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的思路和途径范文
浅谈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的思路和途径
摘 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增强高校基层党建的方式与方法。提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应当在坚持党的日常制度的基础上开展,以夯实基层党建的群众基础;还应当拓展思路,通过创建富有成效的党群活动等方式开创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新形势。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
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知识分子和广大青年身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效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1]。如何创新组织活动方式,增强效果,激发教职工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使党组织的活动更加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是摆在党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坚持制度,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
在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坚持党的优良制度,是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条件。第十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指出:高校"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凝聚力、影响力[2]。党的制度是规范党的组织、党员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的根本保障,严格落实制度是新形势下保证组织活动质量,加强党支部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要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基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党员的表现情况进行一次分析,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会作为党支部监督党员的重要手段,不能流于形式。支部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要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要求党员撰写深刻的党性分析材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员汇报制度的基础上,本着团结与互助的原则,鼓励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对自己进行深入的自我剖析,对他人开诚布公地提出问题和建议,推动支部所有党员的共同进步。对于表现突出的党员要及时给予奖励,树立学习典型;对于自我要求不严格的党员要限期令其改正错误,逾期不改者要进行通报批评,甚至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二)探索党员自我管理机制,将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党员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强,单纯地采取外部监督和被动管理模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党员的抵触情绪。因此,党组织在管理党员时,要尽量激发、调动党员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3]。在此基础上,将支部民主生活与党员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发扬民主精神,相互沟通交流,以心换心,启发觉悟,在组织引导和自我约束的双重管理下全面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在不断的改进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三)坚持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制度坚持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制度,换届选举一般每学年进行一次,在选拔支部书记中引人竞争机制,在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下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竞争上岗,将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和工作热情高的优秀党员吸纳到党组织领导班子里来[4]。与此同时,支部党员也通过参加投票选举,增强了民主意识,行使了党员权利。
(四)坚持支部领导班子的工作汇报制度党组织领导班子即支委会不仅要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接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而且要向支部全体成员汇报工作,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增强支部党务工作和组织生活开展状况的透明度,定期听取支部成员对支部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对支部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拓展思路,开创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新形势
(一)找准目标,构建富有成效的活动载体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抓好?h员的思想教育,打牢党员思想基础。
首先,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途径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并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创新活动方式,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使支部党员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最终形成全员学习、全面学习、全程学习、全新学习的局面,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其次,是要“走出去”,要结合专题学习,党日活动等时机,通过组织党员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社会主义新农村变化,参观党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工作生活环境,学习其先进事迹等,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考察与社会服务活动,让广大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受到教育,增强党员爱国主义教育情怀。
再次,是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创设党员学习交流园地、充分“听取”党员意见、建议,网上实现公示等,拓宽党组织活动方式的途径。创办“网上党校”微信公众号,将经典著作、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文献资料上网,形成网上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理论思想武器。创办网上“党员之家”微信群,保持网上沟通联系,关心党员的生活、工作及学习[5]。
(二)搭建平台,拓展组织活动的优势空间
首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其他各类群团组织中的带动作用。一是要做好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按照“带思想、带组织、带班子、带队伍、带工作发展,优化工作条件”的要求,带动基层团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上新台阶。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既是党建立共青团的目的,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使命。学生党支部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和共青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广大团员的组织观念和团员意识的进一步加强。二是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党组织进学生社团的工作。学生社团是锻炼学生、增长才干、发现各类学生骨干的重要场所和阵地,党组织进社团也是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和尝试的党建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在社团中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大力培养青年学生,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既有利于把握社团的健康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检验和筛选合格的苗子。
其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校园、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区等场所中的辐射作用。一是通过搭建“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党员工作站”等平台,让党员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员,联系班级、同学的联络员,成为同学排忧解难的服务员,学习中的辅导员,精神文明建设监督员,校园绿化、美化的管理员等等。二是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创新党组织与广大同学的联系渠道和联系方式,进一步密切党与广大学生的联系,为周围同学办好事、办实事,用目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召同学,既树立自身党员形象,又树立党组织的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三是通过搭建“党员责任区”等平台,强化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在实践中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提高学生党员的群众观点、自律意识、模范意识,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证明,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在认真落实各项党内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在基层党组织中形成职责明确、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责任体系;通过形式创新,让党的生活和党员思想教育落到实处,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宇卫.试论高校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提升[J].中国科技博览,2010(12):212.[2]王亮,王希.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33(1):19-20.[3]冯质雷.浅议新时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科技资讯,2008(25):214-216.[4]万敏.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创新[J].文教资料,2011(14):187-188.[5]苏俊杰,刘彬.论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19.
第二篇: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
精选范文: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高校是人才的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之地。在高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做法和长效机制,使高校党组织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其他各类党的基层党组织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明显滞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道远,这些都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有助于高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的举措应对面临的挑战,以新的思维解决崭新的课题,从而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促进高校党员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实现党员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可以促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筑起思想上的钢铁长城;可以促使广大党员自觉做到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不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促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改革的大潮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中。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倡导先进学习理念,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学习动力,是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正确的理念是自觉行动的价值基础,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倡导先进学习理念,鼓励党员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实现广大党员个体素质和党组织团体能力的提高。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广大党员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二要树立全员学习理念,要求党组织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都要以学习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学习,创造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三要树立全过程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做到知行合一,实现理论务虚和实践务实的内在统一。四要树立团队学习理念,使党组织成为广大党员共同学习的课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和团结奋进的战斗堡垒,促进党员在组织学习中不断交流和碰撞,产生高于个体的集体智慧,形成整体共识,提高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科学规划学习内容,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的动力和源泉。在学习和创新之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升华。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应是通过科学规划学习内容,优化广大党员的知识结构,为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在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要加强当代社会发展新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新进展,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三要加强岗位业务知识的学习。结合岗位实际,带头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创新考评激励机制,不断增进学习实效,是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保障。一是建立和完善明确的领导机制。实行第一责任人问责制,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学校各总支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把抓好本单位学习创建成效与责任人政绩挂钩,与其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督学机制。按照“干部述职时述学、党员评议时评学、组织考察时考学”的督学制度,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和细则,把学习考核与党员干部平时考核、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结合起来,严格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以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有效性。三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争先创优结合起来,作为职称晋升、提拔使用、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和先进党员评选等活动,树立典型,广泛宣传,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和团体的潜能,大力营造崇尚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浓厚氛围。
[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篇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路初探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初探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要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必然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意义、学生党支部新时期建设现状,分析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建设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重要的基石与堡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必然选择
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所谓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指党支部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和创新知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创造未来的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更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学生党员自我成长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文化、新思路、新理念,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党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的组织形式,是高校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及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党员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大学生党员能不断完善自身素养,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新知识,使之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因此,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党的组织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进步力量,优秀分子,在大学生党支部进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对促进学生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大学生迈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打下扎实的理论水平,具有关键作用,这也是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三)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党建工作担负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高校德育政治工作正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至关重要。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2005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校通过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使学生党员队伍的数量大幅提高,质量也得到保障;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明显增强。
(一)学生党员队伍现状
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学生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支持党和政府在重大事件上的决策,能够理智地看待社会问题。在高校党组织把好发展关的前提下,做到党员的质量与数量相统一,而且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少数学生虽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思想上并未真正入党以及党员教育方面的缺失等问题。
(二)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它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党在高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及其组织管理工作。学生党支部不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在做好发展党员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党组织对于学生支部班子的选拔任用更加严格,而且更加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三、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条件分析
(一)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推动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近些年,中共中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更加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学生党支部活动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在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越来
越凸显出素质教育的融入。高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普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的完善等都更加丰富了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支部的学习力和凝聚力。
2.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来,我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我党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党员们的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针政策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应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党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充分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校园文化、网络媒体平台上的优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二)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不利因素
1.高校对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的现象,学习型政党建设落实到学生党支部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基层党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这对于学习型支部活动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依然单[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一。许多高校没有改变听讲座、开讨论会的方式,没有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涵融入其中,不能改变其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味强化理论灌输让学生党员更加反感,同时也给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埋下隐患。
2.学生党员自身的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当代大学生处于相对安逸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比较严重,政治敏锐度不高。学生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思想与享乐主义,价值观向利益化方向倾斜,奋斗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为学习型党建工作的贯彻落实增加了难度。
3.发展党员的不均衡性制约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发展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向高年级发展的趋势,低年级的学生党员数量较少。而在党支部占多数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却往往在就业的压力下,更加倾向于为自己找工作或者考研升学等方面的努力,这给学生党支部系列工作带来困难,为数不多的低年级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团结和带动其他同学,导致学生支部组织活动难、发挥作用难。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党支部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而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仅靠少数学生党员的努力是
不够的,它需要全体学生党员的共同努力。
四、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一)建章立制,整体推进
规章制度建设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过程中需要加强建立领导责任制、学习制度、学习激励机制和内部沟通机制。学生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贴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实际,使学习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学习、考核标准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学习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沟通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联系纽带,建立和谐的交流平台和交流制度,可以培养和增强支部成员之间、大学生党员和群众同学之间内外和谐一致的先进集体和优良团队。
(二)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搞好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组织保障。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要重点关注三支核心队伍,即支部的支部委员、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作为大学生党支部的领头羊,在支部工作中处处发挥标杆和示范作用。党员是党支部的主体,不仅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而且要广泛联系广大青年学生,所以党员素质高低也决定了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入党积极分子来自于青年团员,他们是党组织的坚强后备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三)完善组织结构建设
大学生党支部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班级和专业,为了更好地开展支部工作,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大学生党员的兴趣特长以及支部的建设目标,在支部内建立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的党小组,如以党章、党史学习为任务的学习小组,以开展活动为中心的支部活动小组,以宣传党建工作的宣传小组等,这种立体式、网格化的组织结构,不仅扩大了信息的容量,而且能组建起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库,从而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四)转变学习方式,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首先,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全方位学习的理念。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党员持续学习、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提供平台,使学习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只有在全体大学生党员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才能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学习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是凝聚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支部成员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
力。
其次,要转变学习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和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信息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教育技术日益先进、学习资源丰富多彩,需要大学生党支部改变原有的学习内容、方法、机制,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党员素质。
再次,要拓宽组织学习领域。一方面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党员都有专业学习的背景和专业实践的需要,所以,应以专业学习为依托,拓展视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大学生党员培养成走在时代前列的复合型人才。
(五)与时俱进,丰富组织生活
支部组织生活是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重要途径。支部通过开展丰富的组织生活,能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的学习能力。而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充满激情、时代气息浓厚的一代,所以,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简单地读读书、开开会,而要充分利用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开展符合时代特点、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如通过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专题学习、社会调研、考察实践、搭建互动平台、树立典型等组织活动形式。
(六)建立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
学生党支部要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建立适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以实现共同愿景为目标,建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机制,体现约束激励。并能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学生党支部内部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常晗.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管理[j].湖南篇二: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摘 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学习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提出了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内涵;创建途径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高校党组织是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的党建任务,应该从基层党组织抓起。
一、学习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创新理念,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由学习的政治性质、学习主体、学习制度、学习方式决定并表现为政治原则性、组织保证性、主动创造性等特征[1]。
(一)政治原则性
应把讲政治、讲党性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将学习型党组织和一般学
[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 习组织区别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引领人民不断取得发展进步、开创新局面、夺取新胜利,就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不断加强和深入学习,不断增强新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和谐发展的能力。
(二)组织保证性
在学习型党组织中,学习是以党组织为主体并在党组织主导下的组织行为,也应该是党组织的制度化行为,以此明确党组织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强化党组织的责任。党组织要用制度明确确定学习内容,强化个人的学习责任,促进个人自觉学习,检验学习效果。
(三)主动创造性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始终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
二、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研究尚待加强,所以,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当前高校学生党组织中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是好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他们中一些值得应引起关注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发展轻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大学生
的入党积极性很高,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大幅度增加。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便把组织发展工作变成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对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建设工作则相对不足,所以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的信息化时代,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加上社会上某些拜金义的不良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困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难度。
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存在学习形式单调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学习多以组织活动为主,而组织活动又以学习文件为主,使一些党员感到学习的空洞乏味[2]。对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的同时还承担着科研任务,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也使一些高校出现了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教师党员由于承担了过重的教学与科研压力,往往忽视了理论上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进行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从而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途径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同时做好协调、指导、组织宣传报道工作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负责人要身先士卒,当好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建设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示范者,同时用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党员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建立共同的组织价值观。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应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宣传动员,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意义,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舆论氛围,从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坚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大学生党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水平。
(二)明确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过程中,明确学习内容是特别重要的,学习内容既要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又要联系高校自身情况和基层的特点,学习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展规律,积极推动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着力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下页 余下全文
第三篇:开展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开展“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总结园城社区2011年开展“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 活动工作,主要贯彻实施党内《高龄无固定收入党员月生活补助制度》、《无职党员去世慰问亲属制度》、《“贫困党员”和“能人党员”发展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关爱行动”三项制度,资金来源采取“上级组织部门划拨一点,社区党总支补助一点,党员干部捐助一点”的办法,在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上级组织部门 “党组织关爱党员”行动 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通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强化服务等措施的实施,党内关爱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1年我社区 “党组织关爱党员”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社区60岁以上党员有37人,贫困党员有10人。2、2011年今年慰问社区贫困党员家属12人,发放慰问金1000元。
3、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我社区只有李希瑞同志,社区党总支、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确定的补助方法和标准按季度发放。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为把“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这一工程实施好,社区党总支领导非常关心重视“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是成立了关爱行动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二是成立了办事机构,明确社区党总支组织股为“关爱工程”的实施主体。三是落实了目标责任,社区党总支每年把社区高龄
党员关爱行动实施情况责任落实到街道党委,明确关爱行动工作目标付诸实施。四是落实工作经费,为了确保关爱工程顺利实施,保证关爱工程工作正常运转,社区党总支以创先争优、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七〃一”建党节发出倡议,号召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积极踊跃向“党内关爱工程”基金捐款,专项用于关爱工程的实施。
2、加强督促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区党总支对实施“党内关爱行动工程”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好的措施办法进行总结推广。大力宣传实施“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广泛宣传实施“党内关爱行动工程”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重在实效,凸显工作成果。社区党总支对每个高龄老党员的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实行动态管理。把 “输血”与“造血”、外力帮扶与激发内力有机结合,引导他们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依靠自身力量早日摆脱困境,从而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从被动帮扶到主动求进直至回馈社会的转变,确保党内“关爱行动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党组织关爱党员”活动的载体为:“组织就是温暖之家”,把党组织关爱党员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各级党组织真诚实意地关心爱护党员,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体验到“组织就是温暖之家”,进而激发党员服务群众的热情。知党员情。基层党组织要做到“四个掌握”:掌握困难党员的健康状况;掌握困难党员的家庭收入状况;掌握
困难党员的个人技能;掌握困难党员子女配偶的就业情况。
5、基层党组织要做到“三个尽力”:尽力解决党员的思想困难;尽力解决党员的工作困难;尽力解决党员的生活困难。暖党员心。党组织要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党员本人满意;保证党员家庭满意。
三、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
社区每年至少召开三次以上党员大会,通报近期两委工作情况和上级党委、政府近期的工作方向,学习目前方针、政策。今年的重点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延吉市创文明城建设、卫生城等;党员服务站的财务情况必须公开进行宣布和公示。要经常以茶话会形式进行座谈,或是召集党员群众收看各类宣传资料、下棋打乒乓球等休闲体育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的精神生活。“党组织关爱党员”活动的载体为:“组织就是温暖之家”,把党组织关爱党员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党总支真诚实意地关心爱护党员,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体验到“组织就是温暖之家”,进而激发党员服务群众的热情。
知党员情。党总支要做到“四个掌握”:掌握困难党员的健康状况;掌握困难党员的家庭收入状况;掌握困难党员的个人技能;掌握困难党员子女配偶的就业情况。
四、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开展一项活动,初步形成党员联系群众机制
建立健全以党员领导干部接待日、党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党员干部民情恳谈日三项制度以及定期开展“带民富、解民忧、安民心、助民乐、促和谐”走访入户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包单位工作制度,每个领导干部都建立了一个联系点,每月到联系点不少于3次,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落实的工作机制。
五、以党总支和党员承诺制为总抓手,形成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机制
1、积极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年初以来,我社区党总支围绕本单位和党员个人的特点,把承诺制与居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相结合,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承诺活动,使党总支和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先进党支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党员。
2、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社区党员服务。以建立健社区服务站工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明确服务项目、工作职责和考核管理等相关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驻街单位、部门进社区服务,切实方便办事群众、提高办事效率,从而使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得到增强,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二是窗口服务。驻街单位、部门结合各自效能建设,通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等方式,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工作制度,及时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三是法律服务。针对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政策意识
淡薄的问题,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等活动,送法律、法规下社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以切实减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要求司法所经常深入基层,创新执法理念,主动调解群众民事法律纠纷,方便群众办事,减轻群众负担。
3、积极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了各项服务群众的工作制度,几年来,我社区一直坚持党员深入开展“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社区党员干部每人包1户贫困户,领导干部每人包2户贫困户,从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进行帮扶。帮扶部门和党员干部,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建立扶贫专项资金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六、存在问题
通过社区党总支努力,我社区的“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社区的老党员脱贫致富的能力比较欠缺,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干部对该项工作理解的不深不透,思想认识上还有差距;二是措施不够有力,由于党员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力素质不高,使“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工作进展速度缓慢,成效不够明显。
七、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是继续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工作的领导。社区党总支要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思路,把“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和措施,尽快将“关爱行动”落实到位。二是继续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我社区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帮助党员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共同开展“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努力把开展“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力求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深入,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为群众服务,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公园街道园城社区党总支
2011年11月5日
第四篇:高校基层党组织条例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必须以马列主交、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二章 党组织的设置
第四条
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以下简称党的委员会)。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党的委员会对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五条
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的委员会可设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对党的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六条
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七条
党的委员会应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包括配备一定数量的组织员。
第八条 党员 50 人以上的系级单位成立党的总支部。党员不足 50 人的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经校党委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党的总支部应配备必要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
党员 100 人以上的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经校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委员会。系级单位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接受校党委的领导,任期四年。
第九条
党员 7 人以上的党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不足 7 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支部书记 1 人,必要时增选副书记 1 人。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立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两年。
第十条
教师党支部一般按教研室设置;学生党支部按年级或系设置,党员人数较多的可按班设置;机关、后勤等部门的党支部一般按部门设置。正式党员不足 3 人的,可与
业务相近的部门或单位联合成立党支部。
第三章 党组织的职责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党的总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6、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检查党组织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3、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案件,按照有关规定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党员的处分。、受处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的章程规定的党员权利不受侵犯。第十三条
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信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2、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的工作。、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第十四条
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师生员工,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向党员布置做群众工作和其他工作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经常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五条
教研室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支持教研室主任的工作,经常与教研室主任沟通情况,对教研室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决定本教研室的重要问题。
第四章 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
第十六条
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第十七条
健全党内生活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大力表彰先进,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第十八条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应建立党校。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
第五章 干部工作
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学校党政干部实行统一管理。中层行政干部的任免,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考察,经校党委(常委)集体讨论决定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决定中层行政干部的任免,应听取校行政领导的意见。第二十一条
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委员会同系级单位行政领导一起,做好本单位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监督工作,以及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备、管理工作。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师生员工在出国、晋升、毕业等方面的工作,并负责政治审查。对系级单位行政领导班子的配备和领导干部的选拔,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可以向校党委提出建议,并协助校党委组织部门进行考察。
第二十二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协助上级干部主管部门做好校级后备干部工作。重视妇女干部、非党干部的培养选拔。
第六章 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发挥行政领导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十四条
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对师生员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帮助他们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二十五条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结合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分别不同层次,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学校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自觉走与工农群众
相结合的道路。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应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干部相结合的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一般占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的 1% 左右;规模较小的学校,可视情况适当增加比例。
第七章 党组织对群众组织的领导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要研究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他们依照国家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正确行使职权,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本条例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军队系统院校党组织的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参照本条例作出规定。
第三十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路初探(范文)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初探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要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必然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意义、学生党支部新时期建设现状,分析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建设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重要的基石与堡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必然选择
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所谓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指党支部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和创新知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创造未来的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更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学生党员自我成长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文化、新思路、新理念,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党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的组织形式,是高校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及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党员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大学生党员能不断完善自身素养,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新知识,使之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因此,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党的组织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进步力量,优秀分子,在大学生党支部进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对促进学生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大学生迈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打下扎实的理论水平,具有关键作用,这也是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三)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党建工作担负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高校德育政治工作正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至关重要。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2005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校通过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使学生党员队伍的数量大幅提高,质量也得到保障;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明显增强。
(一)学生党员队伍现状
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学生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支持党和政府在重大事件上的决策,能够理智地看待社会问题。在高校党组织把好发展关的前提下,做到党员的质量与数量相统一,而且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少数学生虽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思想上并未真正入党以及党员教育方面的缺失等问题。
(二)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它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党在高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及其组织管理工作。学生党支部不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在做好发展党员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党组织对于学生支部班子的选拔任用更加严格,而且更加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三、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条件分析
(一)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推动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近些年,中共中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更加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学生党支部活动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在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越来
越凸显出素质教育的融入。高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普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的完善等都更加丰富了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支部的学习力和凝聚力。
2.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来,我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我党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党员们的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针政策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应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党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充分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校园文化、网络媒体平台上的优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二)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不利因素
1.高校对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的现象,学习型政党建设落实到学生党支部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基层党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这对于学习型支部活动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依然单一。许多高校没有改变听讲座、开讨论会的方式,没有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涵融入其中,不能改变其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味强化理论灌输让学生党员更加反感,同时也给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埋下隐患。
2.学生党员自身的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当代大学生处于相对安逸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比较严重,政治敏锐度不高。学生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思想与享乐主义,价值观向利益化方向倾斜,奋斗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为学习型党建工作的贯彻落实增加了难度。
3.发展党员的不均衡性制约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发展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向高年级发展的趋势,低年级的学生党员数量较少。而在党支部占多数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却往往在就业的压力下,更加倾向于为自己找工作或者考研升学等方面的努力,这给学生党支部系列工作带来困难,为数不多的低年级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团结和带动其他同学,导致学生支部组织活动难、发挥作用难。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党支部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而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仅靠少数学生党员的努力是
不够的,它需要全体学生党员的共同努力。
四、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一)建章立制,整体推进
规章制度建设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过程中需要加强建立领导责任制、学习制度、学习激励机制和内部沟通机制。学生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贴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实际,使学习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学习、考核标准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学习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沟通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联系纽带,建立和谐的交流平台和交流制度,可以培养和增强支部成员之间、大学生党员和群众同学之间内外和谐一致的先进集体和优良团队。
(二)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搞好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组织保障。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要重点关注三支核心队伍,即支部的支部委员、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作为大学生党支部的领头羊,在支部工作中处处发挥标杆和示范作用。党员是党支部的主体,不仅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而且要广泛联系广大青年学生,所以党员素质高低也决定了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入党积极分子来自于青年团员,他们是党组织的坚强后备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三)完善组织结构建设
大学生党支部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班级和专业,为了更好地开展支部工作,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大学生党员的兴趣特长以及支部的建设目标,在支部内建立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的党小组,如以党章、党史学习为任务的学习小组,以开展活动为中心的支部活动小组,以宣传党建工作的宣传小组等,这种立体式、网格化的组织结构,不仅扩大了信息的容量,而且能组建起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库,从而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四)转变学习方式,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首先,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全方位学习的理念。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党员持续学习、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提供平台,使学习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只有在全体大学生党员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才能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学习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是凝聚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支部成员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
力。
其次,要转变学习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和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信息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教育技术日益先进、学习资源丰富多彩,需要大学生党支部改变原有的学习内容、方法、机制,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党员素质。
再次,要拓宽组织学习领域。一方面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党员都有专业学习的背景和专业实践的需要,所以,应以专业学习为依托,拓展视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大学生党员培养成走在时代前列的复合型人才。
(五)与时俱进,丰富组织生活
支部组织生活是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重要途径。支部通过开展丰富的组织生活,能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的学习能力。而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充满激情、时代气息浓厚的一代,所以,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简单地读读书、开开会,而要充分利用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开展符合时代特点、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如通过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专题学习、社会调研、考察实践、搭建互动平台、树立典型等组织活动形式。
(六)建立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
学生党支部要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建立适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以实现共同愿景为目标,建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机制,体现约束激励。并能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学生党支部内部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常晗.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管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4] 李淑艳.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途径的思考 [J].中国林业教育,2009,(3)
[3]崔峰.关于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4]陈茵茵.试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科教导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