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报四川省示范校报告材料06、11
四川省营山小桥中学校
申报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主
体
报
告
一、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办学目标
㈠办学理念的形成及内涵
1.办学理念的形成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以下简称“三成”办学理念)
这一办学理念,源于我们对学校现状、前途的理性思考,源于我们对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深刻领会,源于我们对江泽民“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
小桥中学始建于1956年,迄今已经走过50年的风雨历程。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学校相继经历了初始、衰退、振兴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曾经被誉为四川省农村重点中学,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在1967年至1994年近30年时间内,几乎濒临倒闭。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班子从对学校的未来负责的角度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三成”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正是我们贯彻“三个面向”,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2.“三成”理念的内涵
“学生成才”,这本来已经是十分明确的概念,毋须多作解释,但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成才”的内涵则更宽泛。因为我们起步晚,所招收的学生基础极差,现实表现也五花八门,所以它不仅仅指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专,而且包括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个性特长的培养,职业技能的形成。总之,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各趋所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教师成功”必须以“学生成才”为前提,只有“学生成才”了,教师才能成功。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个体素质的提升,个人才华的彰显,并且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师生成功、成才,又是学校成名的重要内容,不可能有任何名校不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我们所谓学校成名,一是要让学校迅速摘掉落后帽子,走进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先进学校、示范学校的行列,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二是要体现自我特点,走出一条落后的农村中学自主发展的道路。
㈡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
育人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培养目标:重基础,强素质,让每一位学生成长 办学目标:教学条件现代化,办公设备自动化;
教工住房配套化,学生住宿公寓化;
校园环境公园化,运动场地规范化;
师资队伍本科化,内部管理科学化;
学生毕业素质化,高考上线阶梯化; 学校面貌全新化,创建示范合格化。
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子作风
校训:立志、树人、创新、奉献 校风:爱国、文明、求真、进取 教风:学陶、师表、博学、多能 学风:勤奋、诚实、好学、善思 班子作风:团结、勤政、务实、高效
二、“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
㈠“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依据
1.政策法律及理论依据
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我国人才战略发展角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冲破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的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⑵“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它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从小学至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层次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当今的教育发展趋势及教育实践
⑴为切实解决高中教育单一培养模式与多重教育任务的矛盾,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沟通的办学取向,普职一体化教育的综合高中日益爱到重视,获得长足发展。
法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就在普通高中开设具有职业教育性 质的综合技术教育选修课程。截至1991年,美国综合高中或类似综合高中的学校就已占整个高中学校的94.4%,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已达高中生总人数的98.4%。
在普通高中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因素,既实施普通文化教育,又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
⑵“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围绕“以人为本”形成了各种教育教学模式,人文情怀更加浓郁,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主动性日益增强。
㈡“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宗旨,“多元发展”是教育的特殊模式。“以人为本”,一要树立平等和谐,互敬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二要以育人为本,强调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树立教育的价值观,坚持人性化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三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人的个性发展。四要注重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五要努力营造和谐优美的物态环境,和谐生动的人际环境、和谐向上的文化环境。
“多元发展”意思是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发展取向,采用不同的方式,开设不同的课程,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材施教,因需育才。比如,有的学生立志到大学深造,成为高科技人才,我们就把他们送进大学校门;有的具有音、体、美特长,我们就把他们培养成特长生;有的既无进大学深造的条件,又无艺体特长,我们就让 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迅速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加入社会主义劳动大军的行列;有的既需要深造,又需要有一技之长,我们就把他们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㈢“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实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以人为本,多元发展”奠基 一所好的学校取决于一个好的校长,同时也取决于一个好的教师群体。只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个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这所学校就一定能够越办越红火。
首先,加强校长自身建设,树好校长形象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国清),宏扬“不甘落后”的学校精神,严于律已,带头执行市教育局的“八不准”,县教育局的“五条禁令”,从不涉足“黄、赌、毒”,为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起好了示范作用。工作上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在校园环境改造期间,曾让一幢劣房在一夜之间夷为平块,使人们大为惊讶。带头宏扬爱岗敬业精神,以校为家,坚守岗位,踏实工作。在校园建设期间把所有的双休日、节假日全部押在了工作上。带头树立全局意识、方向意识,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决议。带头发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打造出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亮点,为农村普通中学的长足发展闯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近年来,李国清同志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南充市“劳动模范”、“十佳校长”,营山县“名校长”,中学特级教师。
第二,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合力打造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是改革干部任用制度,实行“竞聘上岗”制度。对中层干部,一律按照公示职位自愿报名竞聘演讲民主推荐集体审定考评结果公示组织考察上报审批岗前培训正式聘用的程序进行提拔任用。
二是对中层干部实行量化考核,目标管理。要求中层干部工作做到“三性”,即工作的计划性、主动性、实效性。管理做到期初订计划,一月一登记、半期一小结、期末一总结、考评。学校将考评结果与津贴发放,任免升降紧密结合。
三是制定并实行了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十不准”。全体班子成员“讲团结”、“讲政治”、“讲正气”,不拉帮结派,不争功诿过,不贪图虚荣,不妒贤嫉能,不参与“六害”。整个班子充满活力与合力,战斗力也越来越强,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越来突出,2003年8月,学校班子被评为营山县“四好班子”。
四是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三位副校长,每人都分管了2—3项工作,并联系了一个年级。90%以上的中层干部都担任了班主任,并承担了1—2个班的学科教学任务。在工作中,大家任劳任怨,冲锋在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创设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五是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带头遵守职业纪律,带头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凡有违反职业纪律者,自愿接受行政或经济处罚,从不怨天尤人,树立了良好的师表形象。
六是带头参加教育科研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科研兴校”之 风的形成,为教育资源的整合起好了骨干示范作用。
第三,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职能,确保领导班子的清政廉洁,确保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学校教代会直接参与了学校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监督实施了校务公开,重点实行了财务“七公开(国拨资金,创收经费的支出公开;代管经费的项目、标准、结算公开;建修、维修招标公开;大宗物品购买的渠道、单价公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操作过程公开;教工福利分配方案及结果公开;来人来客招待费、交通费、通讯费的开支公开)。财务内审组按时开展了财务审计,督促财会人员坚持做到了日清月洁,定时公布财务帐目。校务公开制度的实行,有效地提升了学校行政班子的信任度,促进了教职工放心、顺心、安心、同心的可喜局面的形成。
第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刷新,确保学校品位的提升。
⑴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让全体教师在学识水平、学历层次上不断提高,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⑵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职工的师德修养,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倡文明从教,廉洁执教,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证了师生之间的和谐与沟通,保证了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保证了学生队伍的相对稳定。
⑶加强教职工职业责任教育,激发了教职工热爱学校、关心学校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为此,我们先后开展了“小中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大讨论,举办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爱岗敬业,一片 丹心对学生”主题演讲会和事迹报告会。
⑷加强职业纪律教育,切实规范教学行为,通过录像、监控,学生反映,推门听课等形式,对教师上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掌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彻底杜绝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⑸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在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个别特殊问题,一概特殊处理,不搞一刀切。对于个别有困难的教职工,学校还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班子成员在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到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大家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自觉自愿做教职工的益友、挚友。
⑹制定了以“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为激励机制的《教职工积分考核评价方案》,对教职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⑺开展了“双十佳”、“特色教师”、“特色班主任”、“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评选奖励活动,树起了“身边典型”,强化了激励功能。
⑻广泛开展“过关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活动,为使全体教师苦练内功,提高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引进成都七中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学习提高提供了方便。各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地面卫星接收、直接观摩七中老师上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了巨大作用。
⑼开展“一帮一”结对助教活动,实行新教师“教案签审”制度,促进新教师迅速入格、过关,成为行家里手。
⑽强化科研兴教意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省、市、县、校级科 研课题研究,广泛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掌握了以计算机运用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以上手段,我校教师政治思想合格率达100%,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0%,90%以上的教师能制作多媒体课件,能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学科配套,结构合理,一支思想过硬、素质合格业务粮良、业绩突出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2.“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应该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关心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充分信任他们,依靠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发展。
⑴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我们不仅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而且把他们看作服务的对象。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禁止教师排斥后进生,凡是发现教师排斥学生,擅自将学生赶走出校门,每发现一次,在该班星级考核中扣减5分。如果有人体罚学生,则在其工作业绩考核中扣减3分,并伴以适当的经济处罚。学校领导班十分重视学生的意见,凡是学生的信件、反映的意见,我们都要及时处理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⑵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认真贯彻《中学德育大纲》,依托“国防教育巡回展出”形势教育专题报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以“骆市陵园”为依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志向;以小桥“敬老院”为依托,开展社会 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尊老敬老,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第二,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学校的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定期来校作法制专题报告,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第三,坚持开展“正品”教育(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三为”教育(我为母校献爱心,我为母校添绿荫,我为母校留温馨)、“三文明”教育(创文明寝室,创文明班级,做文明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使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促进班风、学风、校风的日益纯正。
第四,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近几年来,我们相继实施了《双十不准》《校规校纪二十条》《文明学生公约》《德育学分条例》等八种规章制度,推行了班级星级管理、学生出入管理校园夜间安全管理、清洁卫生管理,有机结合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
第五,积极开展“目标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研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两年来,我校均有一部份高中线下生考入大学本科。尤其是高2005级,线下生上本科的比例达到上线总人数的30%。
第六,利用学校“演播中心”“心灵之窗广播站”“星光文学社”,班班通的有线电视、有线广播、黑板报、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向学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典型带动人,用时代的精神塑造人,用创新的手段 培养人。
第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我们立足于“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总关情”的基本构想,全力打造了亮丽和谐的校园环境。棋布的花坛、交错的道路,平旷的操场、林立的高楼,滴翠的绿树、飘香的繁花,飞舞的彩旗、闪烁的银灯,使整个校园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现代文明气息,使全体学生臵身校园倍感神清气爽,胸襟开阔,兴致勃发。墙壁上、报栏上明晰的办学思路、明确的奋斗目标、全新的育人理念、以及催人奋进的标语口号、寓意深刻的雕塑、每时每刻都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奋进的力量、品格的陶冶、真情的呼唤。
⑶待学生以真诚,给学生以关爱,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坚持十一年的“爱心工程”时刻关注着每一个贫困生,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顺利地完成高中学业,走进大学殿堂,走进人生的辉煌。任灵霄、李德全、卿勇就是成百上千位接受过援助的贫困生的典型代表。二是班主任工作坚持“一必巡(星期天下午上街巡逻)、“二必教”(教会学生独立生活,教会学生参与学习)、“三必到”(学生早操必到,晚睡必到,午眠必到)、“四必问”(学生上课迟到或缺席必问,上课期间打瞌睡必问,学生生病必问、生活遇到困难必问),充分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学生管理中的人文精神。四是关心后进生的进步,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便大力给予肯定、表彰,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鼓励他们乘胜前进。为了使(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提出了“没有教不 好的学生”的育人理念,并且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承诺。2005年、2006年,我们都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这一承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用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换来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信赖,换来了学生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远大的抱负:遵章守纪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尊老爱幼成了学生的日常习惯,拾金不昧成了大家的自豪和骄傲(近段时间就出现了拾到手机交还失主,拾到现金一百元、几十元交给“爱心工程”或失主等感人事迹),刻苦学习、励志成长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标。学校先后在南充市法制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南充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得到了市委市府领导的肯定。学校先后被评为南充市“文明单位”、南充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南充市“学校法制教育先进集体”。
3.适应社会需要,走“多元发展”之路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接受优质教育,终身教育的需求,我们创新思维,将学校引上了“多元发展”的道路。
第一,我们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实际,举办了音体美特长班,让学生在艺体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近三年来,因艺术专长而升学、就业的学生已达数百人之多。
第二,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我们利用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办起了计算机特长班,由此毕业的学生已达300多人。
第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办起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基地设有缝纫电车工培训班,机电培训班。我们选派有缝纫电车经验和机电专长的教师或职员担任培训教师,对实在无法修完高中课程的部份学生和社会上年龄在18—40周岁之间的男女公民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待他们结业之后,由劳动就业部门颁发就业培训合格证书,再把他们介绍到恰当的企业从事缝纫或机早维修、安装工作。两年来,我们先后培养了缝纫电车工 人,机电工 人,先后把他们送到了广州、深圳、南充嘉陵服装工业园区等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地方党政的鼓励与支持,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三、显著的办学效益
1.创新思维,广开门路,后勤服务出亮点
发展初期,学校没有一分钱,我们便率先闯出了出租膳食中心经营权的新路既解决了师生 吃饭难的问题,又为学校赢得了发展的启动资金。接着,我们又先后出租了学生公寓、小商品超市、摄影中心、美容、美发中心、洗浴中心、洗衣中心、维修中心经营权,共为学校筹措了发展资金400多万元。这一经验为市内外80多所学校所吸收,他们先后来校参观学习,并借此进行了后勤服务改革,收到了喜人的效果。更有甚者,这一举措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小桥镇出外租赁后勤服务经营权的农民已经遍布省内外,人数近百。由于后勤服务改革的成功,学校的校舍及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也实现了“现代化”的要求:按要求配齐了理化生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准备室。实验室的采光,质量和演示桌、实验凳,供电、供水、通气、排气效果好,完全符合 《中学建筑设计规范》和《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的要求。安装了课堂教学监控系统、摄录编制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教室闭路电视系统,所有设备功能齐全、运行效果好。配有标准的语音室,且运用效果好。配有计算机网络教室4间、多媒体教室5间、计算机100多台、电视机40台,投影机36台。数码相机、摄取像机、扫描仪、光盘扫描仪样样俱全,在教育教学中起到较强的辅助作用。同时学校还建起了校园局域网,配备了省教厅推荐的教育教学软件系统,引进了浙大网络系统、中央电教资源系统。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学校的固定资产由40多万元,增加到了1600多万元,教学班由11个增加到了现在的36个,学生由500多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学校由一所落后的农村中学上升为市级示范高中。
2.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近三年来,学校有1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有10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60多名学生被评为市、县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校坚持分学期评选表彰“三好学生”、“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教师中有20多篇德育工作论文及经验交流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刊载、发表。
在德育方面,学校取得了如下荣誉: 2003年,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校风示范校。
2003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2003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被评为南充市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
2003年,学校被评为南充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2003年,学校被评为南充市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被评为南充市文明单位。200 年,学校被评为南充市卫生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被评为营山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学校被评为营山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学校被评为营山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营山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3.教育教研成绩斐然
2003年,学校被评命名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连续两年占全县第一位。2004年,学校教科室被评为南充市先进教科室。2004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4年,“目标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实验小组获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2005年,学校被评为市级科研课题“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获人民政府“普教成果”三等奖。
近三年来,全校有4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100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2004、2005、2006年,学校均被评为营山县教育管理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4.艺体教育质量不断攀升
近五年来,我们先后培养出了艺体大学生150多人。自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四年参加了市级运动会,名次从无到有,不断攀升:杜战红等同学先后取得单项第三名、第五名、第六名的好成绩;团体总分占位由无名次上升到第六位、第七位。
5.其它工作成绩卓著
2003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领导班子被评为营山县“四好班子”。2005年,学校被评为营山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学校被评为教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学校被评为营山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学校被评为营山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2005、2006年,学校被评为营山县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四、协力同心创省重,谱写历史新篇章
为了实现小中人的夙愿,满足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校上下同心,真抓实干,为申创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㈠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争创氛围
在学校党支部、学校行政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向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调动了全体师生员工的争创积极性。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申创省重是进一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造福当代慧及子孙的壮举。因而,全校师生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人人尽心,个个出力,开创了申创的生动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同时,申创工作得到了县委、县府、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关照,得到了市、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持。
㈡确立了正确的创建思路和发展策略
早在十一年前,我们就制定了学校发展的远景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策略。
1.从1995年到1999年,宣传发动,统一认识,为学校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2000年到2002年,大刀阔斧地进行校园改造,成功地申创市级示范高中,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2003年到2006年,齐心协力抓好教育教学,深化教育内部改革,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㈢申创工作得到了党政的高度重视
县政府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我校的申创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县教育局还把申创列入了工作计划。市政府、市教育领导也对此高度重视,曾经先后三次深入学校调查研究,不定期规划、提要求。
㈣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近几年来,先后有近百所学校来校参观学习,我们的后勤服务社会化经验在省内许多地方得到了推广。我们先后帮扶了铁顶、复兴小 学。给铁顶小学提供木床、课桌凳等价值8000元的援助。先后同星火中学、绿水中学、回龙中学、双河中学结成了手拉手学校。成功承办了营山县信息技术现场会,为南充市教师队伍建设现场会提供了参观现场。
㈤认真细致地做好创建工作
1.在争创工作中,学校注意处理了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做到了硬件更硬、软件不软;同时做到了以争创促进教育教学,以争创促进学校发展,而不是出于应付“一阵风起,随风散”更不是为争创“而争创,而是为发展而争创。
2.扎扎实实对照,认认真真提炼。对照“量标“找差距,添措施,对照实际进行总结提炼。通过总结,提炼出了既符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又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社会发展趋势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多元发展。
第二篇:国家级示范校申报报告
黄骅市教师进修学校
关于申报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自
评
报
2013年5月
黄骅市教师进修学校
关于申报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
自评报告
河北省教育厅: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11]26号文件精神及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及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我们对照《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进行了认真自评,认为我校已基本具备了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条件。现将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教职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出色完成了教师培训任务,教师培训工作“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台阶”,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升了全市教师综合素质,为全面推进全市新课程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作成绩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多处兄弟学校到我校参观学习,《沧州教育》、《黄骅报》和黄骅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多次对我市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报道。学校2010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授予“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连年被省教育厅、沧州市教育局评为 “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获黄骅市委 “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先进集体”、市政府“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学校良性发展
(一)政府重视,提供保障
黄骅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教师教育,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来抓,把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法规,制定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采取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并将其纳入了我市教育发展规划和督导检查,形成了市人民政府领导,市教育局主管,市教师进修学校具体承办的教师培训体系。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我市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公用经费预算的5%,并能足额拨付到位。校舍建设、设施设备建设等学校大型建设活动,由政府筹集资金,并能及时到位。
(二)有效整合,提升效能
我校1983年建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现已基本实现与教研、科研、电教等相差机构的职能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要此基础上,不断强化与高等院校与基层学校 的沟通和联系,不定期地请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沧州师院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到我市进行培训讲学,与之建立了长期的教师培训合作机制。为加强与基层学校的联系,通过设立附属学校、实验基地、进修学校教师深入基层调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优秀教师送教下乡、专题培训、巡回听课指导等方式,密切了与基层学校及教师的联系,与中小学建立了有效沟通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全面负责我市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服务指导、管理评价工作。
(三)结构合理,改革创新
学校有一个管理水平高、业务素质强、工作作风好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选拔采取竞争上岗,任期目标责任制,现设校长1人,副校长2人,平均年龄47岁,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骨干教师1人。他们都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培训工作,了解本市基础教育和培训需求,教师培训与教研,有培训专业化的理念,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组织管理能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结合我市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目标,努力探索适合我市教师培训、具有我市培训特色的“反刍式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取 得了显著成效。领导班子成员作风正派,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近三年考核综合满意率达100%。
(四)财政拨款,保障经费
学校经费保障建立了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了经常性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和专项经费能按时、足额拨付。学校经费预决算制度和审计监管制度健全,近三年经费审计合格。
(应得分16分,实得分16分)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硬件建设到位
我市现有人口42万,专任教师4615人。我校占地面积12.1亩,建有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并有辅助平房900平方米。校园种植花草树木,地面铺设了地板砖,实现了美化、绿化和硬化。自2011年至今,共投入100余万用于硬件建设,现建有能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心理健康辅导室、微格实验室、图书资料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和多功能演播室等,学校专业教室数量充足、配套设施基本齐全,能同时承担开展700人以上的培训,能满足我市教师培训的需要。
(二)网络系统有效
我校建有高效实用的网络系统,学校网站合并利用 moodel建立了课程管理平台与互联网相接,建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并与“校校通”相连,可实现视频点播、网上教学。具有百兆以上局域网,网络出口带宽为100M,配备浏览、资源存储等功能的专用服务器1台及保证运行的UPS电源,实现在局域网上存储和共享教学信息。有符合远程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5个。配备了150台CPUP 为 ADM X3、2G内存、300G硬盘的能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师办公实现人手一机,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视频投影机7台,摄像机2台,非线型视频编辑设备1台,能进行双向视频教学。具有教学服务设施齐备、环境优良、相对独立的学习场所。我校配备3名专职技术、管理人员,均参加过省、市专业培训,能保证远程教育教学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要求。
(四)图书音像资源丰富
我校有各类报刊80余种,图书资料31000余册,其中基础教育类的报刊和图书资料占总数的85%以上。教育教学和教师用音像资料总量长达2500小时。近三年图书和数字音像资料补充更新率达20%,2011年新购图书1200册,投资37000元。图书音像资源内容针对性强,利用效率较高。
(五)培训基地助力培训
我校有实验学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共5所,各乡镇设有培训基地,用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活 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作用发挥良好。并正式聘有一批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协助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应得分17分,实得分17分)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者整体素质
(一)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我校现有教职工43人,专任教师3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1.4%,达到本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7.6‰,并且实行教师动态管理,五年来教师队伍更新率在25%左右。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5人,占教职工100%,其中研究生6人,占专职教师17.1%,现有3人在职进修研究生学历;有特级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中、高级职称35人,占专职教师的100%,其中高级职称23人,占65.7%。
我校专任教师学科配备齐全,均按要求参加培训者培训,每年培训都在80学时以上。他们大都来自于教育教学第一线,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都在5年以上。专任教师管理已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系列,近几年我们致力于推进培训机构专任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双向流动,鼓励专任教师到一线课堂上课。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我们苦练内功,启动读书工程,购臵教学期刊和教育教学论著,做好“请进来、走出去”工作,请专家进来,送教师出去,不遗余力助力教师的成长,力争用三年至五年时间打造专家型教师。同 时,我们出台优惠政策,聘请一大批高校及教育一线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到我校兼职,目前,我校外聘兼职教师58人,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比例为1.53:1。兼职教师来源广泛,结构合理。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上,我们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了动态管理,与每位兼职教师签定了聘用合同,明确了他们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兼职教师每年参加有组织的活动都在40学时以上。兼职教师作用发挥突出,工作成绩有实效,学员满意率达90%以上。总之,学校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专、兼结合的新型师资队伍。
(二)教师业务能力较强
培训教师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有丰富的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具有策划设计能力,能根据本市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与教师需求,策划培训方案,研发课程资源,设计培训活动;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能规范有效地组织实施各项培训,与学校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有研究指导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方法,能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具体指导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具有评估服务能力,能对课堂教学 质量与效果进行科学观察与分析评价,培训前能对教师进行需求调研,培训中能对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培训后能对培训绩效进行客观评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与服务。
(应,22分,实得22分)
四、管理服务并重,发挥学校专业效能
(一)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管理制度;全体专职教师都制定了研修提高规划,并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以记录教师专业成长历程,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参加研究生学习报销一半学费。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近5年来我校共选派教师参加学习培训达400余人次。
(二)加强培训制度建设
在搞好培训者培训的同时,我校致力于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规划,指导中小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协助市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五年规划》,组织完成本市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我们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关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可行性的《黄骅市中小学教师教育十二五培训规划》,建立健全了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测评、评估等一系列制度,特别是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培训 项目实施了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保证了各类教师培训规范有序、过程管理资料详实、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培训学员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我校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培训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健全,并将制度编印成册,各职能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和目标,任务具体到处室,落实到个人,并实行督办制度,过程管理规范,培训服务周全,培训考核严格,并有记载。培训过程有记录表,培训结束有总结反馈及整改措施。教师培训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化档案管理。各类信息登记及时,档案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分类合理,登记无差错,学时学分登记率达100%,培训活动登记及时、规范。
(三)各类培训扎实有效
我校各类培训覆盖面广、管理严格、资料齐全、效果明显。有计划地开展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覆盖面达100%。在职教师岗位培训覆盖面达100%,合格率99.8%;骨干教师100%按计划接受各层次培训,目前我市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人数分别为2人、78人、374人、698人,骨干教师在各自岗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11年承担河北省语文、数学两科200人的学科教师培训,参训率达100%,合格率达100%;有效组织班主任、师德修养、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育技术、紧缺学科等各种专项训,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 组织和支持新课程岗前培训,新课程岗前培训受训率达到99.8%。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组织开展教师新课程研修活动,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稳步提高。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和支持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中层干部培训,我校已连续5年承担沧州市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任务,举办黄骅市校长提高培训6期,现我市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配合市教育局完成我市老师学历提升规划,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补偿和学历提高培训,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逐年稳步提高。目前我市小学、初中、高中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9%、96.4%、91.9%;教师教育技术分60期进行培训,已完成培训4398人,完成全部培训任务,合格率为95.2%,培训效果在全市名列前茅,同时累计完成1024人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
(四)大力推动教学教研
在教育科研方面,近五年来,我校独立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已经结题,研究成果获一等奖。现我校独立承担省级课题4项,另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教科研成果达到73项,其中教学研究或者培训研究成果38项,占52.1%。做好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指导工作,并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视频及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近三年,全市先后有126人(次)获得一等奖。
(五)多措并举搞好培训
我们还定期深入中小学调研,研究一线教师实际需求并及时反馈,以便改进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使培训更贴近基层教师的工作实际。同时,鲜活的一手资料为政府提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建议。近五年,共有改进骨干教师评聘模式、建立纵向教师管理网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等15项建议被上级部门采纳。
学校具备承担全市教师教育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与服务功能,形成了组织严密、协调一致、管理规范的“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培训与管理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了教师教育的各项任务。近年来,我们成立了黄骅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积极指导各乡校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以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为抓手,我们积极组织中小学开展教师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并为全市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师资格评聘制度;积极组织全市师生的普通话测试工作,实现了全体教师的普通话等级评书动态管理制度;建成了黄骅市继续教育与管理中心网站、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电子资源库并采用moodle建成课程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积极帮助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依托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并为中小学近代远程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为全 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教研成果交流活动,并积极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新内容,通过专家引领、系统学习、观摩实践、送教下乡、专题培训、交流互动、远程研讨等方式组织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效果良好。根据省市要求,2008年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启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设。我们采取“由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方法,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研,并参加教研活动,截至目前,共召开座谈会60余次,指导各乡校初步构建起“一个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两个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三个平台(专家引领平台、同伴互助平台、自我发展平台),四条主线(校本教研引领理念、多徒多师同伴互助、强化反思自我提高、梯级评星量化考核)”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同时,在《黄骅报》教育版面开辟专栏介绍先进经验,在市第四中学和骅西小学召开现场观摩会,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稳步推进。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进修学校的功能,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有效指导和组织了全市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实验,成果显著。一是通过开展“进百校、问百策,服务黄骅大教育”活动,深入学校调研,了解教师培训需求,有针对性以课例为载体开展培训,有效提高了培训实效。每年我校专任教师深入中小学人均80个 工作日以上,主管领导深入中小学在50个工作日以上,校长高长岭一直带领教师活跃在下乡一线。二是优选教师、课程。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公开试讲,择优确定培训教师,发现和确立优势课程;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外聘名师。我们把全市的名师、骨干教师集中起来,建立县级培训师资库,发挥他们教育经验丰富的优势,服务全市教师培训。三是改进培训模式。我们不仅采用集中授课、送课下乡、座谈交流等多种传统模式,同时还积极探索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的培训方式,建成了黄骅市教师继续教育与管理中心网站,搭建了课程管理系统平台,依托网络开展远程培训,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提高了教师培训效果。
(六)搞好社区服务工作
我们还利用现有的资源为社区提供服务,我们曾与工商局、人事局、卫生局联合对其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基于我校硬件设施较为完备,加上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定业务水平,几年来,我校协助武装部完成了每年一度的新兵心理测试、组织部干部培训、人社局下岗职工培训及全市人口普查等工作,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我校作为黄骅市语委办的所在地,所负责的语言文字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绩,2010年我市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河北省三类城市达标验收。(应得33分,实得33分)
五、创建自我特色,取得广泛社会影响
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较高评价,进修学校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我校有关培训、管理、服务的做法,特别是独具我市特色的“反刍式”教师培训模式2011年在沧州市推广,2012年在省教师教育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介绍发言,赢得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也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我市“反刍式教师培训” 模式在全省推广。我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多处兄弟学校到我校参观学习,《河北教育》、《沧州教育》、《黄骅报》和黄骅电视台、黄骅广播电台等媒体多次对我市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报道。
(一)在普通话达标城市验收工作中承担主要任务 2010年河北省普通话三类城市达标验收,涉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80多部门,我校作为市语委办所在地,在组织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测试、环境创设、不规范用字整改、人员培训等方面,充分显示了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及学校组织活动的能力,我市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省市联合验收,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二)具有自我特色的“反刍式教师培训”模式 在教师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质量管理、模式与手段创 新、社会效益、培训效果、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自我培训实际的“反刍式培训”模式。我们在充分调研、确立主题的基础上,首先倡导学习并大规模组织名师引领活动,组织教师赴杭州、北京、山东、上海等地参加“千课万人”、“名师大讲堂”、“中国教育视频网名师讲坛”等活动,然后通过听课评课、论坛交流、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汇课比赛、全市公开课、送课下乡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名师引领”系列活动,实现教师培训活动“以点带面,全面开花”,达到优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共享的目的;组织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自主学习经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充分发挥了进修学校的观念引领作用和指导作用。二是我们组织小学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全市小学科学专业教师奇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对全市科学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特聘请了省级专家,外地优秀教研员前来讲学、做课堂演示,专家和学员们开展互动式教学,培训内容鲜活,课堂气氛活跃,培训效果良好。三是编辑出版《教学设计与反思论文集》,免费发放到各学校,拓宽了教师教育教学视野,搭建了教师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四是建成黄骅市教师继续教育与管理中心网站并利用moodle搭建课程管理平台,方便教师远程 参加培训,同时也为教师开发在线课程,积累教师培训及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创设条件;五是启动黄骅市优秀学科教师人才库工程,为全市课堂教学及教师培训工作储备人才资源;六是建立教师培训实验基地,加大对边远薄弱中小学的帮扶,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城乡平衡。七是三年来开展了教师自主选课、个性化菜单式培训的试点工作。现个别学科实现了菜单式培训常态化,随时接受一线中小学“点菜”,有针对性地下乡入校指导校本研修,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应得12分,实得12分)
总之,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全校教职工团结拼博,自强不息,使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设施设备更新换代,教育管理不断完善,办学质量逐年提高。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综合实验室和生活用房还需装备,网络建设还需继续加强,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教育资源还应大力充实,各种管理还需不断完善等等,这些差距,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3年5月26日
第三篇:文明礼仪示范校申报报告
开县义和镇中心小学
关于申报创建县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的报告
县教委:
根据县教委关于创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的要求,为提高我校师生的文明习惯,大兴礼仪之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提升学校整体层次,我校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就开展了创建县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进行了自查,认为创建已取得一定成效,我校基本达到县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评选条件。现将创建工作如下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97人,41个教学班,学生2050人,辖6所村校,其中基点村校1所。中心校2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2个教学班,小学12个教学班。学生1500余人,其中初中生700余人,小学800余人。中心校教职员工73人。
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创建县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领导小组,校长、党支部书记彭中荣同志任组长,学校分管德育副校长裴志灿为副组长,刘登茂、潘明、郑持富、黄伟、蒋自明、张本飞、张益伦、王毅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裴志灿任办公室主任,王毅、刘洪、谭成、罗锋为成员。创建常务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二、大力实施“45682”工程,搞好创建各项工作
学校通过加强硬件建设、细化管理措施、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等一系列举措,基本达到了县级文明礼仪示范校的“45682”工程目标。
1、规划、理念先行,搞好学校整体发展计划。一是搞好学校校园改造工程的规划工作。我们在学校行政初步规划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对中心校的校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最后广泛征求老师意见,在统一大家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建设。二是我们制定并出台了《开县义和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奋斗目标》方案,并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宣讲,树立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三是提炼办学理念和义小精神。我们将学校的办学目标确定为“构建温馨和谐的花园式学校”,提炼并形成了 “爱校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义小精神。用强大的精神思想武器鼓舞人、凝聚人。
2、搞好硬件建设,做好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学校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利用半年的时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校容校貌整治工程。一是实施了校园操场硬化工程,改变了学校原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的面貌。二是通过统筹规划,修建了多个花台,针对学校的斜坡、梯坎多的现状,培植了多个绿化坡,改变了以前校园杂草丛生、无绿化氛围的局面,目前,教师宿舍、初中办公楼前的花台已经成为师生休息、玩乐的好地方了。三是对校园进行了整体美化布置。我们购买了名人字画、名言警句、班训等对全校所有班级教室、走廊等进行了美化布置,我们还利用学校地势,制作了一面艺术墙,红墙、钛金字的“教育三个面向”的内容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学生、老师毕业纪念留影的好地方。四是添置了垃圾箱,为校园环境的净化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五是配备了必要的阵地建设设备。我们专门添置了活动舞台、“红领巾”广播站音响设备,配置
了不锈钢宣传橱窗,“三风”建设、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兴校口号、义小精神等上橱窗或上墙。同时还将“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生守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等制作成不锈钢宣传牌在学校醒目位置树立。
3、精细常规管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是出台了《义和镇中心小学学生文明礼仪实施细则(试行)》,并要求各班按照此细则扎实开展学生文明礼仪培训教育。二是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实施了“每周一训”的文明礼仪像话训练。我们实行每周各班按照班级特点,对照《义和镇中心小学学生文明礼仪实施细则(试行)》要求,训练1-2个内容,并认真总结对照,通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学生文明习惯有了很大起色。三是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弯腰行动”,让全校师生都参与到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活动中来。四是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团委会的智能作用,设立了清洁、纪律、礼仪、活动等监督岗,发挥了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作用,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
4、积极开展校园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一是认真开展好各班团队活动。各班利用每周星期二的班会课时间,结合日常教育、革命纪念日、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二是认真开展校级活动。去年以来,我们主要开展了首届“红领巾”艺术、六一文艺汇演、圣诞篝火晚会、“迎奥运”演讲比赛、首届教职工运动会、庆祝国庆59周年红歌合唱比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多项活动。三是搞好宣传展示。我们利用宣传橱窗等阵地,坚持搞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报道、学生素质成果展、学期教育工作展、学年
教育成果展等展示展览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可以生活。四是认真搞好“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工作。坚持广播站每天播音,选配了优秀的播音员,不断丰富播音内容,积极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阵地作用,让“红领巾”广播站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好朋友,好知音。
5、坚持民主管校、依法治校理念,培育和谐校园氛围。我校坚持民主管校、依法治校的原则和观念。一是重大事项学校行政集体讨论确定后,还要征求老师意见,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慎重出台事关学校发展大局的大事、要事。二是不断强化教师依法从教意识。确保教师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三是不断增进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关爱师生生活、照顾学生弱势群体等举措,培育大家“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良好氛围,师生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校园的氛围正在逐步浓厚。
我校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取得了县教委“迎奥运”征文比赛组织奖、县教委2007-2008学小学教育质量考核一类学校唯一的进步奖等奖项。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1、受经济条件制约,目前学校功能室差,团队动室、校史荣誉室等还不完善。学校已规划立项建设综合楼,能够逐步解决功能室的问题
2、学生文明礼仪还需进一步提高。虽然我们在创建中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我校地处边远山区,加之我校以前长期在德育工作方
面相对缺乏长期、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因此,学校还应长期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训练。
一年多的争创工作激励了大家做好本职工作,按照学校谋划布局,促进了学校整体提升。我们期望创建工作成功,我们深信,县级文明礼仪示范校的荣誉将会更加激励学校学校以此作为一个良好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努力实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管理,增效提质”的办学理念,早日实现我校“构建温馨和谐的花园式学校”目标。
鉴于此,我校向县教委提出创建县级文明礼仪示范校的申请,望县教委指导、验收。
特此报告
开县义和镇中心小学
二00八年十一月十日
第四篇:申报语言文字示范校报告(市)
规范语言文字 创建和谐校园
——云和二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自评报告
云和县第二中学是县内办学历史最长的省城镇示范性初中,学校创办于1971年,于2004年8月整体搬迁至新校园。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509人,教职工103人,现承担着云和县城及周边乡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育人思路,本着“云载梦想 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经过40年的积累和沉淀,先后获得了省城镇示范初中、省教科研200强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市素质提升工程先进学校、市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学校等省市各类荣誉称号50多项。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推普周”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也为全校范围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学校一贯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常抓不懈。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学生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今,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开展有序,各项指标均已较好地落实,现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并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全面落实各项评估指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官玉和校长牵头,邹永文副校长负责具体管理落实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学校行政服务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等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领导有一定的语言文字政策水平,对语言文字工作形成共识,带头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全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把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的工作同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相结合,制定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迎评实施方案、整改措施,建立了稳定长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并多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和专题的语言文字培训讲座,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宣传动员。
(三)学校明确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责任与分工。校长室主要负责组织 教师学习有关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学校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严把教师聘任、考核、职称评定关,并严格落实了校园所有标志牌、指示牌、公示文档的规范用字整改工作;教学研究中心以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为抓手,切实做好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考核工作;德育研究中心牵头在各班级、各社团内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学习,组织各类相关主题文化活动,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规范用字用语氛围。
二、制度健全,措施得力
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建立健全了普通话推广和规范用字制度。在此基础上立足常规,强化管理,坚持 “三纳入一渗透”原则,促进了全校师生规范用语用字习惯的养成。主要做法有:
(一)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管理中。《云和二中学生手册》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将“在公共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具体举措有:一是在公共场所醒目的地方张贴“讲普通话 写规范字”的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用字用语氛围;二是将语言文字规范纳入各类学生评优评先活动中,如竞选学生会干部、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评选都必须参加现场演讲,且普通话水平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目前,全校学生都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正确书写汉字,字型、笔顺规范,并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汉语拼音,普通话已经真正成为了我们的校园语言。
(二)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到师资管理中。学校明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学生评价手册中写规范字,学校严格执行县教育局的相关规定,实行教师录用、聘任、晋职和评先一票否决制度,凡是普通话水平考试不达标的一律不予录用、聘任。同时,学校先后出台了《云和二中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和二中语言文字工作制度》、《云和二中学校会议制度》、《云和二中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补充规定》、《云和二中月考核方案》等制度,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把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察指标之一,对教师的板书和手写教案进行细致地检查和评价,并在每月的绩效考核中得以体 2 现。学校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活动的落实,增强了全校教职工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
(三)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到用语用字规范;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中,要求全校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和汉语拼音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并且学校每个月都组织一次对教师的教案、批改学生作业的情况、学习笔记的检查活动,并把检查情况作为月绩效考核的依据,以此促进教师用语用字规范化。另外,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演讲比赛、课堂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此培养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规范使用汉字的习惯,提高教师的普通话表达水平,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学校在坚持普通话为教师职业语言的同时,也对教辅人员和后勤人员提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要求。由此,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讲普通话的氛围。针对校园范围出现的繁体字、简化字、脱落字等不规范字,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如:对32个教师内的班牌进行了全面的整改;重新制作了校园20个洗手间的标志牌,替换了原有不规范的繁体字牌;改正了校门口“门卫管理制度”中的不合理排版;重新修正了所有的新学期课表和作息时间表中的标点错误;同时在校门口“雲和縣第二中學”的繁体字处设立了正规的副牌等。此外,学校还在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各处设立了“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提示标牌,各班级利用本班的黑板报作为宣传语言文字的主阵地。校园的长廊、楼道的宣传橱窗、教室外面的宣传标语,都成为推广普通话,展示规范字的阵地。不仅如此,学校还坚持校园用字审核把关制度,凡是学校印制公文、试卷、自编教材(讲义)和制作标语、标牌、宣传专刊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细致地审核,力求语言文字规范。
三、多创平台,彰显特色
“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努力践行语 3 言文字规范化的同时,又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各类教育活动。在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语言规范应用的教育,在活动中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对语言文字工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主要活动有:
(一)每周一次国旗下演讲活动。学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根据学校管理的需要,由学校团委确定演讲的主题,由各班选派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同学代表本班进行主题演讲,校团委每星期对演讲稿件进行规范用语用字的审核,对演讲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馈,以此来营造良好的讲普通话的氛围。
(二)每周进行的练字活动。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将规范用字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汉字和英文书写水平,年级段结合班级实际,积极安排学生在静校时间统一进行书写规范字练习,此项活动由班长组织,班主任监督落实,语文老师批阅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学校广播站定期开展“吐故纳新”活动。学校广播站由学生会自主管理,每年秋季都面向新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展大规模的“纳新”工作,挑选普通话标准的学生,经过培训,担任广播员。学校广播站每天向全校师生播报的新闻稿件都经过严格筛选把关,确保广播站能成为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的示范阵地。
(四)每月一次的班级板报评比活动。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块黑板作为“班级园地”,每个班级每月至少出一期板报。对每一期的黑板报的用语用字,团委、学生会均组织评比,对优秀班级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五)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渗透到各个学科。语文教研组在每个学期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和书写比赛中都积极渗透“讲好普通话 写好规范字”的理念。此外,其他教研组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的书写规范,如:11年9月,数学教研组举行了以“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的七、八年级大型手抄报比赛,吸引了大批学生的踊跃参加,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
(六)每年一次艺术节和读书节活动。在学校每年举办的艺术节活动中,师生们表演的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节目正是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成效的最好诠释。在读书节活动中,学生们用心表达自己阅读感受、规范整理和书写“读书摘 4 记卡”同样彰显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成效。
(七)加大对教师用字用语规范的培训。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教师讲好了普通话,写好了规范字,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用字用语习惯。为此,学校多次利用周例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八)为进一步营造“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和谐校园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的工作,学校于2011年6月举行了全校范围的普通话大赛和中山街规范语言文字的“啄木鸟行动”,参与人数达200余人次。其中“啄木鸟行动”共计查找中山街及校园周边不规范用字90余处,为云和县语委办开展中山示范街的创建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前期基础资料。2011年9月的推普周,我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师生书写规范字大赛、手抄报评比、推普知识主题班会等活动,并在县城解放街进行了推普知识宣传,组织学生沿街发放宣传资料共计500余份。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较好地调动了学校师生学校师生参与语言文字示范校建设的工作热情,也较好地达到了语言文字工作中“人人参与、全员规范”的预期目标。
(九)2011年11月,学校以第四届“云和·中国木质玩具节”的举办为契机,积极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渗透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如:在我校组织、策划的“木玩智慧碰”——樟树脚广场中,我校40余名学生担任了此次活动的解说员、小导游、小主持人,他们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向每一位到访的游客仔细讲解了各类益智玩具的玩法和诀窍,展示了二中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木玩文化主题公园的节目录制中,我校80余位学生与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金豆哥哥、芝麻哥哥和杜悦姐姐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互动,成功完成节目录制,为有力地宣传云和木玩文化作出了贡献并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的一致好评。
四、不足与反思
近年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一是学校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课题研究不够,语言文字规范活动的特色还不够明显;二是每年有近五百名新生进入学校,对新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工作 5 还有待于加强;三是学生在规范用语用字方面存在很大的反复性,需要进一步地宣传、指导和落实;四是在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上,家校联动机制还没有形成,我校生源很大部分来自乡下和进城务工家庭,这些家长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对我校的规范教育工作影响比较大。
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其新途径和新方法。我校长期以来质朴求实的传统作风是我们工作中的宝贵财富,而在此基础上去寻求新发展,在工作方法、思路上求新求变,则是摆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次新考验。面对新的要求,云和二中的全体师生将运用集体的智慧,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力争开创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坚信,在各级语委的领导下,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一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根据以上对组织管理、用语用字规范、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认真自查,我校自在推广、普及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方面已基本达到丽水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评估标准。特向市教育局、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申报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的申请。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努力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推动下,不断完善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务实创新,突出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浙江省云和县第二中学 二○一二年五月
第五篇:依法示范校申报
根据《西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市教法发[2005]4号)精神,一年来,我校把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作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大大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形成了依法治校的育人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1.修订学校章程。我校依据《西安市教育局关于制定完善学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教工作的意见》(市教法发[2004]12号)精神重新修订了《西安市第三十中学校章程》,并严格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我校重新修订了三十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工津贴发放暂行办法》、《教职工考核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全体教师几上几下讨论修订后并提交教代会通过后进行实施的,基本上实现了制度化管理。
二、完善管理体制
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根据市编委核定的内部机构数额,我校设置有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4个常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有创卫办、创建学习型学校办公室等2个非常设性机构,与校办公室合署办公。所有机构权利与责任对等,协调一致。
2.工作机制规范。
树立领导班子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新形象。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把 “艰苦创业、勤政廉洁、同心同德、追求卓越”作为班子建设的目标。行政管理总目标为:“规范、和美。”各部门子目标分别为:教学上“善学、求实、创新;”政教上“耐心、严慈、引导;”后勤上“热情、及时、到位。”着重强调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谋大事、促发展上下功夫。
三、规范办学活动
1.狠抓教学管理。一是严格按照省物价局和市物价局的文件规定收取费用,无违规征订、使用教材和教辅资料现象,所有教材均按照国家规定由新华书店配送。二是抓学科渗透,抓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汇。把法制教育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设法做到了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使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2.狠抓教学管理秩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科学家教,提高家教实效,确保学生安全。主要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实行家长开放日和家长接待日、成立家长委员会、普遍和重点相结合的家访、印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向家长宣传现代化教育理论,使家长更多地、更科学地关注、帮助学生成长。为了提高家教效果,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学生的特殊作用,我们要求家长杜绝“棍棒式教育”,不搞“包办式教育”,丢弃“甩手式教育”。对于少数品行较劣、陋习难改的学生,学校确定党员教师实行一帮一结对帮教工作,并与家长签订“家校共管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共同管好孩子,预防违法犯罪。
四、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
1.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工会组织制度,根据学校实际设立了6个工会小组,制定了工会工作人员职责和行为规范,建立了重大问题经教代会通过制度,对工会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
2.坚持校务公开。凡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项如基建招标、职称评定、教育收费、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校务公开栏及时向职工和家长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3.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青少年廉洁教育”活动。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座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将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认真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通过“崇廉憎腐”教育,净化学生心灵,使其从小树立“崇尚廉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五、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1.我校制定了依法治校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每位教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职工要有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工会每学期都组织教职工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活动,并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四五”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等,教职工普法考评人数达到100%,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情感投入。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提出了“目标激励人,榜样教育人,事业提高人,情感温暖人、活动感染人、生活关心人、制度规范人、氛围熏陶人”的要求。重点启动了师徒结对的帮教工程、每年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全面体检、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等,增强了全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凝聚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3.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机构工作受到好评。校工会为依法调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特别设立了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委员会。申诉和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多起小纠纷,经过调解,当事人愉快地达成了和解,促进了良好的校风的形成。
六、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1.突出“法、德、情”三个字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在学校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的学校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始终坚持“以德立校”的原则。我们始终认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塑造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不可分,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三者的辨证关系:家庭教育要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并支持和配合好学校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充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社会教育要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基础。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2.抓活动的参与。我校活动主要有升国旗仪式、读书、演讲、竞赛、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学科兴趣小组、艺术节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和拼搏精神;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心灵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得到加强。
3.抓环境的熏陶。我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让学校的每一棵树、每一幅画、每一面墙、每一句话都对学生起着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中成长。提倡学生为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作贡献。宣传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并张贴,建设校园广播站、校训墙、悬挂名人名言、利用黑板报和橱窗等宣传阵地,刊出法制宣传专辑:远离毒品专辑、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专辑、英雄事迹专辑等,给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处都能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4.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健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校制订有《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图》、《学校固定安全部位责任制度》等较为完善的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章制度,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学校非常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担任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抽调专人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在安排好传达人员的同时,专门成立了校卫队,购置制服和用具,设立值班室,安装了专门的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起草了《关于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实施意见》、《关于学校安全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月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报告》等文件,学校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理了有关安全知识的板报,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反复排查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申了值班纪律,严格了门禁制度,切实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
5.完善学生申诉制度。设立学生申诉箱,每天开箱阅处学生反映的各类问题。接受学生申诉,办公室及时安排有关部门会同年级组调查落实学生申诉情况,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加强校内法制宣传
将法制教育列入学校重要的重要日常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中心组学习和教工大会平台,保证学校领导和教师法制学习制度得到落实。我校请西一路派出所所长担任法制副校长,对学生开展如交通法规讲座、青少年违法犯罪讲座等,普及法律知识,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学校采取家长学校形式和深入社区普法、用法,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区。
八、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
任用中层领导、部门负责人时,把德才兼备、群众信得过的同志推荐到学校中层领导岗位上来。在培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的原则,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使每位领导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练就了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中层管理队伍,为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学校制定完备的一法治校工作方案、预算专门经费,切实保障了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坚定信心,扎实开展依法治校工作,使我校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学校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异,以实际行动创建省级精神文明校园,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