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说一次我爱你》相关影评汇总
《再说一次我爱你》相关影评汇总
纵使导演多番否认,但看过影片后还是挥不去浓浓的韩式催泪加日式浪漫的感觉。不打紧,重要是余伟国真的用心去拍一部爱情悲剧,用心不但是拍摄手法比韩片讲究细致,运镜、场面调度、时空与虚实交错的技法亦显出导演的精心雕琢,还有剧本也下过心思,两段生离死别皆道出对爱情的无奈与悲情,也拍出了对爱的执迷不悔与至死不渝,远远超出了韩式绝症煽情的「老套」。
不过,影片不尽完美的是演员的驾驭能力,刘德华杨采妮肯定都是公认非常努力的演员,却不是任何角色都能演得好的演员。刘德华一人分饰两个难度颇高、对白不多却讲求内心的角色,一是爱妻撞车身亡的医生,因丧妻之痛放弃从医,只带放不下的罪疚感活在回忆之中,过分秒不差的刻板生活,后来为了自我救赎弥补罪疚也好、为了令换了其爱妻心脏的杨采妮可以带爱和快乐而逝也好,他甘于做一个爱的替身填补对方的感情失落;另一个是杨采妮的丈夫,和医生长得一模一样,虽然爱妻子,却因为发型师的盛名终日周旋于美女丛中,令时日无多的杨自觉成为他的负累,决心逼他离开,独自面对死亡。
刘演医生的前半部戏,尽情地痴情苦情、沉重抑郁,还可以单一地、内敛地发挥到角色的内心(导演用闪回的技法,以浪漫甜蜜的回忆烘托他的愁眉深锁,对比手法其实帮上了很大忙),但一到了演发型师,先是无法和医生角色形成强烈对比,除多了一些须根、多了一些刘德华的招牌坐姿和站姿外,看不到二者明显的内心和性格区别,及至由医生假冒发型师,一开始就完全入晒戏、完全不像假装另一个人,其演绎方法也无法说服观众相信他是个爱的替身,感觉变得像:「他只是同一个刘德华」,不是医生,也不是发型师,后段的掌握明显有点失准。还有杨采妮,演戏味道仍然太浓。
阿Sa尽管演来演去还是那可爱调皮、惹人怜爱的老模样,但她就胜在松容有度,轻轻的自言自语扁嘴撒娇就迷到你。而杨采妮出的力可比阿Sa多10倍,又喊又叫不顾仪容,专业可嘉,但绷得太紧、出力太重,却失去了自然与感人的力量,简单说是「太做戏」。
第二篇:再说长江影评
《再说长江》是央视于2004年8月开始拍摄,历时两年行走在万里长江之上,飞跃长江沿岸十二个省市,打造的一部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记录片。
这部大型电视记录片,有着很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用搞清摄象机记录了长江源头的最新形象
第一次用直升机航摄记录了海拔5800米的长江之源
第一次运用真实再现和动画全程演绎长江文明的源头
第一次用高清动画和卫星战线长江生命的脉络
可以说,这些第一次不仅让我们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更加反映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巨变。
第一章:大江巨变
《再说长江》的开篇是将现在的长江与20年前《话说长江》中的大江及其沿岸、人民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20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
《再说长江》与其他记录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它的比较手法的广泛运用。而它之所以可以将比较手法运用得这般淋漓尽致,那是因为在它之前的20年,先进的中国电视人就已经创造了一部同样伟大的记录片《话说长江》。此次的《再说长江》的拍摄,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再创作。先人的模式与手法,给了《再说长江》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组镜头是按照20年前《话说长江》的模式和角度拍摄的,将这些镜头与20年前的进行对比,不用过多的言语,受众自然可以看到长江甚至中国20年见的巨大变迁。这是《再说长江》一个独特的优势,但如果运用得不好,也有可能变成其劣势。20年前的《话说长江》已深入人心,要怎样跳出那固定模式,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怎样再一次调动更为挑剔的受众的胃口,创造收视奇迹,亦成为了《再说长江》的难点。这也许就是世间的辨证吧。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再说长江》跳出了20年前的圈子,在与过去的简单对比之上,运用了新的科技,渗透了新的内涵,寄予了新的希望。片中将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作川剧中的变脸。这一比喻既形象地展示了沧海桑田的改变,又将当地的人文内涵孕育其中,既准确又诙谐,既浓厚又通俗,值得借鉴。
本片的声音采用的是解说加同期声的混音模式。这样,就既有解说的清晰感,又有同期声的真实感。特别是其丰富的背景音乐,在不同的主题处出现,在镜头记录20年前三峡小孩子时是活泼跳跃,在追溯长江源头格拉丹冬冰川是是那般神秘的原生态民歌,在描绘长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是混重的音乐,各种音效巧妙地合在一起,宛若天成,既呼应着主题,又给记录片增添了几分艺术感。
镜头中好几处出现了流云这一景象。该片的编导将历史的变迁寄托在这一景象之上。使20年的历史变化的厚重感用动态的形象化景物表现出来,使受众仿佛在亲身感受这变化,这一手法运用在此处恰当好处。
第二章:重上江源
长江发源与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冰山,海拔5800米的姜根迪如的陀陀河,它拥有世界大河海拔最高的源头。陀陀河与当曲、楚马尔河汇成通天河。这是这一章留给我们的知识。本章运用了大量视野开阔的远景和高科技的航摄,力图给受众一种宏伟辽阔的视觉感受,体现出长江作为中**亲河之宏伟壮丽。
在重上江源之前,本片先向受众呈现了两个细节。一个是摄制组在途中的惊险遭遇。反复出现的高原反应;车辆经常陷于冻土之中,需要人力去推;物资陷于湍急的水流之中,人们顾不得零度以下的低温,奋不顾身的抢救;在高原的第一个夜晚,大雪漫天飞舞,雪压在帐篷上,帐篷内的人随时有窒息的危险。特别有这么一个镜头:特写工作人员艰难的脚步,背景音乐是极其缓慢、沉重的呼吸,解说词说仿佛每一次呼吸都是最后的一次呼吸
„„凡此种种,只是摄制组工作生活的小小折射,却让受众看的如此提心吊胆,为每一个工
作人员捏一把冷汗,也真实地说明了《再说长江》这一精神财富的来之不易,这也是记录片的厚重所在。
另外一个细节是描述高原上各种稀有的生物以及高原上布杂玉一家人的生活。布杂玉一家是长江恩泽的第一户人家,他们长久生活在这现有人烟的高原,生活方式很原始,但也其乐融融,与高原常年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顽强。就像解说词写的:在这里,他们才是生命的主人,我们只是一群过客。
《再说长江》中有一个冰山滴水的镜头反复出现。这正是长江的生命之源,它滴出了长江源头的不同凡响的名字,滴出了千百年的探索,也滴出了母亲河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感。
《再说长江》的解说词很有意思。它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以及通俗诙谐的语言,将原本学术性很强,原本很枯燥的理论变得很大众化。聆听这种解说词,受众就如同在欣赏一篇篇长篇电视散文,非常容易接受和记忆。就像在本章中,描绘长江的辫状水系时,解说次说:长江就像孩子流出冰川,在大地上放纵自己的身躯„„这也是别的记录片很少做到的。
第三章:生命的高原
本章的开头,是借助一位僧侣的跨越20年的朝圣来表现青藏高原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他朝圣的路途中,多了一条天路——青藏铁路。”
顺着青藏铁路这一线索,本章讲述了这20年三江源的动植物的保护。
动物的保护追溯到1994年可可西里的第一位为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而献生的政府官员索南达杰。1996年,中国政府建立第一个以命名的保护站,在有美丽的少女之称的世界第三大无人区可可西里保护世界一极濒危动物——藏羚羊。在谴责盗猎这的行为时,有异端影象使人记忆尤为深刻:满地的景色藏羚羊的皮毛,凄惨的原生态音乐,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心里十分痛惜。
此外,镜头还记录了藏羚羊通过公路和铁路的过程。为了保护藏羚羊的迁徙,在青藏公路上为它们设红绿灯,将清水河的高度从1米升至3米,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处处体现出20年间与日递增的生态观。镜头描绘了藏羚羊过公路时既想过又不敢过,最后鼓起勇气集体过马路的细节,体现了动物们对人类的开始信任,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人类生态保护的成效。怀孕的母藏羚羊每年都要向北迁徙,而这时,索南达杰保护局的干警都会全程守护这些生灵,直到它们平安降下新的生命。有个细节:在母藏羚羊即将分娩的那个夜晚,干警门彻夜不眠,围坐在火堆旁唱着开心的歌,“天与地,山与水,都在期待着生命的降临。”如此的人羊合一,与盗猎者的卑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植物的保护是以记录人物扎西才德而展开的。其中既有神话传说,又有扎西才德用30万私人继续植树造林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向受众宣扬着环保意识,这也是《再说长江》作为记录片的一大全民教育功能吧。
这一章的最后,通过当地人将传统石刻玛尼石放流与溪水的举动,将视野从通天河转到金沙江,过渡很自然。
第四章:金沙流韵
本章向受众讲述的是长江边丽江古城的事情。
“丽江古城仿佛建立在水上,水流也俨然就是美丽的飘带,连着东方,接着西方,邻里之间也就因为这些水日夜相连而守望了千百个寒暑。”
编导用丽江古城四方街以清泉洗街的景象作为本章的开篇,既诠释了水是丽江的灵魂,又十分地有当地的民族特色和某种神秘色彩,引起受众的兴趣。这一手法甚是高明。
写丽江,《再说长江》似乎更加愿意向受众阐述其近年来的变化。也并不是直接说教似地陈述,而是以人物的采访,通过展现人物生活的变化来突出丽江的变化。人物李实是丽江的老居民,丽江变了,他的生活也自然跟着变了。由于近几年丽江旅游热,李实开了家家庭旅社,生意还颇为红火,其原因也因为他家有着丽江难得的景象——激沙沙。生意越来越好了,客
房就供不应求了,于是李实的妻子要求李实将房子装修为标间,而李实则认为丽江的一切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随经济大流,要守住这些传统的东西。李家两口子的争论确实发人深省,而《再说长江》也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通过另外两名人物的刻画间接地引导着受众的价值取向:一名叫宣科的当地人为保护民族文化将当地精通古乐的老人聚集在一起重新诠释中原已销声匿迹的古乐;一个名为乐家生 法国人因为将丽江视为人间天堂而长期定居于此。反此种种,让受众在眼看丽江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不禁感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外,在描绘人间天堂丽江古城时,摄像用了极具变化的镜头:航拍丽江雄伟的全貌,平视城中河水的柔情万种„„各种镜头的有机组合,将丽江的跳跃和温柔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一幅拍摄玉龙雪山的大全景,运用大量的流动云彩,使青山白雪若隐若现,仿佛一幅历经前年的水墨画,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第五章:一江东去
《再说长江》本章讲述的是长江出了丽江继续东流至宜昌途中的各支流、水利工程以及沿岸著名城市的概况。
与前几章相比,此章的地理色彩颇为浓厚。当然,作为记录长江这一地理事物的记录片,《再说长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很多地理知识,也有义务将一些知识教与受众。但既然是面向广大受众而不是学者,怎样使用最通俗的方式传授知识,就是《再说长江》应该考虑到的。从前几章的制作,可以看得出,导演组是下了工夫的。但这一章,作为受众,笔者不得不指出,说教的氛围太强了,仿佛是一部地理教学片而不是记录片,其知识含量之大,地域跨度之大,恐怕没有相关知识的受众不能很好地掌握,或者说,会使受众的思路不清晰。本章还有一缺点,即解说时含糊不清。譬如该章几次提到巫山神女的传说,却每一次都是一语带过,并没向受众交代出巫山神女传说的背景。这会让受众感觉很突兀,甚至省略不提会更好。笔者认为,这是作为面向普通大众的记录片,绝对不应该出现的情景,这会让受众对片子失去兴趣。(未完待续)
第三篇:《我爱你》 影评
看《霍乱时期的爱情》有这么一句话:“年龄除了在物质世界中,毫无意义。人类存在的本质在于,抗拒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不朽的。我们的灵魂依然年轻和生机勃勃,仿佛还处在花样年华。爱情犹如恩泽的圣土。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开始结局,兜兜转转,又无果而终。”
part1:
军峰看到拿着蜡笔在家把墙画的一团糟的老婆,欣慰地笑着,他给她洗澡夹菜,嘱咐她嚼仔细一点,她问他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和我说说,他笑着回答,今天上班,在鳀鱼汤里放了点南瓜子,再放点面疙瘩吃的。叫外卖虽然方便点,但是闲着也没事做,那个闹钟是开二手店的达秀给的…哄她入睡后,再睡三个小时赶去停车场开门。
part2:
因为忘了锁门,疯婆婆跑到外面的公园遇到万皙,两人一起坐在秋千上的时候,疯婆婆以为万皙是自己老公,她摸着他的白头发,对他说,老公,不要老…说了两遍。
part3 :
万皙给宋唱生日歌,他让她一起拍手,唱完后,他说,这首歌真疯狂,然后一脸随意地掏出礼物,里面是一只发夹,他吞吞吐吐地说,我,爱你。
part4:
军峰准备带绝症的妻子出去郊游,他掀开篷布,对万皙说,这个是我以前开过的出租车,卖也卖不了多少钱,扔了吧还觉得可惜。万皙自嘲着说,处境跟我们差不多。然后低头笑了。
part5:万皙带着宋给他买的手套,先是走到孙女办公的地方炫耀,然后跑到拿牛奶的地方告诉别人自己的手套是真皮的,拍起来声音很不错。
part6:病了的疯婆婆在房间里疼得趴在地上,画面切到军峰的背影,医生说,来得太晚了,以现在的状况,只能靠止疼药来减缓痛苦了,你做好心理准备,紧接着又是婆婆趴在地上挣扎地喊着老公,军峰却独自一人坐在屋外流泪“不要哭,你哭了,我也会哭的”…
part7:
军峰习惯地拉过老婆的手说,这些孩子,都是你疼着肚子生出来的,真多。然后镜头切换到一个个子女面前,面前十来个人。军峰缓慢地说着,老婆你辛苦了。然后把看着子女一个个远走,他牵着老婆的手站在门前和他们告别。
part8:
军峰吃力地用胶布把门缝堵上,然后看着入睡的妻子,眼泪流了下来,他对她说,自从遇到你之后,一起过了好长时间,下辈子我也想和你在一起,你呢,老婆却摇了摇头说,你一直在给,我一直在接受,怎么能一直那样。军峰难过地点了点头,说,你知道吗,你真的很好看,越老越好看。泣不成声地把药碾碎,然后送到老婆嘴里,她说好苦的时候,他只能抱着她说,对不起。然后就是两个人牵着手,躺在房间里,军峰说,好好睡,我是个胆小鬼,没有你我怕活不下去。所以,要紧紧抓住我的手,知道吗,我们,下辈子再见。
part9:万皙拿着钥匙和信奔向军峰的家,那封信里写着:写给万皙,一直想有个朋友,后来碰到了你和宋,非常开心,托你们的福,我们也有了珍贵的回忆,漫长的岁月,老伴和我互相依靠这活到了现在,留下我一个人,真是太可怕了。所以,打算和老伴一起走,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一直是在一起的,万皙,拜托你一件事情,关于我们是怎么走的,希望你不要说出去,我不想让子女们为难。谢谢你了,朋友。
万皙孤独地撕扯着胶带,无力而又悲伤。
part10:
也许早猜到会有这么一幕,万皙生气地说,说什么不想失去我所以想走,宋说,是的,因为我不想失去你所以要走,死亡会让我们分开,我怕我受不了,我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走,现在的这种幸福,回到老家之后,保存下来,一起老去....接着画面切换了很多。他们一起相遇,相知,然后相爱。万皙回头找宋,他说,我送你回去。以及最后,两人一起在车上那番话,还有那个拥抱。他头也不回地开着车,饶了一个弯,又一个弯,还记得他对她说,还能见面吗,死前还能见面吗?……
这部戏中充满了太多细腻而又温暖的片段。每一个日出之前的每一盏昏暗的路灯,每一个曾经年轻欢腾而现在却孤独的老人,衰败而又破旧的旧货回收市场,却只有樱花开始新的生命,而那错落在山边上上下下的小路,仿佛这冗长蜿蜒的生命。而爱情是这样,陪你一起到死,不忍分开,便和你一起走。年龄在爱情里没有任何意义。老后是这样。我们曾觉得生儿育女让自己安心,忍着疼痛把他们带到世上,怎知最后陪伴自己的,只有陪自己一起变老的那位。最亲的那位。很多人问我看《XX地震》的时候怎么不哭,问我看《将爱》的时候怎么不感触。但是我看《怪物》会难过,看《外婆的家》会哭得一塌糊涂。看《爱你》的时候丝毫不会因为黄昏恋而觉得爱情竟然这般的心口难开,因为此般真实的生活,所以感谢这人间烟火。而这些,正是所谓的国产电影无法企及的。
与此同时,和很多人一样,看完这部电影后,反思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也许还会浮夸地嘲笑一下鄙国的电影人。我知道拍一部电影不容易,但相比之下咱们每砸几个亿更像一个噱头,堂而皇之却丝毫没为那丁点儿的票房难为情。
国人喜欢起哄,也喜欢仁慈,喜欢骄傲地称人家棒子,一边愤青们视几百集的韩剧是糟粕,敬而远之。一边排着队翻拍,自揭疮疤,长处没给人留下好印象,短处就同捉衣见肘,怎么遮也漏条缝。好不容易拍得特立独行角度新颖,看来看去模仿得真到位。砸起钱来谁都不甘落后。俗
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咱们的电影更像是在搞经济而不是艺术。
第四篇:再说长江—大江巨变 影评分析
二十波澜
沧桑巨变《再说长江——大江巨变》纪录片影评 《再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于2006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作为20年前万人空巷的《话说长江》的续集,《再说长江》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记录长江的行动。影片通过这20年来长江的生生不息的流淌的记录,表现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高昂的时代精神。而作为第一集的《大江巨变》更是折射出沿岸各地20年的巨变,令人感受深刻。
不同时空的同次记录
在影片开始,便对《话说长江》进行回顾和致意,并在影片中间多次运用《话说长江》的原始文件。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希望。例如对重庆长江大桥的第一个晨跑者李曦的今昔对比,表现了20年来普通人生活的变化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对重庆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主要描述,更是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而一些细节,例如对时尚的介绍,丰富了这一变化的血肉,以小见大让人感受真切。对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工程的提点更是在大的方面的讲述着人们和长江之间日新月异而又亘古不变的生存依赖。
自然人文的拼盘盛宴
在28分钟的第一集,制作者巧妙地剪辑使长江沿岸经的济、文化、自然、历史各方面有了大致的概括,并铺垫了以后各集的展开,并使观众有了深入了解的兴趣。从对如三星堆等考古文物和历史文化古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乐山大佛、四川都江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展示以及对古代居民的原景重现展现了长江孕育文明和带来了源源不断文化灵感的重大意义。而对长江自然景观的摄制更是匠心独运,例如开场水滴和大江的转换对比就令人心生震撼。对湖泊是构成长江经脉、崇明岛湿地的形成和长江源头的探索增加了科普含量,使得节目内容更加多面和充实。
精湛细腻的表现手法
除了在前面提到的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影片使用了大量的航拍。航拍给人以气势澎湃的感觉,表现了长江的雄伟。给观众对长江最直接的视觉体验。另外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使得整部影片的镜头感强烈、讲述层次丰富。细腻音乐的反复而具有变化的使用烘托出整部影片的气氛而且加强了不同画面的感受。例如弦乐的使用在烘托恢宏的气势的画面而追溯源头的镜头则使用了充满神秘味道的原生态民歌。而解说词就如同电视散文版妙语连珠,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作为《话说长江》续集的《再说长江》的开篇第一集,《大江巨变》表现出了高屋建瓴的气质,起到了统领全篇的的作用。在继承中体现了现代电视纪录片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以长江为代表时代精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第五篇:《一次别离》影评
离别是痛,朴实乃真
------观电影《一次别离》有感 著名导演王家卫曾经指出,电影的意义在于将生活的镜子打碎,然后将碎片重新拼贴成另一面镜子。一部好的电影不是简单的视觉呈现,也不是枯燥的剧情堆砌,最起码要超越纯粹视听感性,去思考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贯彻“人”的思维方式,体验、叙述、反思着人的生命行为。而我认为, 《一次别离》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引起全世界的共鸣.2011年, 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大获全胜,一举擒获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2012年2月26日在美国举行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毫无悬念地荣获了最佳外语片奖.。一部只有50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却成为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的“大赢家”,又是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种子选手”。不少人将它与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金陵十三钗》相比,直言“张艺谋大片被伊朗小电影破冲奥梦”。
一个接一个的奖项将国际社会对导演法哈蒂的关注推至顶峰,然而法哈蒂对于他在电影里究竟想表达什么一直不愿细说,甚至连结局都是开放式的,他希望把自己想表达的信息完全交由观众自己去理解和体会。
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讲述了一次分离和两个家庭的故事:纳德和西敏是一对生活在德黑兰的中产夫妻,西敏希望移居海外,为她们11岁的女儿特梅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但纳德因不忍丢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而反对移民。两人为此对薄公堂,准备离婚,但是法院驳回了她的请求。西敏赌气回了娘家,纳德分身乏术,聘请了一位护工瑞茨照顾父亲,瑞茨是瞒着失业多时、负债累累的丈夫出来工作的,而面对照顾异性,有宗教信仰的她面临重重禁忌。一次,当纳德回家后发现父亲被捆绑并倒在地上,而瑞茨却不知所踪,于是大怒将瑞茨赶出家门.最后,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双方各执一词,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但是,到最后,所有观众都陷入一个谜团,不知道电影中女儿的选择是什么,这的确令人深思.面对观众的质疑和记者的提问,法哈蒂表示,“这不是一部让外国人窥探伊朗社会的电影。我想拍出人性中共通的困境和纠结。我希望所有观众,无论任何文化背景,都能从中找到共鸣。”他说,他拍电影并不是为了要让外界了解伊朗,他只是想拍出自己喜欢的电影。“对于不了解伊朗的外国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能确实像一扇窗口。可是,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拍一部诚实的电影。当然,如果一部电影足够诚实,观众可以从中了解到电影所体现的那个环境。”
是的,他做到了.美国《滚石》杂志评论说:“《一次别离》以精致的艺术手法将观众带入了现代伊朗人的心灵深处。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将深深盘踞在你的脑海中。”
那么, 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原因就在于它从里到外的真诚与朴实.法哈蒂曾对记者说:我有三个保留真实感的原则:第一,用纪录片的影像风格来拍摄;第二,镜头不偏向于某一个人物,所以,你看到的大多数人物的景别都是一样的;第三,让观众看电影时,意识不到摄影机存在。我尝试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当你看电影时,你感觉你不是在看电影,而是相信这些事情真实存在,人物说的话、做的事都不是导演编出来的,它们就是事实。的确,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导演用极端的写实和冷静的观察,徐徐道来。完全写实,但镜头语言非常奇特,绝对不动声色地客观记录。
2012年2月26日, 奥斯卡颁奖礼上,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从著名歌星麦当娜的手里接过奖杯后,发表他的获奖感言。“上台时,我在想我该说什么。也许我该说说我的父母、妻子、女儿、朋友,以及我那群很棒很可爱的同事。可现在,我更想说说我的同胞们。我认为他们是真正热爱和平的人。谢谢!”这番话的风格与其作品《一次别离》一样——朴素、平实、不强加于人。“我想拍出人性中共通的困境和纠结。”他如是说。这或许是他一直以来的艺术追求。
是的,电影中的离别是伤痛的,但是引起的共鸣是震撼人心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尽管少一点“观赏性”。但是它的真实性让我们感受到了电影的伟大.电影, 朴实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