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健全村干部管理监督体系
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健全村干部管理监督体系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群众自治组织,村干部则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执行者,是由村民主选举产生的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村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党的各项重大决定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如何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管理监督,有效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是关系数万群众的一件大事。
一、合什镇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及监督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XX镇有2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总人口约3万2千多人人。村干部数为 67人,平均年龄约42岁,文化程度普遍为高中及以下。目前村“两委”换届刚结束,普遍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支两委“交叉任职”的工作格局,减少了干部职数,减轻了农民负担,理顺了“两委”的关系,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是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部分村干部为在换届选举中获选,拉帮结派,甚至搞“家族式”选举,对“顺我者”大加犒劳、赞赏、帮助,而对“逆我者”则办事不利,设门卡,甚至打击报复;作为村干部不真正为群众利益着想,而是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为一己私利而想方设法,或贪污,或克扣;做群众工作粗糙没耐心,甚至不闻不问。一句话,缺少为人民公仆的意识,缺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缺少为群众办实事的作风。目前而言,我镇村干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资源匮乏,培养管理滞后;二是规章制度落实乏力,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三是激励机制薄弱。
二、对当前村干部存在问题及监督管理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村干部选拔机制不健全,干部选拔不如人意。在村干部培养选拔方面,尽管近几年我镇通过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村两委“公推直选”等方式,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范围,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部分优秀青年不愿或不被列入村干部人选,从而在村干部选拔中形成了“矮子里面选高个”的无奈局面。村支部在后备干部建设工作中,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使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工作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二)对村干部监督不得力,问责不落实。面对农村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管理、监督、教育上看,存在着准备不足、措施不当、制度不完善、监督乏力的问题。特别是镇党委只注重中心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够重视,对农村干部疏于管理、缺乏监督,存在着“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等现象,使监督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走过场。同时,缺乏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造成错不当罚。对村干部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管、失之于罚。有些问题很难用硬性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约束,使责任人“幸免于”责任追究。
(三)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纪律保障不到位。村干部经济待遇低、政治待遇没“名份”、村级经济薄弱,奖励激励机制不配套健全;对村干部管理没有设置村干部行为管理底线,没有相关配套制度对其进行管理,致使村干部组织涣散,做事缺乏热情,导致出现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
三、提高村干部素质,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一)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干部培养
1、扎实完善村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加强村干部的监督,选好村干部是第一道关,宁缺勿滥。把好“入口监督关”,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对村班子、村干部的考察考核,必须以实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那些发展经济有本领、维护稳定有办法、服务群众有感情的干部,要大胆使用、提拔重用,对那些组织不放心、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限期改正或及时调整,从而在村干部使用上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更好地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2、切实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对村干部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实现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化,才能使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当前农村工作环境及村干部现状,对村干部应采用分期组织培训,镇党委相关部门要负责抓好培训的具体工作。同时,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专题培训,要重视培训纪律,确保培训质量,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在培训内容设置上,要突出政策法规知识培训,提高村干部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意识;突出思想作风的培训,提高村干部思想修养、道德涵养、政治素养;突出能力水平的培训,从村干部工作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村干部处理棘手问题、解决矛盾纠纷和做好群众思想教育的能力,提高村干部加强民主管理、带头致富和发展经济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在村民中的威望与说服力。
(二)完善权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1、权力配置要稳而不“滥”。要将职权适度分解,逐步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使各种权力处于合理的状态,各自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作用,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要充分发挥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使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决策权与村支部、村委会的执行权分离,有效地制约拥有执行权的“一肩挑”村支书权力,避免权力滥用的现象。
2、权力运行要规范而有序。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要规范有序的执行,就要明确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权力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就要明确规定权力运行的程序即权力运行的时间、空间、方式和步骤,从议事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让各项权力主体运行常规化、规范化、实效化。
3、监督机制要尽可能“全”而不“死板”。对村干部行使人事权、财权进行监督和审计,把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交给群众。要健全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村班子考察制度、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全方位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做到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群众监督与专门机构监督相结合。既要做到能有效保证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又要做到村干部办事有错必纠,有违纪违法现象必查,全面监督。
(三)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工作干劲
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村干部激励机制,奖罚分明是增强村干部责任感,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镇党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对村干部进行三方面的激励。一是注重政治激励。主要是对工作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村干部。及时地给予表彰、表扬和宣传,对表现较好的一些年轻村干部,加强培养,委以重任,使村干部感到镇党委是一直在关注和关心他们的,对他们的工作才能和工作成就是给予肯定的,从而调动了优秀村干部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如树立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二是注重经济激励。坚持重实绩、重实干、重实效的原则,对村干部工资奖金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懒,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三是注重关心村干部的生活。乡镇党委把关心村干部的生活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凡是村干部有生活困难、急危情况和婚丧嫁娶,党委政府尽量给予帮助,使他们感到上级的关心和温暖,安心工作。
(四)健全监督体系,着力实效有序
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是促进村干部切实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党委、政府虽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但承担着领导、指导、支撑和帮助村民自治的重任,是对村干部权力监督与制约的主导力量。因此,要发挥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重要监督作用。
1、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通过组织谈心,了解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轻装”工作。
2、建立诫勉谈话制度。针对少数村干部不听从上级党委、政府领导(指导),不完成工作任务,无故不参加活动和会议,办事不公道等轻微问题,镇党委政府要对村干部提出诫勉,督促其尽快改正。
3、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质量,增强村干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自我监督能力。
4、推行村干部的述职述廉工作。为了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和考核,充分发挥群众在对村干部监督和考核中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建立了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制度没有能够很好的执行,流于形式。因此,要注重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工作,要求村两委班子的成员每年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述职,并由上述代表对村干部进行评议,镇党委政府根据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结果,作出具体处理意见。确认已改正错误行为的,给予解除诫勉;未改正的,按有关程序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动员其辞职。拒绝辞职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免职或罢免。
5、推行村务公开,强化群众监督,防范村干部滋生消极腐败现象产生。村务公开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财务收支、政府补贴、干部报酬等,重点在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普遍关心、容易发生矛盾和可能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上。通过党务、村务“两公开”,增强村务透明度,保障农民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阳光操作、还政于民”,使村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纳入群众监督的网络之中,给群众一个明白,留干部一身清白。
6、高度重视信访督办,加大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力度。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认真调处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安定。建立“逢集”领导信访接待日;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实施前,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考核制、大额工程款支付集体审核制、任用干部规范制等,以规范干部行为,给群众放心,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镇党委、政府、纪委整体抓监督检查,通过听汇报,随时走访检查以及每月的抽查、每季度的重点查、半年的普遍查和年底的综合查,及时、详细地掌握村里的真实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督促改进。镇、村两级分别设立举报箱,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选准重点开展监督检查,掌握村干部工作实情。
总之,只要我们始终关心关注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各项监督管理体制的落实,就一定能够把这支队伍建设得更好、更强、更优,这支队伍也一定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要切实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要切实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农村越来越需要一支适应新发展需要,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能成事的村干部队伍。所以要以村“两委”负责人为重点,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学历提升等方式,着力增强村干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依法治理本领。
开展集中培训,提升理论水平。要对村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法规的全员轮训,切实做到增强村干部的理论素养,把握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紧跟党的步伐不放松。要对村干部进行农村政策培训,增强其政策意识,使之掌握党和国家当前关于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提高其政策水平和运用政策解决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水平。村上的每一项发展,都离不开村干部的带领,可以组织村干部到新社区工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经济实体参加实训锻炼,让村干部掌握必备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和本领,能够从容自如地指导农民发展生产。还可以适时组织一些“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请群众评、让群众享”的主题实践,可以增强村级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实施学历提升,提升文化水平。村干部身处基层治理一线,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既是“领头雁”,又是“主心骨”。面对村干部学历偏低、观念滞后、视野和思路不开阔的现状,可以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积极锻造出一支扎根乡村、带动乡村、振兴乡村的生力军。
第三篇:切实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转变机制 激发活力 切实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村级干部战斗在农村第一线,是农村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最直接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随时随地面对群众的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推进我乡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支持,更离不开村干部的领导、组织和落实。当前由于多种原因,我乡村干部队伍并不能充分组织好、服务好现阶段我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采取措施,转变机制,激发活力,提高我乡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迫在眉睫。
第一、科学选拔好村干部是提高村干部队伍战斗力的前提。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了去年村级组织换届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说在选人导向上,很多村都是紧扣“稳定”这个大局,而却忽略了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因为为了维护所谓的稳定,而造成了很多村选来选去,就是那几个村干部,真正那些综合素质高、帮带能力强的人却没有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并不是说这些老干部年龄大了,学习能力查了,新事物接受能力弱了,就不能再继续担任村干部了。他们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往往都是些德高望重的人,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具有年前人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在吸收年轻干部加入基层干部队伍中来的同时,切实发挥好这些老干部的余热。在选人视野上,我们要着重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中选人。在班子配备上,全面考虑干部的性格特点、致富带动能力、居住地域等各项条件,变注重选任个体素质高的人为注重配备整 1 体功能强的班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村级班子的结构合理,经过工作历练,班子才会更加团结。
第二、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是提高村干部队伍战斗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乡个别村干部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我们都四五十岁了,将就着熬一届算了,反正不能跟那些年轻人比,也不指望熬啥前程了。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干部,抱着混日子的思想,去履行村干部职责。他们往往都觉得反正自己又不混前途,加上自己都有别的收入,只是把村干部的这点转移支付作为一笔额外的收入而已。反过来,他们还觉得现在的软件检查多了,经常要坐在村房整理这档案那档案的,耽误他们挣钱的时间。所以他们也根本不去跑项目、谋发展了。目前各村还处在“等、靠、要”的层次上,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就在原地踏步,甚至座山吃空,觉悟提升不上来,不愿意去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践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做到审视发展大局,全面分析各村的优势劣势,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要善于谋划大局,要抓住机遇,研究对策,抓好主要矛盾,然后根据轻重缓急,逐个击破。要做到多学习,充分领悟学习内容,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素质。要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新事物的方法,改变过去我们工作中被动多主动少、变化多计划少的工作作风,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在调整中谋发展。
第三、权责界定清晰是提高村干部队伍战斗力的迫切需要。一是以制度的形式确定村级班子职权职责,做到权责明确、各负其责。不能再出现一件事问支书,支书推到主任那;问主任,主任又推到文书那。搞到最后问谁都是一问三不知。二是理顺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明确了村支部和村委 会工作职责和权限,建立起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另外,只有权责明确了,才能更好的方便老百姓办事,同时更能有利于老百姓搞好监督。
第四、落实待遇是提高村干队伍战斗力的基本保障。按照“激励公平、按绩取酬”的原则,把村干部工资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首先要健全激励机制,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村的类别、工资标准、工资结构等进行规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其次是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要认真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干部考勤制度和村干部述职、民主评议村干部等相关管理制度,将民主评议村干部的结果与其工资奖金福利挂钩,强化村干部的管理。继续推行村级工作任务目标管理,把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兑现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真正达到“以绩定酬、绩优薪优”。再次是要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方面要督促各村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切可以压缩的开支,防止产生新的不良债务;另一方面要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要积极围绕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各类村级服务组织,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同时,为集体创造一定的经济收入;要积极兴办一些农产品加工项目和工副业项目,大力培育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学会依法经营集体土地,走以地生财的路子,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增加集体收入,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提高村干部队伍战斗力,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实现全国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建立完善村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既需要基层努力探索,更需要上级组织的大力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的积极努力下,村级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村“两委”的战斗力一定会进一步凝聚和加强。
第四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定稿)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办发
[2009]21号)和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提高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待遇的要求,规定了报酬的发放方式,确定了报酬标准,要求各级党委逐步完善村干部经济待遇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村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党在农村执政的最基本的骨干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人和生力军,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村干部待遇,应做到“四个以”:
一是以身份职业化为前提。村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最亲近,他们的办公地点可以是田间地头,也可以是马路边,只要是群众需要;他们的办公时间可以是白天,也可以是黑夜,只要是群众需要;他们的身份可以是干部,也可以是群众,角色因实际情况而定。不确定的身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他们的报酬待遇,对职业化村干部的身份有一定的作用,同是进一步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是以工资结构化为核心。多年来,由于地方财政时有艰难,加之村干人数较多,各区对村干部的报酬均有不同,其待遇机制常显混乱。经过不断的健全村干部待遇长效机
制,改善报酬结构,使村干部工资结构更合理。
三是以管理规范化为载体。工资报酬应与管理相结合,有付出,有责任,才能有回报,用规范的报酬机制,促进村干部以权责办事,明确、规范的机制,会让受益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四是以奖惩具体化为手段。做得好与不好均有相同的待遇,会打击工作者的积极性,会滋长无上进心者的懒惰性,具体化的奖惩机制,就像是一个方向,指引着大家,让大家都明白应该往哪个地方努力,可达到“激励先进,勉励后进”的作用,在组织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此外,各级党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结合本地区实际,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增长情况,加大提高村干部待遇工作力度,狠抓落实,按照 “根本在选人、关键在培养、重在抓典型”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按“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一定三有”农村干部激励关爱机制,完善村干部管理、考核、奖惩等激励保障机制。
第五篇:必须切实提高法官调解素质
必须切实提高法官调解素质
2007-11-2 16:43:01
许道恒
法院调解是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法官主持下,通过处分自己的权益来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以当事人之间私权冲突为基础,以当事人一方的诉讼请求为依据,以司法审判权的介入和审查为特证,以当事人之间处分自己的权益为内容,实际上是公权力主导下对私权利的一种处分和让与。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申诉上访较多,执行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加强法院调解工作,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和减少申诉上访,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说,法院调解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人民法院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做好调解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调解工作,必须下大气力,提高法官的调解素质。
一、树立对法院调解的正确观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树立对法院调解的正确观念,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法院调解,法官主宰、控制和支配着整个调解过程,法官扮演着主要角色,起主导作用,当事人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在当事人习惯依赖于审判机关主动性、能动性的时代,这种情形的调解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当事人个体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再愿意处在被劝说者的位臵,而是希望法官听取自己的表达和请求。这时,当事人不愿意轻易放弃自身的利益,对法官的建议、意见也不再轻易采纳。如果法官实施干预,很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导致对法官的不信任,甚至认为法官有偏袒对方当事人之嫌,从而使案件难以调解。所以,在社会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法院调解也应逐步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跨越,要牢固树立与现代法制相一致的法院调解理念。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确定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指导方针。这对于审判人员开展审判工作,进行案件调解,在调解中应居于什么位臵、应该有什么样的调解价值取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应该牢固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调判并重的观念。摒弃过去一段时间轻调重判的思想。因为一个案件通过庭审后,依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判决很简单,省时省力。但是如果进行调解,则要经过法官主持,依法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有的案件则要经过反复调解,当事人才能达成调解协议,法官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所以法官往往重判轻调。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涉讼上访较多,当事人缠诉不断,矛盾容易激化,从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的角度来看,一个案件若调解结案,则比判决结案效果要好。所以在审判工作中,要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既不能一味强调调解而久调不决,也不能片面强调判决而忽视调解。调解工作要讲求效率,增强审限意识,避免以拖压调、久调不决现象,力求在审限内结案。但对办案的效率应当辩证地看,一个案件,如果通过延长审限,能够调解结案,当事人不上诉,不申诉,也不需要强制执行,调解的效率是高于判决的效率的。二是树立中立和协调疏导的观念。调解应由当事人主导,法官是调解的召集者、主持者、推进者,处于中立的地位。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法官应重在协调、疏导,要为双方当事人营造出易于沟通的和谐氛围,切记不要将自己认为公平的解决方案强加给当事人。要消除当事人对调解的排斥心理,缓和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帮助双方当事人沟通观念,交换意见,达成合意。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应当自愿、合法,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但是有些案件,在调解时,当事人并不强求明确是非责任。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做好引导工作,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三是树立程序规范的观念。理论界普遍认为调解具有非程序的特征,调解方式灵活多样,不拘泥于程序法的规定。但是从审判实践中来看,调解程序的灵活性或许有助于当事人合意的形成,但更多的是造成法官调解行为的失范和审判活动的无序。因此,应该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2号]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法发(2007)3号]规定的调解程序和要求开展调解工作。目前,各级法院调解程序多样,有诉前调解、诉后调解、执行和解等,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调解。因此,调解程序必须规范。如在诉前调解的,法官在当事人起诉时,可以根据案情和当事人的态度对调解成功的可能性作出初步的判断,认为调解结案可能性比较大的,则可以进行诉前调解,否则,就要在立案后迅速移交业务庭审理。又如在答辩期满前调解的,要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并将其意见记入笔录;能调则调,当事人拒绝调解的,法官不应主动再进行调解。法官助理主持调解时应向当事人释明身份并交待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法官应根据案情指定合理期限等。只有严格规范调解程序,对法官调解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才能使法院调解工作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增强法官的职业操守和理论知识素养
法院调解工作既是司法工作,也是综合性的社会工作。相对于判决而言,调解具有便捷、经济、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等优势。从宏观上讲,法院调解是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治理之道;从微观上讲,法院调解是一门兼容理、情、法的 “化干戈为玉帛”的法官审判职能。法官要在当事人的利益纷争和矛盾之中寻找解决纠纷的办法,这对于法官的素质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法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法官的职业操守对于做好调解工作非常重要。单有法学知识难以做好调解工作,必须要有法律道德的支撑,因此,要做好调解工作,除有法学知识的积累之外,要特别注重养成高尚的职业操守。一是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法官应当是具有高深道德修养的人,应当常怀仁爱之心,充满同情之心,具有大无畏的勇敢精神,不阿权贵,不循流俗。法官应当是正义的代言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不瞬。法官应当具备为民请命、舍身护法的正义感,应当具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而不能屈”的政治操守。二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法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做好调解工作的。法官处理诉讼纠纷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需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情感品质。在调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当事人蛮横不讲理、出言不逊,甚至会有侮辱性的言辞攻击、争吵激烈的局面。因此,法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不良情绪的发生,遇到这种局面,应沉着冷静,不能随意动肝火,应当始终保持一种豁达的胸襟和镇静的情绪,对当事人要循循善诱,耐心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调解效果。三是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案件既然诉讼到法院,一般来说,法院调解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要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需要法官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以顽强的意志力进行反复调解。要求法官有迎难而上、知难奋进的勇气和魄力,始终以一种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去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用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去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调解工作。四是要有良好性格气质。性格是一个人品德、价值观、世界观的表现,是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到法院诉讼的当事人具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特征,法官与这些当事人打交道,做案件调解工作,必须能够适应不同个性特征和气质特征的当事人,以便能够有效的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具有良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具有良好的忍性和耐性,在调解过程中不骄不躁,能够以理智来折服当事人,使当事人愿意在法官的引导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而不是通过威吓来使当事人信服。
(二)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当事人将案件起诉到法院,寻求法律救济,这就需要法官对于涉案相关实体法、程序法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法律的手段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从法律的视角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中包含的法律关系和可能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清楚。因此,法官必须有深厚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结构作为胜任调解当事人之间矛盾纠纷的基础。一是要掌握法理学知识。法理学是法官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法理学是一切法学的基础,也是一切法学知识的根基,更是一切法学知识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法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能懂得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懂得法律的精神,懂得司法的性质和程序的价值,懂得法律与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文化、宗教、哲学、艺术等等的相互关系。二是要掌握专业法学理论知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等等部门法,以及相关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司法审判政策。近几年来,我国立法进程发展迅猛,有些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完善,相关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法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法律法规知识。三是要掌握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知识和边缘法学理论知识。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美学、法文学、法公共关系学、法艺术学、法传播学、法律文化学等等。近几年来,这些学科研究发展很快,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对于司法审判工作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法官认真学习掌握并运用于司法审判实践中。
(三)法官必须具备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法官懂法是对法官最基本的要求。法官还应当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司法审判工作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专门职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体育、军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了解,近几年来,到人民法院诉讼的纠纷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公正高效地化解这些矛盾纠纷,对于法官理论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官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掌握与其专业相邻近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对其它学科知识包括一些乡土文化知识、风俗习惯等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司法审判工作的需要。
三、掌握法院调解的技巧和方法
法院调解的内容包罗万象,琐碎繁杂,且不断地发生新变化。要切实化解矛盾纠纷,掌握一定的调解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注重用心感化。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代理人与法官开始接触时就在以审慎和怀疑的眼光观察法官的一言一行,并以此来判断法官职业水平和人格特点。法官要想取得好的调解效果,必须首先取得各方当事人的信任。如何取得当事人信任,这就要求法官在做调解工作时要用“热心、耐心、信心”(“热心”,就是对调解工作要有热心,符合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耐心”,就是对于脾气较急躁、不太理解法律和法院工作的当事人,要不厌其烦地做疏导和劝解工作;“信心”就是对诉讼调解工作要有信心,不要有厌战情绪和畏难思想)去感化当事人,使其消除戒备和怀疑心理,让其感受到法官是在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从而对主持调解的法官产生充分的信任感,并且愿意在法官的引导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二)注重把准争点。法官要围绕诉讼争执的焦点来辩法析理,只有准确地把握住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才能运用法理来以理服人。为此,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和揣摩当事人内心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寻找调解的具体切入点,因势利导,真正达到调解的目的。
(三)注重公平正义。当事人到法院诉讼是希望得到法律的救济和保障,要求分清是非曲直,明确法律关系和责任。法官在主持调解过程中,对当事人反映出来的一些错误言行和动机,该扶正的要扶正,该祛邪的要祛邪,决不能为达成和解而一味迁就过错一方当事人的不当言行,压抑无过错一方当事人的善良愿望与诉求,要讲究公平正义,用一种正义感和正气来主持调解。同时,法官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既不能毫无原则,也不能超越当事人的权利,其调解行为要始终体现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
(四)注重讲究策略。调解是通过当事人自身心理与认识的积极转变而成就。法官在调解中,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虽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外因对当事人这个内因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根据不同的案情和不同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调解,就会收到明显的调解效果。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消气调解法。一些民事案件涉及家庭和邻里纠纷,许多当事人为琐事反目成仇,对簿公堂。面对这类案件,调解无疑是化解矛盾的灵丹妙药。为此,法官要深入了解、探询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找准矛盾转化的突破口,通过和风细雨的思想工作,平息当事人之间的怨气,从而使案件得到成功调解。二是联动调解法。有些当事人一再不服判决,最终提起申诉,这类案件当事人对立情绪往往比较大,很难达成调解意向。对此,法官要克服畏难情绪,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各方面力量做调解工作。三是对话协商法。对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法人的案件,法官要适时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引导当事人着眼长远,权衡利弊,在原则范围内互谅互让,以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四是规劝引导法。法官要在调解过程中注重从不同角度做好当事人的规劝引导工作,促使当事人的主观认识和心理朝着纠纷解决的方向转化,从而促进矛盾纠纷顺利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