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

时间:2019-05-13 03:2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

第一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

【发布单位】教育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教学厅[2016]5号 【发布日期】2016-05-27 【生效日期】2016-05-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厅[201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书记强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5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5月2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目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键期,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会议要求,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各高校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面向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多渠道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办好各类招聘活动,确保校园招聘活动热度不减、数量提高。继续做好“特岗计划” “三支一扶” “西部计划” “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募、政策落实、后续服务等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启动实施社区服务、健康养老等新项目。尚未制定鼓励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办法的省份,要在毕业生离校前出台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着力抓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创业结合起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实习实践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要抓紧制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学分转换、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具体政策措施。要根据学生创新创业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要加大在科技成果转化、场地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帮扶,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做好“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建设。要在明晰科研成果产权前提下,支持在校学生带着科研成果创业,并提供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各类资源。要充分发挥校友等社会资源作用,多渠道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返乡创业,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返乡创业的学生提供土地、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支持。要组织举办好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各类大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要做好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提供各类学校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三、精准推送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完善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搭建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根据毕业生自身条件、个性特点进行智能化供需匹配,减少毕业生求职盲目性。要广泛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个性化订制服务,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就业指导教师,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水平。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焦虑等心理问题,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

四、抓紧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的通知》(军动〔2016〕41号),建立健全征兵工作定期会商机制,以更大力度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细化分解征集任务,实时掌握学生应征报名、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和预定兵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放暑假前完成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预定兵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宣传动员精准化水平,按照学生征兵工作阶段要求,针对毕业生、在校生、新生三个群体不同特点,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宣传发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鼓励因地制宜出台新措施,今年要重点落实好高考录取通知书中寄送征兵宣传单、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复学升学、转专业、就业创业等政策,努力实现学生征兵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五、切实加强困难帮扶。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以精准统计为基础,重点摸清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状况。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做就业帮扶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性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要建立台账,通过发放求职创业补贴、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开展个性化辅导、推荐岗位信息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高校领导要亲自过问、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要积极主动和人社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努力使他们都能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六、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权益保护,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维权意识,坚决制止就业欺诈行为,帮助毕业生识别虚假或欺诈就业信息,防范招聘陷阱,保护自身权益。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监管,校园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限定院校、性别、户籍、民族等歧视性条款的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七、做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各地各高校要不断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方法,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青年人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主动就业,自觉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加强形势研判和舆情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和问题。要大力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宣传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典型事迹。坚决防止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创业,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新闻炒作。要积极举办主题班会、毕业典礼等,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文明离校活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5月27日

第二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5〕3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

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依托国民教育为部队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军队资源优势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切实提高征集高校学生入伍的数量和质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

1.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专项计划规模控制在5000人以内,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不得挪用。

2.将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鼓励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在制定本校推免生遴选办法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3.将考研加分范围扩大至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退役人员在继续实行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退役后按规定享受加分政策的基础上,允许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实行招生计划单列。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参加普通本科专升本考试,实行计划单列,录取比例在现行30%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具体比例由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和报名情况确定。

5.高校新生录取通知书中附寄应征入伍优惠政策。高校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附寄应征入伍宣传单,宣传单主要内容包括优惠政策概要、报名流程指南、学籍注册要求等。

6.放宽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转专业限制。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二、认真落实鼓励高校学生入伍已有的政策措施

7.复学(入学)政策。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

8.国家资助学费。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9.考试升学加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10.高职(专科)升学。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入伍经历可作为毕业实习经历;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后,免试入读普通本科。

11.政法干警招录。各地拿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录培养计划的20%左右,用于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不再实行加分政策。鼓励高学历退役士兵报考试点班,并适当增加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的比例。

12.免修军事技能。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或入学,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

13.退役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户档随迁(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退役高校毕业生士兵可参加户籍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原毕业高校就业招聘会,享受就业信息、重点推荐、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三、切实加强征集高校学生入伍的宣传动员

14.各地各高校要与兵役部门密切配合,将政策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抓手,汇编成文、印刷成册、公布上网。要集中宣传鼓励高校学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高校学生征兵启动仪式,5月份集中开展入伍政策网上咨询周和宣传月。要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做到优惠政策入脑入心,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吸引力,切实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

15.各地各高校要把广泛宣传与精准推送相结合,邀请大学生士兵“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与高校学生面对面交流。要配合兵役部门开展“走进军营”体验一日兵等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内电视、网络等媒体播放征兵宣传片,在省级就业网、校级门户网开辟征兵宣传专栏,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广泛发布优惠政策、入伍流程、先进事迹等,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16.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设立本地、本校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职能部门,形成武装、就业、学生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征兵工作机制,公布征兵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抓紧部署各项工作,力争在暑假前完成体检、政审和预定兵员工作。普通高校要切实落实中央有关规定设立武装部,保障高校学生征兵工作人员、经费、场地投入,确保高校学生参军入伍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教育部办公厅 2015年4月30日

第三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

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

教学厅〔2004〕7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35号)要求,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建立高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现就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通知如下:

一、根据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发展变化,在系统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于2004年6月启用重新修订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办法,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见附件一)。经完善、修订后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代码库将于近日下发。

二、将灵活就业纳入毕业生就业统计范畴。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应填写《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登记表》(基本信息要求参照附件二),登记表由所在高校备案。

三、对待就业毕业生进行登记和统计。凡在离校时有就业愿望但未就业的毕业生,均应在本校进行待就业登记,填写《普通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登记表》(基本信息要求参照附件三)。高校在内要继续对这部分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短期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四、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定期报告制度。确定每年9月1日、12月30日为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定期报告时间;4月1日、7月1日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时间。如有特殊需要,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按要求随时上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五、为确保今年就业统计工作平稳、顺利进行,我部将于6月初组织对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教育部直属高校有关人员的培训,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也要尽快组织本地高校就业工作有关人员的专项培训工作,确保这些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一项工作要求。

六、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时效性强、政策性强,各地各高校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按照统计标准、报表格式、数据库结构,及时准确地报送数据信息。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对就业统计工作的评估审查和抽样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便于广大毕业生和社会公众对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监督,我部将公布监督电话。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也要设立监督电话并在媒体上公布。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统计方法

一、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定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

3.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

4.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其中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

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

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5.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考虑到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暂列入就业统计范围)。

6.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

7.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二、毕业生待就业

指毕业生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

三、毕业生暂时不就业

包括暂无就业愿望、拟升学、身体健康原因及其他原因暂不就业。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计算公式:

1.毕业生就业率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2.毕业生待就业率 =(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说明:

毕业生总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人数(附件略)

第四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教%AD

【发布单位】教育部

【发布文号】教学厅[2009]7号 【发布日期】2009-06-18 【生效日期】2009-06-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

(教学厅[200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6月3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作为当前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抓紧在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阶段,对高校困难毕业生摸清底数,通过“一对一”帮扶、专人辅导、岗位推荐等方式,重点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以及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尽快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二、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对高校困难毕业生给予适当倾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项目中要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困难毕业生,要落实好重大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以及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等有关工作,并将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列为优先推荐对象,予以优先安排。

三、落实有关政策并共同做好专项就业帮扶活动。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等政策。同时,要主动联合当地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行动”和“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等专项就业帮扶活动,充分利用多方社会资源,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岗位、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做好有针对性的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要特别重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四、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工作衔接。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是毕业生离校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高校在办理报到证、档案投递、户口迁移以及改派等手续时要精心实施,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及时做好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工作。对离校后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要主动配合做好有关衔接工作,使他们离校后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

教育部办公厅

二○○九年六月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冀办发[2009]16号

各市委、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新时期关系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民生、发展和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最近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并对进一步加强这一工作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对此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实施好一批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认真组织好“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大学生健康行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探索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服务计划”,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今后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研究制定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之间统筹衔接和协调配套的政策规定,推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加大基层事业单位、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骨干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工作力度。认真落实教师资格条例,坚决清退中小学不合格教师和混岗占编人员,中小学凡出现编制空缺时,按有关规定及时通过公开招考、选聘等方式聘用具有教师资格的毕业生。抓紧研究制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标准,核定人员编制,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充实乡镇、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围绕我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开展“一对一”引才服务,根据需求举办形式多样的专场人才招聘会,保证所需人员优先从毕业生中聘用。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创造条件,更多地吸收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企业在新增岗位中招用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从当地就业专项资金中按每人不超过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新增就业补助。各地在实施支持困难企业稳定员工队伍的工作中,要引导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更多地保留高校毕业生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按规定在2009年内给予6个月以内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资金补助。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户口档案管理、工龄计算等,认真执行国办发„2009‟3号文件有关规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下,由省财政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筹集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鼓励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对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认真落实国办发„2009‟3号文件中关于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扶持的优惠政策。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2009年,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从当地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每人不超过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省、市两级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举办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班,组织全民创业成果展示暨大学生创业典型报告会,并到各地和各高校巡回报告,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2009年从全省高校中遴选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5-10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加强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我省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意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鼓励本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积极聘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工龄接续、职称评定及权益保障方面的政策措施,解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顾之忧。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应取消落户限制。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二、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力度

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对现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完善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实现网上就业政策宣传、求职招聘、就业指导、就业手续办理、就业数据统计等功能,所需费用由省财政解决。集中办好“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河北省春季人才交流会”、“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大型专场招聘活动,针对实际需要办好具有较强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小型化毕业生就业市场,认真组织好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经常性招聘活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地方开展区域性、行业性联合招聘活动,切实发挥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导向和基础性作用。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加大对各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招聘活动安全保障,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加强对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毕业生就业安全和就业稳定。建立落实配套制度,实行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每半年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一次依法联合检查,并向社会通报违法违规行为。

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对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要建立工作台帐,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实行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按规定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毕业生,市、县(市、区)人事部门负责摸清底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的活动,同时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落实对9月1日后未就业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

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高校要树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主动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快教学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践,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要广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科学设置和灵活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扩大“订单式”毕业生的培养范围和规模,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为用人单位培养急需实用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提供专场或其他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教育部门及高校要给予积极配合。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鉴定补贴。加强对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研究,由省教育部门牵头制定我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意见。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对高校发展的约束作用,今后在确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调整院校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进行学校教学评估和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增列硕士学位授权点等工作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重要依据或评估指标。对就业率连年偏低的学校和专业,要暂停招生或减少招生,同时相应减少财政对该校的投入。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健全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高校要围绕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毕业生离校前就业培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将就业指导人员纳入职称管理范围,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工作,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组织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专项评估,开展普通高校示范就业指导中心评选活动,推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规模,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2009年力争再建立国家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0家,省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30家。提供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待遇,毕业生实习期间,给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90%的基本生活补助,补助资金除按现行政策支付外,其余部分从当地失业保险金中列支。

四、继续认真抓好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实

为有效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我省在冀办发„2006‟7号、冀政办函„2007‟38号、冀政„2008‟90号文件中,就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做好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工作,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力度,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等,都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其中,对参加志愿服务基层计划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为其办理社会保险以及建立代偿助学贷款制度等,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参加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聘、研究生招录时给予具体倾斜,对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等服务和取消户口限制,对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及我省生源毕业生择业期内人事档案免费代管,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对到企事业单位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对家庭困难毕业生免费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我省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些措施政策符合国办发„2009‟3号文件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国办发„2009‟3号文件精神在我省的贯彻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这些政策规定,继续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国办发„2009‟3号文件提出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确定工作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各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上的具体组织领导,按照国办发„2009‟3号文件明确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部门以及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落实工作责任,增强工作合力。各高校要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和服务机构,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需要适时召集有关成员单位沟通情况,研究问题,提出工作举措。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省就业再就业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补贴。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等,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各市应根据国办发„2009‟3号文件和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促进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的落实。今年适时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检查。

2009年3月31日

下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