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

时间:2019-05-13 03: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

第一篇: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

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

2010-3-11 9:24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被文化学研究者视为最早对文化进行界定的经典性定义,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其1871年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所述的:文化或文明乃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种种能力和习性。[1]循现代系统论研究方法,法院文化[2]当属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就法院作为一个文化生态体而言,法院文化是法官共同体统一的文化,而其中又以精神为其核心。从目前学术界对法院文化的“有限”[3]研究中,以“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为主论,因为“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4]同时,实务界在法院文化结构的研究中,无论是二元论、三元论,还是四元论[5],均赞同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6]就法院精神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法院精神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围绕司法活动所形成的具有法官职业特性的政治思想、法律信仰、法治理念、法律思维、法律方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的观念形态。

[7]

法院文化建设的命题从早期萌芽,探索发展,到当下蓬勃生长,正越来越引起各级法院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法院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司法实践价值的共鸣和契合之处进行探讨。[8]在法院文化功能的实践中,法院精神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是引领法官队伍建设的方向、决定法院队伍建设的本质。“当前,法官违纪乱纪的现象不时发生,使法院和法官的形象大打折扣,司法权威及公信力受到极大挑战。究其原因,与法院文化的缺失不无关系”。[9]说明法院文化在法官队伍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精神力量和核心作用,同时也蕴含了法院精神文化应在价值理念思想领域方面引领队伍建设的期待。法院精神文化成为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有思于此,本文从法院精神文化引领法官队伍建设定位缺失的现实出发,尝试法院精神文化的定位设计,以构建法官群体正义价值观为法院精神文化的核心,并作为法官

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

一、现状阙如:法院精神文化引领法官队伍建设的定位缺失

(一)现状问卷调查

为达到全面、正确、切实的评判法院精神文化的现状,笔者就当前法院精神文化在引领法官队伍建设方面的定位缺失,向所在辖区的基层法院干警进行问卷调查。[10]

1、你在工作之余一般喜欢做什么?A在家看书,B与亲友聚餐,C做小生意,D无所是事。选A的占16.7%,选B的占32%,选C的占12.4%,选D的占38.9%。

2、你觉得法官的社会地位如何?A不高,B一般,C还说得过去,D比较高。选A的占19%,选B的占43%,选C的占24%,选D的占14%

3、你认为法院文化中哪项因素最重要?A制度文化,B 精神文化,C知识文化,D物质文化 选A的占24%,选B的占14%,选C的占19%,选D的占43%

4、你对法院精神文化了解多少?A不了解,B了解一点,C比较了解,D十分了解。选A的占23.4%,选B的占64%,选C的占9%,选D的占3.6%。

5、你认为法官队伍建设中哪个方面最重要?A精神文化,B职业道德,C业务素质,D物质建设。选A的占20%,选B的占34%,选C的占36%,选D的占10%

6、你认为法院精神文化对法官队伍建设作用大吗?A几乎没有作用,B作用有限,C比较有作用,D说不清。选A的占3%,选B的占21%,选C的占54.2%,选D的占

10.8%

(二)缺失表现探源

目前,法院精神文化大多处于在效仿中寻找定位,又在被动中重复效仿的阶段。通过问卷调查及与部分法官的直接交流,[11]大部分法官认为法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法院

精神文化定位缺失密切相关。

1、法律信仰缺失。C法官在F法院工作了21年,他告诉笔者:案件很多,压力很大。起早摸黑加班办案,其他时间又有家庭拖累,几乎没有时间学习,只有参加院里组织的业务培训,或者只是遇到疑难案件才能抽时间找书本。像他这样的法官为了减压、放松,大多沉溺于酒桌、牌桌,走进舞厅、歌厅的也不在少数,反正很少有亲近课桌、书桌的。L庭长所在的法庭[12]共有4名法官,都年过不惑。他认为:在理想信念问题上,他不能够强迫他的法官必须有远大的理想目标,说白了他们的法官需要养家糊口,需要办理大量的案件,及时结案、不办错案、案结事了,就是他们的追求和理想。

2、职业尊荣感缺失。D市法院W副院长认为:面对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法官的功利心理在渐渐膨胀。目前,法院普遍实行竞争上岗、业绩考核、错案追究等措施,这些都与法官个体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挂钩,最终能够获得“双赢”的仅是少之又少的“尖子”,群体与个体利益发展不协调。这种对法官队伍企业化的管理机制,虽然调动了部分法官的积极性,但其负面影响却是深远的,法官对本身的职业神圣性产生怀疑,法官的晋升和保障机制得不到保证,法官职业尊荣感渐失。对此,T法院的D法官也表示同感:法院精神文化中缺少了让法官个体向往并为之振奋精神的激励机制,基层法官晋升慢,职级低,待遇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能保证法官像“孤独的圣徒”拥有无尚的尊荣感?

3、职业道德缺失。近年来,法官队伍中不少法官职业道德严重失范,许多法官崇拜金钱,追逐权势,丧失应有的法律信仰,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从而导致知法犯法、枉法裁判。很多法官都担忧,法官的良知被严重挑衅,司法良知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滋生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的“温床”。获得过全市“十佳法官”称号的Y法院F法官认为:近年来,法院的业务培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专家型的法官队伍需要法学理论素养高、审判业务能力强的法官群体。但是追求这些目标的同时,法官的良知教育却没有跟上,虽然一直强调廉政建设,然而法官队伍出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上“档次”。[13]法官职业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在到处都是“潜规则”的陷井和氛围里而不被“潜规则”,当前法院精神文化建设中则迫切需要

法官良知教育这一必修课。

4、人文精神缺失。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存在肤浅化现象,有的法院仅仅重视外在形象的塑造,把格言挂在墙上,动辄冠之以“文化”字样,如立案信访文化、执行文化、为民文化等,究其实仅仅是“秀文化”,而忽视了法官内在精神文化的养成,导致貌合神离。有的法院盲目仿效其他法院的做法,不切实际地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推行“山寨版”模式,简单模仿、生搬硬

套,无视国情、地情、院情。还有些法院片面地将法院精神文化等同于组织法官文化活动,缺少法官群体精神培育引领机制,缺失长远的文化战略构建理念。[14]这些现象都是将精神文化肤浅化,没有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体现出法官个体和群体精神的存在,缺少一股核心精神持续的引导力量。

(三)缺失原因分析

1、无源之水——基于法史学的考量。与西方法律形式主义传统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信念意义上的法律伦理主义,它追求道德上的正义性而非严格的法律规范性,法律本身缺乏逻辑自主地位,规则之治难以真正建立。与此相对应的是形成了一种浓厚的“青天”情结、“帝王”文化与鄙视司法职业相互交织的独特法律文化。这种熟人社会的国情,以及厌讼的法律文化导致士子渐以习律为耻,官员因不谙于律学,而只能借助于僚属断案。于是,人们将司法主体划入吏的阵营之中,官与吏在官阶、身份上的高下之分,以及人们对吏的司法过程的不满,进一步恶化了司法主体的形象。直至今天,人们的观念中,行政官员才是“官”,而法官仍不是他们心目中的“官”。非“官”的司法主体,自然无法取得与“官”相同的地位、荣誉和尊重。

2、近墨者黑——基于社会学的反思。司法工作对于法官来说,不仅是谋生的职业,而应是为之献身的事业。困守于法律的孤城,伸张着社会的正义,应是法官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在物质至上、金钱崇拜已成为现实社会潜在的通行准则的时候,人们无暇顾及自身修养、道德、信仰的培养与健全。于是,道德失去了力量,信仰失去了踪影!法官置身于喧嚣、浮躁的社会之中,思想观念往往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侵袭着,少数法官职业道德低下,耻辱感下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甚至利用审判权、执行权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从而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生存的需求——基于经济学的分析。法院精神文化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法官职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的。诚如最高法院副院长万鄂湘所言:“我们作过调研,同样是法学毕业,当教授是当法官工资的两到三倍,而当律师则更多。要达到职业公认的保障标准,才能稳定法官这个群体。”可见,当前我国法官待遇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的法官还在为房子、子女上学、看病等生存问题发愁时,还有谁能静下心来读书,研习法学理论呢?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被生存需求无情地压抑着。因此,过分地要求我国的法官成为“精神贵族”是不现实的,也是不人道的。

4、心理亚健康——基于心理学的探讨。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法官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因为法官的司法行为需要按照法律的逻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都需要超过一般的心理和智力支持。只有心理健康的法官才能更好地以实际行动弘扬法的精神,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但问题是,我们的法官尤其是基层法官心态并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有学者在对某基层法院法官的心理状态用国际通用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简称SCL-90测评法)进行测评时发现,焦虑、躯体化、强迫等症状表现突出,表明法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普通人群。因此,法官真正将法律至上、公平正义等理念

内化于心值得怀疑。

二、定位设计:法院精神文化引领法官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

法院精神文化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法官的人文情怀和知识素养乃至思维方式都是在此基础上积淀而来,因此,法官队伍的建设必然要以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法院精神文化为导向;同时,中国现代法律制度基本上是从西方大陆法系国家移植建构的,西方法律制度所蕴含的西方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也随着法律制度的“西学东渐”而深刻影响着我国法院文化的建设,这又对法官队伍职业素养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法意与民意融合

法具有历史承继性。“立法者应当具备的精神是适中宽和的精神。”[15]法院精神文化应当把法律所代表的法意与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民意有机结合起来,融入法意的“适中宽和”

和民意的“中正仁和”。

1、渗透“和谐司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太和”,即最佳的和谐状态,主张万物和谐、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现代中国司法理念倡导恢复性司法,致力于恢复是法官最神圣的责任。法院文化应当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追求历史与现实、法律与文化的和谐,才能将和谐理念渗透到法官的职业思维并在司法实践中寻求司法和谐。

2、载入“司法为民”意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开篇明志:“我在这块土地上创立了法和公正,在这时光里我使人们幸福。”[16]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德斯鸠说:“使自己的民众生活平静,这是中国立法者们的主要目标”。[17]司法为民是司法行为社会价值的外在表现。法院精神文化把司法裁判中的法意与人民利益中的民意联系起来,在理性文化的培育氛围中增强法官群体的司法为民方向认同,在司法实践中诠释司法民主理念,才能体现法律为人民谋求福祉的现实价值。点击一些法院的网站,可以看到以诉调对接、诉警对接、行政协调、便民诉讼、人民调解、巡回法庭等为法院文化载体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

(二)理性与感性兼容

法院精神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居中裁判、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性文明是法院精神文化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社会公众对法院文化、法律规范以及司法效果的认知基本上都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因而法院理性文化和公众感性认知的统一和兼容应为法院精神文化的题中之意。

1、树立“兼容”理念。司法“象征”可以增添公众对司法活动神圣的感性认识,这种对司法公平和正义的理性表达,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司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一般群众是无法理解其法律文化内涵的。将外在的形象转化为内在的精神,是避免认识偏差的“校正器”。一是要通过法院精神文化指导下的法官队伍建设以及法官的司法活动,来消除法院文化建设中的司法神秘“暗伤”。二是通过必要的法制宣传来帮助公众感受法院精神文化的理性价值,在监

督司法活动中促进法官队伍建设。

2、融入“认同”效应。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在于培植高品质的法官群体,在于赋予法院设施、制度规范等外在事物以内涵、精神,使法院形神兼备,积淀文化底蕴,能够让法院精神文化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表达法官的司法理念和法律思维,增强公众对司法活动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要通过法官感性的司法活动来诠释法院精神文化的抽象性,从而增强社会对司法

效果的普遍认同感,以群众能够接受得了的感性外在形象和理性内在机制开展司法活动,增

强公众认同度。

(三)能力与活力共振

笔者认为,法院文化建设既离不开法官群体精神的培树,也离不开法官个体精神文化的介入,应该是法官群体与个体的能力与活力的共同激振。

1、培育职业尊荣感。法官职业本身便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承载了国家、社会和民众的信任。法院精神文化首先是一种职业文化,必须要有职业形象、职业信念、职业意识。法院精神文化建设要形成法官共同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管理哲学、群体精神、司法理念,形成职业共同体。对此,可以通过树立褒扬先进典型的方式,使法院精神文化人格化,引导法

官崇尚司法职业,遵循职业操守。

2、注重职业威望。法院文化的关键是法官心态和法官习性,需要培养法官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志趣,才能“享有极高的职业威望”。那么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则是法官修身养性的“精神摇篮”。法院的管理者应营造好浓厚的文化氛围,使读书学习成为法官的自觉行动,在文化变成一种愉悦需求和享受时,法官周围的文化环境就会得到净化,法官整体的文化素养就会得到提高,法官队伍形象就会得到改善。[18]

3、着眼人才建设。法院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需要有一群高素质的法官来实践,人才建设始终是根本保证。结合法院自身特点,积极实施人才引航工程,建立符合的专业人才库,培育办案能手、调解能手、专业审判领域专家型法官等行家里手,带动整体法官队伍的发展。注重把干警的业绩考核评估结果与干警的提拔任用相结合,培养德才双馨的优秀法官。如受到最高院表彰的山东东营中院的“文化驭人”理念,实现了“法院文化内化于心”的管理境界 ——“即使将物质性的东西全都去掉,只要有这批人在,我们仍然能够再造一个东营中

院。”

4、加强交流平台建设。法院的精神文化是整体文化,是个体精神文化的集合,应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碰撞思维,启迪智慧,使个体间的感性文化和理性文化不断交融增长。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交流,注重图书室的建设和利用,通过举办法学家讲座、法官论坛以及参观考察等活动,丰富法官的精神世界,拓宽法官的眼界。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交流,通过与当事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掌握公众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内容,有的放矢地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三、正义价值观:法院精神文化引领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

“正义、良知、荣誉和公信构成法官群体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法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19]笔者认为,以正义、良知、荣誉和公信为塑造内容的法官群体的正义价值观,融入了法官的政治意识、法律信仰、法律思维、司法理念、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是法官队伍建设强大的精神信仰、精神动力和精神方向。因此,将法院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与法官队伍建设共融于同一向度,才能实现法院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20]正义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即坚守规则的正义、呵护善良的正义、寻求能动的正义。

(一)坚守规则的正义

“公平的执法称为„作为规则的正义‟”。“不正义的行为之一就是法官及其他有权者没有运用恰当的规则或者不能正确地解释规则”。[21]因此,法院精神文化当以培养法官的法律信仰和法律思维,恰当地运用规则、正确地解释规则的司法正义意识为根本取向。

1、法律信仰——正义的最高理想。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信仰意味着不容置疑的内心确信。对法律的信仰,应是法官与生俱来的天然品性,如同“人之初,性本善”般自然。法院队伍建设的关键必须要有一个信仰法律的团队。塑造信仰法律的法官群体精神是法院文化的内在要求,主要包括法官崇尚法律、忠实践行法律和自觉遵守法律。即崇尚法律就是要增强“法律至上”的权威意识;忠实践行法律是法官从事司法职业的职责所在;自觉遵守法律既要求法官履行一名普通公民应尽的义务,更要求法官成为社会公

众守法的楷模。

2、法律思维——正义的隐形翅膀。逻辑和经验是法官实现公平正义的双翼。“如果没有法官睿智的司法活动,运用法律去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纠纷,那么法律的条文则不过是些法律渊源而已,得不到实际的运用并解决社会纠纷;如果没有法官睿智的司法活动,„发现‟和„创造‟法律,那么法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成为社会前进的羁绊。”[22]因此,在促进实现法院文化建设的功能性目标语境下,强化法院群体成员的司法思维,其重心在于法律方法养成。法律方法是为维护法治理念和规则得以实现,区别于日常思维的职业思维方法。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法律方法能够反映出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创造性智慧,更能体现法官司法能力的综合素质。如运用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解决弹性条款、填补漏洞的能力,综合把握法律精神、司法原则、社情民情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能力,为解决纠纷平衡、折衷、调和提出处理矛盾方案的能力等。从提升司法能力的实现路径上,法官人才的培养、业务培训、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学术交流等载体,对法律方法养成具有促进作用。

(二)呵护善良的正义

罗尔斯说:“一个人怀有一种起调节作用的正义感是否有利于他的善取决于正义要求于他的那些内容。”[23]法官以善良品性从事司法活动,履行公平正义,则是法院精神文化引领法官群体摒弃心灵失衡、精神迷茫、贪图权利等亚健康心态的“心灯”。

1、司法良知——正义的天然品性。良心是一个社会基本的是非观、善恶观、价值观,是常识、常理、常情在每一个人心目中的反映。法官司法过程的人性化、司法行为的人格化,离不开法官的厚德善良,正直重义,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法官是不会让职业技巧胜过自己的职业良心的。而法律本身是有价值体系支撑的良法,法律最本质的价值精神就是追求幸福,因此,法官对法律的解释、适用当以善意的方式进行,而合乎法律精神的合乎民意的解释才能称之为善意的解释,才能使民众感受到幸福。

2、职业道德——正义的基本要求。司法实践的公正,应当由一个超然、独立、无偏见的、作为社会良心的法官群体来保障。克已守法是法官的职业道德要求。法官作为法律秩序和社会正义的最后守卫者,不仅要具有一般的社会公德,更应该具备从事法官职业所要求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审慎、公正、廉洁地行使手中的司法权,将对法律职业的理解从浅表的、僵化的、功利的层面上升到理想的、善良的、精神的层面,以法律之正义、善良为人民谋求幸福,体现司法道德的力量,是法官群体的职业义务

和道德责任所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公正廉洁高效司法最本性的善良要求和期

盼。

(三)寻求能动的正义

我国处在法制建设的初级阶段,严格法治的规则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法院精神文化势必强调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之间的融合,要求法官群体融入司法能动意识,实现社

会正义。

1、创新精神——正义的创制意识。创新意识是法官对工作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司法精神。有限的法律和无限的事实之间的冲突,稳定的法律和多变的现实之间的交织,滞后的法律和超前的社会之间的碰撞,是司法固有的特点和天然属性,不仅需要法官精通法理和法律,而且需要法官有司法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创新意识和崇法胆识,运用实质推理的各种方法,在遵循法律精神原则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个案正义和实质正义。值得一提的是能动司法需要严格遵守规则,只是法官在司法中运用的辅助方法。

2、司法民主——正义的人民性理念。文化中的“人民性”更多地在于体现为民众的服务精神和态度,以及判决结果符合民众意愿倾向,实现实质公正或实现人民认可的公正。脱离人民的司法则会导致缺失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从而对法官职业的尊崇就会丧失。当今我国司法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权信危机,需要重塑我国司法权威。[24]路径之一就是要实现公开、公信的司法民主,让人民参与司法、了解司法。(1)从理念到实践。最高院在全国法院普遍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方便群众诉讼、保护当事人诉权为切入点,体现了司法民主理念的实践特色。(2)从形式到内容。人民法院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的广泛建立,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巡回法庭的司法实践,人民陪审制度、人大代表监督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增强了法官把握社情民意的“亲民司法”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公众更加有效地接近司法,正确了解司法,在介入司法中体验司法为民的人文关怀。(3)从浅表到深层。司法民主更多地体现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倾听人民的声音,听取人民的意见,依法满足人民的各种利益与需求,将为民司法的理念和实践上升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代法治思想。

3、党的领导——正义的政治之维。司法是政治系统的内生结构,对政治原则的遵守应当通过政治正义原则来判断。借鉴“法官不能脱离政治”的英国“司法能动主义”的主张,以及美国最高法院通过“走廊活动”,获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衡平技巧和智慧,探索党组织对法院业务工作进行领导和监督的有效形式,造就法官善于将政治理念和政治方向转化为司法政策的政治智慧,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法的精神和价值。

结语

雅斯贝尔斯说:“芸芸众生在对精神贵族的憧憬中看到自身的价值。”笔者认为:虽然现代社会是高度功利的物质的,但最优秀的文化应该是非功利的。正如天生的血脉里的DNA基因一样,法院精神文化有一个文化的RMA基因。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融入中国国情,体现法治理想,构建以法官群体正义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法院精神文化,正确领悟法院精神文化之于法官队伍建设的司法价值和意义,并作为法官队伍建设新的进路和精神导向。

注释

[1]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页。

[2]本文笔者使用这一名词,皆因最高人民法院对“法院文化”已有约定俗成的定论。

[3]吕芳:《中国法院文化研究》序,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政法大学刘金国教授认为:法院文化是一个目前在学术界不太被重视或者还没有获得应有重视的问题。

[4]张志铭:《法院如何进行“文化建设”》,载http:www.xiexiebang.com/misc/2006-09/19/con,于2009年6月20日访问。

[5]二元论认为:法院文化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个方面;三元论认为:法院文化包括精神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四元论认为:法院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持三元论观点或相似观点的实务界人士较多,并形成了一种主流。相似观点的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参见丁义军、隋明善主编:《法院文化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刘成安:《法院文化建设与法律方法》,《山东审判》2007年第1期。杨德龙:《法院文化与法院文化建设》,《理论建设》2006年

第4期。

[6]精神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精神文化是指包括制度文化在内的精神文化,而狭义的精神文化不包括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规范文化)。基于精神文化的核心作用,以及与本文的题意契合,本文作者所阐述的法院文化是指不包括物质文化在内的广义的精神

文化。

[7]对法院精神文化的内涵在实务界也各不相同,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如张建平《论法院精神文化的建设》中对法院精神文化的理解,载http://www.xiexiebang.com/tzdz/Template/001/showinfo.aspx?infoid=8db19029-58ec-40a5-bb95-f4433410af84&siteid=112,于2009年6月20日访问。

[8]最高院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最高法院机关举办了“法院文化建设专题讲座”。通过点击法院网站,从各省市高院到基层法院,都辟有法院文化专栏。

[9]参见“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中国审判》2006年第7期,第6页。

[10]问卷调查共向4个基层法院的100名法官发放了100份问卷,得到法官们积极

而热情的回应。

[11]笔者在4个基层法院中选择了一位X院长,一位W副院长,两位庭长及十六名法官,作为访谈的对象。通过与他(她)们的沟通交流,笔者切实感觉到法院精神文化对大多数法官来说还是比较陌生,他们认为精神文化建设要有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指引且为广大法官群体所共知共守,才能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本文摘取了他(她)们的一些具有普遍性、代表

性的观点加以说明。

[12] D市基层人民法院的该S法庭获得过全省优秀人民法庭称号,连续多年被上级法

院评为先进集体。

[13]近四年来全国各级法院查处违法违纪干警人数:2005年378人、2006年292人、2007年723人、2008年712人。见最近几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4]笔者通过点击各级法院网站,发现一些法院组织法官文化活动,如书画比赛、文艺演出、作品展览等,只看到第一届而到现在都没有“下届”。说明法院文化建设的短期性形

成弊端,功利性非常浓厚。

[15]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彭盛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27

3页。

[16]转引自余定宇:《寻找法律印迹》,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7]同注[15],第151页。

[18]如最高院“法院文化建设专题讲座”第一讲就是对于书画的鉴赏介绍。这种提高法官文化修养、加强文化底蕴的做法,可以帮助法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

业道德和廉洁意识。

[19]引自最高院副院长万鄂湘在2007年9月第三次“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力加强法院队伍建设要有“四个新提高”:广大干警思想政治觉悟有新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有新提高,司法作风形象有新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

[21]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8年版,第233页。

[22]转引自孙斌荣:《论司法的艺术:法官司法能力建设的最高境界追求》,载万鄂湘主编《司法能力建设与司法体制改革问题研究》(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23]同注[21],第576页。

[24]徐清宇、周永军:《当今我国司法权威的缺失反省及重塑思考》,《法律与适用》

2009年第4期,第61页。

第二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向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向度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长期积淀、创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导向性、内在的凝聚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发展的创新性等特征,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陈章龙教授等潜心研究的著作《大学生精神彼岸的探寻》是一部既有学术性又有现实操作性的力作,对高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颇具实际应用价值。

正如陈章龙在前言中所说:“文化处在人的精神中,活在人的精神中;人的精神处在文化中,活在文化中。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结构,它并不是信念和行动的所有在物质上可能,在功能上有效的模式杂乱无章的搜集,而是一种有相互依存性的系统,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精神气质,这一切影响人们在做什么,他们说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说他们应该做什么。”如何最大限度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该书以五大机制的构建为整体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即理论共识机制、心理认同机制、舆论强化机制、实践强化机制和合力共建机制,其中理论共识是前提和首要环节,心理认同机制是核心,校园舆论强化机制是保障,实践强化机制是中介,合力共建机制是最佳路径。最后一章试图借鉴他国教育的运作机制来构

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读毕,我认为与同类著作相比,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值得品味。一是理论与实践兼顾。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又创新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实践者和理论家相互启发并分享他们各自见解的领域。该书以江苏省某省属高校为案例,分别对教师和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理论共识机制中需要关注的四大误区,即主导性与差异性、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全球性与民族性以及道德境界与道德境遇的误区,接着从心理认同机制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理想信念认同和行为认同加以分析和建构;从舆论导向机制与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分析强调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实践强化机制强调如何通过有效的路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校园文化既是“人化”也“化人”,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高校肩负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艰巨使命。作者指出,校园文化应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与专业课教师教学、教师教书育人与管理者管理育人、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以及校园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社团文化等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确保他们的方向保持一致,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任务方可得以实现,这就需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影响校园文化的合力共建机制,从而形成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作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清晰地呈现于书中,论证有理有据,是一本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二是问题意识与破解思路并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交往不断密切,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呈现出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存与交锋的景观;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信息传递不再是历时传递、分层传递和垂直传递,从而弱化了教育者在教育中具有的教育信息优先权和垄断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问题,又不能忽视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能够引起全局性社会情绪的利益问题,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作者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为出发点,指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育者应关注“客观事实”与“主观存在”这两种现象。客观事实,是人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或者是可以收集到的人的物质性活动结果的事实。在当前,教育者要学会运用这一事实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去调查,运用数量化加以说明,要善于从先进的典型事例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从而让大学生从内化到外化;对于主观存在,教育者是难以中立的,它只能够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对话、交往进而达成理解、推论与诠释。论证

思路清晰,入情入理,有血有肉,是一本情理交融的“对话录”。

三是超越与现实齐观。如何能把自发的和混沌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清晰的学理问题,并加以分析与研究;如何重视精神的超越性,既注重审视现实,又关照彼岸世界,给人以终极关怀,正是该书的主旨之所在。面对当前我国处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价值阵痛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介入校园文化构建的各个环节,在这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校园文化中的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避不稳定因素,正本清源,奠定创建校园文化的思想保证。陈章龙指出,我们的时代无疑需要更多的物质生产者,但是对于精神,特别是一所大学文化和精神的生产,似乎也正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为他们找寻一方可以栖归的精神彼岸,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纠结”和“风险”。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有的可商榷,有的可展论,但瑕不掩玉,仍可谓是一部上乘之作。正如陈章龙所言,这本书所做的是追踪式的、持续的、不倦怠的工作,必然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过滤。

第三篇: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司法公正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司法公正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作为司法活动中的裁决者,如何在新形势下迎接挑战是摆在我院干警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院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提高全院干警的政治素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院领导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法官的党性修养;通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法院形象,为司法工作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学习,制定学习计划,细化学习内容,严格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成效。深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全体法官忠诚法律、公正敬业、文明服务的崇高职业道德。

二是本着”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审判工作两不误、相互促进的原则,扎实组织党组一班人和全院干警开展学习活动,牢固树立“三个至上”宗旨,着力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确保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三是在丰富学习内容方面,广泛开展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办案、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大讨论,不断提高全院干警的大局意识、司法水平和审判质量,正确处理好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讲政治与讲法律、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增强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开展法院工作的自觉性。四是在学习形式方面,通过每周五政治学习日,院领导讲课、专题研讨会、观看电教片、集中培训、考核测试等形式,努力把学习引向深入。五是着眼于法院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以规范司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社会阅历的磨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广大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我院开展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院党组书记讲党课、举行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讨论等活动,更进一步明确党员职责,营造廉政氛围,激发工作热情,树立良好形象。六是立足法院本职工作,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调动团员青年走向街道,发放法律宣传资料、解答法律问题,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七是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加大了宣传工作考核评比力度,推动了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截止目前,共编写各类法院工作简报22期,“大学习大讨论”专刊8期,及时上报中院及党委、人大、政府、政法委。被上级法院及各类新闻媒体采用65篇,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八是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创建层次。我院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创造和谐型机关、学习型机关、节约型机关活动相结合,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力度不减,办事机构不削,工作职责不变,工作要求不松,日常检查不少。制定争创文明庭室、文明法官活动细则,实行动态考核,力争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法院党的组织建设,为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做好业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首先是做好领导班子建设,法院领导班子主动争取党委领导,坚持正确方向,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议事规则,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分工不分家,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维护、相互支持配合。院党组讨论重大事项,能够在充分商量、充分协调中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原则上的一致,思想上的一致,出发点上的一致。按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承诺制的要求,公开对外承诺,认真接受监督。其次是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等专项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和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活动等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增强学习效果。认真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要求,严格依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今年以来,选拔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中层领导岗位,并从旗县法院选任优秀法官充实到审判一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习惯,对环节干部实行了动态,得到了全院上下的一致肯定。各庭室领导调整后,院党组及时召开会议,对机关总支和各支部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针对法院工作特点,实行支部建在庭上,庭长既是业务上的管理者,又是政治上的领导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使中层领导做到“一岗双责”,既抓党建,又管业务,保证了审判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区直机关工委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制度建设,细化分解创建内容,明确考核细则和验收标准,推动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认真对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要求支部、党员个人加强整改,提高整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结合我院工作特点和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我院党员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进一步从机制和制度上规范了党员工作学习内容。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廉洁执法

抓好法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法院廉政建设,是当前法院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年初,院领导即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掌握和认真分析情况,重新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制订《纪检监察考核办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突出问题和确保案件不出问题、队伍不出问题、自己不出问题等方面,将其纳入院领导班子的责任范围,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年初的法院工作会议上,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抓好领导责任制的分解和追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院长、党组书记是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对全院的廉政工作负总责,各位副院长对其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领导责任,既管审判,又管廉政;既抓业务,又抓廉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出现问题,连带追究。我们还以学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第十个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为契机,不断营造反腐倡廉文化氛围,不断强化法官反腐倡廉思想观念和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不断弘扬反腐倡廉的法官文化。近几年,我院先后对4名违法违纪干警都给予了相应的处分,并对4名信访反映多、办案效率低或司法不文明的法官调离审执一线,进行待岗培训,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五、加强法院作风建设,促进司法为民工作

加强和改进法院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法院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增强司法公信力、亲和力的重要环节。我院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始终把化解矛盾、平息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审判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信访等方面都时刻注意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1-10月,我院在办公楼被拆、办公条件较差、开庭场所不足、审判人员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共受理各类案件1533件,审结1192件,结案率77.76%,共审理各类执行案件597件,执结447件,执结率74.87%,执结标的额600.8749万元,为海拉尔区的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坚持依法裁判与诉讼调解相结合原则,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诉前劝导、庭前庭审调解、判后释疑和执行和解制度,努力把调解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

加强涉诉信访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我院以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重点,及时排查化解涉诉非正常访、越级访案件工作。年初,我院接办呼伦贝尔市中院、区人大、区委政法委交办信访案件52件,对案件进行摸底排查,召开院长包案会议,分别包到各分管院长头上。对这52件案件,我们逐案分类甄别,研究化解方案,分别采取不同工作措施处理。截止目前,息访36件,息访率占全部信访案件的69%,剩余案件也做到了有效稳控,正在积极与上访人员做工作,争取尽早服判息诉。目前已有一件案件的上访人表示今后不再上访。上访案件逐一向政法委、中院做了汇报。

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充分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司法需求,认真执行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的具体条件与标准,让他们打得起官司,我院共缓、减、免交诉讼费33.9万元,彰显人民司法的人文关怀,真正把司法关注民生付诸于审判实践。为建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对每个庭室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并结合中院的绩效考核工作,制定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强调以制度规范行为。制定我院通过不断完善量化考核制度,以科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院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按照简化、必要、适用的原则,认真梳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审判与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审判与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案件质量管理办法》、《案件质量检查办法》、《案件审查制度》、《案件分析制度》、《法院队伍建设考核办法》、《纪检监察考核办法》等,并创新性的将《关于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制的规定》纳入审判与管理的相关规定中,这些制度基本涵盖了审判工作、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纪检各个方面,形成了我院工作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对制度的严格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干警规范执法、公正司法的理念,全面提升了法院工作水平,确保法院人员的每一项活动都依法办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而且还强化了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特别是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以及发回改判案件加大督查力度,对确认违法审判的,严肃追究责任。

继续抓好法官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为了全面落实好上级法院关于潜力推进法官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要求,我们通过工作经验交流、调解现场观摩、办案能手评比、案例赏析、法律文书评比、法警封闭技能培训、速录员技能比赛等一系列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提高干警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各类纠纷的本领。同时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法官的远程学历教育、后本学历教育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管理。

六、目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法院工作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院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司法能力不断增强,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是,我们要清醒看到,目前我院干警队伍的整体面貌、素质、能力、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影响和制约机关工作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党组领导班子驾驭全局、谋划发展、开创新局面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机关党的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有些干警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薄,作风拖沓,纪律松弛,形象不好。

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没有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解决好政治上强的问题,没有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放松了主观的改造,没有把自己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捍卫者的位臵上。职业道德方面,法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司法不规范、不廉洁甚至司法腐败的行为屡有发生;职业地位方面,法官薪酬待遇偏低、职业尊荣感不强。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审判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类型案件,一个业务素质不高的法官是很难适应的,更别说体现司法公正与效率,所以法官业务素质不高,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第三,我们对法官和对审判业务在管理和监督上仍存在不到位、不严密、不科学的问题,始终在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和保障大局和加强领导方面存在两难和犹疑,一些制度和措施不能有效落实。第四,优化司法外部环境,提高司法权威,增强社会认同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七、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和意见

法官是法院队伍的主体,抓好法官职业化建设,就抓住了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做好法官职业化建设。必须明确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内涵。法官职业化,就是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根据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特点,培养法官的职业素质,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司法水平,使人民法院法官担当起历史责任,成为依法治国的促进者,我们应当把法官职业化建设提高到法官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这一问题。要做好法官职业化建设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法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多年来,我院利用多种教育活动平台,教育广大干警,要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现在法官活动方式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而多元化又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张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腐蚀着大众的心灵,阻碍着他们的发展和进步;法官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最直接;法官最容易接触形形色色的当事人,稍有不慎就成为腐败的俘虏。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职业化的不断推进,对法官的思想、作风和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加强新时期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关键,我院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在人民法院内部的吸引力,培养广大干警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并着力解决徇私枉法、权钱交易、违法办案、司法不文明等问题。教育干警要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通过学习和实践,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修养,锻炼意志品质,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力,教育法官做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能适应形势的合格法官。要利用此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警的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努力提高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搞好法院队伍建设,重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应当通过多角度、全方位不断加强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在处理问题上认识一致,行动上步调一致,成为团结和谐的领路人。第一,讲民主。民主是和谐发展的动力,是凝聚人心的有效手段。对法院重大事项,院党组应做到公开透明,努力实现法院内部多层次、全方位的良性互动监督。第二、讲作风。“领导就是向导,班子就是样子”。要求法官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做好,凡是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处理问题公平合理,一碗水端平,为带好审判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讲大局。在工作中,班子应不断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推进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完善法官继续教育制度。

一方面是要严格按照《法官法》规定的条件选任法官,进一步规范法官选任程序,统一法官选任标准,从学历、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法官职业准入“门槛”,严把“进口关”、“源头关”确保新选任的法官在政治上、业务素质上都达到较高水平,当前进行的全国司法统一考试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对在职法官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政治、业务、综合知识方面的强化培训,这要依托国家法官学院、各级党校、及有关院校大力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业务精通,作风正派,言行端正、德才兼备、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法官。同时实现从知识型培训为主向能力型培训为主的转变,从普及性培训为主向专业化培训为主的转变。从临时性培训为主向规范性培训为主的转变,注重培训实效,注重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提高,增强法官的理论水平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审判业务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如股票、债券案件、知识产权案件等,只有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才能审理好案件,因此就有必要举办各类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班、研讨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将培训内容引入考核、任用机制,增强干警的业务钻研精神,也就才能造就一支专家型的审判队伍。另外还要做好出人渠道,对政治、业务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低、严重影响法院形象的人员,要调离法院,以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四)推行法官助理制度。

法官的职业化建设不能孤立进行,法官助理制度是重要的配套制度,法官助理是从事审判业务的辅助人员,本身没有审判权。通过实行法官助理制度,应合理划分审判工作职责,理顺法院审判人员与其他各类人员的关系,保证法官专事审判,实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臵,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五)从优化司法外部环境上增强社会认同度。

正确处理依法服务大局与严格职能定位的关系。坚持依法独立审判、适当延伸司法职能、以卓有成效的服务保障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同;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态度必须坚决;正确处理自觉接受监督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在审理案件中畅通新闻舆论监督渠道、充分吸收舆情民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客观上要求作好社会矛盾纠纷最终裁决者的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水平成为衡量社会发展,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遵循司法审判工作的客观规律,严格执行“法官法”规定的各项条件,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良好职业道德操守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法官队伍,从而更好地担当起依法治国的重任,因此说,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是人民法院的必然选择。

第四篇:抓队伍建设树法官形象

狠抓队伍建设树立法官形象

范县人民法院

今年以来,我院在县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借助“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的东风,按照年初确定的“五抓、五促、五治”的工作思路,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立足教育、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注重引导,采取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考核奖惩、竞争上岗等措施,激发干警工作热情,树立法院和法官形象,收到了点滴成效。下面我代表范县法院将我们不成熟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找准症结,立足教育,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以“治散”为目的,抓团结,促和谐,做好“保垒工程”建设。团结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风气是一个单位的无形财富,团结出风气,风气树形象。抓团结,就是要抓好班子团结和队伍团结,打破团团伙伙,做到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队伍建设这个重点,落实党组成员、庭室负责人、一般干警逐级管理责任制,确保县委、上级法院各项政策和指示精神在法院畅通。一是围绕服务大局抓政治教育,坚持执行和落实政治学习制度,党组每周 1

一召开例会,对县委和上级法院召开的会议,及时向干警传达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运用。班子成员根据分工职责,分别有计划地组织部门干警参观和学习先进法院相应工作的经验做法,使干警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法院工作,“跳出法院看法院”,找准思想差距,不断树立和增强大局观念。并主动邀请部分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院检查指导工作,献计献策,干警的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立足转变作风抓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宗旨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大力加强干警队伍的作风建设。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教育干警进行换位思考,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组织开展“走访困难户”献爱心活动,进一步密切法院干警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开展“面对面沟通服务”活动,主动深入县直行政执法部门、辖区乡镇征求意见,与执法机关、农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扎实开展学习遵守“五个严禁”规定活动,作为规范职业道德和工作行为的基本准则,改变审判作风、纪律作风、工作作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素质,提高能力,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以“治懒”为目的,抓效能,促效率,做好“活力工程”建设。大力加强效能建设,促使全院干警履行职责更加严谨细致,庭审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审判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全

院形成“讲学习、重绩效、求上进、比贡献”的浓厚氛围。一是采取措施积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积极参加上级法院法律业务培训,并鼓励干警学习深造,在学习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二是开展案例评析会,实行每月审执结案件通报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评查出的共性问题不遮不掩,重点对二审发改、重大信访案件,分析一审中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出现问题,总结教训,寻找避免再次出问题的办法,进行相应的整改。三是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做好审判流程管理,对案件从立案、送达、开庭、裁判、结案到归档全程跟踪监控,并对各审判庭与综合部门之间和各个审判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进行协调,保证审判工作的高效运转。四是建立审限预警机制,采取督办到人、通报到庭的“钉人”方式,达到提升案件审理速度,缩短审理期限的目的。从严掌握院领导审批延长审理期限的自由裁量权,从根本上督促审判人员提高效率。五是建立绩效奖罚制度,将绩效考核结果同法官晋职、晋级、评先选优挂钩,设立“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奖项,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审判业绩差的人员采取诫勉谈话、调整工作岗位等措施予以惩戒。

三、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努力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以“治乱”为目的,抓制度,促规范,做好“秩序工程”建设。重视制度建设,是人民法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司法能力的有效途径,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是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之一。为此,我们一是对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补充、修订和完善,先后出台了涉及审判、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印发到庭室和每名干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激励人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制度确立后,制度落实是关键。为此,法院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带头讲政治,把准方向;带头讲团结,顾全大局;带头讲正气,以身作则;带头讲实干,乐于奉献。充分发挥党组分工责任制,对分管部门及干警违反制度规定,分管领导要承担连带责任,真奖真罚。今年一至六月份,2名干警不按规定请假,11名干警开会迟到,被点名批评,写出检查,并全院通报,对相应分管负责人也提出批评,要求加强管理。二是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岗位目标管理体系,构建目标、业绩、过错三位一体的绩效考核体系,出台了《岗位目标管理办法》,定岗、定责、任务细化到月、到人,分综合、审判业务两大部门,按百分计分,每月一考核,每月一通报,每月兑现奖惩;年终,将考核结果作为奖优评先的直接依据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通过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有效增强了干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四、立足基本,明确责任,抓关键环节保案件质量

以“治劣”为目的,抓责任,促质量,做好“生命线工程”建设。要求全体干警牢固树立“精品案件”意识和“铁案”意

识,围绕“公正和效率”工作主题,坚持把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作为确保办案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防止错案发生,保证案件质量。一是实现日常审判管理精细化,在宏观管理上,实行规范立案、规范庭审、规范调解、规范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卷宗装订的“五规范”审判管理制度;在微观管理上,从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审监五大分类入手,从最基础的环节和法律最基本的要求抓起,制定诉讼的各个环节精细化操作规程,堵塞管理漏洞,夯实审判根基。建立审委会观摩庭审制度,不定期组织庭审观摩,发现的审判问题,当场点评,给予指导。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完善审判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对评价考核结果实行每月汇总通报制度,让干警纵向看进步,横向看差距。实行个案跟踪检查制,推行“一案一跟踪”,由案件承办人填写附卷。建立责任追究程序,由纪检组、审判管理办公室等联合对发回重审、改判、当事人反映强烈等案件从实体、程序等各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旦发现错案,立即启动责任追究程序,不姑息迁就,不搞下步为例。

五、加强监督,形成合力,树立法官队伍良好形象

以“治腐”为目的,抓作风,促廉洁,做好“防护网工程”建设。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为着力点,坚持立足勤政,突出廉政,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突出解决“吃、拿、卡、要”和“有利就上、无利观望、见责任就推”的问题。一是严肃工作作风,不定期在全院召开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交心通气,互相指出存在的问题,促使干警转变作风。二是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对廉政工作,做到日日讲、时时提,坚持“廉政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干警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精神,做到对廉政工作逢会必讲,把不良思想和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强化“一岗双责”的落实,推行分职分责管理,院领导对分管部门、庭室长对本庭室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的责任,并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做到切实履行“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门”的领导责任。四是严格廉政考核,制定廉政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廉政管理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在内部局域网发布廉政信息和廉政法规等形式,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增强干警廉洁自律意识。

队伍素质的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止目前,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审执结件,案件审结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100%,案件质量和效率较去年都有大幅度提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县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和政协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范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法官综合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法官综合素质

作者: 姜旭

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区人民法院以贯彻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强化民事审判法官的综合素质,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行用“情感”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

新任院长刘静荣认为:作为法官,必须认清当前我们国家的政治形势,克服官僚作风,克服仅凭死抠法条审理案件的教条作风;正确使用手中的审判权,为我们国家的政治稳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称职的法官,仅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是不够的,也要具备洞察社会公序良俗和当事人内心世界变化的社会综合素质。

为此,院党组首先从加强队伍建设入手,细化指标,严格考核。要求民事法官一定深刻领会民事审判会议精神,转变民事审判作风,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用“情感”调处纠纷,不能简单地就案办案;要化干戈为玉帛,努力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为达到民事审判工作公正、高效、和谐的目的,党组要求民一庭、民二庭、审监庭,理清工作思路,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处理好民事审判工作各种关系,把司法和谐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

坚持司法公正 严格审判程序

以法定程序审理案件是每个法官必备的基本要求,清正廉明、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是每个法官的基本素质。法官首先自己要忠诚、信仰我们自己执行的法律,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意识,以自己的良心、良知、良行时刻自省自己的道德修为,老老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尊重并切实保障各个诉讼主体行使诉讼权利,依法行使释明权,指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加强民事审判工作能力,特别是加强民事调处工作能力

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改变机械的法条主义审判作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亲和力;注重提高调解工作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精髓,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民俗,引导公众崇尚法治理念;通过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正确理解,结合风土人情,本着人文的精神,用真挚情感调处矛盾,化解纠纷。妥善审理好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损害赔偿、赡养抚养、房屋买卖、婚姻家庭、债权债务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以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同时,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加强与党政机关、社会组织的协调,化解矛盾。对事关稳定大局和改革政策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主动汇报、通报、沟通,依靠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予以解决。近期将组织召开人民陪审员、基层民调和辖区大中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三个座谈会,以前移民事审判工作的关口。

发扬无私奉献、勤勉为公的精神 高效为民司法

鼓励法官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弘扬无私奉献、勤勉为公的精神,合理整合审判资源,激发法官的工作热情和智慧,充分发挥简易程序的便民作用,在探索中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把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作为民事审判的最高追求。

强化工作责任心 提高司法权威

在民事审判工作中,要强化工作责任心,加强社会人情风俗知识的积累,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精湛、社会经验丰富的具有全方位知识、高综合素质的民事审判队伍。

坚持重大、疑难案件,由分管院长、庭长参加合议庭或主审,坚持对民事审判工作中遇到的对全局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要及时向院长或党组报告。

推行“诉调对接”工作,探索调解与判决的最佳契合点。树立审判质量第一的意识,提高民事审判工作能力和司法调研工作能力,精心制作裁判文书,尽力减少上诉率、发回改判率和当事人的投诉率,维护公正裁判的既判效力。

加强流程管理和节点控制 强化监督评查

对往年案件评查工作中,因掌握标准较宽泛,以至于去年没有评出一件错案及瑕疵案件,而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质疑。结合这次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我院立即落实整改措施,组织落实审委会委员对去年发、改的23件案件重新进行再评查。严格按照省高院《全省法院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标准,严格打分、分级,规范评查,责任到人。保证评查工作的公正性。

对于判决的案件,必须做好判后释法工作。针对个别当事人对裁判结果不满意的情况,在送达裁判文书时,针对当事人的疑问要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语言,向当事人解释法院裁判的依据和理由,以及法律精意。同时告知当事人,如果对裁判结果不服,应如何通过正常渠道依法解决,以防止当事人因渠道不畅通而产生上访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做到案结事了。

下载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四精神法官发言

    五四精神法官发言 五四精神历久弥新,法院事业催人奋进。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弘扬五四精神法官的发言,欢迎参考! 五四精神法官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

    单向度的人

    个性的出路——《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上) 摘要 本文主要是论述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一些读后感,包括对单向度的定义,表现及其对人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些论述,同时联系现实社......

    法院法官队伍建设情况的检查报告

    法院法官队伍建设情况的检查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关于对县人民法院法官队伍建设情况的检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要点安......

    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

    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 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 通海县人民法院 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 7月6日最高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队伍......

    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

    通海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XX年7月6日最高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为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7月29日召开了全省法院队伍建设......

    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

    通 海 县 人 民 法 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2002年7月6日最高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为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7月29日召开了全省法院......

    法官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2012《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简明务实,无论是总结去年工作情况,还是部署今年工作任务,通篇贯穿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读后感赫伯特·马尔库塞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