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时间:2019-05-13 03:3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第一篇: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

观音是舶来品,并不产生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而在古代印度中观音到底来之于何处,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观音是阿弥陀佛之子,也有人认为观音为莲花所化生,更有甚者说观音是由人转化而来的。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观音是婆罗门教的“双马童神”的神话传说演化而来的。

古代印度信奉的婆罗门教约成教于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经典,后因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衰落。《吠陀》以古梵文写成,主要是对神的赞歌、祭词、咒词等,共有四部,以《梨俱吠陀》产生最早。《梨俱吠陀》中涉及许多神,其中一位即双马童神。传说大梵天创造了世界之后,感到自己很孤独,便从他的心灵、眼睛、嘴巴、左耳、右耳、鼻孔等处生出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的后代中有一位名叫苏里耶,他由于天生一副怪相而被哥哥们改造成为凡人,他由此成为人类的始祖。苏里耶的妻子萨拉尼尤不愿意同凡人过在一起,宁愿变成一头母马,消失在北方的茫茫草原上。后来,苏里耶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毅然变成一匹公马。萨拉尼尤深受感动,两人便又以马的形象过在一起,开始了真正有爱的生活,生下了一对孪生兄弟,名叫阿湿波,双马童就是阿湿波(梵文Asvin)的意译。双马童其后成为婆罗门教、印度教崇拜的神明,其主要的功德就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病。他俩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能使无奶的牛产奶,阉人的妻子生子,使老女得夫,沉船获救。双马童神的神通,传说其行动比思想还快,无论哪里有灾难困苦,只要呼唤其名字,他就立即奔赴救援。显然,双马童神是古印度人民,特别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下层百姓的一种美好寄托与慰藉。后来,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继承了双马童神的全部功德。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双马童神有许多特征都和后来的观音信仰一致,如美丽、慈悲善良、助人为乐、闻声而来、神力无边和称其名号则可获得感应与救度等。密教著名的马头观音,也为观音来源于印度双马童神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发展

观音信仰在其产生之后的发展盘根错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观音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而盛行的。在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双马童”的词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形象。”

观音信仰为何随大乘佛教而盛行?这就要从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菩萨说起。大乘佛教也叫“菩萨乘”,它是以菩萨信仰为其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核心的。何谓“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唾”的简称,在大乘佛教里,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等果位。对菩萨的含义,《翻译名义集》卷131僧肇释:“菩提,佛道名,萨唾,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唾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所以菩萨的职责就是“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菩萨是佛教的高级职称,在大乘佛教中为第二等果位,高于罗汉,却次于佛。菩萨的职责就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救度在水生火热中的芸芸众生。大乘佛教致力于普度众生,以菩萨作为理想的修行对象,认为如果一下子不能达到佛的境界,至少可以先做佛的候补者,而小乘是根本不承认菩萨的。

大乘与小乘都是佛教教派的名称。小乘佛教又称为“原始佛教”,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直接传承。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一个新的佛教派别诞生了,就是大乘佛教。一般认为,大乘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以龙树、提婆所创立的中观学派为代表的初期大乘(1-5世纪)和以无著、世亲所创立的瑜伽行派为代表的中期大乘(5—6世纪)以及密教流行的后期大乘(7-12世纪)三个阶段。密教是大乘佛教后期学说,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禳灾、祈福和多神信仰观念,以及中观、唯实及瑜伽术的修行方法,于公元7世纪出现在印度的一个新教派,其基本的特征表现在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语密”)、手结印契(手势和身体姿势,“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7世纪《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产生以前的零散的密教形式被称为“杂密”,以后的密教有了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则被称为“纯密”。

伴随着密教的发展,此时的观音信仰也开始了全面密教化的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各种观音咒术的出现,例如著名的观音咒——“六字大明咒”,该咒翻译成汉语发音为六个音节,即“唵嘛呢叭咪吽”,其意思是“归依莲花上之摩尼珠”。此真言为阿弥陀佛对现世观音菩萨的赞叹语,被密教认为是一切福德智慧及诸行之根本。不仅如此,各类密教观音均有其独特的神咒和印契,观音逐渐成为密教宣扬其教义理论与修道方法的重要凭借;其次是出现了大量密教型观音信仰的经典,例如《观咒》、《观世音说随愿陀罗尼》、《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观世音说应现与愿陀罗尼》、《观世音除业障陀罗尼》、《观世音现身施种种愿除一切病陀罗尼》等等;最后,密教化的观音信仰受到“身密”的影响,形成了大量不同造型、不同身姿、不同手印、不同相貌的观音形象,著名的有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正是在大乘思想的催化下,佛教把个人修行转变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菩萨行”,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也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主张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因此观音被视为理想的菩萨形象,广为人们所接受。再加上,当时的大乘佛教积极鼓励信徒制造、供养佛像,以累积功德、福报,使得各地大量制造佛像,其中当然也包括观音像。菩萨观念再加上造像风盛行,观音信仰的传播就越来越广了。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基本特征

(一)慈悲为怀

观音是以慈悲得名的,《悲华经》中有云:宝藏如来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法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于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 这说明菩萨因具有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为观世音。所谓“慈悲”即怜爱、怜悯、同情等意思,在大乘佛教中“慈悲”有特定的内涵,指的是“大慈大悲”,“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两者合起来意即“拔苦与乐”。《大智度论》卷27解释说:“大悲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乐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悯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这都说明了观音慈悲博爱的精神。

(二)救苦救难

观音的神职功能以“悲”为核心,就是要把人从现实的苦难中解救出来。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世间众生的磨难悲苦最能与观音的大悲心相契应。观音的大悲愿就是将世间众生从苦厄中救拔出来。观音在《悲华经》上曾说:“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人遭受各种苦恼恐怖、忧愁孤穷,不能救拔,用尽心力也无法脱离痛苦。心中若是称念我的名字,无论我在何处,都将用天耳倾听,用天眼观看,解脱他的苦恼。只要还有一人无法解脱烦恼,我誓不成佛。”

(三)寻声救苦

《法华经》:“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是就菩萨的利生法门而言,即通常说的寻声救苦。

(四)法力无边

在佛国世界里,每个菩萨都有自己的愿力,像地藏菩萨为人“消灾延命”,药师如来能为人“治愈疾病”,文殊菩萨为人带来“大觉智慧”等等,各有所擅。但是观音菩萨就没有这些限制,他悲智勇猛,愿力具足,能以千遍万化之身以及各种无穷的威力,满足人们的各种生命愿望。观音拥有 闻声救苦的神力,这是其他的菩萨所不能企及的。

(五)显灵应验 观音信仰得以在古代印度流行,一方面是通过大量的观音经典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灵验事迹来体现的。《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观音信仰依据的主要经典之一,经中对观音菩萨救难解危得应验的表现作了详尽的描述,现摘录如下:“若是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诸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冤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齐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其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志,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从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观音应验表现在方方面面:救火难,救水难,救风难,救刀杖难,救罗刹、恶鬼难,救牢狱之难,救脱盗贼难。

除此之外,《观音慈林记》、《观音经持验记》、《关世音灵验记》中也记载着许多观音菩萨灵验的事迹,在此不一一赘述。

(六)引导开悟

有关观音的经典流传最广的当属《般若心经》,经文的最后写到:“掲谛,掲谛,婆罗掲谛,婆罗僧掲谛,菩提萨婆诃!” 大意是说:“去吧,去吧,和众生一起去到生命彼岸。完全到达彼岸的人,才是真正领悟生命智慧的人。”世人敬拜观音往往只是满足现世的利益,我们从《心经》中可以看出观音菩萨来到娑婆世界的目的是希望众生都能够真正领悟生命的智慧,获得自由解脱,这一点是世人所常常忽略的。正所谓: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二篇: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

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

内容提要:12世纪大学诞生于基督教团体,这一历史事件包含有现代性精神演进的重要一环,它标志着基督教关于人生终极意义信仰教化功能的现代迁移与转化。精神教化与知识传授一统于大学,为现代社会奠定了知识与意义(significance)统一的教育机制。大学作为创新科学原理与守护精神价值的策源地,特别以造就人

格化的知识分子为核心。知识分子执着于科学原理与道义根据渊源于大学的终极信仰传统,在去魅化(disenchantment)的现代社会,它被称作人文精神。19世纪兴起的精神科学(Geisteswiechaften)亦即人文科学与13世纪以神学为对立面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旨趣迥异,其对立面乃是服务于工商资本的科技主义。大学的人文学科及其人文素质教育,在所培养的主体认知、意志与情感素质中,最高亦即最深层的素质乃是对真善美终极价值尺度的执着向往,大学人文精神从而成为对古典信仰教化的现代性转化与承担。

近现代意义的大学,自12世纪初诞生至今,甩开诸多外在形态改变,就其最为根本的精神宗旨所规定的大势而言,可以区分为两大演变阶段:以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建立为标志,此前的大学基本以基督教神学修道院为原型而向世俗化方向演变,此后的大学则愈渐定位于民族国家精神文化与科技所需求的教育并科研。

这一转变更具体的情况是:中古大学不仅脱胎于基督教会,而且不管如何趋于世俗化,一个国际性的基督教团体、特别是一个普世的基督教精神世界,始终是大学的实质性依托。文艺复兴发展起来的世俗化迄至18世纪也未能提供一种取代基督教世界的依托体。这一情况随着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近现代民族国家及其民族主义观念而根本转变。民族国家及其民族主义观念终于成为迄今现代人类社会最为坚硬的统一体单位。正是承续赫尔德(J.G.vonHerder)的“文化民族主义”(CulturalNationalism),在普法战争惨败时刻,德国的现代民族国家自我意识被有力激发,它不仅体现为费希特(J.G.Fichte)著名的《告日耳曼国民书》(1806),而且推动了洪堡(W.vonHumboldt)上书申请创办柏林大学(1809)。

柏林大学的成立,与汲取战败教训、强盛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背景密切相关。柏林大学为此后的大学开创了一个深远的转变方向,那就是,将科学研究视为与大学传统教学并重的职能。这一方向固然可激活教学传统而成为现代大学重要的特性,但以研究为方向却成为大学服务于民族国家建设、特别是转化为商业经济的纽带。这一纽带对于大学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大学回应社会以激发活力的途径,又包含有使大学隶属于现代化技术进程,从而丧失大学本已的现代性批判位置的危险。海德格尔(M.Heidegger)后来从后一角度反思了它更为深远的危害:

“一种以研究所方式活动的历史学或考古学的研究,本质上比它自己的还处于单纯博学中的人文科学院系里的学科,更接近于相应地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研究。所以,科学的现代的企业活动特性的决定性展开也造就了另一类人。学者消失了。他被不断从事研究活动的研究者取而代之了。是研究活动,而不是培养广博学识,给他的工作以新鲜空气。……

研究者必然自发地涌向根本意义上的技术人员的本质形态的范围中。……除此之外,还有某些时间和某些地方,能够保持着变得越来越淡薄和空洞的学究和大学的罗曼蒂克。但是,大学的有效的统一特性,以及大学的现实性,却不在于科学的原始统一过程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发源于大学,因为它得到大学的培育,并且在大学中得到了保存。”[1]

海德格尔在此反思中把作为现代化及现代性思维典范的科学归源于大学。但是,大学这种涵摄并超越现代性的本源地位又起源于何处呢?

这是有关大学本质的根本问题。与现代关于大学(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毕业生就业去向等亟迫重大而具体应对性的现实问题相比,关于大学本质的超迈反思形成了另一类型的“高等教育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思考兴起于人文科学现代建构的19世纪,这同时是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运动(以社会主义为代表)空前激烈地批判现代化––––现代性的时期。关于大学本性的思考成为现代性批判与人文科学现代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关于大学本性的现代性反思不断强调的关键词有:渊源于柏拉图的“理念”(idea)及其近现代演化概念“理想”(idea)、“精神”(德文“Geist”)、“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围绕这些关键词产生了“大学”思想的一系列著作:英国纽曼(J.H.C.Newman)大主教《大学理念》(TheIdeaofaUniversity,1852)美国佛雷克斯纳(A·Flexner)《大学》(Universities,1930)、德国雅斯陌斯(K.Jaers)《大学理念》(TheIdeaoftheUniversity,1946)、

第三篇:观音信仰深入人心的缘由(精选)

观音信仰深入人心的缘由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与文殊、普贤、大势至菩萨并称的四大菩萨之一。与大势至菩萨一起并称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随侍。在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以“慈航普渡”、“有求必应”的慈悲弘愿,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与信仰。历朝历代,各个阶层的人士几乎都将观音信仰作为自己主要信仰。近年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兴盛,观音信仰更加深入人心。不论是否是佛教信徒,都对观音菩萨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在民间,有很多人每逢子女升学考试、婚丧嫁娶、开张营业前,都会虔诚礼拜观音菩萨,乞求观音菩萨保佑升学顺利、婚嫁吉祥、生意兴隆。“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俗谚充分说明了观音信仰在民间被重视的程度。那么,观音信仰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观音在中国的神异传说

观音菩萨全称为观世音菩萨,因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省去“世”字,简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是浙江普陀山。关于观音菩萨的应化事迹,有一个神异的传说: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人慧锷慕名来中国学法。他来到当时著名佛教胜地五台山法华寺朝拜,受到方丈和尚的热情接待。

当慧锷进人大雄宝殿礼拜时,一眼看见一尊观音菩萨的观音圣像,一下子惊呆了。这尊观音圣像光芒四射,系用白玉精工雕成,长有三尺左右;菩萨手持净瓶,瓶中插着一朵莲花,坐在莲台宝座之上。菩萨的容貌清秀华贵,眉如弯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璎珞横披,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端庄妩媚,慈祥可亲。慧锷在观音法像前足足礼拜瞻仰了一个多时辰,依依不舍离去。当天晚上,慧锷十分激动,他想,我到中土来,就是想要朝拜观音,今天真是有缘,来到五台山就见到了观音菩萨。这尊菩萨宝像庄严慈祥,要是能请到日本去供奉,让东瀛人民也礼拜观音菩萨,那该有多好啊!第二天,慧锷便叩见了方丈,径直向方丈说明心意: “弟子慧锷来自日本,专来朝拜菩萨灵地,瞻仰菩萨法像。昨日有幸,得见贵寺观音大士法像,不胜欣喜之至!弟子至心崇敬观音菩萨,思量再三,有心请观音东临日本,以教化那里百姓,救度彼地一切苦厄,恳请禅师恩准?”

方丈和尚说: “此是大事,容老衲考虑考虑。”

慧锷见方丈犹豫不决,便再三叩请,表示诚意。方丈看慧锷至诚恳切地请求,便答应了。

方丈和尚举行过迎请仪式后,亲手将观音圣像交给慧锷。临行前,方丈语重心长地叮嘱慧锷:“此尊观音法像为文殊菩萨所造。文殊菩萨来五台开辟道场以后,常常思念观音大土,于是塑造了这尊观音法像,可谓稀世珍宝。如今请去日本,此去万水千山,路程遥远,一路可要多加小心。如遇到困难,可礼拜菩萨法像,诵念菩萨圣号,菩萨自会指点迷津。”慧锷又连连称谢。

第二天一大早,慧锷便拜别方丈,捧着观音圣像南行,经过二十多天到达了长江。他又转乘一艘帆船,日夜兼程,顺江而下,七天后进人东海。不久帆船驰到一处群岛附近。想到不久观音菩萨就可在日本供奉,慧锷心中十分高兴。没想到,海上狂风大作,海浪翻滚,掀起冲天波涛,把船打得东倒西歪,差点就要翻船。慧锷想起方丈的话,急忙向观音大土叩拜求救。说来也巧,虽然风暴仍未停,但帆船却不再颠簸,安然无恙,海水把船托到了普陀岛的一个山岙之中,这里风平浪静。慧锷抛锚落帆,把船停下来,决定等待大风平息后再走。

第二天,风平浪静,慧锷扬帆起航。可是船刚出山岙,海面上突然升起了一团灰白色烟雾,越升越高,像顶帘子,正好挂在船头前面,挡住了去路。任船如何行驶,烟雾丝毫不退。慧锷无奈,只好仍然把船驶进岙口,抛锚落帆,等烟雾消散了再走。

第三天早上,开始旭日高照,晴空万里。慧锷心中大喜,马上扬帆启航。可是,船刚行不远,天色大变,顷刻间,乌云遮日,巨浪滔天,狂风大作,船突然停在海面上,好像生了根一样,再也前进不得。这时海上漂起来一朵朵铁莲,转眼之间,整个普陀山海面全是铁莲花,把帆船团团围在中间。慧锷大惊,静心细想,莫非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么?他回到船舱里,跪在观音佛像面前祈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一定跟从观音菩萨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奉我佛。” 刚说完,忽然听到“轰隆”一声,从海底钻出一头铁牛,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吞嚼铁莲,一会工夫,就吞食了一大片。于是海面上现出一条航道,正好能够通过一条帆船。铁牛在前面游,帆船在后面驶,行了不久,突然又“轰隆”一声,铁牛沉人海底,满海的铁莲也无影无踪了。船径直驶向普陀山。慧锷便与附近村民一起为观音菩萨建造殿堂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

自此,普陀山便成为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不远千里朝拜普陀山,并屡有信徒感得观音菩萨示现的瑞相发生。

二、观音经典的影响

观音信仰之所以能够深人人心,一个重要缘由是观音经典的影响。在许多佛教经典中,都有关于观音事迹的记载。其中最为集中描述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事迹的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向无尽意菩萨详细讲述了当苦海众生遭遇劫难、受诸苦恼之时,若能至诚恳切地称颂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音菩萨就会观其音声,及时救脱众生出离苦海。

对于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的悲愿,《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从这段经文论述可以看出,一个人若能够持诵观音菩萨名号,即使遇到水火等灾难,也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颂文中,对众生念诵观音菩萨的灵异事迹有更详尽地描述: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蜕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愿望,都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希望能够得到诸佛菩萨的加被,这就是为何有那么多人都会烧香拜佛的缘由。而观音菩萨正是符合了众生的这些愿望,不仅能够寻声救苦,而且还能够使众生所求如愿。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可见,若人能够虔诚礼拜观音菩萨,他所需求的各种愿望都能得到满足。观音菩萨度化众生还有善巧方便的一面,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时,观音菩萨就会示现什么形象为其说法。观音菩萨之所以随缘示现不同的形象,就是为了给众生一种亲近的感觉,以便更加方便地度化众生。对此,经中有如是沦述:

“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从以上经文的论述可知,观音菩萨不仅具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情怀,而且还能以善巧的方法度化众生,满足众生的各种愿望。在《观音赞偈》中全面总结了观音菩萨的这种精神: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由于观音经典对观音悲心和法力的描述,大大增加了民众对观音信仰的信心。久而久之,观音信仰便在民间传播开来,成为民众的普遍信仰。

三、古典小说戏剧的宣扬

观音信仰之所以受到民众的普遍信仰,与古典小说戏剧的宣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两晋之际,观音信仰就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到了南北朝,由于频繁的战乱、社会动荡等原因,观音信仰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此时还先后出现了一些专门宣扬观音菩萨灵验感应故事的神魔小说,如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宣验记》、傅亮编的《光世音应验记》、齐代王谈编的《冥样记》等等。在小说戏剧等作品中,观音菩萨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宗教意义,成为“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化身。在宣扬观音信仰的众多文艺作品中,以小说《西游记》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西游记》叙述了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一路降伏妖魔鬼怪,到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的过程,赞颂了唐僧师徒不畏艰险、顽强向上的求法精神。

在小说《西游记》中,观音是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降妖伏怪、具有无上法力的战斗神。在一百回的故事里,仅观音菩萨直接出场的章回就达二十回之多,还不算未直接出场露面而被其他人物提到的章回。二十余个妖魔鬼怪里,最终为观音菩萨所降伏的占了一小半。每当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过程中遇到妖魔阻路、师父被捉、甚或受了天大的委屈之时,唐僧的大弟子孙悟空就会向观音菩萨求救。此时,观音菩萨就会寻声救苦,降伏妖魔,为唐僧师徒铲除取经途中的障碍。就具体的情节来说,回目中出现观音的就有:《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服熊罴怪》、《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行者假名降怪猴,观音现像伏妖王》等等。另外像《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这种回目中不曾标出观音而内容出现了观音的也很多。可以说,观音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取经过程中。小说以观音为唐僧师徒排忧解难的故事为依托,艺术性地再现了具有“称名救苦,随类应现”、“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三十二应身,十四种无畏”等品格的观音菩萨的形象。

《西游记》中那一个个具体的观音降妖伏魔的故事,如收伏熊罴怪,救活人生果树、慈缚红孩儿、救难现鱼篮、现像缚怪王等等,显示了观音菩萨无上法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民间的影响也非常深广。

如《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服熊罴怪》中,就讲述了观音菩萨降伏妖魔的神力:

唐僧师徒经过黑风洞时,唐僧的袈裟被黑风洞的妖怪偷走,孙悟空寻到黑风洞,见到几个妖怪在谈论袈裟之事。悟空要夺回袈裟,几经与妖魔战斗,最终无法胜过妖魔,最后妖魔闭门不出。孙悟空万般无奈,便报经唐僧,到南海请观音菩萨降伏妖魔,讨回唐僧的袈裟。

孙悟空见到观音菩萨后,说明来由,观音菩萨便跟随悟空同驾祥云,来到黑风洞。观音菩萨用计令魔王现出熊罴的原型,交付了唐僧的袈裟给悟空,然后,观音菩萨带着熊罴回到南海,唐僧师徒对观音菩萨千恩万谢,继续西天取经。在《西游汜》小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之后,观音形象则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引起的大批人对观音信仰的痴迷与执着。

由于观音菩萨的神话传说符合当时民众要求摆脱苦难、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而且以慈悲济渡为本愿的传说使大家感到有一种亲切感,所以观音信仰在民间发展迅速。

四、观音应验事迹的影响

在中国民间,有很多关于虔减念诵或礼拜观音菩萨得到应验事迹的故事。在这些活生生的故事影响下,信仰观音菩萨的人与日俱增。据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记载,宋朝徐熙载的母亲程氏,平素敬奉观音大士。绍兴四年,熙载在彭大任家里教私塾,带两个儿子同去。回家时,租用石镇的船。那时正遇到长江涨大水。夜半时,暴风雨骤至,波浪遮天,舵手已无计可施。熙载心想,此刻父子性命都寄托在这小船上,如果被淹死,老母亲哪个来抚养?!他情急智生,当即带领同船的人,大家齐声念观音菩萨名号。过了很久,见到有一株大桑树,大家用力划去,才把船系稳停泊下来。第二天早起看时,船搁在沙滩上,却没有看见大桑树。抵家时,他母亲迎上前来笑着说: “我昨夜梦见一位老婆婆,带引你们父子回家,今天果然回来了。”这才知道是菩萨挽救了他们。《高僧传》有则关于观音灵感的记载。三国时期,魏国的道集禅师,一次行经寿阳西山,被一群盗贼抓获。他们将道集禅师绑在树上,准备杀掉他。道集禅师一心念诵观音圣号不停,这群盗贼持刀雨点般地砍他,却丝毫没有损伤,盗贼大惊,惊慌逃走,道集禅师因此得脱逃。

清代周克复《观世音持验纪》中有则故事说,东晋时徐荣,安徽琅琊人、一次从东阳回京,驾船的是定山人,没有水路经验,将船误堕洄流中。船随波涛起伏,眼看就要沉没,徐荣无计可施,惟有急呼观世音。眨眼之间,如有数十人一齐用力将船拖出洄流,沿江而下。但天色已晚,更加阴暗,雨骤风狂,白浪掀天,向前驶去,不知何处。徐荣置生死于度外,一心诵经不绝于口。忽然,望见山头火光透亮,于是船向火光驶去,安然到岸,但却不再见有火光,同船的人都觉得奇怪。第二天早上问附近居民,昨夜山上是什么火光?众人惊讶地说:“昨夜风雨那么大,山上怎么能有火呢!”这才知道是冥冥中有观音菩萨在护佑!近代以来,有关念诵观音圣号得应验的感应事迹也屡见不鲜。台湾慧律法师曾于十年前,在新加坡的金文泰体育场,念观音菩萨发生过强烈的感应。事情是这样:主办单位筹备佛法演讲,已达半年,并已投入了很多财力。可是演讲开始前,突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法师心想:露天操场上有好几万人,如果下起大雨,麻烦可大了。这时,他就念观世音菩萨,祈求菩萨的加持,同时观想菩萨撑着一把大伞,覆盖整个操场。结果很不可思议,活动当中,天空并没有掉下一滴雨水。演讲完后,游览车开出去一看,全新加坡统统下雨,还积水,唯金文泰体育场没有下雨?法师说,至减恳切,可以感动佛菩萨,但是发心不能自私。

综上所述,由于观音神异故事的传播、观音经典的流传、小说戏剧的宣扬以及观音应验事迹的多重影响,观音信仰不仅被佛教徒所重视,而且在民间也妇孺皆知,竞相奉行。观音信仰由此深人人心,成为全民的信仰!

第四篇:渊源六一

渊源“六·一”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从此以后,每年的6月1日,各国儿童举行集会,庆祝自己的节日。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第五篇:试谈佛教与基督教的信仰区别

当代我国为何还有群众信仰宗教

——从人生观浅谈群众的宗教信仰

每一个人从会思考起,对自己活着、存在着的生命,其目的、意义等人生观,或多或少都做过思考与评估。这个思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加深而有所改变或趋于丰富。而宗教信仰更把人生观延长至未来,乃至企盼永恒的生命。例如佛教,以其救主释迦摩尼教义为中心思想,佛为最高目的。基督教的信仰是上帝、耶稣基督、圣灵三一真神,是要人从新建立人与神的关系。即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万物;唯有相信圣灵来到我们当中,我们才能与神和好,保守在神的爱中;唯有相信主——耶稣的救赎,人才能重生,且有永生。

一、佛教的人生观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换句话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乃是说世人人生的意义。他们的人生意义不外乎以下几点。吃喝、玩乐、追求智慧知识、为名、为财、为健康长寿。当人遇到患难或生死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人生虚空、苦难、无常?佛教人生观可包括在无常、苦、空、允我、不净几个字里面。佛教看人生是苦,苦是从业来,业足由无明来。无明是因,业与苦是果。无明是无始以来,即在人心中,由罪才生出多样痛苦与死亡。

1.虚空的看法

佛教对世界的看法是“空”的。他们说:“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于中,妻也空,儿也空„„。”佛教的人生观是悲观的,他们是厌世的,因而他们要上出修道,看破红尘脱离凡间,他们认为人生就是痛苦——生、老、病、死。富贵的、做了王的、也要经受生、老、病、死。他们承认世界上一切皆空,但他们没有一个办法来弥补这个“空”。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呢?佛教看人生是空的,所谓“四大皆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指为天地间一切物质的因素,天地万物是四大和合而成,人身亦是四大和合而成。四大皆空,就是一切皆空,一切皆虚幻如泡影,《四十二章经》上有云: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1。

2.苦难的看法

佛教把人的感受分为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切感受都是:苦2。他们认为人死了就要投胎,按我们今生的善恶决定做人的等级或做王、或做乞丐,甚或做禽兽,这就是轮回。来世做贫贱者固然痛苦,就算投了王胎,当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一个字,就是“苦”。社会人生原是一大苦聚,全无幸福欢乐可言。生命满了苦难,重要的有四:生、老、病、死;受苦是人生一个无了期的循环,而轮回就是一个咒诅3。以人生为苦的判断,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厌世思想,从消极方面反映了佛教“苦”具有普遍的性格。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苦”就是必然的。所以遭遇人生痛苦的悲观者,都易走向皈依佛门,看空世界,以求解脱生死,进入涅盘,所以佛门不能解决人生苦难。

3.得救的看法

佛教因性善论的丰张,而以为人虽然被无明遮蔽、牵引,而流转于虚妄幻灭的不觉之中,迷失在污浊不实的大千世界里面,但囚本性清明,佛性本具,佛性本身具有去幺呈真,破迷除妄的觉知能力,因此在悟与修的不断进程中,可以靠着内在力量使白己超脱蔽障。虽然佛教徒也礼佛拜菩萨,但佛、菩萨的护持只是助缘,人解脱之所以可能,乃因内具自我救拔的佛性,因此,佛教是一个自力宗教,主张人不需要外力的救赎。佛教从佛性论主张人性本善,可以靠自己得救。但在古今中外的实证中,人根本不可能靠己达到完全、完美的地步。承认 1 王景庆:《佛耶和参》 杜继文:《佛教史》 南京人民出版礼,2008 赵建明:《佛教与基督教比较》 人自我本质的不完美性,并不会损及人的价值和尊严,真止的勇者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信仰不必是虚假的完美理论,信仰必须是可以体证的生命之道。

佛教并没有专文讨论人性的问题,但“佛性”论,却是佛教理论的中心议题。佛教以为,一切众生佛性本具,而佛性是清净无染、光明无垢。虽然无始之初,佛性为无明客尘所覆,而起惑造业,但这无损于本性之圆善,人内具的本性仍是全善光明的,且其自主能力并不会因无明的缘故,而折损、缺陷或死亡。意思是说,人性不只是纯善的,且有去恶还善的自救能力。

二、基督教的人生观

基督教则不同,认为人生是有价值的,在世上做上帝的儿女,赋有上帝的形像,高过万物,上帝儿女受命管理世界万物,为世界主人翁,有权利用万物,创作生产,与上帝同工。虽然人类妄用自由,离开上帝,生出种种罪恶痛苦,然而上帝仍是管理世界,差遣救主,使人胜过罪恶,胜过痛苦。

1.虚空的看法

基督徒看世界也是虚空、痛苦。但我们不是厌世派。我们的人生观是乐观的,因为我们找到了至宝——基督,一个人没有神,离开神,是何等的空!正如初生的婴儿没有父母是何等的痛苦一样。在日光之下,一切只是捉影捕风,“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虚空”和“空虚”是一样的意思。捕者捉也,我们一切所作的,有如“捉风”,风怎能捉住呢?捉来捉去,还是一个空。一个得永生的人就不悲观了。他的人生观是欢乐的。他虽然看万事如粪土,但他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表现良好,既殷勤又忠诚,不贪利也不迟到早退。他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已经得着永生的盼望。他清楚知道人生的意义,做人不单要为别人得今生的好处,主要还是要叫人得永远的生命,他能有好的袁现,是要荣耀神!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并不枉然。盼望你也能做这样的人!由悲观失望转向基督,成为一个满有喜乐平安,为要叫人同得福音好处的人,这才是人生在世上最大的目的意义。

2.苦难的看法

人世问有许多苦难,大致可分为两类:天灾和人祸。天灾:如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给人带米许多苦难。当面对这些天灾时,人不能喊出人定胜天的口号,人的力量可以避免、预防天灾,但不能抗拒天灾。人祸:则出自人为,人对事情处理不当就有灾祸。现代战争,车祸、死亡等等都构成人祸。当苦难临头的时候,我们要不是想躲避它,就是想找人帮助,靠人力来解决,而对人生到最后没有办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但对基督徒来讲,就不这样。基督徒面对苦难,要依靠耶稣基督,把苦难当作福份。当应对信仰所遇的困难时,会有圣灵帮助你去应对。在经受苦难之后,就有祝福来自上帝。在罗马书中有一个十分奇妙的应许,说是:“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这节经文没有应许我们生活从此没有痛苦和困难,而是告诉我们,上帝将在我们生活中允许所有的事情发生,包括不幸的事,泛难和试炼,并使我们从中得到益处。基督徒对世界、生活、苦难„„等所有属世事物观察的视角应当是俯瞰式而不是平行式。是在基督里以属天的眼光透视这一切。因为他的生命既不属这世界,就应当不被苦难所侵扰,而是因苦难变得更坚强,因苦难更加认识他的主、他的神。苦难只能使基督徒越来越爱主,越来越小爱世界;苦难越来越造就我们,使我们的心归向他;苦难也试验我们的心,发现在神面前的不足。

没有苦难,能认谀我们神的崇高和荣耀吗?大卫说:“神阿,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为什么?无限崇高、无限荣耀的神,难道还要让人来祝愿?可是,若不经历苦难,我们能深切认识他的崇高与荣耀吗?没有苦难,能知道我们的神的全能吗?没有:苦难,能体验我们的神的无限大爱吗?没有苦难,我们能了解白己向着神的心是多么少,又是何等亏缺他的荣耀吗?苦难使我们学习顺服。耶稣基督“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可见苦难是学列顺服的唯一途径。除了我们更认识神以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我们面对:苦难的时候,心里有力量、有平安。我们越多认识神,从圣灵和真道里赐下的能力就越多;我们与神相交越深,他的爱对我们的吸引就越大。当苦难迫近时,就会一直扑到我主的怀里。主啊,救我!主啊,我在这里。

3.得救的看法

佛教认为他们的得救,是凭着他们的行为和行善就都可以得救。却往往忽略他们的得救不是靠他们的行为或行善,这一切都是神免费送给人的礼物。圣经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由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所以我们得救不是靠行为或行善,换的救恩,这样人的自夸、骄傲、自高的心。就此应验了圣经所说:“神为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福音的第一声,就是“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得救的根据是恩典,得救的心是相信。神经指示了我们得救的途径。人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揣摩。因为神极爱世人,爱到一个程度,甚至把他的独生爱子也赐给了我们。无论是婴孩,或是成人,若无基督的恩典都不能得蒙拯救。那赐给我们的恩典,不是因我们有任何功德,乃是白白的因此可称为白白的恩典4。神的话清楚地告诉我们:神的恩典预备了救恩,人的相信体验了救恩,人不能自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谁都盼望早日得救!得救的信心是什么!

第一、信心不是迷信。常人往往把信心和迷信混作一谈。第二、信心不是眼见。就是“先给我看,我就相信。第三、信心不是行为,信心也不是感觉。那正确的信心: 第一、信是实化,“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第二、信是接受,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第二、所以我们是凭着信心接受神所预备的救恩,得救的信是得生命的信,是有权柄作 神儿女的信,是得重生、受圣灵的信,是借圣父的洗而成为基督身体一部分的信,是一次入门而永远成为神家人的信。5也就是人得救的确据。

结论

基督徒的人生,不是出家逃避痛苦,耶稣不躲避十字架而迎接它,使痛苦变为人的喜乐。他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又向父说:我不求您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您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基督徒以爱在人类中服务,愈做愈有味。虽然人生短暂,在世界是客旅,是寄居的。世途行完毕时,就毫无畏惧的,返回天家,与父上帝同在。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消极的,乃是积极的,不是逃避的,乃是向前的。人若认为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应当努力向前奋斗,创造,与上帝同工,就必赞成耶稣式的人生;人若以为人生是苦空、无常、虚幻,就必跟随释迦。这两种人生观分别是很大的。接受佛道者,看人生不过泡影,瞬息幻灭,他的人生观是否定的,势必逃避现实,进入虚空寂灭之境。接受耶稣的人,看人生是有使命的,充满着生机活力,我们的人生观是肯定,虽遇苦难,有耶稣同行,能努力奋斗,追求上帝指示的目标,做有益身心,服社会的事业。这是主耶稣的应许:我来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奥古斯丁:《恩典与自由》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陈终道:《万世救恩》吉林新闻出版局,1992

下载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

    〈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3 (1993):497-544。 本文係以五至六世紀華北村落的佛教造像記為主要資料,探討其 時鄉村居民的宗教活......

    从交易员到佛教徒——我为何信仰佛教?

    投资家1973:从交易员到佛教徒——我为何信仰佛教? 写这篇文章的因缘来自一位老友的提问。她问:“范兄, 你是如何与佛门结下缘分的,方便的话,说说看好吗?”当然,凡事都不是无缘无故......

    浅谈佛教

    浅谈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

    佛教(范文模版)

    一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中国四大宗教指那些教? 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园六世纪发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宣扬“众生不等”、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每个人靠自己修行......

    观音节日

    观音节日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为普陀山三大香期。这三个月的初十之后,国内外信徒香客纷纷上山,前来朝拜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至......

    陈葆真:南唐三主与佛教信仰

    南唐三主与佛教信仰 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 陈葆真 佛学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学研讨会论文集(文学部份) 佛学会议论文汇编2(1998) 页245-285 一、引 言 佛教于西汉 ( 2......

    自由主义渊源及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简述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

    企业文化的渊源

    企业文化的渊源 ——《中国企业资本——动力之源》序(中) 苍狼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神文明往往是伴随着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