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渊源

时间:2019-05-11 22:2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文化的渊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文化的渊源》。

第一篇:企业文化的渊源

企业文化的渊源

——《中国企业资本——动力之源》序(中)

苍狼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神文明往往是伴随着物质文明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脱离不了这个基本原理。

企业文化是从西方文明中延展而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911年,美国的泰勒经过对企业管理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提出科学管理学说,创立古典管理理论,导致企业管理开始由经验管理阶段进入科学管理阶段。科学管理理论实施人类在企业管理上的首次系统化、科学化尝试,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较之经验管理有了较大进步。

30年代,美国学者梅奥创立了以“社会人”为主线的人际关系学说,以此为基础,40年代以后又在美国形成了包容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的新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二战以后,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的相应产生,以组织管理为特征的管理科学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奠定企业文化的发展基础,由于企业文化逐渐渗透在企业管理和生产力发展之中,西方国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新的技术发明涌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美国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头号经济强国。

进入70年代以后,以石油危机冲击为契机,美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连续增长了20多年后于1973年戛然而止。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美国企业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成为现代企业跳跃发展的关键。

1980年以后,美国人终于明白,日本企业的成功固然与资金、设备、技术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其深层原因则在于日本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能打破西方注重理性的管理理论框架,把企业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实施管理,在于其在借助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国实际,着力实现管理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用日本人的话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企业”。

发展就是硬道理。八十年代初,西方人重新审视企业文化之时,纷纷关注日本管理模式,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现象。紧接美国的沃尔格出版的开美国企业研究之先河之著——《日本第一》,1980年到1981年间,美国管理界连续出版了几部专门研究企业文化的论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四部著作以其崭新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把企业文化牵引到一个鲜花烂漫的春天。

1990年后,本杰明·斯耐得出版了他的专著《组织气氛与文化》,他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与管理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影响组织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对组织的奉献精神,最终影响组织的生产效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1997年,爱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与领导》第二版出版。在这一版中,沙因增加了在组织发展各个阶段如何培育、塑造组织文化,组织主要领导如何应用文化规则,领导组织达成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使命等,他还研究了组织中的亚文化。

1999年,特瑞斯·迪尔和爱兰·肯尼迪再次合作,出版了《新企业文化》。在这本书中,他们认为稳定的企业文化很重要,他们探寻企业领导在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满足工人作为人的需求之间维持平衡的途径。他们认为,企业经理和企业领导所面临的挑战是建立和谐的企业运行机制,汲取著名创新型公司的经验,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迎接21世纪的挑战。提出企业文化这一理论体系,成为当时全美最畅销的书目,标志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开启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阶段。

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一批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逐渐达成共识: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企业文化的推动下,逐步走出萧条的阴影。通用汽车、通用电器、可口可乐、沃尔玛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规模急剧膨胀,并产生了微软、思科等驰骋世界信息市场的巨无霸。企业文化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创造了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从1991年3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117个月,成为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最长的一个时期,比60年代连续增长106个月的纪录多出了11个月;在1997年以后的4年里,美国经济每年的增长都超过了4%。这次美国经济扩张实际上

是从1982年底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持续了20年。到2002年底,美国的年GDP已超过了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年GDP的大约三分之一!

多少年来,我陶醉在国内外的企业文化之中,我私下认为,企业文化的渊源在于西方工业文明。企业文化从“泰罗制”开始(即侧重于技术——围绕着生产力研究的文化),飞跃到以“马遏尔式”(即不但研究生产力,而且涉及生产关系问题、人的道德情操、人的价值追求。)强化“企业心”,通过对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世纪交替之时,企业文化研究已进入“波特价值链”(即将企业全部运作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人们在研究核心竞争力、核心业务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探求核心价值观的构筑。

作者简介

许强笔名:谭儒、苍狼、一路等。

某日报社总编助理、产经新闻部主任。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高级经营师,中国品牌经理人协会理事,中国十大品牌经理人(提名奖)。

作品有《中国人可以说富》、《中国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厂长成功案例读本》、《大谋局》、《领导成功管理智略分析报告》、《总经理掌控商道能力分析报告》、《酒歌与苍凉》等多部书籍和数千余篇经济随笔。其中《中国人可以说富》发行量突破十万册,《大谋局》为中国图书“三大局”之一。

第二篇:日本企业文化的渊源

日本企业文化的渊源

企业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的成功源于日本的企业文化,主要是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与外部联系中的诚信。日本职员的团结、协作和同甘共苦,还有像休戚与共、甘愿为企业、团队不计个人得失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令人惊讶。在与外部的联系中,日本企业的诚信度是世界公认的。诚信来源于团队内个体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而日本企业文化的背后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

儒家文化的引进

日本引进儒教始于律令时代(7世纪的奈良、平安时代),大量经书随着遣隋史、遣唐史的往来流入日本,加之留学生、留学僧的学成归国及中国大陆名人、名僧的东渡,儒家思想的五伦五常(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兄弟之序、朋友之信)的人伦关系、忠、孝、诚、信等经过诠释与吸收逐渐日本本土化了。有专家说,日本文化的中心是儒家文化,这一点都不为过,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思想根基就是日本化了的儒家思想。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从字义上理解是武士在其职业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的渊源来自三方面:佛教——给与武士道以平静的听从命运的意识,对不可避免的事情泰然处之,恬静的服从;神道——教导武士对君主(上级)绝对的忠诚,对祖先虔诚的尊敬和对父母无条件的孝行,包含了日本民族精神中的爱国心和忠义;儒学思想——主要是孔孟的教诲,是武士道道德教义最丰富的渊源。孔孟的冷静、仁慈、智慧的处世哲学提供了武士作为统治阶层的职业道德,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五伦之道又为其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准则。

武士道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为严格的教诲,卑劣的举动和狡诈的行为是武士最忌讳、最不屑一顾的;勇是敢作敢当、坚韧不拔的精神,诸如刚毅、不屈不挠、大胆、镇定自若、勇气等品质都属于勇;仁是恻隐之心,爱、宽容、同情、怜悯是人的精神中最高尚的东西;礼是接人待物要殷勤而郑重;诚是信实和诚实,高于礼之上;名誉则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的明确自觉,是“人本身不朽的部分”;忠义是对上的服从和忠诚,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

武士道最初作为武士阶层的行为之“道”,通过多种途径流传、传播开来,也向全体国民提供了道德标准。虽然平民可能未达到武士的高度,以之为中心的“和魂”却成为日本民族精神的体现。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大就是因为“和魂洋才”的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武士与武士道已经成为历史,如散落的樱花一样,但这种精神却依然存在,成为日本变化的动力之一,成为日本现代企业文化和诚信的精神根基。

武士道精神的延伸

虽然武士道精神由上到下成为日本民族精神的根本,但具体把这种精神和思想平民化的是江户中期的石田梅岩和末期的二宫尊德。

江户中期以后,随着商业资本的发达,从事商业活动的町人力量越来越强,给商人现实生活以巨大思想影响的思想家石田梅岩(1685~1744)创立了町人的生活哲学——心学。心学的基础是性理学,即程朱儒学。石田梅岩是如何把心学转化为町人的实践哲学的呢? 他首先肯定商人及商业的存在意义。他在肯定士农工商这种身份制社会的同时,又主张尽管有身份上的差别,但在职份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商人既要安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的存在意义。并通过解释和论证,把他普遍性的天人合一的性理学同特殊的经验世界中肯定商业的思想结合起来。

梅岩认为,正直(诚实取利)和俭约是商人之道。非法取利是商人的不正当行为,是恶德,以正当方法根据当时市场的变动取利为正当利益。正直不仅表现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还表现在占有关系中。“我物即为我物,人之物即为人之物,借出之物要收回,借来之物要归还,不能有丝毫私心”。此外,在人际关系中,“行正直,则世间同归和睦,四海之内皆如兄弟”。这样,他把正直作为人伦之本,认为是行商的基本条件。俭约在梅岩那里有比经济意义更为深刻的含义,被视为是根本性的道德。不仅是治家从业的个人道德,也是治国的社会道德。俭约不是吝啬,“万事唯随法”,即根据物的性状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效用。石田梅岩逝世后,在其弟子们的努力下,心学运动很快扩展到以江户(今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除九州外,全国约建有200个讲习梅岩心学的学舍。通过各学舍的教育活动,给与町人、农民、武士等各社会阶层以巨大的教化,确立了以正直和俭约为主要道德条目的伦理道德观。商人根据商人之道进行正当的商业活动,不仅为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和明治以后日本经济的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现代商业企业规定了经济伦理规范,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日本现代商业企业文化仍然恪守着梅岩的“道”。

在梅岩之后又出现了一位报德思想家——二宫尊德(原名二宫金次郎,1787~1856),是日本的教育家、农学家,也是日本本土派思想家。他的报德思想在明治时期即得到了认同和推广,对普通民众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宫尊德的报德思想具体说来就是勤、俭、让的生活观,顾名思义勤即勤勉、勤劳,俭即俭约,让即推让。他的这一生活观是融合了儒学、神道和佛教的说教及自己年轻时经历而形成的信念。与武士道精神和梅岩心学一样,其基础还是儒家思想,但与传统朱子学的天道即人道、强调人应该遵守天道不同,二宫尊德区别了天道与人道,并主张以衣食住为根本的人道的独立性。在他人道作为的思想中,已经体现了资本制经济的工业、农业并重、重视实践与经济发展的思想。二宫尊德的报德精神的两大支柱是“道德”与“经济”,他说过“忘却道德的经济是罪恶,忘却经济的道德是空言”。后

来的日本资本主义经济之父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经营理念与二宫尊德的理念完全一致。二宫尊德是农学家,但他的目光却不仅限于村落,而是投射到整个国家与社会。勤劳是他提倡的一种人类应有的生存方式,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勤奋努力,勤劳是报天地生育抚养之恩德。对于勤劳换来的劳动成果,要节俭,但并不是消极地节俭,而是提倡以正当的消费和积极的劳动来增加社会财富,积累和增加社会财富的最终目的在于报德。他还认为各个职业之间没有地位差异,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应该兢兢业业、坚持到底,教导人们应该有热爱本职的敬业精神。对于商业,他认为商业的目的是为了流通商品的有无,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同石田梅岩一样,他也强调要顺从“商道”。“商道”就是以诚实正直的心来对待商业,把经济与道德相结合。

明治时期二宫尊德的报德思想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全面地转变为面向社会一般的报德精神。1905年(明治38年)“报德会”成立,创办刊物《斯民》,研究宣传报德思想。1912年(大正元年)改为“中央报德会”。这期间关于报德思想的文章和刊物大量发表和出版,对日本国民的教化、内政改良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报德思想及其中体现的职业伦理既适应了当时社会结构、稳定了社会秩序,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鼓励了工商业的发展。这些思想在今天的日本商业及企业界仍然普遍适用。

文化渊源的意义

不论是武士道精神还是石田梅岩的心学,还有二宫尊德的报德思想等,其根源其实就是吸收并发扬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今天,日本知名企业中如京瓷、松下等各个企业文化的特色虽不同,但可以说基本都与传统儒学思想有关,并融合发展了神道佛教等的教诲,这也证明了传统的东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极具生命力的。

日本的崛起引起了东西方学术界的注意,加之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和生态领域问题并由此引发的弊端也日渐突出,很多学者不断的在开始研究如何在东方传统文化上构建企业文化并促进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

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能够保持长久不衰的知名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团结内部,引领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在民众对社会问题认知及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诚信式企业文化建立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优势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以便不断提高和发展,不妨可以借鉴日本一些企业的成功之道,当然在这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求良好有序的发展。

试析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日本被称之为东方的神话,其2005年的GDP总量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据世界第四,在2005年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占有81个。日本自从二战后的一个战败国如何在短短的四五十年中成为世界是一个经济强国,科技强国?这是20世纪许多国家讨论的问题.企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日本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又于企业的文化理念密切相关,所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企业的文化特点。

我们从日本几个富有代表性的企业出发来深入了解一下日本企业的文化特点。

一、松下电器(Panasonic)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创业之初就定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当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声言,“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松下认为,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正是这种崇高的信念支起了松下的今天,我们知道最强大力量来源于人内心一种坚定的信念。

“自来水经营哲学”是松下电器公司最基本的经营理念,相当于宪法中的总纲。他的经营信念

即在于此:“如果一切东西都像自来水一样,能够随便取用的话,社会上的情形就将完全改变了。我的任务就是制造像自来水一样多的电气用具,这是我的生产使命。尽管实际上不容易办得到,但我仍要尽力使物品的价格降低到最便宜的水准。“大抵生产的目的,不外乎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充实生活的内容。这也是我生平最大的愿望”。让电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实际上,不仅是松下,丰田。索尼,本田,以及富士通,佳能等日本知名企业都具有相似的经营理念: 遵守国内外的法律及法规精神,通过公开、公正的企业活动争做得到国际社会信赖的企业市民。遵守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通过扎根于当地社会的企业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从这些共性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企业文化的第一个特点----积极倡导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为企业发展培育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二、索尼公司(SONY)

我们对这个公司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他是亚洲以至全球电子科学技术含量最高的企业之一。我们中基本上每个人购用过他的产品.索尼公司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营销理念-’’不做客户想要的东西,而做能帮助客户的东西”,这创造需求的观念是索尼在营销上的创新.做为电子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产品创新是公司的生命,当然索尼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世界的前列。同样这种创新精神也是体现在日本的各行各业中,当然这同日本政府的相关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特别体现在国家对技术研发的财政拨款上,据统计,日本创新研究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目前已经达到3%左右。其中,用于技术和产品创新的费用,仅占1/3左右,而绝大部分费用,花在了对现有产品和现有技术的改造、改进上。这也说明了日本人创新的一个态度:对于任何一个产品,一定要挖掘出其最大价值,在某一个领域中,不成为该领域最优秀的企业誓不罢休。强大的科技投入,是发展关键技术的基本保证

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得出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第二个特点----努力做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培育支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文化力量。

三、丰田汽车(TOYOTA)

我们知道丰田在上个世纪进入美国市场靠的是两个利器--价格、质量和油耗少。这三个法宝给美国的通用和福特公司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同时在逐步进入21世纪,资源问题成为世界性的课题,这一方面并没有被丰田所遗漏,因此丰田喜一郎认为,开发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的汽车对日本汽车工业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因此新公司成立后,他马上就在研究开发方面为汽车技术的革新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丰田公司不惜将年销售额的6%作为攻关资金,组建起1.2万人的庞大研发队伍,开始了“绿色”汽车的发明创造。经过长达5个年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制,1997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先躯。它消耗每升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比一般汽油车至少提高一倍,污染物却减少了90%,这一新产品的开发给能源的节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种节约意识也是与日本的历史和地理密切相关的。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侧,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

相望。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小物稀,这培养了日本民族节俭的观念,“勿暴殄天物”是许多日本人的口头禅,这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国民的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是最高的。

日本首次提出了零库存的概念,开始还被西方学者视为不可能,但事实证明力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日本公司通过批量生产,对产品的事前检验,对资源的最大利用来达到低成本的目的因此,日本企业文化特点的第三个方面—低成本意识/节约意识

四、其他

19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处于缓慢增长期,即使在企业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然坚持以“年功制”为主的分配模式,较好地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丰田公司注重人才的培育,也是它成功的重要方面。它提倡的企业使命是“造物、育人”,经营理念则是“造物先育人、先人后事”。丰田对人才开发的重视不亚于对产品的开发。公司通过招聘、培训、使用、评价、激励、升迁、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等方法培养人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局面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的第四个方面—“以人为本”与“以企业为家”的人本主义

我们一看到是日本生产,日本产品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质量有保障,虽然这实际上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观,很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拿去年的三菱汽车的例子来说,由于设计上的疏忽使得三菱汽车由于刹车失灵而导致公司将同一批量产品回收。但这也说明了日本企业在总体形象上的设计得到很大的成功。

日本企业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开始经营“文化”。一是非常重视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设有规模较大的宣传部门、企业文化部门或形象策划部门。二是对文化进行战略投资。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特点之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把宣传产品与经营“文化”相统一

我们去分析一个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特点,其目的并不在于知彼,而在于从中有所收获,虽然日本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并不是万能的,但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故为今用,洋为中用。

1、把企业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企业文化是除人、财、物之外的第四种重要资源,中国企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提高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2、把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考虑。

日本企业通过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这对当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当前,中国企业面临构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员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六种和谐关系”的难题,频繁的矿难、紧张的能源、环境的污染等都说明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还未建立起来。因此,中国企业应更加重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员工身心的和谐发展。

3、处理好企业形象塑造(CI)战略与顾客满意(CS)战略的关系,提升企业的形象

许多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多已实施了CI战略,有力地提升了企业自身形象,但对顾客满意(CS)建设方面重视不够。CS战略在日本企业已经被广泛实施。有的企业在经营理念中提出“洞察下一个需求,创造新的价值”,就是深入到顾客的内心深处,去发现连顾客自己也还没察觉到的需求和愿望,并将其变为具体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给顾客以惊喜,继而创造新的需求

随着中国企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导入CS战略是一种趋势和必然。目前,中国企业应该对实施CS战略进行认真研究,择机导入广泛实施这一战略,从而实现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新提升。

第三篇:渊源六一

渊源“六·一”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从此以后,每年的6月1日,各国儿童举行集会,庆祝自己的节日。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第四篇:自由主义渊源及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简述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但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传统。

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这次革新也影响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和康德等人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20世纪20、30年代起,现代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约翰·默里、帕克·穆恩和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菲利浦·诺尔贝克和大卫·米特兰尼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格局进行了深入的考虑,创立了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来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50、60年代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的辩论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乐观主义,其信仰者并非都信是人心本善的信仰者,他们承认并也很强调人性不完善的一面,但他们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成为可能。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秩序。

其次,国家是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后者的重要性会逐渐增加。

再次,国家是国内社会利益的集合体,并非单一理性的行为体。最后,国际社会并非一个和谐的世界,争端、冲突和战争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相对于增强实力以求自保,互利和合作也许是国家共生共存更有效的手段。

第五篇:清明节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

下载企业文化的渊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的渊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托法渊源简介

    信托法是调整信托关系,规范信托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我国,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

    常州渊源历史

    常州文脉被现代行政区域划分的支离破碎 月华如水,夜色阑珊。今晚的月色真美。 这个时候,正好在读张戬炜的《旧时月色》,一看书的名字,就生出几跟欢喜。在常州住了数十年的我,自认......

    国际三八妇女节的渊源

    国际三八妇女节的渊源 关于国际妇女节的起源,大多数的文字记载是这样的:美国芝加哥女工在1909年3月8日这一天为了争取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第二年,......

    “伯乐”典故渊源研究

    作者简介:王文静(1985—),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南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2) 摘 要: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

    日照太阳文化渊源

    日照太阳文化渊源 一、太阳神羲和的传说 灿烂辉煌的太阳,不知多少万年前就辉映着大地,荫护着人类,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想。与此相应,人们敬仰太阳,崇拜太阳,祈祷太阳,创造出难以计数......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 【内容提要】古代希腊科学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也是世界文明的起源之一,它在世界文明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古希腊文明来自何方?它的渊源......

    国际法渊源论文[合集5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法作为法律的一个分支部门,在发挥其维护国际秩序、协调国家间关系和保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方面正逐渐显出它的强大力量和不可替代的作......

    人民政协的文化渊源大全

    人民政协的文化渊源 湖南省郴州市政协主席刘广明 2010年12月06日09:3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文化理念的不同,孕育不同的民主模式。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