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汇报(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04:4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汇报》。

第一篇: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汇报

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汇报

(草案)

县委、县政府:

2015年7月1日,XX项目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XX有限公司总经理XX,经与XX公司协商,就正式收购“XX商城”项目全部股权达成意向。

现就依托“XX商城”项目和XX项目,开发建设“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二)项目地址

XX省XX市XX县

(三)项目建设及运营单位

XX项目建设管理中心、XX有限公司

(四)项目代表人

XX

(五)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搭建国内领先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服务平台,并依托服务平台集成包括园区建设、作物种植、产品储藏、加工、销售等模块在内的各项服务体系,其在最大程度上涵盖了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服务平台及各服务体系的搭建完成,能够有效整合并综合利用XX县的农业资源,全面提升XX县现代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六)项目建设期

-1-项目建设内容繁多,涉及到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中包含了综合服务平台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平台自身的建设及构成服务平台各体系的建设(如园区建设、种植体系的完善、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打造等等),因此项目建设期相对较长,可分为三期完成:

I期:主要是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XX农资城建设与完善);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II期: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

III期: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示范种植及机械化种植等。

(七)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亿元

二、项目的载体和平台

项目载体和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XX一线两点布局。

(一)XX农资城

在XX县城北将XX新商业城“XX商城”重新定位,命名为——XX农资城。其规划总占地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首批建设用地面积130亩,总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首批施工面积47000平方米完成主体验收,已取得预售许可证。

XX农资城划分为三区一中心:农机农资综合经营区、农特产品经营区、仓储冷链物流配送区及全功能综合服务中心。XX农资城将打造成为集农机农资、农特产品、仓储物流、服务为一体的XX现代化农业一站式综合体。

(二)农特产品展示体验馆

在XX县城南XX广场规划建设XX农特产品展示体验馆。其属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体验中心,涵盖了XX农产特色文化内涵、农特产品的生产加工流

-2-程、产品特点及优势,以休闲体验的形式展现给公众。

三、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在XX打造一个农业现代化综合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搭载各个功能服务体系,包括园区建设服务体系、作物种植服务体系、产品加工服务体系、产品销售服务体系、产品储藏服务体系、技术支持与协作体系等。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各功能服务体系,提供涉农产业全功能服务及涉农金融服务,通过公司+经营主体(包含合作社农场及其他经营组织)+农户,实现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产品产需对接,打造品牌农业(绿色有机农产品),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竞争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互联网+农业产业”行动,实现涉农产业链参与各方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全面提升XX现代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一)园区建设服务体系

园区建设服务体系的目的是打造XX县的农业产业孵化基地,培育和发展以农民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方面,项目建设单位投资建设200~300亩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将农特产品采摘、特色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旅游元素融入示范园中,致力于打造品牌农业及旅游业;另一方面,项目建设单位通过自身的带动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或合作社、个人)兴建农业产业创业园、电商创业园、休闲农业园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其提供完备的技术指导、人才推荐、市场渠道、资金配伍等服务。

(二)作物种植服务体系

XX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截至2010年,粮豆作物90万亩,经济作物63万亩。大面积的条田适合机械化耕作。

为提高种植效率,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促进XX县农机现代化的发展,现

-3-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并完善作物种植服务体系,引入农民土地代种模式。以联合社(农资合作社+各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形式,对社员所种植的集中连片的大田作物(至少5万亩为一区)进行机械化耕作,开展土地规模化种植及集约化经营,既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又便于轮作倒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大田作物的大批量农产品可由综合服务平台代为加工、储藏、销售。

(三)产品加工服务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是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突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产品加工可分为初加工及深加工,初加工使农产品发生量的变化,深加工使农产品发生质的变化,深加工能大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并完善产品加工服务体系,首先,将“徐福记”营养保健粥的生产加工线引进XX,推动本地农特产品的深加工发展。其次,为推动本县绿色农业的发展,引进保罗微生物酵素菌肥生产加工流水线,进行有机生物菌肥的生产和销售。最后,引进农产品精包装加工流水线,对XX县特色农产品进行精包装生产,并通过综合服务平台的网上商城进行销售,打造XX的品牌农业和农产品。

(四)产品销售服务体系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

-4-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几十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

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并实行互联网+农业的产业模式,搭建与“淘宝网”、“京东商城”的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通过XX广场农特产品展示体验馆,让消费者对农产品全生产环节及价值进行体验学习,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XX农特产品在全国范围推售。

(五)产品储藏服务体系

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对大宗农特产品、新鲜果蔬、禽肉、鱼等进行贮藏、保鲜,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便民直营店”的一条龙产业化运作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提供初级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站式服务。

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粮食银行的建设,通过建立粮食银行促使农民改变存储粮食的传统观念,使农民的存粮变成商品或部分商品化,减少存粮损失,提高粮食的使用价值,改变粮食消费习惯。粮食银行产业化后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也能够对粮食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六)技术支持与协作体系

农业现代化综合服务平台与XX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XX服务体系”,共同组建服务团队。为以农民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相关经营主体,提供围绕农业产业规划、合作社运营管理、农产品产需对接、合作社资金

-5-互助、农业项目申报等五项系统模块为内容的农业产业相关的培训、咨询、顾问服务等。

四、项目建设的优势条件

(一)XX区位优势明显

一是交通便利,京四高速、沈通高速,101线、康彰线、304线、303线,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京沈高铁均经过XX,使其成为上述庞大交通网中的重要一结;二是地理优越,XX地处XX经济圈,XX及其周边城市群对天然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为XX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生态环境优越

XX于2002年通过中科院生态所县域环评,是XX省少有的几个取得全部合格的县之一。这一先决条件,使XX成为XX及其周边城市群健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

(三)资源优势独特

东部以花生、蛋鸡业为主,西部以蔬菜、杂粮、果品业为主,北部以肉牛业为主。XX土质条件、生态环境尤其适合“黑色农产品”黑豆、黑花生、黑芝麻等杂粮的种植。其中全县花生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产量达2.8亿公斤;黑豆作为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黑豆2.4万吨,其中40%销往国外。

(四)农业基础较好

近年来,XX县相继承担并实施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蔬菜保护地建设项目等,有效地改善了XX县的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科技含量。全县保护地面积达8.9万亩,其中暖棚4万亩,冷棚4.9万亩,蔬菜保护地面积15万亩,暖棚栽培模式为每年两季生产,为现代农业产

-6-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五、需要政府支持协调的事项

根据我公司对该项目的规划,现特恳请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为我司进行项目建设及生产,解决如下事项:

1、需要在政府层面上支持我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资源的建设;

2、我司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并进行相关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将优良项目引入到平台上,为我县农业全面发展助力;

3、在作物种植服务体系的机械化耕作方面,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广机械化种植、土地规模化种植与集约化运营,保证统购统销顺利实现。

第二篇:寿光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汇报

寿光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寿光市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辖14处镇街道,人口102万,是“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6.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2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74元。

一、主要做法

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发展由分散粗放向优势特色产业转变。

我们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传统粗放式农业发展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转变。根据全市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进行规划和定位,对经济效益低、带动能力弱、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产业进行淘汰,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中南部集中发展蔬菜,到目前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达到40万个,形成了万亩胡萝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 菜生产基地,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二)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发展由数量提高向质量提升转变

我们把标准化生产视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通过健全五个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了农业发展由数量提高向质量提升的转变。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深入开展,我市的蔬菜质量稳步提高,在农业部每年五次对全国37个抽检城市农产品质量抽检中,我市始终名列前茅,2009年农业部对寿光蔬菜检测的平均合格率为 99.25 %。

一是健全监管体系。市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的总体规划和监督管理。镇级相应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农业行政执法中队。村级实行了村委负责制。目前,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领导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标准体系。按照“完整、接轨、配套、简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主导产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将农产品生产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彻底解决了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的问题。三是健全生产体系。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我们以企业为主体高标准建设基地,积极引导对达到标准的基地争取“三品”基地认定。全市建设了洛城农发、燎原果菜等20多处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生产示范基地,其中有15处基地获得了国家“三品”基地认定,面积达68万亩。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技术培训、产品检测、技术规程、注册商标、标识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对全市14万户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编制了身份证,做到有据可查,能够追溯。如我市洛城农发绿色基地使用的蔬菜安全追溯条码,对销售的蔬菜可实现全程追溯。

四是健全检测体系。质量检测是确保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市级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镇级检测室投资200多万元新上了28台高标准检测设备,全部配备了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车,农产品企业、基地、市场、超市均建立了检测室。村级对村头地边蔬菜交易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全部配备了速测设备,形成了全覆盖的检测网络,实现了固定检测与流动检测、定样检测与抽样检测的有机结合。同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频监控与信息管理平台,把超市、龙头企业、各镇(街道)的村头地边市场速测室都纳入视频监控,各速测室速测仪数据接口直接与寿光农业信息网的服务器连接,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上传、统计、分析和处理。

五是健全品牌创建体系。坚持把推进“三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牌申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三大内容,不断强化措施,推进品牌创建工作。桂河芹菜、独根红韭菜被评为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全市有412种蔬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打造了“乐义”蔬菜、“王婆”香瓜等十几个知名商标。

(三)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发展由传统经营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

我们把加强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按照“巩固核心、扩展体系、突出带动”的思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灵活地进行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巩固核心”,就是不断改进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运作方式、交易手段、组织体系、市场发展战略和策略,进一步做大规模,扩大影响。我们对现有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整合,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占地面积3000多亩,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600亿元。农产品物流园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寿光在“买全国、卖全国”交易格局中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作用。

“扩展体系”,就是以农产品物流园为核心,对外抓开拓,对内抓完善,构筑了与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带动了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特别是我们创建了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16亿元。积极推广新型市场销售方式,先后开通了寿光至北京、哈尔滨、湛江三条“绿色通道”和面向国际市场的海上“蓝色通道”、网上通道,蔬菜销售范围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突出带动”,就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其对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扶持龙头企业的一系列政策,优化服务,加强管理,扩张总量,并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上档升级,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0家,其中有1家进入国家重点企业行列,有9家进入省重点企业行列,有48家进入潍坊市重点企业行列;有1家企业基地被列入国家标准园建设行列,有5家企业基地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有6家企业基地被评为潍坊市级标准化基地;有10多家企业的“三品”蔬菜进驻北京、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的260多家超市,实现了优质优价。同时,积极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00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辐射带动了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偏低。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仍然偏少,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缓慢,产业链条短;农产品行业协会、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运作不规范;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不紧密;农业的外向度不高,缺乏一些较大的农业外资项目,农产品出口品种少,比重小。

(二)农业投入偏少。一是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二是上级财政对农业扶持的力度偏小,引导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作用不强,效果不明显。

三、下步措施

一是健立完善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健全市、镇、村(企业)“三级”蔬菜质量监测监管体系。市级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增强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镇级更新检测设备,充实检测人员。村级由市政府统一招聘蔬菜质量检测人员派驻村头地边市场,使经营者经营活动与检测人员的检测检验分离,达到真正检测、真实检测。

二是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市级进一步充实执法人员,强化农业综合执法职能,镇级确保执法人员到岗到位,专职专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利用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的有利时机,搞好农药市场清理整顿;积极向市政府争取专款,对农资市场的复配农药进行抽检;进一步完善农资直营配送体系,严格农药经营主体和农药产品的市场准入,逐步实现农药经营的定点直营;督导农药经营单位建立进销货台帐,实现农药经营使用的可追溯。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化。一是政府规划发展。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集蔬菜优良品种试验示范、高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现代化种苗培育、生态农业示范、有机绿色蔬菜生产于一体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使其成为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样板区和农民接 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

二是龙头带动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建设主体,在每个镇、街道新建2处占地5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推进农业经营品牌化。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强创品牌主体。启动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具备引领全市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在贷款贴息、品牌创建、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扶持。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寿光优质蔬菜专营区,构建高端农产品销售网络,进一步提升寿光蔬菜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选择优势重点产品,开展农业品牌创建。依托本地名优产品,积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开发具有寿光特定品质、历史人文特点的品牌产品。同时制定品牌发展规划,选择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做好品牌培育工作,组织辖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以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的品牌创建,争取年内新增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0个绿色有机产品。

(四)加强高品质产品生产,推进农业产品高端化。一是大力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生产,开发高品质产品。充分发挥蔬菜生产精细化种植的优势,着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生产,通过新建绿色有机基地、无公害向绿色有机转化等方式,年内新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万亩。二是搭建现代农业发展新平台,推动蔬菜产业高端化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中国蔬菜产业协会、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基地,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全市蔬菜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开拓新空间、搭建新平台。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针对我国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建议上级进一步加大产业化专项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运作,通过发展自建基地、合作基地等方式,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使其在带动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应增加财政支农预算安排,保证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蔬菜等大宗农副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品牌创建等方面,各级财政应作为支农的重点进一步增加投入。

二0一0年三月

第三篇:山东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山东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建议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省脱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扶贫组发[2016]3 号)中《山东省信息化建设扶贫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结合新形势下的信息扶贫工作重点,我们提出建设山东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

1.建设目标 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新的攻坚期,扶贫工作存在着机制宣传不到位、手段单一、监管效果不佳、资金监管落后、人员管理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且贫困人群存在多种致贫原因,地区帮扶人员与信息员无法精准、有效的对贫困户进行真实帮扶。

创新扶贫方式,加快推进特殊困难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落实省信息扶贫工作,建议以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设山东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

平台覆盖全省 17 地市,以各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科学精准的统筹各地扶贫资源。在协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与公共信息平台及民生服务平台关联,增加民生服务功能及电商功能,为贫困户的生活提供帮助。

2.建设思路平台对政府管理者、地区扶贫人员、信息员、社会其他扶贫力量的扶贫工作进行协助。建设过程中打造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按照市场机制整合个体工商户以及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线下服务站点等资源。

帮扶人员作为扶贫工作主心骨,按各自职责对特定贫困户进行实际帮扶;信息员作为平台运营的支撑人员,工作重心偏向于平台电商维护、信息采集上传和资源整理使用,从平台角度为扶贫工作提供帮扶,协助政府推广扶贫信息化。

在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下,实现每个重点扶贫村确定至少 1名信息员,担任平台站点的管理员,把各类信息发布到平台,配合地方帮扶人员为贫困户提供帮扶。

通过帮扶人员及信息员从各地实时、真实的搜集信息,上传平台,为政府管理者、帮扶人员及信息员提供信息协助。带动贫困户脱贫、消费,进而吸引商家入驻,扩大社会资源扶贫力度并为平台建设运营点,实现平台良性自循环并向贫困区提供区域个性化帮扶。

3.建设 内容 3.1.平台搭建平台建设概括为“一平台、一张图、六个库、高精准、全周期”的特点。

一平台是指“山东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平台从多角度多场景为省信息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作网络信息支撑,向政府管理者、各地扶贫管理员、各地信息员、社会其他扶贫力量、贫困户提供有效协助。

一张图是指“扶贫地理信息图”,通过该图可随时随地掌握省内各区贫困人口分布、构成、致贫原因、贫困现状等。

六个库是指人员档案库、扶贫资源库、业务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数据库、地理信息库及电商资源库,通过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多维度分析,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确定位致贫因素为管理人员和各类信息员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高精准是指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实现“各地信息员与贫困人员”、“扶贫措施与致贫原因”、“贫困村间资源供需”的高精度匹配,实现救助资源的精细化释放。

全周期是指围绕贫困户,将各类帮扶进行跟踪记录,实现贫困人员脱贫的全过程留痕存档,为今后扶贫工作提供指导。

3.2.平台架构 服务器 存储设备 网络设备感知设备 安全设备人员档案库 扶贫资源库 业务数据库 地理信息库电商数据库 其他数据库政府管理者 帮扶人员 帮扶对象任务对象信息帮扶措施指导推荐横纵向交流互动致贫原因分析帮扶效果跟踪回馈扶贫信息论坛扶贫对象管理数据管理分析扶贫资源管理社情民意采集Web app 微信平台扶贫对象 信息员 管理队伍 个体商户社会资源设施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服务 层门户层用户层扶贫政策与管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与运维支撑体系扶贫工作业绩考评体系其他资源VPN专用网 互联网 物联网 移动通信公共信息平台数据库信息员电子档案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工作管理考核职业培训课程业绩考核

特色村淘网上跳蚤市场农产批量商户采购信息整理上报商户诚信建设农产电商零售地区特产推广

政策宣传导读网货下乡人才服务政策资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服务机构介绍用品互换

支撑层一张图 工作流 绩效监管 3.3.应用建设 3.3.1.协助政府管理 信息资源整合,将数据搜集、分析、整理,帮助政府管理部门更加准确的锁定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扶贫措施,集中各方力量,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

3.3.2.协助扶贫人员 帮扶 为地区扶贫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从平台获取一些较为实际、切实可行的信息,方便扶贫人员有效的运用在工作中。设立奖励制度,对于个人扶贫方法也及时上传分享,使平台成为有效的扶贫辅助工具。

3.3.3.协助信息员 工作 信息员的工作偏向于信息宣传、电商维护、数据信息采集上传、资源整理使用。平台运维收益可体现到信息员福利收益中。

以电商为基础,搭建特色村淘模型,充分发挥电商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服务村民,创新农业,促进消费,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构建网上的村间跳蚤市场,为重点贫困村的生活消费提供支持。

3.3.4.协助贫困户脱贫 平台采取多途径为贫困户提供生产生活类培训素材,在信息员的协助下,部分贫困人员了解、使用新技术,村民间脱贫资源共享并建设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政策倾斜、补助、特殊营销模式、商户资源等多种方式,增加贫困户消费能力。贫困户自主选择优惠购买等方式,在不增加贫困户消费负担的前提下,保障生活个性化需求。

3.4.运营 思路平台运营点分信息服务模块、电商村淘模块、推广合作模块。

信息服务模块:信息员充分了解本村可以输出的项目,比如劳动人员、土地、养殖畜牧等,把信息发布到平台,把需求企业、项目引入地区,村民资讯互通、机会共享,扶持创业青年。

电商村淘模块:信息员将当地采入产出需求发布电商模块,吸引商家入驻实现交易,通过村淘功能协助区域资源互换,提供更多扶贫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协助特殊的贫困区实现生活生产用品输入、农产输出、物品互换、农技培训,并在低价甚至公益模式基础上确保贫困户使用。

推广合作模块: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针对农户开设特色、实际、方便的资金业务,为村民收益、就业、丰收保驾护航。

信息员通过搜集村用户建议提交平台,使平台不断完善功能目录,满足各类用户需求,从而保障政府管理下帮扶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4.建设模式 针对此服务平台项目的特点,以及国家对信息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此平台可采用三种建设模式:

1、政府投资,企业建设,政府运营。

2、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建设、运营。企业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政府按照管理者、信息员使用人数等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

3、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给予运营保障。企业负责投资平台建设和运营,政府授予企业运营权并提供运营保障措施,保障平台能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建设模式需企业与政府相关人员详细协商,保障平台使用效果和双方受益。

5.建设计划 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搭建。2016 年,上线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2017 年上线 17 地市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二级平台;2018 年,上线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三级平台。

省扶贫特色互联网+电商体系搭建。2016 年,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上线特色电商板块;2017 年,依托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17 地市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二级平台,每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建立当地特色的电商服务模式;2018 年,结合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三级平台搭建及信息员进驻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省扶贫特色互联网+电商初步搭建完成;2020 年,省扶贫特色互联网+电商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打造信息化扶贫示范镇。2017 年,在推广实施省信息扶贫综合服务平台、扶贫工作重点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省扶贫特色互联网+电商体系的同时,全力打造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在基础比较好的乡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农资购买、农技推广、医疗健康、农产品销售等服服务,不断优化;2020 年,将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向全省推广。

6.保障措施 6.1.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设立 保证每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都设立至少一个综合信息服务站。服务站由信息员管理、维护,为村民提供信息指导服务,引导村民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2.扶贫队伍 建设 组织建设一支信息员队伍,保证每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都由一位有文化、懂技术、能服务的信息员进驻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信息员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均实现规范化。对信息员的工作可实行奖惩化,拿出补贴或系统盈利点中部分盈利为信息员工作提供奖励。

6.3.政策支撑 发布整理相关政策,通过平台宣传或组织学习等方式,将政策的支撑效果切实落实到扶贫人员切实工作中。针对区域采取帮扶策略,扶贫困、促销费、惠民生。

6.4.平台使用保障 平台建设后,需政府协助确保平台的使用,或划入政府扶贫工具,以保证平台上的信息及时、真实、有效,切实的通过信息化提升扶贫工作效果。

信息录入:扶贫人员、信息员须将工作中信息数据及时、完整、有效录入,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保障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文件上传:平台内上传信息需各级人员工作提供支撑,切实保障宣传和文件使用的效果。

营销模式:平台将设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营销策略,企业优惠需配合倾斜策略、政府补贴等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帮助。

资源整合:平台需整合个体商户、线下服务站、各方社会资源,为扶贫工作提供支持。

第四篇: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吕德胜

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既是推进“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部署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力。要建设好现代农业,关键在于构筑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农业内涵和外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领域,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这种复合体将农业产业相关环节紧密相连,构成一体化的、涵盖其价值的形成和分配的经济系统。它是经过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由市场化农业及与其相关的产业所构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端形式。

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出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抓好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必须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各个产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必须在发挥农业提供食物和原料功能的同时,加快培育和拓展与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增进经济社会效益。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措施。《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据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同时,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逐步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稳定发展粮食生

产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棉花、油料、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园艺类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

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要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一方面要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势,培育高产高端高效农业;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沼气建设和低碳经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及加工品的有机化、标准化和绿色认证水平;再就是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真正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四是加强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

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五是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村流通现代化,重视市场流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健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现货和期货市场体系,推广连锁配送现代物流方式,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六是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七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要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仅供参考)

1、“十二五”发展所处和“两个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十一五”成绩概括(三句话)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一个坚持、四个更加)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

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五个要”)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

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的“11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个意识”

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第五篇:XX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方案

XX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

工作方案

根据《XX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方案》(XX发电[XXXX]XX号)和《基层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规范运作、信息共享、便民高效”的原则,按照“机构人员统一、场所标识统一、流程内容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费保障统一”等“五个统一”的要求。通过有效整合现有各类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场所、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将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镇、村综合平台集中办理,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建立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民政、人口党建等于一体的镇、村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便利化、统一化、网络化。

我镇基层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要按照区委的统一要求,达到“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系统、有经费”,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率达到80%以上,网上申报办理率达到70%以上,全流程网上办理率达30%以上。

二、平台建设

(一)建设要求

1.机构设置。我镇公共服务中心由分管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任主任,按照镇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科学合理制定工作岗位,整合优化“七站八所”的工作人员,充实镇级公共服务中心队伍。村公共服务站站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并整合现有的计生专干加入村管理服务队伍。

2.牌子设置。我镇村两级基层公共服务机构按统一格式设置牌子,格式分别为“XX市XX区XX镇公共服务中心”、“XX镇XX村公共服务站”。

3.办公用房。镇和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办公面积要基本满足进驻服务单位集中办公的要求。我镇公共服务中心的办公位于镇行政办公楼一楼。

4.设备购置。各村公共服务站应配备专用电脑、打复印一体机等设备;我镇在原有基础上按窗口设置需要相应增加设备。需配置的设备由镇、村按规定规格和程序自行购置。

5.人员配置。各村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设置不少于2人,其中至少1人要熟悉电脑操作技术,热爱本职工作。村级工作人员除现场办公外,还需兼任村代办员,负责代理村民到镇公共服务中心办理有关事项,并将已办结手续带回交还给村,再由村发至申办村民手中。镇根据实际设置1-2名代办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富余人员中调剂解决,负责将各村代办员送达的村民办事资料在镇公共服务中心办理后送区相应部门处理,并将办结手续资料转送至所在村代办员。

(二)建设功能

1.“现场受理、办结、出证”功能:对于资料齐全,在职权范围内可现场受理、办结、出证的,要求现场受理、办结、出证。村公共服务站推行网上办事。各村应接入镇、区网上办事系统,参照便民服务中心模式,按照统一流程进行管理监督。

2.“全程代办”功能:村公共服务站按要求配备代办员。对于不能现场办理且不需要申请人在场的事项,申请人委托代办员全程代办;需要申请人在场的事项,由代办员带申请人协同办理;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代办员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3.“网上代申办”功能:村公共服务站设置“网上办事终端”,由工作人员协助群众通过“网上办事终端”完成自助办事。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为有效地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有序推进,特成立XX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负责镇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其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XX(镇长)

副组长:XX(镇委副书记)、XX(副镇长)、XX(副镇长)成 员:XX(纪委)、XX(组织)、XX(文秘股)、XX(宣传)、XX(党委委员)、XX(维稳办)、XX(计生办)

领导小组下设镇公共服务中心,位于镇政府大楼一楼,由镇副镇长XX同志任主任,XX、XX任副主任,具体成员组成为:

XXXXXXXXXX 公共平台建设由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领导、部门要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镇村公共服务中心工作面上诸多工作顺利实施。

(二)明晰权责、统一规范公共服务内容和项目 一是按照权责统一、便民利民的要求,在划定政府服务、村民自治、市场服务三方面职能界限的基础上,结合工作职责和权限划分区、镇、村三级公共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权责,编列服务清单,明晰职责。二是梳理面向群众提供服务事项。在理清服务项目清单的基础上,统一编印《综合服务工作指南》,详解工作职能及业务办理权限、办理业务要求等事项,力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优化整合,统一服务平台信息网络系统

按照连接畅通、简便高效、信息安全、运行稳定的工作要求,在整合原有镇村两级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集“服务、管理、监督”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网络。

(四)严格规范,建立公共服务运行模式

按照“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工作要求,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联网同步的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一是建立标准化的镇、村两级外部办事流程。根据职责和权限,对每一项业务均制定标准化的办事流程图,明确每一业务需提供的材料、办理要求、办理时限;二是建立标准化的办事内控规程。对应每一事项制定一个内部运行控制图,一般包括申请和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五个环节,对于逾期没有办结的业务,要设立提醒机制,督促业务部门加快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1月-3月)

一月底前制订镇领导小组成立文件、具体工作方案。三月底前召开全镇动员大会,部署推进公共平台建设工作,指导各村成立公共平台服务站,上报服务站联系人和各村代办员。

(二)建设运行阶段(2016年4月-10月)

1、七月底前,按照上级的要求,场所人员落实到位,并挂牌运行。

2、八月底前,配合上级,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在“线上服务大厅”与“线下服务中心”的无缝连接,实现网上办事功能。

3、九月底前,建立标准化的镇、村外部办事流程和标准化的办事内控规程。

4、十月底前,完善镇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并全力推进村级公共平台服务站建设,确保如期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

(三)迎检阶段(10月上旬)

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各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包干督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查漏补缺,迎接省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的督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 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是我镇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工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村要切实把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落实制订政府主抓、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督问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村一定要从讲政治、讲民生的大局出发,认识开展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从人、财、物等方面支持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资源整合、集约建设”的要求,指定专职干部负责建设管理日常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平台建设。

(二)落实经费,保障运作

各村(社区)要落实保障公共服务中心运作经费,克服畏难情绪,多方筹集资金,狠抓实干,确保公共服务站如期顺利运行,发挥作用。区镇已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实行以奖代补,对经考核合格的村(社区)进行2万元奖励补助。

(三)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镇党委、政府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纳入考核内容之一,各村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建设,决不能敷衍了事。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合格或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各村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确保平台建设顺利建成,畅通运作。

下载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汇报(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汇报(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级平台建设汇报

    巴彦县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 平台建设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市局各位领导多年给予巴彦就业工作的支持和厚爱表示诚......

    桂花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村建设规划

    桂花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村建设规划 ------------------为培植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示范典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0150909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关于加快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的通知 建设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需求、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活跃基层工作、增强团组织吸引......

    XX镇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情况汇报[精选合集]

    XX镇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 全镇辖12个村(居)委,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万人,总面积183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XX高速、湘桂铁路复线、XX有限公司、XX水库、电......

    xx镇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情况汇报

    xx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工作情况汇报 为扎实推进我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按照市、县两级的安排部署,在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 国家新一届政府从2013年初开始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行一口受理,实行限时办......

    互联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合集)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 +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此文档为word 格式 , 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目 录 5 5 5 5 7......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3一、焦作物流业现状分析经过多年的积聚和发展,焦作市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由此带动了物流业的较快发展,物流业已成为焦作市服务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