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向度视角解读大学
多向度视角解读大学
刘东
在众说纷纭的大学论说中,我们终于认识到了,其实正是这种纷争不已的解释和再解释,才构成了大学博弈的最基本形式,而且,也正是在各种论说的不断博弈中,在各种思想的热烈交流中,大学这种特定的文明形式,才既有可能步入毁灭,也有可能再次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这一片喧哗之声的,就不仅包括今天的同时代人,而且包括有待我们评判的前人,当然还有必将评判我们的后人!
大学模式流变
现代大学演变到今天,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先的英国模式、此后的德国模式和晚近的美国模式。也就是近代的纽曼模式、现代的洪堡模式和当代的克尔模式。
把“大学的理念”表达得最好的,或许是红衣主教纽曼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建立都柏林大学时所说的话。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他所在的牛津大学。纽曼写道,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
这种信条对我们来说,尽管从未普遍施行过,却最为耳熟能详。我们甚至不难猜想,当蔡元培把大学定义为“研究高深学问者”时,当他认定“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时,当他把原属北大的工科放逐到北洋大学时,这位北大老校长心中念兹在兹的,大体上也正是类似的理念。
然而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旋即就向我们指出,这种模式已经行将被德国模式覆盖了。1930年时“大学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通常是朝着它们所参与的社会演变方向”,这种演变使系科大量出现,并组成大学。大学的出现,不是为了关心学生个体,而是关注社会的需要;不是纽曼的“自然规律的永恒真实性”,而是新事物的发现;不是多面手,而是专家。大学成为“一个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鉴别成就以及培训真正高水平人才的机构”。一个人不再可能“精通一切”。纽曼的万能通才人物一去不复返了。
正如哈佛文理学院前院长柯伟林在一篇文章中所描述的:“在大约一个世纪之前,几乎所有世界上的顶尖大学都在德国,它们是德国十九世纪伟大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到1930年,美国的大学已经脱离了“以文理科研究生院为中心的、有坚实专科学院及某些研究所”的“现代大学”。它们正越来越不像“真正的大学”。所谓“真正的大学”,指的是“一种以崇高的明确的宗旨和以精神与目的的统一为特点的机体”。
当代大学成为“社会服务站”
实际担任过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学者金耀基指出,当代的美国大学,如克尔所指,早已越出了德、英的模式,而发展出自我的性格。美国的大学狂热地求新,求适应社会之变,为赶上时代,大学已经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成为“知识工业”重地。学术与市场不断结合,大学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教授之用心着力所在多为研究,教学则越来越被忽视。教授的忠诚对象已不是大学,而是支持他研究的福特基金会、西屋公司或华盛顿。一个教授所关心的不是隔壁同事的评价,而是其他大学乃至其他国家大学同行的评价。大学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它的成员已不限于传统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还包括许多“非教师”的教学人员(如研究教授),它的活动已不止限于研究、教学,还包括对外的咨询,与国外的合作(加州大学的研究计划涉及五十几个国家)等。总之,在数量、组织、成员、活动各方面,今日美国的大学与以前的大学已大大不同。这种大学的理念及性格与纽曼的构想固然相去甚远,与弗莱克斯纳、雅斯贝尔斯的构想也迥然有别。克尔认为纽曼心目中的大学只是“乡村”,弗莱克斯纳心目中的大学是“市镇”,而当代的大学则是五光十色的“城市”。
现代大学被重新认为是各个社会部门的服务站,其最重要的服务部门,就是政府和公司。教师们习惯于通过各种校外活动来弥补自己收入的不足。技术开发工作的需求给校园带来了某种更强有力的影响,与学术研究工作的关系越密切,对大学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就越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差异,学术研究的本质和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变得不同于长期以来鼓励大学教师无私探索知识的精神。而技术转让领域出现的问题之所以令人不安,不仅因为它可能会改变大学内学术研究的惯例,而且还因为它对学术研究的中心价值观念和理想构成了威胁。
大学的“第一生产力”迷思
那么,事态为什么会发展得如此无奈?大学的船队何以会在所有船员都为之惊呼的情况下,仍然驶往那个由克尔率先发现的、可人人都并不想去的方向?其根本的原因,当然还在汹涌于船下的现代化激流。西方的大学从它的英国模式,一变而为德国模式,再变而为美国模式,并且步步进逼地一再要求非西方国家拷贝它,这本身就是现代性的征兆之一,本身就相当符合现代生活的自身逻辑。如果在由现代消费激发出来的无边物欲的推动下,知识仅仅被看做一种力量,而且科技知识则又被看做第一生产力,那么,大学作为知识的重镇就势必要被转化成这种生产力的关键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只要现代性的生活形式继续主宰我们,传统的大学形式就势必会被不断地突破,直到它发展为美国式的巨型大学,乃至比这种巨型大学还要庞杂的大学,以便能够填入新的能量、唤出新的产出,哪怕大学的肚子因吞噬过多而被撑破!
由此可见,尽管对于通识教育的吁求,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还起着部分的平衡作用。然而,如果对通识教育的热衷,只不过是出于国际大学排行榜上的压力,或者创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力,那么,这就是在做一件自相矛盾的事。在当下的紧迫国际情势下,既然只有指望在现代化的急行军中,借助于民族国家的强大整合力量,来既发展大学本身的事业,又转而表现出更大的国际竞争力。那么,中国的大学,特别是它的顶尖大学,就不可避免地面对转型。由此说来,对于当今大学的实际操作者而言,与其去设定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洞目标,倒不如实在地向公众讲明:至少从这个历史时期来看,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苦痛。
“一流”大学的标准
如果克尔的“大学三段论”的内容,是所谓英国——德国——美国,或者纽曼——洪堡——克尔的话,那么加拿大学者比尔·雷丁斯“大学三段论”的内容,则把英国的纽曼置换成了德国的康德,继而又把克尔的巨型大学置换成了所谓“一流大学”。这样一来,这种观点最抢眼的标记就首先在于:既用启蒙思想家康德的理性前提,置换了红衣主教纽曼的宗教前提;又用民族文化的思想内容,充实了洪堡的现代大学概念。当然,最为重要的还在于,雷丁斯用充满洞见的对于“一流大学”的批判性诠释了克尔所谓巨型大学的内容。
按照雷丁斯的说法,在一个封闭的范围里,“一流”实际起到了货币单位的作用,在林林总总的本国大学之间,进而在更加千差万别的各国大学之间,建立起抽象的量化可比性。
一流通用的等级标准,是由各种不同的内容所做的各种分类,如学生类型、班级的大小、资金情况、馆藏量等,都可放到一起,用一流这个唯一的标准来衡量。
学生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入学分数(越高越好)、学习过程中每学年的平均分数(越高越好)、非本州学生的数量(多为好)、标准时间期限内毕业率(达到正常标准是好事)。班级的大小和质量是以师生比(应该低)和终身制教师与兼职或研究生助教(应该高)的比例为标准。对教师队伍的评价是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数量、获奖者的数量、获得联邦奖金的数量和次数,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价值的标志。“资金”类评价是以大学财政是否健康为标准,如用于日常费用、学生服务和奖学金支出的预算的比例是否合理。馆藏量是以学生人均占有图书量、大学财政预算里图书馆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图书馆预算中用于购买新书的比例为标准。
最后一项是声望,它把本校校友进入高级大学官员调查表的数量和在加拿大各大型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数量结合起来作为衡量标准。一流的最终标准是把各个数字的比例结合起来:学生占20%,班级的大小占18%,教师占20%,资金占10%,图书馆占12%,声望占20%。
然而,如此诱惑人们去大做表面文章的量化标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照顾到各大学的实际长短呢?分数是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吗?知识是简单地从仓库再生产出来的,还是在教学中生产出来的?为什么高级大学官员和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声望”最好的判断标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这种协调一致是否令人担忧?“声望”这一项会不会提高对价值指标水平的偏见?
基于这一连串的追问,雷丁斯认为,如果大学在市场的压力下,完全屈从于这种来自“一流”标准的量化,那它就跟寻常企业再没什么两样了,而它的学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求学者,而只是光临“学店”的现代顾客。同样,如果大学在排行榜的压力下,一门心思去攀爬朝向“一流”的阶梯,这个空洞的标准也会逐渐抽空大学的内涵,直至世间压根儿就不再有大学这回事!
当代大学为何在意市场
既然“一流”的标准已被视为四海皆准的,那么它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就同样会是无一幸免的。可以想象,只要“一流”的标准盖过了学术的标准,形式的好看虚掩了真实的内容,量化的指标漠视了实质的优劣,外部的评价凌驾于大学的自治,那么,无论一所大学在排行榜上显得多么领先,也无论它破费重金聘来了多少大名鼎鼎的教授,或者四处公关引来多少资金去起高楼造声势,它所宣喻的自由教育或者博雅教育,都终究是言不由衷的和适得其反的——既然它早已被市场向度牵住了鼻子,就再也顾不上去向学生们示范和操演独立的意识和广博的志趣了。
当代的大学何以如此在意市场?按照雷丁斯的理论,他大概会沿着这样一条独特的道路去追根溯源,把大学衰败的原因归咎于民族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式微。
事实上“争创一流”的中国大学教育,其表现刚好跟雷丁斯的概括擦肩而过:是民族国家整合能力的加强而非衰落,才会作为难以抗拒的动力,强力推行“一流大学”的模式,并就此催生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数据报表来,而且还通过这种势必要忽略内容差异的量化形式,来加速涤除各个学校在历史中形成的任何特长。
当然,在一定意义上,雷丁斯的观点是正确的,这种被抽取掉具体内涵的“一流大学”,毕竟也只能推广于意识形态逐渐淡化或消解的时空之中。不然的话,我们简直无法想象,究竟如何去拿德黑兰大学跟华盛顿大学进行通分,或者究竟如何去拿哈佛神学院跟塔利班学校进行对比?雷丁斯意义上的“一流大学”,或许正是从一个专属于他的角度,指称着一种既呈现多元化特征又反映全球化步调的特定时期的大学。
大学的未来何在尽管各种大学模式论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但美国的大学一直盼望能够成为学者和自由思想的园地。长达一个世纪的学术自由运动代表了一种不惜代价的努力,以确保与日常的压力保持一种心智上的距离,让学者们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来批评当时传统的知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重要的是不要将学术界传奇化,不要对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时代怀有思念之情。现实不会回到19世纪红衣主教纽曼的《大学的理念》中,该书认为“有用的知识”是“一堆垃圾”;也不会回归到八十多年以前索尔斯坦·凡布伦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所设想的那个世界,在那里,纯粹的研究是大学唯一的恰当行为,而促进有用的申请(和教育本科生)是较小、较普通的大学的任务„„
真正给人们带来困扰的是金钱的原始力量对于高等教育很多方面的作用。美国的大学也在忙于彻底改造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压力。学术界曾认为企业家的野心必然是邪恶的,而它现在却成了一种美德。“我们是在经商,”康涅狄格大学的教务长坦率地说,“我们的股东是学生、职工和康涅狄格州。”甚至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校长也声称“加利福尼亚大学意味着经商”。
如果学校已经成了特殊的产业,学生已经成了特殊的顾客,那么,这里就必须采用商学院的而非文理学院的主导模式:为了获得学生的眷顾,必须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一所大学的声望如何,就被看成了生死攸关的产品商标。我们可以联想到,正是为此学校的名称才会被改来改去,却不管新起的名字是否有实际意义,正如作为国际名牌产品的可口可乐,只要能吸引来顾客的眼球就行,却不管自己贩卖的饮料是否对身体有利。
在众说纷纭的大学论说中,我们终于认识到了,其实正是这种纷争不已的解释和再解释,才构成了大学博弈的最基本形式,而且,也正是在各种论说的不断博弈中,在各种思想的热烈交流中,大学这种特定的文明形式,才既有可能步入毁灭,也有可能再次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这一片喧哗之声的,就不仅包括今天的同时代人,而且包括有待我们评判的前人,当然还有必将评判我们的后人!
大学功能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使得人们在步入大学之后,除了有可能被精神的向度所感召,当然也有可能被其他东西所干扰。只要大学还不甘心退化成可有可无的盲肠,那么它与其说是在受到丛林原则的无情制约,倒不如说它是在残酷的丛林中仍然坚持维护着人类的尊严。
或许,大学的真正希望,就潜伏在此类绵绵不绝的忧思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第二篇:教材解读的四种视角
教材解读的四种视角
在一次小学科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一位青年教师与笔者商量《轮轴的秘密》(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这个课怎么上。看了这位青年教师满满当当的教案,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教材中的几个活动之间有什么关系,轮轴实验你做过了吗?你觉得学生来做这几个实验,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期望学生怎样发展?对于这些问题,这位教师实事求是地说自己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准备了内容丰富的教案,却厘不清教材中的关键问题。这其中的症结之一,是有些新教师缺乏解读教材的能力,不知如何去研读科学教材。本文笔者即以《转轴的秘密》一课为例,提出一种解读教材的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一、从文本结构剖析教材
从文本结构来剖析教材是指教师分析教材的层次,找出教材中主干活动的逻辑关系,明确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实验结论的得出过程。通过对重点章节的阅读,了解实验活动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记录表的设计和使用。这样做将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开展指导,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剖析教材其实就是一个内化教材的过程。
比如《轮轴的秘密》一课,教材分成三个内容:轮轴的概念、探究轮轴的秘密、轮轴在生活中应用,其中的重点是探索轮轴的秘密。在阅读教材时,教师可以就以下问题来深化对教材的认识。
1.在认识轮轴的概念时,教材为何选用阀门式水龙头,而不选用“T”字形水龙头或门把手呢?
通过比较发现,阀门式水龙头的轮是完整的,而“T”字形水龙头或门把手的轮是不完整的,它们只有在运动时留下的轨迹才会形成轮,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环节选用的轮、轴完整并固定在一起的机械,有助于学生建立轮轴的概念。
2.在教材中为何将轮轴的运用放在最后?
从教材的编写来看,当学生认识轮轴以后,安排了一个拧开水龙头的体验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再发展到用实验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假如我们将轮轴的运用安排在轮轴概念之后,这会削弱学生认知上的前后联系,造成思维上的断层。同时,在体验之后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轮轴的作用,从轮轴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使用来深化对轮轴的认识。
3.探索轮轴的秘密实验活动安排了两次,这两个活动前后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参与第一个活动“轮轴有什么作用”的过程中,期望学生发现在轮轴的轮上用力会更省力,还期望学生发现在轮上用力是轴上阻力的二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作出猜想,如果轴不变轮增大,轮上用力情况会怎样呢,由此引发学生开展第二个活动“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通过实践发现,轴不变轮增大,轮上用力更省。当然,从学生思维的逆向性思考,教材还可以提出问题,“轮不变轴缩小,轮上用力会怎样?”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轮轴有什么作用是第二个活动的基础,而第二个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轮轴作用的认识,同时第二个活动中的实验方法受到第一个活动的影响,两个活动可以由扶到放开展。
二、用实验的方法学习教材
教师在上课之前,自己先要准备材料,并操作教材中的实验,这有助于教师达到对科学概念生成的过程体悟,也可以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使课堂实验教学的成功开展得到保障。
《轮轴的秘密》一课中安排了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游戏活动。为了做好实验,笔者首先是寻找材料。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自然课中简单机械实验盒的套件只有2倍关系,没有3倍关系,最后在初中实验材料中找到相应的材料。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发现,组装轮轴上的绳子时必须在轮和轴上缠绕几圈有助于实验的调控,轮和轴上绳子的缠绕方向相反,绳子的长短会影响两边力的平衡,需要课前作出调试。而教材中提出轮上用多大的力才能将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这将使作用在轮上的力再增加一个钩码才能提起轴上的钩码。因为在两力平衡的情况下,轮轴保持静止。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平衡的方法来研究轮轴的作用,规定在轮上用多少的力能使轮轴保持平衡。根据自己的实验操作,笔者制定了实验操作指导用语。
实验步骤:先研究轴上阻力是2个垫圈时,轮上挂几个垫圈才能保持平衡?接着研究轴上阻力是4个垫圈、6个垫圈时,轮上挂几个垫圈才能保持平衡?
实验注意点:轮和轴上棉线缠绕方向相反;实验过程中,手要轻轻地拉住棉线,防止轴上垫圈滑落;及时记录,实验后整理好垫圈和铁架台,轻声讨论我们的发现。
三、以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
学生会关注教材中的什么内容呢?从笔者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拿到科学书,先会看看里面有哪些活动,是不是有趣,很少有学生会去思考这个活动做了以后我要掌握什么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关注的是活动的表面。而这恰好是我们教学的起始点,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从关注活动本身发展到关注活动本质,从关注活动的表面走向思维的内在探索。因此,教师在阅读教材时,要善于找出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本着“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的教学理念,挖掘活动背后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爱好和情趣。
在《轮轴的秘密》一课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用螺丝刀来比较力气大小。在比较力气大小的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这个比赛不公平,因为螺丝刀的柄粗糙容易捏住,而金属杆光滑很难捏住。这实际上是教材中的选材不足问题,螺丝刀增加了另一个变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从中可以看出教材中也会存在问题和不足,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教师作出调整和完善。如在教学中选用啤酒瓶就可以尽量避免摩擦力的问题。在开展活动时,教师给每组一个啤酒瓶,要求每个学生操作两次,比较分别握住轮(瓶身)和轴(瓶颈)时的用力情况,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对轮轴省力的最初体验,激起学生定量研究轮轴省力问题的兴趣。
四、从动态的角度生成教材
由于受技术和成本的影响,教材是静态的、平面的呈现,但课堂却是动态的、立体的生成,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是逐一呈现,具有一定的顺序。这就要求教师从动态的角度去预想教材的课堂形态,梳理教材的知识脉络,展示学生科学概念的显性发展和思维价值。
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轮轴的秘密》教材的动态呈现可以这样展开。
1.轮轴的概念。
首先出示一个阀门式水龙头,随后动态呈现“我们拧水龙头上的轮子就能带动轴一起转动,将水龙头打开”的过程,并在图中闪现认识“轮”和“轴”。最后出示“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作轮轴”。
2.轮轴的作用。
(1)取下水龙头上的轮子,一学生直接去拧轴,不易拧开水龙头,推测轮轴的作用。
(2)全体学生体验轮轴的作用。给每组学生两个啤酒瓶,玩比较力气大小游戏,通过在轴上和轮上用力比较,从感性层面上认识轮轴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
(3)呈现轮轴实验装置,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及注意点,学生开展实验研究轮轴有什么作用,并在记录纸上记录,写出发现。
(4)交流“我们发现了什么?”限于教材的篇幅,这样的提问是很开放的,学生的发言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而不利于概念的建立。因此可以稍作引导,“①对这组同学的实验数据你有其他意见吗?②两个垫圈表示什么?一个垫圈表示什么?③从这三组力的大小比较中,你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吗?④推想在轴上的阻力为8个、10个垫圈时,轮上各用几个垫圈的力能达到平衡?”
3.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呈现实验装置,提出问题:把上面轮轴装置中的轮换成一个更大的轮,每次所用的力会有怎样的改变?
(2)推测:轮大了,提起重物会更省力;轮大了,提起重物拉动绳子的距离更长了。
(3)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呈现两张记录表,比较上面两种轮轴提起重物所用的力,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到“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
4.轮轴的应用。
(1)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它们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轮?哪一部分相当于轴?
(2)呈现相关图片,了解生活中应用的轮轴变式。
(3)思考轮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从以上环节可以看出,动态呈现教材,是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材实验的内化、学生心理的预期分析三者的有机综合,以求得教材、教师、学生的三心相通,追求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的有机统一。它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寓教法于其中,力求把握教材的侧重点,化繁就简,以求得真正“活”化教材。
(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 315400)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视角文本解读)
——浅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视角文本解读
小学阶段,特别是高段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多视角解读文本,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去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小学高段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来来扩大阅读的总长度,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所以,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小学高段语文能力的前景。
一、兴趣引路,丰厚阅读能力。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阅读有了丰厚的基础,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对阅读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加之兴趣引路。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问题。所以,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融合。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语文课堂欢迎学生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这种让具有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趣学,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中,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体现,兴趣阅读自然就溢出骨髓。让他们在学习语文上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二诱导兴趣,评价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学生能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相机教育学生:问答一条龙。,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就算错了也无所谓。把评价送给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肯定他们发言。把阅读当成便饭,让孩子2读的有滋有味。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无论阅读什么类型的文章,都感到津津有味,乐此不疲。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读”字上,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既要保“量”,更要保“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交给学生一把读书的钥匙,要想学生取得“滴水穿石”之功效,教师必须引其趣,培养能力。三培养热爱读书的家庭环境。
老师发现 一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家庭阅读环境较为良好。许多小学生表示,他们热爱阅读是因为受到父母等家庭成员
热爱阅读的影响。还有一些小学生说,由于家庭成员喜欢读书,他们的阅读兴趣能够得到尊重。而且,他们的阅读活动还经常受到父母的指导。一些学生告诉老师父母还经常性地给他们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还会教他们阅读的方法。告诉他们读书亦如此,贵在得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采用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言,至于读什么书不受限制,让他们受益匪浅。可见,语文跟家庭有着密切联系。
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之规律。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四 要有恒心,迎刃而解。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要有深度就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培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这些习惯均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这样的阅读,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才有质量,才有深度。告诉学生,学语文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要求学生每人,天至少坚持阅读30分钟,如果是朗读,阅读时要求学生身体站正或坐正,双手拿书,必须放在桌子角上,以备随机摘记,随时查阅,随意翻看,指导学生见缝插针地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能挤出一些。这样日积月累,不知不觉“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我班的李宇轩同学这学期就利用零碎时间看完了小学语文网上推荐的《夏洛的网》等12本小学高段课外阅读书。我常跟学生说,语文的答案不同于数学。语文的答案是描述性的,一定要多写,千万不要满足于一点。但也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是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我给学生分类整理了一整套解答各类阅读题的方法。如:分段及归纳段意、内容、中心的方法;开头、中间、结尾等句子的作用;如何找准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照应句等;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法的正确判断;缩句、扩句、改句的章法„„这样经过整理传授和实践运用,学生就好比有了公式,有了法宝,各种类型的题目拿到手,都能迎刃而解了。
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快了,阅读范围更广了,阅读理解更深了,而且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也逐日形成,课余时间学生把兴趣都放在课外阅读上:下课追追跑跑的人少了,啃书虫多了;图书角忙碌了;吟诗诵读声多了;甚至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诗句也走进了同学们的拍手游戏之中„„阅读的良好氛围形成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提高了。作为教师不能强迫或者采取枯燥的说教,需要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
真心的喜欢阅读,让阅读成为“悦读”的享受。多视角的解读文本。
第四篇:解读大学
解读大学
前面我说了高考,高考完紧接着就是报考志愿,大部分人都是通过高考这个中介而走向大学的校门的。说到报志愿大部分人都会比高考还要重视加重视,高考只不过打开了大学的校门,能不能走进自己向往的大学的校门,就看报志愿这块了,说到志愿就要说你自己的报考专业了。都说现在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都是百分之八九十干着不是自己的专业,都说这很悲哀!到社会上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还要从头开始,我觉得这句话是不对的,现在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由于等等一些原因,报考的都是不是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
比如说:在选专业的时候和父母发生冲突,最后还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报考他们所要你报考的学校;再比如:在你填志愿的时候,上面说的是平行志愿,其实还是分着第一、第二的,你肯定是把你最想报考的学校填在第一志愿里,往往被录取的都是报考的倒数两个志愿;还有:你报考是按你的文理科报考的,但有的学校可不是按这个录取的,只要你报考的是他们学校,他们的原则是只要你报他们就录取,一录取当然就把你的档案就给抽走了,所以其他学校在网上就看不到你的名字了,再退回来那也是死档了。在这里我还要说一下,某某大学是刚建校没几年,为了给学校增加人口,为
了突破万人人数的大学,他们的做法是只要你报他们的学校,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把你的档案抽走,只要你报,不管你的分数高低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把你录取,这类学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招人、招人。我想在中国像这类刚刚兴起的学校,这样的做法,还有很多很多。
大学有很多类型,大的分类有全日制大学和非全日制大学。全日制大学又分公办大学和民办高等教育,公办大学有分普通大学本科:教育部直属大学、工信部直属大学、国家民委直属大学、省部共建大学(与教育部共建)、省部共建大学(与工信部共建)、省部共建大学(与环境保护部)、省部共建大学(与国家海洋局)、特殊院校类;普通大学专科类:高等职业学校(高职)、高等专科学校(高专)。民办高等教育又分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本科的学校一般叫:**大学或**学院。专科的学校一般叫:**专科学校、**高等高专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世界有名的大学:哈弗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亚洲有名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有名的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
什么是大学?大学跟小学、中学相比较下,占地面积大、老师的岁数大、学生的年龄大、图书馆大、食堂大、总之一句话,在大的地方上学习就是大学。
辅导员:每个大学和每个大学不一样,有的是一个班一
个,有的是一个专业一个,有的…… 辅导员没什么大事是不会出现在你们面前的,有的一个月不见几次,甚至是一个学期都不怎么露面,有礼拜才出现一次,还是开班会时出现的。辅导员来班会的特点就是三句离不开个钱字,比如说:不要给我送礼,这句话在每次开班会能重复N次,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你不送礼是什么都办不成的;不要去宿舍给我送礼,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送礼不要去宿舍送,宿舍人多眼杂,要送换个没人的地方送;还有一句更雷语了,有个家长给我送了两万块钱我没收,不管你收没收是你的事,这不是此银无地三百两吗?没收是你闲少呢还是闲多不敢收呢?……这些话开班会辅导员都会说到的,看似是教育大家呢,其实也是教育大家的。
学校组织:在大学学校里的组织很多,在这里我们就拿学生会来说说,什么是学生会呢?就是当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学生会出头和校方谈判维护学生权益的一个组织,可是实际中是这样吗?有的人说如果学校是个小社会那么学生会就是个黑社会,还有的人说学生会就是个免费的劳动力,有事你就冲上去去干,干完了也不给你发钱,顶多表扬表扬你下次再继续好好干。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学校和学校不一样,组织和组织不一样,水到底有多深、有多浑自己去体会、去领悟吧。
图书馆:在中学时候就有的老师就给我们讲在国外某某
大学人家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学生都在图书馆吃饭都不去食堂,都在里面边看书边吃饭,还有更夸张的都在图书馆里睡觉连宿舍都不会,意思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人家国外学生的一个学习态度,是不是这样不知道,估计有这种情况但不一定有这么夸张。那么大学的图书馆是什么样的呢?别的学校不知道我就说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吧,图书馆开放时间是周六至周六、周日休息,中间开放时间都是我们期间我们上课和上晚自习时间,这和我了解不一样,我了解是大学图书馆不是是24小时开放吧,最起码天天都开着。在这说说我亲自经历的两个事情,一次星期六上午我们前两节有课,下课后我去图书馆,当时是12点下班,我进去还没一会11点半就被赶出来了,这图书管理员为了提前下班就把学生赶出来了;还有一次是晚上正好不用上晚自习,正好宿舍也没电我就去图书馆看会书吧,我到图书馆是八点半连门都没进呢就直接被赶出来了,管理员对我说下班了明天再来吧。
学校制度:咱们先来说说点名,点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从小学一直到工作岗位,点名无处不在,现在学校的老师一般有两种,一个是名捕(一个也不放过)、一个是关公(考试从不留情面)。学校和学校的制度不一样,有的是一天点一回或者两回,而有的是堂堂点、天天点、月月点当然除了放假那一两天不点。我们学校的情况就是后者,点名频率相当的勤,任课老师点、辅导员点、系里院里点、跑操升旗学
生会点。我认为点名,点一次那是制度所在,点两次那是为了约束大家,三次以上那就不叫点名了,大家想想什么才天天去数呢?天天被数的那是什么?在学术上多点点学生比什么不强。
学校每学期搞那个什么防震演练和防火演练,很简单就是让你从教室或者宿舍跑到外面去,一搞演练教学楼、宿舍楼的大门、小门、ABCD区的们也全开了,提供大家逃生的道路。演练一结束,宿舍楼、教学楼里面就开那么一两个门,其他门都是关闭的,我不知道为什么?,门是干什么的不是让人过的吗?常年不开一回那直接拿砖盖起来不得了,还是你领导就知道灾难是什么时候来啊?演练是为了什么?只是从楼里走到外面走走形式?平时大门紧闭等灾难真来了大家怎么逃生?都走那一个门?这个灾难马上来临和明天、明年或者几十年以后它的概率是一样的。要不都关上是吧,等有情况时让我们的领导陪学生一起呆在里面,估计到时什么踩踏事故,被踩的都是什么校长、主任什么的。
大学有的学校跑操、升旗、上晚自习,有的学校除了白天上课其他都是自由时间。有的学校跑操也是走形式,跑操是干什么的不就是锻炼身体的嘛,在这上面还有的学校偷工减料,大家聚到一起点个名散了。上晚自习,有的学校是跑堂、有的是固定教室,不管有没有教室,晚自习是大家的自由时间,大家可以去操场打打球做体育锻炼,有的可以去图
书馆看看书。可是就有那么几个学校,校领导估计都吃地沟油吃多了,校方规定每个系、每个班都必须上晚自习,还点名,对于学生的约束方面要适当,现在是大学了不是中学,大家都自理和自由的时间。还有别的学校竟然取消了升旗这项仪式,不是说到大学就彻底自由了,有的到工作单位还一星期升一回旗呢,一入党啊申请书上就写怎么怎么爱国啊、怎么怎么爱党啊,大学四年没升过一回棋,最基本的爱国活动都没参加过,你怎么就表现出你热爱祖国了,你怎么就入了党了?在这里给某些学校提议基本的爱国教育还是要搞得,要不然大学生上了四年学傻了别连自己国家的国旗都不认识了。
食堂:一说到食堂大家肯定都是一副恶心的状态,饭菜真难吃、还有的能吃出苍蝇什么的,大家肯定在学校上个一年半载的就压卷食堂的伙食了,天天就那几样,吃都吃腻了做的好吃也算一会。大家肯定就有这种感觉,放学了大家从食堂这个门进来就饱了,从那边的门一出去就又饿了,对食堂都有抗药性了。给食堂提意见吧还不如不提呢,一提做的就更难吃了。反正我没见过中层以上的领导在食堂里吃过,解决这个最好办法就是让你们学校校长陪你们在食堂吃,这样食堂的伙食就有改进了,不能说好吃吧最起码能吃了。
第五篇:基于人与自然视角的《老人与海》的解读
基于人与自然视角对《老人与海》的解读
摘要:《老人与海》是一部世界经典名著,此部著作中蕴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带给人们多层次的思考。在此部小说中通过老人出海扑鱼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维生态关系,首先自然给人类提供生存的条件,人类热爱自然,也希望与自然和平相处,但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由此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人类还能够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的工具对自然进行改造,但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战胜的,最终使人类被征服。本文将在人与自然的视角下对《老人与海》进行解读。
关键词:人与自然;《老人与海》;关系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文学中是一个具有永恒讨论价值的主体。海明威的最杰出的一部著作《老人与海》中将老人对大海的深情、老人在海上与马林鱼的周旋及与鲨鱼群搏斗的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冲突,引起人们对自然的诸多思考。《老人与海》中的故事虽然简单,主要讲述了老人扑鱼以及和与之搏斗的过程,却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从自然中索取必需的生活物质,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自古以来,人类都在适应自然、与自然搏斗以及征服自然中度过,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利用智慧和技术对自然做出了一定的改造,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象的体现了出来。
一、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和热爱之情
自然孕育着地球上的生命。自然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环境,作者将著作中的老人、马林鱼和大海等作为自然中的某些象征进行设计,利用这些象征对象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另外,作者还在文中体现出大自然孕育的各种生命,例如鱼类、飞鸟等,体现出自然的伟大神奇。
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老人与海》中,通过描绘海面的平静和波光粼粼,四周环绕的树木和飞翔的鸟儿、海面跳跃的鱼儿以及海面上平躺的渔船,体现出作者对大海的观赏和爱恋。老人喜欢绿色的海龟,他邀请因劳累而停在他钓索上鸟儿入住他家,和它做朋友。在老人的眼中自然中的大海和海中、海上的生物都是那么的美好,用以排解他孤独与寂寞的内心,由此,老人对大海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同时从中体现出作者的生态观,即是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依附于自然而存在以及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二、人类与自然的交锋
在海洋的世界中并不是表面那样的风平浪静,而是在平静的海平面下常伴有波涛汹涌,甚至会出现血腥的厮杀场景,而老人与马林鱼的搏斗使平静的海面现出了不寻常的波动。在老人之前的84天出海中均一无所获,在第85天他前往深海中,本不报过多希望的老人却意外的收获到一条超大的马林鱼。虽然老人深深的热爱着大海和其中的各种生物,但是为了生存他必须将这条马林鱼杀死,于是老人在深海中与马林鱼进行了三天的交锋对峙,在第一天老人将其他的钓索和钓钩全部割除,只为专心钓取马林鱼;在第二天老人在与马林鱼搏斗中划伤了手;第三天马林鱼现身,老人忍受着一切痛苦,拼尽全身的力气将马林鱼杀死,随着马林鱼的鲜血像云彩般在海中扩散。在老人与马林鱼交锋的过程中老人耗用了很多的力气,也受了伤,但是最终老人胜利了,他成功地征服了马林鱼。在平静的大海中本是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但是老人与马林鱼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体现出了人类挑战自然生物的欲望,并利用人类的智慧和工具将大自然征服。
在人类的不断发展中,人们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利,加大了对自然的索取力度,例如捕杀稀有动植物,只为获取更多的金钱利益。同时,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空间更加宽裕、舒适便不惜任何代价的开垦自然植被,强占动物的栖息场所。
三、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自然中的恶劣环境,由此人们便利用个人的智慧向大自然挑战,并在一次次挑战中变得自大,甚至达到得意忘形的地步,认为利用人类的智慧和手段可以对自然进行改造和掠夺。但是大自然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且这种规律是不可该改变的,人类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终将会受到自然不可抗拒的“报复”。
在《老人与海》中当老人高兴的带着他的战利品回程时,却遭遇了鲨鱼的攻击,整个回程中老人工共受到鲨鱼的5次攻击,第一次,他用鱼叉扎进了速度很快的大灰鲭鲨的脑袋,使得鲨鱼逃回水中,此时他的战利品马林鱼被吃掉了40磅肉;第二次,老人又遇到了两条铲鼻鲨,老人最终利用刀将它们击退,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双手和双肩被震痛,而此时的马林鱼也被它们吃掉了1/4;第三次,老人又遇到一条铲鼻鲨,在与之搏斗中,老人的刀刃断了,老人身体也十分的疲倦;第四次,在没有刀叉的情况下,老人只能适用短棍将鲨鱼击退,此时的马林鱼已经失去了半个身子。而此时的老人感觉自己已经死了,他的身体十分的疼痛;第五次时,来了一群鲨鱼,这时老人已经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他便扭下船舵与鲨鱼进行搏斗,最终船舵也被打断了,最后老人的战利品马林鱼只剩下脊骨了,鲨鱼便散去了,而老人此时也累得喘不上气来,“它们把我打垮了,它们确实把我打垮了。”从老人与鲨鱼的
生死搏斗中,体现出人类没有能够征服大自然,反而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和惩罚。
四、人与自然的多维关系反思
在《老人与海》的故事中因出海84天而一无所获的老人受到周围渔民的嘲讽和怜悯。因为在偏远贫困的渔村中,以捕鱼为生的渔夫在长时间的出海中而没有任何收获是会受到人们的质疑的。因此,老人为了自尊,为了生存,也为增强他的自信心,便再次出海,且并他的目标定在了较远的深海中,在深海中老人先是捕获了一条长鳍金枪鱼和一条鲯鳅,此时的人类已经占据了上风;之后在与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后老人由征服了庞大的马林鱼,此时的老人也受了伤,在此时人与自然的搏斗中人类勉强获胜;最后在与大鲨鱼的搏斗中,老人拼尽了所有的力气,用完了他所有的工具,最终还是被海洋中的凶残生物所征服,在最后老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小说的结尾“什么也没有, 只怪我出海太远了!”。从中让我们意识到在自然法则中人与自然的交锋,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并不能够做自然的主宰者,在自然中更没有什么特权,在自然中依然要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在自然当中任何随心所欲的掠夺和破坏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这也是《老人与海》中老人虽然征服了马林鱼却无法将之带回的原因。
在《老人与海》中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之间张弛有序交互的自然乐章,同时又体现出了故事背后要表达的生态意识。老人向大自然的挑战是人类引以为傲要征服大海的壮举。我们讨厌故事中马林鱼的桀骜,憎恨大鲨鱼的凶残,而赞叹老人坚强不屈的精神,最后对老人未能带回马林鱼而感到同情。若是我们客观的来看老人与海洋鱼类的关系,老人是为了生计才到海中扑鱼,而马林鱼也是为了生存而做着本能的反抗,鲨鱼对老人的袭击又是出于它的自然本性,总归这一切都源于自然的生存法则。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人的行为准则与自然法则之间发生冲突,而在这种冲突中自然以其强大的力量给予人类一个无情而客观的答案。最终“老人因为自然上天的捉弄而败,也因为他自己而败”,但是对于这一点老人却有很清晰的认知,最终他决定返航。然而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却缺乏这样的认知和远见,仍然贪婪的掠夺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
实际上,人类并非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缺乏自我认知罢了。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现代工业和社会文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类也将自己看做是控制世间万物的主宰者,并因此而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由此自然也给予人类一定的回击,并且随着人类掠夺自然进度的加深,自然对人类的回击也加深一层。纵观全球近年来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加深,而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水土流失、海洋污染,厄尔尼诺现象以及自然中各种物种的灭绝等现象,由此看出人类总将要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
五、人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老人与海》的最后老人终于觉醒并意识到了自己到深海捕鱼的错误,通过反省意识到自己的贪婪,最后放弃与自然的抗衡而返航。在现代的社会中,随着全球环境的日渐恶化,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在日益加重,由此是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并渴望与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本文通过分析《老人与海》故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思考:
要想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要想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是要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已经向人们展示了这一点。在《老人与海》故事中老人借助于熟练的技术、丰富的捕鱼经验,现代的捕鱼工具,以及他与自然向抗衡的坚强意志,勉强征服了马林鱼,但是面临自然中的规律,大鲨鱼根据它本身的特性追寻马林鱼的血腥味而吞噬了老人捕获的马林鱼,在老人与鲨鱼的最终搏斗中以失败告终。通过老人的这段经历向人类预示,在自然的发展规律中,人类与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一样,没有任何特权,更不能主宰自然,而是要与其他生物一样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任何无理、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和破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承受自然所给予的严厉的报复。其次,人类要控制其欲望。人类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而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无休止的掠夺,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动植物越来越少,直至其灭绝,那么人类以后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结局也就可想而知,正如《老人与海》中若是老人不能够适时的返航,那么他的结局将会是被埋没在大海之中。因此人类要对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进行适当的控制。
六、结束语
《老人与海》中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却蕴含了很深的用意,值得人们深思。基于人与自然的视角来解读《老人与海》这部著作,使人意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的必需物资,在人类的发展中可以利用并改造自然,但是不能够肆无忌惮的对自然实施掠夺和破坏。人们应该对给予孕育生命的自然热情的赞美和尊重,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发展人类,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控制好人类的欲望,以保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否则人类将会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总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参考文献
[1] 张琴.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J].文教资料.2011(29).[2] 尧文群.对话与交锋:解读《老人与海》里人与自然(大海)的多维生态关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06).[3] 童莉.人与自然的“较量”——析《老人与海》的生态主题[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8(06).[4] 高青.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及其悖论——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老人与海》[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5] 孙娟.《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思想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段丽娜,出生年:1984,性别:女,籍贯:河南驻马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美国文化。邮寄地址: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33号开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 贺鑫 收 邮政编码:475000 收件人的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