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管理中走向名校
在管理中走向名校
江苏省江都市第三中学
曹刚
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提升管理水平,落实育人责任,离不开科学的办学理念,离不开创业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创优的追求,更离不开务实的细节管理。学校管理实践证明,凡是办学有特色、综合实力强、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的学校没有不重视常规管理的。多年来,我校一直是坚持不懈抓常规,反反复复抓常规,从严从细抓常规。
一、校园管理突出“精细化”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校园建设,是学校富有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基础,也是师生整体素质和美好形象的体现。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我们始终坚持环境育人的思想,围绕学校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具有综合和激励作用的教育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先后投入400多万元进行教学楼配套设施建设,如教学楼及各室的布置、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文体器材的配备、校园整治、绿化和运动场的建设等。
如今的校园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气息,散发着花香、书香、墨香,达到了净化、绿化、美化的境界。高雅的校园文化中陶冶着每个学生的情操,激励着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校园是一个和谐、绿色、催人奋进的校园。
二、制度管理突出“人性化”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管理的源泉和动力是人,管理的核心和主体是人,管理的成败与否也取决于人。因此,学校管理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推崇人性化管理,做到“宽严有度”,既有规范化的制度,又有人性化的关怀。学校采取“统一领导,分工具体,全程管理,分级负责”的措施,强化内部管理,相继制定了《江都市第三中学教师考勤制度》、《江都市第三中学教师工作考评办法》、《江都市第三中学教师工作管理办法》、《江都市第三中学班主任工作考评细则》、《江都市第三中学安全教育管理规定》、《江都市第三中学校园管理规定》、《江都市第三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并把教育的有关重要法规与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册,教师人手一份,使全体师生时刻对照,规范遵守。
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领导班子成员还经常深入到教师中去,找教师谈心,问寒问暖,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我们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忧教师所忧,喜教师所喜,经常与教师情感交流,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把感情的意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产生“合力”效应。这样,既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依章行事,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也使教师自觉、主动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的轨道。
我们还不断完善民主建设,在制定和修改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时,每一项的制定和修订都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初稿,都让教师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全面权衡,出台定稿。同时,我们坚持实施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制度,建立了“校务公开栏”,把学校的财务情况、奖惩情况、业务考评、晋级评优等重大决策都予以公开,阳光操作,使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关心学校的每一件事,去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班子管理突出“务实化”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因此,建设一个作风民主、素质过硬、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是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我校领导班子中有校长、副校长及中层干部15人,这是一个素质过硬的领导集体,我们班子当中有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德育先进工作者;有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扬州市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有江都市先进工作者、江都市优秀党员、江都市十佳教师。这是一个以身作则的领导集体,我们班子成员待人真诚、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张驰有度、为人师表;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学校积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各岗位职责,领导班子分工明确,互相沟通,分工协作,发挥了整体功能。各部门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能明确要求,定期
育相结合,分年级、分层次、递进式开展活动,形成了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青春期教育、理想教育等不同层次的主题,让广大初中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实现自我完善、自主发展。
六、教学管理突出“严格化”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经常、最大量和最基本的工作。因此,我们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着力和着眼于管好教学,力求取得最优化的成效。我校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制订了学校、教师、学生近期和中期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对学校的校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读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定期参加业务培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集体备课”、“一人一课”等教研活动形式展开对教材的研究和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坚持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坚持传授知识以课堂为主。在努力提高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课的同时,带动整体质量的提高。几年来,学校能严格按市教育局的规定开设课程、安排作息时间,按规定订购课本和必备的教辅用书,不随意停课或增减课时,严格按规定布置作业,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节假日不加班补课,确保了各项教育法规落到实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能严格规范,学校有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规范要求,并制定出具体的“六认真”检查要求,每学期做到二次检查,并有明确的记载。学校领导能做好随堂听课工作,教导处、教研组每学期按计划组织“集体备课”,并开展一定数量的教师公开教学活动。
学校形成了以全体教师为研究主体的群众性教研活动体系,教研氛围浓厚,教研管理规范。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论文交流活动,并积极推荐优秀论文在校外刊物上发表或参加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竞赛,近几年,有20多名教师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交流、发表、获奖。
七、后勤管理突出“规范化”
学校有健全的总务、财务组织机构,制订了各类人员职责,确定了后勤工作“服务第一”的宗旨,尽心尽职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的生活服务。学校严格执行财务纪律,严格财务审批审核制度,严格执行收费许可证制度和规定的收费标准,每学期末向教师公布账目。
学校绿化工作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植物品种有近二十种,绿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校园常年有绿,四季有花。
学校校产资料完整,档案完备,有购物审批制度,赔偿制度等。学校的资料搜集和档案管理有专人负责,针对教育、教学特点和自身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了学校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为了完善软件资料,我们要求平时所做的工作都力求留下痕迹,都要有记载,如学校班级常规工作检查评比材料、全体教师会或班主任会记录簿、国旗下讲话稿等。到目前为止,学校有资料有30多种近500盒,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的管理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
八、安全管理突出“全员化”
保障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安全、有序地学习,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和义务。没有哪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受到任何人身伤害,但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社会能力、防范意识与对抗能力以及校园的规范化建设、人口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每年都有学校或多或少出现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因此,安全教育是我们每次学校集会、每周班会都必不可少的内容,我校师生“人人懂安全,人人重安全”。
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首先我们成立了江都市三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江都市三中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了“学校工作安全第一”、“安全工作无小事”,“学校安全,人人有责”的齐抓共管的局面。其次开展好学校安全卫生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各年级都开设健康教育课,广泛对学生进行预防流行病、传染病的知识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按时上、效果好。第三因地制宜地开展交通安全等各种安全知识的教育,我校经常组织交通、远离毒品等安全警示图片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这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和广大家长对学校的殷切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连续五届蝉联扬州市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全国红旗大队等。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进一步加大常规管理工作的力度,自我加压、不断进取,力争早日跨入江苏省名校的行列。
第二篇:在反思中走向智慧
在反思中走向智慧
● 李庆海
师范毕业前夕,时年近退休的著名特级教师孙笑平老师曾经这样问我:你愿意当一辈子的小学教师吗?你愿意当怎样的小学教师呢?为了解这个问题,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去求索。2007年的夏天,我招聘到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工作,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同事的热情鼓励下,我渐渐寻找到了答案:当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学习,踏上了成长的快车
二实小将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一项头等工程来抓。省特级教师王登亚主任了解到我对教学、教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就专门对我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我过去的教学研究是零散而又漫无目的的自发行为。尽管教研活动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但是理论功底显得不够。为此王主任特地将她的藏书——《陶行知教育文集》、《爱弥儿》、《给教师的建议》„„厚厚的一摞书搬到我的面前,看到王主任脸上的汗滴,我不禁感动得落下了眼泪:我一个刚到学校工作一年的老师,竟然能够得到德高望重的王主任的厚爱,此生当以学好理论知识,当好智慧教师来报!我一头扎进了书堆,如饥似渴的寻求着宝藏。在书里,我读到了经典的力量,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
学校举行了阅读教育经典的读书活动。在实践中我渐渐体会到,如果有理论的支撑,教学实践会更科学化、理性化。于是,漫漫长夜,思想不再缺席。我燃烧着《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穿越在黄爱华的智慧课堂里,聆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教育:理论到实践》,细想着《好课是这样磨成的》,提醒自己《不做教书匠》,欣赏着《数学,让我如此美丽》,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我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读着一篇篇美文,我仿佛每晚都在《听名师讲课》。每读一本书,我都记下了厚厚的笔记、心得。即便是《数学课程标准》,我也能熟背于心。在学习中真正明白了“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的真谛。
读书,夯实了我的理论基础,提升了我的教育素养,我踏上了成长的快车。对话,碰撞着激情的智慧
学校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才架设平台,专门聘请省内外名师、优秀教师来校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指导教学,问诊课堂,答疑解惑。我在与专家直接交流、思维碰撞中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得到了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我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多次参加县、省举办的苏教版教材培训。在参加教材培训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苏教版教材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在与教材编写专家的对话中,我对苏教版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每学期都承担了县教研室组织的苏教版教材培训的辅导工作。每一次的教材培训讲座,我都在多次观看理解省级专家的讲座的基础上,从教材编写的理念、全册的教材结构、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能力目标的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教材培训让我逐步深入的认识了教材,理解了教材,加上自己的思考、实践,我的报告以案例详实、理论适中、生动活泼赢得了全县小学数学教师的赞许,为苏教版教材在我县的推广和使用的指导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07年11月,我收到了《江苏教育》报刊社的邀请函,参加在淮安举行的“教海探航”
颁奖活动。校领导得悉这个消息后,立即帮我安排好了课程,踏上了淮安之行。在这次颁奖大会安排的教学沙龙活动中,我的发言得到了编辑部的充分肯定。在第二天的大会交流上,我又作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专题发言,发言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共鸣。2008年4月,我又接到邀请参加山西省《学习报社》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行的“课题研究与创新”研讨活动。临行之时,校领导亲自帮我别好校徽,我在这次活动上将我们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的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做了宣传与交流,得到了外省教师的认可。
我在“小学数学教学网”上多次参加了网站组织的网友活动。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在网站上发起、组织了《期初复习》、《一单元一备》等网络集体备课,深受网友们的喜爱。由于对网站的贡献,本学期又被网友推荐为五年级备课室的版主。学校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号召学校的数学教师上网站论坛上发帖子,交流教学经验。我创建了五年级数学工作研究室的主题帖,点击率以每天100次的速度攀升。在网站上对发言精辟的帖子加为精华,并以站内短信的方式对网友进行鼓励,还经常邀请一些教学研究有见地的老师在网站上建主题帖,使网站成为老师们交流经验、质疑解惑的主要平台之一。
实践证明:思想与思想的交流,能够激发出更多的火花,碰撞出无限的智慧。反思,改变了行走的方式
有人说,教学即人生,课堂即生活。学校提倡教师每天撰写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每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有许多直接的、感性的、肤浅的教育经验,如果不去思考,不去串联起来,那都是零碎的,没有光亮的,不能给人启发。反之,如果我们用心去记录,那就不仅可以自由的表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内心体验,还可以为日常的教学实践编织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意义,赋予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的教学反思改变了我的行走的方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聆听了省著名的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讲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的教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了吗?我的课堂有我的特色吗?我也在SINA网站上建了一个自己的博客《慢慢走,思考着„„》,提醒自己要每日思考。“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并不都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印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潮水般向你涌来,浸泡你,柔软你,感动你„„”。
我坚持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和公开课,力求做到家常课要“实在”,公开课有“个性”,让每一节课都有自身的特色,有个人研究的痕迹,用自己的课堂教学来带动身边的教师,进行苏教版国标教材的研究。我坚持每周上一节准备充分的课,每个月上一节有特色的课,每个学期上一节精品课。主动与教科室商量,安排自己每个月为学校的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平时与年级组内的老师研讨教材,钻研集体备课的模式,为学校把用好教师用书和教科书作为有效备课的突破口做出了贡献。每上一节课,我都努力做到写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在阅读我的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反思的价值。
写教学反思时,我坚持三个“一”,即每天写一篇几百字的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文章,由于来自于教学实践,因此容易完成;每周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这样的教学反思一般有标题,写成案例加反思的形式;每个月写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论文,这里的教学设计一般是我上的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或一个月来研究的专题论文。我在以后的听课过程中都从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角度来思考,想这节课如果是我上应该怎么处理。像这样的对比反思,已经成为我教学中的自觉追求。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织的路,更是一条永不言败、锐意进取、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路。提升——赢得了成长的空间
阅读使我心灵得以舒展,视界得以敞亮,书香还飘泊着我久远的梦想。在读书与反思净化中,我的教学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赢得了成长的空间。
一年多来,我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教学研讨活动。2008年2月,获得县小学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2008年5月,我与盐城市学科带头人林玉平、省优秀青年教师赵兆兵在东台师范附属小学一起执教“新课程背景下找规律的课堂教学沙龙”活动的研讨课《找规律》。同时,把聆听窗外声音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抓住这个触点引发自己对新课堂的深层思考。徜徉于书籍中,我与作者对话,写下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外出学习,我悉心倾听,写下体会与收获;课改实践,我不断捕捉教育生活,审视教学实践,提炼教学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参与了省教科院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论文《有效跟进促使动态生成》获得2007年12月活动省师陶杯论文大赛一等奖。撰写的《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一文在教育类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杂志上发表,《巧妙分层,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发表在《小学教学设计》,我的课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在《江苏教育》杂志上发表。撰写的《科学运用资源 创设有效课堂》一文获得县优质资源光盘使用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江苏教育信息》报上发表。撰写的100多篇教辅文章在各级各类学生读物上发表,本人也因此被《学习报》、《新课程报》、《快乐数学》、《学习周报》、《数学辅导报》等教辅报刊聘任为“特约编辑”。
诚如肖川所言:“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在滨海第二实验小学的家园里,我在反思中前行。细细想来,正是平淡的日子里辛勤的耕耘,才有了这些小小的成功与收获。回首来时路,是一条苦与乐交织的路,是一条充满着酸甜苦辣的路,更是一条永不言败、锐意进取、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路。
(李庆海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第三篇:在尝试中走向成功
在尝试中走向成功
——18年无家庭作业并达到高质量的奥秘
● 李志军
1995年起,我以大循环形式从一年级到毕业班带了三届学生,在班额都在80人之上的情况下,实现了连续16年不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但学生平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后续学习能力很强。这种“一没二少三多”(没家庭作业;教师讲得少,书面批改作业少;学生练得多,学生讲得多,学生尝试多)的教学风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公认我的学生“快乐轻松,后劲十足”。以至于每届新接手一个一年级班时,都有近200名学生家长动用一切关系想把孩子送进我所教的班级。
18年不布置家庭作业,又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奥秘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是运用尝试教学法,并在尝试教学理论指导下探索高效的学习模式,帮了我的大忙。
一见钟情尝试教学法
1983年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到四川省眉山师范附小。记得我在第一次参加学校数学教研会上,当时的教研组长陈月联老师就组织我们学习、研读“尝试教学法”,可以说邱学华老师是我从教后知道的第一位教育名家。然而学习是学习了,可是许多老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不敢放手运用尝试教学法。我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敢于大胆运用尝试教学法,加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感悟、总结提升,“尝试教学理论”扎根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里,至今已29年!
从教的第二年,我回到了我的老家——正山口小学,一个边远落后的地方,一晃就是7年。在那里,我照样坚持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并利用担任数学组长之便向数学老师们宣传推广“尝试教学法”。学校没钱订报刊,我就把从眉师附小带回来的那本刊登有“尝试教学法”的杂志当作宝贝,自己动手刻印了上面的全部内容,装订进我创办的《数学教研》,发给每位数学老师学习。
对“尝试教学法”的一见钟情,源自我对儿时玩耍的感悟。儿时因为家里特别穷,买不起玩具,但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啊。我记得当时的生产队里有一位同龄伙伴折的“双头纸飞机”特别能飞,飞得又高又久。我以帮他割一筐猪草为代价,请他教我折这种“双头纸飞机”,他欣然同意,手把手地教我。他拿一张纸,我拿一张纸,他怎样折一下,我也跟着他学着折一下,不一会儿就折出一架漂亮的“双头纸飞机”。可没过几天,当我自己单独折这种“双头纸飞机”时,居然不会折了!我拿出以前折的一架成品“双头纸飞机”,小心翼翼地边拆边琢磨,还是不成功。于是,我又以帮他割一筐猪草为条件再次向他请教。哦,原来我在一个环节中把纸折反了!经过我的反复尝试,再加之他在关键处的点拨,我终于掌握了折纸飞机的要领。现在虽然时隔几十年了,我还能折出这样漂亮的“双头纸飞机”!假如没有当年失败时的反复尝试,哪能至今还记忆犹新?
反思我们的教学,直到现在好些教师仍然不敢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我认为最大的症结:一是教师急功近利,二是对学生的不信任。怕学生练歪了而完不成当堂预设的教学任务,因此产生了“杞人忧天式”的担忧。对此,我的体会是:正确,也许只是一种模仿;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黑格尔语),过度的防御错误就是远离创造!教师越位的提示、大量的铺垫、给学生围堵出不容回旋的时空,都不应该是现代教学行为。我在教学中切身感受到,“尝试教学法”彰显的是一种对学生的信任,还有什么比得到别人的信任更快乐的呢?教师只有满怀信任放手让学生先去尝试了,从“先练后讲”过程中,找准了学生思维上存在的“症结”,才能高效地对“症”施教,从而避免在学生已经自学明白的地方去重复用力。我是不怕学生在尝试阶段“浪费”课堂时间的,因为我坚信教师讲得再清楚、再透彻,表面上是节约了时间,但是如果学生没过几天就忘了,实际上才是真正浪费了时间。
唤起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
“尝试教学法”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一种自信,而且能唤起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这是一种激扬生命,激发自主行动的教学法。我曾教过的曾钦同学,现在已就读高二。记得2003年7月10日的上午,刚上二年级的他神秘兮兮地到办公室悄悄告诉我:“这次的最后一道高考数学题,我做出来了!”我大为疑惑地看着他,请他立即在我的备课本上把这道题目写下来。于是,他歪歪斜斜地画出一个“宝塔”,数据却回忆不全了。我按捺不住兴奋,飞快地跑到学校外面的报亭买来头一天的《华西都市报》,迫不及待地请他边讲道理边解给我看。果不其然,这个二年级的孩子居然把14分压轴题填空部分的9个空,全部有理有据地解出来了!当时,我更兴奋的是他怎么敢去做高考题?!我问曾钦:“谁叫你去做的?”他说:“没人叫我做。我乱翻昨天的报纸时,看着那个样子的图(注:宝塔数)有意思,我就动脑筋想了起来。”
我听了他的回答很兴奋。这种习惯,这种精神哪里来?尝试!难道是平时我在实施“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最爱挂在嘴边的两句话:“谁敢先尝试一下”、“我最欣赏那种敢于尝试的人”起了作用?由此更坚定了我实践运用尝试教学法的信心。
其实小孩子天生具有在探索和尝试中学习知识的本能,教师的作用在于适当地引导和激发他主动学习的兴趣。但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们往往忽视了这点。试想,如果学生大胆尝试探索的意识被教师的强势压抑甚至扼杀了,由此而生成的个性及思维特征必然是害怕出错、谨小慎微,这与培养学生敢于冒险,在失误中开辟新思路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具体到教学工作中,不留家庭作业是我的原则。我认为那种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题海战”似的重复劳动,就是对孩子创造性的磨灭。
“题板作业”当堂消化
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模式是:“先练后讲,练在当堂”,并提出课堂教学的四个要求:“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订正作业,当堂解决问题”。我担任的大班额教学,学生作业怎样当堂消化?教师怎样减负?这是逼迫我不断去思考和尝试的大难题。教师批改作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大家公认的是:反馈信息,对症施教。而我在作业批改中,有几点困惑:?
1. 每次批改学生作业时,都会发现有2/3的学生作业完全正确,但教师为批改这部分学生作业花费了不少时间。我认为这个时间花得不值,教师也该减负、也该潇洒。
2. 对作业中有错的学生,是当堂及时反馈、师生共同帮扶好,还是待课后作业批改完后再去帮扶好?尤其是大班额学生的作业,往往要第二天才能反馈出结果,这就错过了学生的最佳帮扶“兴奋点”。学生“兴奋点”已过,重新唤醒就费时啦。3. 怎样在课内及时发现作业中有错的学生?又怎样在课内及时分享作业中有创意的学生的解答方法?
如何解决这些困惑?一次在课堂上巡视学生作业时,看到有位学生用粗水彩笔做作业,我顿时获得了启发。我给班上每个学生发了一块小黑板,让他们当堂直接在题板上做作业,逐渐摸索尝试出了“题板作业”的形式。
当堂“题板作业”顾名思义,学生是专门用题板笔书写,字大、笔画粗,老师巡视时站在第一组就能观察到第三组同学的解答过程。哪个同学解答错了,哪个同学解答有创意,老师能提前了解,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作个别辅导,做到了“心中早有数”。
在分组亮题板时,答案谁对谁错,谁的书面表达好,谁的解答有创意,全班同学一目了然,“无声胜有声”。那些在解答过程中暴露出问题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勇敢地上台展示自己的错误,接受全班同学的共同帮扶。此刻,教师拿着红色题板笔边追问边示范批改:他错在哪?他可能想到哪里去了?题目怎样改他就对了?这个错应该怎样去克服……如此步骤,既教会了学生怎样批改作业(我班的作业是全班同学轮流当小组长批改),也让解答有误的学生最终明白了自己错在何处,达到了“由误到悟”的升华。对那些做题解答有创意的学生,请他们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聪明智慧,让全班同学及时分享、借鉴,并接受大家的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实践证明“题板作业”的形式操作简便、实用,能够保证课堂作业当堂消化,为减轻学生及老师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合作游戏减负高效
为了力求给学生营造一种乐于合作尝试的氛围,我秉承尝试教学理论“先练后讲”的精髓,从尊重并利用小学生“贪玩好动”的天性入手,努力把学习做成一种游戏,使知识和谐地融入到游戏活动当中。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有游戏作为载体的合作尝试,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兴趣更浓,效果更好。哪怕有些教材内容还要等几周后才学习,但学生依靠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技能,在合作游戏的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就去尝试解决了新的数学问题。学生这种积极的超前尝试,对后期学习的推动作用很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相互间必然会产生自发评判、据理指正,从而也实现了“自发帮扶,教师减负”,“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语)。
我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结构出发,把民间玩的“偷10点半”、“扯马股”、“算24点”等游戏改进后引入到计算教学,还自创了“捉迷藏”、“超20”等学生喜欢的游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达到了教学学时减少近1/3的效果。小学数学中最难的是解决问题教学,没有现成的民间游戏可挖掘,我就自己摸索。经过20多年的反复研究实验,终于形成了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游戏卡”为载体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游戏学习法”,从而把主要依赖笔和本的数学解决问题学习方式,变成了学生特别喜欢的游戏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教师,大教育
我是“尝试教学法”的受益者,我的学生们更是最大的受益人。作为一名地道的普通一线教师,因教学的“低负高效”,我被评为了中学高级教师并获得了四川省特级教师称号。
自己因“尝试教学法”受益了,又怎样带动更多的老师收益呢?2012年2月,我突然萌发出了:从3月起,依托我执教的一年级3班小学生,面向全国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师生减负,快乐高效”随堂跟岗至少一周的免费研修活动。这是一个纯民间性的活动,旨在通过现身说法的真实尝试教学课堂展示,以共同探讨能真正解决师生“高付出,低收效”现状的方法和手段。当我把这个想法汇报给恩师邱学华教授时,他老人家连连称好,主动提出立即把“跟岗启事”登载到他的“邱学华尝试教学在线”。
免费跟岗研修活动开展近两个月以来,已先后迎来了自发来自于宜宾、自贡等地5所学校的近40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江苏、江西、广西等地一线教师已准备自发陆续参与以后的免费跟岗研修活动。
我那“土得掉渣”的随堂家常课,真实呈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生成过程;毫无顾忌的“精导巧练”真实课堂,给老师们留下了不少启发和思考。几位参与跟岗的男老师对我说:“见识了你的课堂后,今后我不再怕学校安排我带一年级了!”;宜宾女学街小学的杨彦校长,在听取了第一批6名老师参与跟岗研修的汇报后,在QQ中给我留言:“星期一下午,叶应斌老师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做了《我们感受到的李志军》的报告,大会要求是30分钟,结果叶老师讲了一个小时。在这个学校三年了,第一次看到会场里老师有如此的专注。散会后马上就有老师报名到眉山跟岗学习。”;宜宾李庄小学的7位老师参与了第三批跟岗研修,在活动结束已10天后,带队跟岗的教导主任徐德海通过QQ给我讲:“我们这次学习后的兴奋点还在,现在热情都不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次学习后的持久性!来学了的老师在干,听了我们交流的也在干,干了后大家感觉效果不错,特别是个别老师已经感到轻松和快乐了。语文老师们看到数学搞得津津乐道,都急了!我们茶余饭后都在摆(四川方言:谈论之意)李老师……”。
免费跟岗研修活动开展以来,其实我最值得高兴的是:不仅我对教育的那份思考启发了一线老师,而我在课改中的“叛逆式”成长过程还启发了学校管理者对那种习以为常的管理模式的一份思考。
29年的一线教学探索,我深刻体会到,“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邱学华语)。教学要达到真正的高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必须同步走。教师本着尝试精神,运用好尝试教学方法,并在尝试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尝试探索,既能达到师生共同减负高效,又能使学生在尝试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大胆尝试的精神,从而促发并引导他们开拓思维、敢于创新。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眉山师范附属小学校)
第四篇: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自省
——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提高。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成长,并且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
自省拯救了微软
1995年,Internet浪潮方兴未艾。面对Internet的诱惑与挑战,微软公司的一位董事曾就公司的Internet策略问题垂询比尔·盖茨的意见:“我们为什么不多做一些与Internet相关的工作呢?”当时,比尔·盖茨用近乎揶揄的口吻回答说:“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建议呀!Internet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没有人能赚到钱。”
但当比尔·盖茨宣布微软不会涉足Internet领域后,许多员工提出了尖锐的反对意见。不少员工直接发信给比尔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比尔·盖茨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支持后,他花了大量时间重新认识和理解Internet产业,最终,他承认自己此前的决定是武断的和错误的。
为了扭转公司的方向,比尔·盖茨亲自撰写了《互联网浪潮》这篇著名的文章。同时,他把许多优秀员工调到Internet部门,也因此取消和削减了许多与Internet无关的产品。那些曾经直言劝谏的员工不但没有受到处分,而且还被委以重任,逐渐成为公司重要部门的管理者。结果,微软公司很快成了Internet领域的领跑者。
在瞬息万变的软件行业里,自省的精神、直接的沟通、宽大的胸怀以及自我修正的魄力可以让我们监危不乱——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自省拯救了微软公司。
中国传统哲学一向强调自省的精神。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设法使自己也具有同样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缺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也是要求我们经常反思自己,并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提高
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里,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因此,及时的自省和自我批评往往是纠正自身错误、实现快速转型的关键所在。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能及时察觉自身缺点,不能用最快的速度纠正自己的发展方向,必然会在学业和事业中落伍,被无情的人才竞争所淘汰。
懂得自省的人才能不断成长。如果经常在反省中扪心自问: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东西对自己最为重要?自己能否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这样的心路历程将会成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自己的思路和锻炼自己的判断力的最好方法。经过了这种方法的考验,一个人会变得更强大、更自信,他的人生目标也会更加明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过深刻自省经验的人是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的身心接受了一次智慧与道德的洗礼——在一系列类似的洗礼之后,他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驱使他用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成功,也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懂得自省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更容易赢得真正的朋友;反之,不懂得自省、不知道承认错误的人既无法得到他人的谅解,也无法让自己真正融入到团队之中。即使将这样的道理放大到国与国的关系上,它也仍然成立。例如,德国与日本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略过其他国家和民族。二战之后,德国以彻底反省和积极谋求和解的态度赢得了世界舆论的普遍支持。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强调,德国负有道义与政治责任,要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他说,德国已经认识到“以小心谨慎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不会失去朋友,反而会赢得朋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在处理二战遗留问题时总是不能正确对待和缺乏诚意,其做法伤害了许多亚洲国家的民族感情,无法得到受害国人民的真正谅解。
处理国际关系如此,处理人际关系也一样。面对一个自认为一贯正确、永不犯错的人,你能够轻易相信他吗?你愿意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他吗?你会结交这样的朋友吗?当这种人犯了一个错误却始终拿不出反省的诚意时,你能相信他今后不会再犯错误吗?
如果你曾在在失败面前迷失了方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建议你花一些时间,培养自省的态度和勇气,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在反思中寻求进步的动力。
以下四个方面对于培养自省的态度和勇气来说最为重要:
*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接受批评。
*不断追求进步,“足够好是不够的”。
*听取他人意见,接受“良师”指点。
*事后认真反省,努力改变自己。
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接受批评
自省的第一前提,就是勇于认错、主动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态度可以说是谦逊的化身。在与自省相关的诸多因素中,谦逊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谦逊的态度就不能诚恳地接受批评意见,就无法通过认真的反省提高自己。当然,谦逊不代表碌碌无为,也不代表自卑和自闭,谦逊在这里指的是,要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中认真反省自身缺陷,以便改进自己、追求卓越。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将谦逊与积极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不自负自傲,也不过分谦卑。
其实,之所以有很多人拒绝反省,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别人因此而看轻自己。但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这种想法都不过是自欺欺人。一个人所犯的错误首先会被别人看到,而且在别人眼中,问题会显得更加客观和透彻。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已见只会给人留下不自觉、太清高、太爱面子的糟糕印象,这不但有损自己的声誉,也会伤害那些原本打算善意劝谏的师友。为了小小的面子问题而不愿意承认错误、不愿改进自己,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人们应该做的是避免错误的发生,而不是在错误发生后竭力遮掩。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只犯了一个小错误,但就是不愿意承认,以至于不得不用各种手段遮掩和粉饰错误。结果一错再错,小错误演变成大灾难,落得个无法收拾的结局。所以,拒绝自省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不断追求进步,“足够好是不够的”
自省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提升,是追求进步。所以,自满是自省的最大敌人。如果凡事认为“足够好就够了”。那么,这样的人不但不会懂得自省的价值,也不会拥有任何继续前进的动力,优秀和卓越也会离他而去。
因此,大家应时刻抱着“足够好是不够的(Good enough is not enough)”的心态,凡事都要先问一问自己“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把自省的态度转换成前进的动力,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
曾经有一位刚加入微软的市场经理,带着微软某个著名的软件产品参加了一次软件展示会。会后,他兴高采烈地给整个产品的所有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在邮件中说:“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在此次展会上我们取得了全部十项大奖中的九项!让我们一起庆祝和狂欢吧!”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仅仅一个小时之内,他就收到了十多封回信,回信的内容竟惊人地一致,所有人都在问他“我们没得到的是哪一个奖项?为什么没有得到?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这方面的情况呢?从这个失掉的奖项里,我们能得到什么教训?明年,怎么样才能包揽全部十个奖项呢?”
这位市场经理在收到邮件的那一刻,他几乎被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微软的员工竟然这么在意那个失掉的奖项,直到那时他才真正理解,微软为什么能不断推出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为什么能在软件巨人的位置上持续地取得成功。
作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他们所采取的自省的态度不仅仅是一种谦逊的“美德”,更是一种追求进步的前提和条件。
永远追求进步可以为成功提供持久的动力。当你作为学生时,要努力拓展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当你参加工作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当你走上领导岗位时,要永远向世界上最杰出的领导者看齐,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领导艺术。
在追求卓越和进步的时候,要保持自觉和自省的态度,对于做不到的事情,要坦率地承认并积极找寻其他的解决方案。
听取他人意见,接受“良师”指点
虚心听了他人意见是自省和进步的先决条件。
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能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就不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比尔·盖茨曾对公司所有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除了听取客户的批评意见以外,微软公司也鼓励员工畅所欲言,鼓励大家对公司的发展、决策、现状、问题乃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改进方案。比尔·盖茨总结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那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的发展——这样一家公司怎么可能失去竞争力呢?”
eBa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惠特曼也非常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她把用户意见当作自省的依据。惠特曼说:“我们一直很小心地保持谦逊的品质,我们必须敢于承认错误并重新规划和实施。”例如,eBay公司曾表示要把Half.com 并入eBay网站,后来,由于社区用户纷纷反对,eBay果断地改变了决策,重新让Half.com保持独立。正如惠特曼所说的那样:“你必须尊重社区用户并对他们做出回应。”
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以外,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能够及时指出你的缺陷和不足、指引你继续前行的“良师”。这样一位良师除了可以在学识上教导你、在你犯错误的时候点醒你之外,还可以在为人处世的原则、看问题的眼光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方面对你有所指点。选择这样的“良师”时,不必选择直接领导你的导师和老板,而要选择那些与你没有直接的隶属和利害关系的人,因为后者能更加客观地向你提出批评意见。
此外,如果你希望得到他人真诚的反馈意见,就要学会悉心倾听的艺术,也要在听取他的正确意见后,用积极的、切实的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在他人眼中,你才能成为一个可以依赖,懂得自省的人。否则,如果只会表面承诺,而从不认真反思和悔改的话,以后还有谁会愿意花力气指出你的缺点和错误呢?
事后认真反省,努力改变自己
与反省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是,在每一项工作完成以后,要及时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列举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问题,以便制定出一个切实的、可执行的改进计划,让自己在有效的执行中完成自省和提高的全过程。
“事后自我批评”的机制在微软公司早已被系统化和制度化。微软公司每推出一个产品后,都会留出一段特别的时间,让整个产品团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post-mortem”,也就是系统化的“事后自我批评”。
这一过程包括许多次电子邮件和公文的交换,以及多次总结和评估会议。产品团队的每名员工会充分利用这些沟通渠道,讨论在该产品的开发工作中,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够好。产品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你自己在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整个团队在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一过程中的所有讨论结果和员工建议都会被记录在案,以便管理者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将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布,以帮助其他产品团队避免类似的错误。
微软的管理者相信,只有彻底发掘和暴露出研发过程中的所有错误或教训,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如果一个局外人有机会参观微软的一次“post-mortem”会议的话,他一定会以为微软是个非常失败的公司,因为在开会时,与会者极少褒奖自己,他们总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检讨错误、吸取教训上。
当一个人站在公司领导者的岗位上时,他是否拥有事后自省的态度和勇气,将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也将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在领导力方面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
培养自省的习惯
培养自省的习惯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困难。大家不妨尝试一下下面的这个简单的训练法: 拿出一个本子,在每个月的第一天,总结一下你在上个月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然后,用客观的态度反思一下你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视太高,还是没有执行的毅力?是目标太困难,还是你的习惯或态度需要调整?把这些原因写下来,再写你的改进计划。可以请你的朋友、良师一起帮你写,因为他们可以更客观地指出你的问题所在。每个月结束后,自己评估自己执行计划的情况,然后请朋友、良师检查你是否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如此坚持下去,你会逐渐养成约束自己、勤于自省的好习惯。
第五篇:创业,在无私奉献中走向成功
创业,在无私奉献中走向成功
——记退伍军人安徽省亳州市京久厨师技校校长郝国华
吴延羽
在皖北大地“中华药都”安徽省亳州市,有一所远近闻名的厨师技校——亳州京久技校。该校法定负责人郝国华,是一个年龄不到30岁的退伍军人。1998年郝国华在家人的支持下办起了京久厨师技校。建校不到10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全省阳光工程先进单位1次,市培训农民工先进单位2次,被县区级表彰为先进单位5次。
初次办学之时,学校面积不足三间平房。经过十年来的发展,目前该校已拥有五层教学楼二幢,开办了食为天餐饮培训基地一所,专业培训老师10人,行管人员6人。1996年全年接收培训学员不到80人,2007年培训学员3500人以上,是一所群众依赖、政府信任的好技校,在社会上树起了一块亮丽的光牌。该校靠什么争得含金量颇高的“桂冠”,靠什么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学校办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呢?
农民工的引路人
亳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56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90万,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120多万人。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无专业技能,打工收入非常低。近年来,京久技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不断扩大对农民工培训,使第一个走进校门的农民工都能掌握一门致富的技术。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每招收一名学员,收取培训费1700元,但是京久技校并没有按此标准进行收费,实际收费仅500~600元,以此计算,2006年培训农民工1200人,就减免学费140多万元;2007年培训农民工3500人,共减免学费300多万元。对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采取了学费全免,而且还包吃住的办法进行培训,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家庭的深情感谢。
在京久技校的会议室里,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锦旗,有100多面,学生家长写来的感谢信更是数不清。家住亳州市花戏楼丁志强父母双亡,2005年来学校培训,学校没有收他一分钱,而且把他安排在一个好班级,学习毕业后,学校帮他联系分到了上海红仔鸡餐饮公司,现在每月工资4000多元。2007年春节前,他从上海带着丰盛的礼物来到学校,对校长郝国华表示衷心的感谢。李亚东是谯城区魏岗镇李村 人,由于家庭困难,上不起学,他就下学到城里打杂工,挣了钱供弟弟上学,他听说京久技校后,就自己跑到学校来,学校给他安排了吃住,还全免了他的学费。有一天,校长发现他每天只穿一件同色的衬衣,常常是晚上洗白天穿,校长郝国华就问清了他家里的情况,当了解他家里很困难时,郝国华校长就号召全校师生给他捐款1500多元,他激动地几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下跪,毕业后,他在上海丰收日大酒店找到了工作,每月收入4500多元,每次回来他都买着水果到学校里面去看望校长和他的老师。还有两位学员,蒋跃进目前在新加坡工作,月薪5000-7000美元,鞠传佳在日本某饭店当厨师长,月薪40000日元,他们经常给学校写来感谢信,京久厨师技校培训出来的学生除了在本地工作外,大部分都输入到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南通、无锡、广州等大城市的各大饭店,有的干上几个月就当上了厨师长,收入非常可观。每年年终,京久技校都向从学校培训出去的学员家庭发一份慰问信,家长接到信以后,都写来了感谢信,有的还亲自来学校表示感谢,感谢京九技校、感谢校长郝国华,为他们的孩子找到了一个致富的好出路,京久技校不愧为农民工致富的引路人。
老革命的心上人
京久技校的校长郝国华是一名军人出身,军人的切身经历使他对部队和老军人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亳州市谯城区有一所光荣院,他是集中供养全区孤寡、伤残老军人的地方,在这里住着大约50多名老军人,每年建军节、中秋节、老人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郝国华就带着厨师技校的老师和学员们来到光荣院,给老人义务服务,他们不仅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而且还有带来的灶具和食品在光荣院现场表演厨艺,做出可口的饭菜,让老人既开了眼界,又吃上了大酒店才有的稀食佳肴,这些活动受到了当地民政部门的高度赞扬。
亳州军分区是一支驻地部队,每年八一建军节,郝国华就带着厨师技校的老师们来到部队,一是慰问,二是给他们表演厨艺。同时根据部队的需要,免费为部队培训厨师,受到了部队领导和官兵的欢迎。
弃婴孤儿的关爱人
在郝国华的老家永城县,有一所国华儿童福利院,这是京久技校投资30多万元建立的一所福利院,专门收养弃婴和流浪儿童,目前全院收养孤儿20多人,最大的14岁、最 小的才6个月。郝国华的母亲刘英就是这里的院长。在京久技校发展有成效的同时,郝国华无时无刻不想到了为社会做点奉献。一次他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个弃婴,不免动了他的恻隐爱心,他把弃婴抱回家交给了自己的母亲,由此他想到要在老家办一所儿童福利院,以此来收养被人遗弃的婴儿,向社会做一点贡献,他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永城县国华儿童福利院就这样诞生了。
办院几年来,收养的弃婴由开始的1名到现在的20多名。有的还身患残疾,其中一名婴儿圆圆6个月大,不仅有唇腭裂,而且头上还有脑血瘤,福利院为该婴儿治病花去5万多元,才把婴儿的病治好。每年京久技校都要从河南郑州等地买来衣服、书包、日常用品等,供福利院的孩子们使用,保证他们安心的上学,幸福的生活,使他们感到,福利院就是他们幸福、美好的爱心家院。
马路义工的组织人
京久学校的每个人,不仅在当好学生、教师的同时,还主要做好一个市民,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每年冬季,大雪封路的时候,学员们已穿着白大褂,在校长郝国华和老师的带领下,就自动走上大街,义务参加扫雪,特别是2007年 底的一场大雪,使马路冰封如冻,他们就拿起了铁锹、铲子和路上的交警、单位职工并肩作战、共同铲雪,连续数日上街义务服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每年年底,政府组织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款的时候,捐款优秀榜上总少不了京久厨师技校的大名。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京九技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涌跃向地震灾区捐款,校长郝国华本人捐款1500元,又组织学校师生捐款6000多元,把爱心及时捐到了灾区人民的手里,为帮助灾区开始救灾活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京久技校注重多方面发展,在培养学员的业务技能的同时,还不忘培养学员的思想品德。近年来,培养出去的几千名学员,走上工作岗位都创造了良好的成绩,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没有一个学员发生过违法乱纪的行为,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以质取胜,全面发展,以质求发展,以质求名效,是京久人育人之道和发展之路。
京久技校犹如一朵奇花异葩,在皖北的大地上起开起艳。
通联:236800安徽省亳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