令部编外实习文书
如有疑问可与本人联系:***
第二篇:五年级作文 缅怀抗日英烈
缅怀抗日英雄
赖家
每当我看到“和平”这个词语,我就情不自禁的思考起“和平”是怎么来的。没错,它就是由我们勇敢的中国人民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那些该死的日本野心真大,竟然三番四次的来侵略我们中国,不过都被我们英勇无比的抗日英雄勇敢地打得落花流水,连滚带爬地滚回日本。虽然期间有一些地方被日军占领了,但是经过了八年的抗战最终我们还是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人仗着自己科技先进,国势强盛,发明一些高科技武器跑来侵略我们中国,但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他们有先进的武器,我们就有身经百战的士兵们——一群可以为国捐躯的人民英雄,如,黄继光。
想必大家都听过黄继光的英雄的英雄事迹吧,没错,他就是那位可以在重机枪下挺起胸膛,为自己的战友挡下子弹的英雄,这位英雄是多么伟大呀,像这样可以为自己的战友而死的英雄,是多么让人敬佩呀;王小二,他的事迹虽然不是人人都知晓,可是也是有很多人知道他的英雄事迹的。一天,王小二为了把敌人引进陷阱,然后把自己的性命给献上了。像这样可以为国捐躯的精神,同时也很让我敬佩;还有„„
在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一批批像他们这样的抗日英雄,这里我就不一一细数了。“生命诚可贵,人民的自由价更高”。他们生,为中国人民而生,死,也为解放中国人民的自由而死,他们虽然牺牲了,可是他们却牺牲得非常有有价值。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我们生活得这样幸福,相信他们也能含笑九泉。
像黄继光这样可以舍己为人的英雄都很让我敬佩,像他们这样的英雄是我们的榜样!虽然他们的身躯已死,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我永远怀念他们——伟大的抗日英雄们,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与日月同在,永远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第三篇:刘桂珍感动
刘桂珍感动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和事,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刻,感动着我们……
晚上7点多,我下班回到家,丫头连蹦带跳地跑过来冲我叫嚷:“老妈,安徽的黄阿姨送我的绘画大礼包到了,这份礼物分量好重啊!”
我心中疑惑:是什么大礼包呢?于是我快速走过去,细看丫头所说的绘画大礼包。这个礼包包括:马可油性72色铁盒装彩色铅笔一盒,德国辉柏嘉推拉双孔卷笔刀一个,学院派空白素描本一本,手绘涂鸦速写大本子一本……霎时间,深深的感动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我不禁想起了我与丫头口中所唤“黄阿姨”的交往历程。
八年前,我刚使用QQ的时候和她相识于网络,至今彼此依然没见过面,没通过电话。我已不记得是怎么加上她QQ的了。使用QQ这么多年来,茫茫网海中,我与许多人说过话,但大多不曾留下痕迹,却唯独与她,一路同行,成了虚拟世界里的知心朋友。但我和她直至现在也不知道各自的具体情况,也因为各自工作、生活忙碌之故,彼此很少聊天儿(我的QQ只是一个记录丫头成长的地方,除了工作,我很少在QQ上与人聊天儿),只是在忙碌之余会到各自的QQ地盘去看看那些带了灵魂的文字。我们,因文字结缘,在阅读对方的文字中懂得了彼此。
近日,丫头被推荐上《博客少年》杂志的《本周牛娃》栏目,需要提供视频,我因不懂制作视频,第一时间想到请教的人就是她。我向她请教如何制作视频,没想到她也不会。丫头的好事这几天接踵而来,先是参加一家杂志社举办的绘画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再是参加另一家杂志社举办的征文比赛获得了三等奖。我向她请教制作视频的时候,告诉了她丫头绘画获奖的消息。她的反应比我还要热烈,没说几句话,屏幕上便跳出一行字:“我要送睿一套涂色笔!”我其实是不好意思收礼的,她真心分享我们的喜悦,我已经很开心了。早在去年,她就送了一套安房直子的书《花香小镇》给丫头,这份情谊我们至今没有回谢,她现在又主动提出要送涂色笔给丫头,这让我觉得受之有愧。但她的拳拳盛意,又让我怎能拒绝?
于是,就有了上面丫头告诉我收到绘画大礼包时欢呼雀跃的场景。我看着这个大礼包,心海里波涛此起彼伏,久久难以平静……她当时对我说是送一盒涂色笔,可没说送这么多东西呀!她还心细如丝,周到地连卷笔刀也送了!多么细腻的一份心思,多么真挚的一份情感!透过这个大礼包,这个小小的贴心的卷笔刀,我看到的,分明是她对我们的一份深情啊!这份存在于虚拟世界里的真情,怎能不让我感动?
丫头满脸兴奋,两眼发亮。她轻轻打开涂色笔盒子,随着“哇”的赞叹声,细细地欣赏起来。
过了很久,丫头兴奋地对我说:“考完试后我一定要写封信给黄阿姨,要折一瓶幸运星送给她。我要谢谢黄阿姨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
我接口道:“是啊,我们是要好好谢谢黄阿姨!特别是你,不能辜负她对你的厚爱呀!”
丫头大声应道:“嗯!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画出更多更漂亮的画!” 妈妈的话:
陪练,让写作变得更有趣
自打去年12月中旬,我给自己定下了每天写日记的目标后,一晃三个月?^去了。还好,这三个月来我一篇没落下。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把这件事坚持下去,不为其他,只为喜欢。
就在这写日记的过程中,我无意中记录了自己杀鸡的过程。女儿目睹我杀鸡的狼狈模样后,她也凑趣写了一篇我杀鸡的文章。没想到,此文章发到群里,竟招来了三家编辑老师的喜欢。哈哈,这让我灵光一闪:我何不多找一些素材,带领女儿一起写作?这未尝不是一个帮助女儿练习写作的好办法呀!
机会来了!网友给女儿送来一套画具,我看着这沉甸甸的大礼包,激动地写下了《感动》这篇文章,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温暖倾诉了出来。然后,我装作无意地提醒女儿:“你收到这个意外的大礼包时,有没有被感动到?如果有就写出来,这样就又能和老妈我凑成同题作文啦!”女儿收到这份礼物,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很是雀跃。所以当我建议她写这篇文章时,她爽快地答应了。心里充满要表达的情感,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没什么阻碍,加之和老妈一起写一样题材的作文,也增加了她对写作的好奇与兴趣。就这样,在兴趣的指引下,在我的陪伴下,她欣欣然配合着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同题作文。
我陪孩子写作文,这样的陪练,不但锻炼了双方的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女儿觉得,枯燥的写作原来也可以这样有趣!编辑点评:
如果开心,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很多乐趣,并顺着心意,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有心,就能体会到由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带来的快乐和感动;如果用心,就会尝试把这些快乐和感动记录下来,留下永久的记忆。袁思睿同学和妈妈就践行了这一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开心地发掘作文题材,用心感受点滴小事带来的心绪波动,然后把各种情绪记录下来,从而收获了感动和美好的记忆,更收获了由此带来的共同成长。由此可见,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必须找到好的素材和真实的感动。作文不是无根之源,无本之木,故事必须来源于生活,感情必须有真实的事件依托,才能真正地鼓舞人、打动人。
第四篇:滨州抗日英雄刘竹溪
滨州抗日英雄刘竹溪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下)午好!
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课,由我来为大家讲一讲真实的革命战争故事。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红兵,在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我们党史研究室的主要职能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党史教育、国史教育,引导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在2014年9月印刷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滨州历史中小学生简明读本》一书,同学们可能都看到了。通过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我们感受到广大师生对滨州历史的热爱之情和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滨州地方党史的热切之心。因此,党史研究室与关工委组织了这次“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党史故事进校园活动。
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各种战争场面,打鬼子、抓汉奸,埋地雷、拼刺刀,敌后游击战、阻击战、遭遇战、攻坚战,出入青纱帐,等等。看似很遥远的事情,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我们这个地方的一位抗日英雄的真实故事。
我们滨州这个地方在解放前叫渤海区,是在1944年初,由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大致在黄河以南)和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大致在黄河以北)合并而成的,滨州市是当时渤海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 山东5个抗日根据地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战略区,也一直是山东战场、华东战场的大粮仓、大后方。渤海区到底有多大呢?最大时有5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滨州现在9600平方公里)先后有50多个县(市、区)曾隶属于渤海区。其范围涉及现在的滨州、德州、济南、淄博、潍坊、东营和河北省沧州7个市。占当时山东全省127个县的35%,面积也是占了整个山东省的三分之一还多。
在渤海平原上,很早就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1927年5月,山东党建立了1个市委、5个地方执行委员会。其中5个地执委全都在渤海地区。如果说济南是山东党组织的诞生地,那么渤海区则是哺育山东党组织成长、壮大、发展的摇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渤海区是山东革命的根基,在山东革命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为了新中国成立,渤海区仅在册牺牲烈士就达55308名(这个数据很多从渤海区走出去的部队牺牲人数并没有统计进去),占山东的29%、全国的3%。
正是在渤海老区广大军民的培育下,在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熔炼中,“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最终孕育诞生,成为渤海区人民伟大精神的生动写照,成为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的革命精神。
这一段革命历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渤海老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付出的巨大牺牲,实在太多,不胜枚举。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我仅选取了一位渤海区著名的战斗英雄人物,通过讲述他 的传奇经历来展现渤海区子弟兵听党指挥、骁勇善战的光辉历程。他就是咱们的本土英雄刘竹溪。
刘竹溪(1920—2010年),原名刘庆濂,山东省滨州市经济开发区杜店街道办事处刘六村人,这位戎马一生的革命军人,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转战南北、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战斗中他四次负伤,被定为二等甲级伤残,1957年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2010年3月25日病逝于南京,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他的遗体火化后,子女们在骨灰里用吸铁石找出了28粒弹片,这些弹片见证了刘竹溪铁骨硬汉的革命生涯。
刘竹溪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中学时,有两位进步教师经常联系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灌输抗日救国思想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抨击蒋介石的黑暗腐败和对日妥协的不抵抗政策,刘竹溪和同学们聆听了许多革命道理,深受教益。1937年,日本列强在北京卢沟桥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发起全面对华战争后,刘竹溪与正在山东省临淄组织抗日武装的李人凤、李曦晨(共产党员)取得联系,成为临淄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成员。以后分别在1937年12月与1938年3月两次组织武装起义后,参加临淄县抗日第三大队,任第六中队司务长,1938年7月改编为山东八路军第三支队第十团,任二营军需员,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真正成长为共产主义革命者。(李人凤后为渤海区行署主任)
在血与火的年代,他浴血奋战,驰骋疆场,同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军队打了许多硬仗和恶仗,参加战斗达160余次,从山东向南 一直打到福建,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选取刘竹溪参加过的几次经典战役战斗来向大家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情怀。
一、魏家堡伏击战
1940年,为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活动在小清河以南、沿胶济铁路一带的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杨国夫司令员的指挥下,决定在高青公路上进行破袭,出敌不意,伏击歼灭敌人。这次破袭伏击的地点选定在高青公路东侧路边的魏家堡。主攻是三支队基干一营一连,当时刘竹溪任该营一连指导员。(因为敌人装备先进,他们有汽车,运动迅速;有电话,联系快捷,咱们就把公路挖上沟,把电话线掐断,斩断他们的腿、揪掉他们的耳朵)。
为引蛇出洞,9月20日晚高青县大队组织民兵在夜幕掩护下,首先破袭了高青公路大王家至魏家堡一段,并截断公路上的电话线,使敌人电话通讯中断,汽车也无法通过。21日凌晨,日军一个分队和伪军一个中队百余人,分乘两辆汽车前来抢修电话线路。当汽车开到我县大队和民兵在公路上挖的横截深沟时,被迫停了下来,敌人纷纷跳下车,先去抢修电线杆。按照惯例,敌人认为是“土八路”黑夜给破坏的,天亮以前早就跑掉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钻进了我军布下的“口袋阵”。
天快亮的时候,这些日伪军接近了魏家堡,埋伏在公路两旁堑壕里和掩护体里的战士们,在指导员刘竹溪、连长金书禹的指挥下,三面开火,向敌人进行了猛烈的射击,机枪、排子枪、手榴弹一起向日 军打去,日军立即钻进一个大坑顽抗。(当时连队的装备非常低劣,好枪不多,这里所谓的排子枪其实并不是一种枪的名称而是十几条步枪齐射,其中还夹杂着鸟枪、火铳一类的土枪土炮。手榴弹也没有多少杀伤力。战斗刚打响不久一连唯一的一挺机枪就卡壳了,机枪手抱着机枪满头大汗的在抗日沟里排故障。刘竹溪一看也下到抗日沟,帮助机枪手修复机枪。)
日军反应迅速,几分钟就开始反击,机枪、掷弹筒打到一连阵地。战斗持续近20分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我方凭着占据的人数、地形优势,终于把鬼子逼退到村头一个场院屋子里。这座场院独立在村边,北屋是库房,没有窗户,仅在南墙上部开了一个很小的气窗。屋子的土墙很厚,至少有50厘米。刘竹溪、金书禹立即组织火力发起了冲锋,但冲了几次都未成功。刘竹溪带领二排长杨国华和几名机枪射手绕到南墙背面,想用猛烈射击和投弹打开北屋门,也没有成功。当刘竹溪向敌房屋门投掷第八颗手榴弹时,不幸右臂被敌人的枪弹射穿负伤,鲜血染红了军衣,他稍作包扎后继续战斗。这时,远处的枪声急骤地响起来,并杂有小炮的爆炸声,敌人的援兵来了。南北两方的枪声越来越激烈,田镇、高苑的敌人都出动了,与我们的阻击部队已经交战。时间刻不容缓,魏家堡战斗必须迅速打赢。我军冲锋多次受挫。急中生智,几名指战员几乎同时想起了用“火攻”的妙法。他们把一捆捆干柴草点燃从屋顶一角投弹口塞了下去,点燃起熊熊烈火,顿时鬼子据守的房屋淹没在烈焰中,敌人被呛得连声咳嗽,淌着眼泪,从门口窜出来,妄图夺路逃命。指战员们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这 次战斗,全歼日军永田文部酒见中队以下30多人,俘虏日军上等兵卫生员大喜正滨和一名朝鲜翻译,缴获武器一部。这次战斗,打出了志气,打出了军威,震慑了敌人,鼓舞了抗日军民,初步打开了小清河北的抗战局面。
魏家堡伏击战是清河区抗战以来首次全歼日军近1个小队的战斗,对日伪顽震动很大,日军一度被迫撤离田镇、小营、史家口、阎家庄等据点。战后,八路军第一纵队首长徐向前、朱瑞予以通报表彰。
可能有的同学对仅仅歼灭了30多个日军就说对日伪顽震动很大,还受到上级领导表彰不理解。其实如果查看史料就会发现不要说当时在敌后方作战武器多为土枪土炮的八路军,即使是全副武装的国民党正规军,在抗战前期多数时候所谓的大胜也仅是歼灭日军百十人。我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打得最漂亮的平型关大捷也不过歼灭日军一千三百余人。那还是在地形极利于设伏的情况下取得的,当时设伏的八路军115师战士可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战斗力在当时算是我党最强的武装力量,就算这样我军也牺牲了700余人。要知道抗战前期日军训练极为严酷、战斗力极强,但兵员相对较少,而到了抗战后期因为精兵大多战死,后补充的兵员因训练不足战斗力普遍较低,渤海区就曾经发生过在一次战斗中我军战士一人手刃十几名日军的战例,这在抗战前期是不敢想象的。
战斗结束后刘竹溪到支队包扎所处理伤口。军医用镊子夹住1条碘酒纱布,从伤口的一头一下子捅进去,再从另一头一下子拉出来,痛得他出了一身汗。军医告诉他,子弹贯穿他的右上臂,在骨头上留 下一道槽。
二、开辟“沾利滨”三边根据地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五个年头,日本侵略者更加疯狂地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蚕食”,清河区的抗日斗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为粉碎敌人的“扫荡”、“蚕食”,发展游击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我军实行了“敌进我进”、“主力部队地方化”、“干部地方化”的方针。这一年8月,由刘竹溪任营长,带领精干武装70余人,从黄河入海口一带的垦区出发,穿过青纱帐,跨过“封锁沟”,进入沾(化)利(津)滨(县)三县边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刘竹溪他们进入敌占区后,把部队化整为零,由连干部分头带队以排为单位活动,时聚时散,机动灵活,开展抗日工作,伺机歼敌。部队每到一地就封锁消息,白天多是休息,夜间开展活动,分头召开上层人士和知识界的座谈会,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我党我军的革命宗旨和抗日救国主张,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育改造伪乡村政权人员,使其为敌所用变为抗日工作服务。经过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在沾利滨三县边区的活动范围已达二百余个村庄,部队也由70余人发展到150多人,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深入人心。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建立了部分抗日基点村,使伪化数年之久的敌占区成为我军抗日游击根据地,在这一地区站稳了脚跟。1943年春节前夕,刘竹溪率部返回垦区根据地休整时,编成我们这一带非常有名的沾利滨大队,原来的三个排编为三个中队,他任大队长兼政委。这时,沾利滨大队的活动范围已达三百多个自然村。因为刘竹溪是当地人,对这一片地区非常熟悉,他对沾利滨三县边区的几个主要敌伪据点,凡表现好的伪军头目都加以委任,让他们“白皮红书”,先在敌伪内部帮助我军做些工作,到必要的时候再起义。现在的滨城区秦皇台乡,过去叫单家寺,有一个伪军据点,伪军小队长叫刘林,他在受到刘竹溪的加委后,冒着生命危险做了许多有益于抗日工作的好事,“二十一天”大扫荡时,掩护了我党政干部多人,并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帮助沾利滨大队的一个分队进入该据点隐蔽。还有些被加委的伪军头目,象耿树岭、邢序、邢恕等,在抗日战争后期率部起义,经过战争考验,成为我军的师、团、营、连干部。与此同时,刘竹溪对于那些作恶多端、不肯改悔的伪军头目则予以狠狠打击。国民党地方游击队“赵三营”赵忠顺残部,坚持反动立场,不守诺言,残害我党政军干部,破坏抗日团结,刘竹溪率沾利滨大队,在渤海军区第四分区部队的配合下,一举全歼“赵三营”。
1944年初,刘竹溪带领的这支队伍已发展到600余人,有长短枪400多支,各中队都配有机枪、小炮,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六百余个自然村,连日军重兵把守的滨县城四街也给八路军送缴粮款了。1944年8月,我八路军渤海军区部队发起了利津战役。刘竹溪奉命率部阻击由滨县城东援利津之敌。他们在滂沱大雨中与敌激战了半天一夜,击溃日伪军500余人,并歼敌一部,为利津城的胜利解放起了重要作用。此后,刘竹溪率沾利滨大队随渤海第四军分区部队攻打了现沾化县的利国、富国、黄升店等日伪据点,逢战皆胜,并在沾化徐万良一带,配合渤海军区主力同日军草野清大队三百多人、伪军一 千余人展开了一场遭遇战,经两昼夜激战,重创敌军,歼敌一部,残敌逃窜。至同年9月,利津、滨县分建,沾利滨大队改称滨县独立营,刘竹溪任营长兼政委。
1945年6月,刘竹溪率部参加了“滨蒲战役”,配合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先后攻克了芍药李、蒲台县城、北镇日伪据点以及滨县伪县长杜孝先的老巢鳌头周,全歼守敌。6月16日夜,滨县城守城伪军慑于我军强大攻势,伪中队长耿兴盛率600余人投诚,余敌弃城逃跑。
同年7月,滨县独立团宣告成立,全团官兵已发展到近千人,刘竹溪任副团长。不久,日军宣布投降。是年11月,刘竹溪奉命率团主力进军津浦路北段德州前线,加入破袭和围困德州敌人的任务。此后,滨县独立团编入渤海军区特务二团,刘竹溪任副团长。他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离开了战斗了三年的沾利滨地区,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三、济南战役显神威
济南战役是揭开全国解放战争序幕的一次重大战役。当时驻守济南的国民党军有10万人,而我们解放军则集中了11万人兵力攻打济南。有一个口号非常有名,大家一听就能记住,就是“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1948年9月,战役打响,我们渤海区的部队当时叫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刘竹溪是第十纵队29师85团的副团长。华野十纵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奉命担任攻城西集团左路纵队左翼师突击团的任务。当时刘竹溪副团长率一个营的兵力,作为全团的先头部队,像一把锐利的尖刀向里猛插,目的是切断商埠守敌向城内的退路,以分割敌人,各个击破。他率领部队在多次受阻的情况下连续穿插,在“打 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呐喊声中,以小包炸药开路,两侧由三营爆破班分成东西两组扔小包炸药和手雷掩护部队前进,清晨6时左右终于穿插到普利门附近。这时团主力尚未到达,他们四面受敌,孤军作战。
各穿插小分队击退了敌人几次进攻,巩固了已占领的阵地,切断了商埠敌人逃向城里的退路。由于出其不意地插入商埠守敌背后,占据了普利门地域,守敌暂编二师防线被打破,敌人处于极度恐慌和混乱之中,无力组织反扑,小股敌人各处乱窜,敌我阵地犬牙交错,房前屋后、大街小巷都成了战场。副团长刘竹溪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带头冲锋,给全营指战员巨大的鼓舞,全营干部、战士、军医、炊事员纷纷参与到战斗中。由于我军掌握了小包炸药的优势和威力,又有先声夺人的气势,混战中的敌人均被我军歼灭。
21日下午2时,85团的主力也冲上来了,与刘竹溪及三营部队胜利汇合,我军战斗力大大增强,经两小时激战,经二路以北、普利门以西至经一路东首守敌大部被歼灭。又经一夜激战,配合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绥靖公署司令部的敌人,我军控制了横贯济南东西的二大马路,攻占普利门。这次战斗,因为有刘竹溪带领三营神速穿插,切断了城内外之敌的联系,为强攻外城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有利时机。他所在的八十五团在总攻战斗中从永镇门突击成功,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在此期间,刘竹溪率部到达一个糖业公司的库房,正在观察敌情,不料敌人扔出3枚手榴弹,其中一枚落点靠近他。手榴弹落地即炸,几十个弹片打进他的右半身,几个弹片击中他的右下颌骨。这次负伤,他的脸部右下颌骨和7颗牙齿被炸掉,血肉和碎骨堵住了喉咙,昏死过去。纵队卫生部副部长左英亲自为他做人工呼吸,吸出了堵在他喉部的脓血,几天后终于醒过来了。他身上的弹片多数就是这次负伤留下来的。两个月后,刘竹溪伤未痊愈就又奔赴淮海战役前线继续指挥战斗了。
这次战役中所喊的口号“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也实现了。济南解放后,号称要与济南共存亡的国民党中将王耀武扮作小商人逃到寿光县一个村庄,在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棉纸也就是现在都在用的卫生纸作手纸。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侧所之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树枝、废砖头、土坷垃等擦屁股,雪白的软纸当然引起村民的怀疑,继而向公安局反映了这一情况,就这样王耀武真的被活捉了。
此后华东野战军第10纵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刘竹溪跟随28军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州战役,继续带领部队为全国解放奋勇拼杀。全国解放后,刘竹溪于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同时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因残病交集于1965年提前离休。
离休后,他不忘家乡,多次回到当年战斗的地方回访,同时,走访革命老区群众,捐资救助贫困儿童,为少年时的母校捐献书屋、电脑,并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像刘竹溪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专门编印的《中国共 产党滨州历史中小学生读本》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再次记述。其中有些故事同学们可能从你们的爷爷、奶奶那里听说过,甚至有的爷爷、奶奶就亲自参加过某些战斗,亲历过革命战争的艰难岁月。在这里,我给大家留一个不是作业的作业:大家回去后,向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一讲你们今天听到的故事,问一问他们知道的、了解的类似的故事,看看自己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和感想。
同学们,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中华民族屡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衰,外来势力冲不散,帝国主义打不垮,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文明不曾中断的伟大民族。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传统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在历史的诸多重要关口,在社会进步的漫漫征程上,我们都能看到爱国主义迸发的精神力量,是如何挺立起一个民族的脊梁,铸就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壮大着五千年中华薪火相传的文明血脉。刘竹溪老人在他的回忆录里一再强调不要突出某个人的功绩,一切的胜利成果都是无数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老一辈渤海儿女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造就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而明天祖国的辉煌需要各位同学来创造。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来结束这次报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谢谢大家。
第五篇:刘桂芝同志事迹材料
刘桂芝同志事迹材料
刘桂芝,女,1963年6月23日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宫颈癌防治组成员,中国内镜微创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妇科微创考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女初级卫生保健协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长治市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医30年来,她把真情和爱心献给了病人,不论何时何地,她都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仅2005年以来,她带领科室接诊患者356823人,接产12098人,手术8326人,急危重症抢救9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100%。如:85岁老人张冬英13.2斤的巨大肿瘤切除、民办教师赵改凤“起死回生”的抢救事迹„„,传为佳话。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几十年如一日,即便身患急性肾炎、年迈的母亲住院,也仍然坚持工作。近日,长期积劳成疾身患乳腺肿瘤的她,在北京手术二天后重返工作一线,又站在了治病救人的手术台上,人们称赞她是“用生命塑造生命的好医生”。
一、公而忘私,勇于奉献
刘桂芝同志始终以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病人负责,一切为了病人,对刘桂芝同志而言决不是一句空话。患者杨贝贝,入院时凝血功能障碍,生命垂危,为抢救杨贝贝,她五天未回家,想办法,定措施。在全科医护的努力下,硬是把杨贝贝从死神手里拖了回来。杨贝贝家属激动的说:“是刘主任给了她第二次生命”。85岁老人张冬英患巨大卵巢囊肿,各大医院已谢绝为其手术。患者慕名来到了我院,然而为其手术谈何容易,高龄风险巨大,刘桂芝同志最终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她经过缜密分析、精心设计,成功为其施行了切除手术(所切囊肿重达13.2斤)。手术成功了,患者家属沉浸在喜悦之中,可没人知道她此时正患急性肾炎,也没人知道刘桂芝同志年迈的母亲正在住院。她很少有时间关照自己的身体,发烧感冒,仍然坚持在手术台上,即便身患急性肾炎也没有休息一天,而是一边工作一边治病。患者赵改凤因难产子宫破裂,在外院子宫切除后,出血不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因病情危重和家境窘困,其家人放弃治疗而将后事准备就绪,眼看着在家等死。为了挽救这位病人,她殚精竭虑,全力以赴,请专家会诊,同全科姐妹们经过二十二个昼夜抢救,硬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据此编排而成的音舞诗《生死不离》搬上舞台,观众深受感动。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作为科室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她始终把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她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妇产科技术,在我院广泛开展阴式子宫全切术,一改过去传统的手术方式。她大胆改良了传统的剖宫产朮,手术过程由原来的一个小时缩短为二十分钟,人们给这种手术起了个名称叫“刘氏剖宫产”。她大胆创新,开展压力性尿失禁TVT吊带术及盆底功能障碍修复术。2007年2月以来开展了二千余例宫、腹腔镜手术,使我院成为全市产科分娩量最多、微创手术发展最快、最成熟的一家医院和科室。她强化妇产科危急重症抢救能力,规范了抢救流程,短短的几年使科室成为妇产科危急重病抢救中心,解决了县乡医院许多疑难急重病的转诊。在她的带动下,我院妇产科整体业务水平得到提升,科里的传、帮、带,学习氛围蔚然成风。她为每一个人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青年医师 在短短的五年内得以迅速成长。她推出一系列制度方案措施,使妇产科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妇产科这个集体温馨和谐,团结奋进。
三、拒收红包,情系山区 “病人的利益是最高的”,这是刘桂芝同志的口头禅。高平农村的患者李文萍,身患慢性肾衰竭合并前庭大腺囊肿,经刘桂芝同志的认真检查,需住院治疗,可患者一听住院,面露难色。长期的病患她已无钱支付这笔开支。刘桂芝了解这一情况后,一边安慰病人,一边召集全科医护人员为患者排忧解难,大家纷纷捐钱捐物,从而使患者顺利接受治疗。患者激动地说:“这里比我的家还好”。一位住院患者,为感谢刘桂芝同志对她的精心治疗,说什么也要给她二百元钱,刘桂芝坚决拒收,她体谅患者的用心,收下二百元钱,悄悄地让护士给该患者交了住院费。一位患者给她送的锦旗上写道:“拒收红包,修养红心,驱除病魔,艺术精湛”。
四、辛勤汗水,硕果累累
刘桂芝同志在她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她辛勤的汗水实践着救死扶伤的宗旨,成效显著。她勇于奉献,敢于开拓,心系患者,精益求精,体现了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所应有的高风亮节,她带动全科医护人员,使得我院妇产科工作近几年走到了市内同行的先进行列。几年来,她率领的科室先后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十大女子杰出班组”、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妇产科“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 等荣誉称号。刘桂芝同志本人荣获长治市“五一”巾帼奖、长治市十大先峰模范人物,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医德标兵、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2010年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多年来她的所作所为,为我院广大医护人员做了表率,为救死扶伤神圣职责作了一个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