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建设
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工作总结与2009年工作要点
第一部分
2008年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2008年我院全体教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了大家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华工的政治热情,全院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深入学习和贯彻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一年来,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具体汇报如下:
一、学院概况
我院现设有:(1)4个系,分别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电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6个研究所,分别是材料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元器件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所、高分子研究所、光通信材料研究所和高技术陶瓷及应用研究所;(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聚合物成型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4)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1个院级中心实验室,下设高分子材料分室、无机材料分室、金属材料分室、电子材料分室;(6)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省级重点学科;(7)1个工程硕士点,材料工程;(8)4个本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装饰设计与新型材料、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和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广东省名牌专业。
学院现有在职教工204名(另有14名教工返聘),专任教师158名,教授43名(返聘教授12名),副教授48名,副研究员14名,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110人,教师中研究生毕业所占比例为89.9%,专任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高。
我院现有党支部 29个,其中教工支部13个,学生支部16个。党员总数为617名,其中教工党员117名,占教工总数的55.5%;研究生党员347名,占研究生总数的58.2%;本科生党员153名,占本科生总数的13.9%。2008年发展党员161人。预备党员75人,其中教工1人,学生74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共619人,其中教工2人,学生617人。
今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330人、研究生265人(其中:博士生54人,较2007年增加12.5%;硕士生211人,同比增加47.6%)。目前在校本科生1190人,在校研究生818人(包括:博士生231人、全日制硕士生572人和工程硕士15人)。
二、加强党建,团结进取,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1、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全面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学校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学院紧紧围绕“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学校新一轮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找问题,提思路,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学院科学发展;扎实了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逐步解决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深入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和健全党政共同负责运行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财经纪律,实行预算制,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紧密结合党中央的最新文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学院党委委员与各党支部书记同台学习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组织集体学习讨论八次,自学两次。
2、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丰富组织活动形式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学院党委、行政班子的换届工作,上半年学院各基层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并完成了学院工会、教代会、关工委分会换届工作;下半年完成了学院的系所换届工作。
做好学校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相关工作。及时推选与会代表和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在学校十五次党代会上,我院选举产生了校党委委员1名、校纪委委员1名。
做好组织发展工作,2008年发展学生党员161名,预备党员转正99名(其中教工1名)。学院党委积极关心刚入校的青年教工和海外归来的引进人才,解决好住房、实验室、配偶工作等问题,用组织对其工作生活的关心,使新教师对党组织产生感情,使之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今年已有新教工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做好党费收缴工作,严格执行党费使用管理规定。2008年4月起全国党费收缴标准调整,学院及时更新了党费收缴基数,并按新标准收缴党费。本年度完成了5万多党费的收缴工作。
结合与河源农村基层党支部互帮互助活动,开展专题组织活动。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意见》,与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的十二个村以及彭寨镇星丰村的党支部结对共建,广泛发动了学院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形式多样地开展“五个一”活动。在互帮互助活动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我院共赠送慰问金13100元,为困难学生捐赠助学金7750元,赠送慰问品、学习用品、文体用品、小学生读物等折合14923元。还准备了100棵良种山茶油树苗,待开春时移植。
3、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多样,成绩显著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目前学院本科生党员比例达到17.1%,比去年同期增长7%,研究生党员达到64.4%。建立了研究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信息网络化管理,使党员的发展工作及党支部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全面化。
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做好稳定工作。在雨雪冰冻、西藏打砸抢事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事件中,学院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和受灾学生的动态,积极引导,做好耐心细致的安抚工作,维护了学院的团结稳定的局面。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广泛调动广大师生参加的积极性。认真组织学生和作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比赛。其中,1项作品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赛区二等奖、1项作品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赛区一等奖、1项作品获“绿动未来·2008绿色创投方案评选”绿色创意优胜奖、1项作品获2008年广州青少年“迎奥运”知识产权创新大赛特别奖、1项作品获第六届“挑战杯”毅昌科技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作品获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
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多方面取得校友和企业的支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信息资源。2008届本科生毕业生参加就业人数为197人,就业率达98%,2008届研究生参与就业人数206人,就业率达到97%。
积极参与申报学生思想教育研究课题,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水平。今年,我院共有6人申报三项课题研究,1项获得立项。
4、强化指导,服务民生,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学校保密制度。切实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及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保密责任书,确保顺利通过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在2008年7月召开的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我院荣获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大力加强文化、宣传工作。学院加强了通讯报道工作,增加了宣传力度,多篇通讯稿得到学校采用,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全院校范围内组织开展“校训解读”系列活动,解读校训,弘扬精神,共获得校训征文比赛二等奖和演讲比赛一等奖各1名。积极发动党员群众支援四川省及周边地震灾区。师生员工为地震灾区捐款共计十余万元。另外,学院党委和广大党员师生缴纳了五万六千多元的特殊党费;工会教代会认真组织各项群体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组织女教职工到番禺宝桑园活动,组织参加了学校校庆运动会、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排球比赛并获奖,组织全院教职工参加2008年健康环湖跑,参与慰问住院教职工等各种公益活动。
关工委分会密切配合学院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关工委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配合做好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关工委同志认真细致地审阅入党材料,对新党员进行入党谈话教育。切实关怀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组织了新生座谈会,并给困难学生发放了帮困助学金。
深刻认识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层层落实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利用公告栏、学院网页大力做好计生宣传,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学生的计生意识,做好计生函调、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一年来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现象,圆满完成学校计生管理任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三、以人为本,扎实求新,建设一流学科
1、主要由我院负责的“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材料科学与制备成形”I类科技创新平台和由我院负责的“纳米生物材料科技创新平台”(II类)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积极准备验收工作。
2、十一五“211”工程三期建设3个方向(通过评审验收):光电与生物响应特种功能材料;通用非金属材料的多尺度结构、高性能化与环境友好化;外场作用下材料制备、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
3、与北京京东方公司合作获批共建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4、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培育与广州市纳米生物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四、锐意创新,产学研结合,实现科研跨越式发展
1、科研项目
2008年度我院科研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和较快发展的势头,合同项目146项,合同总经费达1亿4641万元,与2007年相比新增合同项目25项,是2007年合同总经费的3.5倍。其中横向合同项目87项,总经费1786.6万元;纵向合同项目59项,总经费12854.6万元。同比2007年横向、纵向合同经费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纵向合同经费增幅较大。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到位科研经费5669万元(含国库支付经费2900万元)。
获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课题1项(全校1项),获批973计划课题3项(全校5项),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总经费1680万元,年度经费首次超千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含国基重点项目与国基-省基联合重点项目各1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年度经费首次超千万元。获批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平板显示产业专项资金项目1项,获广东省“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专项1项,获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2项,获广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项,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其它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目前,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基地项目进入答辩1项。2008年我院横向合同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其中合同经费大于50万元的项目共有9项。我院科研申请由传统学科向新学科、新领域阔步迈进!
2、科研成就
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曹镛院士等的“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的研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公示阶段);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项目5项。全院全年共申请专利81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9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授权专利25项,其中发明授权23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
本年度全院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刊物发表论文548篇,其中核心、统计源论文315篇,其中被SCIE收录131篇,被EI收录81篇,被ISTP收录21篇。其中高档次论文(影响因子大于3.0论文)16篇,彭晓宏副研究员在期刊Chem.Soc.Rev.(影响因子13.69)发表文章。
3、学术交流
2008年我院共举办学术会议和各种研讨会20场,邀请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黑格教授、中科院院士卢柯教授等在内的国内国际知名学者;举办具有特色的“首届材料学院学术论坛”,协助举办“2008年中国材料研讨会”;与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院签订合作研究备忘录;出国(境)进修学习或合作研究31人次,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院的学术氛围,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
五、引培并重,齐抓共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今年新进教师16名,其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5名,包括在《Science》发表过文章的杜昶特聘教授。截至2008年,学院成功申报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六批共13名,进一步充实了教师队伍;大大加强了“长江学者”推荐力度,今年学院推荐申报了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聘请了4名包括闵乃本院士在内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加大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遴选了院级杰出青年教师培养对象,从985三期建设中给予较大力度的配套支持。学院中青年教师也茁壮成长:如朱旭辉副教授主持了1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彭晓宏副研究员在高影响因子期刊Chem.Soc.Rev.(IF=13.69)上发表了文章;在学院已有1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基础上,今年又有3名青年教师获得批准;新增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五批培养对象3名。
六、注重基础,突出特色,努力培养三创型人才
2008年初,学校进行学院和学科调整后,原机械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金属材料部分和原物理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调整并入到了材料学院,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更完整、综合实力更强。在新形势下,我院积极做好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各方面的工作,并在探索中寻求改革,力求培养出朝气蓬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具体情况如下: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阶段的各项要求,全面推进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在2008年学校组织的开课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活动中,我院教师的优良率达100%,其中优秀率达44.8%。
2、我院朱敏教授负责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吴建青教授负责的《陶瓷工艺原理》和苏达根教授负责的《土木工程材料》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3、我院教师在2008年获第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9篇,编写出版教材5本,其中苏达根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童真教授2008年被评为第四届校级“教学名师”。
4、我院广大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科生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我院有3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准立项资助,共有37名优秀本科生被推荐为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占应届本科毕业生的14.2%,其中有14名分别被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录取。
5、注重生源质量,认真做好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研究生的生源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首要环节。我院以“科学复试”为切入点,立足于学院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公平、公正地复试原则,遵从有序地师生双向选择程序,从而扎实稳妥地完成了全日制硕士生的招生工作。在2008年下半年的2009级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中,我院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我院接收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外校推免生25人、本校推免生20人。积极组织和开展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推荐工作。
6、强化与健全培养、管理制度,加大研究生培养的监管力度,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1)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完善研究生教学课程体系。在校研究生院和学院学位委员会的领导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学科调整的要求、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将原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的“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课程进行科学的整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修订工作力求体现“科学、规范、拓宽、求新”的原则,对博士和硕士的各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合和修订;积极组织申报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支持本院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积极组织年轻导师参与研究生课堂教学比赛。
(2)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研究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3)严把毕业关口,顺利完成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环节。今年,我院共有214名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工作。我院有5篇论文获得2008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校共18篇。其中,材料学专业王秀鹏同学(导师叶建东教授)的论文《新型可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与性能》入选2008年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7、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工作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公派研究生项目;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联合机械与汽车学院,积极组织申报了2009年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的“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
8、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络,积极拓展工程硕士优质生源。由于专业和企业背景等原因,我院的工程硕士招生一直不太理想。今年,学院通过整合资源、调整方向、强强联合等方式对工程硕士的招生宣传和招生过程管理等环节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实时指导,增加了光电显示方向,发动和调动老师与校友的积极性,建立校企多方合作机制,经过拜访企业、争取生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希望明年的工程硕士招生能在此基础上有更大地发展和更好的效果。
七、理顺关系,规范管理,保障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了材料学院科研和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学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在2008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实验室的调整和改造工作
在学校领导及实验室和设备管理处的支持下,学院领导班子经过对搬迁方案广泛征求意见以及大量的思想工作,使得4号楼和陶机楼实验室的搬迁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经过将近1年的准备和施工,教育部修购项目25号楼屋顶防漏、实验室通风、废气废水处理系统的安装与改造工程已经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学生和老师对该工程的反应良好,基本解决了25号楼存在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保证了有关人员师生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准备
为了申报省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撰写了申报材料,录制了介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录象和实验教学录象,建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申报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3、实验室管理与安全
(1)学院实验室共有设备7104台(套),总价值12396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设备214台(套),价值7896万元。2008年新增设备284台(套),价值:547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7台(套),价值373万元。通过相关老师和实验室人员的管理,设备运行有序,保证了科研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2)为本科生开出59个实验,其中内容有设计性的实验40个,有创新性的实验42个,综合性实验42个。对本科生的课外科研活动的实验进行了指导,较好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
(3)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实验室使用记录、大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记录齐备,做到了帐、物、管理人对号。
(4)加强了管制药品和危险品的管理工作,规范了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加强了消防安全检查,对25号楼通风井等易于出现隐患的地方进行了整改。在25号楼和28号楼安装了电子防盗系统,对早晚等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时段加强了管理。
八、主要存在问题
1、部分教师在科研和研究生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对本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对本科教学的热情不高,投入的精力不够,平时调停课较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2、在鼓励及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编写高水平的教材方面取得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在高档次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及主编的有重要影响的统编教材数量较少;
3、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
4、实验室设备共享不充分,实验室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
5、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6、学生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组织开展活动的需求。
7、对外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部分
2009年工作要点
一、组织全院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单位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行风、政风教育;推行院务公开,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原则,创造和谐环境,构建高效廉洁、和谐、健康、科学发展机制。
二、积极探索和总结团队管理情况下,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巩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建立组织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党员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教师、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保证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质量,稳步提高数量。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培养政治思想作风过硬、团结、积极向上的“三创型”优秀人才的新模式。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学生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为建设文明、和谐稳定的华工校园作出贡献。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升学压力大的情况下,加强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千方百计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广开就业门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四、充分发挥工会和教代会的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老师们有更多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机会,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积极探索和总结发挥关工委在教工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机制和方法,保持关工委的工作热情,为学生工作献计、献策,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等。加强与校友间的联络,打开校友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拓展办学、科研资源和实现科技成果转移的途径。
五、继续做好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和指导工作;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和消防安全宣传活动,落实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责任和伤亡事故。
六、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相关措施,关心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院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学院本科教学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和吸引优秀生源,切实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上积极与境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培养优秀人才。
改变我院科研强,本科教学不受重视的印象,在保持我院近几年本科教学良好发展态势的情况下,2009年力争在本科教学标志性成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争取获得2项第六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以现有的2门国家精品课程和7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争取新增国家特色专业1个,新增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各1门、新增校级精品课程1~2门,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名; 2009年编写出版高水平教材5本以上,在公开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以上。
七、做好“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积极、高效开展“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工作,完成2009年度的各项建设任务;提前布署和准备,做好“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论证、申请和立项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大学和协会等沟通,做好“十二五”科技项目的建议工作;针对目前中小型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危机,开展技术合作与服务,积极扶持他们完成产品升级、换代或产品结构的转移。
八、继续做好“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广东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重点学科的培育工作,2008年在“生物医学工程”一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模式、机制和条件支撑上,争取获得突破;继续加大领军人才、学科建设与发展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利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大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猎取人才信息,创造条件吸引他们来校工作,以满足我院现有学科与新兴学科方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
九、将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与工程中心的申报与建设作为今年学院科技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高分子光电材料研究领域继续深入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工作,发表更多高水平学术论文,为明年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奖作好充分的准备。继续拓展科研资源,争取2009年学院科研到位经费较2008年增加10%。
十、实现全部大型设备信息网上共享,建设大型设备网上预约系统,实现通用设备和部分大型设备共享;完善和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实验室的分级责任制,加强实验室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实验系列老师的整体水平、保证实验教学和科学实验的质量为目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实验系列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实验室安全与防范管理,完成8号楼、14号楼和25号楼电子监视系统的安装工作,对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行安全教育准入制。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的申报材料,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本年度申报并取得成功。
十一、集思广益,开拓渠道,通过拓展专业学位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技术服务与咨询等途径,一方面,为社会多作贡献,另一方面,提高学院的自主财力。
第二篇: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团结进取(团代会工作报告)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团结进取
不断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在共青团xxx中第XX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二00八年十月十三日)
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代表们:
大家好!
首先,向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校第十八次团代会的各位领导和兄弟学校团委书记,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蚌埠X中第十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共青团蚌埠三中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全团开展“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活动”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校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
大会的主题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进取,不断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过去三年工作回顾
自2005年蚌埠三中第十七次团代会以来的三年,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三年,是广大团员青年争创业绩、勇开新风的三年,是团的工作与我校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的三年。
我校团委在校党总支和上级团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与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广大青年发展需求相结合,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实效的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团工作的自身特色。团的各项任务都得到了全面落实,实现了我校团工作的新发展,连续多年被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团委”、蚌埠市“五四红旗团委” 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确定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使我校共青团工作实现了新发展、新超越。
一、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团员青年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团委在对团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校训“友爱、勤奋、求是、创新”为主要内容,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宣扬“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践行公民道德建设规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初步形成了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爱国主义鼓舞人、以仪式教育提高人、以特色活动培养人、以先进榜样激励人的教育模式。通过团组织的努力作为,一方面推进了思想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赢得了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从而赢得了团组织应有的地位。
(一)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等武装青年,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思想素质的提高,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关键。我校团委主要通过中学生团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开展活动,通过开展讨论会和小型知识竞赛等形式学习团的知识。发动学生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消防安全教育、“爱祖国 学法律 创和谐”普法教育等系列活动。明确了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二)以爱国主义鼓舞人,坚持用有形载体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我校坚持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旋律”来鼓舞青少年。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把国旗下的讲话作为德育教育的阵地之一。另外,结合一些重大节日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学雷锋”、纪念“五·四”、“迎国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活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开展了爱国专题黑板报、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注重把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并赋予时代特色。
(三)以仪式教育提高人,坚持规范开展仪式教育,把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将“入团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超龄团员退团仪式、“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活动,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想素质的提升。
(四)以先进榜样激励人,坚持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早日成才。校团委响应上级团组织和党总支的号召,先后开展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先进团支部”、“运动会感动人物”的评选。三年来,有近百名团员青年获得省、市表彰。上届学生会主席顾康安琪同学荣获“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并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为广大团员树立了榜样,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注重团干部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团的自身功能,抓好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教育青年、引导青年,以服务于学生、学校、社会为宗旨,树立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的工作思路。
(一)认真抓好团支部和团总支的组织建设。指导各班成立了团支部和各年级团总支。定期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指导团干部开展工作,教育团干部增强团员意识,使团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地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团的工作的开展。
(二)团干部素质是团的工作开展先决条件,所以我们一直注重对团干部的培训,利用团支书例会时间,组织团干部进行“增强团员意识”教育,要求活动见计划、学习有心得。坚持每周四下午三节课后的团员活动,通过组织活动,进一步加深团员之间的感情、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对团组织的认识,增进对团的感情,加强作为一名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史命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认真抓好团员发展与表彰工作。发展团员做到循序渐进、注重实效。通过推选、培训、考试、谈心、考察、班主任提供参考意见、团支部和团委审定等程序对全校入团积极分子进行系统教育和审核。三年来,经过团校培训,先后发展了700多名同学入团。
(四)抓好“推优工作”,推荐优秀团员做为党的发展对象。三年来,我校团委向先后党组织推荐十余名教工团员,其中朱东、李季等7名教工团员已发展为中共党员。
(五)加强团委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
1、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中,配合政教处对校园卫生,秩序,晨检、食堂餐检、公物检查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培养他们“来源于同学,服务于同学”的意识。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校园篮球赛、地画大赛、书法比赛、摄影大赛、“浪潮”征文比赛、“我学习我快乐”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又联络了感情,锻炼了能力。
三、以活动为载体,活跃团的工作。
根据青少年特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组织有实效的主题教育,使广大团员在活动中,受教育、起作用,做贡献、长才干。
(一)2005年9月,学校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在全校团员中开展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在活动中,营造气氛、大力宣传,组织动员大会,制做展板和大幅标语,宣传团的基本知识和“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要求、安排和内容等。每班支部下发了学习材料,要求每位团员做学习笔记,并组织开展团干部学习讨论会。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增进广大青年团员的责任感,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团员青年的团员意识,提高认识水平,能自觉地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二)积极与社区联系,形成和谐共建关系。在3月学雷锋活动中,团委组织团员将环保活动带出校园,走向社区,在解放街道汽车八队进行环保系列活动,清扫街道、清理小广告、回收废旧电池、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受到居民好评,促进了社区与学校的和谐共建。
(三)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发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阵地宣传作用;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团课评比、手抄报、征文比赛等形式在全校各团支部中举行了“践行‘八荣八耻’从我做起”主题教育,在同学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八荣八耻”真正“入眼、入脑、入耳、入心”。
(四)大力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团员创新能力。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就中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创办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先后建立了学生记者站、广播站、舞蹈队、计算机兴趣小组等多种社团,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五)“爱心助学”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校团委积极与社会一些企事业单位联系,资助我校家庭贫困学生,使他们不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或影响学习和健康发展。每年从社会募集善款和慰问品近两万元。同时,我校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每学期以奖学金的形式发放给贫困学生。解决了贫困学子的实际困难。
我校学生在得到社会的帮助后,也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国家和人民。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非常时期,我校青年学生向地震灾区捐款64737.3元。这是爱心引起的连锁反应,它将使爱心的接力棒永不停息地传递下去。
(六)为营造书香校园,掀起我校师生的读书热情,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素质,校团委牵头组织教工团员成立核心小组,带动全校师生创建“读书沙龙”。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积极做好学校宣传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抓住高中生特点,发挥广播站,文学社,宣传栏、板报的舆论阵地作用。对于校内外发生的最新动态,努力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板报是每个班最直观最传统宣传形式,团委定期组织各班出主题板报,如“新春畅想”、“一二九——勿忘国耻”、“走进科技”、“园丁礼赞”、“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等。
广播站工作每日安排不同类型的内容,如体育沙龙、异域风情、英语之角、时事新闻、祝福快递、名曲欣赏等。
五、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扎实,成果显著。
在“安徽省2006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项目《锯齿形修“封口模具”套》、《五河野生大豆杂交实验》、《无动力上进气、下排气式家用节能煤炉》获省二等奖;《多功能气路控制阀》获省三等奖;
2006年全国“第五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大赛”中,我校项目《多功能自行车》获银奖,《校园水冲式公厕节水箱》获铜奖;
“安徽省2006年青少年科技论坛”中,我校项目《运用物理方法查找河堤库坝蚁巢》获第一名。
2007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科技项目《磁动力无线胶囊式微型胃肠机器人》、《利用物理方法查找河堤库坝蚁巢》、《利用水的附着力去除水中沙石》荣获全省二等奖,《电缆及断点无损检测》获三等奖,《不同摘薹高度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荣获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2008年我校项目《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的生物抗褐变作用的研究》获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回顾三年来的团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第一、围绕中心是重点。学校共青团组织要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开展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促进共青团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二、发挥优势是关键。学校共青团组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以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始终保持我校共青团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加强建设是保证。团组织要根据青年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建设,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团组织更好地凝聚、引导、教育、服务青年。
第四、勇于创新是动力。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要不断探索与教育发展、青年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保持团的先进性、吸引力和生命力。
各位代表,三年来我校团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党总支、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与学校各支部、广大团员青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校团工作还存在不少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与上级团组织和党支部的要求以及团员青年的期望尚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在:少数团员的团员意识不强,没有发挥好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员的思想动态有时把握不及时;在课改新形式下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还不够。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与提高。
今后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任务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共青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按照校党总支和上级团委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信念、努力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不断把我校共青团的事业推向前进。
今后三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以提高广大团员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完善团的自身建设,引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与时俱进,善于创新,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针对我校的发展方向和团员现状,今后,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任务是:在学校党总支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全面加强组织建设,培养和提高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使团组织富有号召力和战斗力;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团员意识,增强团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团员在学习上、学校各项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更加优良的班风和校风,使我校团的工作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
一、坚持思想育人,提高团员青年的道德水平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以“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和“入团宣誓仪式”为抓手,通过国旗下讲话、专题报告会、纪念活动、演讲征文等途径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时代感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落实到刻苦学习、练就技能、服务社会的实践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学生社团、中学生团校和业余党团校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互助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
(二)强化学生德育教育。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深入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团员青年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二、加强团员队伍和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坚持正面教育,多渠道教育团员,把团员意识教育贯穿到团员发展、团员评议、组织生活、主题活动等各项工作中去,实现团员意识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在“学团章、戴团徽、唱团歌、举团旗”班级主题教育中增强团员意识。
(二)贯彻“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团员,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的方针,严格程序、把好入口关,以培养教育为重点,做好团员发展工作。
(三)办好学生业余党校,不断壮大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党总支的指导帮助下,把“推优”工作纳入青年党员发展规划中,积极发展条件成熟的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四)指导学生会开展工作,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工作能力。
进一步加强学生会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会干部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会干部的管理能力,进一步明确学生会的职能、管理的范围、管理方法等,建立健全学生会各项工作制度,使学生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正常化、制度化。另外还要加大学生会的宣传力度,使每个学生能知道学生会,了解学生会的工作范围、职责等,以便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定期开展各年级团干部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发挥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干部要勤于学习,乐于学习,争做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头羊。
(五)不断树立先进典型,评选表彰“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青少年。同时,对落后的团员要经常进行帮助教育。
三、健全团员考核机制,保持团的先进性。
要求共青团员模范遵守学校和团的日常行为常规,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组织纪律性,积极向上,勇于争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生中的带头人。通过考评,起到表彰优秀、鞭策后进的作用,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四、优化各项活动设计,增强团的生命力。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团委将立足本校实际,结合上级团委的要求,每年优化设计二至三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板报、橱窗、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形式广泛宣传,激发广大团员的创新热情,开展经常性的创新活动和科技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广大团员的科学素养,用新颖的活动凝聚团员,在活动中锻炼广大团员。
(二)紧扣青年的需求和爱好,大力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成人宣誓、趣味竞赛”等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的校园体育和文化活动。继续抓好学生社团发展,重点建设以学生社团为主导的文体技能型的学生第二课堂,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继续加强法制教育,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
团委将积极配合政教处,加强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力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另一方面要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努力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环境。
六、依托教工团支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的人数不断增加,占教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青年教师是活跃在我校课堂内外的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教工团支部工作成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点。
完善教工团支部组织建设,召开支部大会,选举支部委员,各支部委员各司其职,尽心为广大青年教师服务。积极将政治思想成熟、作风过硬的优秀教师向党组织推荐。
联合学校工会等部门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丰富青年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积极配合学校办公室,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各位代表,立足校情,眺望远方,我们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校党总支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全校团员青年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把共青团工作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境界。我们相信,这次团代会的召开,必将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进一步激励我校团员青年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活力。
第三篇: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共创辉煌李淑丽
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共创辉煌——2011年教师节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夏的艳阳孕育了秋的收获,九月的季节带来了美的赞歌。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进校报到,盎然生机催人奋进;今天,我们又欢聚一堂,共庆第27个教师节,又使人由衷欣慰。在此,我谨代表全院教师特别是今天受到表彰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向为学院发展呕心沥血、规划决策的学院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向志存高远、励志拼搏的莘莘学子表达良好祝愿:祝大家节日愉快。
教师职业,平凡而又崇高、普通而又特殊,播种希望,传承文明,规划未来,用自己默默无闻的生命谱写着时代华章。
过去的一学年里,在院党委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图强、破浪前行。全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积极推进了各项事业良好而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学院未来的改革描绘了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新蓝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申报成功为我院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填补了扬州地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空白。在内涵建设,打造优秀校园文化,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当前,学院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而又十分关键的时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转入为期三年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全面建设工作。这既是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恰逢的发展良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建设工作中来。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做好省级示范性高职院全面建设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根本任务。
教师,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我们虽然只是站在三尺讲台,但更是站在学生的心里。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唯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我们要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牢记肩负的职责,以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为目标,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乐于奉献,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好书是我们的天职,育好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自觉为人师表,做道德表率,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高尚的道德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素质型的高技能人才。
教师职业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古老而常新,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完善,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健全。作为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充实自我,“教师应当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继续认真学习、领会《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学院2011年工作要点》精神,明确学院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抓紧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善于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面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勇于探索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不断调整完善知识结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精品课程建设步伐。注重吸收新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在研究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升师能,勇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高尚的形象赢得社会的尊敬。
纵观学院的发展历程,从昨天到今天,日趋成熟,从今天到明天,任重道远。辛勤耕耘,花园里定会鲜花灿烂;用心血浇灌,果园中必然芬芳弥漫。让我们同心同德、拼搏进取、携手共进,为学生的成长恪尽职守,为学院的发展无私奉献,为学院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万事如意!
李淑丽
2011.9.9
第四篇: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学院是大学办学的主体和承载,因此探索研究型学院的建设模式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和关键。材料与冶金学院作为承载着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学院,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一二期的学科和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学科队伍、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指标均居同类学科前茅。学院目前拥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教育部等省级科学
研究基地,以材料和冶金为核心的学科群的队伍资源、学术资源、科研资源、研究生资源等学科资源均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基地与学科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学科资源优势,顺应“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目标,材料与冶金学院(以下简称材冶学院)探索新形势下的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学术带头人与教学带头人相结合、推进以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以及依托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基地)发展学科建设和建设特色专业的设想。
一、研究型大学框架下的研究型学院的定位
1.研究型学院的评价标准
在现行的体制下,学院是高等学校以学科群划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学院实现并实践着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职能。在研究型大学的尺度下,有关人士提出了衡量高校的学院是否具备研究型学院的基础和条件的主要指标:
(1)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至少科研和教学并重,有些学院的研究工作量要大于教学工作量。
(2)著名的科学家。有院士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
(3)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应是一支队伍在有组织、有目的地“攻城拔寨”,而不只是孤家寡人、单枪匹马维持生计。
(4)互相支撑的学科群。较多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覆盖较广泛的二级学科博士点。
(5)国家级科研基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6)相当规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其与在校本科生之比应达到1:2;其与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之比应达到6:1。
(7)相当规模的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8)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诸如“973”、“863”、“十五攻关”和国家基金等高层次基础研究项目和重要工程项目。
(9)充足的科研经费,按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计算,年平均经费额应达到6万元以上。
(10)杰出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利、著作和核心技术。生均论著数应达到2以上,师均论著数应达到6以上。
2.我院建设研究型学院的基础
材冶学院在平台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涵盖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冶金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8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科研总量、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申请已达到一定规模。2008科研总进款5640余万元,其中纵向2760万元,比上一增加了78.87%;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发表论文660余篇,申报专利43项,授权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
(3)全面超额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各项预定指标。目前,平台建设所依托的研究基地已增加到17个,形成了各研究方向以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平台的研究工作格局。
(4)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9人。共有教职工287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教授51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35人、副教授77人)、工程与实验技术人员33人。
(5)根据学位点层次、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规模,学院已进入教学研究型(本、硕博比率>3:1)向研究型(本、硕博比率<1.5:1)转变阶段,目前学院有在籍本科生2044人,研究生1691人。
3.与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的比较
各项指标比较表
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 材料与冶金学院的指标
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 科学研究工作量大于教学工作量
著名的科学家 3名院士、3名学科评议组成员
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 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
互相支撑的学科群 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博士点,跨5个一级学科
国家级科研基地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7个省部级基地
相当规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与本科生比达到1:2;其与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之比应达到6:1。研究生与本科生比1:1;其与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之比达到7:1
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 欠缺“
第五篇: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再塑文明建设新篇章(精神文明)
团结务实 开拓创新 再塑文明建设新篇章
——额敏县财政局届满复验自治区文明单位情况汇报
一、额敏县财政局概况:
额敏县财政局位于县城镇前进北路2号,现有在职干部职工68人,离退休干部职工14人,全局由汉、哈、维、回、蒙、俄、藏七个民族组成。共有党员51人,在职党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81%;在文化结构上,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占91%;在年龄层次上中青年干部占80%以上。局机关内设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农业综合开发办、乡镇财政管理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四个副科级机构,有行政办公室、预算、农财、行政政法、科教文、社保、经建、综合、会计事务、企财等18个股室。配备有局党组书记、局长各1名,副局长2名,总会计师1名,纪检组长1名,农发办、国资中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任各一名。局内机关党支部、工会、青年团、女工委、计生等组织健全。全局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可以说日新月异,长足发展,特别是精神文明再创建工作,在各级文明委的精心关怀支持下,使我局“抓关键建团结的班子,抓管理建高素质的队伍,抓监督创勤廉的政风,抓规范创优质的服务,抓目标责任创务实的业绩”的总体目标成为现实,带出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财政队伍,有力地促进了财政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局自1997年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以来,时刻没有放松再创建工作,1999年、2002年、2005、2008年四次复验合格后,将申报创建国家文明单位作为奋斗目标,做到了常抓不懈。现就2008年自治区文明单位届满复验合格以来的额敏县财政局自治区文明单位再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额敏县财政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的工作精神,已得到县委、政府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公认和好评,班子中的每一成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在财政各项工作中分工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了集体领导的作用。工作中始终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全局总体规划,摆在重要位置。二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在局内成立了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行业纠风、综合治理、财政法制、工、青、妇、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机构健全。三是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同财政各项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安排,整体推进,做到了统一安排,统一布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四是做好宣教育工作,不论在会上会下,还是日常的工作中,时刻教育全局干部职工争做文明单位的文明职工。五是措施到位,管理机制健全,责任措施明确,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六是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同各项财政工作考核融为一体,把日常督促与年终总评相结合,极大的促进了全局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
(二)以人为本,造就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财政局是一个经济管理的综合部门,专业性强,工作业务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没有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财政队伍,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对财政工作的新要求,也无法适应县上各项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更谈不上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为此,我局长期以来就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四有”新人摆在了各项基础工作的首位。采取学习、教育、业务考核、政治考试、培训等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办法,极大促进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双提高,为做好财政工作,创建文明单位夯实了基础。其具体做法是:
一是坚持每周五(或周三)学习日制度,按照学习计划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首先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习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十七大精神,为使学习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讲求实效,党组、局委根据每次的学习内容,出一些学习思考题目,不定期地进行抽查考核,从而使学习与讨论结合起来,学习与实用结合起来。特别是近三年,我们认真学习了两会精神、十七大精神,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在学习的各阶段,每位干部都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对照检查,使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普遍提高,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是积极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做到了《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学习资料人手一册,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并利用财政简讯、学习园地、黑板报、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在新形势下抓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三是广泛开展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拒腐防变的警世教育。通过贯彻学习中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党纪政纪条例条规的各项制度规定,增强了遵纪守法意识。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活动。以沈浩、杨善洲等先进事迹在党员干部中掀起今天当干部为什么?今后应留点什么?等多种形式的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思想上筑起了牢固的反腐防线。
四是注重专业技能和更新知识的培训,并把其作为财政工作人员后继再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断地对全局工作人员进行岗上培训,鼓励职工进行学历教育。在近三年中,我局已有5人通过党校本科教育,取得毕业证书,还有8人正在接受大本教育,已有部分人通过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取得了初、中级资格证书。年轻同志工作之余都把精力放在了学习上,使财政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正是由于我局注重对广大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才有了现今这支拉的出,打的硬的财政干部队伍。
(三)开拓创新,再创财政工作新业绩。
额敏县是一个财政困难县,如何摆脱困难,促进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亦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经济发展代表着物质的极大丰富,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多年来,我局在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为县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在组织财政收入中,我们积极同地税、国税、金融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协商收入工作中的问题,保证了收入任务的完成,促进了我县经济稳定发展。
2、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是保证财政收入增长的关键。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优势,围绕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采取财政贴息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优质服务,实现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财源增长的新点、亮点,使我县财政收入步入良性循环,稳步快速增长,早日走出财政困境。
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财政基础管理。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额敏县部门预算从2003年开始启动,2004年按照“先起步、后完善,先入轨、后规范”的思路,逐步扩大试点面,2006年在县直各单位全面进行部门预算改革的试点工作,建立了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的初步框架,逐步向分类分档、定员定额转变。2007年对部门预算进行进一步规范,通过下发《额敏县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额敏县部门预算编制方案》、《额敏县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明确部门预算编制原则、编制内容、编制方法、编制要求等,并编制下发了详细的部门预算编制说明。同时,通过部门预算编制软件的应用,扎实做好预算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2008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定员定额标准。2009年,根据财政改革的需求,正式启用了预算执行管理系统,并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编报口径、预算细化、综合预算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了部门预算改革的编制水平和执行质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摸索,全县部门预算工作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套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分置的权力约束机制。
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05年,我县在全区率先试点,按照地区的部署,结合职能定位和工作实际,本着积极稳妥、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择9个单位先行改革试点,随着国库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2007年7月运行方正数字财政支付系统以来,把符合要求的县直行政事业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了国库,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规模,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09年8月又将15所乡场学校纳入国库支付中心统一管理,2010年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乡镇延伸工作。
截止目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扩大到101个县直单位,12个乡(镇)场,15所乡场学校。改革现金管理制度,强化银行账户监控,提高直接支付比重,减少现金流量,铲除帐外帐、“小金库”存在的体制基础。以“金财工程”为技术支撑体系的国库集中支付,也是硬化预算约束、源头防治腐败的关键举措。已经行成上下左右互联互通的财政信息网络,把所有财政资金纳入规范、透明的信息化轨道。近两年先后有8个兄弟县市和区外县市财政局来我局考察学习。
三是深化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改革。2005年,在对全县十二个乡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有的乡财县管业务操作流程,因地制宜,全面启动了乡镇财政管理改革。2007年乡财县管财务管理软件全面启用,在县乡村三级,形成自上而下系统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体系,并于2009年顺利完成了软件升级工作。截止目前,12个乡镇,5个农牧场全面推行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并在 12 个乡镇逐步推行了“村财乡管村用”改革。我县“乡财县管乡用” 改革从最初的筹备工作到如今的县乡高速网络信息化管理,在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机构建全、职能到位、岗位明确、管理规范、服务周到、办事高效”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有效杜绝了乱收乱支,“白条子”现象,得到了地区、自治区和财政部的肯定,2008年在我县举行了全疆“乡财县管乡用” 改革经验交流会,2010年我县郊区乡财政所被财政部定位直报点(全疆有3家)。
四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近年来,我局积极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非税征管模式,将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管理、账户管理、票据管理、收缴管理有机统一,并且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代理银行、执收单位与财政部门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提高了非税收入管理绩效。同时采取刷卡缴款、以票控收、规范征收缴款渠道等措施加强征收,使全县非税收入规模稳步增长。截止2010年底纳入非税收入改革的单位共73个,全县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收入明细项目956个,非税收入收缴入网资金实现7009万元。
五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我县自2002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尤其是自2006年实现“管采分离”以来,积极贯彻《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范围、额度逐年增加,采购程序逐年规范,成效显著。由2002年的200万元一举跃升到2010年的6481万元,节约率始终保持在6%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县政府采购共执行预算金额17127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5755万元,节约资金1372万元。
六是加强财政监督。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我局每年都要抽调大量人力,组成检查组,深入乡场和县直单位检查会计规范化、财务及专项资金。重点开展了强农惠农资金、“小金库”专项治理、救灾资金、义教资金等十余项专项资金的检查,做好各项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局是管钱的单位,工作的每一方面都关系着全县各方面的利益,我局领导严格要求每一位财政工作人员把热情服务放在第一位,给钱是服务,没有钱,做好解释工作也是服务。而且局领导身体力行,起了很好的榜样带头作用,全局上下牢固地树起了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的宗旨意识。洋溢着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行业新风气。
(四)以稳定为大局,继续加强民族团结等各项工作。我局有汉、哈、维、回、蒙、俄、藏七个民族组成,多年来各族职工和睦相处,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帮助情同一家,团结一心,携手前进,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大集体。大家不论是谁有困难,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如:见义勇为、帮困助残、爱心捐助等公益捐赠,我局每位干部职工都能积极响应,慷慨解囊。
多年来,我局始终把民族团结重点教育月活动与常年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民汉领导之间职工之间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军民共建、兵地共建作为创“双拥”、“双模”活动的主要内容,多年来一直放在重要工作方面,现今与额敏武警边防支队、消防中队结成共建单位,多次开展共建活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我局都购置一定数量的生活用品到共建单位进行节日慰问,我们有工作困难(大部分是劳动任务重、多时),部队的官兵战士亦大力支援,还组织干部到部队进行联谊活动,增进了兵地之的友谊之情。
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来,我们都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适龄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晚婚、晚育,无论民汉家庭,无一例超生。局机关计生定期开展学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科学生活知识。局领导将各项计生经费按计划金额到位,也极大地支持了全县计生事业的发展。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如: 2009年,参加庆祝建党88周年歌咏比赛都获得二等奖;2010年,参加“三八”文艺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地区运动会获得团体二等奖。
(五)环境美化不松懈。
优美的环境,洁净的办公生活场所使每个工作生活在财政部门职工的福气,每年春季来临,财政局院内绿树成阴,玫瑰、月季花香四溢,凉亭、雕塑尽收眼底,两栋家属楼院内整洁,门前“三包区”始终清洁卫生,办公室内窗明地净,窗台花卉茂盛,就是在冬季,你也能在财政局办公室内感受到春天绿草、鲜花的气息。这两年,我局又对办公楼面进行了维修,大门两侧种上了绿“地毯”,现在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内部制度管理,促进文明建设。
为达到勤政促效,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局双文明建设工作,局委一班人深刻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本着从把财政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实现规范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出发,首先充实完善了局机关学习制度、出勤考核制度、财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卫生区责任制。二是在财政系统内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激励机制,实行定人、定岗、定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真正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机制。按责任制要求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的工作岗位目标管理,最终使效益与工资、津贴和年终考评相挂钩。该奖的奖、该罚的罚,极大地调动了财政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今全局职工遵纪守法,工作调研已慰然成风。
二、额敏县财政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奋斗目标。几年来,我局通过抓精神文明建设,在促进财政各项工作的同时,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普遍得以提高,特别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以来,98年对局内各股级干部进行了竞聘上岗,2009、2010、2011年实行了绩效考核目标管理责任制,都极大地促进了财政事业的不断发展,争优创先的风气越来越浓,抓党建目标管理,将两个文明建设融于财政工作,深刻结合党建、廉政、纠风、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开展,坚持“一把手抓两手”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县、政府及地区等上级部门的好评。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作风严谨、吃苦耐劳、敢于争先的干部队伍的结晶,我们财政人有一句座佑铭:“昨天的辉煌是今天的起点”。为此,我们若在届满复验合格后,将按照创建国家文明单位的要求,在各级文明委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早日争取国家文明单位而奋斗。
额敏县财政局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