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若羌县第二小学德育达标汇报材料大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若羌县第二小学全体师生,衷心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对我校创建州级德育达标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各项工作给予督导验收。
创建州级德育达标校是检验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的迫切需要。通过评估验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必将给我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为此,我校严格按照创建州级德育达标校的各项指标要求,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评,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在创建过程中,有力地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热情与活力,真正落实了我校提出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思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推动了学校德育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校园和谐和各项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非常重视此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以州级德育达标校的创建为契机,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虽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我们坚信:通过各位领导、专家的检查和指导,必将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和向纵深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我代表学校衷心地感谢专家组一行对我校德育达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同时也期待各位领导、专家对我校德育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会不断改进和完善,并以此促使我校各项工作再迈新台阶。下面我就学校德育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进行以下汇报:
一、学校概况。
若羌县第二小学于2008年10月建成,又称若羌“八一”爱民学校,是一所安全、文明、和谐的民汉寄宿制学校。学校位于若羌县吾塔木乡巴格艾日克村,学区覆盖吾塔木乡、铁干里克乡,是通过对若羌县吾塔木乡4所学校和若羌县铁干里克乡2所学校进行教学资源整合而成。于2010年8月落成启用“八一”爱民教学楼,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全县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目前,全校教学班16个,年初在校生517人,住宿生233人;教职工71名,专任教师65人,汉族 32人,维吾尔族 33人;任职条件达标率89.23%。全校占地面积26013平方米,小学校舍面积6552.6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0.14㎡。按“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校功能场室齐全,有学生公寓、食堂、电教室、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卫生室、广播室、心理疏导室等。
让学校发展、让教师成功、让学生成才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把若羌县第二小学办成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欢喜、教师自豪”的学校是我校的办学目标,同时在实践中凝结成了我校文明、活泼、诚实、守纪的校训;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的教风和勤学、好学、乐学、博学的学风。以德高、博学、艺精、体健为教师的培养目标;以“学做诚信之人,勇于担当;学做学习之人,创新进取;学做合作之人,互助互爱;学做感恩之人,爱国爱家”为学生的培养目标;以打造师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努力办成一所具有鲜明“书香”特色的品牌农村小学为特色建设目标。
二、德育工作思路。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我们把德育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重点,以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归宿,把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
力,把学生管理由“他律”变成“自律”,树立“以人为本,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实施全员参与德育,形成了党支部统一领导、德育处主管,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及家长全面参与的德育教育管理机制。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力量,搞好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
三、德育工作优势。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德育工作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我校作为一所民汉寄宿制双语学校,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学校寄予了厚望,并给予了大力支持,配备了一支德才兼备、管理经验丰富的强有力的党政领导班子。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把育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学校德育处和团队工作人员通过竞争上岗、民主推选,深得广大师生信任与爱戴;班主任队伍素质高、富有爱心,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技能,这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优质开展提供了基础。
(二)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为德育工作有效落实提供依据。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有关德育教育的规章制度,在每年一次的教代会上提交通过后,将有关学校管理和教师管理的制度汇编成《若羌县第二小学制度汇编》,并由德育处和班主任组织学习,让每一位师生熟悉学校的管理制度,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各部门按照制度认真落实并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德育特色工作。
(一)狠抓学生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学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切入点,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全校教师齐抓共管,在养成教育上,落实“五个抓”:抓人人,人人抓;抓重点,重点抓;抓及时,及时抓;抓经常,经常抓;抓反复,反复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三大板块及遵纪守法、自主学习、文明礼仪、卫生环保、仪容仪表、自我保护等方面,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学习、生活、思维习惯,如节约水电、捡起脚下的纸片等教育)。具体做法:在班里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的方式每天完成《好习惯记录表》;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评选出“最佳仪容仪表小组”、“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卫生小组”以及“讲卫生好孩子”、“守纪律乖宝宝”、“学习小能手”等优秀个人,在《好习惯伴我成长》评比栏里对应贴上笑脸(小红花),先在班里树立起典型,然后逐渐扩大影响,在全校进行表彰,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形成了自觉遵守——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以宣传橱窗、楼道墙裙及宣传牌、黑板报、校园广播为主阵地,大力学习《师生仪容仪表规范》、《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系学生实际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我校还制定了《若羌县第二小学文明公约》、《若羌县第二小学学生礼仪常规》,每学期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对他们就有关内容进行周期训练;学生会、少先队每天坚持严格的值周检查制度,逐渐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另外,组织红领巾监督岗每周对学校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对出现不文明行为的特例或因不文明行为造成对学校设施的损坏情况进行拍照,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到让学生对不文明行为有反思,督促学生改正不文明行为,同时也作为发放流动红旗、评选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目前,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通过全体师生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已初见成效。
(二)回归德育真实化,搞活主题班队会。
1、创新主题班队会模式,做到学生的主题班队会由学生做主。因我校的孩子都是农牧民(农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上存在很多不足,家长的思想素质及家教素养存有差异。对此,我校经过实际调研,出台了促进我校德育工作及“主题班队会” 的新模式。每次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实际情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好主题,由班委自己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班主任及跟班教师只做指导。真正做到学生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阵地自己建的新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从
而少了空洞的德育理论,多了德育育人的实效性,也将抽象的德育理论贯穿于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现,互相交流沟通来达到德育基本要求。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观摩评比活动,督促班级德育工作朝着真实有效、创新进取的方向努力发展。
2、在主题班队会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各族学生同生活、同学习之情况,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紧抓不放。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懂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让“五观”知识进课堂,营造人人讲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氛围。如少先队大队组织开展了“在鲜艳的队旗下诉说民族团结情”主题队会比拼活动。为了将德育工作目标细化到每个学段,我校充分结合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实际需求,制定了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将抽象的德育目标变为具体可操作性的德育特色教育目标—爱的教育(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集体),通过课堂爱的渗透、媒体、版面宣传、班队会、争章、学生自评、互评、他评,老师评,天天评,周周选,月月奖的方式,督促学生逐级达标,逐步实现认识爱,实践爱、体验爱、懂得爱,拓展爱,进而实现“爱的教育”的总体目标。
主题班队会活动不仅使学校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而且也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展示了才华,受到了教育,提高了素质。几年来,我校校风校纪稳定,秩序良好,学生行为规范,没有出现过一例恶性事件和安全事故。因此,在稳定的教育环境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今后,我们将把“主题班队会”的这一有效的德育活动模式长期坚持下去,不断的完善、总结经验,更大限度的发挥这一德育实践活动的作用与功效。
(三)优化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1、结合标准化建设要求及学校布局实际,精心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根据农村孩子的认知情况,在校园内布局了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大厅文化、班级文化、墙壁文化、长廊文化,努力做到主题鲜明,构思
新颖。分别设计了经典诗文和养成教育“三字歌”版面、若羌本土风光版面(其内容属于校本教材之一)、民族团结教育和“双语”教育版面、感恩教育版面、双拥活动版面、学生特长作品展示牌等,有效地渲染了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每天下午上课前15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阅读课时间和学生作业做完的课余时间,可以在阅读室进行阅读,使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及有表情的诵读好习惯。
2、班级文化建设各具特色。我们结合班级特色,合理地利用了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雏鹰起飞”、“七色之光”、“花开灿烂”……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展台,充分展示着每个学生的特长、习惯养成过程以及学生品德教育的元素。
3、校园文化向人文文化纵深。开展师生书法课程培训及展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课余时间充分开放图书室、电脑室、多媒体室(看电影),集合学校文化特色,出版了《二小报刊》、《雨荷》、《家校心声报》、《太阳心房》、班级小报等报刊,并及时发放到各班级,供师生阅读;把师生各类好的信息在学校网站、政府网站、新疆文明网等网站上发表,激发师生多读多写的兴趣。
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了校园静态文化品位,拓展了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了校园动态文化活动,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书香特色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培养学生特长。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科学、珠心算、书法等13个兴趣课,成立了“红领巾”鼓号队、“金手指”电子琴班、“do re mi”民族乐器班、“巧巧手”串珠班等13个特色班,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挖掘自我的热情。另外,“每天1小时,健康你我他”的阳光体育活动,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发展,也培养了集体活动意识。通过做《七彩阳光》广播操、《旭日东升》操,展现着同学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跳《麦西来普》
维吾尔族舞蹈,感受热情奔放的民族气息;做《感恩一切》手语操,使学生用心灵感受“爱的教育”。
每年5月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先后开展了大型文艺演出,书画展、作文比赛,英语、数学技能应用比赛,队会观摩比赛,跳蚤市场交易会、广播操比赛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学生们的才艺表演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了学生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学会真正领略美的真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德育常规工作。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德育排头兵作用。
学校十分注重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坚持选拔政治素养高、心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大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培养和考核力度。每学期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等内容;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和带班心得;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让他们在会上介绍班级德育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加强对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通过外出参加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构建班主任考核评估机制,将班级卫生、纪律、仪容仪表、常规工作等检查结果与班主任每月考核挂钩,并与班主任津贴直接挂钩,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一支开拓进取、善教敢管的班主任工作队伍形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亮点。
(二)注重课堂教学,拓宽德育渠道。
在教学方面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各科的教材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育因素,不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真正完成了德育渗透,做到“传道”于“授业解惑”之中。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传导作用,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情感 的感染、动力、强化功能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受到“情”的陶冶、“理”的启迪,达到“迁情入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新疆课教学通过人口、环境、资源、民族风土人情特色向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音乐和美术课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和文明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名曲、名画欣赏,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学校举办的课堂大赛评课中,德育渗透作为评优的一项重要条件。
(三)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优化学生干部队伍。
学校把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对学生会干部的选拔,采用公开竞选、推荐,德育处和少先队审批的方式,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生,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的中坚力量,并通过学生干部培训、学生会例会、队干部例会,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使他们参与值周检查、集会纪律维持、班级协助管理等日常管理,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
(四)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学校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实践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学生道德水准。
1、思想道德建设常抓不懈。
为了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激发师生爱家乡、爱校园情感,培养学生主人公意识,学校提供了活动平台,让孩子们充分抒发对祖国的浓浓深情,展示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深切情怀,学校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纪念日,民族团结宣传月、公民道德建设月、国防日、开学第一天等时机,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主题班队会、黑板报,红歌、诵读、演讲比赛、讲座、军训、远足等活动形式进行不同主题的教育,主要活动有:“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画展、“诵经典诗文 唱红色童谣”大比拼、“爱祖国 爱家乡”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体验活动、观看红色电影、“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观摩、宣讲,参观博物馆远足活动、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坚持每周班会课制度,要求各班主任老师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围绕主题,展开教育;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的国旗献词凝聚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的炽热感情。
2、安全、法制教育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学校通过下达安全目标任务,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全方位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持领导干部日常值班、带班制度和节假日干部、教师值班制度,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大力开展法制、安全课堂教学,法制副校长讲座、安全法制主题班队会、消防演练等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消防意识、自救常识、守法意识,提高应对危险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实际、注重实效。
在当今这个高心理负荷时代,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心理健康个别辅导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辅导老师,但鉴于不具备专业心理咨询的条件,只限于对需要咨询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并建立了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重点辅导。活动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和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使学生学会科学地理解人生、客观地面对现实、合理地对待和评价自我,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冲突和矛盾,树立向成功步步迈进的勇气。
4、加强网络文明教育。
我校非常重视网络建设工作,要求广大师生要绿色健康有效上网,不允许玩网络游戏、聊天等工作以外的事情。为了提高师生的上网能力
和网络道德素质,大力宣传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发出了绿色健康上网倡议书,加强了对计算机室、办公室的巡视,并组织师生在网上开展签名寄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鉴别能力,能够自觉维护网络运行和安全,不传播无意浏览到的不良信息,不故意破坏网络设施,不在网上传播病毒,不在网上制造“垃圾信息”,不在网上行骗等不良行为。
2009年11月若羌县第二小学网站“http://wzx.loulan.gov.cn/”也正式登陆宽带,学校将通过网站建设,展示校园风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积极开展“爱心拾贝”活动。
学校每班开展了“捡起身边一片纸”体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街头打扫卫生活动,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还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制作黑板报、环保征文、绿色环保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同学们掌握了环保知识,懂得了爱护一草一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收效显著。
此外,学校发动全体师生收集废纸、废瓶子等能够处理的废品统一卖给废品收购站,所得资金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通过“拾荒献爱心”活动,广大师生养成了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片纸、不随意乱丢废品的好习惯,环保意识、帮扶意识得到了提升。
6、突出民族团结和维稳教育。
为了使广大师生认识到维护稳定、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学校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维稳相关文件,安排民汉教师同室办公、同堂听课、同步教研、同卷命题、同级评比,增进了民汉教师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民、汉班级之间建立起结对友好关系,共同开展联谊会、趣味游戏、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等活动,民汉学生团结友爱,形成了良好的民族大团结氛围。
7、家校与社区结合,构建社会保障。
为了能向广大学生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充分调动了家长、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使学校德育向校外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学校不断完善家长学校的运作机制,定期开展家校互动式的交流、学习,通过家长学校知识讲座、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亲子作业》、《家校心声报》、qq群聊等多种形式同学生家长联系,改变以往的“家长批斗会”、“错误报告会”“成绩汇报会”形式,侧重于情感沟通、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为目的,变成“现身说法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形式,使活动氛围民主,充满亲情,成为学生、家长所期盼的情感交流活动。
另外,学校将学业、家庭、品行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重点,多渠道、多方面进行教育,并一同和家长(亲人)帮助这些学生找原因、想对策,共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此外,还坚持对“特困生”开展“手拉手”帮教活动,聘请大学生志愿者、党员老师为辅导老师,并和“品”困生、学困生结对子,让他们感受学校、家庭、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树立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形成了有效的帮教机制,学困生、“品”困生转化效果明显。
六、德育工作成效。
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先后荣获自治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州“两基”先进集体、自治州民族团结模范单位、自治州青年文明号、自治州模范职工之家、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自治州巾帼文明岗、自治州优秀少先队大队、自治州优秀少先队中队、州青年五四奖状、自治州卫生红旗单位、少先队百佳星级队室及若羌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学校党组织、“双拥”模范单位、德育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29个荣誉称号(自治州级18个,县级11个)。
七、德育工作薄弱环节。
多年来,我校不断强化教师“以德为先”意识,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德育工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德育科研工作薄弱,还只是浮于浅层次的开展工作,仅局限于写德育案例、德育小论文,不知从何深入。
2、德育工作载体缺乏创新,特色不够细致深入,活动实效性有待
3、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实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家校工作有待于加强。
4、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小有成效,但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缺少自觉性、持久性。
八、对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1、继续加强和重视德育科研在德育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一是要建立和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德育专家研究队伍。二是要大面积培育学校德育科研队伍,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形成敏锐的德育科研意识,变现实的德育问题为德育工作科研课题,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提升理论水平。
2、继续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通过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座谈等方式,帮助家长提升育人理念,更新教育方式,注重对孩子的精神优化,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立自理能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
3、德育实效性的发挥关键在于教育者,学校必须以德立校,教师必须以德执教,德育工作必须下大功夫改变灌输式、口号式在德育过程中占的主导作用,努力为德育工作创设德育情境、更新德育手段,注重德育体验,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能占有主体地位,在实践、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益。另外德育工作必须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心理接受的特点,以学生愿意接受、能够接受方式和手段,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创造性开展德育主题教育,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寓教于乐,提高。
注重德育人文氛围的创建,发挥隐性课程的内化作用,促使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根据社会环境、学生发展心理、民汉合校等现状、特点,进一步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及规律,及时总结成绩和经验,凸现德育工作的特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素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加强班主任岗前、岗中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水平。
九、今后德育工作努力方向。
(一)凸显楼兰文化,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二小办学特色,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结合学校实际,经研究,决定以“凸显楼兰文化,弘扬红枣精神”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导向,设计制作文化长廊、红枣养殖园、雕塑、红枣知识牌、楼兰文化牌,撰写红枣精神的小故事、诗歌,绘制书画、手工作品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验楼兰文化的魅力,提升师生爱家乡及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若羌人素质,为培养更多繁荣楼兰事业的工作者做好奠基工作。
(二)建立新型评价机制,体现德育时代特征。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确定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传统的德育评价方法呈现出众多的缺陷和不适应。我们将变传统的定性描述法为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改变学生品德评语由班主任一人评的传统模式,而是注重评价人员多源性,先由学生自评、小组评议、任课教师评、家长评,最后由班主任综合评,品德评语力求个性化,学校把个性化评语打印成册,进行展示;改变传统等级划分法为无等级激励性评语。另外,深挖表彰范畴,围绕“爱的教育”这一主题,从德、行、细节上评选出一批先进个人,树立起典型使其产生“点到面”“小到大”的影响效应,并在自评、他评、互评、教师评,逐步完成阶段性目标,颁发过级证书。新型的评
价机制能使每一位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评价—反馈—改进的机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状态,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以新课改为契机,全面加强德育渗透。
学校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教育教师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追求目标,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学校在德育渗透方面将要求全体教师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要遵循德育大纲;既要有教育线,又要有德育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影响,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全员、全程育人”的理念,实现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入研究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新方法,抓出新成效,开创新局面,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若羌县第二小学 二○一二年十一月
第二篇:德育达标示范校汇报材料
德育达标校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喀拉达拉镇加尔阔拉小学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欢迎各位来到我校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此次验收是对我校德育工作一次全面检查与指导,是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全体师生进一步自我完善的一次机遇,也将有效地促进我校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我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首先介绍我校基本情况:
加尔阔拉小学是1965年所建,于1987年重新以崭新的面貌树立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现在的校舍是集体办公室、体育场所、花池为一体的学校。学校共占地面积15933平方米。林带、绿荫覆盖660平方米;学校的校舍面积是2114平方米;学校水、电、路、暖、通讯设施配套齐全。现在有教职工31,教学班12个,学生238名。
学校拥有浓厚的育人气氛,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学校的始终,整个校园里呈现出一种和谐、温馨、发展的景象。师生共同承诺着自己的校训: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教风: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学风:好学、深思、多问、勤练。学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努力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及校园面貌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管理逐步规范,学校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二、德育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始终把创建县级德育达标示范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立德树人、力行致远”的办学宗旨,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德育管理体系。
(一)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校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德育处负责日常工作。近年来,学校遵循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的理念:确立建一所校风好、学风正、环境美、质量上乘、管理一流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在管理中发展,在规范中创新的办学思路。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为主旋律,以文明礼仪和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努力实现“三做好、四遵守、五热爱”的德育要求,教育学生做一名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忠实守护者。
﹙二﹚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使全体教师提高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勉励的严峻形势,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的教育理念,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同时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积极选派班主任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其中一名教师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我们还重视对班主任工作的随机检查指导,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听班主任的早读课、班会课,及时交流、总结。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三﹚大力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全力为学生创造健康成长的乐园
1.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我校坚持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未明确目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渗透社会公德教育、环保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
2.让学生融入生动活泼的特色活动。我校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努力营造愿学、乐学、会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衡和谐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还利用多姿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律法规、抵制三非、宗教去极端化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大检验。还把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特别是要做好待进生的转化工作,正确区分品德缺陷和心理障碍,对症下药,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
3.重视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与学校环境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提倡让孩子们动手创造并保护美的环境和教室的布置来接受美的陶冶。
(四)以德育为先导,扎实推进育人建设
1.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开展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因此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结合自身实际,完善了相应的规整制度和工作措施,进一步规范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规范教师行为,严于律己。以人为本,开展感恩、诚信教育,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抓好学校学风建设,认真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师生读书活动,提升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抓好家长培训,办好家长学校,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育人网络,放假前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积极与家长沟通,努力形成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互助诚信,亲力亲为的工作局面,及时召开抵制非法宗教,去极端化主题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扩大宣传面,净化校园环境。纯洁学生心灵。
4.加强师生民族团结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广传于学校工作之中,坚持在开学、放假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教会学生学法、懂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着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的稳定。5.关注安全,注重行为习惯。从中小学生礼仪规范,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阶段性表现,针对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教育,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德育处、团支部、少先队在不同时期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尤其在重要节日多有针对性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心灵得到启迪。学习花大力气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渗透自我救护意识,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紧密加强与派出所的联系,花大力气做好校门口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强化交通安全管理,狠抓上学、放学期间的安全,抓实抓细学生交通安全的各个环节,每学期都要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全校师生生命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全体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强,主动参与德育管理的认识不够,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做的不够好。二是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还没建立到位,家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指责多,指导少,家庭、学校教育有些脱节。三是学校内部德育工作评估体系有待完善,一些道德领域里的行为不好用刚性指标来衡量,操作难。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的与队伍建设,抓好全校所有教职工尤其是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的培训,多出去看看、学习,提升大家落实德育工作的执行力。二是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从细微处入手,抓好学生的一言一行的转化教育,从学会做人入手,抓好师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强化阵地教育,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家、爱国、爱党、爱人民教育。四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以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为载体搭建德育实践教育活动平台,在实践中将思想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建县级德育达标校是我校发展历程的一心的开始,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学校的办学思路,朝着既定目标,扎实工作,奋发向上,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金泉管理制度,为把我校办成环境优美、管理科学、队伍精干、校风良好,质量优良的示范性学校而努力奋斗!
阿特恰比斯寄宿制学校
2015年11月23日
申报“州级德育达标校”
汇 报 材 料
喀拉达拉镇加尔阔拉小学
2017年10月
第三篇:德育达标校复验汇报材料
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实践德育真正意义
——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地区级德育达标校复验汇报材料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形成完善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制,建章立制,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而且立足实际,突出学校的特色教育,与托斯特乡边防派出结成精神文明共建单位,促进学校的安全工作,并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在2011年获得“地区级德育达标校”称号后,为不断完善自我,特申请复验,并争创“地区级德育示范校”。现将我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对照德育示范校验收标准进行自查自评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1935年建校。建校78年来,从马背学校、简易小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到牧业寄宿学校,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历经农牧区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其每一个发展时期,学校都能够秉承爱国主义的传统,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以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整体提升教师素质为前提,推进学校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所管理有路数、教师有水平、教学有成绩、育人有特色、校园有文化、竞争有实力的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其中汉语班7个,模式一双语班10个,模式二双语班1个,在校学生425名,其中汉族学生20名,少数民族学生占95%。全校教职工68名。此外,学校还附带有一所双语幼儿园,目前在园幼儿160名,教师7名。学校占地面积34560平方米,建筑面积6620平方米,校园硬化面积6000平米,绿化面积4875平方米。学校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现有校级领导4人(校长1人、书记1人、副校长2 1
人),设有党支部、工会、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少先大队、财务室及学科组。
二、德育工作总目标
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德育研究,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探索德育新途径,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使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人人是德育师”的教育理念,自觉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改变教师、家长重智轻德的育人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尊敬师长、关心集体、热情向上、文明守纪的社会主义新人。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在校园内营造较为浓厚的人文氛围,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所有文化内涵,同时不乏创新活力的学校。
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之下,我们制定了学校的德育总目标,即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培养出“团结、文明、活泼、上进”的小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这一目标分解细化到各年级分阶段施行。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营造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1、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措施有效。确立德育目标,根据目标修订学校德育工作规划,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制订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凸显德育工作层次性的《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规划》,并且每年都严格按照德育规划,详细制定德育工作计划,计划能与规划相衔接,落实好,并在年底进行总结,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修订和完善了《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德育工作制度》、《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教师行为十不准》等规章制度。德育工作内容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教育为主线,贯穿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树立现代意识相结合,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课外实践活动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全方位的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强化全员德育意识,形成科学德育环境。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由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的学校德育领导体制,建立了校长领导下的学校德育管理机构,形成校长负责、党支部书记配合主抓、一名副校长分管、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落实、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每位领导都有对口的负责年级,责任落实到人,各部门“分管一面,各抓一线”,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既分工负责,又能团结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致力于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师德标兵评选标准及办法》,通过座谈会、家长委员会、校委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取信于学生,取信于家长,取信于社会。通过扎实的开展师德系列教育活动,塑造了教师健全的人格,加强了教师角色的责任感。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多的现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注重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将学校的骨干教师分布在各学科中,以点带面,起到辐射作用,积极带领其他教师作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
同时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实施了“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以甘荣校长、何新梅副校长为龙头,带徒弟,帮助青年教师走出教育教学上的“误区”。在“师傅”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走上了学习、实践、研究的成长之路,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一年入门,二年上路,三年成熟,五年成才”的发展目标。使学校拥有一支比较成熟的教师队伍,更唤起了年轻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决心。
3、选拔德才双馨班主任,为德育工作注入活力。选拔有责任心、有进取心、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在教师评价方案中充分肯定班主任的工作,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班主任理清工作思路,有意识培养年轻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进行历练,通过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量化考核,奖优惩劣,这些措施大大激活了班主任工作的原动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引导班主任及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使其更能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
想和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养成教育,重视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加强诚信教育等,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学校校园规划区域明确,功能齐全,洁净整齐,建有国旗台、教室内标准国旗等教育设施,教学楼和教师走廊上挂有名人名言、弟子规、学生字画,展板、宣传橱窗、黑板报、图书和阅览室等教育阵地齐全。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把它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在不断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力求突出学校的特色,努力创设一个整洁文明,有文化底蕴的的育人环境。
(二)完善成长环境,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养成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我校积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广大教师以身作则,自觉将育人职责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努力做到以蓬勃旺盛的工作热情感染学生,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
教师们从认真备课开始,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规范板书、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在教学管理中,老师们更是注重言传身教,二年级三班的班主任赵燕芬老师每天早晨亲自带领学生清理卫生区垃圾的同时带领学生跑步,在她的的带动下,古丽巴哈老师带领的二年级一班及更多的班级和学生也加入了晨练的行列。事实证明,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由衷地把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转化为效仿、努力的方向。
坚持以关爱和鼓励影响、教育孩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受到熏陶,学会关爱。老师的课堂上常常看到的是老师与孩子互为学习同伴的亲切场景,体会到由衷的赞许、关爱的眼神;智慧的老师既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劳动和自我管理。
2、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制度化、常规化的活动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各门学科中德育目标的达成,使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的教育过程。
学生值周岗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广大学生向善的意识;升旗仪式、入队仪式及利用五一、十一等节日让学生切实感受爱国主义的教育;红领巾广播站、班队活动、楼道展板、文学社等阵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借助元旦、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组织的活动,使教师走进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心理,增进师生感情,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每位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独特的个性,促使教师关注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元化的评价学生,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逐步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目标;读书比赛、演讲会、辩论会、社会实践考察等,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每月的“校园之星”评选,每学年的优秀学生、优秀班级表彰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步;而军训、公益劳动、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了他们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意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目前,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已拓展到了二十多门,包括:折纸、音乐、诗歌朗诵、田径、冬不拉弹唱等。全校学生参与率达100%。
3、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深入推进自主管理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学校实行了“班级公约我来定”“班级阵地我来建”活动。通过自定班级公约,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而培养学生明确的是非对错观念,引导他们从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阵地我来建”,则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自建阵地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得以开发。
(三)引导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德育载体效能。
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生提供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切入点,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突破口,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社会,引导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体验社会角色。
1、感恩教育时时处处
我校和周边单位长期建立共建关系,每年的元旦、六一儿童节、开学典礼,我校德育处、少先队积极主动邀请边防派出所干警为我们做法制教育讲座。有时候我们为他们献上精彩的节目,深深的感谢战士们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师节之际,学校少先队倡导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老师递上一杯茶、送上一本干净整齐的作业、亲手制作一张贺卡、献上一首小诗等等,使孩子们从点滴小事中懂得知恩,学会感恩。
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一 “察”、二“听”、三“想”、四 “做”、五“写”的活动,通过观察、听故事、思考了解父母的艰辛,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五、六年级学生的全天“护鸡蛋”活动,让学生明白妈妈对自己的呵护是无微不至的。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学习生活自理的本领。
我校五(1)中队的雷锋中队,不管是三月学雷锋月还是平时都时时刻刻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小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班里的恰里哈尔同学是一名腿有残疾的同学,五一班的同学们五年如一日坚持帮助他。
六年级的同学在临近毕业之时,都会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召开以感谢母校、感念师恩为主题的中队会,学校德育处还为他们举行毕业典礼,让孩子回顾这六年的学习生涯,回忆这校园里曾发生过的一幕幕,从而激发他们对母校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如“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为“特困生送温暖”活动等。三年来,我校全体师生为贫困学生、退休老教师家庭,捐款万余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感恩回馈社会的关爱,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学校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与边防派出所一直建立共建关系,为我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外学习机会。学校还通过主题班队会、专门的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 6
解安全防护和自救知识,协调派出所及当地卫生院协助学校实施防火、防震及应急疏散演练,使学生提高了逃生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3、环保教育点滴渗透
环境意识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学校是传播人类精神财富、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的重要场所。
环境素养和行为应是所有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有着特定的意义。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所在地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因此我校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普及环保知识,针对教师进行了环保知识培训,增强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德育处组织了“环保手抄小报比赛”、“我为环保出份力签名活动”、“我是环保宣传员”“环保小卫士”评选等学生活动。通过体验环保活动,呼吁大家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水源地迫在眉睫,带动及影响身边每个人,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爱护和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人类更加亲近大自然,更好地促进人文环境发展。
4、民族团结教育温暖人心
我校是一所民汉合校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了解一个民族小朋友,参加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队会,体验一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了解一个民族团结英模,讲一个民族团结的事故,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歌,写一篇民族团结的作文,争创民族团结雏鹰章活动,使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
同时还开展了“手拉手”活动。通过“学校手拉手”、“班级手拉手”、“学生手拉手”的活动模式,带领少先队员走向小伙伴,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先队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学生体验在不同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感受,丰富少年儿童感情世界,培养少先队员热爱他人的情感以及树立将来建设家乡的责任感。班级内部进行手拉手活动,与贫困学生的手拉手,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学会为他人考虑,为他人着想,也树立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人翁的精神。
(四)拓展校外育人环境,强化德育工作成效
注重将德育工作向校外延伸,通过“大手拉小手和小手拉大手”卫生示范家庭挂牌等活动,使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辐射到每个家庭,形成立体的德育工作模式,逐步改变“5+2=0”的现象,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有序组织学生参加了校内外的相关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服务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借用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
取得当地派出所的协助,开展新生军训、安全演练、升旗手训练等活动,选派住宿生到派出所学习规范的内务管理。
家长学校的系统、系列培训,答疑解惑,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也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一个有效平台。
(五)构建法治环境,提升德育工作高度。
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是核心,依法治校是保障,组织管理是关键,制度完备是保证。一直以来,我校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宗旨,不断强化科学法制管理,规范人文管理,深化各项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机制。
学校建立了中心组学习制度,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研究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聘请政治觉悟高、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部到我校担任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展开法制宣传教育。
我校始终将依法治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列入党政会议重要议事日程。为切实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健全了自上而下的三支骨干队伍,有力地促进了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从而形成了覆盖全校的依法治校工作网络。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学校召开教代会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对学校章程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在其基础上制定和健全了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使学校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学校各个层面的管理都有相关的制度配套,教师的考核、评定、奖惩都有章可依。
全体老师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意识,劳动保护等方
面的法律知识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严格收费管理。按照市物价局的统一规定收取费用,无违规征订、使用教材和教辅资料现象,所有教材均按照国家规定由新华书店配送。
完善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行机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在指导家长科学家教的同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实行家长开放日、成立家长委员会、普遍和重点相结合的家访,向家长宣传现代化教育理论,使家长更多地、更科学地关注学校依法办学工作。
3、教育维权,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营造了一个学法守法的法治氛围,营造了一个校风正、学风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校园治安状况良好,创建“优秀平安校园”成效明显。
完善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教师权益得到保障。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学校内部教职工聘任、评优、评职等一律实行校务公开。依法聘任教师,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保障教师应得的待遇。
学生权益得到保障。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证每个学生有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权利。
按国家规定向学生收费,实行“一费制”;对收费情况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公示,让家长明白缴费。建立并实施学生安全和伤害等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能妥善处理学生的伤害事故,落实治安保卫、防火、防盗等工作,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青少年廉洁教育”活动。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认真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崇廉憎腐”教育,净化学生心灵,使其从小树立“崇尚廉 9
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夯实依法治校工作的基础。
坚持法制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科渗透,抓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既领悟教材内容又提高思想认识,懂得了知法、守法,从身边小事做起,教育并影响他人去遵纪守法。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我校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宣传媒介,结合普法重点和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经常性宣传,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并行。我校根据教职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执教,为学生学法、知法、守法起到表率作用,并且能动地指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及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取得的成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有: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少先队大队、自治区级教科系统模范交职工之家、地区级德育达标校、地区级模范教职工之家、地区级优秀少先队集体、县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县级精神文明单位、县级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1年至2012年,我校有2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级奖励,有6人获得地区级奖励,有25名教师获得县级奖励。2012年我校六年级内初班升学考试中35名学中有17名学生升入内初班。教坛新秀评选中我校获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中小学运动会中我校获得集体二等奖,在红歌赛和双语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组织奖,在童声合唱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我校高度重视地区级德育达标校的复验工作,学校把迎接复验的过程作为不断加强德育建设的过程,先后组织了三次全校性的自查,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查找问题,10
发现薄弱环节。校领导亲自参加检查,多次召开会议,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订整改措施,逐个问题抓解决,逐项工作抓落实,每查一次,都有新的提高。
我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学校担负的育人任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德育工作缺少长线的系统的谋划;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有的落实不够;德育建设总体上发展不够平衡,存在薄弱环节;德育效果有的方面还不够明显,尤其是对初始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把这次迎检当作一个新的起点,把德育工作作为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切实抓实抓好。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2013年4月25日
第四篇:德育达标复验汇报2016.4.27
和硕县第一小学州级德育达标校复验工作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和硕县第一小学全体师生对前来我校进行自治州级“德育达标校”复验评估的领导及各位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这次自治州“德育达标校”的复验评估,是对我校德育工作全面检查和指导,必将促使我校德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给我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现在,就我校近三年来的德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和硕县第一小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 “南疆第一县”,北依天山,南临博斯腾湖,2004年8月正式建校的多民族学校,学校师生有汉、回、维、蒙等民族,原名“和硕县龙驹小学”,2010年改名为“和硕县第一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6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现为13042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餐厅楼、学生公寓楼各一栋。各社团活动室15间,并配备大量活动器材,专业录播室一间,教学能手培养室一间。
学校在编教职工176人,其中汉族91人,回10人,蒙古族38人,维吾尔族37人。全校现有60个教学班,其中汉文班38个,蒙双语班6个,维双语班16个。在校学生人数2468人,其中汉族1300人,少数民族1168人。学校以“团结、勤奋、守纪、进取、创新”为校训,形成了“诚信、尊师、爱生、务实”的校风、“想学、乐学、勤学、会学”的学风、“严谨、启迪、求精、奉献”的教风。
我校于2013年12月通过了自治州德育达标验收工作。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分校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将对学校办学条件和整体面貌将实现根本性变化。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德育工作组织领导 贯彻党的办学思想
1、学校坚持政治家办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学校领导班子亲自带领全体教职工定期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把握方向,每周四和假期反复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央8号”文件、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自治州关于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要求教职工树立“着眼于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大教育观和全员育人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感,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制度和措施的认真落实。
学校严格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优化队伍结构,形成了德育处、少先队为主体、班主任、思品教师为骨干、全员教师共同参与的德育队伍。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保证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法规,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工作记录齐全。
2、完善制度、加大投入,为德育工作提供条件保障。我校逐步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和评价制作。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认真执行《巴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十条》的规定,严格按照《年终考核办法》中“德”的标准对教职工进行考核、表彰。学校能够保证德育专兼职教师培训和考察交流所需经费,不断选派德育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德育培训,对全校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培训达到95%。保障各项学校逐年增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德育活动经费,德育活动费用有保障。
(二)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体验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创造民主、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倡导全校师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品质。
1、加大宣传力度。我校在操场醒目位置张贴了党的办学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等内容,通过班级文化墙、校园手抄报、校园广播站、题班队会、主题升旗仪式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扎实有效地开展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活动。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3月5日“志愿者服务日”教师、学生走上街头,开展环保、家庭教育咨询、志愿小交警等志愿服务活动;“三八”、“教师节”、“国庆节”之际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文明过节;“端午节”入社区学包粽子;“六一”举行入队仪式及文艺汇演庆祝孩子们自己的节日; “十一”组织学生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清明”组织学生到马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重温入队誓词,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国防教育日,参观马兰军事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军营,与武警官兵共度特殊队日,培养学生“热爱军队,情系国防”的情感;“古尔邦”、“中秋”节,民族团结小对子互拜互访,共建友好和谐社会。
结合教育部 “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开展“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少年身上,真善美伴我行”、“老师您好”等主题教育,开展读书、征文、演讲、绘画、书法等活动,以及“我心中的英雄烈士”讲故事比赛,“放飞梦想 让理想启航 风筝比赛”,“我的理想”作文比赛,“五好小公民”事迹报告会,“五好小公民表彰”等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强调“让义核心价值观和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的要求,适应学生的特点,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学校每年获各级各类多项主题教育荣誉称号。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提高美育教育成效。每学期一次,举行校园文化墙布置比赛,各楼层有不同的文化风格,一楼“七彩童年,快乐成长”,二楼“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三楼“爱祖国,爱家乡,民族团结”,四楼“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举行“环保、中国梦、大美和硕、民族团结”等18个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比赛;为各班级统一照班级合影,并制作分别具有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相框。
举办 “校园文化艺术周”、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举办“学校运动会”不断加强学校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教育,展示学生们的竞技风采,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自豪感与凝聚力;举办“七彩童年,放飞梦想”手工创意作品展,不仅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与同学、老师、家长互助合作、互相学习的精神;举办“校园小巴扎 跳蚤市场”活动,让孩子们在当“老板”做生意的活动中,学会理财、学会沟通、学会诚信,体会创造价值的乐趣,从小培养节俭、自主创业意识,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积累; 开展 “小交警”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遵纪守法的意识,锻炼了学生意志,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积极开展各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团员、少先队员志愿者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清除城市牛皮癣,收集可回收旧物品,为县城擦拭道路护栏,拾取垃圾袋等。组织学生参观县公园设施、博物馆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及做文明市民的良好品质。
(三)手拉手促进民族团结 心连心共建和谐校园
1、宣传注重实效。有形式多样的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首课五分钟”,手抄报展,广播站等载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普及民族知识,使党的民族政策入校入班,深入人心。环境融合民俗。教学楼、班级布置、校园文化以现代文明传播为重点,同时布置中华传统文化与不同民族风情的载体或饰物,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2、活动丰富多彩。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为目标,学校开展了“童心童言 唱亮民族团结一家亲”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民族服饰制作比赛,体育竞赛等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各民族师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
3、服务情暖人心。通过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贫困学生、解决各民族学生特殊困难,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学校设立“爱心小屋”,教师积极捐款捐物,为贫困学生、大病教师捐赠。学校每一位党员包联一名其他民族贫困学生,为他们捐赠学习和生活用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4、互助常态具体、建立三级结对活动。一级结对子,校际结对子。和硕县第一小学与巴州蒙中、和静县第一小学、和硕县第五、第七小学结成“民族团结友好”学校,将“结对子”活动经常化,与兄弟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等各个方面开展了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两个“结对子”学校共建设、共发展。
二级结对子,班级结对子。学校各民族班级与汉族班级之间(或中队与中队)都结成了“民族团结对子班”,各班级之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结对子班级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实现了班级间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级结对子,人人结对子。教师与教师之间 “结对子”。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 49对、教学“青蓝工程”结对帮扶45对,通过共同办公、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比赛、开展活动、切磋经验等形式,相互学习语言、研讨教学业务、互相关心生活、使各民族教师增进了了解、增强了友谊、创建了其乐融融的教学氛围。
学生与学生之间“结对子”,通过交朋友、互学语言,互学歌曲舞蹈,开办联谊会等活动,民汉学生和谐相处,你到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月饼”把学生间的友谊在家庭间传递。还评选出10对“民族团结好伙伴”参加州级评选等活动来促进我校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015年我校被授予“自治州级民族团结先进模范单位称号”
(四)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社团活动展示学生技能 充分发挥学校中的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作用,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树立自己努力的目标。
加强社团建设,塑造孩子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品质。学校组建了沙吾尔登舞蹈、“龙驹马头琴、“振兴”鼓号队、维吾尔族农民画、“墨苑书香”书法、“鸿武”跆拳道、“博克”蒙古族摔跤、“国球”乒乓球等18个校级社团,从小而精做起,将民族传统文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扬。其次,组建年级社团,由年级组教师分工合作管理。一年级的中华经典诵读、二年级,五年级“激情四射”篮球操、六年级集体“和谐之美”集体舞,深受学生喜爱。每学期开展“共扬社团风,同绘中国梦”社团展示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了,看到了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不断地正确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
开发社团校本课程,其中18个校本课程已经在学校社团作为教材推广使用。每学期学生征文、教师论文形成文集。
(五)行为促养成 美德促修养
1、学校把学生行为养成和美德修养作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培养目标。每学期初开展 “有效课堂好习惯”演示课培训,规范课堂上良好学习行为,在全校进行一周的“学生行为训练培训”课。同时,把学生的行为养成做为课堂教学评优的标准之一,同时也做为班级考核的重要标准。学生形为习惯逐渐养成,有的班成为全校的示范班,每学期向全校展示。课间、上学、放学排队进出教学楼,在楼道内基本能做到轻声慢步。建立完善建立“红领巾监督岗”管理机构,层层检查,逐级落实,做到督查、汇报、评比、公布及时。班级操行分与班主任年终考核、评优挂钩。有力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落到实处。
(六)加强法制教育 多渠道开展法治育人活动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通过广播、墙报、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聘请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定期开展法制专题讲座,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营造了文明守纪和谐校园。
三、近三年来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三年来,学校在依法治校、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各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获得荣誉称号有:县级“教育先锋号”称号,区级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县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称号,在县小学生运动会中获田径、接力、团体等多项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县教职工运动会团体奖,县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县少先队鼓号队一等奖,县小学生书法现场比赛“优秀组织奖”,县小学生足球赛一等奖;文艺汇演一等奖,州2青少年科技大赛二等奖;获和硕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现场命题绘画比赛“优秀组织奖”,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团体一等奖;县级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团体二等奖;县中小学生鼓号队比赛团体一等奖;获多个县级绘画、书法、文艺汇演等艺术类团体一等奖,县第一届青少年足球比赛团体一等奖;全国一师一优课活动4节区级优课,8节县市级优课。自治区主题微班会比赛1个一等奖,自治区德育科研成果论文比赛中1名教师获1等奖,4名教师获二等奖。陈宇荣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2陈春梅同志评为自治州“优秀教育工作者”,田兰青获自治州“五一巾帼”奖。
四、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1、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形成教育的“合力”,还需做进一步的巩固。
2、德育科研力量薄弱,针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规律,在如何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多角度、多层面培养学生,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等方面需要确定研究课题,深入探索研究。
3、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还有等待完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和待提高,因而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比较薄弱。今后还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坚持依法治校、德育为首,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为载体,巩固“德育达标校”的成果,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更上一个新台阶。
和硕县第一小学 2016年5月16日
第五篇:达标汇报材料
脱硫安装质量月报
一.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措施:
1.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全面贯彻“科技领先,过程控制,创建精品,诚信服务” 的质量方针。施工全过程遵守中国国家和电力行业颁发的现行规范、技术标准,确保机组高水平达标投产。
2.工程形象进度:
#5吸收塔:基础划线完成;底板梁安装完成;底板安装完成,顶板安装完成;壁板安装至第14带板;除雾器支撑梁及板安装完成;喷淋梁安装安装完成;平台支架30.81米层、27.4米层、24米层、20.45米层安装完成;19.2米层以上环梁(4层)安装完成。
事故浆液箱:基础划线完成;底板梁安装完成;底板安装完成,顶板安装完成;壁板安装完成;盘梯支架安装完成,无损检测结束。
石灰石浆液箱:基础划线完成;底板梁安装完成;底板安装完成,壁板安装完成。
4.措施:
施工现场严格控制安装质量,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重要环节旁站控制,现场所用材料进行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准投入使用。二.质量情况、问题及处理情况
本工程至今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无重大质量事故、质量缺陷。现场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各道工序质量均由专人检查、控制。
自开工累计验收分段工程: #5吸收塔基础划线、#5吸收塔底部支撑梁安装;#5吸收塔内部支撑构件安装,分项工程及分部工程无
焊缝无损检测情况: 事故浆液箱至第10带板受检T形焊口100 个已检测100个合格率100%,环焊口10个已检测10个合格率100%,立焊口50个已检测50 个合格率100%。
吸收塔安装至第8带板受检T形焊口90 个已检测 90个,环焊口8个已检测8个合格率100%,立焊口20个已检测20个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