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教育的再认识 对岗位的再思考
对教育的再认识
对岗位的再思考
平阴县北山小学
邵祥梅
认真学习了领导推荐的《学校教育的新主张》《在角度转换之间》《对副手的几点建议》等几篇文章,自觉对教育工作方面有了一点新的认识与提高,仿佛有种打开窗子看见外面世界的感觉,同时,几篇文章也促使我审视自己的位置,反思自己:作为一名中层领导,我尽职了吗?我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下面,我就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学习体会,认识方面若有偏颇,恳请指正。
一、对教育的再认识
1、要发自内心的爱每位学生。曾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要爱每一位孩子,而且要发自内心真真切切地爱。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做“神”。对学生的“爱”是我们工作的不竭动力,是我们职业幸福的快乐源泉,是我们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要让学生懂得“爱”,那教师不懂爱怎么能行?所以,既然从事了教育职业,就应毫无理由,毫不犹豫地尝试去爱每位学生,因为“只有懂爱的老师才会教出懂爱、会爱的学生”,教育的“以人为本”也才会真正落实。让我们的教育放慢脚步,多聆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在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更容易引导、启发和教育他们。
2、学校要让孩子爱上学、主动学。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不应成为一种负担,更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让孩子愿意去,高兴去。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校长卢慧文的《做一所有机的学校》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多元课程选择的问题,其中有一句:“如果学校有30种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那么就可能有接近70﹪、80%,甚至90%的学生获得很好的自信。”这就是素质教育所要的,是我们目前教学所缺失的。特别同意文章中“我们希望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国际资源之间都能有一个很好的结合,而不是把学校仅仅孤立成为教授单科科目以帮助学生应考的机器。”这样,教育不再是孤立的教育,打通了学校的围墙,综合了各个学科课程,我想每个孩子都愿来上学,都愿从中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就自然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学校教育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规律,科学从教
到今天,教学改革形式多样,让我们无所适从。通过学习,我悟出:万变不离其宗,科学的教学规律就是教改的根。任何所谓的教学改革,都应以培养学生成长为最终目标,都应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规律来前行。教育教学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分辨形形色色的改革,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形式主义,就不会在教学征程中迷惘。
二、对岗位的再思考
中层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比较特殊,除了履行上传下达的管理职能外,还要不遗余力地宣传校长意图、落实组织计划,不断“深化、优化、细化”各项工作,对基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管理。中层管理者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增强工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重心与方向。
1、做教学业务上的精兵强将
一个学校的中层业务领导,如果在教学业务上成为学校里的精兵强将,是老师的楷模,那么,胜任中层的角色会游刃有余。所以,我一直与老师们一起,并肩于教学的前线,一起学习,一起钻研,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此外,我需要抽出很多时间参与学校的事务管理,或参与校长的决策,制定学校相关的计划,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组织校内的各项竞赛活动,检查落实学校教师的考核评比工作,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既要带好一个班级,教好一门学科,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要处理好安排好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其紧张忙碌可想而知。这就更加需要一个业务上精干的中层,一方面能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业务上过硬了,就能带好一班人,影响一批人,对一线教师的成长起引领作用,工作中就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个人魅力就更大了。
2、要“掌握行情,顾全大局”。作为中层业务领导必须和学校一起同舟共济,必须站在学校的立场看待、理解问题;必须在所有的场合,尤其是在教师场合发表与自己身份相符的言论,要树立大局意识,出于公心,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做工作。同时作为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成员,中层干部同样必须掌握“行情”,它包括:教育的发展现状、同行的发展状况、学校的发展状况、先进管理办法以及激励下属的有效措施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校各项重大决策,才能把工作目标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才能产生恒久的激励作用,从而从大局考虑自觉地执行学校所分配的任务计划,真正实现“全校一盘棋”。
3、准确把握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完成赋予职责。
作为学校的业务管理者,我认为在做好业务管理工作的时候,一是避免出现“缺位”,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有做好;二是避免出现“错位”,做了业务岗位职责以外的事情;三是避免“越位”,越俎代庖,应立足于实施,更应该立足于组织,避免替代普通老师做应该他们做的事情,只有克尽职守、兢兢业业才会得到校长与老师的肯定。
4、必须拥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心态,才能时时有为,处处有位。
作为学校中层管理者,既要与学校管理保持一致,又需要和教师队伍打成一片。与学校管理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得到校长的支持,不断接受到与自己岗位职责相符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时时有为;与教师队伍融合于一体,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并且在教师队伍中获得不断创新与前进的动力,带领团队破浪前行,在前进的过程中树立威信,时时有位。
5、要“吃透上情,有效执行”。首先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来自学校决策层的各种指令,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将组织意图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向下传达有效信息。否则,执行决策就会走样,甚至使决策流产,从而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虽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在为布置工作前,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能正确理解上级的意图,并将目标细化,拆分和最终执行。
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在教育征程中,前行!
第二篇:对珠心算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对“珠心算”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从1980年开展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三算结合”开始至今,作为全国最大单科实验的“三算结合”经历了20年的实践检验。实验中儿童通过动手拨珠,把算盘“印”在大脑中,运用意念进行“拨珠”计算。这种特有的计算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使包括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几千万小学生感受到了它在培养儿童计算方面的神奇。而正是这个“优点”引起了最大的争议。
2000年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一时间,许多人对“三算结合”和珠心算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大有“一棍子打死”的趋势。
2000年教育部进行了“跨世纪园丁工程”,我参加了全国第二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经过新的理论学习,为了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使世人真正的了解“三算结合”和珠心算,并使珠心算更好的发展下去,我对此进行了一次再认识和再思考,下面就珠心算谈一些看法。
一、珠心算的价值
我从1991年开始进行“三算结合”实验,迄今为止己十年有余。十年来,从“三算结合”到珠心算,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兴趣活动,从小学到幼儿园,可以说,十年的辛勤和汗水,使我对珠心算已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总体来看,我认为珠心算是有价值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珠心算对学生智能发展的作用。
教育的职能,重点在开发智能。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综合。珠心算教学中,需要有意识的开发智力。而珠心算在这方面有显著作用。如:听心算10个数加减,首先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否则不能输入信息,老师念得越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学生也必须算得更快,思维力的准确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师念的位数逐步增加,学生的感知力的范围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计算的数越多,计算数位越宽,对学生记忆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训练中,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它指的是思维的速度,是判断一个人智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珠心算教学通过对儿童的培养,使他们计算速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儿童思维敏捷性品质很明显的改善。实践证明:
一、二年级儿童稍加训练可达到每秒计算2-4个数字。全国优秀“神算子”可达24字每秒,这是数值计算的训练,但智力活动具有辐射、迁移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对其它活动有同样的效应。下面是1998年10月学生思维敏捷性测查的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段珠心算实验班学生思维敏捷性明显强于对照班。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耳、口不仅配合协调,且左右两个半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交替运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的开发。儿童双手拨珠,在拨、看、听训练中,要求动作规范、准确、迅速、力度适中,不仅锻炼了手,也达到了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提高了触觉、视觉、听觉的灵敏度。一个训练不到一年的幼儿可以一眼看清10个数字。儿童观察力的提高,其效果是明显的。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学中观察力、注意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论是看心算、听心算、拨珠时,都要求准、快,迫使儿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由于儿童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把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儿童注意的对象变为儿童直接行动的对象,使儿童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力的增强了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实验中统计发现: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每次为3分钟,而实验班则是7分钟,有的儿童达15分钟以上。珠心算对儿童注意力培养作用是明显的。
科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人类一切智慧都根源于记忆。没有记忆显然是可怕的!珠心算学习可以把记忆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不说实验中许多儿童可以直接心算五位数乘四位数,纯六、七位数加减法,就看大面积效果也十分明显。重庆市 “双百”教育科研课题“珠算心算结合,发展儿童智力”对入小学一个月的实验学生(幼儿园已进行1年实验)和非实验学生测查(同时教背一首不常见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记忆能力,结果珠心算实验学生记忆力是普通儿童的2.14倍。
而且学习珠心算还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珠心算学习通过大量想珠、心算,使儿童想象力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语文学习中三算班学生回答问题更有新意,课堂气氛更活跃。
总之,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下面是我校1999、2000、2001年已毕业三届实验班升学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升重点中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珠心算学习对促进儿童各学科整体协调发展有良好作用。另据追踪调查统计:现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小学1991级1班(从1991年9月至1994年9月进行了珠心算实验)共45人,2000年9月升入省级联招高中16人,升重点高中比例之高为乡镇小学少见。这些三算实验班级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只进行了3年的实验,而不是进行小学6年。
2、珠心算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机能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后者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对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动力和调节机能,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研究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归功于智商,而80%归功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即情感智商——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调适情绪、充满希望,具有高度责任感等。戈尔曼研究认为:对于智商,经验或教育对它的作用不大,而对人生至关重要的EQ却完全能从童年学得和提高。珠心算的学习中,一道自然数连加如:20到120儿童往往要经过几
十、几百遍才能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百折不挠的练习,向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但是,通过调适情绪、心中高度责任感激励、促使他们放弃了贪玩的念头,最后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克制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享受,无疑将使他们获得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对儿童意志的一个考验。珠心算要求一快二准,长期学习逐步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从而培养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了持之以恒、刻苦、奋进、追求效率、质量的意识。另外珠心算学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拨算盘使儿童感到新颖有趣,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儿童学龄前就能计算一些题目,容易得到别人的赞许,这从感情上激起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上表可以看出,珠心算学习在低年级对培养儿童非智力因素有良好作用,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计算本身。
3、珠心算对开发右脑的作用
美国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斯佩里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具有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抽象思维,右脑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具体地说:左脑具有语言的、分析的连续的、计算的能力;右脑具有与知觉和空间判断有关,具有音乐的、图像的、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对复杂的关系处理远胜于右脑。日本的春山藏雄《脑内革命》一书中认为,应重新认识开发应用人的大脑,右脑是祖先脑,左脑是自身脑,右脑存储的信息是左脑的十万倍。
现在的中国教育着重于让儿童抽象思维“片面使用左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疾呼“新世纪呼唤右脑革命”。90年1月美国会决议以后10年定为“脑的十年”并且经总统批准成为法律,欧共体制定了“脑计划”,我国李岚清副总理也提出“一定要开发人的大脑潜能”。我国已确立了“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实验与研究”为“八.五”重点科研课题(北京社科院),其中,珠心算已成为数学科实验课题之一。日本也有许多科学家加入了珠心算与开发大脑的研究(珠心算是日本国民三大技能之一)。珠心算有三个要素:算珠的表象、算盘的表象、珠像运动表象。训练中视觉、听觉、运动分析器协调活动,把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协调一致,形成珠心算形象思维,随着训练的深入,儿童的珠算技能逐步内化(皮亚杰非常强调内化在“运算”形成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把数的运算变为算珠的操作活动,采取先进行从看算盘到不看算盘,手作摸拟拨珠动作训练来强化视觉表象(盘式图),然后进行看盘想珠训练,强化手的动觉表象,最后进行既不看算盘也不模拟拨珠的训练,即想珠像心算。而表象的运动(形象思维)是右脑的功能。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性。右脑把一个图像、表象作为一个单位整体来处理。如:把12345+67890相加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译成珠记忆的。因此,数字加减的中间数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下一步计算的。加上右脑思维平行式的特点,思维过程是极为迅速、敏捷的。这有力的促进了右脑的开发。在珠算运算过程中,不断地把数字符号转化为算珠,又把“珠象结果”转化为数字,同时把计算、珠算的法则也转化为珠像运动规律。根据左右脑的分工,右手受左脑支配,左手受右脑支配,因此双手熟练的打算盘,恰是左右脑的交替运转。这些活动都有力的促进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珠心算在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开发大脑方面有重要作用:珠心算通过儿童大量的动手拨、动口说、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从看盘拨珠、看盘想珠到离盘虚拨、想珠心算的过程,具有形象性(数字转换为图像)、具体性、可操作性(学生易学、易内化)、整体性(把大数转换为一个盘式)等特点,通过数字、图像的转化运算及多种感官的参与,有效的促进了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了儿童的智力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有人说:“开发大脑的潜能,其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我想从脑的革命看珠心算,它无疑具有存在的价值。
4、珠心算是有开发前景的体育竞赛项目。
体育比赛,是展示人的潜力的比赛,而珠心算也展示着人计算方面的潜力。棋类展示人的智能,但没有像珠心算那样显示得迅速,数学奥林匹克也一样,但这二种比赛都没有珠心算显得简单易懂、一目了然,没有珠心算那种令所有观者感到惊心动迫,更接近体育竞赛项目。体育比赛在现代文明中显示出的征服力是有目共睹的。没有人会说“赛跑干啥,能有飞机快吗?”珠心算其实也具有观赏性,在大屏幕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运指如飞、运算如神的比赛场面,展示人类智慧的美。其实,珠心算的意义就象100米跑一样,不在于计算(赛跑)本身,而在于是一种文化,一种益智的途径…
实际上,中央电视台多次全国直播过珠心算比赛、地方数十家电视台也制作了珠心算的节目。我辅导的数十名学生小的5岁,大的12岁,分别给数以万计的观众表演过,也在重庆卫视以及在钓鱼台国宾馆现场表演给省市及中央领导观看,无不为珠心算所折服,表现出极强的观赏性。我国许多优秀选手更是应邀到美国等地表演,被誉为“中国神童”。同时,使人们发现了:人脑,潜力无穷;教育,潜力无限。
5、珠心算培养的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
1998年1月26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丢弃计算器,英国教育回到基本技能训练上”说:当英国负责基础教育的国务大臣斯蒂芬·拜尔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8×7等于几时,他回答:“我想是54吧。”当告知是56时,他为自己打圆场说:“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教训。”现在英国己发起名为“回到基本技能”的运动,并禁止8岁以下儿童使用计算器。美国105届国会联席会议发表国情咨文也十分强调数学基本技能的测试,要确保达到国家标准。我认为只要把握得当,作为基本技能的计算能力强总比弱更好。我们对待珠心算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估算,这可以看出计算十分重要,即使不能精确计算,迅速估计也有好处,但是,言外之意一定有能算得准确更好。
6、珠心算是一种符合国情的教育手段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教育设施还很落后,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现代教育技术还可想而不可及,而珠心算的学习投资少,教法具体,效果较明显,所以,珠心算可以是经济不发达、教育设施落后的学校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选择之一。今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张卫国同志在《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一文中说“珠算还是应该保留一些。我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不能单从城市(特别是从大城市)出发。应该看到我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和中、小城镇,还是要用到珠算的,就是在大城市中,有的小商店还是要用算盘计算的。”
7、珠心算为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提供了契机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龄提前的价值是巨大的。一直以来教育界都在寻找一种使教育的年龄提前的教育方式,以解决“知识呈现几何形式增长,而人不能尽早完成学业”的问题。
五、六岁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算盘对学前儿童来说,既是教具、学具又是玩具,他们完全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从某种意义上说,珠算、心算结合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所以可以说珠心算为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提供了契机。我认为,从幼小园开始学习珠心算,小学以珠心算计算方法计算,完全可以把儿童学习计算的时间提前1-2年,而学习效果优于现在组合方式,这是其它计算教学无法相比的。
8、珠心算的政治作用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现在已是一种世界共同的“语言”。80年代以来,日、韩、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珠心算己经迅猛发展,全世界己有包括美国在内的30几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珠心算”。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均有珠算协会,全国有多种专业珠算杂志。现在己成立了“世界珠算联盟”,每年有世界性的计算技能大赛、珠算联谊赛、通讯赛及国际珠算研讨会,并有许多民间交流活动,我国许多选手应邀到国外表演,一些教师也应邀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讲学,对弘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与世界各国友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海峡两岸1990年来密切的珠心算交流活动,对两岸增进共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有积极的作用。
二、珠心算还存在的不足
当然,珠心算也不是尽善尽美,在新的形式下,珠心算尤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课程目标发展性领域看珠心算的不足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分为了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珠心算学习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如何,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何,应该是评价珠心算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珠心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珠算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中计算的需要,珠心算作为一种计算能力培养,也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数学作为与科学发展最休戚相关的学科,已远不局限于计算,而计算的工具也更加现代化,如果过多的时间进行珠心算对学生全面认识数学是有负面影响的。珠心算长期作为数学课程主要内容显得: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旧,如进行大数目计算还显得没有必要。
珠心算学习符合学龄前儿童特点,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他们的这种作用也会渐渐淡化。并且珠心算学习中学生的兴趣是随着由低到高的年级而递减的。
珠心算学习中,儿童要按既定的方法计算,在相当长时间内必须用一种的模式计算,在计算方法多样化以及计算中培养那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有一定局限,学习过多的独立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也培养不够。
珠心算学习让低龄儿童运用珠像运动计算,在形象与抽象之间架起了桥梁,对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珠心算学习儿童按照一定的模式计算,对学生定量思维、推理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思维的发散训练显得不足。而珠心算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比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客观环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有所收获。珠心算学习对学生解计算题无疑是有好处的,珠心算学习按一定方法去练习,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是有较大局限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是不能改变算法,这对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探索、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对问题解决的反思意识培养方面更是不足。
2、珠心算的计算优势逐渐丧失
我国新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确,现在在计算领域没有什么比用计算机(计算器)更令人放心,更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人们日常计算仅限于数目较小的运算,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随时找到计算器,我们己完全没有必要让多数学生仅仅为计算技巧(或者算得更快)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珠心算。但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必备的基本计算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了小学“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要求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每分钟1-2题,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每分钟1-2题…”。因此,可以说因为“计算”而发明的算盘,己经逐渐失去了其“计算”的优势,那种以计算为主要目的的珠心算是没有市场的。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开发大脑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珠算的计算功能是每个珠心算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绝不能掩耳盗铃。
3、长期珠心算学习的不足。
①没有必要大面积的培养计算神童
珠心算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具有其它算法不同的特点:易学、易迁移,难练、难巩固。“易学”指直观、形象,一学就会(包括学前儿童),“易迁移”指只需会20以内加减法,便可以很快正迁移到百以内、万以内甚至亿以内的加减计算。“难练”指珠心算的技巧形成中,不论是任一指法训练,还是珠心算的扩位,都要通过何止千遍、万遍形成的,这种枯燥的拨珠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儿童久练是有厌倦情绪的。“难巩固”指珠心算技能形成以后,如果不勤加练习,计算能力是会退化的,也就是说:要保持较高珠心算水平,必须坚持练习珠算。如以下六位同学均在学习珠心算时平均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量,珠算水平达全国珠算等级鉴定最高级能手一级,并多次在重庆市以及在全国比赛中获奖,2000年8月调查其计算保持能力情况如下:
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经5、6年的练习停止练习2-4年后,仍不能保持较快、较准的心算3位乘3位以上。而象他们这样经珠心算训练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是少数,训练初往往有10-20人参加,由于较枯燥的训练,以及需长期的持之以恒,最后能留下的只有约20%.其余80%则只是花较多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水平(由于珠心算难保持,故未到阙值的学生训练水平保持效率是很低的),经调查四年级以上学生两、三位计算76.6%是逐位用竖式计算,而非心算写得数。
从调查可以看出,一般计算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是重点,也是“三算”和珠心算重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三算”计算重点仍是突破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花大量时间训练大面积学生的高难度计算能力,肯定是弊大于利。②、长期珠心算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1998年,教育部科技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对全国31个省市11800名大中学校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进行调查后发现:
1、具有初步创造力的三项特征是“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
2、具有初步创造性人格的四项特征是“自信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意志坚强” ;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是“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调查结果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日益增强,而观察和想象能力却日益削弱。
珠心算的学习对“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的形成没有特别的作用,相反进行2年珠心算以后,对其“探究能力”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力并无好处;
2、珠心算的学习对“自信心强” “意志坚强”有较好作用,对“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也有负面影响,这是珠心算的算法客观决定了的,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人格培养是有好也有差;
3、珠心算的学习对“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计算要求按一定“思维定势”(算法)“过于严谨”的计算,全部学生都一个算法,使多数学生有“从众心理”,不去主动探求新方法、好方法,“信息饱和”也体现出来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珠心算的长期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是有影响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在《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一文中说:笔算教学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传统教学中最为表现出机械训练的领域之一。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各国都反对过份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反对过份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一,还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因此,各国在反对过份、繁杂的笔算的同时,又强调了理解算理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新的大纲及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1、让学生在广泛的背景中理解和认识数。2、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运算的意义,避免繁琐的计算。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4、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看出,计算教学不应该是纯粹的“机械训练”,而应该是表现出更多的“灵活”。珠心算的学习,由于算盘是主要教具、学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在广泛背景中去理解和认识数;珠心算训练也主要作为一种纯计算技能的教学,少于通过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解决理解运算意义,许多老师往往以学生能算很大数目的计算而自豪、以大面积小学生珠算等级鉴定作成绩,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珠心算学习,最初必须强调其技能训练,否则儿童无法产生珠像,而这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机械训练的一面,影响了儿童思维的正常发展。
三算班低年级学生计算时学生不擅长用多种方法解,表现出思维不够灵活,如:37十26为例(调查二年级多种算法)这就与三算的计算方法有很大的关系。③、珠心算对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儿童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珠心算学习中,多数时间要求儿童必须外静内动的独立心算,在多数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拨珠以形成珠像,客观上减少了儿童合作和交流的机会。珠心算实际教学中,我许多时间学生都是独立的进行计算,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与同伴的交流的客观条件。如果长时间这样学习,对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不利的。现在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因特网、校园局域网、ISDN传输、卫星远程通讯、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视频点播技术等的普遍应用,增加了人类相互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这不仅有利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对于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培养辨证思维也非常有好处。因此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一定会取代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4、三算结合教材的不足
三算结合教材是珠心算教学的主要载体,新形式下它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不足: 1)不能很好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对计算的倾斜过大,珠心算学习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有不足,前面的珠像未形成后面的计算就无法完成,容易使一些对珠像建立有难度的儿童成为差生,教材计算的难度与分量应该有所降低;这就是珠心算学习许多班级有两极分化的原因。2)(2000年前的版本)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未能较好地处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保证学生全面的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表现在其内容陈旧,存在一些过时的实际例子,一些内容前后联系脱节,如:没有“倍的初步认识”(科教出版)
2、3年级大量出现未学的关于公顷的应用题等;教材内容应该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珠心算教材的弹性不大,选学内容也不多。这必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4)三算教材未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便于教师教和学生的乐学、易学,如很少有各种小栏目,课后的练习形式比较呆板,应该增加精美的插图,多设计一些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等;
5)三算教材未能很好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三算教材除了一本简单的教学参考书,就几乎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资料,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
6)三算教材很少进行教师及教材的专业培训,因此进行教学的教师许多是目的不够明确,教学研究很少(他们用训练学生计算技能的交流代替教研是很危险的)。
综上所述,珠心算的一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发挥它的优势,珠心算才能健康的发展。
三、对珠心算发展的思考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珠心算”的利与弊是客观存在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珠心算”在儿童幼儿期,在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致力于儿童大脑的开发等方面是有明显的好处的。这也是现在全国仍然有成千上万学校进行“珠心算”实验的主要原因,我想如果没有好处肯定家长不会拼命要读“珠心算”实验班(我校为例,以前没有收费,没有读到的家长告到教委,要求读实验班。现在收费仍然抢着读)。对此,我认为:只要扬长避短,趋利弊害,“珠心算”是可以为儿童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的。
一、明确重点发展珠心算
“珠心算”实验的重点不是计算,而是致力于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是每一个珠心算教育工作者应该达成的共识。只有把教育观念转变过来,在珠心算教学中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致力于儿童大脑的开发,同时,使儿童轻松拥有超过正常的计算能力。而不是片面追求计算,片面的追求大面积学生的计算能力,那么珠心算是可以健康发展的。
二、在合适的年级进行珠心算
我从1995年开始进行“珠算心算结合发展儿童智力”的幼小衔接实验(重庆市市级双百教改课题),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珠心算的学习计算优势在加减法,重点是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致力于儿童大脑的开发,而这些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的优势很明显,在高年级则显示出更多的不足,也就是说它有明显的时段性,所以我校1995年起只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以前是3年级以前,今年起改为2年级)进行珠心算实验,现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实验班升重点中学率喜人,特长学生竞赛一百多人次获省市及全国级奖,而且大面积学生素质得到长足的发展。(见前“珠心算的价值”的阐述)
三、在合适的地方进行珠心算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张卫国同志《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一文(见前)说得很好,我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适合搞珠心算的地方进行实验,我们应该看到在没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地方,珠心算所起的作用。它可以代替一些教具,可以代替现代教育手段起到教育益智和提高计算能力的作用。当然,发达地区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本着从实际出发选择更适合的手段。
总之,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全部照搬”,但是也不应该“一棍子打死”,而应该批判的继承和接收。顾伶沅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教育上的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
收集到网友们对珠心算的评论:
先来了解幼儿珠心算的学习过程:
(一)1.认识算盘,了解各部位名称,学会打算盘的姿势及正确握笔的方法。
2.0~10的认识,盘式图,珠象图,指法学习,想珠及组成分解。
3.直加直减:
先是在算盘上练习,一位数3~6笔加减混合算
一位数模拟心算
两位数模拟心算
三位数2~3笔不同数字不进位加减
(二)1.满五加,破五减(下五去凑,上凑去五),掌握凑数概念(两数相加合为5互称为凑数)算盘上练习心算
2.进位加退位减,掌握补数概念(和起来为10的两个数互为补数,)算盘心算
(三)1.破5进位加,退位满5减
2.破5进位加,退位满5减心算
3.两位数3~5笔加减算心算
再来说说学珠心算的利弊:
优:1.有利于提高记忆能力、培养注意力,珠心算速度的快慢、正确率的高低,关键在于脑中算盘的保持时间的长短、痕迹的深浅等等。2.有利于提高计算技能
弊:1.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孩子很难静下心来,教具较少。2.孩子对量的概念以及量与数的结合的概念掌握不是很好。3.由于珠心算是在珠算纯熟的基础上在脑子里打算盘,而后形成条件反射,直接心算得出结果的一种速算法,因此,要学好珠心算,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珠算。这就会使一些已经会简单加减心算的孩子由于无法熟练进行珠算,在脑中形成不了珠象图而导致无法进行珠心算。
我的建议:
1.学珠心算较枯燥,孩子很难坐得住,且需要家长在课后能复习练习,否则课程跟不上。珠心算课程的紧密联系性很强,上一堂颗没掌握,下一堂课就跟不上以致形成,恶性循环,2.已经学会加减的孩子就很难摆脱原有的数学概念,而去想象算盘进行珠算。这会给学珠心算带来很大的不利,在做简单运算时家长会搞不懂他到底心脑中有没有算盘。而到连加连减时,知道他心中并无算盘,还是以过往的经验运算已经晚了。
3.数学和珠心算的区别:学数学则相对有趣些,且课于课之间的练习并不是特别重要,它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孩子建立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交给孩子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及技能,发展孩子的智力,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数学兴趣,但这些在现阶段家长可能感觉不是很明显,不像珠心算上完之后,孩子能很迅速的算出,多笔加减运算,因此,数学强调是一个方法,帮助建立自己学习的能力,而珠心算则是一种技巧的训练。两者的教学目标和结果都不一样。
最好不要学珠心算
何为珠心算?就是在孩子心里建立起个算盘,把抽象的计算转化为形象的算盘上的拨珠子。
经过珠心算的孩子可以轻易计算出百位数的加减法。但我要问的是
1.幼儿的数理教育目的何在?
2.让幼儿学习计算百位数的加减法实际意义是什么?
3.用珠心算能算出百位数的加减法和清楚数量之间关系和转变过程能不能划等号?
4.珠心算是在培养才能还是在扼杀创造天赋?
幼儿通过数理学习应该可以弄明白量的含义,量之间的关系,量之间转化的条件和过程;弄明白抽象的数字概念,能分清抽象概念和实体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弄明白抽象符号系统的原理,知道各符号之间的关系。幼儿数理教育就是要引导他们能从各种各样的实体中,分辨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从一些实体所共有的特点归纳出一个模糊的影象,如都是同种颜色,硬度,方,大的之类,然后清晰化成一个抽象概念。然后引导他们建立实体和这抽象概念的关系,引导他们认识这些概念的关系。这本来是一个幼儿时期最能锻炼人对比辨析,归纳概括,逻辑推理能力的学习。
但珠心算呢,只是一个固化了的实体化计算模式,这又能锻炼什么呢,要孩子能计算百位数的加减有必要么?还请想让孩子学珠心算的家长三思。
再驳“珠心算”
“珠心算”能提高什么?
1,计算力,当然学了珠心算以后,看起来计算力是提高了,很小的孩子计算百位数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以此来判断计算力的话,那是当然,但我不是这样看计算力的。传统的拆分合并等简便计算法是很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孩子通过观察分析出式子中的特殊处来简化运算不正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么?当然学习“珠心算”的同时也能学习传统的简便计算,但这不也正说明传统简便计算有“珠心算”不可取代的地方么?如果单纯是以能计算百位千位的加算术来看,我看不出这中计算方法的实际意义。
2,注意力,当然是可以提高,如果他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话,怎么能在心中构造出一个算盘的形状,3,记忆力,当然也可以提高,因为他得记住珠子拨的位置,不然怎么能计算下去得到结果。
好了,现在我的结论是提高计算力,按我的观点我不同意,至于注意力和记忆力我没有异议。但问题是我想问大家的是,让孩子学计算就是为了培养他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么?数学教育本该是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思辩归纳。注意力可以通过他写生,观察动植物来培养,记忆力可以通过扩大他的视野,接触更多的东西来获得。但你又用什么来取代数学培养他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思辩归纳呢?
珠算是个非常先进的工具,无论从设计,表达算术理念,算法,还是成本上,珠算的发明是文明的一大进步!就是从现在的科学发展来看,珠算仍然有其实用价值。科技的先进与否不是看某国的科研进展到什么程度,而是有效,合理,促进进步。如果都要用最先进的东西,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算术?不是计算机都可以解决吗?(算个乘法,要电源,要验证机器可靠性,再输入数字,取得答案。相比珠心算的成本和效率,你看如何?)算术本身也是处理数据问题的工具。只是珠心算的计算方式有点不同而已。场合不同,使用效率也大大地不同!珠算是有其市场和效率的。我们不要轻易被先进二字所迷惑,而放弃了多样性!况且这个多样性从目前来看也并非是无价值的!
我不建议小孩小的时候学的本意是怕小孩学珠心算花时间,毕竟这是工具,小时候希望能多玩一下,等有了些数字基础再学更快些。:)看样子你们家小孩已经学有所成,能不能介绍一下,多大学的?学习过程如何?谢谢:)
5岁开始学,只学了一年,目前计算万位的连加连减的心算,速度比较慢,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练习。
小孩子的学校珠心算是主打,所以孩子每天都要练习,在学校练习40分钟,在家里练习30分钟,我觉得最好学校学,然后家里主要以其他的学科为主,齐头并进,效果会非常好,不要学校,家里都扑在珠心算上,孩子的时间也很宝贵,不可能只为珠心算花费所有的时间,在指导老师教得好的前提下,孩子学习起来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儿子现在小一,5分钟一百道的两位数加减法班上做得快的都是学过珠心算的,但是儿子同学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外甥女从小学珠心算,市里还得过名次,一年级算得很快,但是好像从三年级还是什么时候起越来越慢,后来问我们的数学老师,她也说了珠心算和后来的教学会搞混,原话我也没记住,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我只听说珠心算好像是很死板的数字逻辑运算,似乎学了珠心算后10以内的加减法都要很“严格的套公式”,就像电脑程序里的0和1,数字应该是用来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过程而不是思维结果,珠心算是不是只重视计算结果?难道算得快就代表数字(学)学得好,是不是有点偏颇?我家宝宝没学过,哪位家长有此经验一起分享给大家。
这么说吧,心珠算学的是加减法的技巧,1+1等于2,对心珠算来说这只是一串符号,孩子能够学到的是各种符号的快速反应。而数学,讲究的是数的概念,比如当你手头有1块钱的时候,你通过劳动又得到一块钱,你手头应该是多少钱。又比如-1的概念,为什么八百伴那里有地下一层,这在数值上是怎么体现的?(这是我女儿学前提的问题)。比如1-1的概念,1+(-1)的感念,这两个是一样的吗?我们手里有一样多的牌,当我给了你一张的时候,我和你手里各有多少牌?共有多少牌?
所以当小学老师要把这种数论的概念(也就是逻辑的概念)教给小孩子时,已经学过心珠算的小孩子会觉得这个有什么好学的,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习惯性的用技巧来计算,而不是真正懂得数的概念,这对今后掌握数学是不利的。
我孩子已经五年级毕业了,学前没有学过心珠算(但是经常做幼儿趣味题,即培养逻辑思维的),1,2年级在做一分钟快速运算时老拖后腿的,算不快,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算得很快,所以这并不妨碍她3年级以后的学习,从3年级开始我孩子就在数学上开始了领先优势。实事求是地说,在1、2年级加减算的快的小朋友在3年级以后并没有继续体现他们的优势,反而沉了下去,这方面小学老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相信她们吧。
再说一句玩笑话,我们要的是人脑,而不是计算器。人脑永远没有计算器计算的快,但是人脑可以发明计算器。
它与小学数学的算法确实有那么一点冲突,我儿子就是幼儿园开始学得,成绩还是优秀。刚上小学算题目时,比如2+3=几,他会用珠算的方法在脑子里拨算盘,再给出答案,而那些没学过的小朋友则会脱口而出,背都背得出来。后来,适应了也就好了,没有多大关系的。但我始终觉得,应该去学,因为初学珠心算是要求小朋友双手举在耳边,在脑子里拨珠子的,所以非常有利于小脑的开发。如果你没那么急功进利的话,不要管与小学数学有什么冲突的话,建议还是去学学。也许现在你看不出什么,但在以后肯定是有一定帮助的。
我觉得没有必要(学珠心算)。
当然也没有坏处。(本身没有坏处,但可能挤占孩子做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的时间)要训练小学生加减运算熟练心算技巧,还可以做扑克牌连加、连减游戏。要训练小学生四则运算熟练心算技巧,还可以做扑克牌24点游戏。现在计算器很普及,没有必要训练孩子算得多么快,只要会算就行了。
另外,在人的一生中,生活本身就需要做大量的四则运算,因此,只要会算了,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强化熟练”的过程,没有必要进行单独的“强化熟练”训练。
如同我们学会走路以后,没有必要专门训练“先进的走路方法”以求怎样走得更快、更好、步子更均匀......(竞走运动员除外),只要在需要走路的时候走路就行了 如果时间允许,参加一个珠心算班也是值得试试的。我儿子在幼儿园参加过,我认为对于激发数学兴趣以及后面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学珠心算到底对孩子的学习有没有帮助,这本来就是个倍受争议的话题。孩子要不要学珠心算最好还是让他自己做决定好了。珠心算最大的功效据说是对孩子右脑的开发,而不是计算能力的提高。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学了两三年的珠心算,十二岁过了国家能手一级,算十四位数的加减乘除比计算机还快,现在在北京八中念书。他妈妈说孩子学习珠心算以后在记忆力方面大有提高,基本能够做到过目不忘,思维能力很强,参加奥数比赛屡屡获奖。
我自己的孩子在四岁左右看到幼儿园的大孩子摆弄算盘,也吵着去学了大半年的珠心算(一周两节课),感觉她也是玩着玩着就学会了加减乘除,孩子觉得很有成就感,上学以后对数学的感觉一直不错。
建议楼主用“珠心算”搜索一下,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内容的:)
嘿嘿,我不是说过珠心算对孩子的学习有没有帮助到目前为止仍是众说纷纭么?我只客观地提到了我所看到的现象,并没有轻易下什么结论. 因为女儿学过大半年的珠心算,所以俺认识了好多学习过珠心算的孩子,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跟我提到过因为孩子学习过珠心算而对数学思维能力有什么约束的说法,倒是认识了不少学习过珠心算的儿童家长谈论过学习珠心算的意外收获.
我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孩子也许是个特例,但卓亚你能说你就不是个特例么?嘿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在数学原理的理解上有过人之处滴.
子晏妈妈你说的那几个链接我都看过了,谢谢。
其实对于珠心算的研究我是比较早的,当时我是看了浙江省慈溪(蒋先生老家)鸣鹤镇中心小学的成功后详加探索的。力求全面地比较它的利弊得失,史丰收的那些招数我自然也没放过。因为我本人也是在心算上心得颇多的人,而且核心内容均为原创。当时孩子是四岁左右,我思考它的意义有多大?但当孩子上学以前我就意识到这样做代价太高,培养出色的学习基本功珠算不如下棋更有趣味和深刻,而它的命门就是机械式的操练极易导致对于计算原理的误解和歪曲。
我对于心算的理解始于小学三年级,因为介绍我进全市最好学校的那位老师是兼职会计,因此我几乎每天下午下课后就到她的会计室那里去„过过瘾‟。我说过我特别笨,理解事物需要的时间长,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这就是我完全有别于那些聪明过人,记性特好,一学就会的优等生的地方;可另一方面推陈出新需要的恰恰是发问怀疑的精神,反复思考的习惯,在全局也就是系统化观点下审时度势的才干。
我们的数学教育语文教育,推而广之各种教育总是重视技巧,要求学生一定要记住,并且方式不够活跃,想象力的培养更是谈不上,因而越学越没有后劲,越学越依赖老师和教参,等到自己要独当一面的时候,对不起我还没有那样的装备,我还没有受过独立思考的训练,哪好哇。
这样的好学生看来没什么大不了,不可能成气候,他的同学可以偷笑了。
同一事物,可能我们所处的立场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眼里,卓亚你是施教者,你积极地思考,想要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模式,这一点我很钦佩。但我的立场只是个普通母亲,我不是高燕定,没有想过要给女儿设计人生的计划,我只是在女儿明确提出想要学习珠心算的时候了解了周围所有学习过和正在学习珠心算的孩子的现状,并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然后支持了女儿的想法。我没有对学习和没有学习过珠心算的人群分组进行长期跟踪采集足够的分析数据,我的判断并不是建立在以各方面的事实数据为前提然后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所得到的,但我通过各种途径所了解到的信息足以说服我支持女儿去过一把玩算盘的瘾。我没有刻意去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的打算,四岁的孩子,脑神经的生长正处于高峰期,能让她兴致勃勃地在双手的联拨的乐趣中做一些适当的思维体操是我的初衷,至于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后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我们来说,倒真的是买一送二的馈赠品了。
卓亚前面提到了用扑克牌游戏和下棋来取代珠心算的学习可能更有助于孩子的思维训练的说法,嘿嘿,这方面俺没有研究,没什么发言权。这样艰深的课题,还是交由你们这些热爱教育的人去慢慢研究吧:)
卓亚思考的比较深,子晏妈妈对子晏进行早期教育比较成功......我想没有如卓亚这样对数学做过这么多思考,我也没有对瑶瑶进行过早期教育,有没有给瑶瑶精心挑选过幼儿园,我估计瑶瑶幼儿园的珠心算班是个糊弄人的班,真正高质量的珠心算班不应该是这样的。我说说我的浅近的想法
珠心算的优点有:珠算方面,(1)形象的展示了10进制的法则,(2)珠算加减法训练可以熟练的认识和掌握“补数”(加起来是10 的数互为补数),有利于小学期间速算成绩、(3)双手珠算锻炼手脑协调,能提高思维能力,俗话说:心灵手巧嘛。(4)心算方面,把算盘印在脑子里,发展了大脑的照相能力。我没有这种能力,我女儿也没有,我猜卓亚应该是有的,卓亚的女儿也是有的(因为卓亚的记忆扑克牌方法和他的乘法速算法,需要在大脑里拼贴图形)。下盲棋也需要这种能力,因此下棋的高手应该都有这种能力。据说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也具有这种能力......卓亚为什么认为珠心算不如他的方法?我猜猜,卓亚说说我猜的对不对? 我自己打算盘只会加减,不会乘除,所以我后面是胡说了:珠算的乘除法不如卓亚的方法“有道理”,也就是说,不能体现“数学原理”。我说的对吗?
我没有对珠心算的效果做过追踪,不好做评价。
我家孩子小时没报班学过珠心算,学校里有没有这样的课程安排不详。
我自己倒是学数学类的,我学数学类的同学们的小孩也都到了高考的年龄,选择数学类专业的比例明显要高于一般人群。这些孩子小时候学不学珠心算的都有,从小学到高中各阶段奥数获得省级赛区奖的都不少。
楼主的孩子是否学,请继续听大家的建议。
第三篇:对党的再认识
对党的再认识
寻找自己的人生归属和方向
在听了严春华教授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来介绍他自己的入党经历和我们自学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后,我们在2013年10月19日进行了小组讨论,我们每个人就自己对于党的再认识和自己为什么要加入党进行了发言和深入的讨论,以下是对我们的小组成员发言的总结: 通过自学党的十八大报告后,再结合严春华教授的入党经历,王伟同学对于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明白了党是一个组织,明白了在入党之后他就不再孤单。他也谈到了现在入党是一种趋势,是人们心中的共同的意识,因为党是先进的,党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党来服务大众,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学习了关于党的知识之后,蔡得胜同学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以前他只是听着家族的人们说得入党是如何的好,他的家族也认为入党是家族的希望,但是他自己对于党的认识并不是很多,他只是知道加入党是自己家族的希望,在听了严春华教授的讲座之后,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他开始认识到了党的一切,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认识到入党也是自己人生的追求,是自己人生的归属和方向。
在认真的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后,邢继尧同学对党有了更深的理解。入党是他家族的传统,因此他的家族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党的发展,他也认识到党的宗旨便是服务大众,而我们的职业就是医生,我们的职业就是服务大众,所以党的先进性能够引领着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实现我们自己人生的价值,让我们个人的价值和党的价值能够结合起来。
学习了党的章程之后,再结合严春华教授的讲座,原备同学对于党的拥护的决心再一次加强。党是确实具有其先进性的,任何重大社会改革均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入党,不仅仅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荣誉,任何一个想要参与到社会改革,见证中国发展的人都应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弓伊宁的认识当中,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也需要先进积极分子保持党道德先进性,这样才能领导着整个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方。而我们作为当代北大的积极分子,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投身于党的建设当中去,去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让党的先进性引领我们前进,走向自己的未来。
对于樊梓怡来说,家族对入党十分的崇拜,这份崇拜,在她的家族中,由长至幼,始终热忱。党是神圣的,唯有心怀向往之心,方能体会崇高;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唯有心怀奉献之心,方能实现价值。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心怀对党的向往,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严纯华教授的讲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开始时不愿入党,到发现自己的错误,自主学习党纲,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风采。讲座之后,孙素花同学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入党,是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无论如何,党具有其先进性,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加入党组织,在党的大旗下走上一条坦然、坚定的道路,是孙素华同学的夙愿。
如果说责任日一个大学生必须上好的一课,那么,使命感和归属感则更难能可贵。张潇月同学一直想要见证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今有幸参与进来,党将会给她提供一种归属感,同时将为人生指明方向。21世纪,新的思想,新的舞台,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新一届的大学生党员必将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党作为领导阶层,往往会因为它的庄严而给人以距离感。对李芙蓉同学来说,以前对党还是比较陌生的。学习党纲之后,增强了她个人对党的崇拜。入党,通过对大众的服务,更加深入的体验社会,将我们从一种自惭自羞的状态中激发出来,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对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于洲同学认真思索之后发言,她认为,我们并不能因为党的工作便利或是其他优惠条件而加入,套用毛主席的话,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听完党课,我们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思想认识,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同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听完大家的阐述之后,大家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同时大家交流了自学党章和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并且一起进行了再次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以及制度加深了了解,明确了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两个目标,明确了党对每个个体的要求以及自已以后所应该做的、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自主学习之后,大家进行了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近五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了解了党在经济、政治、民生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同时了解的党在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及党的体系,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牢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新胜利的八点基本要求,同时学习党章,认真践行。总之,尽管还未入党,我们应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不让为人民服务成为一句空话。在见识了老一辈党员的风采之后,最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证明对党的忠诚。
现在来说,党还相对陌生。然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必将以实际行动,赢得党组织的信任,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四篇:对会计专业的再认识
对会计行业的再认识
一:会计的含义和智能
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智能,1: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2: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1:对国家宏观方面来讲.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是经济管理的基本环节,生成和提供及时、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是重要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都取决于会计工作。会计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能够为各方使用者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会计资料,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以小见到,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对企业微观来讲.(1)会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和依据。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对日常发生的业务能够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避免原始资料失真、核算不实、账实不符。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记账、结账、编制报表。对存货要建立存货盘点制度。对内对外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那么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使用者对内对外形式的判断。
(2)对企业的经营关况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控制和评价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比如通过盈利能力指标(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等)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可以分析出企业对债务偿还安全性的保障程度、财务结构的稳健度及自有资金对偿还债务风险的承受能力。而企业发展能力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累积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等)可以预示企业的市场前景、可持续发展潜力。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企业起到预测和预警作用。
(3)为企业的经营决策献计献策。对企业的各种企划进行数据分析,使企业能够规避风险、抢得先机、掌握主动,从而使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比如,对于作为企业所有者来说,他们为了选择投资对象、衡量投资风险、作出投资决策,不仅需要了解企业包括毛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内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也需要了解有关企业经营情况方面的信息;在投资决策中,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和方法,计算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效益,利用本利分析方法确定目标利润等。这些方法都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三:如何提升和巩固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1:国家宏观政策重视和帮扶
(1)加强会计学科教育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会计教育的课程建设新题目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会计学科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要进步学生综合素质,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后续教育。在教育体系上,要建立分层次的教育系统,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以案例为主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应大力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系统;再教育形式上,应不限于课堂教学,还应采取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
(2)出台政策巩固会计行业法律法规
新《会计法》规范了会计行为,对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起到了很大的功能,但某些方面操纵性差。如规定了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为“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没有明确哪些人是“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法律责任”一章提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重大损失”等词都没有量化,也无具体的解释,给执法带来了困难;对财务会计职员的激励机制也缺乏操纵性,国家应该不断完善会计行业管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行业.(3)加大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
处罚力度不大,不会对造假者带来威慑的功能。有些情况下违反会计法规,经常就只是批评教育,下不为例了之,或者是罚款了之,惩罚力度不大,对他们自身没有影响,还是一如既往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法》规定,对违反《会计法》有关规定,对个人处以3000至5万元的罚款。对企业的经济处罚最多是l0万元,对于造假所造成的损失,应引进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造假行为的震慑功能。2:企业内部监管和巩固
(1)完善内部监视体系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内部监控制度,把住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一关。会计内部监视必须改变会计负责人担任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做法,会计内部监视要夸大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会计职员对单位负责人负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其次要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督体系。保证注册会计师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谨慎原则。不但要进步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对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干预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而且,应规范会计事务所的审计用度,制定公道的价格,并把审计用度写在出具的审计报告里,接受监视,这样能减少事务所压价拉客而出具虚假报表的可能。
(2)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待遇.只有彻底尊重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待遇,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自身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为企业的经济生活做好把关人,为企业谋求正当利益的最大化,无论对企业和个人,都是一句多得的好事.3:个人自身不断学习和提高
(1)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会计工作是经济生活的基本环节,是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工作技能,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水平就无法提高。
(2)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正常的、有序的会计工作,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做保证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特别是股份制企业),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要求会计人员从最基本的环节抓起,努力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四: 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巨大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会计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实施会计人才战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此,《“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会计人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于关乎现代化建设伟大历史使命,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我国会计从人人员培养.(1)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
改革完善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增设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规范高级会计师考试与评审办法,建立科学的高级会计师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制度。继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及考试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考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考试流程,加强安全保密工作,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研究借鉴国外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经验,推进考试形式、考试科目和试题客观化改革,积极推进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国际认可进程。
(2)加大会计行业监管力度
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统一大纲、统一题库、统一标准,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健全会计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机制,重视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员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规范境外会计资格市场准入,加大会计市场监管力度。
(3)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指南,实行会计人员分类继续教育,切实提高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创新和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和手段,积极探索远程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培训方式。采取评估、考核、备案、公示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坚决打击继续教育机构乱收费、虚假培训等行为。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和相关人员能力框架,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中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与技能,提高利用信息技术从事会计审计和有关监管工作的能力,着力打造熟悉会计审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4)推动会计人才流动配置
从会计人才岗位特征和能力结构出发,完善会计人才评价标准,形成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动态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金银榜”发布制度和考试后跟踪评价机制,加强会计人才库建设,促进优秀会计人才脱颖而出;跟踪市场动态,提供供需信息,发布会计人才需求变化趋势报告,为用人单位和广大会计人才提供形式多样、切合需要的交流服务,积极推进会计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
(5)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
进一步强化总会计师参与单位财务经营决策的职能,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单位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设立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总会计师。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为用人单位科学选聘总会计师提供制度保障。
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我们通过社会实践,将学校所学会计基本知识,结合实际,在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对会计行业和会计工作的认识,不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个人的贡献,也有助于每个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提高.所以,我们会计从业人员应该从自身做
起,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会计工作实际能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五篇: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再认识
经过课堂学习和阅读《最寒冷的冬天》等相关书籍和资料,我对发生在62年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观点不一定正确,这里进行介绍。
一、“志愿军”最初称作“支援军”
中央军委作战部最初起草的命令中为中共中央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初定的名称是“支援军”。后来,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由其主持整理一个给毛泽东的会议情况报告。在这个报告整理稿上,周恩来将“支援军”均改为“边防军”;将后勤工作准备的服装改装一项中“决定参战部队均改穿朝鲜军装,待由朝鲜取回样式后,由后勤部布臵”一句,改为“决定参战部队均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臶,式样待取到后,由总后勤部布臵”。同时,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受中央军委委托在边防军军事会议上报告,讲到边防军将来可能到朝鲜作战时说:“到朝鲜去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现,穿朝鲜服装,用朝鲜番号。”
因此,在作出抗美援朝出兵决策前夕,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的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中,将军委作战部起草命令中的“中国人民支援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二、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是战争理论上的创举 朝鲜战阵爆发后,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在短短近三个天时间里,越过三八线,攻占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这迫使美国通过联合国组织联合国军于7月5日进入朝鲜参战。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金日成没有想到,这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酝酿已久的一个震惊世界的军事行动开始了,这就是仁川登陆。
仁川是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一个港口,距离汉城仅40公里,是朝鲜国立东西最狭窄的“蜂腰部位”。美军如果在这里登陆成功并且展开部队,就等于在北朝鲜军队的后方把朝鲜国上拦腰斩断,从而使在南朝鲜土地上的北朝鲜军队陷入包围之中,北朝鲜军队将会在由釜山展开的扇形战场上两面受敌。
但是,如果美军从仁川登陆,在理论上又恰恰违反了基本的军事常识,因为仁川港有着由巨大的海潮落差而形成的宽达24公里的淤泥,是“世界上最不宜进行登陆作战的港口之一”。
尽管当时志愿军曾三次提醒过金日成美军可能从仁川地区登陆,但正是这一点还是使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金日成忽视了使他的军队不久以后遭到重创的仁川港。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成功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仁川登陆是朝鲜战争初期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行动。其意义在于:
第一,解了朝鲜军队对釜山韩美联军之围,避免了韩美联军被赶下大海的被动局面,同时,扭转了战场格局,使韩美联军由被动防御转为战略反攻。
第二,仁川登陆使朝鲜军队遭受毁灭性打击,在全面大溃败中,朝鲜军队不仅损失了数十万军人,而且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坦克、火炮等技术装备,使朝鲜半岛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第三,联合国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形成了北朝鲜军队注定战败,北朝鲜注定亡国的形势,直接促成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坚定了出兵朝鲜,实施抗美援朝作战的决心。
仁川登陆的作战方案让联合国军在最不可能的地点,实现了成功登陆,扭转了当时被动的战局,这确实是这位美国将军晚年创造的一个能够永载世界军事史的作品。即便后来麦克阿瑟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但仁川登陆仍是战争理论的创举。
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的伤亡情况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000余人。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400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斗损失390,000余人。除战斗损失外,医院还收治过患病住院的军民450,000余人次,其中病亡者13,000余人,加上阵亡、因伤救治无效死亡等明确死亡者和失踪后估计已死亡者,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万余人左右。
但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册志愿军烈士名册中有些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出现不同职务,或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同一职务出现不同籍贯,因此肯定有一些是重复的。上述统计说明,无论作战减员还是非作战减员并非都是死亡,即便作战减员阵亡也仅占减员总数的1/3左右;这种统计是极为复杂的工作,只能是基本准确和接近准确;同一事情,不同部门统计,其结果也不相同。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 抗美援朝战争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交织进行,复杂尖锐,两军较量异常激烈。在一个幅员狭小的战场上,战争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喷气式飞机广泛使用于战场。战场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相差悬殊。美国是世界工业强国,美军具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实行现代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国经济落后,志愿军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部队作战。后虽有少量空军,也只能掩护主要交通运输线。
第三,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东西濒海、地幅狭长、山高林密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便于实施登陆作战和利用山地隐蔽军队、组织防御,但不便于发挥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效能和大兵团实施广泛机动。
第四,志愿军出国作战,就地补给或取之于敌都较困难,一切作战物资基本上靠国内供应,而且交通工具落后,加之美国空军的封锁破坏,供应困难,作战行动受到很大影响。“联合国军”依赖其现代化装备,能迅速完成补给,保障作战。这些特点,都制约着战争双方的战争指导,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五、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有些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总体评价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必要性问题。二是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得失问题。我认为,持这种认识的人,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一是不了解出兵抗美援朝是中国对美国当局干涉中国内政(派空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派海军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和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对中国大陆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必要反应。在中共中央决策抗美援朝之前,中国政府曾多次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动,并强烈要求美国空军和海军舰队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抗议美国侵入朝鲜的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镇乡村的轰炸扫射,要求美国军队撤出朝鲜,但都无明显效果。周恩来曾说:“过去我们是管过理过的,如向联合国控诉等。现在这样已经不够了,应有新的决策。”这个新的决策就是出兵抗美援朝。
二是不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一个整体,出兵抗美援朝是为了支援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救邻也是为己。如果不出兵抗美援朝,占当时中国重工业基地一半的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南地区就保证不了安全生产。不出兵抗美援朝,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大陆,新生的中国人民政权就不能很好的保持稳定。
三是不了解积贫积弱的新中国居然打败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切实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而经过这场战争,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扬眉吐气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也正是奠定于抗美援朝战争。
因此,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是应该肯定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吞并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军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我军的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