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航局关于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通用航空公司:
民航资源网2010年5月10日消息:为规范我国境内民用航空行政机关对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的管理,进一步促进通用航空安全和民航行业协调发展,民航局对《关于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民航发[2008]116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
二O一O年四月二十三日
民航局关于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国境内民用航空行政机关对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的管理,促进通用航空安全和民航行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前款所称进口通用航空器是指申请人自国外(或通过国内的贸易、租赁公司)进口用于从事通用航空用途的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通用航空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申请人以购买、融资租赁、经营租赁、湿租等方式(以下简称“引进方式”)引进通用航空器的行为。
第四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实行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民航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两级管理。管理局负责申请项目的受理及初步审核,民航局负责核准。
第二章 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申请条件和审核程序
第五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应由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持有人或经批准开展筹建工作的营运人提出申请。
第六条 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向所在地区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并书面声明保证其材料真实有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申请人持有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或筹建认可通知书(复印件);
(二)计划引进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进度和引进方式;
(三)引进通用航空器的运营计划、方案或用途;
(四)运营概况,包括现有通用航空器数量、使用情况和人员保障实力以及近三年(或自开始运营至今)分年度通用航空作业飞行小时数和起飞架次数等;
(五)以湿租方式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应提交湿租协议和出租人资质证明以及出租人运营概况;
(六)民航管理部门认为应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七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可由申请人提出申请,或由拟委托代管通用航空器的营运人提出申请。
第八条 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向所在地区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并书面声明保证其材料真实有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联系方式及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具的本人无犯罪记录证明。如由本人驾驶该通用航空器,应出具本人有效飞行执照。声明该通用航空器仅限申请人本人使用并承担安全责任;
(二)申请人为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自身有效的资质证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三)以上两类申请人,如自身无通用航空器运行保障能力的,其引进的通用航空器必须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和保障能力的营运人代管,双方必须签订代管协议,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并提交代管协议(复印件);
(四)申请人为受委托代管通用航空器营运人的,应提交自身持有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代管协议(复印件)、申请人现有和代管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和人员保障实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五)计划引进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进度和引进方式;
(六)以湿租方式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应提交湿租协议和出租人资质证明;
(七)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用途及运行保障计划;
(八)民航管理部门认为应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九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民航管理部门只负责办理通用航空器引进相关手续,不予颁发国籍登记证、电台证和适航证等。如通用航空器移动需进行临时飞行,应按民航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申请办理。
第十条 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应向所在地区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并书面声明保证其材料真实有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联系方式及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具的本人无犯罪记录证明;
(二)申请人为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自身有效的资质证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三)计划引进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进度和引进方式;
(四)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用途;
(五)民航管理部门认为应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十一条 通用航空器自国籍登记证书颁发之日起12个月内在国内转让或长期租借用于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应由接收方或租用方申请办理通用航空器引进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申请人注册地或户籍所在地管理局为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审核机构。如申请人委托具备运营资质的营运人代管通用航空器,则拟代管该通用航空器的营运人注册地管理局为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审核机构。管理局计划部门为该地区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受理及初步审核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管理局收到申请后,按以下标准进行审核。
(一)对于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
1.申请材料齐全、准确、有效;
2.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用途符合申请人经营范围;
3.申请人运营情况良好,并且具备对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对于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
1.申请材料齐全、有效;
2.申请人自身具备对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安全保障能力;
3.受委托代管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营运人,应具备相应的运营资质和安全保障能力。
(三)对于引进通用航空器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
申请材料齐全、有效。
第十四条 管理局收到申请人申请后,对于申请材料不符合本办法第六、八、十条规定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正式通知申请人,由申请人补充、修改后重新申请。对于申请材料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管理局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通过初步审核的,由管理局将审核意见连同申请人材料报送民航局。
第三章 民航局引进通用航空器评审标准和核准程序
第十五条 民航局收到管理局报送的审核意见和申请人材料后,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审:
(一)拟引进通用航空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民航局有关规章、标准;
(二)拟引进通用航空器应符合通用航空行业发展政策及规划要求;
(三)拟引进通用航空器已获得民航局适航型号认可;
(四)如申请人或代管单位此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其飞行安全纪录良好。
第十六条 民航局收到管理局报送的审核意见和申请人材料后,由计划部门分送民航局航空安全、通用航空市场管理和航空器适航审定部门会签。如无异议,由民航局领导签发,在20个工作日内批复管理局并抄送申请人。如有异议,由民航局购租飞机评审委员会会议集体评审,形成会议纪要。对于已获同意的,由民航局领导签发;对于未获同意的,计划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正式通知管理局并告知申请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对于未经民航局核准同意擅自引进通用航空器的,不得从事相关飞行活动,所造成的后果由引进或使用该通用航空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民航局负责解释。
(民航资源网原文地址)
第二篇:关于引进进口航空器暂行管理办法
民航局关于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国境内民用航空行政机关对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的管理,促进通用航空安全和民航行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前款所称进口通用航空器是指申请人自国外(或通过国内的贸易、租赁公司)进口用于从事通用航空用途的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通用航空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申请人以购买、融资租赁、经营租赁、湿租等方式(以下简称“引进方式”)引进通用航空器的行为。
第四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实行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两级管理。管理局负责申请项目的受理及初步审核,民航局负责核准。
第二章 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申请条件和审核程序
第五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应由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持有人或经批准开展筹建工作的营运人提出申请。
第六条 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向所在地区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并书面声明保证其材料真实有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申请人持有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或筹建认可通知书(复印件);
(二)计划引进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进度和引进方式;
(三)引进通用航空器的运营计划、方案或用途;
(四)运营概况,包括现有通用航空器数量、使用情况和人员保障实力以及近三年(或自开始运营至今)分通用航空作业飞行小时数和起飞架次数等;
(五)以湿租方式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应提交湿租协议和出租人资质证明以及出租人运营概况;
(六)民航管理部门认为应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七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可由申请人提出申请,或由拟委托代管通用航空器的营运人提出申请。
第八条 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向所在地区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并书面声明保证其材料真实有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联系方式及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具的本人无犯罪记录证明。如由本人驾驶该通用航空器,应出具本人有效飞行执照。声明该通用航空器仅限申请人本人使用并承担安全责任;
(二)申请人为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自身有效的资质证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三)以上两类申请人,如自身无通用航空器运行保障能力的,其引进的通用航空器必须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和保障能力的营运人代管,双方必须签订代管协议,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并提交代管协议(复印件);
(四)申请人为受委托代管通用航空器营运人的,应提交自身持有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代管协议(复印件)、申请人现有和代管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和人员保障实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五)计划引进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进度和引进方式;
(六)以湿租方式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应提交湿租协议和出租人资质证明;
(七)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用途及运行保障计划;
(八)民航管理部门认为应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九条 引进通用航空器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民航管理部门只负责办理通用航空器引进相关手续,不予颁发国籍登记证、电台证和适航证等。如通用航空器移动需进行临时飞行,应按民航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申请办理。
第十条 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应向所在地区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并书面声明保证其材料真实有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联系方式及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具的本人无犯罪记录证明;
(二)申请人为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自身有效的资质证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三)计划引进通用航空器的机型、数量、进度和引进方式;
(四)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用途;
(五)民航管理部门认为应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十一条 通用航空器自国籍登记证书颁发之日起12个月内在国内转让或长期租借用于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应由接收方或租用方申请办理通用航空器引进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申请人注册地或户籍所在地管理局为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审核机构。如申请人委托具备运营资质的营运人代管通用航空器,则拟代管该通用航空器的营运人注册地管理局为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审核机构。管理局计划部门为该地区申请人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受理及初步审核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管理局收到申请后,按以下标准进行审核。
(一)对于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
1.申请材料齐全、准确、有效;
2.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用途符合申请人经营范围;
3.申请人运营情况良好,并且具备对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对于引进通用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
1.申请材料齐全、有效;
2.申请人自身具备对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安全保障能力;
3.受委托代管拟引进通用航空器的营运人,应具备相应的运营资质和安全保障能力。
(三)对于引进通用航空器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
申请材料齐全、有效。
第十四条 管理局收到申请人申请后,对于申请材料不符合本办法第六、八、十条规定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正式通知申请人,由申请人补充、修改后重新申请。对于申请材料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管理局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通过初步审核的,由管理局将审核意见连同申请人材料报送民航局。
第三章 民航局引进通用航空器评审标准和核准程序
第十五条 民航局收到管理局报送的审核意见和申请人材料后,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审:
(一)拟引进通用航空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民航局有关规章、标准;
(二)拟引进通用航空器应符合通用航空行业发展政策及规划要求;
(三)拟引进通用航空器已获得民航局适航型号认可;
(四)如申请人或代管单位此前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其飞行安全纪录良好。
第十六条 民航局收到管理局报送的审核意见和申请人材料后,由计划部门分送民航局航空安全、通用航空市场管理和航空器适航审定部门会签。如无异议,由民航局领导签发,在20个工作日内批复管理局并抄送申请人。如有异议,由民航局购租飞机评审委员会会议集体评审,形成会议纪要。对于已获同意的,由民航局领导签发;对于未获同意的,计划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正式通知管理局并告知申请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对于未经民航局核准同意擅自引进通用航空器的,不得从事相关飞行活动,所造成的后果由引进或使用该通用航空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三篇: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
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落实医院人才强院战略,使人才引进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引进人才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考核和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单位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相关配套法规、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医院成熟人才和应届高校毕业生引进工作。
三、医院引进人才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岗位需要为前提,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工作岗位,明确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
四、医院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如下原则:
1、满足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原则;
2、按照适用、精干、高效的原则,各专业、各层次人员配置均衡原则;
3、严格考核,坚持标准原则。
4、重点保证临床医、护、技队伍建设需要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方式
五、医院人力资源办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保证招聘工作质量,确定岗位职数和岗位要求,编制本单位人才引进计划。
六、对引进人才要进行严格考试和考核。
七、医院引进人才工作,院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定期研究、检查人才引进工作,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八、人才引进工作由医院人力资源办负责具体操作。
九、学科带头人、高级职称者,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专业知识精深,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
十、为吸引成熟人才,医院将:
(一)提供发挥人才技术专长的事业平台;
(二)提供一次性购房补贴,协助提供住房信息;
(三)协助解决子女入托或入学;
(四)按国家政策享受我院在岗职工福利待遇。
十一、引进成熟人才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规划与公开招聘
1、医院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相关规定,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确定需要引进人才的类型、规模、岗位设置、来源、使用计划、承担学科建设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等,人办理资源办汇总后报院务委员会审批。
2、院务委员会根据提交的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医院近期或中长期人才引进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
3、经医院批准后,由人力资源办实施公开招聘。对于个别急需的岗位且条件合适的人选,经推荐可作为特殊情况,直接进入应聘、评聘程序。
(二)个人申报与推荐
1、应聘者提交书面申请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材料。
2、人力资源办会同业务部门对应聘者的学术水平和成果进行初步审查后,提出意见,提交院务委员会决定。
(三)综合评价
根据应聘者提供的材料,中级及以下职称者由医务股(护理部)和所在科室负责考核;高级职称者和学科带头人由医院组招聘领导小组进行面试考核;人力资源办根据掌握的有关信息,组织专家小组对人选情况进行评审,并提出书面意见。必要时可聘请院外专家评审并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提出意见,报院务委员会审批。
(四)引进决定
院务委员会就是否引进、引进的类别、应该享受的待遇,以及其他相关事宜做出决定。
(五)特别程序
对高级职称和学科带头人引进人员可不经过学术能力评价程序,直接提交院务委员会作出决定。对个别医院急需引进的人员,也可视情况启动特别程序。
(六)考核评审合格者,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
十二、引进人才的管理
(一)经医院批准后,引进人才应在规定时间内到院报到,签定协议书。医院兑现相应待遇。
(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管理由人力资源办负责,其他引进人才的管理主要由所在科室负责。用人科室应根据医院有关规定,积极为引进的优秀人才创造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各项条件。引进人才原则上应完成不低于同类岗位人员标准的工作任务。
(三)对引进人才实行岗位聘任制,采取期中考核和终期评估的管理机
第四篇:白银进口管理暂行办法
白银进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进口白银的管理,维护白银市场秩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白银是指未锻造银、银粉、银半制成品、银制成品等。
第三条国家限制白银一般贸易进口,对一般贸易白银进口实行审批制管理。一般贸易进口白银,须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四条入境旅客携运或邮寄白银进境,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超出自用合理数量携运或邮寄的白银,视同一般贸易进口,须凭中国人民银行的批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予以征税放行。
第五条加工贸易加工制成的白银,应按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全部返销出口。如内销,视同一般贸易进口,需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按一般贸易管理规定由海关办理相关手续。铂金制品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需从境外或港、澳、台地区进口白银(属加工贸易的按第五条规定办理),各部门、各单位接受国外捐赠的白银,均按本办法的第三条规定办理。
第七条一般贸易进口白银和加工贸易制成的白银转为国内销售的,须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提出申请,由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初审,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后,为有关进口单位开具《白银进口准许证》,海关凭此证查验放行。
第八条《白银进行准许证》实行一批一证制,证面内容不得更改,如需更改,应到原发证部门换发新证。
第九条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进口白银的,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十条进行处罚。白银进境有其它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或者走私行为的,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和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关键词: ]
第五篇:阿拉善盟人才培养引进管理暂行办法
阿拉善盟人才培养引进管理暂行办法
2009-10-2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盟人才选拔、培养、引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盟委、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阿党发〔2006〕5号)精神,结合全盟人才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盟人才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人才聘用、培养、引进、管理等环节,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全盟人才工作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优先培养现有人才,努力留住本地人才,重点引进急需人才,形成选人用人的良好机制,管好用活各类人才资源。
第二章人才聘用
第四条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打破身份界限,坚持同岗同酬,进一步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真正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第五条拥有阿盟户籍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取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毕业生,不受编制数额限制,原则上按专业对口聘用到事业单位工作。属于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经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可比照本办法规定享受引进人才的同等待遇。
第六条除有关政策规定外,盟直事业单位空编实行集中统一考录招聘。根据需要,主要在阿盟籍全日制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进行统一考录。
第七条支持阿盟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5000—10000元的奖励。鼓励盟内企业聘用阿盟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对聘用人数较多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相应奖励。
第三章人才培养
第八条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人才开发培养目录,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50—100名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各类人才到高等院校、发达地区进修学习,培养我盟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盟讲学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九条鼓励和支持盟内现有人才通过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脱产攻读取得学位并回盟工作的,学习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不受影响。凡2006年12月以后取得学位证书回盟内工作满2年以上的,硕士学位一次性补助2万元、博士学位一次性补助4万元(已在单位报销学费的除外)。
第十条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教育。在年初制定上报优秀人才的培训方案,经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对其培训经费给予资助。
第十一条 鼓励通过项目培养人才,支持各类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开发。有关部门、单位每年要确定一批对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技术课题、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让各类人才参加项目投标、担任主持人或参与项目的开发研究。凡对全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经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给予3万元科研补助。
第四章 人才引进
第十二条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采取公开招聘、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引进我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让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为我盟服务。
第十三条经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引进的自治区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才,在我盟服务年限5年之内的,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住房生活补贴;服务年限超过5年并签订续聘合同的,再一次性给予安家补贴。其中:自治区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博士、正高以上人才10万元,硕士、副高以上人才5万元。
住房生活补贴、安家补贴的发放渠道为:国家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盟人才开发基金拨付;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财政差额比例,由盟人才开发基金和用人单位拨付;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企业由用人单位负担。
第十四条 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职数实行专项专报,单列下达。以实际绩效认定、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做出突出贡献的,可提前晋升或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才,工资标准按用人单位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确定,高出部分予以保留。如超编安置,工资按财政差额比例在盟人才开发基金中列支,待出现空编,办理相关工资手续。
第五章人才管理
第十六条实行合同管理。引进人才时,用人单位应同引进人才签订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的聘用合同,明确责、权、利等方面内容,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实行人才库管理。通过推荐、选拔建立全盟优秀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每3年为一管理周期。管理周期内,每年年终主管部门对各类人才的思想表现、工作实绩、科研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给予1000—5000元的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从全盟优秀人才库中调出。
第十八条实行健康档案管理。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列入全盟优秀
人才库的各类人才,每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
第十九条实行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制度。每3年对在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特别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一次奖励,奖励的名额、人选、金额由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建议报盟委研究确定。
第二十条实行高薪留住特殊人才制度。对岗位确实特殊、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坚持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办法,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经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可享受原工资1—5倍的高薪。
第二十一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有重大贡献的人才,可作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自治区级突出贡献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进行推荐。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各旗(开发区、示范区)、各大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三条在本办法中除特别明确的经费来源外,其他一律由盟人才开发基金统一支付。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盟委组织部干部一科)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