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会工作怎样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工会工作怎样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和谐文化应具有“和谐”的文化品质、鲜明的时代特征及先进文化的前沿理念。在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为职工服务、为企业建设服务的根本方向,使广大职工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思想得到升华。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工会应着力于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竞争能力,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目的所在。学习型组织倡导“系统思考”的理念,培养职工用整体、动态、本质的眼光思考问题,增强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学习型组织倡导“自我超越”的理念,培养职工努力创造。创造的涵义并非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立足本职,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型组织倡导“改善心智模式”的理念,要求职工否定和抛弃固有的心智模式,不良的思维方式,建立一种海纳百川,与社会、与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开明、进取、包容的心态;学习型组织倡导“建立共同愿景”的理念,创造出众人是一体,众人朝着一个目标奋进的信念,增强团队的执行力;学习型组织倡导“团队学习”的理念,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学习,增强团队竞争力。全国总工会倡导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就是一项能真正实现人才成就企业、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有效力举。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工会通过建立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岗位,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在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上,工会应着眼于培养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贯彻“八荣八耻”是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为我们辨别是非、善恶提出了明确的界限,也可以说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品德修养的内容更具体化、行动化了。它既是公民道德的行为规范,也是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在教育广大职工认真贯彻“八荣八耻”、培养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应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应通过树立典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此,托幼管理中心还提出了“八荣八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各园所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八荣八耻”内容的图片,形象生动的讲解“八荣八耻”的内容,在家长和社会中受到好评。
在职工中创先争优弘扬典型上,工会应推动优秀而又强劲的和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比如,评选先进、表彰劳模,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及其他各类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推广其思想精神,从而在职工群众中产生“见贤思齐”的激励作用,这本是工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他们为企业员工提供模仿效法的典范,起着示范性的作用。王进喜就是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油田公司选树的“新时期五大标兵”和“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和以“开拓”、“拼搏”、“三老四严”为价值取向的“大庆文化”的人格表征。他们不仅为“大庆人”树立了效仿和学习的榜样,而且在全国职工队伍以至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发生过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又如,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而开展的职工岗位成才练兵活动、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革新或技术竞赛活动等,也是工会经常开展的重要工作。这些工作、活动既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能对优秀而又强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起推动作用,因为职工素质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与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的。矿区服务事业部的党、政、工领导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近年来,每年都由工会组织开展一次全事业部范围的技术革新活动,从领导到普通工人都可自愿参加,然后根据参加者提出的发明成果的适用性和经济价值评选出优胜奖,职代会再作出对获奖者授予荣誉称号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决定。这项活动持续、有效的展开,在广大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形成求知好学的风尚,并推动了以求 知、革新、创造的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人人都在考虑集体的形象,人人都在维护企业荣誉,这就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合力的团队,一个在企业文化凝聚下强有力的团队。
在开展职工文化教育活动中,工会应着眼于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科学健康生活方式上,这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职工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引导职工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工会组织要通过组织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思想、培育和谐理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溶于职工文化活动之中,使职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大局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同时还要通过组织开展多层次的职工文化活动,满足职工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振奋精神。事业部倡导“文化活动进小区”,是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的广场品牌文化活动,其指导思想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大庆油田取得的巨大成就,赞美生活,赞美油城,讴歌时代,讴歌全市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 大历程中的精神风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加快建设和谐示范矿区的步伐,为构建和谐矿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扩大了企业的宣传,达到双赢。
第二篇:发挥工会工作优势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发挥工会工作优势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张亚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都已有深刻体会,要谋求更好的发展,除了比拼财力、物力、技术这些硬实力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提升作为一种软实力加以培育,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职工素质,是企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任何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无处不渗透着文化,也就是说说,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 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溶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职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职工的行为规范。企业职工,不仅仅需要劳动的经济回报,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企业是职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让职工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职工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偷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职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职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谐文化与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呈现互为促进、共同发展态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所以,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1、和谐文化建设要求企业以文化亲和职工之间以及干群之间关系。公司党委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求培育共同理想,引领价值取向,强化和谐发展的向心力和原动力。作为和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就要在华南光电的山头文化以及多元思想文化激荡中提炼核心价值观,在各种劳动关系矛盾中寻求平衡点,引导职工共性的思维来认识事物、对待工作,以理智平和的心态正 视问题,以理性有序的方式表达诉求,以宽容友善的方法调解矛盾。从公司党政投资灯光球场建设、举办老年运动会,到设立厂长接待日制度、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我们都亲身体会到了密切干群关系的和谐效果。
2、共建共享理念要求企业以文化激扬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2009年12月工会组织相关人员对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就是根据公司党委对工会工作的要求,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作为贯穿于和谐华南建设的全过程,这就是说我们要注重用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时代精神激励职工,用人文关怀善待职工,营造“共建和谐、共促发展、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围,以先进文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3、市场经济竞争要求企业以文化支撑华南光电的科学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华南光电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迫切希望以新的动力推进发展、优化形象,迫切希望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意识、社会责任作为我们企业的社会形象推出,比如我们为华南社区建立老年人读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党支部活动室等,就体现了华南光电领导班子是一个具有担负社会责任的关注民生的领导班子。这也是留住人才、改善环境的重要方法,“企业发展靠制度靠人才,持续发展动力靠文化”的全新理念已经基本形成并深人人心。
4、新的劳动用工制度要求企业以文化凝聚职工队伍。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2009年,工会在处理有关劳动用工方面的问题,比如解聘、终止职工劳动合同,工会一定要和当事人取得联系,确认事实、征得本人同意,并经过工会委员会讨论同意方才同意人力资源部门实施。企业劳动用工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短缺形成的倒逼效应,促使我们的管理者从物态思维转为人本思想,着眼于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优化整体素质,注重以文化优化人力资源,以文化凝聚职工队伍,以文化引导创业发展。
二、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都在更加自觉地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通过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培育了闪闪发光的华南精神,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1、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部分经营者管理者对什么是企业文化知之甚少。有人认为赚钱就是企业精神,还有人认为赚钱就是文化,亏本就是没有文化。有些干部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为职工文体娱乐活动。他们比较重视有形的管理要素,而意识不到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 支持和思想保证,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
二是企业精神文化作用发挥不够。华南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华南光电集40年的魂魄,是在职工中产生深刻影响、长期起作用的资源。我们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停留于表层形式:如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美化一下企业环境,或者把一些宣传口号和词汇加以组合、拼凑,就成了企业的精神。
三是企业文化的创新程度不高。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组织,每一个车间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缺乏创新和特色,很多东西还仅仅局限于少数政工干部的极力提倡,或者说企业文化化建设还处于自发而不是自觉的行动,致使企业文化建设处在一种迟钝滞后的状态。
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不强。从体制上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特别是与“121”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运作机制。从作用上看,党委工作部作为公司党委机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总经办以及其他相关行政部门还没有完全起到在文化建设中的主管作用,公司工会在文化建设中的维护作用,职工受教育培训的发展权益、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权益还没有得到全面保障。从实效上看,由于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企业文化的品质含量不高,效果不佳。
2、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
一是重视产品、科技、经营的竞争与忽视企业文化竞争的矛盾。多数领导只注重在产品质量、科技进步、经营手段上下功夫、搞竞争,不重视企业文化竞争。产品、技术、经管谋略是快节奏变化的,而企业的精神灵魂和企业的学习力、创造力才是企业的生命之本。如果没有自觉的企业文化战略意识,在竞争观念上就落后了一步。
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总结、继承和发展,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文化管人体现了先进的人本管理理念,关键在于企业尊重人的权利,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实施制度文化,重点是科学合理,启发自觉,体现人文关怀。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能认为制度是万能的,认为只要弄几条制度出来,就把人管住了。其实任何制度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而人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依照一种制度就可以有效管理。
三是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矛盾。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设计者,更是职工的垂范者。管理者的认识水平、自身素质及示范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职工是企业文化的共同塑造者和参与者,企业文化建设要通过职工的精神风貌显现出来,职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企业文化,反过来,企业文化又赋予职工崭新的形象和全新的内容。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加强管理者队 伍建设,更要把职工队伍建设好,使两支队伍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三、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工会能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2009年,工会在党委的领导下,正视存在问题,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发挥了工会的工作优势并承载了重要责任。
(一)发挥了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中的职能优势
一是法律赋予工会的职能优势。工会法规定,工会组织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工会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大局,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推进强企富民,争当五一先锋”竞赛、“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创新劳动竞赛形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全年职工参赛面达到100%,除年初总结表彰外,共奖励20人次,表彰优胜单位16个,发放奖金23500元,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在维护履行参与职能中,我们制定了《职工代表提案处理办法》。以确保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司民主管理和监督,发挥职工集体智慧。6月分,根据有关单位动议,我 们就职工带薪公休假日工资标准问题提出特别题提案,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解决,实现了带薪休假待遇的公正公平。广大职工通过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
二是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工会有非常健全的组织网络系统,所有职工都是工会会员,从上到下,隶属关系明确,网络贯通。这样的网络可以从组织上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措施进到班组、落到个人,吸引职工的广泛参与。比如在公司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工会积极参与公司有关职工切身利益政策制定政策酝酿、调研,如在《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离岗管理办法(暂行)》、《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劳动纪律、劳动考勤与休息休假管理实施细则》下发之前,工会就组织各级组织、职工代表听取有关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召开了主席团(组)长会议,进行讨论并举手表决,我们通过工会组织网络使得每项制度深入人心。
三是工会组织的阵地优势。工会组织拥有文化、宣传、教育和参与管理的多个阵地,如广播站、俱乐部、职工代表大会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围绕企业发展中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肯定广 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创精神,充分听取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合理化建议,利用工会组织的各个阵地为企业文化出谋划策,既使职工展示了自我,又能促进企业文化有序发展。2009年我们举办的“歌唱祖国 建设华南”大合唱比赛,就充分彰显出了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同唱一首歌的团队精神,积极参与、挑战极限、勇夺第一的拼搏精神,为了打造特色、增强竞争力和感染力、殚精竭虑、献计献策的创新精神。整个比赛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赞誉,充分体现了职工群众爱国、爱厂的强烈热情,展现了华南人空前的团结,为完成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是工会组织的载体优势。工会组织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打造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载体,如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等,这些都是工会组织在平时工作中的活动载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载体不断的活动和传播,使企业文化在各种载体上都显示它的效能,彰显出企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富有影响力和生命力。3月份,工会办公室根据党委要求,开展了“共谋新发展,实施新跨越”献计献策活动。此次活动下发提案征集表100份,收回87份,共收集了6个大类49条建议,纳入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中进行落实。
五是工会组织的活动优势。有人说工会的活力在于活动,我们在职工活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如 文化体育活动、立功竞赛活动、工会主题活动、风采展示活动以及各种创建活动等等。例如我们大年初一在灯管球场组织开展了猜谜、套圈、敲锣等春节游艺活动,正月十五,我们组织了“正月正 闹元宵”新春长跑比赛和“牛光溢彩元宵焰火晚会”; 5月份,我们举办了“我是大腕 我最牛”男、女掰手腕比赛。三季度我们联合常德市双联单位在灯光球场放映了《功夫之王》、《血战陈庄》、《建国大业》等露天电影等。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陶冶了职工的情操,有利于凝聚职工形成团队精神,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起到催化作用。
六是工会组织的文化和队伍优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有着自身所拥有的文化优势,如我们每年举行的读书自学评选活动、职工技能培训活动等,紧紧抓住“四有”职工队伍建设的主题,紧密围绕企业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的实际,用“软实力”反哺“硬实力”。我们为体现公司党政对劳模的关心及在职工群众中进一步掀起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心劳模、赶超劳模的热潮,四月份,我们开展了以“劳动最光荣、收获最幸福”主题的五一系列活动。召开了劳模座谈会,组织了员工座谈会,倾听他们对公司发展的建议。为体现公司对劳模的关怀,提高劳模的待遇,7月份,工会组织2008公司级劳模共计7人到厦门、武夷山荣誉性 疗养6天,疗养回来之后,劳模们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在《华南光电》报上发表并纷纷表示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再立新功。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展示工会文化特色,从而达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之目的,为培育和确立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营造氛围。工会组织拥有庞大的队伍,在这个队伍中有一大批精兵强将,如专、兼职工会干部、职工代表、技能专家、先进模范人物、文体骨干等,还有工会工作积极分子。他们遍布各个角落,与普通职工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是工会文化建设的最大优势,也是企业打造文化战略品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宝贵的力量,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机制与活力优势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工会组织开展的许多工作已经和企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了,甚至有些工作已经为企业文化建设做了很好的铺垫,并建立了一套有效机制。
一是工会的职工教育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较为良好的思想基础。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干。根据公司党委要求制定的员工大会制度,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企业培育一支品德高尚的“四有”职工队伍,从而为企业实现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工会的才人晋升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人才保障。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性,人才战略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一环。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为企业培养骨干和人才,每年积极组织参加常德市和湖南省总工会组织的技能比赛,通过选拔—培训—竞赛—晋级的程序和办法,使企业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为优胜者晋升技术等级,为企业选拔培育了部分技能型人才,从而为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保障。2009年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常德市、湖南省职工技能比武活动,沙建新获加工中心操作常德市第一名、湖南省第六名,戴道明获数控车工操作常德市第一名、湖南省优秀选手,吴炜获维修电工湖南省优秀选手。在比赛中,职工夯实了理论知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充分第展示了华南光电职工的风采。
三是工会文体活动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了助推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是企业融合人际关系、提高职工综合能力、宣传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培养职工集体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组织职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文艺体育活动,既活跃和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了紧张疲劳的情绪,又为焕发职工精神、展示企业文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起到“助推器”作用。四是工会的创新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工作的一大亮点,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动力,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理念。如工会组织开展的“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五是工会的典型示范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宣传、学习、倡导一种奉献精神和价值观是培养企业文化的前提,树立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典型是带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模范”、“明星职工”、“工人先锋号”、“职工之家”等评先树优机制,很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的作用,为企业营造激励机制、打造企业精神人格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三)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中任重道远 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工会能否在支持和推进企业进行文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认为,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中任重道远。应主动参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搭建起文化铸魂、文化聚力、文化育人、文化塑形的运作平台,让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工会应成为文化铸魂的导向者。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企业文化系统中的中心要素,企业文化的根基就是让职工的认同,被职工认同的企业文化才可能被转化为生产力。工会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企业职工中进行传播和导向,培育职工企业精神、敬业意识、团队风貌和文化传媒,形成全体职工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主体价值观念,引导职工与时代同步,与企业共进。
——工会应成为文化聚力的激励者。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工会应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导向所包含的精神激励作用,放到执行企业文化管理要求的实施平台上,作为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催生剂,促使职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发展观,在企业经济建设中有效集聚和放大团队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要营造以人本关怀、权益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文化,促进企业与职工之间感恩反哺的良性互动。
——工会应成为文化育人的推动者。企业文化的功能之一是“育人”,就是将企业的共性追求与职工的个性成长融为一体,逐步塑造起文明、学习、勤奋、竞争的个体和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建成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组织。工会应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实为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带动企业整体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建设培养人才的快 车道,着力打造创新之势、创新之能、创新之效,为职工搭建成长的大舞台,激励更多的职工敢于向极限挑战,在工作中和岗位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企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赢得主动权。
——工会应成为文化塑形的维护者。文化无形,却有着很难穿透的张力。环境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由人创造又时时起着培育人格的作用。把文化的无形张力建立在企业人文环境建设这样一个有形的表达载体上,形成独特的环境文化。工会在维护环境塑形的过程中,把企业文化融入和固化到职工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让每一个职工都能“入厂门而知其教”,让每一个臵身于企业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希望。
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的发展为提高职工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职工素质的提升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探索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途径,不仅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实践上的可行性,而且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工会角度来看,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既能为工会工作拓展新思路、增加新内容、开创新形式,也有助于提升 基层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主要经验体会:
1.领导重视。工会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对工会工作从方式、内容到各方面都给了工会办公室具体的指导意见。公司总经理、总会计师等高管层领导对每次工会活动都给与了经济上的大力帮助,并亲身参与其中。
2.策划细致。我们的工作历来都是提前始策划,并及时向书记汇报策划思想以便及时得到指导意见。从活动组织到具体细节设计,每一项工作都是提前做好,及时修正。可以说没有哪一件事不是提前想到的,也就是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
3.执行到位。从工作布臵到最后实施,每一项工作,无不在掌控之中。各方人员各司其职,可以说所有相关工作人员给了工会办公室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各职能部门如动能管理部、保卫部、物业公司等各单位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4.参与面广。职工群众从心里迸发出来的那种积极性,那种热爱华南的精神,集中表现在每个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上,我们每次活动都得到了职工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5.创新出彩。我们在每次策划活动时就考虑到各种可能与过去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尽可能使活动别开生面。同样 各基层单位领导在主动安排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合理调配时间组织职工参加活动,每个单位都想用一个办法来展现本单位的风采,而且相互保密,确保与众不同,于是就有创新出彩的各种不同的招式,产生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6.组织落实。我们的每一项活动从文案策划到操作执行,所有的工作必须逐项落实。比如说,演出活动主持词写好后,由谁来主持、怎样主持、舞台形象、语速语调、语言逻辑重点在那里、如何表现都得有具体指导并落实。每项活动前,我们一般都要组织分工会主席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就相关事项一一作好布臵并提出具体落实要求,落实到人。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必须融入企业工作全局,才能取得新的成效;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扣时代主题,才能得到新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才能取得新的突破。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弱与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的发展为职工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职工素质的提升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任重道远。
第三篇:电力企业如何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
电力企业如何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
当前,在国家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同时,电力企业也日益感受到和谐文化带来的巨大推动力。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班组和谐则企业和谐,企业和谐则社会和谐。因此,加强推进电力企业和谐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最终能够走向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
一、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关键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在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党支部要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加强对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经常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班组之间的帮扶搭建平台。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要了解掌握所辖班组党员和职工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党员和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教育和引导党员在生产一线中增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树立奉献精神。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所辖班组党员的发展工作,减少和避免无党员班组的存在,为构建和谐班组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关键要发挥班组长的核心作用
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在班组中起着先锋、带头的模范核心作用。然而,在我们班组长的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甚至成为难以克服的顽症。如:民主管理意识差,致使班组问题成堆;生产和工作任务完成不好,职工不愿学技术或学不到技术;办事欠公正,职工之间关系不和谐,造成班组成员消极怠工,甚至酿成签名上访的事件等等。因此,要求班组长要谦虚豁达,有当好大哥哥、大姐姐的气度。善于听取职工的各种意见,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的想法有出入的意见,并能对正确的意见予以采纳。因此班组长要主动打破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革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明辨是非,坦荡做人、公正处事,对待职工应做到是非清楚、奖惩分明、一视同仁。所以,企业对班组长的任用一定要权衡利弊而知人善任,班组长选得好班组的核心问题就得以解决,班组的安定和谐就有了方向。
三、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关键要加强班组管理制度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组要有较健全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使班组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构建和谐班组,就必须结合本单位、本班组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班组管理制度,并经班组全体职工同意生效,一般不要轻易修改。班组长在加强班组基础建设工作中,要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由人治到法治,形成用制度约束、考核、奖励,以便于班组职工进行民主监督,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使班组的管理不至于因班组长更替而间断,也不会因班组长的素质高低而使班组的管理产生过大偏差。只有依据制度来完善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形成班组管理的长效机制,使班组管理真正上台阶,使员工爱岗尽责,积极作为,从而提高班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关键要树立和谐大局意识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工的智慧和才能,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然而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若在某件事情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自我”不满足,就会产生不满、怨恨、烦恼以至于转化为冲突。所以,在一些班组,就会出现师徒关系淡漠,班组成员之间搬弄是非、吵嘴、打架等不和谐现象,给班组造成不良影响。凡此种种都因人的“自我”而成。若每个人遇事都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替对方想想,那么许多事情都能化干戈为玉帛了。构建和谐班组就需要员工具备舍弃处处为自己打算的“自我”来保全“大局”利益的意识。
五、推进和谐班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
在此期间,还需要我们深刻理解传统的和谐文化理念。从“以和为贵”的处事哲学,到“和而不同”的张扬与包容;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有了这些文化背景作支撑,再倾力关注各个关键点。相信我们的班组员工都能做到以友善、平等、真诚、谦虚之心待人,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待生活,以“大局”的荣誉为重,处处替“大局”着想。和谐班组、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篇:申论-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2006年5月,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岭大地,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胡锦涛总书记先后来到西双版纳、思茅、昆明等地,深入民族村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和科研院所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他强调,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近年来,“幸福指数”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这样。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靠谁?发展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发展为了谁?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为了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认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有些地方仍固守“环保环保不如财宝”的观念,这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效果。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和谐始于内心,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精神上的不健康因素一旦导致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的身心和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乌托邦,但有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是以针尖对麦芒,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和谐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从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实现文化自身和谐也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看看我们的周围,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时尚新潮的流行文化令人目不暇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台竞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以前一个调子固然太单调,现在调子多了也难免会有噪音、杂音、不和谐音。如何让不同的旋律共同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
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和谐文化?
2007年2月24日,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以《“和谐文化”感动世界》为题,通过《欧洲时报》向全世界的华人拜年,表达了他对中国“和谐文化”理念的高度赞赏。和谐文化的提出,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也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但当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有人还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我们有必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
有人说,我们讲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在又强调要建设和谐文化,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由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样式、文化门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有人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的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的“神”就散了,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理解、认同。
也有人讲,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清明节,一份关于“将汉服定为国服”、“奥运会上中国汉族运动员应着汉服入场”的网上倡议书引发了人们关于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时下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呼吁重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如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还有人问,建设和谐文化应如何看待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但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是照抄照搬、盲目认同,否则必定“水土不服”甚至迷失自我。必须立足国情,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怎样理解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坐在一起唠唠家常,有乐咱同乐,有难咱同当,和睦相处,亲亲热热情意长……”2006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首届邻居节闭幕式晚会上,这首专门为邻居节创作的邻居节节歌温暖了每个人的心。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以“真情连你我,和谐入万家”为主题的首届邻居节,覆盖了全省3175个社区,数百万群众直接参与,成为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的一大亮点。如今,从北国到南疆,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军营,和谐文化 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有句古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持续推进的过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筑牢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离不开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近两年,中央新闻媒体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劳动者之歌》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体验崇高与感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置身何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上的资讯每天都像潮水般向我们涌来。往小处说,它悄无声息但势不可挡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往大处说,它对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和谐文化建设要体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当今社会,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人们放松心情、滋养心灵的“润滑剂”和“减压阀”。一部优秀的电影,给人享受,给人感动;一首好的歌曲,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给人欢笑,给人启迪。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着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的生活。
建设和谐文化,还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1.6亿,这意味着不到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快捷方便的同时,也被诸如色情、暴力、诈骗等有害信息的传播所困扰。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崭新课题。应继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健全网络道德规范,引导广大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加强自律,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逐步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科学、依法、有效监管,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第五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推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廉政文化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的追求、诚实守信的操守修养、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则是使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我们只有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厘清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才能使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从影响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层面,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频共振,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第一,价值取向上,要着力解决“三观”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现实生活中,利益的驱使、权力的失控、地位的诱惑,是影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主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其根源是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方向。在权利观上表现为私权意识膨胀、地位观上表现为追逐个人名利、利益观上表现为崇拜金钱。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反腐倡廉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因此,着力解决“三观”问题,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摆正主与仆的位置,常存公仆情怀。要使领导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上帝,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为自觉行动,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二是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教育广大干部走出“官本位”误区,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要使领导干部牢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不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不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不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不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三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要通过宣传、教育使每个干部都能做到以民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让正确的利益观在人们的思想上扎根,在实践中闪光,在奉献中升华。
第二,生活方式上,积极应对“三大挑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廉政文化的重要支撑。今天我们建设廉政文化,面对着来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三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廉政文化,一要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文化变异的挑战。坚持以德治廉,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的小农意识的侵袭,消除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给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二要以养成高雅的情趣爱好为突破,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折射出的文化阴影的挑战。教育和帮助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和享乐的关系,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运动健美等作为兴趣爱好,在娱乐和运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脱离低级趣味,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和谐的生活方式。三要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挑战。把好“交友关”和“人情关”,摒弃任人唯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近贤人、远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调;克服“官贵民贱”的观念,通过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第三,行为方式上,养成清白清正的习惯。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痛恨腐败,但面对腐败现象,仍有一部分人愤怒声讨的同时,又随波逐流。构建廉政文化,必须从规范人的行为方式,约束人的不轨举止入手,坚决摒弃这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现象。一要常怀“畏惧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谨言不会出错,慎行不会跌跤。领导干部应当有所畏惧,抛弃那种“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处世哲学,自觉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强化自我约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思“贪欲之害”,常观“前车”之鉴,常闻“警世”之言,不做出格之事。二要汲取文化知识营养,筑起坚固的“文化屏障”。“腹有诗书气自华”,要用先进文化净化灵魂、升华人格,陶冶情操、提升境界,面对腐败就能辨真伪、鉴美丑,对“乌七八糟的事情”,不曲意逢迎,做到正派为人、洁身自好。三是培育廉洁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引导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把清廉、清正、清白的行为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在社会评价上,倡导“尊廉崇洁”风尚。廉政文化的构建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文化的普遍认同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由于腐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对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由义愤变得麻木,由无奈变为容忍。这就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黑色文化土壤”。对此,必须构筑积极的社会评价体系,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撑。一是从培养公民的社会正义感入手,教育人们分辨是非、美丑、善恶,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洁”、“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着眼提高对社会公共权力使用的审美批判能力,引导人们讴歌正义,鞭挞丑恶,形成“褒廉贬腐”的社会文化氛围。三是以扩大群众参与面为着力点,增强“廉政文化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发动群众实行全方位民主监督,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以建立反腐倡廉成效评价体系为保证,强化制度建设,既要从法律上、经济上、舆论上三管齐下严惩腐败,也可考虑设立奖励廉政基金,对廉洁奉公者、检举腐败者、惩治腐败者给予大力表彰和必要的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