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师范大学2008级教育实习计划
浙江师范大学2008级教育实习计划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中等学校师资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是全面检查并进一步提高高师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为了保证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师资培养规格,根据高师培养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实习计划。
教育实习的组织与职责
一、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的组织与职责
(一)组织
组 长:杨 玲
副组长:李伟健 余水宝 任 俊 张振新 金永奖 梁开银 傅惠钧
胡美馨 陈中育 邵 晨 李凤全 杨光伟
成 员:实习带队教师(名单见附表1)
秘书组:刘燕飞 施丽君 贾春瑶 金小平等
(二)实习领导小组职责
1.联系实习学校,选派实习带队教师。
2.制定实习计划,于实习前一学期的期末上报学校教务处审核,并通报各实习学校。
3.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督促检查实习的准备工作。
4.有计划地到各实习学校巡查、指导;加强与实习学校的联系,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改进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负责全体实习生实习成绩的审核、平衡工作。6.组织实习经验交流,做好实习总结。
(三)高师院校指导教师职责
1.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实习生的业务及表现情况,布置学习有关实习文件等、进行集中的试讲、教案指导、教材分析等;
2.带领实习生到实习学校,向实习学校介绍实习生的情况,协助实习生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实习计划,落实具体的实习任务;
3.督促、检查实习生的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开展情况; 4.为实习生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
5.主持教学试讲、熟悉授课、熟练授课等研讨活动以及实习生座谈会; 6.推荐、选拔具有较好教学水平的实习生开公开课;
7.带队教师负责保管摄像机,安排人员给每一个实习生摄录一节课及一个活动并摄录每个专业实习学校优秀教师的一节课,以供回校后研习点评;
8. 检查、复核实习生的档案袋材料,协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定实习成绩; 9.全面关心实习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
10.认真总结工作,于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写出实习工作总结,于研习结束一周后写出研习指导总结,交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总结包括:
(1)对实习质量的分析和评价;(2)对指导实习工作的收获和体会;(3)对研习工作的体会及建议;
(4)对今后教学改革、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实习组长职责
为了具体落实实习任务,每个实习学校成立教育实习队,教育实习队由实习小组组成,实习小组由同年级或同专业的实习生组成。可设正、副队长各一人,接受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领导。
队长职责是:
1.协助高校指导教师全面开展工作,上通下达,沟通联系; 2.具体落实教育实习有关规章制度和任务要求;
3.组织本队人员备课、试讲、上课、评课及经验交流等活动; 4.关心本队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根据本队人员在教育实习中的成绩和表现,逐个写出评语。
二、实习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的组织与职责
(一)组织
在学校主管校长(或教务主任)的领导下,成立由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有关人员以及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指导教师等参加的教育实习领导小组。
(二)实习领导小组职责
1.动员教职工热情积极地支持实习工作,研究、解决实习中的有关问题; 2.根据高师要求,制定指导实习工作计划,确定实习班级,选派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安排实习进程;
3.为实习师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4.向实习生介绍学校工作情况,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及中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组织实习生参加有关教研活动;
5.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应全面了解全组实习生的教学情况。教育实习第二阶段,安排每一位实习生上一堂公开课,并组织各指导教师听课,通过协商平衡,最后确定每一位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三)实习学校教学工作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1.参与和引导实习生逐渐进入教学实习工作角色; 2.向实习生介绍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参照教育实习规程,帮助实习生制订教学实习工作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4.安排实习生的教学观摩,指导实习生的备课活动,审批实习教案; 5.听实习生试教和讲课,主持评议会,及时帮助实习生不断改进教学; 6.指导实习生批改作业和进行课外辅导;
7.了解实习生的优点与弱点,帮助实习生克服弱点和存在的教学问题; 8.传授教学经验,增进实习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9.评定实习生的教学实习成绩并写出评语。
(四)实习学校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1.向实习生介绍班级情况,以及班级管理的工作特点;
2.参照教育实习规程,指导实习生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3.传授班级工作经验,增强实习生班级管理的科学性;
4.指导实习生组织好班级活动,学会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对学生的个别教育等工作,并主持对实习生的组织活动后的评议会;
5.如果情况的发展不利于实习生或实习班级学生,及时向高校指导教师提醒; 6.了解实习生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优点与弱点,帮助实习生克服弱点和存在 的管理问题;
7.参加实习生主持的主题班会,对主题班会的效果进行评议; 8.协助实习生开展家访以及教育调查等活动;
9.评定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并写出评语。
教育实习的目的、内容与要求
一、教育实习目的与任务
1.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实践锻炼,学习中学工作和课堂教学实际经验,增强学生的教师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
2.通过教学工作实习,将所学的教学理论、教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培养从事学科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3.通过班主任工作实习,了解班级管理的各种常规工作,熟悉班主任工作的技能与方法,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而培养独立开展班级活动的能力。
4.通过教育科研实习,实践教育研究方法,熟悉教育研究基本程序,探索教育规律,为造就研究型教师打下良好的教育科研基础。
5.加强我校与中等学校的联系,通过实习,使实习师生深入了解中等学校实际,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实习内容
实习生必须参加各实习所在单位的各项政治业务活动,参加各种例会和常规集体活动,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以锻炼学校管理工作能力。在实习单位领导安排和具体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项专业业务工作,善始善终,以获得较全面的专业业务实践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实习
1.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备课、说课、试讲、上课、评课、实验等主要教学环节,以及辅导、批改作业、讲评、成绩考核、组织课外学习活动等辅助教学活动。
2.要求:为培养实习生实际教学能力,要求实习生尽可能完善地实习各种类型的课程(含讲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以及考核与讲评课等)。语、数、英三个专业实习不得少于10个教案,其他专业不得少于5-8个教案,以获得较全面的课堂教学训练。课堂教学要求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法得当、语言规范、板书工整。实习期间,每个实习生必须坚持互相听课和参加课后评议。一般每生听课不少于20节,参加3次以上课后评议。由指导教师召集、主持全组实习生讨论研究,通过分析评议,及时改进教学。
实习生的教案必须经过原任教教师签字批准,试讲不合格不得讲课。每个教育实习队在实习结束前,必须面向实习学校教师开一次以上的教学观摩课或公开课。
(二)班主任工作实习
1.内容: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熟悉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各项班级日常工作和适合学生特点的各项活动。
2.要求: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实习,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基本内容,学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培养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每个实习生都必须制定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交原班主任审定和执行。实习期间,至少组织、指导一次学生主题班会或有效的班主任活动。若条件许可,还应进行家访。
(三)教育科研实习1.内容
(1)调查研究实习学校的基本情况、历史和现状;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书育人经验、教学方法和教改经验;教学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智能水平与政治思想品德状况等。
(2)在教学、班主任实习的同时,开展教育研习工作,具体内容包括针对所在学校、教师、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及自身的教育实习工作实施教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完成教学实录、教学日志、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教育成果书面报告。
2.要求
(1)比较深入地了解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写出切合实际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培养教育调查的能力,为从事教育研究打下基础。可以结合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选题、调查、素材收集、完成初稿等项工作。
(2)实习生在教育教学工作现场,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教学实录、教学日志等不同类型的书面报告,其素材均须来自本人的实地观察,或者经由教育访谈、问卷等途径获得。反思和研究材料不得编造和杜撰。
教育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一、考核原则
教育实习成绩考评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必须按考核要求认真进行。教育实习成绩的考评,必须遵照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兼顾、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价与高校指导教师评价并重的原则,着重在教学、班主任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定。
二、考评内容及综合成绩评定
1.教育实习成绩主要从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以及教育科研实习三个方面进行。实习成绩评定工作应力求严肃、公正、合理。
2.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科研三方面的成绩分别占教育实习综合成绩的40%、30%、30%。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实习成绩中,实习学校指导师评定的成绩占70%,高校指导师评定的成绩占30%;教育科研工作的实习成绩由高校指导师评定。评分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自主实习成绩评定四级: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最高等级为良好。
3.实习生的综合成绩中“优秀”比例不超过实习生总数的40%。优秀实习生的比例不超过实习生总数的15%。
三、考核步骤
1.实习生根据本人在实习期间的实际表现和完成任务情况,进行书面自我小结,填写“教育实习成绩鉴定表”。
2.实习小组根据实习生的自我分析,进行讨论、评议;实习组长实事求是地将小组意见填入“教育实习成绩鉴定表”。
3.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实际表现、个人自我小结和实习小组意见,初步评定“教学工作实习成绩”与“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并填入“教育实习成绩鉴定表”。
4.实习学校领导小组对实习成绩进行统一审核确定,由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实习学校公章。
5.“教育实习成绩鉴定表”请实习学校在实习结束后密封盖章并交带队教师带回。
6.参加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参照本计划执行。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成绩鉴定表由实习学校在实习结束后密封盖章交实习生本人带回或挂号寄至高师院校指导老师收,逾期不办者自主实习成绩不予认可。
实习日程、分组及实习生注意事项
一、日程安排
2011年9月7日开学实习动员,9月7日至14日校内教学试讲备课,9月15或16日各组奔赴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实习,11月10日或11日实习结束,在各实习学校教育实习时间为9周,回校后大概于11月21日开始三周左右时间为研习时间。(具体出发时间请各带队教师出发前与实习学校做好沟通工作)
二、实习学校和人员分组情况 参见附表2。
三、实习生注意事项
1.佩带校微,思想重视,态度端正,精力集中,时间保证,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
2.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勤奋努力工作。
3.谦虚谨慎,勤学好问,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指教,认真学习指导老师的实际工作经验。
4.关心集体,团结互助,注意互相交流经验,努力办好《实习刊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着装整洁、朴素,服式、发型和日常生活行为应适合教师身份和实习学校环境。
6.注意财产及人身安全。
四、教育实习档案袋
教育实习档案袋是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主要材料。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期间必须建立健全一个教育实习档案袋,内容包括:(1)实习周记及教育日记;(2)听课记录表;
(3)课堂实录(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教育教学案例;(4)教学实习及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5)文字教案(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6)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7)教育实习总结材料(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2011年6月10日
第二篇: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习规程2010版
浙师教字„2010‟36号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教育实习规程的通知
各学院,校行政各部门(单位):
现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习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六月十九日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习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教育实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师资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是全面检查并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为了保证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师资培养质量,结合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 教育实习的目的
1.通过教育实习,使实习生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热爱教育事业。
2.通过教学工作实习,使实习生将所学的教学理论、教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培养从事学科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3.通过班主任工作实习,使实习生了解班级管理的各种常规工作,熟悉班主任工作的技能与方法,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而培养独立开展班级活动的能力。
4.通过教育科研实习,引导实习生实践教育研究方法,熟悉教育研究基本程序,探索教育规律,为造就研究型教师打下良好的教育科研基础。
5.通过教育实习,加强我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使实习师生深入了解中小学实际情况,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推进我校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第二条 教育实习的任务
1.教学工作实习。要求实习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包括备课、说课、试讲、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熟悉教学的全过程,掌握教学的重要环节,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教学工作实习是教育实习最主要的任务。
2.班主任工作实习。要求实习生完成一定的具体任务,如拟定实习期间班主任工作计划,开展调查研究、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进行家访和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等,认真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熟悉中小学德育的一般过程、基本原理及其规律,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方法。
3.教育科研实习。实习生要充分利用教育实习的有利条件,调查研究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特征、素质教育的开展、落实及其对策等问题,撰写教育课堂实录、教育日志、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反思以及调查论文或专题报告,为探讨基础教育教学规律提供资料和依据。
第三条 教育实习的形式
教育实习主要采用编组实习(单一专业编组和混合编组)、自主实习等形式。采用混合编组方式进行教育实习,原则上编组专业数不超过3个。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各实习组织单位对教育实习形式进行改革探索。
第四条 教育实习的时间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统一执行。四年制本科教育实习时间为10—12周(含本校准备、试讲),原则上统一安排在第七学期前半学期进行。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 教育实习的组织机构
学校教育实习委员会、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实习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为教育实习的主要组织机构。
1.学校教育实习委员会
学校教育实习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及各相关学院、职能部门分管领导组成,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教育实习工作计划和指导性意见,审批全校性的教育实习改革方案。
(2)全面负责实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审查各学院教育实习工作计划和教育实习经费预算。
(3)实习期间,检查工作,听取汇报,研究和处理实习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4)协调学校各部门共同做好实习有关工作;及时组织开展每学期教育实习的总结和评优工作。
(5)负责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与中小学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各学科落实教育实习学校提供帮助。
2.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
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在学校教育实习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由学院分管教育实习工作领导、专业主任、骨干教师及教务办有关人员组成,全面负责本学院相关教育实习工作。
(1)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①组织师范生教学技能考核,审查实习生资格。
②联系实习学校,选派学科教学论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③制定纳入管理的各专业的实习计划,于实习前1个学期的期末报教务处审核。
④组织校内模拟训练。
⑤进行教育实习动员,制定实习工作的具体计划,做好经费预算,监督经费使用。
⑥监督检查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有计划地到实习学校巡查、指导各专业的实习工作。
⑦加强与实习学校的联系,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各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
⑧根据各实习小组的总结,全面总结本学院教育实习情况。⑨评定教育实习学生的调查报告、论文及专业考察报告,做好教育实习的各项评价工作。
⑩配合学校教育实习委员会,做好全校教育实习的总结和优秀评比工作。
(2)纳入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实习管理的各专业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①组织学生教育实习报名。
②推荐并联系部分本专业教育实习学校。③推荐专业教师担任教育实习指导教师。
④监督检查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有计划地到实习学校巡查、指导各专业的实习工作。
⑤加强与实习学校的联系,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3)未纳入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实习管理的各专业学院教育实 5
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①组织本学院师范生教学技能考核,审查实习生资格。②联系实习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③制定各专业的实习计划,于实习前1个学期的期末报教务处审核。
④组织校内模拟训练。
⑤进行教育实习动员,制定实习工作的具体计划,做好经费预算,监督经费使用。
⑥监督检查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有计划地到实习学校巡查、指导各专业的实习工作。
⑦加强与实习学校的联系,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⑧根据各实习小组的总结,全面总结本学院教育实习情况。⑨评定教育实习学生的调查报告、论文及专业考察报告,做好教育实习的各项评价工作。
⑩配合学校教育实习委员会,做好全校教育实习的总结和优秀评比工作。
3.实习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
实习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由实习学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指导教师及有关行政、后勤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可以吸收教育实习小组人员参加。
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校指导实习工作计划,确定实习班级,选聘指导教师。
(2)为实习师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3)向实习师生介绍有关情况,组织有关报告、座谈、观察、见习等活动。
(4)安排、督促、检查实习生的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等与实习任务相关的活动,对实习生严格要求,热情关怀。
(5)根据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评定教育实习成绩,并加盖实习学校公章。
(6)根据本校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对其进行考核。
第三章 内容和要求
第六条 教学工作实习
1.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备课、说课、试讲、上课、评课、实验等主要教学环节,以及辅导、批改作业、讲评、成绩考核、组织课外学习活动等辅助教学活动。
2.要求:为培养实习生实际教学能力,要求实习生尽可能完整地实习各种类型的课程(含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以及讲评课等)。本科生实习中学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原则上不得少于10个教案,其它课程不得少于5—8个教案。实习期间,每个实习生必须坚持互相听课和参加课后评议,原则上每生听课不少于20节,参加评议不少于3次。
实习生的教案必须经过实习学校任课教师签字批准,试讲不合格不得上课。每个教育实习小组在实习结束前,必须面向实习学校教师开设1次以上的教学观摩课或公开课。
第七条 班主任工作实习
1.内容: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熟悉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 7
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各项班级工作和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
2.要求: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实习,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基本内容,学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培养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每个实习生都必须制定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交原班主任审定和执行。实习期间,至少组织、指导1次学生主题班会或有效的班主任活动。若条件许可,还应进行家访。
第八条 教育科研实习
1.内容:调查研究实习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书育人经验、教学方法和教改经验;教学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智能水平与政治思想品德状况等。
2.要求:比较深入地了解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写出切合实际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培养教育调查的能力,为从事教育研究打下基础。可以结合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选题、调查、素材收集、完成初稿等项工作。所有调查研究的材料均须来自本人的实地观察,或者经由教育访谈、问卷等途径获得,不得杜撰。
第四章 指导教师
第九条 教育实习指导机制
我校教育实习实行双导师制,高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各专业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其中,高校指导教师主要运用新理念、新知识对实习学校、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实习生进行指导,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主要运用教育实践经验对我校实8
习生进行指导,形成一个实习生、高校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发展的关系。
第十条 高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 1.高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配备
高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包括学科教学论教师和专业教师。各专业至少选拔1名课堂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本专业师范生进行实习指导。师范生较多的专业,原则上20—40名师范生配备1名专业指导教师。
2.高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1)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实习生的业务及表现情况,布置学生学习有关实习文件、组织集中试讲、进行教案指导、教材分析等。
(2)带领实习生到实习学校,向实习学校介绍实习生的情况,协助实习生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实习计划,落实具体的实习任务。
(3)督促、检查实习生的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开展情况。
(4)为实习生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5)主持教学试讲、学生授课评议等研讨活动以及实习生座谈会。
(6)推荐、选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实习生开设公开课。(7)检查、复核实习生的档案袋材料,协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定实习成绩。
(8)全面关心实习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9)认真总结工作,按时提交实习工作的书面总结或指导实习工作的经验体会,以及有关专业培养规格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十一条 实习学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 1.实习学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配备
实习学校应选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原则上1—4名实习生配备1名指导教师。
2.实习学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1)实习学校教学工作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①引导实习生逐渐进入教学实习工作角色。②向实习生介绍本课程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③参照教育实习规程,帮助实习生制定教学实习工作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④安排实习生教学观摩,指导实习生备课活动,审批实习教案。⑤指导实习生试讲和讲课,主持评议会,帮助实习生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⑥指导实习生批改作业和进行课外辅导。
⑦了解实习生的优点与弱点,帮助实习生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⑧传授教学经验,增强实习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⑨评定实习生的教学工作实习成绩并写出评语。(2)实习学校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①向实习生介绍班级情况,以及班级管理的工作特点。②参照教育实习规程,指导实习生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③传授班级工作经验,增强实习生班级管理的科学性。
④指导实习生组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和对学生个别教育等,并主持评议会。
⑤了解实习生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优点与弱点,帮助实习生解决存在的管理问题。
⑥协助实习生开展家访以及教育调查等活动。⑦评定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并写出评语。
第五章 实习生
第十二条 实习生资格
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原则上必须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教育理论必修课程考试,同时必须通过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考试并取得合格及以上的成绩。
第十三条 实习生纪律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并遵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习规程》和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
2.实习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不搞特殊化,一般不得请假。病假需持有医生证明。若有特殊情况请假,需有正当、充分的理由和书面申请,3天(含3天)以内由高校指导教师或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批准,3天以上须报实习组织学院审批、备案。双休日一般要在岗备课试讲,若有特殊情况,须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论处。
3.按照课程标准和实习计划的要求,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搞好课堂教学,课后深入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切实保证教学质量;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和教育科研的实习,努力克服困难,全面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4.注意安全,严防意外事故发生,不自作主张带学生外出活动。第十四条 实习小组组长
实习小组可设正、副组长各1人,接受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领导。
组长职责是:
1.协助高校指导教师全面开展工作,上通下达,沟通联系。2.具体落实教育实习有关规章制度和任务要求。
3.组织本组人员备课、试讲、上课、评课及经验交流等活动。4.关心本组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根据本组人员在教育实习中的成绩和表现,逐个写出评语。
第六章 成绩评定
第十五条 评定原则
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由高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按考核要求共同完成。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必须遵照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兼顾、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价与高校指导教师评价并重的原则,着重在教学、班主任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评定。
第十六条 考评方式
1.教育实习成绩评定主要从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以及教育科研实习三个方面进行。
2.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科研三方面的成绩分别占教育实习综合成绩的45%、30%、25%。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12
作的实习成绩中,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70%,高校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30%;教育科研工作的实习成绩由高校指导教师评定。
3.已报名参加教育实习但因故未能参加教育实习的(须教育实习组织学院院长同意,报教务处批准),或教育实习成绩总评不及格者,或因病事假超过实习时间三分之一者,或擅自离岗1周以上者实习成绩评定为不合格。
4.实习生教育实习成绩“优秀”比例不超过实习生总数的40%。
第七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经费的管理原则
教育实习的经费开支,按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教育实习经费应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为他用。必须遵守财务制度,精打细算,提高使用效率。
第十八条 经费的管理方式
1.实习经费实行预决算制度。实习经费预算由实习组织学院按生均定额编报,报教务处审核后,由计财处划拨至各实习组织学院实习实践教学经费账户。实习前各实习组织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实习经费使用计划,经教务处审定后执行。实习结束后应汇总实习经费实际执行情况,并报教务处备案。
2.实习经费实行总额包干、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办法,主要用于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工作联系和实习检查等工作的差旅通讯费、学生学习生活补贴、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指导费、优秀实习生及小组评选答辩等与实习相关的费用。学生生活补贴视实际情况每生补助60—150元(自主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可适当增加)。13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指导费150—200元/生。
3.实习期间所需支付的各项经费开支,均凭正式发票或实习学校财务部门的正式收据,按规定的审批手续报销。实习结束后,所有实习经费支出经实习组织学院审核,教务处审批后一次性到计财处办理报销手续。
第八章 工作总结
第十九条 实习生个人总结
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生都应认真地进行书面的自我分析和总结(含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和存在问题),并填入《教育实习成绩鉴定表》。某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可作专题性总结,或撰写教研论文。
第二十条 高校指导教师总结
实习带队教师应于实习结束后1周内写出实习指导工作总结,交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总结包括:
1.对实习质量的分析和评价。2.指导实习工作的收获和体会。
3.对今后教学改革、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第二十一条 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在指导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由各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完成。内容应包括:
1.教育实习工作的基本情况。2.教育实习工作质量的分析和评估。3.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4.对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意见和今后组织教育实习14
工作的建议等。
回校后各学院应及时召开实习汇报会或经验交流会并吸收下一届学生参加。
实习结束两周内,各教育实习小组向实习组织学院报送推荐优秀实习组、优秀实习生名单,选送实习生的优秀教案、实习工作经验、调查报告等,并同时上交书面工作总结。
第二十二条 学校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学校教务处在各学院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全校教育实习工作,定期召开全校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或研讨会,组织评选校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小组及优秀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定期编辑《优秀教育实习教案汇编》等。
第九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 教育实习文件和资料是学校教学业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累实习经验、提高实习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根据学校档案工作有关要求,认真做好教育实习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条 教育实习文件和资料分别由学校教务处和实习组织学院教务办归口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人员要求相对稳定,如有变动,必须办妥交接手续。
第二十五条 实习组织学院档案管理负责人做好各专业实习工作原始资料和部分材料的搜集、整理、汇总和登记等管理工作(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通讯、指导教师登记表、实习总结、实习成绩登记表同时交教务处备案;实习计划必须在学生实习前半个月交教务处,实习总结必须在实习结束半个月内交教务处)。
存档材料包括: 1.组织管理方面
研究和安排实习工作的重要会议的记录,采取的措施、步骤,对教育实习工作的新构想以及有关实习工作的方案、制度。
2.基地建设方面
基地建设情况:基地数量、完备率、利用率。3.实习过程及效果方面
(1)教学文件:实习大纲、实习计划、任务书、指导书。(2)实习状况:学生实际实习率、实习通讯、简报、图片、实习单位反馈信息。
(3)指导力量:指导教师登记表、指导措施。
(4)考核与成绩:实习日记、实习总结、教育调查报告、实习成绩登记表、优秀教案等。
4.实习生个人教育实习档案(1)实习周记。(2)听课记录表。
(3)课堂实录(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4)教学实习工作计划。(5)班主任实习工作计划。
(6)文字教案(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7)教育日志。(8)教育教学案例。
(9)教育调查研究报告(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第二十六条 教务处除做好材料的归档管理工作外,还要负16
责搜集学校实习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的重要材料。如:制定的规章制度、重要的会议记录、实习改革的重要措施以及重要的统计数据、情况汇报和经验总结等。
第二十七条 实习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在每个学期结束前按照专业以时间先后为序进行分类、编目、装订成册。
第二十八条 教育实习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由校档案馆负责业务指导。
第二十九条 本规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二〇一〇年六月开始实施,原实习规程自行废止。
主题词:教育实习△ 规程 通知
抄送:校党委各部门,各群众团体,行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0年6月20日印发
第三篇:师范大学学生教育实习计划
师范大学学生教育实习计划
一、目的任务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中心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和班主任工作能力,为毕业后做合格的英语教师做好准备。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中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初步熟悉和掌握教学的基本过程,了解和掌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班主任工作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学班主任工作的任务、规律和方法,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通过实习加强学校、院系同中学的联系,积极筹建教育实习基地。学生与带队教师要结合教育实习调查中学教育现状,中学生思想状况及我校往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等,了解我校课程设置与中学教改的适应情况,从而为我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教育实习工作安排
三、实习内容要求
1.教学实习工作
实习讲课不得少于8节,其中讲新课不得少于4节。每节新课都必须编写教案,送交双方指导教师审阅签字,试讲合格,方可进行正式课堂教学。
2.班主任实习工作
(1)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
(2)做好班主任的助手,熟悉班级情况,了解和分析学生、进行家访、个别谈话。
(3)每名实习生至少主持一次班会或团队活动。
3.教育调查及第二课堂活动
(1)要进行教育调查。教育调查的内容可以自拟或从下述几方面选取:中等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情况;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与教改试验)的总结;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智能水平与政治思想品德状况;对我校历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
(2)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参加指导实习学校原有的第二课堂活动。
四、总结与测评
实习生在最后一周要及时做好实习的总结工作,分散实习的同学返校后需要进行汇报性讲课,系里将依据其讲课情况和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成绩测评;实习队由带队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实习情况确定。成绩分为教学实习成绩、班主任工作成绩、教育实习总成绩。最后根据测评情况选出学校优秀实习生。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由实习领导小组共同评议,未下实习点进行检查指导的教师不能参评。优秀实习生的比例调整为实习生总数的15%,参评优秀实习生的学生必须进行实习汇报课。
1.成绩评分比例
(1)教学工作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50%;
(2)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
(3)教育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20%。
2.成绩计算方法
实习成绩首先由双方指导教师进行初评,委托实习的由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评定;返校后,由教学单位实习领导小组组织各实习队带队教师,按标准统一联评后,公布实习成绩。
3.实习成绩等级划分
成绩划分为优秀(90 — 100)、良好(80 — 89)、中等(70 — 79)、及格(60 — 69)、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
4.学分计算方法
实习成绩合格者,计4学分;在实习学校每增加2周实习时间(讲授新课不得少于2节),在应得学分基础上增计1学分。
5.成绩不合格处理办法
(1)教育实习成绩不及格者需重新实习,累计三次不合格者,按结业处理。
(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应予降等,或按不及格处理。累计事假4—6天、病假6—10天、无故缺勤1—2天,按降等处理。事假超 6天、病假超10天、无故缺勤2天以上,按不及格处理。根据哈师大教务处的要求,实习生返校时需提交下述材料:
1、教育实习总结一份,包括教育和教学实习两部分内容;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一份;一个单元的英语课教案。上述内容抄写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手册内。
2、教育实习成绩考核表原件三份,用黑色或蓝黑色笔填写,加盖实习单位公章。
3、各实习分队还应提交实习工作量统计表、反馈表、带队教师登记表。
第四篇: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座落在金华市北郊景色怡人的芙蓉峰下,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双龙洞相毗邻。校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校内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是求知成才的好处所。1997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xx年,学校荣获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 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
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现校址。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升格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浙江财政学校和浙江幼儿师范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初阳学院、法政经济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行知学院等16个学院47个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9530余人,研究生970余人。成人教育学院设有函授部和夜大学,有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20000余人。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设在本校,是全省高等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
拥有教师系列副高评审权,全校在职教职员工2200余人,其中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专任教师1149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47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488人。目前,我校已有37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21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学校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来校任课、讲学,同时积极输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进修、访学,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7个校级重点研究所,1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植学科,有30个硕士点,并是浙江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精业楼、田家炳教育书院、音乐楼、美术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馆、风雨操场等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200余万余册、中外文期刊7000余种的邵逸夫图书馆以及宽敞舒适、环境优雅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为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条件。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浙江师范大学
高校代码:10345 所在省市:浙江
学校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北山路 联系电话:0579-2282388 2282445 学校传真:0579-2280322 学校址:http://首发公文范文
第五篇:浙江师范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浙江师范大学2002-2005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教师是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主体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未来的四年中,学校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的双重艰巨任务,师资队伍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为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学校《2001-2005年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2002-2005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截止到2002年9月底,我校在职专任教师数为1062名,其中教授10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副教授284人,占26.7%。教授平均年龄为51.8岁,副教授为42.8岁,分别比1997年底下降了3.2岁和5.2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25人,占21.2%,二项和为27.8%,比1997年底提高了9.8个百分点。从最后学历看,本校毕业的教师占33.1%,本省外校毕业的占21.1%,外省外校毕业的占45.9%,学缘结构比较合理。
教师中有13人进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3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6人,院级优秀青年教师7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曾宪梓奖获得者14人,硕士生导师125人。1998年以来,有3名共享院士和1名双聘教授加盟我校,引进特聘教授5名,教授7名,副高职称以上教师35名,博士40名,硕士108名。
以上数据表明:1998年第二次师资工作会议以来,学校努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自我培养和积极引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师资结构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优化,四级人才梯队逐渐壮大,中青年教师日益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在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师资工作会议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但仍应看到,我校师资队伍与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师资队伍的数量与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不相适应,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结构与提升办学层次的要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
(一)师资总量明显不足。按生师比15:1要求计算,到2005年,共需教师1700名,除200名兼职教师外,专任教师需1500名,缺口438名。由于每年还要选派相当一部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教师实际缺编情况更为严重,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结构仍需优化。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27.8%,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硕士生的比例只占该年龄段教师的23.2%,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要求的60%差距甚远。35岁以下副教授占副教授总数的3.9%,且只占该年龄段教师的2.2%,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偏低;56岁以上教授占教授总数的41.2%,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年龄偏高;尤其是61-65岁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23.5%,新老交替形势不容乐观。专业教师分布不够协调,新兴学科、非师范应用性新专业教师不足;学科梯队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科和专业教师队伍阵容不整齐,有的尚未形成完整的梯队;有的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还是空白,硕士学位获得者匮乏。
(三)师资层次亟需提高。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杰出学科带头人严重匮乏;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跟不上新兴学科、新
专业发展的需要;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弱,成果不多,水平不高。少数教师教学技能未能达到要求,无法真正胜任教学工作;教师队伍中外语水平偏低,也严重制约了外送进修和对外学术交流教师的选派。
(四)师资引留困难加重。现有的吸引人才政策在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中已失去优势;引进人员配偶就业安置越来越困难;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的住房条件急需改善;人才稳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为中心,以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化大力气培养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省级学科带头人,并以他们为骨干,建设好一支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强科研能力的,数量相对充足,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需要,保证学校“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到2005年,按生师比15:1计算,教师总量应达到1700名。其中,固定编制教师达到1500名,兼职教师200名左右;在原有50名流动科研编制的基础上,再设立50名固定科研编制,以建立和充实专职科研队伍。今后四年中平均年增加教师为140名。
要在总量扩充与层次提升的同时,着力于结构优化,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1.专业结构:保证基础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充实新兴学科师资力量,优先引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以及新兴专业、应用型专业所急需的教师,努力形成一支专业结构能主动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的教师队伍。
2.学历结构:以较快的速度提高研究生比例,努力实现硕士研究生占专任教师60%以上的目标,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80名;
3.职称结构:正高职称教师达到150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副高职称教师达到480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努力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高级职称比例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45-55%的要求。
4.年龄结构:通过有计划地补充中青年教师,加大培养力度,到20005年,45岁以下的教授要达到教授总数的60%左右,并较大幅度地提高35岁以下副教授占副教授总数的比例。
5.学缘结构:通过多元化地引进外校毕业生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力求使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75%以上,进一步优化学缘结构。
(二)基本思路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在未来的四年中,要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1.学历层次提高方面的突破。
针对我校师资学历严重偏低的状况,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拓展提升学历层次的途径,使我校教师中的博士生、硕士生比例得以快速提高。
2.学术骨干培养方面的突破。
要以“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为基础,更加重视学科带头人、后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促进我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成长。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选拔机制,造就一批处于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
3.师资结构优化方面的突破。
要通过内培外引,双管齐下,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在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的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三高一低”即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群体优势。
4.学科梯队整合方面的突破。
要根据专业、学科、学位点建设需要,有重点地引进学科带头人、年轻教授、博士与硕士,在注重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的整合,实现学科梯队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5.智力引进工作方面的突破。
要加强智力引进的探索与研究,扩大和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唯求所有,重在所用。此外,还要开阔视野,在海外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
(三)重点计划
1.“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成长途径,从1998年实施以来,通过考核遴选、跟踪培养、优升劣汰、流动发展,队伍建设已初见成效。随着教师数量的不断扩大,在其规模上需进行必要的扩充。
至2005年,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分别达到30名,争取有人选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行列,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达到50名;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到150名;院优秀青年教师达到200名。
2.特聘教授引进计划:特聘教授是为吸引高级人才来我校工作,以加强我校学科建设,提升我校学术地位而设立的特殊岗位。到2005年,校级特聘教授达到10-15名。同时,积极完成省特聘教授岗位的选拔和引进工作。
3.名师培养计划: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授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培养具有师大特色的教学研究型杰出人才,在我校教授(含低职高聘教授)中,以考核竞聘方式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教授,在其学术研究上加以资助,享受相应的岗位津贴,提供学术假,配备科研助手。
4.客座教授聘任计划: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学校设立50个客座教授岗位,采取聘任制方式,聘请外校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直接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参与学科建设,申报国家、省级科学研究基金,直接参与研究生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等工作,以增强学术骨干队伍实力。
三、保障措施
(一)通过指标分解,层层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落实。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合力,通过指标分解,把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落到实处。要建立师资队伍建设责任制,明确学校、学院、学科各自的职责。学校要负责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统筹和协调扩充总量、提高层次与优化结构之间的关系;学院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根据专业、学科、学位点建设需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详细规划和实施办法;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参与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要进一步发挥学院、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工作出色、成效显著的学院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完善选拔机制,逐步形成学科带头人的群体优势。
要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四级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尤其要鼓励他们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机构进修、合作研究、攻读学位,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形成学科带头人培养与成长;要全面落实省
“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学科带头人的配套措施,力争有人选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要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造就一批处于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并以他们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要继续积极引进共享院士,加大引进特聘教授与知名教授的力度,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与拓新,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优势学科。
(三)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提高师资的学历层次。
要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鼓励教师报考在职博士生和硕士生。从今年起,机关工作人员脱产攻读在职博士、硕士期间,可以享受70%的机关津贴,各学院可据此作相应的调整;要适当提高博士生、较大幅度提高硕士生的安家费,加强引进博士、硕士的力度;要重点在青年教师相对集中的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班,加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速度。继续执行第二次师资工作会议提出的“1995年以后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政策,对2002年以后分配的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要求必须取得硕士学位才能申报中级职称,对少数特殊专业,也应要求必须考取定向研究生,否则不予申报中级职称。
(四)加大引进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多类型引进各类人才。要重点加强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促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同时,为满足紧缺专业的师资需求,将提前选留本校优秀在读硕士研究生,并继续选拔本科三年级优秀学生送名校培养。要加强智力引进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技术专家及境外学者来我校工作和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学科建设,培养研究生和指导青年教师;鼓励师资紧缺的特殊专业外聘兼职教师,以充实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需要。有条件的学院及研究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联合培养、课题合作研究的方式吸引博士生、博士后来我校学习和工作,壮大并提高我校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品位。要充分吸纳中学特级教师的人才资源,选聘部分成果卓著的特级教师为兼职教授,担任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以此为纽带,加强与基础教育界的联系。
要积极妥善解决配偶安置问题,解决骨干教师的后顾之忧。安置的配偶可以不占用人单位编制指标。对于无法安排工作的,则按期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费。
为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最近学校已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相应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引进协调小组。各学院也要更加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院长书记一同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五)推进制度创新,更加合理利用和配置人才资源。
要大力推进师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与信息化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根据管理权限由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全校教师信息库,为更加合理利用和配置人才资源提供信息依据。要充分利用已有十五个学科副高评审权的条件,积极争取部分学科的正高评审权,要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等急需岗位适当倾斜。要继续实施低职高聘制度。除副教授外,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也可根据标准申报低职高聘教授。具有硕士学位且教学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可以提前一年破格晋升讲师,使青年教师尽早脱颖而出。
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修订校聘岗位考核办法,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科研岗位考核体系,优化人才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优
秀的学科带头人予以倾斜,对其科研予以重点资助。对不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或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施解聘、缓聘、低聘,实行岗位聘用中的“合理分流”。
要重视拓展引才渠道,开发人才资源,完善兼职教授管理办法,积极尝试契约型的短期教授聘用制度,以更好地挖掘校外智力资源,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要探索归国留学人员的聘用机制,对具有士学位且成果突出的留学回国人员,要打破常规,实施不拘一格的聘任方式。
要加强管理部门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对行政管理人员、教育教学辅助人员要适当充实人员数量,对现有管理人员要通过加强业务学习、进修培训、提高学历、鼓励参加业务竞赛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六)坚持教师为本,努力创造优良的成才环境。
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努力营造“我与师大同创业、我与师大共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成长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倡导和发扬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岗位聘任、职务评审、考核中,要把师德作为首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进行政策性倾斜。要倡导和发扬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反对学术虚假的不道德行为。在校学术委员会中设立学术规范监督小组,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创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要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在制度留人的同时,更要注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要加大经费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额度,今后四年中累计达到三千万。要逐步改善教授与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条件,力争经过数年努力,分期分批地为他们配备独立的工作室。要为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教学、科研条件,注重营造教师间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术氛围,努力建设良好的工作软环境。
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不断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要启动新的教工住宅项目,在新征的300亩土地上新建教工住宅2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青年教工住宅过渡用房、客座教授公寓。从根本上解决我校目前教师住房的困难,为引留人才创造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