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麻涌镇申报东莞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复评
麻涌镇申报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复评
暨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自评报告
麻涌镇2007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创建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11年成功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2014年6月,顺利通过“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督导组的验收。自通过评估验收以来,麻涌镇对照省、市评估督导组的要求,认真进行整改、充实、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着力改善教育环境,课程改革持续深化,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确保推进教育现代化整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全镇各项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我镇成功“创先”后的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镇概况
麻涌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和广州一河之隔,全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是“中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现代港口物流重镇”,2017年,全镇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13%,经济总量在东莞32个镇(街)中排12。过去一年,我镇地方财政总收入27亿元,增长60.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25亿元,增长20.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7亿元,增长20.7%,获得全市2017年度镇街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考评第1名,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工作落实考核第1名,获“全国文明村镇”、“广东省文明村镇”、“美丽宜居小镇”、“省级校园足球试点镇”“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机制改革”等12项全市单打冠军。
截至2017年底,麻涌镇共有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31所,在校生1.48万人,教师1300多人。其中,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4500多人;学校10所(公办小学7所,公办初中1所,民办小学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1.03万多人。全镇另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学院)1所,市属高中1所,综合性全日制度高等院校1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7所。
二、整改情况
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督导验收组于2014年6月对麻涌镇进行了督导验收,认为麻涌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了不断提升麻涌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出了两点督导意见:一是进一步丰富“古梅教育”品牌内涵,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落实“三名工程”,完善名校长、名教师成长平台,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促进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二是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努力提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比例。
针对督导验收组提出的存在的问题,我镇积极进行整改,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丰富“古梅教育”品牌内涵
我镇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教育科研、体育艺术教育、校园文化等主题活动,推动全镇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麻涌中学的高考、古梅一中的中考,一年一个新台阶。教育科研硕果累累,2013-2017年,有88个课题获市级以上立项,位居全市前列,全镇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大提升。
深入实施“一校一品”战略,引导学校挖掘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大力实施特色教育,学校办学特色日益显现。古梅一中的语言文字、足球特色;古梅中心小学的粤剧课程、科技教育;古梅一小的足球、葫芦丝、射击;第二小学的武术;大步小学的书香校园、科技、写字教育突出,被评为广东省首批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市科普标兵学校;漳澎小学发挥游泳项目优势,打造体育品牌,成为省体育特色学校。中、小学生在各级的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竞赛中,成绩骄人。
响应市教育局提出的慕课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深入探索实施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深度融合模式,科学打造高效课堂,稳步推进均衡优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推进我镇古梅教育品牌的建设。慕课教学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更趋自主化、合作化,使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如虎添翼,大大提高了该校小组合作教学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的变革。
围绕麻涌教育“十三五”规划,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教育强师工程”。通过聘请名校长,创建名师工作坊、推进三名工程等措施,全镇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有了新突破。
(二)努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比例 2017年,我镇公办中小学在校非户籍学生总数为3159人,在民办学校为非户籍常住人口享受补贴学位数36人,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学位比例达55.5%。今年,我局将继续严格按照《东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工作。
我镇按照民办学校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抓好常规管理,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新港学校进步明显,目前为止,我镇两所民办学校已属民办标准化学校,达到省100%的标准。其中新港学校已成功评为市一级学校,景辉小学已评为东莞市三星级民办学校。一是推进购买积分制民办学位工作。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发放积分制学位补贴,按小学每人每年最高补贴5000元、初中每人每年最高补贴6000元发放,2017-2018学年购买积分制民办学位37个,发放补贴9.6万元,着力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增强了民办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值。二是做好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发放工作。向民办学校发放从教津贴方面,2014年至今累计补贴611人,金额达74.88万元,还通过奖教奖学、公民办教师同步培训等途径,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待遇,让民办学校教师安教乐教,为麻涌教育进一步和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落实整改,我镇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古梅教育”品牌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比例得到提升,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积极勇为,努力巩固创建成果,为东莞市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经验与成效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麻涌教育工作以负责担当的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党委政府重视,优先发展教育
麻涌镇委、镇政府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提升公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2013年,提出打造麻涌“古梅教育”品牌的目标。通过融合古梅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把麻涌打造成水乡片教育高地,制订了《关于打造麻涌“古梅教育”品牌、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品牌创建工作。
1.强化发展规划,促进教育深层发展 为早日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我镇以规划带动,积极抓好教育的发展。
(1)做好全局规划。编制《麻涌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教育工作,我们围绕打造“古梅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创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和新增市一级示范幼儿园,全镇3—6岁幼儿毛入园率保持100%,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巩固和提升小初高的入学率升学率。三是成人教育创新发展,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统筹扩大资源,组建培训队伍,形成有特色的成人教育和培训网络。四是加强继续教育发展,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
(2)认真打好四张牌。一是循序渐进,打好质量牌。包括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推进成人教育发展壮大。二是坚定目标,打好课改牌。包括积极推进“慧课堂”建设、扎实推进“慧科研”建设、加快推进“慕课”建设、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是大力统筹,打好文化牌。包括继续完善古梅教育品牌顶层设计方案、推进“古梅特色学校”品牌建设工作、举行丰富多彩的才智展示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四是创新思路,打好宣传牌。包括印制期刊、推出微信宣传平台、举行全市性的教改成果推介会等。
2.树立统筹意识,提升教育管理合力
一是齐抓共管,构建部门联动机制。镇委、镇政府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每年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每年向镇人大汇报一次教育发展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听取代表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教育人事调整、教育经费筹措等重大专项问题,部署推进全镇教育工作,商议教育问题,解决教育困难。财政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文化体育局、安监分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重点工程办、社会事务局等职能部门积极联动,互相配合,努力创造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依法治教,加强规范办学监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根据“就近入学”和“均衡分班”的原则分配学位。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全面建设阳光校园,将依法治教工作纳入麻涌镇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奖指标体系,建立网络投诉平台,开通电话投诉热线,设立行政领导值班制度和校长信箱,重点解决群众上访和投诉问题,保障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学生依法受教”的良好局面。三是关注安全,着力平安校园建设。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构建“联防联控”的安全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的要求。我镇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通过了“平安校园”的验收,覆盖率达100%。
3.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办学条件档次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麻涌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2015年全镇教育总投入为1.6亿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25.1%;2016年全镇教育总投入为1.78亿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26.16%; 2017年,全镇本级经常性教育支出2.16亿元,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达26.23%,全市排名前列。二是成立了古梅教育基金,改善了办学条件,发展了教育公益事业。2015年,投入338万元为全镇公办中小学更新教学及办公电脑;270万元建设7所公办中小学校园文化工程;近110万元改造中心、漳澎、大盛3所小学的七人足球场、五人足球场;投入412万元推进我镇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改革,对古梅第一中学、古梅中心小学、古梅第一小学、第三小学和大步小学等试点学校购置了信息化教学设备。2017年,继续投入近2000万元,为全镇公办初中和小学四至六年级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试点班配齐教学设备,目前,全镇实现了公办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公办初中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平板电脑全覆盖。对中小学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更新了小学一至三年级教学平台设备,改造了5所学校的足球场及跑道设施,为公办中小学及中心幼儿园安装风雨亭,还为古梅第一中学的学生宿舍配备了空调,同时对各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全面整改。持续大手笔的投入,均衡了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我镇学校的办学档次。
(二)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均衡发展
教育的公平与质量一直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方向,麻涌镇政府积极履行这一职责,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均衡发展。
1.规范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
根据麻涌镇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我镇做好学前教育的规范发展工作。总体目标是继续构建布局合理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及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惠民。一是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通过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师资素质提升、优质幼儿园奖励工作等,引导民办园转型为普惠园。截至目前,我镇共有普惠性幼儿园17间,占比达94.44%。二是推进等级幼儿园创建工作。我镇以创评省市级园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化、优质化发展,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目前共有省规范园18间;市一级园10间,省规范化园达标率为100%。三是加强管理网络和帮扶机制的建立。在镇教育局的统筹下,建立园早教工作小组,指导和加强各幼儿园的早教工作。通过建立“公办园结对民办园”的结对帮扶机制,近几年来,共举办园际间的交流活动近200次,缩小了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差距,促进了全镇学前教育专业成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2.注重均衡,推进义务教育高效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最佳路径,是保障民生发展的根本举措,更是体现责任担当的政治要求。着力发展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育经费由镇财政全额支付,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一是高标准新建、扩建了一批教学设施。(随着户籍人口的增加及积分入学的需求加大,为了保证学生的入学需求,我镇按学校实际新建和扩建了教学设施。如投入500万元新建漳澎小学游泳池,投入7000多万元新建大步小学,投入5000多万元扩建古梅中心小学和大盛小学)二是高标准配置信息化教学设备。2014年推动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工作以来,麻涌镇累计投入2400多万元对信息化教学所需的电子白板、平板电脑、多媒体一体机等教学设备。
3.加强管理,抓好民办教育质量提升
我镇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一是大力促进整体均衡。目前,我镇有民办学校2间,市一级学校1间,四星级学校1间,标准化学校率为100%,民办学校优质学位达100%。实施随迁子女入读民办学校优惠政策,小学每人每学期学费和书薄费减免提高到1270元,初中每人每学期减免2155元。每年奖教教奖学奖励民办学校优秀教师,稳定和优化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二是推进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我镇积极开展公民办教师交流活动,通过公办学校送课送教活动,如大步小学与新港学校签约进行结对帮扶,第二小学与景辉小学进行结对帮扶,此外,镇内各公办学校也定期开展到民办学校送课活动。据统计,近三年来,全镇公办学校共到民办学校开展送课送教等活动80多次,送课100多节,有力地促进了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三是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镇教育局每学期定期对民办学校开展教育督查,突出财务、收费、招生、师德等监管重点,规范民办教育管理,积极引导民办学校举办者加大投入,改善办学设施设备,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学质量。还开展年检、规范化管理等评比工作,协同相关部门进行校车、消防等检查,促进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工作。
4.扶贫助困,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的管理目标制度,关爱贫困生,不让一个学生因贫缀学失学,全镇教育实现了扶贫助学制度全覆盖,没有学生因贫辍学的现象出现,近四年来,我镇义务教育低保家庭在校生助学补助达25.3万元。同时广开救助渠道,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如对本镇户籍学生赠送校服(每生4套,合计 330元)等,切实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
(三)强化队伍建设,增强师资水平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麻涌镇委、镇政府遵循这一理念,通过引进、培养和选拔等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麻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强化行政职能,提高教育管理能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依法治教,主要做好几件事。一是抓实教育督导工作。镇教育局整合了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设置办公室、基础教育室、教学教研室和学前教育室等科室,公布教育投诉电话和局长信箱,完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阳光招生,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受益。二是加强系统内部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麻涌教育系统扎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组织教育系统党员观看专题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将行业作风建设和治理纳入日常管理,开展书记讲党课20多次,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摸查工作130多次,纪律教育学习40多次,提高了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三是强化学校班子考评工作。我镇牢固树立钢班子带铁队伍的意识,推出《麻涌镇小学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自律,并以此对全镇公办中小学校长进行任职考核,考评中层干部满意度,考查后备干部选调任用,不断推进教育管理队伍年轻化。
2.强化教师配置,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麻涌镇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队伍建设发展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公开招聘名师和新教师。2014年来,我镇面向全国聘请了2名名校长,1名名园长和3名名教师,并在2017年招聘临聘教师44名,今年我镇还将招聘一批临聘教师,以更好地满足教学一线的需求。二是注重教师交流轮岗。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建立了教师到“三区”支教和行政、教师到镇内学校交流学习制度,已先后3批次对106名教师进行交流轮岗,有效地解决各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上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三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我镇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鼓励教师进修培训,提升专业水平。近三年,每年设立7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名师成长,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走出去”如安排教师到省外山东、江苏、重庆等地和省内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学习培训,“请进来”如邀请重庆聚奎中学张渝江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柯清超教授等前来讲学,促进了我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此外,我镇每年都举办“古梅教育论坛”,至今已举办20多期,培训人数超过4000人次,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强化素质教育,培育学校个性特色
我镇强化教育管理,坚持依法治教,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创建教育特色,以特色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严格执行国家课标 全镇学校切实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随意挤占思想品德、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等科目的上课时间,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镇教育局对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校本课程开展和落实等方面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全镇中小学均能按要求开齐开足课时,无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现象。学校不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公办小学按地段招生,全部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禁止一切形式的小学升初中考试,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和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使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都收获成功的喜悦。
2.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学校等级评估方案》,全面考核、科学评价学校教学工作,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以学生考试成绩、学校升学率作为评价、奖惩的唯一标准。全镇中小学使用素质教育报告书,评价标准多元化、多层化,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全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3.突出教育品牌特色
我镇坚持“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一校一品”创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全面发展又具有独立特长的现代学生,教育品牌特色显著。足球方面,我镇获评第一批广东省校园足球试点县,全镇现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5所,广东省足球特色学校3所,公办中小学校实现了校园足球创建全覆盖,为国家少青队输送了余子豪、何龙海、刘志威、孙立强等优秀苗子。先后获得“两岸五地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梧州赛U15冠军”、“中海龙”杯全国少年足球邀请赛冠军、达能少年世界杯足球赛(中国赛区)总决赛冠军、“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广东赛区决赛冠军、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冠军等。粤剧方面,先后在“放飞梦想”全国艺术人才教育成果展示盛会总决赛、“粤港澳”粤剧折子戏及粤曲表演大赛、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等重要比赛中夺得金奖、“金花十佳”最高奖项、“中国小梅花”金奖等诸多荣誉奖项,展现了麻涌“中国曲艺之乡”的魅力。武术方面,先后在澳门国际武道大赛、厦门国际武术大赛、广东省运会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深受上级领导好评。特别是2017年在第六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中,夺得18金、10银、4铜的佳绩。科技教育方面,在“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等国家级赛事中也取得诸多优异成绩,近三年,我镇在国家级的科技教育比赛中夺得奖项和荣誉43项。仅2017年,我镇学生在科技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340多项奖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近90项的好成绩。此外,麻涌学子还在游泳、击剑、射击等比赛中获得诸多优异成绩。4.体艺教育蓬勃发展
我镇积极开展丰富的阳光体艺活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如举办全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大课间体育比赛、小学生乒乓球赛、小学生运动技术技能比赛、小学生男子足球联赛、小学生女子足球比赛,还有小学生成语大会,小学生英语书写大赛,组织中小学参加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举办“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晚会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社会的好评。2017年,我镇举行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小学生男子足球联赛、小学生女子足球比赛、麻涌镇第一届校园足球运动会及夏令营、冬令营等青少年校园体育活动近20次,承办东莞市小学生足球比赛、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与锻炼联动交流研讨活动3次。参加市田径赛中夺得少年组(镇街组)团体总分第三名。校园体育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近五年,我镇学生共获得70项国家级奖项,74项省级奖项,973项市级奖项,成绩显著。
(五)把握课改方向,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工作建设的实施方案》。各学科紧紧围绕“打造高效课堂”专题开展校本教研,特别是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通过信息化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减负”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扎实提高每一学科、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我们邀请专家作高效课堂专题讲座指导,邀请省市名师上高效课堂指导课。每学期还组织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研讨展示活动,举行学科教学开放日活动,有效促进高效课堂建设。目前,我镇有省先进学科教研组1个,市先进学科教研组4个,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2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教学能手31名,在他们的带动下,麻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转变,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2.加强教育科研,提升改革内涵
我镇坚持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注重实效,强调内涵发展。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学校树立科研兴教观念,定期邀请市科研专家作科研课题讲座,指导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推动教科研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开展。坚持教研、科研一体化,强化教科研实效,以教育科研带动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促进教育科研。各学校以立足教育教学中的课题为依托,力争解决老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难题,使校本教研成为有主题、有目标、有成效的教研。近三年,我镇教师在教学论文、微课、教学设计、课例评比等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609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58项,市级543项。科研方面,2013年,我镇市级以上立项的规划课题有51个,2017年达到70多个,增幅28.6%,并实现了中小学全覆盖,通过科研促教,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2017年我镇获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个,市精品课题奖2个,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4个。
3.教育质量逐步提升。我们突出素质教育核心地位,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各学科教学专题研讨和交流活动,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育质量,中考高考成绩逐年攀升。中考情况:2015年上线东莞中学15人,被市重点高中录取143人;2016年六大校上线人数154人;2017年中考六大校上线84人。高考情况:2015年,麻涌中学高考,3人考取第一批重点大学,本科以上上线人数为285人,超市预定目标158人,增幅24.5%,本科上线率达35.5%,本科上线人数为麻涌中学历年之最。2016年有21人考取第一批重点大学,比市争取目标多12人,重点上线人数首次实现双位数增长,创该校历史新高。本科以上上线284人,本科上线率达35.4%。2017年,有23人考取重点,超任务15人,重本完成率287%,为历史最好水平;本科207人,超任务77人,完成率159%。
(六)推进现代步伐,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一环,麻涌镇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工程来抓,积极推进慕课教学,以慕课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取得了成效。
1.加强信息建设,提升教育水平
一是加快硬件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学有多媒体电教平台、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工作,(公办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室有211间,民办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室有64间),目前,全镇实现了公办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公办初中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平板电脑全覆盖,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搭建平台,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二是积极推进“校园网络”建设。公、民办学校教育专网接入率达100%,并全面提升校园网网络带宽,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三是做好慕课资源的规划。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镇教育局的统筹下,全镇各中小学校通过购买、自制及与市平台对接等形式建立了教学和学习资源库,并以古梅一中、古梅中心小学等学校为主,研发应用,推出适合中小学校教学使用的优质慕课教育资源。四是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围绕“慧教育”进行的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取得新进展,切实加强课程实施的研究学习,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近三年,我镇教师在市级以上的信息技术类比赛中获得奖项12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6项,如2017年全员参加“一师一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有7名教师获得省级“优课”,1名获得教育部“优课”。
我镇在深化信息化教学工作中,还大力举办相关教学研讨会,促进“东莞慧教育”在麻涌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和2017年,各举办了一次市级的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研讨会,我镇教师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在专家指导下努力探索,深化了教学改革,促进了各学校的内涵建设,2017年的研讨会还受到市教育局梁凤鸣局长的肯定。其中,古梅第一中学的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工作取得了广泛的认可,3年来已接待了120多批次的市内外参访团,参访人数近1990人,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效果显著。
2.加强教育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一是参观学习,借鉴提高。为进一步扩大教育视野,提升办学品位,麻涌镇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组织教育系统赴香港、澳门地区交流考察,借鉴学习先进地区的办学理念,有效为麻涌的学校未来发展定位。二是校际交流,友好互访。为给师生创设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努力打造一流特色名校,2015年3月,我镇古梅中心小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克里夫顿山小学签订了友好姊妹学校协议书,并于2016年3月迎来了友好姊妹学校师生访学团的首次交流访问,截至2018年3月份,两校已进行多次友好互相访学交流近120人次。开展校际间的跨国交流访问,培养了孩子们独立生活、自主解决困难的能力,增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麻涌学校的全球化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
3.强化社区教育,提升市民教育程度
麻涌镇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并于2016年6月,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督导验收。麻涌镇依托成人技术学校成立了麻涌镇社区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二块牌子进行管理,加大社区教育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强教育培训覆盖面。麻涌成校除独立办班外,还根据本镇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情况的实际需求,先后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联合,举办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法学、教育学、幼儿教育学、会计学等10多个专业的大专、本科层次函授班,学员累计3000多人。另外,麻涌社区学院还联合相关单位、机构举办法治教育、安全生产、职业规划、职业技能、青春期健康、校园安全、应急救护、家居植物养护等培训和讲座累计超过2万人。近两年,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举办技能培训班,包括: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花卉种植技能培训班、面点师培训班、家政培训班;以及组织寒假“冬令营”、少年跆拳道培训等。其中青少年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达21000人次,进城务工人员培训30000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培训10600人次,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6000人次;残疾人培训500人次。二是加大培训补贴力度。麻涌努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培训补贴政策,科学合理确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形成了以学历进修提升为主、技能认证培训和素质教育培训为辅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近3年来,补贴人数100多人,补贴金额达15万元。同时,我镇还积极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每年向市民提供免费培训名额500多个。由于工作突出,2016年,麻涌镇成人技术学校被评为东莞市2015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同年10月,该校获评广东省成人教育先进集体,社会反响良好。三是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发展。为促进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立体化发展,麻涌镇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等活动。依托镇图书馆、青少年宫和村文化中心,及镇内的4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3个德育基地和2个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等一大批公共教育资源,每年为中小学校学生开展“麻涌‘人才优化’公益培训”,举办“麻涌镇香飘四季文化艺术节”等书法、绘画、棋类、摄影、科普活动,形成了具有麻涌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4.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麻涌努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麻涌镇教育局联同镇妇联、文明办、社会事务局、卫计局、关工委等部门,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家庭教育规划的实施。一是主动建立家长学校。在镇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建立了家长学校,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聘请法治副校长、镇关工委老同志、退休老教师、优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担任家长学校辅导工作,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教育沙龙、分享会等,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确保家教活动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管理网络。近三年来,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和报告150多场次,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与学校同心协力培养孩子。协调了家校联系,促进了家校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共同解决办学中的困难。通过合力育人,促进学校和幼儿园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我镇各校(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建立两条家教一条街。我镇分别在麻涌一中外围墙沿河路段及新港学校外围墙新太路段建成了 “家庭教育一条街”。“家教一条街”辐射到周边的村、高校、中学、幼儿园等,覆盖服务更多的人群。我镇家教一条街的特色化建设得到省、市妇联的高度肯定。三是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镇各学校、幼儿园积极开展专题讲座,近三年平均每年开展40多场次讲座,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四、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几年来,我镇在巩固和发展教育强镇成果的工作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教育现代化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
(一)优化教育资源的步伐亟待加快。由于积分入户人数连年激增,对入读公办学校、读好书的优质教育需求总量持续增大,公办学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目前,古梅中心小学和大盛小学的扩建、大步小学的新建等工程,正在抓紧时间推进,争取按计划在2018年秋启用。
(二)名师和名学校数量偏少。我镇在这些年的“创强”、“创先”过程中,通过外聘和内培的形式培育了部分名师,还根据麻涌实际情况提升了几所特质学校,如古梅一中、古梅中心小学和古梅一小等三所学校,但是在总体上还缺乏名学校和名师,还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特色创建。
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今后我们将以复评作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用,进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一步强化教育的政府行为,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确保教育工作的优先发展,确保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为促进麻涌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五、自评结果
对照《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督导验收方案》和《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的要求,我镇自评结果如下:
对照《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督导验收方案》的督导验收指标,35项三级指标中,有33项达A,2项达B,且所有必达A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的督导验收指标,自评得分为98分,且必达指标全部达标。经自评,我们认为,麻涌镇已达到广东省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复评标准,特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复评,敬请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派出评估组予以验收。
东莞市麻涌镇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2日
第二篇:麻涌镇环境污染状况调研
麻涌镇环境污染状况调研
大家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本问卷旨在了解麻涌镇环境污染状况,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谢谢!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对麻涌镇环境的关注程度如何? A.非常关注B.偶尔关注C.无所谓D.不怎么关注E.一点都不关注
3.您觉得麻涌镇的环境状况怎么样?
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比较差E.非常差
4.您觉得麻涌镇目前的环境对您的生活影响程度如何?
A.严重影响B.比较影响C.没有影响D.不清楚
5.您觉得麻涌镇主要面临什么环境问题?(可多选)A.水污染B.空气污染C.植被破坏D.固体废弃物污染E.噪声污染F其他污染
6.您认为麻涌镇环境污染现象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可多选)
A.人们的环保意识差B.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C.居民店面的任意排污D.人口膨胀带来的生活垃圾
E.工业排污F.其他原因
7.您觉得麻涌镇是否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吗?
A.是B.否C.不清楚
8.如果您发现有一家工厂排放大量污水,您会怎么办?
A.当作没看见B.告知身边的人要小心
C.去找工厂交涉D.找环保部门解决
E.其他做法
9.您觉得麻涌镇的居民是否存在乱丢乱放的行为?
A.存在,很严重B.存在,但不严重C.不存在D.不清楚
10.为了保护环境,某些物品价格会随之提高,对此您的看法?
A.非常愿意B.比较愿意C.无所谓D.不太愿意 E.非常不愿意
11.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麻涌镇的经济发展速度,您是否赞同? 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无所谓D.不太赞同 E.非常不赞同
12.您认为怎样可以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可多选)
A、政府加大宣传和监管、治理力度B、学校等社会组织举办相关讲座C、大众媒体的公益宣传D、个人提高环保意识
13.据您所知,麻涌镇进行过环保宣传吗? A.经常进行B.偶尔进行C.不清楚D.从来没有
14.所进行的环保宣传是由谁负责? A.政府部门B.在校学生C.环保组织D.镇上某居民 E.新闻媒体
15.您对麻涌镇环境污染的改善有何建议?
第三篇:申报广东教育强镇复评自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
自 评 报 告
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办事处
2018年1月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自评报告
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办事处
一、基本情况
我街道成立于1989年4月,辖区范围以二马路、通航路、汕马公路为界,沿汕尾港南北两岸分布,总陆地面积17.03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委会(芳荣、新港、红卫、前进、东风)和5个社区居委会(立新、新园、海滨、海港、金海),总人口59754人,其中渔业人口23862人。
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新港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16年,全街道全年完成工农业产值 149180万元,比去年增长21.1%;其中工业产值3400 万元,农业产值115180万元,比去年增长1.4 %,完成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800万元,比去年增长4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80万元,比去年增长 2 %。
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给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新港街道教育事业做到科学规划、乘势而上,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动人篇章。2014年10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评估验收,教育事业迈进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
近四年来,我街道围绕教育强镇评估督导组提出的发展建议,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掀起了教育事业新一轮的发展热潮。经过整改与提升,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 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全街道有公办小学3所。3所小学全部通过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评估验收,现公办小学的教职工387人,公办小学学生6662人。进一步形成幼教、普教以及成人教育整体协调优质发展的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街道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以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角度关注、重视教育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入推动教育改革,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关心教育,促进社会、经济、教育的互动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针对创建教育强镇时评估组提出的两点整改意见:一是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应该提速;二是加快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落实责任,积极整改。经过努力,成效明显,有力地巩固和扩展了教育创强成果。主要做法和成绩有如下几方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推进“科教兴镇(街)”战略 党工委、办事处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的理念,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主要做法有:
1、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三个增长”。四年来,在街道财政收入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街道对教育的投入一直优先安排,近三年投入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分别是:2015年占38%、2016年占41.2%、2017年占42.5%,居各项事业支出的首位,保证了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切实做到教育经费(财政拨款、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的三个增长。生均教育经费1150元。经费的足额投入,使全街道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制订教育发展规划,促进科学发展。结合我街道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人口转移的趋势,制订了《新港街道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其中对教育资源配置、招生规划、硬件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及相应的措施,引领我街道教育事业朝着均衡、优质、高效的道路上发展。
3、密切关注教育动态,着力解决教育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动态,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和研究解决我街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三所学校用地确权,街道党政一把手和主管教育的领导等多次到各小学进行现场办公,与村委会、村民面对面做细致的工作,积极宣传办好中心小学的重大意义,争取村委会社区、广大村民对办好学校的支持。争取各方支持,投入200多万元的运动场及校园改造工程。
4、明确各级责任,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和落实街道、村委会社区领导与学校挂钩的工作制度,并把它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级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了解学校办学和教师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为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并听取教师对新港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党政领导对教育的一贯重视,使“科教兴镇(街)”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5、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争取社会支持。街道各级领导大力发扬新港街道长期形成的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努力争取社会各方,特别是村民委员会对教育的支持。四年来,各村委会为小教、幼教的发展共出资58万元。“民 以支教为乐”成了新港街道突出的风尚。
(二)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继续改善办学条件
辖区内村、社区小学划片入学不合理的现状,制约着街道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2016对辖区内村、社区小学重新划片。街道办公电脑398台,师机比超过1:1。按新课标的要求从三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45岁以下教师100%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技术,97.2%的学科和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课时覆盖率达74.5%。100%学校建有校园网,街道所有学校均联接了区教育网络,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全部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
积极推进校(园)的规范化、优质化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乘全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之东风,以“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力支持和推动学校与幼儿园的规范化、优质化建设。在街道、村(社区)委会的支持与各方共同努力下,辖区内全部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评估验收;
(三)以教师专业化为着力点,建设德能双馨的师资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永恒主题。加快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申强评估组提出的又一整改建议。几年来,街道围绕“铸师魂、强师能”这个中心,展开了综合性工作。
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我们构建起教育、制度、监督、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街道教育部门和学校坚持把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和 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各级教育部门有关师德建设的文件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学校和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责任和行为规范,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积极配合街道党工委和上级有关部门,开展教育系统党员先进性教育、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开展向全国先进教师和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等,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引导教师向先进学习,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街道还建立、健全了校长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教师全员聘任制度以及校长、教职工的考评、奖惩等系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敬业爱岗、勤奋进取”成为我街道教师队伍一贯的精神风貌,成为推动我街道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从2015年至现在,全街道受区、市表彰的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达106人次。
2、努力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条件。我们认为教师更快地适应新时期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更快地熟悉《课程标准》和掌握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就要向教师提供各类型的业务研修机会。这样做,也是给予教师的最大福利。在街道的倡导下,各学校舍得花经费,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历进修和各级各类业务研修活动。目前,街道小学专任教师387人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7%;其中本科学历占45 %。学历水平的提高,夯实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底子。
评选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我们继续坚持开展街道学科带头人、学校教师、城区教师评审与两年一次的学科带头人课改展示活动,尽力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成名搭建阶梯,灌注动力。至目前为止,我街道共评出12位学科带头人。我们对街道学科 带头人实施动态管理,今年对这12位学科带头人全部进行了复核,促进他们的再成长。目前,我街道以名校长、名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中有市名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骨干教师3人,市名校长1人,区名校长1名,区名师3人,区骨干教师12人。
3、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保障和努力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确保教师的社会保险、医疗、住房补助等均与当地公务员待遇相当。2017年小学教师人均总收入比2015年增加10605元,增幅达23.7%。计划2018年增加投入近600多万元,用于增加教师工资福利,使我街道教师与原区直教师收入持平。此外,街道非常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文体活动,定期组织教师体检,2017年的教师体检就投入了14万元。广大教师安教、乐教,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为鼓励广大教职工创先争优,街道还重新修订《新港街道教育线奖教奖学方案》,专门设立教师奖励专项经费。
(四)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制度。
1、加强对免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为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我街道成立了“新港街道免费义务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免费义务教育的领导,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落实,并及时了解、研究和解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工作的情况和问题,确保我街道免费义务教育的落实。
2、建立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相 关政策,坚决执行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把生均公用经费纳入教育经费预算,继续实行学生书杂费返还学校作为公用经费的规定。
3、坚持实施奖学助困措施。为鼓励青少年好学上进,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街道十分重视奖学助困工作,建立以街道为主、社会筹措为辅的奖学济困机制,对所有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的大、中、小学生分别给予2000、1500元和1000元的助学金。四年来,共向10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91.5万元。不少村委会亦作出明确规定,凡是村民子女考上高中、大学的,村委会均给予一定的奖励。
4、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安排好流动人员子女就读,我们采取教育行政部门唱主角,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方法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同时,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对符合条件的15类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街道坚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推进素质教育把舵定向。
1、完善管理网络,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德育是一项综合工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了德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社区为辅、多元参与、共育人才”的大德育工作格局,努力搭建起多方参与的德育管理网络。街道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刚从街道党政班子退下来的4名老同志担任顾问和主任,并安排一名副书记和分管教育的委员负责 关工委工作。教育组、各学校及各村委会亦成立了关工小组。关工委成员做到主动协调关系,积极调查研究,共同开展活动,为教育青少年做了大量工作。各学校亦在街道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采取“警民共建”、聘请法制副校长、评选文明学校和绿色学校、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军训等措施,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
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组织公安、交警、工商、司法、文化、综治等部门联合执法,对有碍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无牌小贩、黑网吧、地下电子游戏机室等进行整顿,做到真正还良好的育人环境于学校。为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定期进行“优秀社会德育工作者”和“育儿有方好家长”的评选表彰,营造浓厚的齐抓共管氛围。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局面。几年来,以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禁毒教育等为主题的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富有成效,增强了德育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校“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优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良好。2017年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97.0%,后进生转化率95.7%。学生违法犯罪率一直保持为零。
2、完善学校管理评估体系,促办学规范化。
多年来,街道构建了对学校办学全方位的评估体系,每学年对学校进行“学校综合实力评估”,组织“先进科组评比”和“先进毕业班评比”,对教师进行“德、能、勤、绩”考核,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评价并向家长报告。这项措施,促使我街道“校校争先、人人向上”风气的形成,学校的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升。
(六)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学习型社区
根据区的教育管理新体制,我街道承担着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社区成人教育的任务。
1、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目前,我街道直属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三者并存。为使三者均能健康发展,实行“街道主导、部门配合、属地管理”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责,加强了对幼儿园的管理。加大对公、民办幼儿园的帮扶,促幼儿园上等。今年4月,街道将拨款80多万元,支持中心幼儿园上了省一级;对经过努力可以上等级的幼儿园,我们引导办园者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大投入创造条件上等级,不断增加优质幼教学位。为促进各幼儿园办园水平的提升,教育部门坚持每年对幼儿园进行综合实力评估,发挥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深入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研究,确保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水平
我们根据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完善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充实学校管理力量和设备设施,配备专职人员,努力提升成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我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功能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一流,其办学形式灵活、项目丰富,真正做到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街道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提供支持。
3、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
我们把发展社区教育列入巩固教育强镇(街道)工程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一是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投入200万元兴建的新体育中心;2017年投入近百万元兴建了社区图书馆。二是组建各类教育活动机构,开 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各村建有老人协会或老人活动中心,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十个村均建有社区学校,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各村“妇女学校”定期举办健康保健知识、婚姻与家庭、法律知识、女性与礼仪、儿童心理及常见病防治等各类培训。三是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创设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建立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组织,让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此外,充分发挥街道建立的4个德育基地,3个劳动、社会实践基地,3个文化体育活动基地的育人作用。有关各部门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集娱乐、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活动。各村委会、妇联、文化站等部门经常联合举办渔歌队等学习班,同时着力弘扬本土的传统的渔歌文化,并以此为龙头,在群众中大力推广健康的文体活动,促进了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各村居委的文化教育场所以及文娱活动社团,在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几年来,我街道在巩固和发展教育强镇成果的工作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教育现代化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
(一)优化教育资源的步伐亟待加快。目前,各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计划争取与上级各部门协调解决。
(二)各级名师和名学校数量偏少,特色教育还不够鲜明。名学校和名师培养,教育特色的创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较长的过程。但我们相信,既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只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落实,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将以教育强镇复评作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政府行为,争取社会各方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促进新港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各项指标,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评打分,自评得分为94.9分,占总分值的94.9%,符合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的条件要求,现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请专家组评审指导。
2018年1月
第四篇:麻镇中心小学申报现代学校管理先进学校事迹材料
麻镇中心小学申报现代学校管理先进学校事迹材料
过去的一年麻镇中心小学是丰收的,我校在全县组织的期末检测考试中有12科名列全县前十名,创建了校史上新的辉煌;过去的一年麻镇中心小学是快乐的,我校已成功通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督查,顺利通过了“双高双普”的验收,并通过省级教育强县前期评估的初检,同时还获得了县级荣誉2项;过去的一年麻镇中心小学是幸福的,学校政通人和,全年无一起安全事故,创设了优雅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面对一年来麻镇中心小学的成功,我们冷静思考,这些荣耀恰是我们对“兴办人民满意教育”宗旨的承诺,恰是我们“让每个学生享受平等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让每个教职员工愉快地工作,让每个教职员工幸福地生活”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升华。现在就我校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思想统一是坚定信念的源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会指引事业向正常的轨道发展,能够促进事业的更高跨越。同样,一所优秀的学校亦需要正确的舆论来导向。
首先,全校上下统一认识,树立学校发展的幸福观。我们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多次向全体教职工阐释,尽管学校存在资金缺口,负债累累和由此带来的一些矛盾等现实困难,但是作为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有着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局政策扶持等优势,学校会争取一切可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超常规的发展,学校的困难是暂时的,希望是永恒的。老师们现在都能爱岗敬业,在别的学校为留不住优秀教师而担忧时,我校没有一个教师申请调往别的单位,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构建教师工作的幸福观。教师的健康持续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我们一再强调,教师的幸福不只是来自于工资和其它物质待遇,而应是一个综合体现。教师在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中生活是幸福的;教师在有序的校本教研中进行教研是幸福的;教师与新课改成长是幸福的;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中是幸福的。通过这样一些前沿思想的熏陶,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陈旧的幸福观,树立了新型的综合的“大幸福观”,从而在处理小家与大家、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上,教师们都能摆正位置,辨明主次,以“学校利益高于一切”、“学校发展是个人幸福的保障”等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再次就是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构建教师业绩的幸福观。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也是和谐教育价值的体现。学生的成长是全体学生全面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不仅是在知识上的积累发展,更应是学生能够和谐生存、和谐做人。我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学有所长,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成长。我们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在我们的词语中没有“差生”,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平等施教,平等受教。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二、人本关怀是管理立校的源泉
以人为本,无论是作为一个口号,还是一种理念或一种管理方式,它都是符合人的心理需求的,它是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学生的情感纽带。我们认为坚持管理立校必须是以领导示范、人文关怀、民主管理为基础,努力在工作中让师生感受到发展上的关注,物质上的关怀,心理上的关心。
一是发扬领导的身先士卒表率作用,以人格魅力鼓舞人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看干部”,这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道理。我们学校有一支锐意进取、刻苦务实、求真团结的领导班子,每个行政班子成员工作上爱岗敬业,业务上务实求精,作风上廉洁自律,要求职工做到的,行政领导务必先做到。例如每天早晨,行政人员中总有一个或几个先于师生在晨光中迎接一天工作的到来;校级领导每周必须有2个晚上与值日教师值通宵班,保证学生优良的学习环境;坚决杜绝工作之中的一切娱乐活动等等。
二是实行“民心”工程,以人文关怀感动人心。要想教职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到教育教学中去,学校一定要知其需,知其想,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幸福生活。如每学期安排一次教职工全面体检,事虽小,但教师享受的是来自学校的关怀,得到的是健康;组织开展家校联谊会,由校长作学校工作报告,向家属介绍教职工工作情况、学校发展情况。并且学校事无巨细,处处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教师生日或是生病住院,学校都会通过QQ发短信慰问或亲自登门看望,一束鲜花,一声祝福,一个蛋糕,但都能让职工充分感到学校的温暖,从而更加激发努力建设学校的责任心,教书育人的进取心。
三是实施民主管理,以主人翁精神调动人心。学校的管理不是“卡、压”,要走科学、规范、民主之路,要营造一种美好、信任、关怀、理解的和谐健康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每个教工愉快工作。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在学校重大问题上,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交由教代会表决,形成决议后,再实施。学校开设了“校长信箱”,广纳良言,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学校还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学校监审组,全面监督学校经费的使用;成立了学校经审组,每期期末对学校账目进行审查,将审查结果在教职工大会上公布。在物资购买上采取集体采购制,在用车上实行公务用车派遣制等,“阳光”理财,公开透明。近两年来,学校高效提质,我们在教师管理上实行绩效考核数据库等管理制度。而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也一改以往的“唯分数论”,实行班级、寝室星级评比制,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不以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校的民主和谐健康氛围,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真正享受平等教育。
三、人才培养是内涵发展的源泉
首先是行政班子的建设。一所优秀的学校离不开一支强有力、善于创造、懂得欣赏、乐于协作的领导班子。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精英型”“服务型”的领导队伍。如通过保先教育加强队伍的自身素质,提高政治修养和领导修养;实行集体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定期培训,加大对自己部门工作的反思和总结;领导之间推行相互谈心制,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改进工作方法;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专家讲座,更新理念;学校加大对行政领导的考核力度,实行问责制,从资料的送交、计划完成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等方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评价,这样形成层层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良好运行机制,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僵局,实行“庸者下,能者上”的竞争机制。
再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倡导建设“学习型”的组织,注重校本培训和校外学习相结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良好平台。首先是加强队伍思想政治的学习,全体教职工会的第一个议程便是组织教师的政治学习;经常开展对政策、方针、法规等的业务学习考试,从而在政治思想上保障教师的健康成长。其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我们实施了青年教师“六个一”工程,师徒结拜制,举办校内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等,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第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相信,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我们聘请了县内外专家和教授来校讲学,也不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第四提倡自学,积极组织教研教改,每年寒暑假都布置了教职工假期作业,来期开学由教导处统一收缴检查评优。尽管学校经费困难,但一直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教改,学校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一切方便,目前学校共有县级科研课题1个,微格课题14个。学校每年还召开教学与德育经验交流会,互相切蹉,互通有无。第五,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实行过程与绩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麻镇中心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的评价制度,在制度上规范,工作上评价,精神上激励教师,完全避免了凭主观印象评价教师的制度。
四、服务第一是管理高效的源泉
学校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功能,就要有服务精神,要把服务当成一种职责,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于教职工的幸福工作,服务于学校的快速发展。我们以师生是否满意为唯一评价标准。
为学生服务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努力为学生享受平等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创设良好舞台。如学校领导的24小时行政值班制;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常规检查制、教师考勤制;食堂的人本管理,热情服务;寝室的规范管理,住宿条件的改善;实验室、电教设备的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全天侯开放;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兴趣特长小组和多姿多彩的文体科技活动,甚至学校环境布置和建设等都充分考虑适应学生成长,利于学生发展。
为教师服务。一是创设优雅的工作条件,我们为教师添置了崭新的办公设备,每个办公室备有饮水机、并且开通了10兆光纤宽带网,装备了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为教师资源共享、远程教育提供了方便。学校还为每位教师提供一定的经费订购书刊资料,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构建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开展了每期的教职工卡拉OK赛、乒乓球赛等,促进了解,增进友谊。现在学校上下呈现一派政通人和的祥和气氛。蔡元培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我们会不断追求更加鲜明的办学特点,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做强,打造一个响当当的新银麻镇品牌。
麻镇中心小学 2012年12月26日
第五篇:麻涌镇第一小学科学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麻涌镇第一小学科学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2011.9——2014.7)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我校科学学科教研组成立于2007年联合办学之时,是一个年轻的教研科组。根据本校实际,科学学科教研组成员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由学校副校长分管科技教育工作,现有专任科学教师1人,兼职科学教师4人。而专任科学老师罗汉杰老师已从事本专业近4年的教学经历,是麻涌镇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另外还有一支知识全面、积极肯干、乐于奉献的科技模型团队,负责航模、电脑绘画、小报创作、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发明创造等教育培训工作。近几年来,一直坚持抓科学教学、科技活动、科普第二课堂等科普活动。
(二)优势分析:组内教师上进心强,学习欲望强,肯吃苦,对待工作认真踏实,有较好的学习氛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不足分析:
1、主观原因:组内教师都不是专职教师,专业知识有待加强,个人钻研教材的能力还有待遇提高;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够;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应用还不够丰富;教师自身对于教学反思的能力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
2、客观原因:组员只有5人,有4人是语文、数学的专职整体教研能力相对单薄,同时缺少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
二、发展目标
1、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三年的实践与钻研,使得教育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学科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处于上流水平。组内教师基本上能够熟练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各种教学方式。每位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教材钻研方面
熟悉小学科学3至6年级的教材体系,能够吃透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
3、学科竞赛方面
加强对科技兴趣小组的管理,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学生队伍。为各类科技比赛进行人才储备。争取在宁波市级获得较好的成绩。
4、制度建设方面
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的各项制度,建立一系列符合我校实际的,切实有效的教研工作制度。使得教研组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5、课程资源建设方面
建立一套小学科学3-6年级教材资料库,并进一步进行完善补充。进一步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留出多余的时间进行教学行为的思考和提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教研组文化建设方面
积极开拓校园科技宣传阵地,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科技活动,如校园科技节,营造一个具有良好科技氛围的校园环境。
三、实施策略
1、加强对外交流,取长补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派遣组内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如各类市级教研活动、区域教研活动,各类评比展示活动等等。同时借助师徒结对平台,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经常性邀请骨干教师、教研员来校进行教研指导。加强各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共同举行联合教研。
2、积极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内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对于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鼓励教师积极撰写学科案例、教学论文,提炼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每学年每位教师主动撰写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各一篇。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评比活动。如青年教师大比武、教学反思评比、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优质课比赛、教坛新秀评比等等,利用这些活动来提升教研组成员的专业素养。
4、抓好组内教师常规管理。教研组常规工作是每个教研组必抓的工作,因为它最贴近学生,常规工作是否扎实有效,也直接反映了一个教研组的整体风貌,因此,抓好教研组常规工作也是今后几年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主要落实以下几项内容:计划制定、备课管理、作业规范、学生辅导、课堂教学监督等
5、积极学习,投身教研。一个教研组的成长,离不开组内教师的积极学习,通过学习来提升每位教师的学科素养,进一步带动教研组整体的教研氛围和教研能力。拓宽教研组学习的途径,比如订阅专业杂志、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外出学习、参加各类培训等等,努力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教研组。
6、加强开展教科研活动。努力寻找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符合我们学校实际的课题研究活动,让组内每位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通过课题研究带动组内教师专业成长。
四、具体规划
1、第一年(2011.9——2012.7)
(1)争创市、镇优秀教研组
(2)进行课题研究,争取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市获奖
(3)完善教研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教研组工作实效
2、第二年(2012.9——2013.7)
(1)进行课题研究,争取一名老师获市、镇教学能手
(2)初步形成自己的教研特色,在市有一定的影响力
(3)组内教师有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市获奖
3、第三年(2013.9——2014.7)
(1)争创市优秀教研组
(2)争取组内增加一名镇级教学能手
(3)争取在省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
结束语:想法需要规划,规划需要行动,行动需要监督,愿老师们监督我们小学科学教研组,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麻涌镇第一小学科学教研组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