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油别再说“加满”!
加油别再说“加满”!
加油别再说“加满”!金羊网-羊城晚报
几百起对加油站计量的投诉无效,缘于司机不懂额定容量与最大容量之分
本报讯 记者许悦、通讯员粤质宣报道:司机大佬们请注意了,加油时千万别要求“加满”或是“凑个整数”,因为汽车都可以“吃”下比额定容量多上近十升的油以至满箱。事实上,多加的这部分油是没有用的,不但容易溢出造成浪费,还不环保、不安全,加油加到自动跳枪就够了。
据省质监局举报投诉中心主任邵海增介绍,近两年省局和珠三角质监部门接到了加油站质量投诉案件600多宗,但执法检查结果却表明,确有计量作弊问题的案件不到10%。
为什么无效投诉多达九成?原来,这是因为消费者不清楚油箱的额定容量和最大容量差别所致。多数消费者认为使用说明书上明示的油箱容量就是汽车油箱的最大容量。实际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说明书标注的油箱额定容量不能超过油箱最大安全容量的95%。有相当部分的汽车生产商都以最大安全容量的90%或85%为标准标示油箱额定容量,所以标注50升的油箱,可装近60升汽油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走访多家加油站发现,很多司机加油时为了省事,都会要求“加满”、“能加多少就加多少”、“凑个整数”。遇到不规范的加油站,加油员为了多赚一点会按车主说的加至满箱达到最大容量。
广东省石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范小平表示,虽然满箱和汽车自燃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多加的油其实没有用,特别是在夏天高温下,油品更容易膨胀满溢出油箱,不完全燃烧造成浪费。
邵海增表示:我们建议汽车生产商应多给消费者一些指引,比如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上和油箱明显位置同时标明油箱额定容量和最大容量及安全警示语;加油站应正确指导加油,增强加油员安全意识,科学计量(一般以自动跳枪为止);设置安全用语,使消费者明白科学计量、安全计量的实际意义。
第二篇:别再说体育运动耽误学习了
论如何看待体育运动与学习
身为70或80后的家长们,一定对体育课被所谓的主课占用印象深刻吧,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您是不是也曾经萌生过,这样的念头:孩子学习时间宝贵,还是不要运动了吧.....以下我们一起来了解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我们最为关心的学习成绩问题,都有哪些益处吧!
1、“零时体育计划”带来的改变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一开始时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原来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们的快乐中心伏隔核里面都是多巴胺的受体。我们看到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奋,脾气都很好。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的关系。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变好,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很多抗忧郁症的药都是阻挡大脑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脑中的血清素比较多。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它在面对敌人决定要战或要逃时分泌得最多。正肾上腺素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所以学生心情愉快、上课专心,记得快、学得好,自信心与自尊心也提升了。
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如数学,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上或下午第八节时上,结果发现上午那一组的学习比较好,好到两倍以上。因为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在上午第二节课时还在大脑里,但是到下午时就已经消耗殆尽了。
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在全美30%的人过胖时,他们学校只有3%。
这些数据开始让美国的父母看到运动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的帮助,就不再反对零时体育计划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运动。现在美国已有很多州在推动这个零时体能运动。
研究者也发现在斯坦福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的67%,英文胜过全体的45%。2004年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
看到运动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好处,学校体育课节数不但不该减少,还应该增加才对,我们应该让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提升他的体能与学习效果。
2、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升华为正面行为。除了良善行为的认同学习外,多运动是很好的宣泄管道,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
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他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长大,不曾被打,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为什么进了托儿所、幼儿园后会动手打人?他从来没有模仿的对象,这个暴力的动作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模仿的确是最原始的学习,既然没有模仿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出现呢?原来,它是从我们祖先——动物身上来的。动物在世界上生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基因传下去。为了传基因,需要交配,所以弗洛伊德说“性是个本能”。
为了达到这个“性”的目的,必须同时还要有另一个本能,就是攻击性——击退情敌,独享交配权。在资源匮乏、“僧多粥少”的大自然里,攻击性是我们祖先确保基因传下去的重要本能。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动物的本性,方法是将这些野性变成公平竞争的运动技能,在合理的条件下发泄、纾解出来。而不是成绩!
了解人的暴力、攻击性的来源后,我们应该尽力推行体育,让暴力有适当的管道发泄出来。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个多巴胺促进我们的正向情绪,使我们不易得忧郁症。
运动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的默契,因为21世纪又回到了我们祖先生存的方式——用团队的力量求生存,去并吞别的公司或跟别的公司竞争,不再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了。
我们一向不注重体育,常把体育课调去补英文或数学,殊不知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有了强健的身体,知识才有意义;失去健康和生命的话,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
3、剥夺运动就是剥夺成长
朋友的孩子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向我诉说初中三年级的痛苦。诸多痛苦中,最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学校挪用体育课去赶学习进度,母亲不准他放学后留在学校踢足球,要他节省体力念书。他说“剥夺了他生命的唯一乐趣”,因此他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还要睁开眼睛。
我发现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迷思,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其实,运动跟智慧有直接关系。有个实验研究500名学生运动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每天上一个小时体育课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上比较好。大学生参加运动计划后,学业成绩也上升了。连50岁的中年人在参加四个月的走路计划后,心智的表现也比四个月前的提升了10%。另一个实验对象是65岁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运动跟情绪有关。运动可以抑制大脑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负面情绪的出现,打完球的人情绪都很亢奋,不会忧郁。
实验者用老鼠来探究原因,发现运动时氧的大量消耗会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这个氧的需求增加了肌肉微血管的数量,使肌肉可以运动得更久。大脑也是一样,血液流动得越快,就能运送越多的带氧血红素到细胞上去,就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储存更多的记忆。
比如踢足球就是一个很符合演化目的的运动,它需要眼快、手快、脚快及决策快。球员拿到球大约只有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决定是自己带球还是传给别人;若是自己带球或射门,大脑得马上计算出成功的概率,以及射不进时被别人拿去的后果。所以,鼓励孩子运动其实是促进他大脑功能的整合,对他以后出社会的应变能力有帮助。
从研究结果看来,每个学生都得运动,初三学生更需要每天运动。一方面保持心情的愉快才看得进去书;另一方面增加大脑血液的流动,促进海马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现,帮助记忆,读书才有效。运动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对学习有益。父母可以放心让孩子去打球、游泳,做各种运动。
同时,多运动不但可以少生病,还可以节省如忧郁症、失智症等许多慢性疾病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况且有好的体魄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长久地应用出来。
了解了多运动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整合,有益学习,增加思考记忆后,父母一定要放手鼓励孩子去参与打球、游泳等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4、运动能治疗“多动症”和抑郁症
运动对注意力缺失和多动症来说,也是自我控制的“良药”。目前医生给多动症患者所开的药,其实就是为增进大脑中多巴胺的量。如果运动本身就会分泌多巴胺,为何不用大脑自己本身的多巴胺呢?自己分泌的对大脑没有伤害,外来的现在已知会伤害伏隔核。
许多第一线的治疗师都发现,足球、武术、体操等需要大量注意力的运动对过动症的孩子非常有帮助,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全神贯注,而且足球、武术、体育运动比枯燥的跑步机有趣得多,孩子比较愿意持续练下去。任何运动都需要持之以恒,每天做,效果才会出来。
其实很多被大人认为是“皮”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个运动空间、一点时间,将精力正当消耗掉他们就不捣蛋了。
相信大家都听过“猎人—农夫”的多动儿理论。说是在12000年前后,人类走向农业社会,开始定居下来之后,环境的改变使得过去的长处变成现在的短处了。
在远古时代,如果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早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如果看到事情发生不马上采取行动,而是三思而后行的话,也会变成别人的晚餐,活不到成为我们的祖先。
这个理论认为多动儿其实没毛病,只是生错了时空。他们容易分心、冲动、冒险性强,其实这是远古打猎采集时生存者必须的特征,人类进化到农业社会以后,这些特征才变得格格不入。也就是说,他们是“猎人”,但是要在“农夫”的社会里讨生活,所以被视为异类了。现在学者把过动症的人叫作“有爱迪生基因者”,不认为他们有病。爱迪生念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无可救药,叫他父母领回家,免得干扰别的孩子上学,但爱迪生却是有史以来,专利拿得最多的人。
柏拉图说: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我们也越来越看到,这两种管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总结:学习更主要的是讲究效果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将孩子禁锢在书桌上,让你的孩子每天都到户外获得一定的运动量,你会发现,得到的远比你认为所浪费的多得多!
第三篇:毕业留言:别再说再见,只是各自安好
回首往事匆匆,今日面临别离,我们要在今日告别亲爱的母校,告别消逝的伤悲,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走过的春夏秋冬,走过的灯光书影,走过的教师宿舍,都在我们心里深深的刻上烙印,毕业了,祝福大家年年交好运,天天笑哈哈。
毕业了,几年的磨练,造就了你挺拔的身躯,高昂的斗智,坚强的毅力,练就了劈荆斩棘、追风捕雨、驱雷逐电的本领,祝你离开校园,不断开拓、不断奋进、步入无比绚丽的人生!
因为学业我们相聚,日日苦读,夜夜温习;因为学业我们又要分离,各奔东西,去追寻更高的学府。没有今日的付出,哪有明日的辉煌?再见了同学,不要伤心,不要哭泣,明日我们还会再聚,背起智慧的行囊,勇敢前行吧,成功依然在等你。毕业赠言
毕业的分别很无奈,虽然不舍,但要各自东西;毕业的分别很期待,期待成功,期待重逢。毕业分别之际,送上对你最诚挚的祝福,愿我们再次相聚时,朋友均健康快乐,事业有成。
毕业了,有太多的怀念;分别了,有太多的不舍。忘不了你给我到来的早餐,真香!忘不了你送我的围巾,真暖!忘不了你对的关心,真温馨!忘不了告别时的泪水,真咸。今日发来我的祝愿,愿你永远开朗快乐,永远活泼美丽。
要毕业了,不想道离别,因为不舍,不想说再见,因为不忍,不想写留言,因为难分,唯有送上祝福,愿你一切都好,心中默默祈祷,愿你前程似锦,常联系哟。
愿:你的理想像雨一样展现,你的未来向光一样辉煌,你的人生像霞一样美满; 在毕业之际,送给你真心的祝愿和诚挚的问候。
第四篇:再说供电局
供电局之间都是有差别的 有供电量的差别啊 总的来说供电量大待遇肯定就好,当然还有就是沿海地区的供电局待遇可能比你自己期待的要高点,如果你进去的是欠发达地区的供电局 那你肯能会拥有一个怨妇所拥有的心理,不过沿海地区供电局工资高 但是供电任务重干的活多 安全责任大,压力很重还有发达地区很多都的编制都不够,所以很多的时候是两个人的活一个人干,要有心理准备,现在电力发展这么大 一定需要很多变电运行人员 检修人员 继保人员 等,学了电气 我们进了供电部门很有可能一辈子在基层,因为我们没有关系,人事复杂 三思后而入供电部门,想平淡过日子,退休后有个保证,那你来吧,想出风头那就是棒打出头鸟有你受的 三思!!!!!!!!!!
关于钱的多个因素是主业还是副业(多经或三产)是正式编制还是非正式编制地区经济状况具体工种(就基层而言,变电运行的安全责任重大,工资也高,缺点是累,三班倒,或五班倒,如果是电业局的门卫自然就不多咯)要说倒班,那应该是调度或变电运行,如果只拿1,2千,请问是否是非正式编制,是否是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是否是三产.如果是正式编制,请问是否是较不发达地区,是否是非主业工种.是否是三产.同在电业局工作,门卫,厨师和继电保护工自然拿不一样.电业局工作也分 主业 副业 或者说 多经 以及 一般技术工种
主业就是电力生产第一线的 什么线路检修啊 变压器检修啊 都是这一类
副业或多经是 历史遗留的东西 电力宾馆就是一例 还有电业局下属的 洗衣粉厂啊什么的就多了
不过就多经来说 大多数不行 少数还是可以的成都有个科星电力公司 就是省公司下属的多经 专门生产 环网柜 就是多经里头很可以的 我们培训的时候还去那里实习了的 不要告诉我你不晓得 什么是环网柜哈
当然我不是搞多经就不多说了
一般技术工种 就是 汽车司机啊之类 实行的是定额工资
搞主业的是搞 绩效年薪制 按月或季度发放 在电业局的都是知道的我们培训的时候就放了本册子 是省公司内部文件 有动态员工培训制 工资制度 劳动合同啊等等内容 不过都是官方文件 我都不怎么在意的 所以还到处去问
第五篇:再说语用(范文模版)
再说说“语用” 王村小学 常新涛
语言文字运用,不仅是课标修订版中关于语文教学定义的核心元素之一,更是近几年来小语教师耳熟能详的词汇。说它“时髦”,一点都不为过。但,也正是这样时髦的词汇,才更加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想当然,也许我们在教学中就有可能剑走偏锋,或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而这样的结果,无疑将给我们本已问题层出的小语教学雪上加霜。
一直以来,众多的一线小语课堂,乃至名师的课堂,都将“语用”想象成了数学课堂呈现出的“讲练结合”——似乎,在语文课上没能见到学生写上几句,就不符合课标要求了,就不是语文课堂了!很显然,我们又在“想当然”,又开始从“讲的课堂”向“练得课堂”转移,又开始从“过度关注人文性”转向“过度关注工具性”。
事实上,“语言文字运用”在教学中的实施,不仅有“字——词——句——段——篇”的发展规律和外显形式,同时也尤其重要的内在元素——那就是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精神主体、思想灵魂对语用的逐步情感认同与发展。
语用,在教学中的呈现须有三个层次:
1、外显层次。
这一层次的语用,基本与我们常见的“口语或书面表达”相对应。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解了一些语言或言语形式后,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这一层次的语用,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语言内容,及言语表达的方法、形式,进行一种叫作“工具运用式”的练说、练写。
比如,赵昭老师在执教《乡愁》一课时,就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收到了很好的语用效果: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第一节诗的结构和形式自己编写出第二节诗。可以独立编诗,也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
师:谁来朗读自己编的诗?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我在这头,娇妻在那头。
师:意思对了!很不错!但是,称自己的妻子为“娇妻”,难免有些炫耀的嫌疑,能不能换个词?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编得好哇!自己都会写诗了,多了不起!谁还能再背一遍? 这,也许是我们喜欢的、想要的语用形式。但是,我们却发现:单单有这样的语用练习,似乎缺少了什么——首先,在我们的课本中,适合进行这种语用练习的文本比较少,这就限制了学生在语用中更好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发展;其次,这样的语用练习,更多地是关注言语的形式,是一个个符号的排列、组合顺序,而对语言情感的把握却很少关注,缺失了对语言温度的感受;还有,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即使在阅读教学中时刻关注这样的语用练习,却很少发现学生能将这样的学习运用到习作和口语表达之中。同时,学生在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很难将语用中所学到的进行拓展、升华,变成自己的语文发展能力。
那么,我们的语用缺少了什么?结合众多的名师课例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和语言素材的积累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储备层次。在很多名师的公开课上,我们没有见到“外显”语用练习,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好。
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孔子游春》一课时,有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瞧,在孔子的课堂里有什么?
生:孔子的课堂里有阳光、泗水、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琴声、森林---------(有—还有---)
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太奇特了!在孔子的课堂里有(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变红词语)生:读: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习习师:这样的课堂没有----没有-----生:只有-------只有---
师: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 生:是她宽广的胸怀 师:茂盛的森林 生:是她飘逸的长发 师:温暖的太阳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师:和煦的轻风 生: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多么美丽的课堂啊!(师生合作读)阳光 生:普照着大地--------
在这样的文本梳理和师生对读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进行描写的语用材料(教师却没有让学生运用),学生也发现了文本的言语形式(教师也没有让学生仿写)。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思考和有感情朗读中,去理解,去感受,去积累这些“语用碎片”。
这样的课堂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却又无法否认这是一节语文味十足的课。那么,王老师在干嘛?他在引领孩子们“储备”——这是语用的柔性层次,和“语用构思”相对应。也就是结合文本的语用特性,让学生理解一些基础的语用知识,积累语用材料,以达到“储备”和“丰富”之效。
3、隐性层次。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语言类学科,我们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情感”这一话题(我这里所说的“情感”,并不是简单的“人文性”,更不是文本的“中心思想”,更多的则是语言文字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情感的细腻,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温度”的感受和把握,并由此完成对学生精神生命、思想灵魂的塑造。
这就是我想说的语用第三个层次——隐性层次。它和“语用立意”相对应,也就是看起来教学以阅读和感受为主,阅读感受也完全不在“写作本位”上,它只对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及思想灵魂起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内容和言语形式之外,深刻体会到语用不是简单的工具,更是为了“表情达意”,真正做到“用一个个带有情感温度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将给语用以生命力,以更大的潜力。
同样在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中,王老师将孔子请下“神坛”,还原其生命本质——老师。课堂教学围绕“课堂——课文——课题”来分别对应故事中的“自然环境、观水悟理、琴歌言志”,并以:
(想象画面品读“有志向”)师:看第三句
生:读: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关于水的这一特点,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到了水的勇敢。师:哪两个字最能体现? 生:“穿”“凿”
师:除了勇敢,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水的勇气、志向------师:由这两个字会想到一个词? 生:水滴石穿
师:这就是有志向有勇气的水。引读
师:水从雪山走来,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向大海奔去,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从远古走来,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向未来奔去,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穿山、凿壁的水啊,就是有志向的水。把这个词圈出来。(切己体察品读“善教化”)此种方式的教学,来引领这些带有情感和温度的语言文字不断叩击学生的心灵,以逐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认同”。
这样,外显层次、储备层次和隐性层次的语用相结合,也才构成了语用的完整言语生命,语用也才有可能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断发散、升华,让学生带着理性地思考深度和感性地审美诗意,去完成语言学习的使命,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