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行动方案(县农业局)

时间:2019-05-13 03:3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行动方案(县农业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行动方案(县农业局)》。

第一篇: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行动方案(县农业局)

水城县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精准

扶贫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以及市、县精准扶贫工会会议精神,按照“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的要求,以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有效脱贫。结合水城县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的“三年目标一年完成”的总体安排部署;深入领会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深刻理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按照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原则,把精准扶贫工作往“精”处做、往“深”处做、往“实”处做,用新理念谋划扶贫开发新路子,结合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完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全面完成“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目标任务,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任务

2设计和申报省级园区的各项准备工作,2018年全县的省级园区增加到10个(其中,省级引领型增加到3个)。三是提升园区建设质量。切实加快完善园区水、电、路及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保鲜存储等生产设施,加快推进猕猴桃、茶叶、中药材等技术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方式,推进园区投融资、人才、信息、土地流转等保障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县扶贫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猕猴桃园区管委会,茶叶园区管委会)

(三)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申报驰名商标和贵州省著名商标、知名商号、中国名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创建区域品牌。二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符合登记条件的可以申领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鼓励农户以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以林权出资成立公司。支持引导合作农场将股份合作的土地进行整理规划,引进专业种养大户或专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发展标准化、生态化、专业化生产。三是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拓展服务功能。四是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现代职业农民。立足提升传统农民,引入新型农民,着力培育一批骨干农民,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流转土地等多种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业创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五是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全力抓好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功能。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供销社在农产品加工仓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做好农业产前、产后服务。六是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我县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推介宣传,引进境外优强企业和引导境内企业参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设,输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经营

6道。三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优先围绕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建设产后处理和储运体系,形成各具特色和功能的农产品集散地,辐射带动农特产品生产。四是抓好市场拓展。各级各部门要跳出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加强市场的分析和研判,将市场的导向作用准确的传递到“田间地头”。引导企业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贵阳等为目标市场,建立专卖店、专销区、专销柜。(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供销社、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八)推动“三变”改革。通过“三变”改革,把“三线六带”产业建设与广大农民、尤其贫困群众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机连接起来。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发展需要、全面确权、优先确权”的原则,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集体林权、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产权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推进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打下坚实基础。对开展“三变”改革进展较快,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贫困乡村,要优先开展确权工作。二是做好总结提炼。进一步总结提炼现有“三变”改革发展典型,继续丰富形式和内容,深入挖掘好的做法和经验,在“三线六带”区域优先推广。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将“三变”知识和方法宣传到村、到组、到农户,让广大贫困群众知“三变”、懂“三变”,支持和参与“三变”,积极营造推进“三变”改革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三变”办、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扶贫局、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宏兴公司、县茶叶公司、县农林投公司、县水投公司、县旅投公司)

三、工作步骤

(一)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根据《六盘水市“3155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及县“421”工程建设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乡情、村情实际提出发展的主导产业。县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勘察、指导,帮助分析研究当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和品种。

(二)明确产业经营主体。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及规模,选择项目实施主体。企业组织实施的,采取外引内联的方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并签订初步意向性合作协议,对具有合作意向企业的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实际考察,经择优比选后确定项目实施主体。由农户自行实施的,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其具备组织项目实施的基本操作能力。

(三)逐步完善“三变”机制。根据实施土地的权属、项目建设资金(物质)来源及参与项目建设企业(合作社)和涉及农户技术、劳动力情况,按照《水城县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行动方案》的规定,引入“三变”机制,建立起广大农民、尤其贫困农户与企

10县级“产业化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的重大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项目。加大金融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特惠贷”。按照省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关规定,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

(五)落实责任机制。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评,对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符合任职条件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程序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的,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2015年12月12日

第二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在我国农村中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应当长期坚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家庭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弱点也日益表现出来: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分散形式,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二是农户受文化水平、科技知识的制约,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受交通条件、产品包装、保鲜等限制,即使有批量产品也很难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因此,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经营,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实行农商、农工、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走农业产业化路子,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的必然选择。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又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尽快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农业产业化路子,也是农 1

业、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海中学会游泳的必由之路。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促进长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所在。根据长寿区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一方面要吸引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的企业投资长寿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扶持鼓励有一定经济规模、一定技术含量、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专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和专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创新机制,制订扶持政策,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集体农业企业的转型。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推进长寿区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规范土地流转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中央制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我国一项长期的“三农”政策,我们必须遵照实行;但是重庆有经济实力,可以先行先试地开展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要在进

一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一是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连片开发,大户经营,统一服务。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村户联合,企户联合等形式。二是适度调整土地,对外出务工者、外出经商者、老年农民等自愿流转给集体的土地,集体要作出合理安排,并有意识地向能人倾斜,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长寿区规模化经营可以考虑推进家庭农场发展,首先要推进果树种植家庭农场。根据调研分析,初步确定种粮适度经营规模为100一150亩左右;择优选定扶持一批有技术、有经验、懂市场营销的本地专业农民和生产队长等来经营家庭农场;在发展果树种植家庭农场形成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稳步推进蔬菜生产、畜禽养殖等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引进和培养农业专门人才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专门人才。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就不能得到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就难以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深化农村内部就业。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应以发展家庭农场为契机,培训和引进一批农业专门人才,改变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过大、素质低、能力弱等现状,实现农业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使长寿区农业更适应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四)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而专业化生产必须要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是适应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生产经营要的农业服组织,具有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特征。虽然长寿区在农业、农资服务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产前信息对接、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加工销售只是局部,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对于刚刚起步的专业农民、专业农场迫切需要农机、植保、农资和农产品营销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因此,要研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实现一定区域内农机、植保和农产品收购销售的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例如家庭农场只要一个电话、一份传真或一个电子邮件,就能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种服务。

农业服务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及单位要研究这个课题,提出方法思路并加以实践。

(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2008年,长寿区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市、区财政大力扶持。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进了长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级财政的支农资金要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倾斜,并纳入财政专项预算,确保扶持政策的持续性。要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优惠的税收、信贷等政策支持,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作中,不仅要有新思路、新战略,还要有新举措、新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clunwen.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32658050

投稿邮箱:whlunwen@163.com

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激励和地方党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异常迅猛,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带动和促进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户进行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集约化种植和养殖、多层次加工增值,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必由之路。

第一,积极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快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力求突破。在这方面,一是要扶强现有企业,支持企业强化管理、革新技术、挖潜改造,鼓励兼并重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自身活力,促进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二是要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弱化种植农业,强化加工农业。强化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三是要建设配套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基地建设又最为重要。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四是要注重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在加强对农民、工人技术队伍、企业家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适当奖励。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化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调控管理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应根据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性特点,及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要加强规划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做好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建立政府引导、财政资助、多元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的股份制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农户+基地+公司贷款方式,拓宽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注重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才能促进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此,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农村各类市场主体、有关部门通过生产要素入股,联合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等多种经营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合理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要明确现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真正建立起既公平竞争又分工协作的多元化组织格局。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其资金真正用于规定用途,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应允许其适当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要增加农村金融网点,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应增加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方便存贷业务办理。区分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重点支持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特色产业,搞活一地农村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群众。再次,要立足农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由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性质、经营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应在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结合实际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拓展收费类和服务类资金归集等中间业务,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金融咨询、代理保险销售和理财业务等。要改进服务方式,特别要围绕提高审贷效率和解决担保难问题,逐步探索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综合授信,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同时加强对贷款的监管与指导,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第四篇:推进塔石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进塔石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业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作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山区乡,农业特色明显,可挖掘潜力大。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地探索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推进山区农业转型升级,使农业再创新业、再上台阶,实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是摆在当前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乡按照“立足生态求发展,突出特色做文章”的发展思路,依托山区资源,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科技兴农为动力,坚持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全乡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

1.农业主导产业基本成形。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高山蔬菜、山茶油、笋竹两用林、有机茶、特色林果和菜黄牛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并优化提升了粮油、生猪两大传统产业。逐步形成了岱上—高山蔬菜,塔石—山茶油,东岭、鱼潭—笋竹两用林,井上—有机茶,余仓—翠冠梨,岭边—香榧,高田—菜黄牛等一村一品或多品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产业优势初步显现。目前,全乡高山蔬菜种植面积2400亩,油茶面积1.3万亩,笋竹两用林1万亩,有机茶3000亩,香榧720亩,翠冠梨300亩,菜黄牛年存栏1200多头。

2.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较快。现已培育“祝裕隆”和“狮峰”等区级龙头企业2家。全乡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4家,其中四星级专业合作社1家,二星级1家,年经销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有3家。塔石高丰果菜专业合作社、塔石油茶专业合作社及婺西高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450户,带动农户1000多户,建立基地4000多亩,充分发挥了带基地联农户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了全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3.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实施了《油茶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山地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等一批农业标准化项目。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培训,邀请有关农业科技专家向农民普及标准化生产知识,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得到了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目前,全乡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面积8000多亩(茶叶1500亩、蔬菜1500亩、竹笋5000亩),并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

4.农业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山区农民思想观念、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相对较为滞后的实际,我们不断深化农业服务,积极为农户开展入户指导、技术培训和提供信息,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到产前加强技术培训,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帮助产品销售,切实帮助农户解决困难。

二、制约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几年来,我乡立足山区实际,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从总体看,仍处在低水平发展,有效作用不强。其主要制约因素为:

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集约化发展难。塔石乡是金华偏远山区之一,离市区60公里,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农业主要靠手工操作,劳动生产率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生产效率低。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经济收入减少,导致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无力扩大再生产。

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十分脆弱。山区耕地少,山地多,农业产业比较单一,缺乏新的主导产业,建立的基地规模小,产品质量低,大部分农产品还只是粗加工。更没有建立为农服务的“龙头企业”,这也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商品意识淡薄。我乡人口为14390人,其中外出人口8500多人,留在乡里的农民大多数为60岁以上老人,且多半是小学以下文化,文化素质低。加之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民观念十分陈旧,“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为攒油盐钱”的小农经济思想非常突出,农产品多为自产自销,商品率低。农民从事生产多凭经验,在山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难度大。

4.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近几年,在上级政府的帮扶下,我乡积极发展农业,但存在重生产、轻销售,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为农服务的组织网络、农产品的加工服务体系十分薄弱,依然存在农产品销售难,农民比较效益差,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加快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产业化创造良好条件。一是要完善农田耕作基本条件,加强农田水利、机耕路等建设,不断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大力推广蔬菜大棚、节水滴灌、杀虫灯、智能控制等农业新技术、新设施,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打好基础。

2.培植主导产业,建立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支柱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要立足山区的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可能性,选择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项目。一要巩固改造提高现有传统特色产业,着力构筑区域特色农业新格局。立足山茶油、竹笋、茶叶、番薯干、高山蔬菜、菜黄牛养殖等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投入、健全服务等措施,致力于深度开发,促进这些产业、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增强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二要着眼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对那些资源优势突出,经济优势明显,生产优势稳定,虽然目前规模较小,但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的产业、产品,如铁皮枫斗、香榧、红豆杉的种植,土鸡土猪的原生态养殖,山茶油的精加工等,要组织重点开发,形成规模并逐步拓展成为新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优化农业产业链。在发展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要提高商标意识,重视农产品特别是名牌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宣传。制订完善各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和技

术规程,逐步实行统一品牌策略,真正做到“树一个品牌,舞一个龙头,带一个产业”,争取通过几年努力,在每个主导产业中都有几个叫得响的名牌产品。

3.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农业产业化主体作用。培育建设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是推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要以建立带动全乡特色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山区特色优势,在扶持强化一批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坚持农业引资、产业招商,突出茶叶、油茶、笋竹及林业开发等重点,引进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帮助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一是要高起点建设。建立生产设备先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组建好龙头;二是要多样化经营。鼓励多种经济成份的组织、团体发展龙头企业,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选择经营方式,灵活开展营销活动;三是要开发优质产品。着力开发山区原生态、绿色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使龙头企业的产品能占领市场。

4.搞好服务,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山区客观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建立以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重点的企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以乡村集体经济服务组织为基础,政府经济部门服务为依托,新兴农民自我服务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销售的职业农民。围绕农业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完善物资供给服务,实行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购销、运输和送货服务一条龙,扶持发展农民购销队伍,形成产品流通、运销服务网络。要鼓励各种专业协会和专业产销合作社的发展,特别是要注重以山区高山蔬菜、笋竹林、菜黄牛等特色产业为基础的产销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注重协调生产、组织交流、提供服务,使之作为农民的真正代表进入市场。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柱力量,只有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设施装备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生产环节,产业化才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培育,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二是有计划地引进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副产品多层次开发、增值;三是大力扶持发展各类种养殖示范户、专业大户,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姻,联合进行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开发,使新技术、新成果及时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领域。

6.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为农业产业化保驾护航。加快山区产业化的步伐需要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科学而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把农业产业化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宏观调控。二是建立领导机构,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层层落实责任,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尽力为产业化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投资机制,发展产业化需要有足够的资金,然而山区经济十分落后,资金严重不足,因此,乡政府要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以保证产业化的顺利实施。四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要改变过去企业与农民的买断关系为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产权联结、价格保护、合同约束、风险基金等形式和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第五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前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前发展

欧阳书文 尹 亮

2006年第10期 ——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农村工作中一项带方向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我省从1997年开始,有组织地引导和推动此项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我省自身条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呈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前发展。

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龙头实力不强。2005年我省2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总收入80多亿元,而河南双汇一家企业销售收入就达200亿元,武汉、仙桃、宜昌等3市市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总和也不及双汇一家企业的收入水平。全国58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近10亿元,湖北2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只有3.6亿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2、产品品牌不响。我省有特色的农产品很多,但真正叫得响、有竞争力的产品不多。内蒙古的农产品有13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河南有19个是农业品牌,我省只有一个农业类中国名牌。在“2006年中国品牌500强”中,全国有24个食品品牌入选,其中河南有4家,内蒙古有3家,我省一家没有。

3、产业链条不长。我省进入到终端市场的农产品大多为粗(初级)加工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太小,与农业的规模不相称。2004年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75∶ 1,全国平均水平为1∶ 1,沿海地区达到2∶ 1。

4、利益连接不紧。目前我省相当部分龙头企业没有与农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缺乏稳定专用的原料供给,而农户则缺乏强有力的龙头带动。

5、发展速度不快。蒙牛集团6年前销售收入只有0.37亿元,2005年达到108亿元,6年年均增速达157%。河南思念公司成立于1997年,每年以135%的增长率飞速发展,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出口1000万美元。我省和他们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一些企业,目前有的在缓慢发展,有的仍然在原地打转,有的已经消失了。2005年我省周边六省,个个都有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我省没有一家过10亿元的。“十五”期间我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5%,全国年均增长14%,吉林、河南等省达到20%左右,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各省的支柱产业。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并不晚,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解放不够的观念制约。一是认识上有偏差。有的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政府扶持农业是应该的,但不能扶持企业,尤其不应该扶持民营企业。有的认为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不多,不屑于扶持。这两种认识,导致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虚的多,实的少。二是官本位意识浓厚,服务意识弱,龙头企业没有真正获得市场主体地位。对企业“管、卡、拿”的多,真心服务少。三是部门利益至上,导致政策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有的部门假产业化之名,谋部门利益之实。四是对龙头企业保护意识不强,一旦企业出了问题,则墙倒众人推。我省也有过大的龙头企业,但只是昙花一现,似乎陷入了“小的做不大,大的做不长”的怪圈。

——调整起步晚的结构制约。在全国范围内,目前销售收入过100亿的大型龙头企业,如双汇、蒙牛、伊利等都是畜产品加工企业。全国排在前十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家从事畜产品加工。我省农业过去是“粮棉油”一统天下,现在仍然是以粮棉油为主导产品。粮油加工增值潜力不如畜产品大,且粮食和棉花是国家长期实行垄断专营、相对开放最晚的产品,我省真正放开经营今年才是第四年,一批民营粮棉油加工企业由于政策变化,至今仍没有享受到和国有企业(改制后)一样的待遇。近些年我省在粮食流通上占压了太多的财政、信贷资金和相关生产要素,其他产业和整个农产品加工业长期处于次要的位置,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得支持相对较少。

——体制转换慢的阵痛制约。我省的农产品加工业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但在体制转轨中落后了。比如武汉肉联厂曾是“亚洲之最”,那时双汇名不见经传,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通过转轨改制,双汇成为全国之最。湖南的金健米业,是由收贮企业与加工企业先分离再以股份的形式合作发展起来的。我省粮食行业先是统得过死,后来又分得太彻底,有资金(银行贷款)能收购的不搞加工,搞加工的没有资金去收购粮食,所以没有一家粮食加工企业能够做大。

——资金欠缺的瓶颈制约。龙头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流动资金。我省农业龙头企业普遍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据调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省农业龙头企业只能获得所需资金的一半。以上这些问题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已经得到缓解,有些则还需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近年来,省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力度加大,措施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今年预计,全省有5家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可以跨过10亿元的门槛。为了保持和发展这个良好态势,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各地正在按照“十一五”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规划,着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一些大的行业、大的龙头正在积极谋划重组,这个好的势头要加强引导,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在具体的工作措施上务求“三戒”:一戒急。企业的发展有着自身规律,必然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我省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有些地方为尽快壮大龙头,急功近利,搞“拉郎配”,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值得警惕。我们要超常规的推进,但不能不顾一切冒进,当前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稳定发展与开拓创新、扶大与壮小、竞争与扶持的关系,保持企业发展的持续稳定。二戒空。推进农业产业化靠空喊口号不行,要靠实实在在的投入来推动,中央连续几年在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中就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环节、形式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我省只有武汉、襄樊、黄石、鄂州、天门等市在财政预算中专项列支农业产业化专项,省、市各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投入机制亟待完善。三戒假。现在我省抓农业产业化总体氛围不错,但也存在“假产业化之名谋部门利益之实”的现象,一些部门最关心的是部门这一条线如何多一点“工作”手段和实惠,不能对重点龙头实现资源整合,集中支持。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方式。要把龙头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没有大龙头的带动,农业没有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服务范围要拓宽,对象要调整,要真正把龙头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目前产业化在有些地方仍然只在口头上重视。转变职能和方式,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要加强宏观引导与调控,解决好“管理不力”的问题。要努力在宏观层次上构建“农工商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和调控机制,切实解决分工过细、资源过于分散、都管都不管的状况,加强部门协作,搞好统筹协调,力戒各自为政,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目前我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署了30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组建了担保平台,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要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把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担保资金整合起来,集中扶持一批大龙头。三是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农业既面临着市场风险,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各种流行性疫病的风险,而龙头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很多企业本来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一场疫情就前功尽弃。这个问题单纯靠企业自身是很难解决的。四是帮助和支持企业建立原料基地。龙头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原料的专用性要求不是很高,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要创建品牌,没有相对稳定的原料基地,是很难创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的。而原料基地的建设,也是单纯靠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五是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3、重点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要突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抓重点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优势资源与产业相融互动,培育特色产业支柱。从全省的情况来看,粮食、棉花、油料、畜禽、水产、蔬菜、烟草、林果茶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应该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要通过板块项目,逐项推进,分步实施。各地要根据市场、地域、资源、气候等条件,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确立一个重点产业,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二是抓重点项目,实施大项目拉动战略。我们要借鉴外省经验,采取超常规措施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支持重大项目的实施。要完善农业产业化项目库建设,抓紧建成投产一批、准备开工一批、规划贮备一批,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三是抓重点企业,推进产业整合。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必须做大做强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对在我省各优势产业领域中规模、效益、产品市场占有率、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前列的企业,要进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当前重点跟踪扶持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省里建立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要进一步强化,对大龙头的发展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同时要引导重点产业合理布局,要针对部分行业加工能力过剩的问题,通过市场调控手段,把规模经营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以资本为纽带,整合上下游企业、整合产学研力量、整合行业优势,打造“联合舰队”、“行业航母”,形成企业群体,提高产品知名度。四是抓重点园区。龙头企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已经由散兵游勇向集群式发展,要及时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全省要抓一批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园区。五是抓重点县市。对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过50亿元的县市,要给予重点支持。

4、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引导龙头企业带农户,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要完善“订单农业”,推进产销联合,规范产销合同,提高信用度和履约率。三是要鼓励、提倡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多种服务,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要积极探索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5、完善落实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社会服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各级政府要敢于决断,督促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防止政策部门化。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细化扶持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实施办法,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定期检查政策落实情况。二是要改革并完善扶持资金的使用办法。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凡属政府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补助、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由省级龙头企业直接向省申报,经审查批准后直接拨付到项目,不搞层层划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企业成本。加大财政参与式经营的力度,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大企业尽快成长。三是要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点,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拿办法。需要省级审批的有关事项,企业可直接送省有关部门审批。四是要把招商引进外地企业和培植本土企业放在同等位置,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五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和关心企业家及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在政治上给予他们地位和荣誉、经济上给予他们实惠和待遇、感情上给予他们自豪和情意、事业上给予他们平台和信誉,稳定人心、留住人才、壮大队伍,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厅)

下载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行动方案(县农业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行动方案(县农业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推进邵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进邵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邵阳作为湖南省的农业大市,该如何立足于本地实际,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对靖州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 靖州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2010年7月) 靖州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有农业人口21.47万,......

    农业产业化推进会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推进会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菜园镇按照“巩固、提升、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全镇农业产业化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先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取得的主要成效......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大全

    文章标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

    农业产业化联盟推进情况汇报

    XXX农业产业化联盟推进情况汇报 全市农业产业联盟建设工作启动以来,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凝心聚力、集智创新,围绕“xx”的发展战略,高位思维、大手笔谋划,着力培育新动能,打......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新余市农业产业化“1010工程”建设第二次调度会召开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1010工程”建设,7月8日,市“1010工程”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农业产业化“1010工程”建设第二次调度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为实现向经济强县的跨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把工业的理念注入农业,抓龙头企业发展,抓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抓服务体系建立,抓农业专业协会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