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甬祥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路甬祥 2011年1月8日
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审议事项全部结束了,我要感谢各位委员始终如一的关心支持,并且切实地承担起了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工作职责,这对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我院学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中央要求科学院在科技创新上发挥骨干引领和“火车头”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也要形成特色、做出表率。我院的人才培养包括研究生培养和青年科学家培养,研究生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形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以及《教育规划纲要》,都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要转移到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我院研究生教育,我想就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问题,谈两点意见。
第一点,关于优化结构问题,就是要优化我院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学位类型结构,以及区域分布结构。在当前国家大力实施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大环境和新机遇下,我们要结合我院实际,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发展有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坚持人才培养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一基础上,积极开拓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国家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要求、培养方式等方面,应该与学术学位有所区别。对于攻读专业学位,甚至包括有些高技术类专业的研究生,还需要增加一些相关课程,帮助他们掌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和规则的知识。有条件的单位,可组织研究生利用假期或者专门到企业去学习实践,可鼓励硕士研究生攻读双学位。新西兰就有一个瞄准中小企业就业的学位模式,生命科学硕士学位与MBA硕士学位相结合的双硕士学位,很受行业企业的欢迎。总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光靠科学研究还不够,还需要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了解行业、了解工程、了解企业,使得我们的研究生出去以后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成长成才。
我院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目前我院90%以上的毕业研究生走向社会,在科学院以外的单位就业,不少毕业生从事工程、管理等应用性工作。而且,我们现有大量的实践及应用性项目,也使我们自身具备了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势条件。在我们今天讨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中,要求我院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导师,应有来自产业界或者是从事工程设计和实验方面的人员,并要占一定份额,比如说三分之一左右。这样,我院从事工程类、装备类的技术人员,就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来。在国外研究机构中,研究人员比例和支撑人员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甚至有些机构中研究人员只占三分之一,有一大半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而目前我院在人员结构比例上,确实存在着研究人员比例过高、支撑系统人员 比例过低的问题。我院要加强对装备、实验平台和转移转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完善创新价值链,并通过上述平台也能为社会培养有特色优势的专业学位人才。另外,我们培养出的专业学位优秀人才,还可经过一定的社会循环之后,再吸收回来,成为我院支撑队伍的骨干力量。
国家在发展专业学位的同时,也在控制学术学位的比例,甚至将两者相挂钩,即在增加专业学位规模的同时,减少了学术性学位的规模。因此,我们不要太乐观,认为现在又是一个规模大发展的机会,片面为追求增加招生数量而发展专业学位。当然,随着我院“创新2020”人员编制的增加,高新技术人员及研究生指导教师数量相应增加,研究生总量也可适度发展,但是这个发展是有限的。我们要端正观念,在结构调整、提高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地增加一些规模,不要盲目地追求规模发展。
今天会议上研究生院对国外专业学位发展的情况调研,做了很好的汇报。但美国的产业结构和我们不一样,其服务业占到了85%以上,除美国外还应该进一步关注德国、法国、瑞士、瑞典、荷兰等国家,他们的工程类专业学位做得也很有特色,值得借鉴。在90年代中后期,法国在教育资源比较单薄的地区,加强了技术大学授予工程学位的工作,跟国家制造业的需求背景联系在一起。印度虽然制造业不如中国,但近年来在汽车工业、钢铁工业以及制药业等领域的发展也比较快;印度的“IIT”大学(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我原本以为是一所大学,实际上各邦都有,是一个series,不断在巩固发展,很受产业部门的欢迎。德国近来在重点建设10所大学,类似我国的“985”大学,也在学习我们“学科群”的做法。我们要总结我院研究生培养30多年来的经验,并将美国人才培养的前沿性、德国的实践性等特色进行有效结合,在保持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基础 上,拓展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各国的有益做法与我们的制度相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办出高水平的专业学位教育。
我院目前的研究生奖励激励机制,对专业学位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研究生院要着手研究,并启动专业学位获得者的评优激励工作,制定优秀专业学位获得者的评选标准,考虑论文成果的实用价值,譬如可以将发明专利、工程解决方案等也列入评价指标;可以由培养单位推荐候选人,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限额遴选,每年奖励10—20位优秀的专业学位获得者,今后可根据专业学位授予的情况,逐步扩大遴选范围与奖励数量;还可以进行5-10年的跟踪调查,对在社会上成绩突出的专业学位获得者给予荣誉奖励。
优化结构的问题,还应包括研究生培养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我院研究生培养要注意在区域分布上的适当均衡,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过于集中,今后特别对中西部地区、新建研究所应给予一定的支持,规模的新增份额要向其适当倾斜。同时要认识到,我们还有责任和义务带动大学及其他科研力量的发展,要积极推进与大学、企业的联合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点,提高培养质量问题,一定要作为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任务,这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应该认识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在既稳定规范又与时俱进的体制机制保障的基础上。
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研究工作紧密结合的传统和优势,要坚持和巩固,这一点决不动摇。并且,要在体制机制的完善中,不断加强二者的紧密结合,而不是促使二者的分离,因为这是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根基。近几年来,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注意加强对制度的落实。质量保证各环节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提高生源质量,改善研究生的待遇和学习条件;加强与完善对导师的遴选与培训,坚持新上岗导师应有组织实施科研项目或参与重大项目的经历,还应有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并应该参加上岗培训;加强和完善对导师和研究生奖励与激励机制,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自我动力,等等。目前全院党组织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样也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创先进、争优秀活动,评选研究生教育优秀单位并予以表彰,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先进事迹;要加强研究生教育信息公开和监督工作,通报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出现问题,对不合格单位要严肃处理。我们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管理办法,形成创先争优的发展态势。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研究生培养一方面是知识传授,另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传授主要依靠课程,要有好的系列课程,要适当促进学科交流、学科交叉。在这一方面上海生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等一些单位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如引进国外的教材、自己编著教材、吸收大学的优秀教材等。但我院也有一些学科的部分培养单位,对知识传授和课程教育不够重视,有的课程不够系统、相对老化。对此,研究生院要发现和宣传好的典型,推广提倡好的经验,并通过交流、检查、督促等方式,促进薄弱单位的提升。我认为,课程问题仅靠单一研究所是不行的,上海生科院的课程之所以好,是因为几个所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研究所群体的优势。因此,课程建设原则上要立足于学科群,同时要继续加强群与群之间的交流,但要以群为主,这方面要继续加强。
研究生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创新能力、创新理念、创新自信心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面向前沿,要有能力了解前沿,进而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另一方面要面向实际,要引导鼓励我院导师和研究生接触实际,分析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从中归纳科学技术问题,转变成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科学院的许多战略研究和前沿研讨活动,应该吸收研究生参加,成为激发和提高研究生创造能力的平台。此外,还应为研究生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等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尽量创造条件,并倡导要求。
在生源质量问题上,要重视吸引和遴选优秀生源。但是,不要迷信考试成绩,考得好的不一定将来做得好,还是要加强面试的考核遴选。吸引生源,不仅是靠改善研究生的待遇、改善居住条件,更要发挥我院学习科研环境的优势;遴选优秀生源,要更加重视面试和综合考察,发现那些哪怕笔试成绩只有80分,但有发展潜力、有自己的思路、很勤奋、很朴实的优秀学生。这些年来我院已经成长起来的数位年轻院士,就是很好的例证,他们本科出身并非顶尖大学,但现在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拓宽思路,增加吸引和遴选人才的灵活性。
应该坚持和发扬我院导师与研究生密切交流沟通的优良传统。我认为,网络不能完全替代师生之间良好的面对面交流。法国巴黎理化学院是居里夫人的母校,规模一直很小,但近30年却培养出了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该校至今仍保留着导师和学生每周有3次各半天时间坐在一起讨论交流的好传统。现在这种学校在全世界都很少了,特别是美国在大学规模化以后,师生的接触交流就减少了,德国的工程教育目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科学院要保持并加强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优良传统,在直接的接触交流中更好地引导研究生面向前沿,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也要看到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的培养点比较分散,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人文素养的熏陶还是不够的。我们应关注研究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可依托大学和其他可利用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培养中的人文教育,组织研究生参与讲座或其他方面的社会活动,使研究生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教育、比较丰富的人文教育,促进研究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还是有优良传统的,也是比较严谨的,但不要满足于现状,还要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提高,基础在研究所,关键在导师。研究生院要进一步履行好组织管理的各项职责,并继续组织专家进行细致的工作调研,针对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学位委员会的质量把关是严格的,各位委员是十分认真的,各学科群分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也很好的。让我们继续努力,保持我院质量至上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发扬光大。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委员,祝大家新春快乐,全家幸福,事业更加有成!祝愿我们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工作,能够更上新的水平!
第二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纪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1年1月8日
会议地点:研究生院北京玉泉路园区办公楼第一会议室
主 持 人:路甬祥
出席人员:马石庄、王 颖、王飞跃、叶中华、刘 毅、刘会洲、朱道本、朱健强、李国杰、李德铢、汪寿阳、张小雷、陈晓亚、段振豪、洪友士、相里斌、赵 刚、郭雷、郭 际、高鸿钧、康 乐、黄荣辉
缺席人员:王恩哥、卢 柯、叶朝辉、吴一戎
列席人员:邓 勇
记录:李春楠
主要议题:
一、审定学位授予申请人员名单;
二、审定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结果;
三、审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事宜;
四、审议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
五、研讨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其他事宜。
2011年1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玉泉路园区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路甬祥院士主持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研究生院学位办相关工作汇报,包括研究生院2011年1月的学位申请、2010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以及近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题调研等内容。会议审定了拟授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名单,共审议批准了96个培养单位的1055名博士学位申请人和632名硕士学位申请人的学位申请。会议审议通过了软件所提交的授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Barry W.Boehm 名誉博士学位的申请,同意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会议审议了60个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情况,对59个学科专业培养点作出“继续授权”(其中5个培养点须在两年之后再次参加评估)的决定,对1个培养点做出“限期整改”的决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补充规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管理规定》和《关于设立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报告》等,将由研究生院根据会议要求对相关文件修订后予以发布。
本次会议还对下列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事项,形成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希望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在今后工作中予以重视。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评估工作
会议肯定了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工作对于保证我院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作用。会议要求在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中,对于“限期整改”的培养点应按照培养点评估方案的要求暂停招生、暂停培养点的增列;对于“继续授权”但存在问题的培养点,特别是专家通讯评议为“基本合格”的培养点,应有针对性地向相关培养单位反馈评审意见,各培养点要认真进行自我分析,改进提高;对“限期整改”和存在问题的培养点,研究生院应适时跟踪监督,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
会议决定建立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的简报制度。要求研究生院将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情况以简报形式向全院所有培养单位通报,并建议将简报交换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加强两校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学科建设质量。
关于自主设置学科问题,会议要求研究生院应组织专家开展专门研究,推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我院学科专业培养点布局,避免培养单位片面追求培养点数量,过多增设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点的倾向。
二、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
会议明确专业学位教育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要求,结合中国科学院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要求、培养方法等方面,应该与学术学位有所区别,不仅要与科研结合,更应密切联系行业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研究生院应在现有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欧洲和印度等国家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调研力度,吸收有益经验与做法,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办出高水平的专业学位教育,使得我院的专业学位毕业生走向社会真正能够发挥作用,最终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社会检验与历史检验。
我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具体学习时间由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收费,可根据各学科的不同情况有所区别。研究生院应制定指导性收费意见,各培养单位在收费上限内自行决定本单位的收费事宜。
原则上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学年收取学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放相应的奖学金,家庭条件十分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减免学费;第二学年起不收学费,并可根据参与科研实践的工作情况发放奖助学金。原则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费收取,须用于该类学生培养经费的补充,不应作为研究生院及培养单位的教育收益。
会议要求研究生院要着手研究并启动专业学位获得者的评优激励工作,制定优秀专业学位获得者的评选标准;由培养单位推荐候选人,学科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限额遴选,每年奖励10—20位优秀的专业学位获得者;并进行5-10年的跟踪调查,对在社会上成绩突出的专业学位获得者给予荣誉性奖励。今后可根据专业学位授予的情况,逐步扩大遴选范围与数量。
三、关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问题
路甬祥院长强调指出,今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重心应进一步转移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上,在结构调整、提高质量的过程中,可以适度地发展规模,但注意不要盲目地追求规模发展。路院长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一套保证和提高质量的有效制度和有效机制,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应对中西部地区培养单位给予一定支持,保证研究生教育在区域分布上的适当均衡,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路甬祥院长还指出,研究生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理念,培养创新实践的自信心。知识传授主要依靠课程,要有好的系列课程,要适当促进学科交流、学科的交叉,原则上课程建设要依靠学科群,同时要继续加强群与群之间的交叉;能力培养一方面要面向前沿,另一方面要引导导师和研究生分析国家的各方面需
求,积极开拓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要将科学院相关的战略研究和前沿研讨会作为激发和提高研究生创造能力的平台。同时对于攻读专业学位或者高技术学科学位的研究生,还需要掌握知识转移转化途径和规则的知识,增加一些相关课程,利用假期或者专门到企业去学习实践;有条件的单位,可鼓励学生攻读双学位。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坚持导师与研究生密切交流与沟通的传统,提倡并加强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引导研究生面向前沿,激发他们的创造创新能力;还应关注研究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可依托大学和其他可利用的人文社会学科的资源条件,加强研究生培养中的人文教育,组织研究生参与讲座或其他方面的社会活动,使研究生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与人文教育,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会议肯定了近几年来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成绩,但制度的落实还需良性的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保证质量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提高生源质量,改善研究生的待遇和学习条件;完善导师的遴选与培养制度,坚持新任导师应有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并参加上岗培训的制度,以及对导师和研究生奖励与激励机制;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创先争优活动,评选研究生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并予以表彰,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优秀事迹;加强研究生教育信息公开和监督工作,通报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出现问题,对不合格单位要严肃处理;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平台建设。
四、其他相关事宜
会议要求进一步重视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的制度建设和相应管理工作。涉密论文的确定,一般应在论文开题之前,由研究生导师提出涉密申请,各培养单位保密委员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加以认定。学位论文涉
及到国家秘密的,按照国家保密法等规定执行;涉及到培养单位内部的专利申请、技术转让、成果推广等技术或商业秘密等,由培养单位明确界定,并加以规范管理。研究生院设立涉密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委员会,不定期对涉密论文质量及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会议通过“设立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建议,确定了全国优博和院优博交叉推荐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与完善了优博名额分配的优化方案和优博评价的指标体系。
会议肯定了我院三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制度对保障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研究生院充分听取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们的意见,加强对学科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处及秘书长的工作考核,确保我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篇:在延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定稿)
在延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01-20来源:延安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同志们:
延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闭幕了。会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大会,是一次共谋发展、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各位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使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贯彻了市委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代表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和鼓舞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9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套班子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同心同德,奋力拼搏,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全力以赴干事创业;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挑战面前抢抓机遇,困难当头毫不气馁,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峻形势的大背景下,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振奋。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目前,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和本次会议精神,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六大基地”,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经过全体代表认真审议并经大会批准的各项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好报告精神,就是要坚持围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做强二产,提升一产,做大三产,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聚合投资、壮大产业,构筑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就是要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以“三山两河”治理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和县城、重点镇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拉动消费,加快富裕延安建设步伐。
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必须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目标,狠抓主导产业开发,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封山禁牧措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有效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要继续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城区、黄河沿岸和道路沿线重点区域绿化工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健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和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增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科学利用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抓好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实现生态延安建设目标。
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按照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就业、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城市管理和道路交通等方面的问题;要狠抓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大力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社会保障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推进和谐延安建设。
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本次会议,对于推进我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各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定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市人大工作新局面;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善于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为各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强保证;一定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公开性和实效性,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行政机关要切实转变职能,全面加强依法行政,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公正廉洁的执法环境和公开高效的办事环境。司法机关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检察职能,公正司法,文明执法,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各位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担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全体人大代表和衷共济;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全体人大代表共同努力。会议之后,各位代表要带头宣传好这次会议精神,把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本次大会的精神上来,使大会形成的共识成为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要带头贯彻好会议精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谋发展,激励群众创新业,使大会提出的要求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切体察民情,广泛集中民智,积极反映民意,在加强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动新发展,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节将至,在这里给全体代表和同志们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最后,我代表大会主席团,向为大会辛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向为大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宾馆和酒店表示衷心的感谢!
请全体起立,奏国歌!
现在,我宣布,延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
第四篇:在政协无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政协无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2007年1月22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无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共无锡市委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和与会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愿!
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我们圆满完成了先进性集中教育活动和三级党委换届工作,特别是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科学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一当好,三争创”的奋斗目标。一年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合力共建和谐社会,全市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创新突破、奋勇超越的生动局面,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速度平稳、发展质量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经济实力进一步上升。预计,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0亿元,可比价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508亿元,同口径增长20.4%,一般预算收入220亿元,同口径增长20%以上。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预计,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和10%以上,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2%以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预计,2006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COD排放总量削减3%,二氧化硫削减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2。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06年全市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升至1.7%,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35%。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2006年全市新改建城市道路竣工55.2公里,苏南(无锡)机场全年进出港旅客人数92.5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8亿元,增长16%以上,百亿元市场增至6个。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全市免收学杂费政策落实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9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国家级文保单位增至15处,社会发展指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聪明才智和积极贡献。一年来,市政协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广泛团结市各党派、各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心百姓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我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巩固和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我代表中共无锡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重点突破年,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工作也将陆续展开。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去年底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深化“一当好,三争创”活动为主线,坚持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和提升我市总体上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力争早日建成以县(区)为单位,大多数老百姓认可、大多数家庭达到、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这是今年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需要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这既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人民政协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希望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牢记责任和使命,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积极投入到“一当好,三争创”活动中来,为早日建成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奋力开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献智出力。
一、要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是我们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的必然选择。无锡要继续保持在全省、全国领先优势的出路在于科学发展,创造未来发展新辉煌的根本也在于科学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着,才能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快人一拍、胜人一筹。我们一定要对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的各项工作任务上来。
人民政协荟萃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人才密集,智力优势明显。政协工作要把促进和服务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把中央精神与无锡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政协的各项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把履行职能的着力点放在对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思考上,放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上,放在对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矛盾的分析上,放在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要事的对策研究上,精心组织好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加强对我市一些具有综合性、前瞻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实行同步服务与超前献策相结合,专题性建议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力求从全局的高度研究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对策,为党委、政府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尤其要着眼市委提出的“五类指标”、“四大建设”和“两个提升”的目标任务,按照好中求快、优中求进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地把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政协人才库、智囊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建言献策,破解难题,聚合力量,努力推动今年五类约束性、导向性指标全部达标,创新型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群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区域性城市建设取得较大突破,企业素质和人口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要紧紧围绕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示范区,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又处在一个“矛盾凸现期”,尤其是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不确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还将长期存在,化解各种矛盾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示范区,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针对目前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收入和收入分配、教育和医疗卫生、住房和交通、环境保护和安全、行政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优势,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多为人民鼓与呼,多提科学的对策与建议,努力促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针对目前人们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文化层次高、社会知名度高的优势,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团结和睦的思想基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要针对目前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努力探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有效途径,更好地协助党和政府把握社会动态,化解各种矛盾,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营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良好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示范区尽心尽力。
三、要紧紧围绕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政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政协组织是政治协商的机构、参政议政的场所、民主监督的渠道和形式。切实加强各级政协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我们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政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要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重视研究和部署政协工作,定期了解政协工作,切实解决好政协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做好政协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建议。要大力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积极为他们履行职能提供保证。要认真办理政协组织和委员的建议、意见和提案,诚恳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积极顺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当代科技知识以及其它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拓展政治协商的新领域,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创造参政议政的新途径,全面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使一个建议产生一项效果、一个意见改进一项工作、一个批评促进一项转变。政协组织中的共产党员,要增强政治责任感,体现党员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遵守政协章程,带头履行职责,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真正使自己成为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民主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通过提高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政协工作在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位委员、同志们,无锡的发展已经迈上了新的征程,“一当好,三争创”的宏伟目标召唤我们去奋斗、去拼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为早日建成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在青联第三届委员会一次全会议上的讲话
在青联第三届委员会一次全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青联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广州市白云区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大会是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时代在召唤着我们,白云区的青年朋友们又一次迎来了建功立业、奉献白云的大好时机。因此,开好这次大会,对于推进我区的青
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青联委员并通过你们向我区的各族各界青年以及港澳台的青年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中华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国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奉献出青春、智慧和力量,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回首过去的五年,是白云区青年携手奋进的五年,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五年,是激情澎湃、锐意进取的五年,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五年。这不平凡的五年所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创造的辉煌令我们感到自豪!
今后五年,我区将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区要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中赢得更加主动的地位,实现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需要全区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未来属于青年,青年昭示着未来!区委、区政府对广大青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全区广大青年进一步认清形势,继续站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脚踏实地,坚定信心,与全区人民一起,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青年朋友,并通过你们,向全区的广大青年,就我区的青联工作提出几点希望:
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与时俱进,在白云区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我们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青联组织一定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全区青年,帮助青年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青联工作,统揽青联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联系三个方面实际,突出三个重点: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伟大实践,突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动摇这个重点;联系我国迈入新世纪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实际,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过程中发挥青联组织作用这个重点;联系我区实际,突出“三个代表”的指导作用,创造性地开展青联工作这个重点。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创新、科技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关键在人才。白云区要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年的作用十分重要。广大青年要在坚定政治信念的同时,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成为白云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可用之才,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充分发挥青联组织人才智力的优势,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在我区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青年的聪明才智
当今全球性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在白云区的广袤大地上,在各行各业中藏龙卧虎,而青联本身就是一个源源不绝的“人才库”。在座的各位青年朋友都是我区青年才俊,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排头兵。区青联要在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长期巩固和发展中,将一大批我区各族各界青年中的杰出人才聚集到自己周围,形成一种密集的人才优势。要以开发青年人才资源为着力点,大力推进青年创新创业,大胆选拔培养我区的杰出人才,形成我区合理的青年人才市场机制。要积极组织青年参加科技活动,充分发挥青年智力和体力的整体优势,服务于我区的经济建设,推动我区新一轮经济的增长。
全区青年要立足白云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根据自身条件,结合本职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争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时代先锋。同时,全区广大青年还要自觉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为我区三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三、充分发挥青联维系广大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在白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创造青春业绩
青联是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组织,是我区广泛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优秀青年的分布也日趋多样化。区青联要坚持弘扬
爱国、团结、进步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用爱国主义的旗帜,多做促进中华青年大团结的工作,多做促进青年成才和发展的工作,多做增进与区外青年友谊的工作,最广泛地团结全区各界青年,进一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上来。共青团要更好地发挥在青联中的核心作用,帮助区青联依照法律和自己的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
展工作。
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为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切实把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在实际工作中大胆使用青年干部,既给青年干部压担子,又要做好“扶上马送一程再加一鞭子”工作,使优秀青年干部在工作中尽快脱颖而出。要进一步加强对青联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使青联工作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各位青联委员,青年朋友们,时代总是呼唤着青年一代,优秀的青年总是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我相信,我区青年一代必将会是人才辈出的一代;我也相信,区青联在区委的领导下,一定能团结我区广大青年,凝聚集体的智慧、力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意气风发,奋发有为,一定能在白云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