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师范大学自然科学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自然科学专业
中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振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科教兴省”的战略要求和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任务,研究和遵循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努力为我省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终身学习能力、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中学自然科学名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培训对象在省内外逐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成为具有某些方面专长的中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专家创造条件。
(二)具体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能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人格。
2.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习观;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3.具有的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其它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与教育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或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或专长,严谨治学,教学富有艺术性。
4.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具备从事较高水平教育教学科研的知识和能力,善于将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能够主持或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并能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5.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能力,能够通过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教育教学资料与信息,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经常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新型自然科学教学模式。
7.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
全省各地市推荐选送的中学自然科学骨干教师。
四、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目标和具体要求,培训内容由理论与技术、实践与考察和课题研究三个板块组成,各板块的学分比例为4:3:3。其中,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着重提高培训对象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开拓专业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增强自我提高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着重在实践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形成一定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研究着重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拓宽专业研究视野,增强发现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能力,增强教育创新的能力。
五、培训方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自主学习与集中、阶段性培训及持续性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自然科学案例教学,采取理论学习—自然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培 1
训。
2.实行导师(组)负责制,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散研修为主。集中学习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形式;分散研修采取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专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方式进行。
3.注意培训对象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发挥个体特长,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出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加强个别指导。
4.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可和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方向、教育硕士以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等的学习相结合。上述各种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允许培训对象选修。
六、考核
考核内容由学业课程考核、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考核和实绩考核三部分组成。学业课程考核主要采取考试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并结合平时学习和研讨情况评出成绩;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的考核采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评估和结业论文答辩相结合确定成绩;实绩考核则由培训对象所在地市教委和单位提出考核意见和综合素质评语。最后汇总形成考核结论,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厅发给相应证书。
七、管理
为了保障培训方案的全面落实,我校成立由主管成人教育的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有关学院领导为成员的名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教授、中小学名师组成的专家组和各学院的导师组,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八、培训时间及安排
第一阶段:2002年11月1日~2003年10月31日,在浙江师大集中学习,完成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任务,并完成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3年11月1日~2004年10月31日,培训人员由原单位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完成第三板块的任务。
第三阶段:2004年11月1日~2005年10月31日,在浙江师大集中,进行论文修改和答辩。部分优秀论文进行演讲。
九、组织机构
培训班主持人:陈秉初
培训班班主任:卢伟
培训班领导小组组长:许晓路(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全面负责)
副组长章子贵郭水良
组员:陈秉初 卢 伟(分工课题研究指导)
王跃光(分工教学管理和考察组织安排、后勤)
培训班教务员徐艳(办公室人员,分工教材、教务和财务)
十、导师组名单
导师组组长:许晓路
导师组成员许晓路、鲍毅新、章子贵、陈秉初、卢伟、马伯军、应桃开、赵雷洪、刘鹏、程存归、李良
超、陈建荣、冯云龙、郭水良、吕洪飞
校外专家组:施忆、余自强、林卫民、郑平、陈才奇
十一、培训的预期成果
(一)通过培训,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
1.基本观点:现代教育理念,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创新人教育观,等等。
2.基本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自然科学实验设计与研究,等等。
3.基本理论:现代自然科学概览、自然科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自然科学方法论,等等。
4.基本能力:自学更新知识能力、自我评价和规划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艺术,等等。
(二)具体成果
1.中学自然科学教师名师培训课程设置和研究报告与系列论文。
2.中学自然科学教师名师培训教材或讲义。
3.培训教师教学案例分析文集。
4.培训教师研制创作的中学 自然科学CAI软件。
附件
一、培训课程计划
(一)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公共课)(68学时)
1、始业教育与师德教育6学时
本课程主要就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及教师素质要求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两个专题:
(1)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浙江师范大学杜卫教授
(2)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儿心所申继亮教授
2、现代教育理论32学时
本课程介绍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状况,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分五个专题:
(1)国际课程改革展望与新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
(2)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教授
(3)教育科研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
(4)心理教育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教授
(5)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陈琦教授
3、现代教育技术30学时
本课程将介绍各种教学媒体及网络应用,课件开发和使用实践等,理论与实践并重。主要内容包括:
(1)课件设计及主要软件的使用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
(2)网络应用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
(3)课件观摩、上机实践
(二)专业学科课程(200学时)
1、现代生物学、自然科学、物理学及其应用
本部分课程主要结合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涉及的内容从各个方面向学员展示自然科学在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物理学及其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介绍当代社会面临的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介绍自然科学、特别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对解决上述问题的作用。
(1)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许晓路教授章子贵副教授
(2)分子生物学及其影响马伯军副教授 郭卫东副教授
(3)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鲍毅新教授郭水良教授
(4)现代自然科学选讲陈建荣教授应桃开副教授郭红云副教授
(5)新材料、新能源李良超教授等
2、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1)教育与教学中的目标控制论浙江师范大学陈秉初副教授
(2)自然科学课程论与课程教材改革 浙江师范大学卢伟副教授
(3)新大纲、新教材分析浙江教育厅教研室施忆 高级教师
(4)国内外中学自然科学教学改革动态上海师范大学吴俊明教授
(5)中学自然科学教学论研究方法 浙江师范大学蔡铁权 教授
附件
二、实践与考察方案
1、组织学员说课与评课,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与讲座:以自主教育和自我反思的方式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2、组织培训学员到省内若干中学(杭州二中、义乌中学等)参考听课(10节左右),与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座谈,专题考察;借班上课,开展教学研讨,撰写考察报告;
3、到省外中学进行考察,例如江苏启东中学等。
附件
三、研究课题选题(供学员参考)
1、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学自然科学教学实践;
2、中学自然科学自主性学习研究
3、自然科学竞赛的组织与指导
4、中学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
5、优秀中学自然科学教师个案研究
6、网络教学与自然科学教学
7、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8、中学自然科学教学现状与高师院校专业设置
9、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学自然科学教学实践;
10、教育生态学及其应用
11、多媒体技术与中学自然科学教学
12、中学自然科学学习策略研究
13、中学自然科学课堂教学艺术
14、中学自然科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15、中学自然科学教师素质与培养
第二篇: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
中小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振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科教兴省”的战略要求,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主题,研究和遵循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努力为我省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小学体育名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培训对象在省内外逐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成为具有某些方面专长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专家创造条件。
(二)具体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能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人格。
2、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3、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其它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与教育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或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学艺术方面独树一帜。
4、正确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具备从事较高水平教育教学科研的知识和能力,善于将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能够主持或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并能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5、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能力,能够通过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教育教学资料与信息,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经常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7、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
全省各地市推荐选送的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
四、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目标和具体要求,培训内容由理论与技术、实践与考察和课题研究三个板块组成,各板块的学分比例为4∶3∶3。其中,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着重提高培训对象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开拓专业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增强自我提高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着重在实践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形成一定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研究着重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拓宽专业研究视野,增强发现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能力,增强教育创新的能力。
五、培训方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自主学习与集中、阶段性培训及持续性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培训。12、实行导师(组)负责制,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散研修为主。集中学习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形式;分散研修采取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专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
3、注意培训对象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发挥个体特长,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出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加强个别指导。
4、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可和我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硕士以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等的学习相结合。上述各种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允许培训对象选修。
六、考核
考核内容由学业课程考核、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考核和实绩考核三部分组成。学业课程考核主要采取考试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并结合平时学习和研讨情况评出成绩;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的考核采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评估和结业论文答辩相结合评定成绩;实绩考核则由培训对象所在地市教委和培训单位提出考核意见和综合素质评语。最后汇总形成考核结论,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厅发给相应证书。
七、管理
为了保障培训方案的全面落实,我校成立由主管成人教育的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有关学院领导为成员的名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教授、中小学名师组成的专家组和各学院的导师组,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八、培训时间及安排
第一阶段:2002 年11月1日~2003年10月31日,在浙江师大集中学习,完成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任务,并完成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3年11月1日~2004年10月31日,培训人员由原单位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完成第三板块的任务。
第三阶段:2004 年11月1日~2005 年10月31 日,在浙江师大集中,进行论文修改和答辩。
九、组织机构
体育专业领导小组组长:陈京生(院长)
组员:薛岚应跃兴
班主任:王恬
项目负责人:薛岚
十、导师组名单
导师组组长:陈京生教授
导师:陈京生、徐金尧、薛岚、潘慧炬、王章明、张夏榕
十一、培训的预期成果
(一)通过培训,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
1、基本观点:现代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观、创新人才观,等等。
2、基本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实验设计与研究,等等。
3、基本理论:体育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理论、体育测量方法等等。
4、基本能力:自学更新知识能力、自我评价和规划能力、教育分析研究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艺术,等等。
(二)具体成果:
1、中学体育教师名师培训课程设置和培训研究报告与系列论文。
2、中学体育教师名师培训教材或讲义。
3、培训教师教学案例分析文集。
4、培训教师研制创作的中学体育CAI软件。
附件一:培训课程计划
(一)、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公共课)(68学时)
1、始业教育与师德教育6学时
本课程主要就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及教师素质要求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两个专题:
(1)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浙江师范大学杜卫教授
(2)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儿心所申继亮教授
2、现代教育理论32学时
本课程介绍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状况,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分五个专题:
(1)国际课程改革展望及新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
(2)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教授
(3)现代教育科研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
(4)心理教育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教授
(5)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陈琦教授
3、现代教育技术30学时
本课将介绍各种教学媒体及与此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课件开发和使用实践等,理论与实践并重。主要包括:
(1)课件设计及主要软件的使用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
(3)网络应用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
(2)课件观摩、上机实践
(二)专业学科课程(200学时左右)
1、培训课程
(1)体育科技新进展国家体科所所长李元伟教授20学时
(2)体育学科新进展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杜利军副司长30学时
(3)体育学科教学论浙江师范大学王章明副教授20学时
(4)体育测量方法论浙江师范大学张夏榕副教授20学时
(5)课余训练与竞赛专题研究上海体院张洪潭教授20学时
(6)体育科学研究专题陈京生、徐金尧、薛岚、潘慧炬90学时
2、主干课程简介
(1)体育科技新进展
主要内容: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医学保健等最新研究成果
教研形式:讲座、自学、讨论
任课教师:李元伟教授
(2)体育学科新进展
主要内容:体育社会学、体育美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游戏等新理论新观点等
教研形式:讲座、自学、讨论
任课教师:杜利军副司长
(3)体育学科教学论
主要内容:体育课的设计原理、操作技艺、评价方法;技能传授、体能锻炼、品性培育的理论
与方法;确立目标的依据、优化内容的途径、构建模式的方法等。
教研方式:讲座、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调查设计
任课教师:王章明副教授
(4)体育测量方法论
主要内容:体育领域中各类信息的研究设计、测量、处理、评价、反馈的理论与方法
教研方式:讲座、讨论
任课教师:张夏榕副教授
(5)课余训练与竞赛专题研究
主要内容:现代运动训练新理论新观点、竞赛的规则与规程、编排组织与指挥等
教研方式:讲座、观摩、研讨、带训
任课教师:张洪潭教授
(6)体育科学研究专题
主要内容:
1、篮球技战术研究
2、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3、篮球运动基本理论与篮球教学理论研究
4、运动技术的测量与评价
教研方式:讲座、讨论
任课教师:陈京生、徐金尧、薛岚、潘慧炬
附件二:实践与考察方案
1、组织学员说课与评课;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以自主教育和自我反思的方式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2、组织培训学员到浙江省各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杭州第四中学、江山中学、回浦中学等)参观、听课,与优秀教师座谈;专题考察;借班上课,开展教学研讨;撰写考察报告。
3、到省外重点与特色学校考察、交流。进行自主性反思、自主评价。
附件三:研究课题选题(供学员参考)
1、我省普高选项教学的成功与问题
浙江省普高盛行体育选项课,其中,杭二中开本省先河。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成功后的问题,如选项教学的优势与局限、边界条件(班级数、项目数、教师的质与量、场器要求等)、评价标准等。这些问题需要总结、交流、分析与解决。
2、现代教学理论与中学篮球教学实践研究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研究中学篮球教学的相关问题。如篮球教学的最优化研究,程序教学法的研究等;以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代表,力求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以保证研究的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运用逻辑方法对篮球运动理论中若干概念、分类、系统的研究,以及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使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前沿性;对篮球健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使篮球教学与大众的自身需要紧密结合,使篮球教学研究进入新的领域。
3、基本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运动技术由若干基本动作构成,如推拉、蹬摆、鞭打等,利用这些基本动作的力学原理,可进一步分析各类、各项运动技术。结合本人在教学训练中的某运动技术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生物力学分析。
4、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主要对解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目标及指导思想进行回顾,对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进行系统的阐述,然后对学校体育学科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介绍,重点论述在“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改革与思考。
5、中学篮球业余训练
中学篮球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竞赛,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处理,与班主任,家长的沟通。
第三篇: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座落在金华市北郊景色怡人的芙蓉峰下,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双龙洞相毗邻。校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校内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是求知成才的好处所。1997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xx年,学校荣获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 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
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现校址。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升格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浙江财政学校和浙江幼儿师范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初阳学院、法政经济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行知学院等16个学院47个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9530余人,研究生970余人。成人教育学院设有函授部和夜大学,有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20000余人。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设在本校,是全省高等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
拥有教师系列副高评审权,全校在职教职员工2200余人,其中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专任教师1149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47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488人。目前,我校已有37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21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学校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来校任课、讲学,同时积极输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进修、访学,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7个校级重点研究所,1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植学科,有30个硕士点,并是浙江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精业楼、田家炳教育书院、音乐楼、美术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馆、风雨操场等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200余万余册、中外文期刊7000余种的邵逸夫图书馆以及宽敞舒适、环境优雅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为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条件。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浙江师范大学
高校代码:10345 所在省市:浙江
学校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北山路 联系电话:0579-2282388 2282445 学校传真:0579-2280322 学校址:http://首发公文范文
第四篇:【浙江师范大学专业】浙江师范大学招生网站-浙江师范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浙江师范大学专业】浙江师范大学招生网站-浙江师范大学分数线
七、录取规则
(一)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二)学校根据各省(市、区)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在招生计划人数的100-120%之间。
(三)外语语种不限。
(四)男女比例不限。
(五)身体健康要求: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 “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的,学校及有关专业均不予录取。
(六)专业录取规则:1.文、理科专业采用“专业级差”(内蒙古除外)的办法进行专业投档,第1、2专业志愿级差为2分,第2、3、4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第4、5、6专业志愿级差为0分。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调剂至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予以退档处理。2.对单科成绩有要求的专业:英语单科成绩要求:英语、翻译专业不低于120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低于110分,日语专业不低于105分;艺术、体育类专业不低于60分;数学单科成绩要求:金融学专业不低于115分。以上成绩以150分为满分计算,具体按各省普通高考实际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如单科成绩符合条件的生源不足,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可视情况适当降低单科成绩要求。3.初阳学院英语试验班:高考成绩高出浙江省文科重点线37分或理科重点线52分且英语单科成绩达130分且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的进档考生,确保录取。初阳学院文科试验班:高考成绩高出浙江省文科重点线33分且英语单科成绩达120分且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的进档考生,确保录取。初阳学院理科试验班:高考成绩高出浙江省理科重点线43分且英语单科成绩达120分且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的进档考生,确保录取。4.高考成绩高出浙江省文科重点线23分或理科重点线35分且符合相关专业单科成绩要求的进档考生,学校确保录取在其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初阳学院文科、理科、英语试验班除外),新生入学后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还可任选专业。5.高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考成绩高出浙江省文科重点线16分或理科重点线27分且符合相关专业单科成绩要求的进档考生,学校确保录取在其所填报的前三个专业志愿中的一个(初阳学院文科、理科、英语试验班及填报不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含单科)的专业志愿除外)。6.高考成绩高出浙江省文科重点线10分或理科重点线18分且符合相关专业单科成绩要求的进档考生,学校确保录取在其所填报的六个专业志愿中的一个〔仅限填满六个专业志愿(初阳学院英语、文科、理科试验班除外)且均为有效志愿的考生〕。7.对于高考成绩达到我校最低投档线的进档考生,某单科成绩特别优秀且第一专业志愿报考以下专业者,可优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140分者,可优先录取在英语、翻译、对外汉语专业;语文单科成绩≥125分者,可优先录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单科成绩≥140分者,可优先录取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上成绩以150分为满分计算,具体按各省普通高考实际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对于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二、三等奖及以上的进档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我校相对应的专业,可优先录取。8.学校在浙江省预留少量计划用于录取征求志愿高分考生,具体计划数和录取条件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9.高考成绩居浙江省文科二批前2500名(含)或理科二批前7500名(含)的进档考生,学校确保录取在其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高考成绩居浙江省理科二批前12000名(含)的进档考生,学校确保录取在其所填报的前三个专业志愿中的一个。10.艺术、体育类专业:(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省统考(编导类)专业合格的情况下,按文化分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2)音乐、美术类专业:我校在河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江苏等省只招收取得我校专业测试合格证的考生。对文化、专业成绩均合格的进档考生,按综合分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综合分及文化分均以750分为满分计算,具体折算方法为:浙 江 省:综合分=文化分×50%+专业分×7.5×50%非浙江省:美术类专业综合分=文化分×40%+
校考专业分×7.5×60%音乐类专业综合分=文化分×35%+校考专业分×7.5×40%+省考专业分×7.5×25%〔江苏省的音乐表演(舞蹈)专业分全部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按我校校考成绩计算〕(3)体育类专业:浙江省:对文化、专业成绩均合格的进档考生,按综合分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综合分=文化分×50%+术科考试成绩×7.5×50%;非浙江省:对文化、专业成绩均合格的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11.学校认同并执行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12.在考生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会考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评价高、有艺术或体育特长、英语及专业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13.“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学校在浙江省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按照《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14.对录取的新生全部进行复查,经复查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和违规的学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浙江师范大学重点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全景地图:
浙江师范大学历年分数线:
浙江师范大学报考指南:
浙江师范大学招生计划:
浙江师范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五篇: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师教通〔2010〕13 号
关于举行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校学位外语考试的通知各学院:
为确保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校学位外语考试的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对象
1.2010届本科(含普通专升本)毕业生、2007级未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710制合格线为425分)的本科学生;行知学院城市规划(行)专业只允许2005、2006级报名;校本部城市规划专业只允许2005级报名;
2.2010届职教师资、艺体类专业本科毕业生,2007级职教师资、艺体类专业未通过“省大学英语三级”、“应用能力A级” 考试的本科生;
3.2010届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2007级英语类专业未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和“第二外语三级”考试的本科生;
4.2009年6月毕业,尚未通过“校学位外语考试”而没有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生;
5.2010届未通过“省大学英语三级”的成教本科毕业生。
二、考试级别
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三级、专业英语四级、第二外语(日、法、俄、德)三级。
三、时间安排
1.2010年校学位外语考试时间定于5月8日,请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将考试时间通知到学生,特别是已经毕业和在外实习的学生。
2.学生报名。考生在2010年3月10日至3月31日登入选课系统(网址:http://10.1.74.13),进行网上报名。逾期将不再受理。
3.学院审核汇总。4月1日-2日学院教务办审核报名名单,核实无误后打印汇总报名单,加盖学院公章,交教务处教务科;
4.教务处数据处理。4月6日-4月25日教务处汇总、核对全校报名信息,安排考场、发放准考证及做好考务工作等。
5.正式考试。
5月8日(周六)上午9:00~11:00;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含听力):下午14:00~16:00
四、考试注意事项
1.学生需自备2B铅笔参加考试;
2.已通过相应级别外语等级考试的学生不得报考;
3.英语专业四级考生因有听力测试请考生自带收音机,其他语种不考听力;
4.考生须持两证(准考证及身份证或学生证)参加考试;
5.校学位外语考试不收取报名、考试费用;
6.由于本考试直接关系到部分学生的学士学位,请各学院务必及时通知相关毕业生,认真细致地做好报名工作,以免误期。
7.学生报名必须经学院教务办审核并汇总,教务处不受理班级和个人报名;
8.成教本科毕业班学生向成教院报名,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
五、成绩说明
1.学校不制发“校学位外语考试”的成绩证明(书)。
2.教学计划规定的第1、2、3学期英语必修课程已修但未通过的2006级以前的考生,一旦通过本次“校学位外语考试”,该课程成绩可替换为60分,替换工作将由教务处统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