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9:4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

第一篇: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

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预防和遏制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6月30日,重庆市万州区建委、消防支队联合组织全区所有在建工地负责人开展了一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活动。

上午9时许,活动在祥瑞·天湖美郡施工工地拉开序幕。首先支队宣传人员结合建筑工地火灾特点,围绕火灾预防、火场逃生自救、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对工地负责人和部分农民工代表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简易防护,蒙鼻匍匐;善用通道,莫入电梯;就地避难,固守待援。”为让农民工快速有效记住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人员还精心准备了各类消防顺口溜,帮助农民工真正将“消防”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随后,施工现场执勤中队与祥瑞集团组织开展了一场施工工地消防联合演习。演习开始后,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立即分成抢险组、灭火组、疏散组和救护组全力配合消防员开展灭火救援,在消防队员和工地义务消防队通力协作下 “大火”被成功扑灭。

此次消防培训演练,不但提高了农民工预防和处置火灾事故的能力,同时也对全区建筑工地抵御火灾、防止事故发生起到了警示作用。下阶段,支队还将以夏季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继续加大对农民工的消防培训,切实筑牢辖区施工工地消防安全“防火墙”。

第二篇:必须切实提高法官调解素质

必须切实提高法官调解素质

2007-11-2 16:43:01

许道恒

法院调解是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法官主持下,通过处分自己的权益来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以当事人之间私权冲突为基础,以当事人一方的诉讼请求为依据,以司法审判权的介入和审查为特证,以当事人之间处分自己的权益为内容,实际上是公权力主导下对私权利的一种处分和让与。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申诉上访较多,执行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加强法院调解工作,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和减少申诉上访,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说,法院调解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人民法院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做好调解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调解工作,必须下大气力,提高法官的调解素质。

一、树立对法院调解的正确观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树立对法院调解的正确观念,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法院调解,法官主宰、控制和支配着整个调解过程,法官扮演着主要角色,起主导作用,当事人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在当事人习惯依赖于审判机关主动性、能动性的时代,这种情形的调解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当事人个体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再愿意处在被劝说者的位臵,而是希望法官听取自己的表达和请求。这时,当事人不愿意轻易放弃自身的利益,对法官的建议、意见也不再轻易采纳。如果法官实施干预,很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导致对法官的不信任,甚至认为法官有偏袒对方当事人之嫌,从而使案件难以调解。所以,在社会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法院调解也应逐步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跨越,要牢固树立与现代法制相一致的法院调解理念。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确定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指导方针。这对于审判人员开展审判工作,进行案件调解,在调解中应居于什么位臵、应该有什么样的调解价值取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应该牢固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调判并重的观念。摒弃过去一段时间轻调重判的思想。因为一个案件通过庭审后,依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判决很简单,省时省力。但是如果进行调解,则要经过法官主持,依法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有的案件则要经过反复调解,当事人才能达成调解协议,法官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所以法官往往重判轻调。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涉讼上访较多,当事人缠诉不断,矛盾容易激化,从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的角度来看,一个案件若调解结案,则比判决结案效果要好。所以在审判工作中,要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既不能一味强调调解而久调不决,也不能片面强调判决而忽视调解。调解工作要讲求效率,增强审限意识,避免以拖压调、久调不决现象,力求在审限内结案。但对办案的效率应当辩证地看,一个案件,如果通过延长审限,能够调解结案,当事人不上诉,不申诉,也不需要强制执行,调解的效率是高于判决的效率的。二是树立中立和协调疏导的观念。调解应由当事人主导,法官是调解的召集者、主持者、推进者,处于中立的地位。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法官应重在协调、疏导,要为双方当事人营造出易于沟通的和谐氛围,切记不要将自己认为公平的解决方案强加给当事人。要消除当事人对调解的排斥心理,缓和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帮助双方当事人沟通观念,交换意见,达成合意。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应当自愿、合法,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但是有些案件,在调解时,当事人并不强求明确是非责任。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做好引导工作,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三是树立程序规范的观念。理论界普遍认为调解具有非程序的特征,调解方式灵活多样,不拘泥于程序法的规定。但是从审判实践中来看,调解程序的灵活性或许有助于当事人合意的形成,但更多的是造成法官调解行为的失范和审判活动的无序。因此,应该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2号]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法发(2007)3号]规定的调解程序和要求开展调解工作。目前,各级法院调解程序多样,有诉前调解、诉后调解、执行和解等,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调解。因此,调解程序必须规范。如在诉前调解的,法官在当事人起诉时,可以根据案情和当事人的态度对调解成功的可能性作出初步的判断,认为调解结案可能性比较大的,则可以进行诉前调解,否则,就要在立案后迅速移交业务庭审理。又如在答辩期满前调解的,要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并将其意见记入笔录;能调则调,当事人拒绝调解的,法官不应主动再进行调解。法官助理主持调解时应向当事人释明身份并交待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法官应根据案情指定合理期限等。只有严格规范调解程序,对法官调解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才能使法院调解工作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增强法官的职业操守和理论知识素养

法院调解工作既是司法工作,也是综合性的社会工作。相对于判决而言,调解具有便捷、经济、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等优势。从宏观上讲,法院调解是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治理之道;从微观上讲,法院调解是一门兼容理、情、法的 “化干戈为玉帛”的法官审判职能。法官要在当事人的利益纷争和矛盾之中寻找解决纠纷的办法,这对于法官的素质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法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法官的职业操守对于做好调解工作非常重要。单有法学知识难以做好调解工作,必须要有法律道德的支撑,因此,要做好调解工作,除有法学知识的积累之外,要特别注重养成高尚的职业操守。一是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法官应当是具有高深道德修养的人,应当常怀仁爱之心,充满同情之心,具有大无畏的勇敢精神,不阿权贵,不循流俗。法官应当是正义的代言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不瞬。法官应当具备为民请命、舍身护法的正义感,应当具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而不能屈”的政治操守。二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法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做好调解工作的。法官处理诉讼纠纷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需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情感品质。在调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当事人蛮横不讲理、出言不逊,甚至会有侮辱性的言辞攻击、争吵激烈的局面。因此,法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不良情绪的发生,遇到这种局面,应沉着冷静,不能随意动肝火,应当始终保持一种豁达的胸襟和镇静的情绪,对当事人要循循善诱,耐心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调解效果。三是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案件既然诉讼到法院,一般来说,法院调解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要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需要法官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以顽强的意志力进行反复调解。要求法官有迎难而上、知难奋进的勇气和魄力,始终以一种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去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用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去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调解工作。四是要有良好性格气质。性格是一个人品德、价值观、世界观的表现,是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到法院诉讼的当事人具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特征,法官与这些当事人打交道,做案件调解工作,必须能够适应不同个性特征和气质特征的当事人,以便能够有效的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具有良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具有良好的忍性和耐性,在调解过程中不骄不躁,能够以理智来折服当事人,使当事人愿意在法官的引导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而不是通过威吓来使当事人信服。

(二)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当事人将案件起诉到法院,寻求法律救济,这就需要法官对于涉案相关实体法、程序法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法律的手段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从法律的视角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中包含的法律关系和可能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清楚。因此,法官必须有深厚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结构作为胜任调解当事人之间矛盾纠纷的基础。一是要掌握法理学知识。法理学是法官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法理学是一切法学的基础,也是一切法学知识的根基,更是一切法学知识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法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能懂得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懂得法律的精神,懂得司法的性质和程序的价值,懂得法律与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文化、宗教、哲学、艺术等等的相互关系。二是要掌握专业法学理论知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等等部门法,以及相关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司法审判政策。近几年来,我国立法进程发展迅猛,有些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完善,相关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法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法律法规知识。三是要掌握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知识和边缘法学理论知识。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美学、法文学、法公共关系学、法艺术学、法传播学、法律文化学等等。近几年来,这些学科研究发展很快,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对于司法审判工作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法官认真学习掌握并运用于司法审判实践中。

(三)法官必须具备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法官懂法是对法官最基本的要求。法官还应当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司法审判工作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专门职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体育、军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了解,近几年来,到人民法院诉讼的纠纷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公正高效地化解这些矛盾纠纷,对于法官理论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官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掌握与其专业相邻近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对其它学科知识包括一些乡土文化知识、风俗习惯等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司法审判工作的需要。

三、掌握法院调解的技巧和方法

法院调解的内容包罗万象,琐碎繁杂,且不断地发生新变化。要切实化解矛盾纠纷,掌握一定的调解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注重用心感化。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代理人与法官开始接触时就在以审慎和怀疑的眼光观察法官的一言一行,并以此来判断法官职业水平和人格特点。法官要想取得好的调解效果,必须首先取得各方当事人的信任。如何取得当事人信任,这就要求法官在做调解工作时要用“热心、耐心、信心”(“热心”,就是对调解工作要有热心,符合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耐心”,就是对于脾气较急躁、不太理解法律和法院工作的当事人,要不厌其烦地做疏导和劝解工作;“信心”就是对诉讼调解工作要有信心,不要有厌战情绪和畏难思想)去感化当事人,使其消除戒备和怀疑心理,让其感受到法官是在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从而对主持调解的法官产生充分的信任感,并且愿意在法官的引导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二)注重把准争点。法官要围绕诉讼争执的焦点来辩法析理,只有准确地把握住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才能运用法理来以理服人。为此,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和揣摩当事人内心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寻找调解的具体切入点,因势利导,真正达到调解的目的。

(三)注重公平正义。当事人到法院诉讼是希望得到法律的救济和保障,要求分清是非曲直,明确法律关系和责任。法官在主持调解过程中,对当事人反映出来的一些错误言行和动机,该扶正的要扶正,该祛邪的要祛邪,决不能为达成和解而一味迁就过错一方当事人的不当言行,压抑无过错一方当事人的善良愿望与诉求,要讲究公平正义,用一种正义感和正气来主持调解。同时,法官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既不能毫无原则,也不能超越当事人的权利,其调解行为要始终体现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

(四)注重讲究策略。调解是通过当事人自身心理与认识的积极转变而成就。法官在调解中,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虽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外因对当事人这个内因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根据不同的案情和不同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调解,就会收到明显的调解效果。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消气调解法。一些民事案件涉及家庭和邻里纠纷,许多当事人为琐事反目成仇,对簿公堂。面对这类案件,调解无疑是化解矛盾的灵丹妙药。为此,法官要深入了解、探询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找准矛盾转化的突破口,通过和风细雨的思想工作,平息当事人之间的怨气,从而使案件得到成功调解。二是联动调解法。有些当事人一再不服判决,最终提起申诉,这类案件当事人对立情绪往往比较大,很难达成调解意向。对此,法官要克服畏难情绪,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各方面力量做调解工作。三是对话协商法。对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法人的案件,法官要适时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引导当事人着眼长远,权衡利弊,在原则范围内互谅互让,以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四是规劝引导法。法官要在调解过程中注重从不同角度做好当事人的规劝引导工作,促使当事人的主观认识和心理朝着纠纷解决的方向转化,从而促进矛盾纠纷顺利化解。

第三篇:为切实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

为切实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以家风文明促乡风文明,以家庭和睦促社会和谐,以家庭美化促村容整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力、富裕、文明、优美、和谐新十渡的建设步伐,经十渡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家庭中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文明和谐家庭”创建为载体,以提高广大家庭文明和谐程度为目标,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文明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以家庭文明和谐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二、目标任务

通过活动开展,教育广大家庭成员讲学习、讲文明、讲诚信、讲团结、树新风。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转变家风,促进和谐村庄,和谐社会的创建,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年内使全镇50户家庭达到和谐家庭示范户标准,并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内容,把“文明和谐家庭”建设开展得扎实有效。

三、“文明和谐家庭”标淮

总体要求:以家庭成员全面发展为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实现家庭成员文明和谐,邻里之间文明和谐,家庭与社会文明和谐,家庭与环境文明和谐。

具体创建条件:

1、男女平等、共同发展。家庭成员认真学习并充分了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相关知识;男女两性家庭成员在教育、劳动就业、家庭地位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家庭成员理想信念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公德,严格遵纪守法,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加各类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强,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

3、爱岗敬业、勤劳致富。家庭成员积极进取,勤于学习,努力工作,诚实守信,能够立足本职,在岗位上有突出成绩,能够勤劳致富,是实用技术带头人、种养业示范户,家庭收入逐年增长。

4、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互帮互助;夫妻之间互相忠实信任,互相尊重关爱;邻里之间相识相知,相互帮助,团结友善。

5、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家庭学习氛围浓厚,父母带头学习、言传身教,家庭成员道德修养好、素质高;父母具有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家庭环境良好,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6、崇尚科学、倡导文明。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理性消费,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7、爱护环境、绿色环保。庭院环境达到净化、美化、绿化标准。净化即:居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床上用品、地面干净整洁;庭院内保持清洁,柴草和有用材料堆放规范,无乱堆乱放;门前干净整洁,无杂草,无私搭乱建。美化即:庭院内外植绿种花,家居布置美观大方。绿化即:见缝插针植树栽果。

四、活动内容

1、组织广大家庭成员开展美在居室、美在庭院等活动,动员全镇家庭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广大家庭成员积极行动起来,打扫家庭卫生,治理庭院环境,在庭院内及四周植树、种花、种草,努力创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2、开展 “好婆婆”、“好媳妇”、“好母亲”、“好妯娌”、“好邻居”等评选活动,营造宽容、谦让、平等、融洽的良好家风;

3、开展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绿色环保家庭、平安家庭、和睦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4、开展 “争当合格家庭,培育合格人才”活动;

5、培育一批 “文明和谐家庭”示范户,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7年9月20–9月30日)

制定十渡镇创建 “文明和谐家庭”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十渡镇创建 “文明和谐家庭”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争创活动工作动员会,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入户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标准、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广泛动员全镇家庭参与争创活动。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7年10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全面铺开“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活动开展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村特点,打造“文明和谐家庭”特色品牌。沿河村创建 “文明和谐家庭”要与开展诚信家庭、服务标兵家庭、和睦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清洁家庭的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山顶村在抓 “文明和谐家庭”创建的基础上,要与美德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和睦家庭、清洁家庭的创建有机结合,并通过“文明和谐”家庭风采展示等方式,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08年1月)

镇“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在全镇评选表彰50户镇级“文明和谐家庭”先进典型。各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也要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文明和谐家庭”的评选,按照“男女平等、共同发展;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勤劳致富;家庭和睦、邻里融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爱护环境、绿色环保”七项标准进行综合考评。以家庭为参评主体,采取家庭自评、群众评议、村级推荐办法进行,对评选出的镇级“文明和谐家庭”示范户,镇党委将授予“文明和谐家庭”示范户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对于村级“文明和谐家庭”各村要给予奖励。通过创建、评比、表彰推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明和谐家庭”典型,激发广大家庭的创建热情,营造 “人人文明、家家和谐、社会进步”的良好氛围。创建活动从2007年9月启动,开展系列活动,12月评出“文明和谐家庭”示范户,2008年初对示范户进行挂牌、表彰。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村要提高对此项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内容,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专人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常抓不懈。

2、营造氛围、造成声势。

各村要围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有效形式,宣传“文明和谐家庭”创建的重要意义,宣传典型,扩大影响,造成声势,激励更多的家庭投身创建活动。

3、统筹结合、互相促进。

开展创建 “文明和谐家庭”活动,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镇三个文明考核中。各村创建活动要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各项工作统筹兼顾、相互促进。

4、规范程序、认真评选。

采取家庭自愿申报自评,群众评议,基层党支部推荐,逐级申报批准的形式,各村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评选申报。

5、开拓创新、扎实推进。

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村要探索创建活动有效形式,研究“文明和谐家庭”创建的新办法,新措施,总结推广创建活动的新经验、新做法,扎实有效推进创建活动的开展。

十渡镇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杨建坡党委书记

副组长:刘永玘镇 长

许广宝党委副书记

成 员:梁文菲纪委书记

蔡丰春组织部长

马振祥宣传部长

穆红霞副镇长

隗合忠党政办主任

赵 岩妇联主席

穆捍卫计生办主任李有忠文体中心主任刘文新宣传干事李 原党政办科员

下设办公室:

主 任:许广宝(兼)

成 员:隗合忠 赵

刘文新 岩 穆捍卫李 原 李有忠

第四篇: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健全村干部管理监督体系

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健全村干部管理监督体系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群众自治组织,村干部则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执行者,是由村民主选举产生的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村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党的各项重大决定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如何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管理监督,有效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是关系数万群众的一件大事。

一、合什镇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及监督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XX镇有2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总人口约3万2千多人人。村干部数为 67人,平均年龄约42岁,文化程度普遍为高中及以下。目前村“两委”换届刚结束,普遍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支两委“交叉任职”的工作格局,减少了干部职数,减轻了农民负担,理顺了“两委”的关系,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是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部分村干部为在换届选举中获选,拉帮结派,甚至搞“家族式”选举,对“顺我者”大加犒劳、赞赏、帮助,而对“逆我者”则办事不利,设门卡,甚至打击报复;作为村干部不真正为群众利益着想,而是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为一己私利而想方设法,或贪污,或克扣;做群众工作粗糙没耐心,甚至不闻不问。一句话,缺少为人民公仆的意识,缺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缺少为群众办实事的作风。目前而言,我镇村干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资源匮乏,培养管理滞后;二是规章制度落实乏力,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三是激励机制薄弱。

二、对当前村干部存在问题及监督管理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村干部选拔机制不健全,干部选拔不如人意。在村干部培养选拔方面,尽管近几年我镇通过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村两委“公推直选”等方式,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范围,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部分优秀青年不愿或不被列入村干部人选,从而在村干部选拔中形成了“矮子里面选高个”的无奈局面。村支部在后备干部建设工作中,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使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工作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二)对村干部监督不得力,问责不落实。面对农村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管理、监督、教育上看,存在着准备不足、措施不当、制度不完善、监督乏力的问题。特别是镇党委只注重中心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够重视,对农村干部疏于管理、缺乏监督,存在着“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等现象,使监督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走过场。同时,缺乏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造成错不当罚。对村干部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管、失之于罚。有些问题很难用硬性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约束,使责任人“幸免于”责任追究。

(三)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纪律保障不到位。村干部经济待遇低、政治待遇没“名份”、村级经济薄弱,奖励激励机制不配套健全;对村干部管理没有设置村干部行为管理底线,没有相关配套制度对其进行管理,致使村干部组织涣散,做事缺乏热情,导致出现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

三、提高村干部素质,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一)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干部培养

1、扎实完善村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加强村干部的监督,选好村干部是第一道关,宁缺勿滥。把好“入口监督关”,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对村班子、村干部的考察考核,必须以实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那些发展经济有本领、维护稳定有办法、服务群众有感情的干部,要大胆使用、提拔重用,对那些组织不放心、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限期改正或及时调整,从而在村干部使用上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更好地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2、切实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对村干部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实现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化,才能使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当前农村工作环境及村干部现状,对村干部应采用分期组织培训,镇党委相关部门要负责抓好培训的具体工作。同时,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专题培训,要重视培训纪律,确保培训质量,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在培训内容设置上,要突出政策法规知识培训,提高村干部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意识;突出思想作风的培训,提高村干部思想修养、道德涵养、政治素养;突出能力水平的培训,从村干部工作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村干部处理棘手问题、解决矛盾纠纷和做好群众思想教育的能力,提高村干部加强民主管理、带头致富和发展经济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在村民中的威望与说服力。

(二)完善权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1、权力配置要稳而不“滥”。要将职权适度分解,逐步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使各种权力处于合理的状态,各自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作用,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要充分发挥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使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决策权与村支部、村委会的执行权分离,有效地制约拥有执行权的“一肩挑”村支书权力,避免权力滥用的现象。

2、权力运行要规范而有序。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要规范有序的执行,就要明确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权力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就要明确规定权力运行的程序即权力运行的时间、空间、方式和步骤,从议事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让各项权力主体运行常规化、规范化、实效化。

3、监督机制要尽可能“全”而不“死板”。对村干部行使人事权、财权进行监督和审计,把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交给群众。要健全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村班子考察制度、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全方位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做到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群众监督与专门机构监督相结合。既要做到能有效保证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又要做到村干部办事有错必纠,有违纪违法现象必查,全面监督。

(三)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工作干劲

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村干部激励机制,奖罚分明是增强村干部责任感,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镇党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对村干部进行三方面的激励。一是注重政治激励。主要是对工作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村干部。及时地给予表彰、表扬和宣传,对表现较好的一些年轻村干部,加强培养,委以重任,使村干部感到镇党委是一直在关注和关心他们的,对他们的工作才能和工作成就是给予肯定的,从而调动了优秀村干部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如树立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二是注重经济激励。坚持重实绩、重实干、重实效的原则,对村干部工资奖金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懒,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三是注重关心村干部的生活。乡镇党委把关心村干部的生活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凡是村干部有生活困难、急危情况和婚丧嫁娶,党委政府尽量给予帮助,使他们感到上级的关心和温暖,安心工作。

(四)健全监督体系,着力实效有序

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是促进村干部切实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党委、政府虽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但承担着领导、指导、支撑和帮助村民自治的重任,是对村干部权力监督与制约的主导力量。因此,要发挥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重要监督作用。

1、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通过组织谈心,了解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轻装”工作。

2、建立诫勉谈话制度。针对少数村干部不听从上级党委、政府领导(指导),不完成工作任务,无故不参加活动和会议,办事不公道等轻微问题,镇党委政府要对村干部提出诫勉,督促其尽快改正。

3、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质量,增强村干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自我监督能力。

4、推行村干部的述职述廉工作。为了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和考核,充分发挥群众在对村干部监督和考核中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建立了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制度没有能够很好的执行,流于形式。因此,要注重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工作,要求村两委班子的成员每年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述职,并由上述代表对村干部进行评议,镇党委政府根据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结果,作出具体处理意见。确认已改正错误行为的,给予解除诫勉;未改正的,按有关程序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动员其辞职。拒绝辞职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免职或罢免。

5、推行村务公开,强化群众监督,防范村干部滋生消极腐败现象产生。村务公开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财务收支、政府补贴、干部报酬等,重点在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普遍关心、容易发生矛盾和可能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上。通过党务、村务“两公开”,增强村务透明度,保障农民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阳光操作、还政于民”,使村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纳入群众监督的网络之中,给群众一个明白,留干部一身清白。

6、高度重视信访督办,加大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力度。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认真调处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安定。建立“逢集”领导信访接待日;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实施前,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考核制、大额工程款支付集体审核制、任用干部规范制等,以规范干部行为,给群众放心,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镇党委、政府、纪委整体抓监督检查,通过听汇报,随时走访检查以及每月的抽查、每季度的重点查、半年的普遍查和年底的综合查,及时、详细地掌握村里的真实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督促改进。镇、村两级分别设立举报箱,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选准重点开展监督检查,掌握村干部工作实情。

总之,只要我们始终关心关注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各项监督管理体制的落实,就一定能够把这支队伍建设得更好、更强、更优,这支队伍也一定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加强普法教育切实提高部队官兵的法律素质

加强普法教育切实提高部队官兵的法律素质

经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军队和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广大官兵学法用法、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普遍增强,部队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军队中部分官兵的法律素质还不够高,突出表现在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强等方面,这些都与当前依法治军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差距。只有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法律素质,才能使他们在依法治军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的能动性,从而有力地保证军队各项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一、注重法律知识学习这个重点,不断提升法学理论素养

调查发现,当前军队法律素质不高,法制意识不强,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知识。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在提升理论素养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法学理论的学习。马克思、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法学理论为军队广大官兵正确认识法律奠定了法理基础,是学法、知法、用法并成为遵纪守法模范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入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法学理论,全面、深刻地理解其本质和精髓,才能有效地克服思想偏差和模糊认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从严治军的法制意识。二是要加强对江泽民依法治国理论的学习。江泽民依法治国理论及其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五个模范”和对军队要求的“四个扭住不放松”等论述,是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依法治军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其学习和掌握,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我国建设法制社会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三是加强对胡锦涛和中央军委关于从严治军理论的学习。胡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四个本领”以及中央军委关于从严治军的“五项治理”,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和依法从严治军的重要方针。通过学习,切实认识当前依法从严治军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遵纪守法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四是加强对军事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军队的法律法规是依法从严治军的重要依据。只有加强军队官兵对军事法律法规以及军队条令条例的学习,才能自觉地学法用法、遵纪守法。

二、抓住从严治“官”这一关键,努力强化责任意识

领导干部的言行在广大官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依法从严治军必须首先从严治“官”。一是坚持对干部进行法制教育。各级干部是军队建设的核心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水平关系到整个部队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必须把讲法制提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来抓,不断加强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对干部的教育要先行、要普及,要形成科学的制度,并坚持做到经常、深入、有效。二是抓好干部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要从强化干部自身法制观念、增强法制素养、提高法制水平着手,加强对广大干部的学习培训。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在职轮训,代职培训、送学代培等方式分批进行。通过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式实提升广大干部的法制理论素养,强化依法从严治军观念。三是加强对干部进行依法依纪管理。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干部要成为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是部队法制建设的带头人,因此,必须以自己的行动赢得部属的信任,赢得领导权威。要通过建立健全有关机制,规范和约束广大干部的思想行为,提高自我管控能力。将干部的自身表率作用、平时表现、法制观念、工作业绩与其职务提升、立功受奖等挂钩,切实激励其自觉遵守纪、模范带头的法制意识。

三、坚持普法宣传这条渠道,切实提高官兵法律素质

随着国家和军队法制化建设的发展,军队尤其需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努力把广大官兵的法律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在总结以往普法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新时期普法宣传的方法渠道。首先,切实把普法教育作为预防犯罪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普法教育与全盘工作统筹安排,做到“四有”:即有位置,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在安排工作时,注意把普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提出具体要求;有时间,每月要用一天时间进行专题法制教育;有内容,各级政治机关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不同对象,编写普法教育提纲;有制度,团以上政治机关建立普法教育备课、检查、评比、考核等一整套制度,有效地促进教育内容的落实。机关各部门要齐抓共官。宣传、保卫、纪检等部门坚持分工不分家,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特点,自觉地抓好普法教育。各级领导要亲自抓。轩以上单位的领导每年至少要为部队上一次普法教育课,下部队检查工作时,把指导基层干部开展普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其次,提高干部随机教育能力,增强普法教育的及时性、有效性。随机普法教育能根据任务、季节和官兵的思想变化,抓住机会随时随地进行教育,能收到课堂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基层主官和保卫委员的形式,组织他们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同时,要增强他们对官兵出现的违纪问题、违法苗头,见缝插针,采取一事一课,一事一法地进行教育的能力。要培养他们善于抓住官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事”说“法”,在“小事”中把“大道理”揭示出来,从“论事”入手达到“明理知法”的能力。第三,把普法教育与其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治思想教育的综合效力。实践证明,仅靠

孤立的讲授法律知识不足以从根本上官兵的法律素质。调查显示,个别干部既知法也懂法,但就是经不住诱惑仍然犯法。因此,只有把普法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讲法与讲道理、举例子与挖思想根源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与“两个经常”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与其他政治教育的内容穿插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启发和调动官兵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借助“以案说法”这种方式,深入搞好思想警示教育

反面教材往往是最生动、最深刻的教材,他能警示人、告诫人、教育人。因此,必须紧紧抓惩治犯罪的典型案例教育,特别是要结合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各种犯罪案例“以案说法”,以此来增强广大官兵的法纪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实践中要注意案例教育的针对性、实施时机和具体方式,不断增强案例教育的有效性。结合以往的经验,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实际,确定教育内容。部队的案例教育要针对当民担负的任务、官兵的现实思想和国内外形势,确定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要紧紧抓住惩治犯罪的典型案件,特别要利用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各种犯罪案例来教育干部,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法纪观念,提高其法律素质。二是搞好预测,确定教育时机。增强案例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教育。例如,在春夏事故案件多发期、部队任务转变、实弹射击、官兵休假或外出学习、治病等时间,要选定一些以往同期违法犯罪例子,进行深入的剖析,帮助广大官兵提高思想认识,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三是抓住特点,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典型案例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采取专题教育形式,组织官兵参观监狱,请法官、民警来部队讲课,观看违法犯罪教育录相片或图片等,可以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能够打牢官兵的思想印迹,融心入脑,达到长期警示的目的。

下载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5篇材料]

    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三种能力 每个人的能力、态度、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有的人想做事但是能力不够,有的人有能力但是他不一定想干事,有的甚至干坏事。要把想干事的人......

    和谐发展极需提高农民工素质(精选5篇)

    和谐发展极需提高农民工素质农民进城务工的本质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要趋势。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渐形成农民工知识,技能......

    关于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的调查报告 根据《省总工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方案》的要求,我们对年龄在16-65周岁的进城务工农民工,采取座谈和入户调查......

    农民工地位提高(范文模版)

    农民工地位提高 今年春节,在中国的上海和广东等地,有数十万农民工自愿选择留在城里过年。为此,当地工会组织特地向这些人发放了慰问金和节日礼品。中国这个向经济困难的职工提......

    增强五种意识,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

    增强五种意识 提升五种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纪检监察干部要注重增强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需......

    加强普法教育 切实提高部队官兵的法律素质军队部队大全

    加强普法教育 切实提高部队官兵的法律素质军队部队范文大全 加强普法教育 切实提高部队官兵的法律素质 经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军队和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广大官兵学......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讲政治作为最根本和第一位的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政......

    切实提高调研水平

    努力加强专题调研切实提高履职水平政协清水河县委员会人民政协的专题调研,是政协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