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源泉
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源泉
——就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访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赵凯
2012年2月29日经济日报
中央直属机关承担着为党中央服务、为地方和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责,在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中直机关党员干部能否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直接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中直机关党员干部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自觉和勤奋学习,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自觉的行动,努力走在全党的前头,作全党的表率。”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赵凯说。千帆竞发、比学赶超、态势良好
记者:如何评价目前中直各单位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赵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直工委始终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中直各单位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呈现出千帆竞发、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一是抓领导干部。我们坚持以部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处级以上干部为重点,积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帮学带学促学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学习调研,带头讲党课、做辅导,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党员干部投身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抓典型示范。我们组织实施了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亮点示范工程”,确定了一批中直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面对面地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存在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推广成功经验,促进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三是抓团队学习。通过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引导作用,引导党员自觉把个人发展、岗位职责与集体目标融为一体,进一步形成并强化党组织的共同目标和集体意志,收到了相互启迪心智、共享学习成果、凝聚组织士气、提高集体智慧的良好效果。四是抓方式创新。有的单位开展了领导干部荐书寄语、定期向党员干部推荐好书活动;有的创办了“局处长论坛”、“新知大讲堂”、“读书俱乐部”、“今日我主讲”、“年轻干部学习交流会”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有的积极打
造网络、手机等在线学习阵地,开办手机党校,增强了学习的时效性、参与性和生动性。
五是抓学习机制。有的单位制定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实施办法,要求副处以上干部每年至少撰写一篇理论文章,采取匿名方式进行分级考评,并在全机关范围内通报考评结果,同时将学习情况纳入干部职务晋升考核内容,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记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方面,各部门有何部署和行动?
赵凯:中直各单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努力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本领、改进工作的措施、促进事业发展的动力,以良好的学习成效推动机关的中心工作。
中央组织部从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入手,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组织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中央宣传部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感受基层、开展调研,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中央统战部通过开展《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交流活动,着力提高统战系统的执行力,有力地推动了统战事业的科学发展。中央党校围绕建设“一流学府”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全校性学习讨论活动,形成了建设“一流学府”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促进了党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日报社、广电总局、新华社等新闻单位围绕提高舆论引导和传播能力、加快新闻事业发展开展学习调研,着力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谋全局、促发展、解难题、抓落实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心工作。全国妇联围绕贯彻中央有关要求进行学习研讨,着力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和机关党员党性修养方面的突出问题。
“规定动作”不打折扣 “自选动作”特色鲜明
记者:在建章立制,对学习活动作出刚性规范方面,工委有哪些指导和部署? 赵凯:《中央直属机关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通过努力,在中直机关普遍建立起集体学习、干部培训、调查研究、主题教育、个人自学、学习考核、述学评学奖学、学习成果转化等8项制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规定,部委(党组)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处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时间每年一般不少于110学时,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4学时,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不少于40学时;部级领导干部每年的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处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要撰写1至2篇结合工作实际的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
中直各单位积极探索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制度体系,做到了“规定动作”不打折扣,“自选动作”特色鲜明。比如,中央纪委建立了办案组临时支部学习制度,确保了外出办案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正常的学习活动。共青团中央建立了基层蹲点学习实践制度,推动形成了青年党员干部在基层岗位锻炼成长的有效机制。许多单位还建立了“学习月”、“学习日”制度。
记者:目前中央直属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工委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赵凯:目前,中直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比如,如何进一步强化学习成果的转化,有效避免“两张皮”现象;如何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如何加强学习考核,真正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等。
下一步,我们将在加强分类指导、督促检查的同时,探索建立考评激励机制。要着力解决“谁来考评”、“考评什么”、“怎么考评”的问题,明确负责考评工作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制定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考评指标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考评办法。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把学习成效与单位评先、党员评优、干部晋升和工作考核挂起钩来,探索建立不同形式的奖学制度,对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激励机制。
文/新华社记者 卫敏丽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第二篇:刘淇: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刘淇: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被过滤广告
被过滤广告
图片|视频|图表
论坛|博客|WAP
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台 财经 军事 法治 社会 网评 体育 奥运 文娱 传媒 科技 互联网 教育 校园 房产 健康 职场
您的位置:新华网主页200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
第三篇: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根本途径--人民日报评论
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根本途径
2012年03月26日08:4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引领学习风尚,党委中心组成为组织学习的“发动机”,许多党员干部踊跃到基层学习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日益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也深化着新形势下执政者如何加强学习的思考。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特别是把领导干部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有100个至200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也强调,几百个中央委员,几千个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干部,要带头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中,中央更是一再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知识,摸索新经验,既是新的实践过程,也是新的学习过程。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学习的挑战更为严峻,任务也更为繁重。
当我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继续开动脑筋、激发智慧,努力破解“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问题?当城镇化率历史性地突破50%,如何把脉中国城镇化进程,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当PM2.5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应对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更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学习,需要在学习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执政能力。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始终立场坚定、头脑清醒;通过学习掌握各方面知识,才能拓宽视野、判明大势,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才能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抓紧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完成肩负的职责使命,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不仅事关个人修养,更关系执政能力、事业发展。
“党的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胡锦涛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正是从时代发展、治国理政的高度来认识学习,展现了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谋划。各级领导干部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多一些学习思考,少一些事务应酬,努力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促进者、实践者,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夯实基础。
第四篇: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三种能力
每个人的能力、态度、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有的人想做事但是能力不够,有的人有能力但是他不一定想干事,有的甚至干坏事。要把想干事的人放在能干事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干事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就体现在干部的素质上,毛主席说过:“人是一切工作中的决定因素”,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一是提高学习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提高一个人素质的两个途径。我们的干部首先是读万卷书不够,学习不够,没有一种学习的意识。习近平同志在当国家副主席的时候就提出来:“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很多同志没有把主要心思用在学习上,没有静下心来学一些东西,更没有从系统上分析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哪些知识。那么,这里面要狠补一课,要提高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最关键的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的问题,如果你不想学的话那都是空的。特别要把握一些学习的重点,比如市场经济的一些知识,城市应该怎样经营,怎样建设管理,土地怎样经营运作,怎样解决好投融资问题,有哪些投融资的渠道,融资的成本怎么样最低等等。还有法律知识,作为行政干部不懂《行政法》,不依法行政,别人提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上诉,我们怎么去应对?因此,每个部门的领导及其干部职工,特别是我们的一把手一定要带头,一定要抓学习。
二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做群众工作,首先对群众
要有感情,要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这种感情是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老百姓来办事,你是真心的为他办,还是拖拉、推诿,吃拿卡要,这里面都能够检验是不是真正的对群众饱含感情。其次就是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要落实到维护群众利益、发展好群众利益上来。最后,做好群众工作还要有好的工作方法,有些工作既要堵,更要疏;有些工作一时照顾不了群众的眼前利益,但我们要从更多的方面,更广的渠道维护好群众的长远利益。
三是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矛盾凸显期,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和处置能力。在制定政策、作出决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都要有预见性。
第五篇:把抗灾救灾作为提高执政为民能力的考验
把抗灾救灾作为提高执政为民能力的考验
今年14号台风,我们感受深刻、记忆犹新:一是灾情十分严重。从纵向看,14号台风是我区遭受最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从横向看,涉及范围大,危害程度重,全区10个镇街道,303个村居受灾均较为严重。二是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抗灾救灾工作。多次下文件、发通知要求
把抗灾救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省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慰问安抚灾民。三是党员干部责任十分重大。面对人命关天的重大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站在抗灾救灾第一线,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当前,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因此,要坚持和强化“六大机制”,不断增强防台抗灾救灾工作能力。
一是规范化的工作领导机制。科学的分工组织是抗灾救灾工作根本保障。11日晚上,根据省市委精神,迅速成立抗台指挥小组,启动防台救灾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12日上午由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级机关有关部门组成10个抗台防台工作组,分赴到各镇、街道抗台第一线指挥防台工作。各镇、街道均相应成立了防台抗灾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按各自职责开展各项工作,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确保防台救灾各项工作措施及时组织落实到位。在台风过后,立即将抗台指挥小组就地转为救灾领导小组,成立了工业生产自救协调小组,农业生产自救协调小组,灾民救济、灾后重建协调小组,救治伤员、疫病防治协调小组,督查、宣传、信息协调小组等五个协调小组,各镇街道也相应建立各自的救灾工作小组,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快速反应,增强救灾的工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二是动态性的信息宣传机制。保持信息宣传的畅通是抗灾救灾工作的前提基础。防汛指挥部时刻注意台风天气预报、卫星云图和水位潮位数据,把台风等气象动态信息明白、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并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命令。根据防台工作的进展情况,区委办、区府办相继下发《关于做好防御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防台抗灾工作的通知》、《关于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通知,进一步传达和部署防台抗灾工作。及时上报防台抗灾救灾信息,坚持重大伤亡事件、突发性事件专人负责,3小时内上报,决不拖延。灾后,及时快速收集、统计、汇总上报灾情,先后编发《抗灾救灾简报》17期,保持了各级各部门的信息畅通。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等媒体,积极传播用水通知、卫生防疫等信息,努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多渠道地把全区救灾抗灾信息向社会公布,积极宣传和弘扬抗灾救灾斗争中涌现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人心、鼓舞斗志、营造氛围。截至8月25日,共计在台州台公共频道播出新闻394条次,抗台专题6条次,移动字幕65条,开辟“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专栏,上送台州台56条,省台37条,其中2条被中央台综合稿录用;被各级各类报刊录用新闻稿107篇。
三是全方位的防灾排险机制。排险防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抗灾救灾的首要任务。各地各部门在11日下午开始分别对辖区范围和本系统内的渔船、滩涂养殖、危房、塘坝、水库、地质灾害地段等基本情况开始地毯式摸排,掌握底数,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并根据掌握的情况,不断调整完善防台预案。全区478艘渔船全部进港,塘坝、水库、涵闸等重要地段的防台工作都及时较好地落实。灾后,又对山塘、水库和堤坝进行二次检查,对在建工程、农村住宅质量等进行再次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组织800多人的应急队伍把药品消毒品发放到户,切实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消毒,严防疫病灾情的发生。
四是快节奏的转移安置机制。转移安置是救助受灾群众的重要环节。从12日上午8时至10时,各地各单位根据台风形势,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人员安全转移上,并明确要求各地对不愿撤离的群众务必在12日下午3时采取强制措施予以转移。下午3时30分,随着风力不断增强,根据市委精神,果断采取措施,对来不及转移的部分群众采取了就近安置的办法,并下令要求已经撤离人员当晚不得返回。“宁叫现在听骂声,不让过后听哭声”,这是当时干部动员群众搬迁时发自肺腑的心里话。此次安全转移工作共出动抗台抢险人员7308人,抗台车辆708辆,成功转移危险地区人员19000人,零星就近转移近人员2万人。
五是多渠道的生产自救机制。尽快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是抗灾救灾的关键。我区按照“全民动员、自力更生、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科学有序、务求实效”的方针,全力开展生产自救。截至目前,全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共投入人员近55万人次,出动车辆17000余辆次,用于救灾财物共计12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