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论文

时间:2019-05-13 03:1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业工程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业工程论文》。

第一篇:林业工程论文

题目:林业工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内容摘要:林业产品发展到今天,依然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完全取代木材的位置,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加工性能、无污染、可重复利用和再生的绿色环保生态材料,木材在人们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关键字:林产品 生活 木材 科学 引言

林业工程(Forestry Engineering)是研究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林业史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与功能。

林业工程是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的抚育,开发利用和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型学科。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森林、树木和木材结下不解之缘。早先,人类就是在树上居住和生活的,他们不仅攀爬树木,而且利用伸展开来的粗大树枝建造“藏身之处”。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和品位也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林产品需求向多样性发展,目前,果品,竹业,桑蚕,药材,木本粮油,林木种植和种苗等传统林业产业,以及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运用等新兴林业产业,已经广泛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林业工程是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的抚育,开发利用和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型学科。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森林、树木和木材结下不解之缘。早先,人类就是在树上居住和生活的,他们不仅攀爬树木,而且利用伸展开来的粗大树枝建造“藏身之处”。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净化空气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森林游憩等社会效益。木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把纸张也统计在内,木材至少提供了5000多种产品,因此,人类生活离不开木材。人们在发明、使用了合成材料的同时,也逐渐认识某些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损害。而木材作为古老而永恒的材料,重新成为了材料科学的主角之一。据相关数据表明,现今中国人造板总产量达到7429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总产量90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家具产量已达到1.3亿件,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万公顷,高居世界第一位。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林业产业大国。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我国是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覆盖率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供需矛盾长期以来十分突出。而另一方面,我国的木材加工利用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因此,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木材技术与应用研究的领域中,为祖国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林产品发展到今天,依然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完全取代木材的位置,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加工性能、无污染、可重复利用和再生的绿色环保生态材料,木材在人们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就以我一个学生来说,早上从竹制的凉席上起来,衣橱里挂着除潮的竹炭,从木衣架上拿衣服,用竹炭的洗面奶,毛巾等,出门看到校园里茂密的树丛,进教室则是木头桌椅,画室里放的画板,铅笔和画笔,回到宿舍,桌上放着小植物,一些在西递宏村买的木质小摆设,感冒时的必备品一包抽纸,还有一排的书本,可以看到,林产品悄无声息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然还有些我没有用过的没有提到的林产品,而今后的林产品的种类将更加丰富多样,来装点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因此而更加美好,更加精致。

人类从使用木材、崇拜木材到研究木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应该说,人类的生存发展一直是与对木材的研究探索与时俱进的,人类在与木材相依为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崇尚木材的文化,并逐渐将其引向更深层次,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文人墨客特别是诗人和画家很早就为森林和树木歌功颂德,赞美它外表的朴实无华和价值的无与伦比。而科学家们则更关注木材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的研究。目前人类对木材性质及应用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似乎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因为木材的种类繁多,其天然属性千变万化,每一种木材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它们就如同指纹那样,各有各的特性。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林业大学(原北京林学院)就设立了木材机械加工专业,至今它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目前除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外,还设有木材科学与技术硕士点和博士点,数以千计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中流砥柱,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着。

总而言之,林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而且在现在这个科技与技术发达的时代,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它将继续向可持续的方向上发展,它的产业家族将越来越繁荣庞大,将人们的生活服务的更加周到和人性。

拒绝一次性筷子

“生产和使用木制一次性筷子客观上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特别是木制一次性筷子属于一次性消费,既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国家财政部负责人,2005年3月。

消费一次性筷子是一种浪费。中国人去到海外的中国餐厅,可能会奇怪:人家为什么不用一次性筷子?中国的人均森林资源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要低,比较起来,反倒应该是老外来到中国要奇怪了:中国人为什么使用一次性筷子? 个人环保用纸

减少纸张消耗是我们随时可以做到的事情。怎样做一个环保的纸消费者?首先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此外,我们可以使用再生纸和由环保原料(比如经FSC认证的木材)生产的纸张,确保纸张不会来自具有保护价值的树种或造成濒危动物失去了栖息地,而且可以借此推动造纸业进行环保生产。办公室环保用纸

每年,大量来自原始森林的木材被用作生产纸张。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把上百年的老树砍掉用来做复印纸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地区,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你和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可以帮忙改变这种破坏。森林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还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卫生保健、有利国防等作用,也是天然的基因库。然而,森林正在遭受空前的灾难。

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这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很大的。第二,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第三,用材林中的成、过熟林蓄积量持续减少。第四,森林质量不高。第五,有林地面积逆转严重。

第二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论文

广西大学

林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林业概况

学院:林学院

专业:园林

班级:112

学号:1136120210

学生姓名:周连锋

指导老师:

第三篇:林业论文

加强生态经济林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太谷县红枣经济林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加强生态经济林建设,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才能真正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太谷县以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为目标,在生态经济林发展上,重点抓好干果苗木两大产业,特别是在发展红枣经济林方面,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与管理、扶持企业建设、积极宣传发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全县生态经济建设。

【关键词】生态 经济林红枣 可持续发展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同时兼有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生态经济林是林业三大效益兼顾的最佳体现。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改善生态环境日渐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加强生态经济林建设,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才能真正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太谷县以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为目标,早动手,早安排,早谋划,在生态经济林发展上,重点抓好干果苗木两大产业,扎实推进全县生态经济建设。

1、生态经济林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1.1生态经济林的基本内涵

生态经济林,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经济林,概括起来应该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满足当环境建设的基本生态需求;二是所生产的果品(产品)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三是实行可持续经营。绿色果品不仅要求无污染、安全,而且要求优质、高营养。发展生态经济林不仅要考虑第一代经济树种由结果到更新连年高产、稳产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第一代以后多代的高产、稳产问题。只有可持续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2生态经济林的基本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林的大势所趋。坚持“治林”与“治穷”相结合、“富林”与“富民”相结合,抓好生态经济林建设,是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1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2、发展生态经济林的基本途径

2.1依靠林业科技支撑

建设生态经济林,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要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就要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1.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1.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2.2.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增加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生态经济林,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

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3注重林业综合评价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实,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林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促进生态效益。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单纯的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客观的生态建设,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不仅能够带动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3、太谷县发展生态经济林情况

3.1太谷县概况

3.1.1太谷县区域环境概况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8′-113°01′与北纬37°12′-37°32′之间,县域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约39公里,总面积约1049.91平方公里,为我省南北交通枢纽。全县域地貌形态分山地、丘陵、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在1914-676米之间,平川与山地丘陵的比例是37:63。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8摄氏度,无霜期175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600万立方米。全县辖4区3镇6乡197个行政村,有人口29.3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三次产业构成为23.7:29.6:46.7。红枣和苗木花卉作为该县林业发展的两大优势产业,栽植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在经历了缓慢发展到快速推进的发展时期,已成为实现县域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3.1.2太谷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太谷县红枣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老枣树主要是以零星栽植为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依托林业经济林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全县红枣经济林步入以基地建设为主的科学发展阶段,采用了枣树与小麦、黄豆、绿豆、花生等低杆农作物间作的枣粮间作模式;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主要采用矮化密植栽培,实行低定杆、高密度的集约经营管理。多年来,通过认真调查、科学分析,在边山丘陵区和重点乡村划定了红枣经济林发展基地,具体制定实施方案,采用

基地建设,旧果园更新改造,老枣树更新复壮,酸枣接大枣,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等多种发展途径,大力发展红枣经济林。形成了以小白乡壶瓶枣园区、北汪乡郎枣园区、明星镇梨枣园区三大科技园区为主,红枣基地遍及全县的格局。为了确保全县红枣经济林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完成了15万亩的红枣无公害产地认定和壶瓶枣、郎枣、梨枣三个品种的无公害认证工作,成功申报了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全国红枣经济林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目前,红枣经济林面积为15万亩,其中:连片栽植近8万亩、山区散生栽植 7万余亩。

3.2太谷县发展红枣经济林采取的主要措施

3.2.1利用政策扶持

根据国家加强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精神,结合市场调查分析研究,太谷县委、政府果断地提出“大打红枣战略”,振兴太谷红枣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分点包片,把红枣发展面积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并在资金上实行县里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困难的局面,同时,借助“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四个一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加强枣树综合技术管理、防雨棚和智能烘干房建设,有效地解决红枣成熟期遇雨裂果难题,提高红枣品质和商品枣,提高枣农的收入,从而带动全县红枣产业整体上水平。

3.2.2加强技术培训服务

根据实际情况,林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服务。并聘请省枣协会、林科院、果树所、山西农大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为技术顾问,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发生的枣果病害制定方案,配制药剂,进行现场培训,真正为枣农朋友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枣农提供管理技术,组织技术培训,组织指导红枣新品种的选育、引进以及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为枣农提供信息服务,积极组织销售红枣及加工产品。

3.2.3加强技术管理

全县红枣总面积基本稳定在15万亩,进入盛果期挂果面积6万亩,低效林面积达9万亩,针对近年来红枣生产中出现的效益低下、病裂严重和成熟期雨量大的情况,全面实施推广“双调技术”技术,避免了红枣成熟期遇雨裂果烂果的有效措施。目前,雨篷设施建设完成近0.3万亩,建造红枣智能烘干房累计完成105座。红枣示范园区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亩产量达2000斤,亩收益5000元左右,部分高达1万余元,使红枣产业得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

3.2.4扶持企业建设

随着红枣产量的不断增大和收益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红枣加工企业,如兴谷枣业有限公司、晋谷香、九鑫源、开心园食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红枣加工企业有十多个。以太谷晋隆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太谷县万士达红枣合作社为代表的近50家红枣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红枣产业链的延伸和红枣附加值的提高,带动了红枣经济林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为安置就业人员开辟了重要途径,为红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2.5积极宣传发动

一方面,向枣农宣传,使他们积极发展红枣产业,同时向外界人士宣传,使他们认识太谷红枣,购买消费太谷红枣。利用多种途径各种宣传工具积极推介红枣产业和红枣产品,加大红枣知名度。

3.3太谷县发展红枣经济林存在的问题

当前,太谷县发展红枣经济林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与管理不平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重栽轻管或只栽不管,管理不力现象突出;二是管理技术滞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枣果病害严重困扰着红枣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对红枣市场和发展潜力认识不足,流通领域不畅;四是加工能力依然非常薄弱,企业深加工技术滞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之间产品标识不协调。五是科研人员缺乏,科技力量和资金投入不足。

3.4针对性建议

3.4.1加强行政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针对干果业发展中出现的个别现象,如红枣的病裂果等,增强政府管理职能,稳定果农心态。管理中增加科技含量,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推广红枣经济林综合管理技术。

3.4.2红枣发展由规模发展转向完善提高

根据红枣产业发展状况,将工作重点放在确保产量的同时,提高产值。以扶持园区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县枣业发展。同时使枣农在自然和市场中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4.3加强流通领域建设

成立合作社、枣协会,促进红枣业整体发展。首先完善市场流通机制,使果农和企业之间互利互惠,协调发展,提高太谷红枣业市场竞争力。

3.4.4发展深加工企业,生产高科技产品

建立扶持名牌企业,生产品牌产品,提升产品级次,增加商品率,进一步提高红枣附加值。

3.4.5建设生态、观光园林红枣业

在红枣产业发展中,重点开发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复合性模式,传

承和发扬光大太谷红枣文化。

红枣经济林作为太谷县发展生态经济的两大抓手之一,已经成为该县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各类产品的内在和外在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崇尚品牌。尤其是对于保健养身的绝佳产品红枣,更是青睐有加。太谷县紧紧抓住种种机遇,利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不断在政策上倾斜、在技术上创新、在科技上突破、在链条上延伸,“双调双盖”技术正在全面推广,红枣深加工正在大力引深,产业化、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必将带动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大幅提升,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红枣之乡”。

第四篇:林业方面论文

长兴县林场生态公益林管理之浅谈

内容摘要: 随着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生态公益林建设已成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们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因此,合理利用林场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等建设,调动公益林经营管理积极性,对公益林建设谋求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问题与原因,措施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长兴林场林业资源占整个长兴林业资源约10%。国有林场是生态公益建设管理的主战场, 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目前林场在生态公益林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长兴县林场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

长兴县林场总面积76613亩,其中林业用地76503亩,非林业用地110亩,分别占99.9%,0.1%。15个营林区,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范围内。生态公益林面积50674亩,其中国家级公态公益林18992亩,省级生态公益林30966亩,县级生态公益林 716亩,生态公益林占林地总面积的66%。主要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和占全县总面积1/6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任务,其中竹林10434亩、混交林8544亩、纯林30957亩。

二、长兴县林场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参差不齐

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虽然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范围、保护等级和管护难易程度等进行分类管理,但林分质量仍存在参差不齐现象,成林的用材林、经济林林分质量相对较高,部分灌木林、疏林地、宜林地、未成林地林分质量较差。

(二)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不够

每年生态公益林中发生大大小小火灾十多起,导致人力、财力、物力损失,且森林资源破坏;周边村民侵占国有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未能有效制止;少数村民在公益林林区内取土、捕杀珍希鸟类等行为,未能及时保护。

(三)资金不足,生态资源优势未能合理利用开发

长兴县林场生态公益林50674亩,需聘请专管员进行日常管护,对遭受病虫害、雪灾、风倒木等进行清理,对林分质量较差的进行间伐、补植改造等抚育管理,需大量资金维持。而生态公益林中的补偿政策只停留在2008年基础上,补偿资金不足,难于维持实际管护和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多年来,林场却只重视保护,不重视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使生态效益未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承包户未及时享受生态公益林补偿金

由于县政府、县林业局以国有林场为单位,直接将补偿金发放林场,而林场未及时将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分发给各相关承包户。导致部分承包户根本不清楚有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这回事。

三、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由于林场多年来只重视保护,不重视改造提升

部分被划入公益林的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地未能及时进行补植、间伐、卫生伐;对遭受病虫害、雪灾、风倒木等林分未及时清理;对未成林地进行粗放型管理,从而使这些林分与其它成林林分相比质量参差不齐。

(二)森林防火、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在各主要路口、明显位置设置森林防火标识牌,但每逢清明、元宵等国家节假日村民上坟祭祖都采用烧纸钱的方式,造成火灾隐患;在巡查过程中,巡查人员未将各林区与周边村民交界地块全面巡查到位,导致村民侵占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且未能及时解决;村民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出现在生态林内取土、在林区内捕捉捕杀珍希鸟类等行为。

(三)缺乏稳定资金投入,生态资源优势未合理利用

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禁止或限制采伐,划入公益林大多是用材林、经济林,涉及林场的切身利益。大面积生态公益林,特别是人工公益林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国有林场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承包金收取、用材林销售等,对于公益林投入明显不足,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使得公益林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经营管理。虽有县每年15元/亩的公益林补偿金,但对于生态公益林提供的生态效益以及建设经营费用相比,明显偏低。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森林生态环境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以生态资源开发促进生态公益林发展,形成共赢局面,才能真正形成生态公益林长效管理机制。由于林场个别领导思想上停留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形态中,不能积极有效的利用大面积生态公益林,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四)林场中承包户生态公益林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一方面是因财力所限,管护经费和补偿资金缺口较大,有的则根本没有落实;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的管护与承包户的生活之需要发生了矛盾,造成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难以到位,保护效果大打折。

四、生态公益林管理措施与对策

(一)多措并举 提高林分质量

1、生态公益林地中部分灌木林地、疏林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未成林地,采取补植等措施进行改造,科学营建高效公益林。其中对生长在陡坡或土层十分瘠薄的灌木林,予以保护;对生长在缓坡且土层较为深厚的灌木林,进行改造提高,使其变为乔灌复层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更好地发挥林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对于疏林地,采用封山育林措施,加强保护,培育天然次生林,也可按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均匀补植或局部补植的方式,形成不同树种或不同起源镶嵌分布的混交群落。对于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绿化造林,着眼建立针阔混交、乔灌结合,高标准质量的生态公益林。对于未成林地,加强抚育管理,尽快培育成为高效林分。

2、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冰冻、雪压、森林火灾的、受害立株数大于10%的林分中采用定株采伐的方法进行了卫生伐。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林卫生状况,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持生态平衡。

3、加大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加大生态公益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同时运用法手段,建立内、外部管理机制,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及时更新小班数据,严格监测生态公益林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大管护力度 巩固公益林建设

1、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队伍建设。林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护林员队伍,专职从事生态林管护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管护成效。对管护人员进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管护人员一年一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每月定期召开管护人员、护林员培训会,通过培训,使一线人员知法守法。林场与各林区签订森林管护经营责任书,层层落实公益林管护责任,明确责、权、利;确定保护人员及其管护责任区位置、界线、面积等管护内容,使管护人员真正做到“人员、标志、地块、责任、奖惩”五落实。同时,对管护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划界标桩,树立标示牌,注明四至范围、面积、林种、管护责任人等主要事项。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在公益林林区实行封山设卡和巡山管护。

2加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占破坏公益林的不法行为。管护人员每周至少3次以上开展巡查活动,沿着所管范围边界进行仔细认真的巡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发现周边村民有侵占林区土地、林区内取土、捕捉鸟类等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及野生动物、珍稀植物的保护工作。认真开展国有林场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科学制订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方案,每年2次进行死松树清理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监测、调查、预报,同时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有关专家教授,加强防治培训指导,及时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防治提供技术服务。加强对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的保护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强有力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

4、强化宣传教育,抓好森林防火管理。对林区主要路口、明显位置设立的生态公益林经营区永久性标志、立牌公示和宣传标语进行全面检查,破损严重的全面更换或修补,时刻警示人们保护好生态公益林资源。

强化应急管理,提高扑救能力。特别是对重点火险区以控制火源为中心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林场、林区二级森林区林防火队伍建设。及时补充或购置油锯、防火砍刀等扑火工具,便于森林消防专业人员开展综合型扑火方式培训。

重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对生物防火林带进行全面实地调查,对分布现状及成活率现状,提出整改措施方案。每年对原有的防火林带进行补植和抚育,直至生长成林,做好还未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重点林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一旦有防火林带项目安排,能及时营造。

解决森林防火通信系统问题。森林防火通信设备陈旧老化,有些无法运转。每次扑救森林火灾,大家都是用手机来互通信息,导致掌握火情动态的范围就局限于通话的两人,不利于各方扑火指挥员共享火场信息,影响了扑火效率。对全场通信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什么设备能用,什么设备不能用,做出整改方案,及时维修及更换。森林防火要事先编制防火预案,从组织机构、信息报告、应急反应,后期处理等几方面明确职责,保证火情发生后的处置得当,提高扑灭火效率。

(三)发展生态旅游等项目,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

林场积极引进投资商,吸引外资投向林区,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合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

①分层次开发,突出各林区旅游特色。对公益林的生态旅游实施分层次开发,有资源优势的先开发,为后期的生态公益林旅游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资金。林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寻求差异,切忌照搬、抄袭,否则不能吸此追求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消费者。

②生态公益林旅游开发可持续性。在林场对公益林旅游开发时,要承担起环境保护和公益林区受益的责任,追加远大于常规旅游区的成本,因此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合理开发和经营,走"边建设、边开发、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新路子。在公益林开发利用上,必须考虑景观多样性,除基础设施外,避免搞人工破坏自然景观情况。

③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认识。在发展生态公益林旅游中,要引进和培养管理与经营人才,以科学知识与技能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旅游管理体系,加强公益林旅游业对环保的宣传,使公益林的开发与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四)充分尊重承包户意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到户

要通过林区队长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对规划涉及林地的有关承包户,要逐户商量,讲清利弊得失,听取意见。管护费用和补偿资金的发放要公开、透明,让广大承包户了解,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

(五)合理调整规划采取分类管理的问题

对生态公益林中的重点保护林,应采取严格的封山育林措施,管护经费和所涉承包户的补偿资金确保到位,使所涉承包户的生存完全脱离对当地森林的依赖。对被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列为一般保护林的林地,则应区别轻重缓急,分期逐步实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护措施,同时对其所涉承包户,除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需要,留出适当数量的商品林,使林农能从经营商品林中得到一定的收益来维持生计。

(六)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经费及补偿金建议

1、制定合理的管护费用和补偿金标准。县政府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应支付的成本有两项:一项是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经费,从现有水平看,每亩每年3-5元较宜;另一项是对因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成林农当期收入减少的补偿,目前以每亩每年12-15元为适。两项合计为每亩每年15-20元。同时,补偿标准还要考虑重点保护林与一般保护林的区别,优先保证重点保护林补偿资金的到位。

2、补偿标准还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

长兴县林场佣有万亩竹林、千亩茶园,万亩松杉林,林木郁郁葱葱,山清水秀,浑然一体,森林生态资源丰富。林场在生态公益林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妥善处理保护、利用和发展三者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五篇: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丽江市永胜县血吸虫病及其中间宿主钉螺分布状况和特点,充分发挥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建设项目,改变钉螺生长及发育条件和影响钉螺生存繁殖及生理生化实现抑螺的特殊作用,在疫区重点区域加大营造林规模,积极将抑螺防病林建设与卫生、农业、水利等其它血防项目有机结合,切实提升抑螺防病林建设成效,是共同推进血吸虫病防控进程,建立以林为主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减少钉螺孳生、改善生态、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

丽江市永胜县7个乡镇共53个村委会366个村小组有血吸虫病流行,流行区总人口399016人,受威胁人口169235人,钉螺分布面积305.0179万m2。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情水域和生产耕作方式转变加快,畜牧交易、流动频繁,部分疫区群众防范意识降低,血吸虫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病治病困扰着疫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建设项目是通过改变钉螺生长及发育条件和影响钉螺生存繁殖及生理生化实现抑螺的有效措施,在血吸虫病防治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造林抑螺树种主要选择桉树、膏桐、油橄榄、核桃、柑桔、石榴等,通过林木个体耗水,压缩钉螺面积,区域钉螺孳生环境明显改变,钉螺密度降低,感染性钉螺密度持续下降;通过加强管护,人畜进入钉螺孳生环境机会减少,感染血吸虫病机率降低。

1实施林业血防工程的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1.1政策保障

按照《国务院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及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与要求,以《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云南省永胜县综合治理防治血吸虫病行动方案》、《血吸虫病综合治理2009-2015年重点项目规划纲要》为依据,编制了《云南省永胜县抑螺防病林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永胜县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林业血防项目实施计划和方案》,在项目实施上做到了依法依规、有据可查。

1.2组织管理保障

为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县林业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属各股室和疫区林业办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局营林工作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1.3技术和科技保障

1.3.1切实抓好各级技术培训,把林业血防建设与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执行了相关的技术规程、规定、标准,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3.2从规划布局、地块落实到整地、栽植、抚育等一系列工序,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1.3.3由县林业局种苗站负责种苗供给,保证种苗数量、质量,确保林业血防建设用苗。

1.4质量保障

1.4.1严格执行山丘型抑螺防病林技术规程、规定和标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把技术关。

1.4.2严格执行“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造林质量管理办法”“、群众举报制”等,加强相关责任人员的管理。

1.5资金保障

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要求,严格管理好工程建设各项资金,严格执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足额按时兑现,并严格按报账制度要求使用资金

2林业血防工程实施经验

2.1主要做法及经验

2.1.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一项工作的成败,领导重视是关键。为确保抑螺防病林项目的顺利建设,始终将抑螺防病林项目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注重规划设计和造林地块的调查,安排精兵强将负责落实。同时紧密结合行政问责办法,项目建设严格实行专人负责制,从局机关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工作组,并将目标任务量化到个人,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为项目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2.1.2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以突出工程建设质量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工作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规划原则,结合永胜县实际,认真编制抑螺防病林建设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地块落实上,本着尊重农民意愿、抑螺防病和适地适树三大原则,严格按照造林规程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确保了项目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1.3项目实施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一是在建设任务下达前,未雨稠缪,提前做好了种苗和造林物资准备,为造林用苗和实施上山造林提供了保障;二是计划下达后,及时将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组,落实到山头地块,保证了各项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三是提前抓宣传动员,让项目区群众充分认识了解林业血防工作,提高了群众参与积极性,为造林用工提供了劳务支持。

2.1.4切实加强监督指导,狠抓质量管理。项目施工作业期间,技术人员长期深入实地进行监督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严把造林质量关,为项目建设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1.5坚持把疫区作为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全面巩固扩大林业血防建设成效。在疫区乡(镇)倾斜安排实施天保工程、生态产业,大力发动四旁义务植树和沼气池建设,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扩大了疫区的抑螺防病林面积和沼气池数量,进一步提高了吸血虫病防治效果。

2.1.6加强后续管护工作。对已建成的抑螺防病林设置专职管护人员进行管护,并签订责任状,确保造林地无放牧现象,无人畜破坏和无森林火灾发生,强化巩固造林成果。另外,在初春季节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浇水、抚育、施肥、防病虫害等,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2.2林业血防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2.2.1对钉螺的影响

按照因害设防、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技兴林抑螺的原则及要求,通过在全县七个疫区乡镇开展抑螺防病林建设,对钉螺主要产生了以下影响:①营造区域林木个体耗水增强,土壤湿度降低,原有环境明显改变,光谱组成与光照强度及其变化规律、温度和水分及其动态都发生不利于钉螺孳生的变化;②林下植物组成的改变影响了钉螺食物的营养结构,间作和翻耕土地也不利于钉螺的繁殖。钉螺孳生环境的根本改变,化感抑螺功能得到全面发挥,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疫区群众对营造抑螺防病林的重要性认识提高。目前,部分抑螺防病林造林地块已成林郁闭,已有一定经济效益,基本实现了抑螺、防病、增收的防治目标。

2.2.2螺情变化

随着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的持续有效推进,全县钉螺分布面积从2007年疫情控制标准的590.3681万㎡压缩至2014年的305.0179万㎡,有螺面积下降率为51.7%;2007-2010年营造的抑螺防病林地块未查出钉螺。

2.2.3综合效益总结

2.2.3.1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后全县新增森林面积3.3万亩,按每公顷林地蓄水300立方米计,年增加水66万立方米,效益值达6.6万元(按农田取水费0.04元/m3和水利设施投资费0.06元/m3计),水源涵养功能效益明显;项目地块位于疫区溪流两侧和村庄面山的荒山荒地和农地,对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河水中的含沙量、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作用明显。

2.2.3.2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对血吸虫病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让疫区群众进一步认识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项目的实施有效改造了疫区范围内钉螺孳生环境,大幅度减轻疫情,压缩未控区范围,减轻血吸虫病的危害,使当地居民、牲畜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减少;三是项目建设后,解除了流行区人民群众受血吸虫病感染威胁的痛苦,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劳动生产力,同时改善了疫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2.3.3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改变了钉螺孳生环境,按灭螺用工量3工日/亩计算,减少灭螺用工1.1万个工日,以80.00元/工日计,节省灭螺费用88.00万元;疫情大幅度下降,减轻查治人、畜的工作量,每年大幅度减少劳务费、治疗费、医药费等各项费用近100.00万元;同时,开展抑螺防病林建设,为疫区提供临时就业用工29.48万个,按80.00元/工日计,实现经济效益2358.40万元;农民通过林木采果、练油等方式增加收入5796.88万元,加快了疫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旭东,漆良华,黄玲玲,费世民,蒋俊明,王昭艳.山丘区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OncomelaniaSnail)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06期.[2]邓大清,于楚平,刘浩.洞庭湖区杨树发展对策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1997年01期.[3]彭镇华,中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4]刘颖芳,彭宇,刘凤想.中国灭螺技术的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05年04期.[5]张旭东,漆良华,周金星,刘国华,黄玲玲.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6年04期.[6]彭镇华.中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7]孙启祥,张建锋,周金星.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下载林业工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业工程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做好树木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是保证林业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林业工程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究了相关的养护工作技术要点......

    林业生态工程

    大兴安岭加林局700多名党员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做表率2010-11-18 09:46:12 来源: 大兴安岭日报大兴安岭加林局紧紧围绕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林区转型崛起目标,按照我区“五大......

    林业论文(五篇)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的选题方法毕业论文开题报...毕业论文开题报...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注意事... VI 化损失费, 无形中为绿化养护雪上加霜, 影响了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

    林业经济学论文

    林业经济学论文题目: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学生姓名:XX专业:XX 班级:XX学号:XXXX年XX月XX日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论文

    【摘要】科学化合理化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体系,可以让林业经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笔者看来,林业工程的综合考量原则、系统化的管理原则和短期利......

    林业-天保工程大事记

    天保工程大事记 日期:2008-11-28 1996年 10月~11月,朱镕基在四川省视察时指出:森工问题对四川、对全国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在攀枝花、西昌看到,到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而......

    新疆十大林业工程(范文模版)

    新疆十大林业工程 2008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为全力推进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结合新疆本地实际,通过对正在实施的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细化、具体化,提出了十......

    林业工程申报条件

    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工程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的通知 豫人职〔 2004 〕 13 号 各省辖市和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固始县、邓州市人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