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

时间:2019-05-13 04:0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更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师生关系 自主学习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55-01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也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部分教师致力于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业看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引起全部教师的普遍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得到改变。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得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何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提高学生得学习质量,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得小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化。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得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倡导构建一种体现民主和谐、平等对话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得新型师生关系。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得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引领示范的作用,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丰富教学活动,品味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品味成功的喜悦,从而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课本情景剧表演,搜集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让学生喜欢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日常学习中的细节和点滴做起,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终身收益的好习惯。

第二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习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俄]乌申斯基认为,“经常把人所获得的经得住他以前所经不住的某些感觉或一系列感觉的能力叫做习惯„„日常口语中,还把由于经练习而强化的某种能力叫做习惯”。可见,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和能力的总称。它具有选择性(个性),反复性和持久性,有时还带有强制性。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东西方学者对此已有不少论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在内在动机的自我激励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过程。

那么,自主学习习惯就应是在一定兴趣爱好或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自动或被动养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不容易改变的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它包括求知意识(兴趣),学习目的(目标),利用和创造条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

柏拉图说:“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压力下进行的,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人并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进步对知识的更高要求,家长成龙成凤的期望,学校升学的压力等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近利”而教,学生为“近利”而学,教学活动几乎演变为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直接灌进去的简单的手工劳作,这不仅与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背道而驰,更主要的是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甚至于遏制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和发展。

17岁就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的王小平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习惯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机体越年轻,习惯就越能扎下根来”(乌申斯基)。初中生大多在12—16岁之间,正处于机体和思维都非常活跃的阶段,且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一定的理解能力,个性逐渐养成,因而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的时期。

在“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激活主体意识,开发自主潜能——激活内驱力

其实,主体意识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说是教师的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培养,而是释放和开发。

1、充分发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好学的基础,是学生积极 1

地、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语文源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其本身就不乏乐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而,充分发掘语文文本的素材,使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形体语言),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文章也不是白璧无瑕,处处经典,老师的理解也并非完全正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是一种理智的学习行为。“学者须要会疑”。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或是极古怪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有动力,有问题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创造力。

二、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合作探讨——学会自主学习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杜威)。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仅仅是一个个的事例,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理解运用,而不只是简单的掌握文本信息,因而我在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一是强调工具书的运用,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成语词典自主解决文中的生字词;二是强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强调合作,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

为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在教学条件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三步走:课前勤,课中“懒”,课后细。

课前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不仅如此,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备他们可能就某个点而生出的某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课中“懒”,实则是“活”。改变已往那种老师包办代替或设“陷阱”似的问答式教学模式,尽量“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学莫贵于自得,非在外也”。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就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激励、表扬与适当的引导。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一环。课后细,即总结细,反思细。仔细分析过程的利弊,详细总结学生的得失,找出亮点,以指导下一次的教学;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作适当的补救。此环节既有利于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艺术,增进教学修为,更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除教材中的讲读课文主要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外,其它文章大多由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充当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

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为避免“学生说说笑笑,课堂热热闹闹,要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则茫茫然,语文课变得玄虚起来”的现象,我事先在学生中组织了两个备课小组,不给任何资料,完全由学生去理解;为把握课堂真实情况,确保课堂纪律,还安排了4个学生进行记录(其中包括两个好动的学生)。从同学的记录、课后作文、学生“老师”的反映以及学习心得交流课(检查学习情况、补充相关知识)的情况来看,这一堂课非常成功,学生们不仅自主解决了字词,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题(做人不能虚伪,要诚实),了解了安徒生的一生,而且对课文进行了延伸,由文本走入了现实,就“骗子为何能行骗成功”,“皇帝为什么要穿‘衣服’游行”,“当时你若在场,你会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讲了历史上的一些以假为真的故事。他们自主设计和回答的某些问题虽然显得有些幼稚甚至

不得要领,但事前担心的纪律问题并没出现,几个表现较差的同学在那堂课上异常积极。一位语文基础不是很好、平时寡言少语,课堂上极少主动发言的男生,在课后写的作文《生动的一节课》中这样写道:“这是我学习生涯中由同学来当老师,自己提出问题,同学们来回答的第一节课。我觉得我又找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起点,我将会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继续努力。我会永远记住这一课,永远,永远„„”。这种学习形式少了些机械的问答,没有了老师的思维的束缚,多了些自由的空气、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讨中不断完善认识,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强化学习习惯

语文课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和运用母语表情达意,读、写、听、说、思是语文学习的五种基本形式,学习过程中仅仅深挖教材是显然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面向广阔的语文世界去获取知识,开拓发展的空间。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猎取知识的途径,又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

为开阔视野,本年中我指导学生完成了两个主要工作:一是组建了一个班级图书室。学校阅览室藏书极其有限,在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的同时,动员同学每人借出一本书组成了班级图书室,利用中午和下午供学生阅读,并要求作好读书笔记或摘录,这一作法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学习风气逐渐浓厚。

二是阅读名著。基于学生的经济情况,我把同学们分为四个组,每一组购一套名著,四个大组交换阅读,要求每月读完一本,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阅读名著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广泛涉猎,受到文学名著的熏陶,并不要求完全理解和准确掌握,只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即可。每月一次的读后感交流,都能发现学生新的认识和变化,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表扬,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了写作能力,而且还矫正了部分学习较差的同学的行为习惯,激活了思维。

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实际上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外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但内因人仍起主要作用。因而在课外阅读的训练过程中,除老师反复强调阅读目的,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外,如每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或摘录,每月进行一次读后感交流,家长监督检查等,还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加以表扬和鼓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阅读习惯。经过一年课外阅读的强化训练,不少学生已开始不再满足于老师的要求,他们自己去购买了《论语》、《唐诗三百首》以及一些外国名著进行阅读,并时不时的向老师请教。阅读和交流课外读物已成了不少学生的一大兴趣和爱好。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开发区三小 张玉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当然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小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但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却不尽如人意。学校推行了“三环五步”的生本课堂,本学期我正式成为课改年级的一员,深度参与了课改,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自从参与学校三环五步生本课堂的改革和推进以后,我发现要想大力推进生本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带着自主学习的收获和疑问走进课堂,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否则只能沦为课堂的旁观者,学生才是生本课堂的灵魂。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学习效果差,效率低。2.自主学习的习惯差,方式方法不对。

3.下发导学案后不重视预习,应付了事,导致课堂合作交流环节低效耗时,影响课堂进度。

4.小组自主学习环节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时组长或个别同学一言堂,参与度不高。

如何改进这种现状呢?在我迷茫的时候,学校提出了围绕生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指导改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作为我的小课题研究内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努力之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大有改善,相当多的同学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下发问卷调查表,每组五份,随机抽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独立完成,要求实事求是,如果有不清楚的题目老师指导。本次调查,使我充分了解和把握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现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实施《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方法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还是可行的下一阶段,应重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上找办法,下功夫,以便最终确保课题目标顺利达成。

二、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其实每一个学生心里都有一个“自己就是最优生”的梦想,只不过他们有的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能,为此,我召开了以“自主学习”为主题的班会。在这节班会课上,我以《学弈》的小故事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然后又对学生进行了指导。通过这节班会课,使学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不足:有许多学生自己的学习效果不好,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原因,本次班会课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次主题班会的召开之后,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也好了很多。

三、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愿望,我趁热打铁,马上带领学生开始了实践。三环五步课堂教学的“重要武器”就是导学案,所以我从导学案的预习开始抓起,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更加投入、认真地进行预习,如果下发了导学案,我就不再布置其他作业。监督和检查是重要的一步,我利用家长会充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另外,在初始阶段,每天早上我都亲自检查预习情况,并且给他们的预习情况打上等级,如果得到了“A”,就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上3分;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中组长、小对子的监督作用,对课前自主学习效果较差的同学给予帮助,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交流和汇报展示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同学都会受到表扬奖励,不仅能为自己的小组加分,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励志币。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同学,除了小组监督帮助之外,我还常常有针对性地召开小范围的家长会,使他们的家长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就这样,老师、家长、小组长、小对子多管齐下,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班级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学生的主动性越来越强。

四、邀请家长进课堂,现身说法

其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多数时候是在家里完成的,我们老师无法监控,那么家长的作用就至关重要。我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长沟通,是家长们认清现在的教育形势,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老一套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那种把孩子往学校一扔就万事大吉的做法已经过时,只有孩子有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的观念得到转变,就能对孩子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在本学期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都比较好的同学的家长进课堂,对同学们进行相关的介绍,树立起榜样的力量。至课题结题为止,这个活动进行了两次,分别邀请到了胡钰杰和郑钧的家长。

这两次活动,因为邀请到了班里同学的家长而使学生倍感兴奋,都听得非常认真,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的感受非常深刻。通过家长的介绍,学生们也更多地了解了胡钰杰、郑钧,了解了他们在家里的学习情况,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能激励学生不断的改进自己。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效果非常显著。

五、召开“学生自主学习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已经显著提高,不少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法,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召开了以“学生自主学习经验交流”为主题的班会。首先我对学习习惯良好,成绩突出的同学进行了表扬。接着,由班级中的优秀学生郑钧、刘妍、石家胜、李鹏、胡钰杰五位同学分别介绍了他们在预习、听课、作业、课外阅读、勤思多问及复习等各方面学习的经验。五位学生在介绍他们学习方法的切身体会与经验的同时,还介绍了考试的技巧,使大家对学习了解更深入,对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视了。“交流互动”这个环节吸引了全班学生的参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又有很多同学献言献策,气氛十分热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力量更大。今天的自主学习经验交流会开得很成功,发言的五位同学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把各自独特的方法都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有预习的方法,阅读理解的方法,课后复习的方法,他们介绍得有条有理,可操作性很强,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启发。每一个同学都听得特别认真,会后同学们还写了感受,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收获不小,甚至是发言的同学也从别人身上收到了启发。

六、利用公开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说实话,我们五年级乃至全校,五年级四班同学的优秀是大家公认的。我们班作为他们班的邻居,整天看到他们班的同学去上公开课,心里那是一个羡慕嫉妒恨。我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心理,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地激励学生,甚至把他们班的小组长邀请到我们班里一起上课,大家在课堂上较量,激发了学生的斗志,激起了他们的表现欲。我还利用自己的青蓝工程示范课、刘校长在我们班讲公开课、陈希香老师在我们班讲课比赛来鼓励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鼓足勇气,树立起信心。特别是市教科研中心的陈中杰主任到我校来指导生本课堂时,我带领我们班的同学在四楼上了一节研讨课,他们得到了原来的语文老师孙波老师的赞赏,更是使他们信心满满,学习劲头越来越足。

从课堂中我发现了学生的无穷潜力,从刚开始的上课没人说话到现在的争先恐后,这都是课前充分自主学习的功劳。这些公开课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而这快乐,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这就是最大的动力。

七、评选“自主学习先进个人”

课题研究实施了近一个学期,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及效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班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主动的同学。为了表彰优秀同学,也为了激励每一个同学继续努力,我在班级里开展了评选“自主学习先进个人”的活动。先由小组推荐,每组两名,推出16名候选人,再在全班通过,通过投票表决,最后选出了自主学习先进个人11名。

这次评选活动是对上这一个学期实施课题研究实验以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在活动评选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能积极踊跃的参加,推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做到了实事求是,在全班评选这一环节中,大家公平公正,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导致火箭组的两名候选人全部落选。这次活动必将激发学生在今后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使自主学习的效果更佳。

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培养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班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课下自主学习应付了事;部分家长的意识还没有得到转变,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不能积极地支持孩子,不能与老师在管理孩子自主学习上保持一致;部分同学的学习方法还有欠缺;有些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还不能全员参与,个别同学仍然因为自主学习不够不能积极参与„„

问题虽然存在,但是问题是我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也许在前进的过程中还会碰到新的问题,我的努力目标就是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我想,不论教育如何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都是永远不变的主题,我将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努力前行。

第四篇:初中语文_自主学习习惯培养_初探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肖代荣

“习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俄]乌申斯基认为,“经常把人所获得的经得住他以前所经不住的某些感觉或一系列感觉的能力叫做习惯„„日常口语中,还把由于经练习而强化的某种能力叫做习惯”。可见,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和能力的总称。它具有选择性(个性),反复性和持久性,有时还带有强制性。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东西方学者对此已有不少论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在内在动机的自我激励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过程。那么,自主学习习惯就应是在一定兴趣爱好或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自动或被动养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不容易改变的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它包括求知意识(兴趣),学习目的(目标),利用和创造条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

柏拉图说:“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压力下进行的,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人并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进步对知识的更高要求,家长成龙成凤的期望,学校升学的压力等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近利”而教,学生为“近利”而学,教学活动几乎演变为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直接灌进去的简单的手工劳作,这不仅与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背道而驰,更主要的是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甚至于遏制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和发展。

17岁就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的王小平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习惯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机体越年轻,习惯就越能扎下根来”(乌申斯基)。初中生大多在12—16岁之间,正处于机体和思维都非常活跃的阶段,且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一定的理解能力,个性逐渐养成,因而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的时期。

在“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激活主体意识,开发自主潜能——激活内驱力

其实,主体意识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说是教师的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培养,而是释放和开发。

1、充分发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好学的基础,是学生积极

地、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语文源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其本身就不乏乐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而,充分发掘语文文本的素材,使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形体语言),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文章也不是白璧无瑕,处处经典,老师的理解也并非完全正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是一种理智的学习行为。“学者须要会疑”。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或是极古怪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有动力,有问题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创造力。

二、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合作探讨——学会自主学习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杜威)。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仅仅是一个个的事例,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理解运用,而不只是简单的掌握文本信息,因而我在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一是强调工具书的运用,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成语词典自主解决文中的生字词;二是强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强调合作,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

为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在教学条件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三步走:课前勤,课中“懒”,课后细。

课前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不仅如此,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备他们可能就某个点而生出的某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课中“懒”,实则是“活”。改变已往那种老师包办代替或设“陷阱”似的问答式教学模式,尽量“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学莫贵于自得,非在外也”。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就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激励、表扬与适当的引导。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一环。课后细,即总结细,反思细。仔细分析过程的利弊,详细总结学生的得失,找出亮点,以指导下一次的教学;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作适当的补救。此环节既有利于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艺术,增进教学修为,更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除教材中的讲读课文主要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外,其它文章大多由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充当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

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为避免“学生说说笑笑,课堂热热闹闹,要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则茫茫然,语文课变得玄虚起来”的现象,我事先在学生中组织了两个备课小组,不给任何资料,完全由学生去理解;为把握课堂真实情况,确保课堂纪律,还安排了4个学生进行记录(其中包括两个好动的学生)。从同学的记录、课后作文、学生“老师”的反映以及学习心得交流课(检查学习情况、补充相关知识)的情况来看,这一堂课非常成功,学生们不仅自主解决了字词,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题(做人不能虚伪,要诚实),了解了安徒生的一生,而且对课文进行了延伸,由文本走入了现实,就“骗子为何能行骗成功”,“皇帝为什么要穿‘衣服’游行”,“当时你若在场,你会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讲了历史上的一些以假为真的故事。他们自主设计和回答的某些问题虽然显

得有些幼稚甚至不得要领,但事前担心的纪律问题并没出现,几个表现较差的同学在那堂课上异常积极。一位语文基础不是很好、平时寡言少语,课堂上极少主动发言的男生,在课后写的作文《生动的一节课》中这样写道:“这是我学习生涯中由同学来当老师,自己提出问题,同学们来回答的第一节课。我觉得我又找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起点,我将会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继续努力。我会永远记住这一课,永远,永远„„”。这种学习形式少了些机械的问答,没有了老师的思维的束缚,多了些自由的空气、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讨中不断完善认识,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强化学习习惯

语文课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和运用母语表情达意,读、写、听、说、思是语文学习的五种基本形式,学习过程中仅仅深挖教材是显然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面向广阔的语文世界去获取知识,开拓发展的空间。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猎取知识的途径,又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

为开阔视野,本年中我指导学生完成了两个主要工作:一是组建了一个班级图书室。学校阅览室藏书极其有限,在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的同时,动员同学每人借出一本书组成了班级图书室,利用中午和下午供学生阅读,并要求作好读书笔记或摘录,这一作法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学习风气逐渐浓厚。

二是阅读名著。基于学生的经济情况,我把同学们分为四个组,每一组购一套名著,四个大组交换阅读,要求每月读完一本,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阅读名著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广泛涉猎,受到文学名著的熏陶,并不要求完全理解和准确掌握,只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即可。每月一次的读后感交流,都能发现学生新的认识和变化,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表扬,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了写作能力,而且还矫正了部分学习较差的同学的行为习惯,激活了思维。

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实际上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外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但内因人仍起主要作用。因而在课外阅读的训练过程中,除老师反复强调阅读目的,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外,如每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或摘录,每月进行一次读后感交流,家长监督检查等,还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加以表扬和鼓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阅读习惯。经过一年课外阅读的强化训练,不少学生已开始不再满足于老师的要求,他们自己去购买了《论语》、《唐诗三百首》以及一些外国名著进行阅读,并时不时的向老师请教。阅读和交流课外读物已成了不少学生的一大兴趣和爱好。

四、创造成功机会,激励学习信心——内化学习习惯

有人说,语文学习成功的机会很少,其实不然。学习语文的成功,不仅仅在答对几道题,写好几篇作文,这只是技能上的成功,除此之外,还有情感的体验。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会有各种表现,大红的“√”无疑是成功的体现,而老师适时的充满赞赏的目光、动作、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喜悦。学习语文最大的成功在语言的激励,内心真切的感受。因而语文老师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分数或等级来评定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点滴的闪光之处加以表扬和鼓励。“表扬和赞美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适时、适度的一句话,往往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让学生信心倍增,进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把学习内化为在自我意识激励和监控下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持久而不易改变的自觉行为。自主学习习惯的内化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必不可少。这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过程。

“人越是年青,习惯也就越能很快地扎下根来,但它也能很快地被清除;而习惯本身越长久,要根除它们也就越困难”(乌申斯基)。随着学生知识、年龄的增长,好习惯会逐渐养成,这无疑会给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还须进一步创造条件,抓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等等教育资源,以期达到“不教”的境界,真正授学生以擅捕之“渔”,而非仅仅是可供食用之“鱼”。

参考文献:

1.[俄]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8

2.王小平《本领恐慌》,海南出版社,2000,12

3.钟启泉 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4.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补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5

第五篇: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是习惯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鹿城小学一年级四班家长会上的发言

鹿城小学一年级四班刘欣雨之家长 刘宪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几乎成为所有家长关注的问题,家长们也都带着许多美好的愿望在努力地培养和教育着孩子。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有的家庭教育方法却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致使一朵朵本该绽放的花蕾却因为错误的培育方法而枯萎了。当家长们面对那些跨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个个赞叹不已,同时也都很想知道这些优秀学生是如何教育出来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能力的社会,一个孩子的成才与否,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相应作用。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也就是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引领孩子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的学习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从小进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愿望的培养,才能帮助孩子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和发展之地。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在学习上主动而不是被动;自觉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赖;对自己有目标、有要求、有计划、有反思、有总结,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不负责任。让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进而激发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为自觉学习打下强有力的基石。

一、转变观念,适度放手,让孩子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终生之友。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自我变革,为孩子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这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因为,你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言传身教的效果会更显著。

认真分析当今家庭,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上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现在的许多家长一方面省吃俭用,而另一方面却没有适度地控制孩子花钱,从而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好逸恶劳、吃喝玩乐、给同学过生日、拉帮结派、聚众餐饮等挥霍无度的不良习气;二是家长缺乏正确地教育方法,没有抓住孩子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恰如其分地引导和进行养成教育;三是家长过分地溺爱和娇宠,从头到脚包办代替,使孩子过惯了家庭“小皇帝”的生活,而严重缺乏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

有位教育家说过:“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意思就是说父母对孩子不要包办的太多,要放开一只手,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也不能完全放 开,放任自流。在许多问题上,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增长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长久坚持下去,既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出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对外部知识、经验的理解和认同乃至吸收等转化为内在的活动,从而达到有效性的学习,使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遵循规律,注重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谈到自主性学习习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爱开小差;二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课前预习;三是不能在复习的基础上做作业,有时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甚至作业质量不高;四是不能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反复性较大。根据实验调查表明小学生注意持续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他们的有意记忆虽然在增强,但无意记忆仍占一定的优势,情绪和兴趣很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培养孩子自主性学习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极易形成坏习惯。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迁就、姑息、放纵,使孩子任性、自私、懒惰、依赖成性;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采取物质刺激,有的用言语要挟吓唬;有的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孩子当前的学习有用,而且也是完成学习的需要,既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能促进孩子成才,定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家长应当坚持不懈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在孩子的有意注意、善于思考、做好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认真检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1、抓好孩子有意注意习惯的培养

有意注意是指儿童主动的、选择性的注意。孩子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极易受外界干扰而改变自己的注意。因此在孩子做功课时,应该给他们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家长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切记不能让孩子“连续作战”,这样并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其次要进行必要的意志教育和训练。第三要引导孩子脑、眼、口、手并用,让孩子的多种感官都要参与学习,同时投入学习。

2、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的习惯 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是学习知识、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学习中,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代替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以坚定的眼神鼓励孩子动脑思考,用热情的话语激励孩子敢于攻克困难。此时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要使他们明白,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孩子明确“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激励他们应以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战胜困难。

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鼓励孩子要善于发问,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解答。回答时力求语言表达要准确,并讲清问题的前因后果。同时鼓励孩子在思考问题时要有理有据,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要鼓励孩子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和他们一起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动脑思考。对于孩子提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切不可去埋怨孩子,更不能加以斥责,家长也不能因为家务繁重和工作繁忙为借口,或解答不上来就敷衍搪塞,这些都是不应有的态度,不利于孩子善于思考问题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孩子养成预习新课和复习旧知的习惯

预习新课是学生学习的前奏,也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复习旧知是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当前,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所以,家长要经常在家教育孩子按时做好预习和复习。指导孩子在预习时,对于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要动手查阅字典,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在课本上标出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加以解决或向老师请教;在复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抓住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问,直至理解掌握为止,使所学知识得以反复巩固而保持长期的记忆。

4、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及认真检查的习惯

家长平时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在家有计划的学习,诱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认真做好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等。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从而养成届时就能去主动学习的习惯。为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与学习无关的动作和言语,家长要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以防养成精力分散,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力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提高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少做了习题等。做完作业后,家长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并要求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从细微处反复检查,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从而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提高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他们责任心。

三、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让孩子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他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行知先生的这些教育观点,就是打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使社会成为一所新型的“大学校”,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与变化着的生活密切联系,教育必须贴近生活,重视实践,真正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真谛。

当前,应试教育观念仍在绝大部分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只是强硬地把孩子埋在书本里,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严重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动态、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家庭和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融汇贯穿,体验学以致用的价值。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能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为此,家长要正确理解教育的内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引领、激励孩子从小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着手,在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磨炼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课程性质背景: 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课程,是一门最基础而又最难进行质量评价(亦即实效评价)的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自觉、自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认为更为重要。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的良......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大全)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6篇)道德与法治评课稿1本次听了赵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我学习,我快乐》一课。这节课,我觉得孩子们就给展示了他们不一样的风采,而师生完美的配合,为我留下深刻......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范文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讲述的是《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重视学生的行为体验。通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李方方 听了顾志刚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一、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缺乏合作的经验。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1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 ——通化市东昌区胜利小学:张佰娥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