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政治马原材料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教材考点1 意识观
意识产生的条件;意识的本质: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教材考点2 运动观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特性。
教材考点3 实践观、人与自然
实践的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教材考点4 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特征;发展的实质;判断新事物的标准。
教材考点5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教材考点6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材考点7 实践和认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本质
教材考点8 真理的特征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
教材考点9 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教材考点10 剩余价值论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提高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材料分析1
材料1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起的508亿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 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工业水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倍,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2002—2010年,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在全国实施;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布三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自2011 年3月1日起施行。
材料2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
(2)结合材料说明,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答案要点】
(1)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用水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的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材料分析二
材料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面对同一现象不同主体会产生认识差异?
(2)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材料中三个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现象产生认识差异是主体的不同选择的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不同所致。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由主体决定。
(2)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材料分析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地处河北香河县城郊的前套村共有村民450人,家家有人在县城打工、经商。这些年富起来的前套村面临“富裕的烦恼”——“村民人均收入早已过万元,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环境问题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套村这样的“垃圾围村”难题,主要是因为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当了38年的村支书彭士发说。
变化来自一场“环境革命”。今年年初,河北省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香河县推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每天镇上的垃圾车进村清运,将垃圾统一送到县里垃圾场,保证村里的垃圾不过夜;县里还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评上环境精品村,给予8万—10万元奖补金。“变‘给钱’为‘奖钱’,政府推这一把很关键。”彭士发说,前套村乡亲们劲头十足。
农村环境卫生主角是农民,如果只是干部积极,难免出现“一头热一头冷”。
尊重农民意愿,前套村干部充分征集村民们意见。“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冲得垃圾遍地”,“前几年修的路都是大坑”,针对村民反映突出的道路问题,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财政补贴加上村集体、村民集资,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村里13条大小街全部进行硬化。村里的项目村民监督,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作为监督员,63岁的彭跃天天盯在工地上,“水泥厚度要15厘米,标号不能差,不符合要求,就得返工。”
“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农民当上了主角,农村环境整治热情高涨。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村街自筹2450万元,形成 “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
如今走进前套村,道路宽敞整洁,两侧树木林立,路边垃圾桶摆放整齐,路面看不到一点垃圾。村里变美了,彭士发又有了新的想法:筹划改水、改厕,虽然离污水处理厂只有1.5公里,但村民的生活污水还是靠沟排或渗水井,厕所还都是旱厕,要是有一天能解决这些问题,咱农村人就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回答问题:
(1)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明前套村如何化解“垃圾围村”难题使得“村里变美了”。(3分)
(2)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前套村消除“富裕的烦恼”的合理性。(4分)
(3)为什么前套村在“环境革命”这一社会实践中要坚持“村民自治”?(3分)
【答案要点】
(1)人与自然关系是分化与统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出现“垃圾围村”问题是因为实践不合理,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前套村整合资源,发动群众,找到合理的实践方式,从而使得“村里变美了”。
(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前套村出现“富裕的烦恼”说明矛盾普遍存在,应该正视这一烦恼,这是正确的态度;矛盾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找到合理的方法解决矛盾,前套村在环境革命中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的同时坚持农民是环境卫生主角,充分发动群众,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前套村坚持“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环境整治热情高涨,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典范,自觉地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第二篇:考研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考研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教材考点1 意识观
意识产生的条件;意识的本质: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教材考点2 运动观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特性。
教材考点3 实践观、人与自然
实践的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教材考点4 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特征;发展的实质;判断新事物的标准。
教材考点5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教材考点6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材考点7 实践和认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本质
教材考点8 真理的特征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
教材考点9 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教材考点10 剩余价值论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提高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解题思路】
1.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2.事物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的方法论意义;
4.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5.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6.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8.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9.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对立;
10.矛盾分析方法的实践意义。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方面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
察和处理一切问题,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跟上发展着的客观实际,防止思想僵化、实践滞后和行动保守,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正确理解相对静止对事物存在发展的积极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实践中高度重视稳定、和谐的保障作用,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既要勇于变革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坚决反对两种错误:一种是夸大运动否认静止,把物质运动看成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任何稳定性过程的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一种是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把物质的存在或者世界的发展看成是绝对不变过程的形而L学不变论的错误(“刻舟求剑”、“天不变道亦不变”)。
2.事物质与量的辩证统--0(1)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走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认识量的方法论意义:一是认识事物量的定量分析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区分质的定性分析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了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景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出,实践中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办事情、想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量的要求,更要“好
字优先”,质量第一,抓质量、讲效益,不能做心中无数的“马大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细节决定成败,粗枝大叶做不好工作;不能不讲质量,以量取胜,片面追求数量增长,更不能“滥竽充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3.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存在的数量界线,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Ⅲ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中庸和谐,适可而止,点到为止,“斗而不破”,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度本身有一定的变化空间和延展时间,度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展变化。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事物发展需要实现新的飞跃、质变和突破时,就要勇于、善于打破旧的限制和旧的平衡。
4.(1)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上挂下联”,主观任意地乱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都通过一定的中介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中介、一个成分或一个环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外联系、本质和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唇亡齿寒”与“守株待兔”)等。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在方法论上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强调中国与各国协调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共赢多赢,互利合作,共同发展。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壑,或者破坏事物之间内在的客观联系,或者把自私的主观联系强加于人,结果往往是损人又害己,或者损人不利己。
(3)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存在发展的系统状态。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1+1大于2,反对简单机械分)
第一,系统具有整体性,即整体非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龄”,部分有机的优化整合,远远大于部分简单相加的效果;部分割袭式的破坏内在联系的机械分工,必然大大破坏系统的整体功能,导致“1+1<2”的结果。
第二,系统要求结构的优化和稳定,结构剧烈变化直接损害系统的内在和发展,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改变系统本身的性质,在相对稳定前提下的结构优化又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素质与功能。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反映的就是系统的结构优化规律。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方法论,一是强调整体性,“1+1>2”;二是强调结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素质与功能;三是主张系统的开放性,封闭会丧失系统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4)事物纵向的联系表现为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①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②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③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恩想abc,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上,a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b用发展眼光看问题c、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在今天,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1)对一切事物采取辩证否定即“扬弃”与“批判继承”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搞形而上学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外国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就要正确认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地批判和拒绝。
6.(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要建立在现代化大工业的基础上”),从同一中把握对立(“白马非马”)。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
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化,而且导致思想、文化和政治上的专制与霸权。就方法论而言,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把西方价值观绝对化,夸大为世界唯一的普世价值,完全否认事物存在发展的差别性、多样性、丰富性和相对独立性,在哲学上就是一种强调绝对同一的错误。教条主义(“削足适履”)也是以思想教条的“绝对同一性”完全否认时间、地点、条件的相对性及其矛盾特殊性,犯的也是“绝对同一性”的哲学错误。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包括对美国外交上“斗而不破”的方针,就是成功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
善于发现和利用事物矛盾的对立和同一的关系,从同一中发现和利用对立,从对立中发现和利用同一,对于我们做好一切工作,使事物向着有利于进步的方向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相互依存的条件下谋求“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在领土与主权争端中搞“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等,是自觉利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动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突出共同点,用淡化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激化矛盾的“斗争哲学”,搞成你死我活的“零和冲突”或者“两败俱伤”。但是事物的质变与飞跃,靠的是矛盾的斗争性,只有在矛盾斗争中才能突破旧事物、旧秩序的保守束缚和发展局限。所以,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上,一种割裂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夸大斗争性,否定同一性搞斗争哲学;另一种割裂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否定斗争与差别,把同一性夸大为抽象的绝对的同一,或者搞无原则的妥协退让,或者搞思想或意识形态专制,强调用一个价值观改造世界,否定文明多样性与思想观念多样化。
(3)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钓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和谐的辩证法,“两极相联”、“一舒为二”、“合二而一”等强调矛盾同一性的矛盾观曾对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马克思说:“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有共同之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对于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家庭的和睦相处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7.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1强调规律客观性、普遍性。2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殊问题与特殊规律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8.矛盾不平衡性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特殊性就是盾种矛盾及篓誉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各有不同的特性,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从而也就是矛盾不平衡性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方法,一方面,“重点论”两点论“为基础,另一方面,”两点论“以”重点论“为依归,又有成绩又看点是”两点论“(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但是还要明确成绩和缺点哪一方面是主要的,要有主要区别,那就是”重点论“(反对单兵独进)。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总体中各有不同的特性,所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9.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是指用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及其运动的观,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物质及其状况的世界观。
两种发展观对立的表现:(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世界,强调在物质的相互制约、相互影来理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形而上学往往是用孤立的观点来看待F否认联系对事物发展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
(2)运动发展的规点和静止不变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运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它虽然也承认静止,但是认为静止不过动的特殊存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整个世界都处在不停动发展之中;而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有真正的运动和发展,即使承认化也不过是场所的变更和位置的移动,也就是承认有量变,但否认有的质变、飞跃和发展。
(3)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全面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4)承认内部矛盾和否认内部矛盾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虽然内因和外因都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决定性的原因,因而把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原因归结为事物的内部矛盾。而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矛盾,尤其是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它们往往夸大外力的作用。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争论的焦点。
10.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第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要统筹兼顾又要抓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方面,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次要方面的正确处理,解决好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才能为解决次要矛盾、矛盾次要方面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基础和前提条件。第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第三,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第四,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的方法。第五,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即共性与个性。第六,”求异“思维(即矛盾斗争性,强调差别斗争性)与求同方法以及”求同“存异的方法。第七,逆向思维与双向调节。第八,换位思考。第九,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第十,适度的方法-强调适可而止(度的概念),防止过犹不及,等等。(单项思维、单相思是认识论;换位思考是辨证论,统筹兼顾是普遍联系;)
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同矛盾决定问题的不同性质,不同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在共性的基础上认识个性,通过个性把握共性,是矛盾辩证法的精髓。
马原政经的20个小考点
考点一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考点二 自然经济的特征
(1)自给自足
(2)简单再生产
考点三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劳动者
考点四: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历史范畴
(3)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及其特征
(1)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
(2)自然属性
(3)永恒范畴
交换价值
(1)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量的比例
(2)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1)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统一:一般商品两者都有
考点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
(2)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具体劳动和自然物相结合
(3)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2)价值的源泉是抽象劳动
(3)抽象劳动是劳动社会属性
考点六:商品的价值量
(1)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和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
(3)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考点七:价值规律
(1)内容: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依据价值等价交换。
(2)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主要作用
积极部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自发调节收入分配
消极部分:导致垄断、两级分化、资源浪费
考点八:价值形式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扩大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本质:一般等价物
(2)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考点九:劳动力成为商品
基本条件
(1)有人身自由,能独立出卖劳动
(2)一无所有,无任何生产资料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其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支出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
考点十:所有权和所有制的关系
(1)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2)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考点十一: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必劳: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剩劳: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考点十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购买生产力那部分资本C
(2)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那部分资本V
考点十三:剩余价值率M’
(1)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M/V
(2)商品价值的构成:C+V+M
考点十四: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1)个别资本家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考点十五:资本有机构成
(1)资本技术构成
(2)资本价值构成
(3)资本有机构成C/V 考点十六:产业资本循环
(1)经历的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2)三种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3)关系: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
考点十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考点十八:资本主义经历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的两个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十九;区分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考点二十: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考点二十一:经济全球化表现形式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迅猛的原因
(1)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2)跨国公司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变革
经济全球化后果
发达国家
(1)发言权增大
(2)控制国际组织
(3)是主要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
(1)引资就业
(2)市场贸易
(3)参与全球化进程
消极后果
(1)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
(2)南北差距拉大
(3)治理危机
(4)依赖别国
考研政治马原必考的八大原理
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物质运动的绝对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次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首先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最后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量变质变
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事物的量和质统一于度中。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七、肯定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批判又继承。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需要经过否定之否定。这一原理要求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而要坚持辩证的否定。
八、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以上是老师根据近几年的真题考试汇总的常考马原重点原理,希望能够帮助考生熟悉以上原理,争取在考研政治中取得高分。
第三篇: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教材考点1 意识观
意识产生的条件;意识的本质: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教材考点2 运动观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特性。
教材考点3 实践观、人与自然
实践的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教材考点4 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特征;发展的实质;判断新事物的标准。
教材考点5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教材考点6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材考点7 实践和认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本质
教材考点8 真理的特征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
教材考点9 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教材考点10 剩余价值论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提高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材料分析材料1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起的508亿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 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工业水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倍,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2002—2010年,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在全国实施;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布三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自2011 年3月1日起施行。
材料2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
(2)结合材料说明,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答案要点】
(1)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用水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的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材料分析二
材料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面对同一现象不同主体会产生认识差异?
(2)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材料中三个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现象产生认识差异是主体的不同选择的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不同所致。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由主体决定。
(2)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材料分析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地处河北香河县城郊的前套村共有村民450人,家家有人在县城打工、经商。这些年富起来的前套村面临“富裕的烦恼”——“村民人均收入早已过万元,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环境问题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套村这样的“垃圾围村”难题,主要是因为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当了38年的村支书彭士发说。
变化来自一场“环境革命”。今年年初,河北省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香河县推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每天镇上的垃圾车进村清运,将垃圾统一送到县里垃圾场,保证村里的垃圾不过夜;县里还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评上环境精品村,给予8万—10万元奖补金。“变„给钱‟为„奖钱‟,政府推这一把很关键。”彭士发说,前套村乡亲们劲头十足。
农村环境卫生主角是农民,如果只是干部积极,难免出现“一头热一头冷”。
尊重农民意愿,前套村干部充分征集村民们意见。“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冲得垃圾遍地”,“前几年修的路都是大坑”,针对村民反映突出的道路问题,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财政补贴加上村集体、村民集资,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村里13条大小街全部进行硬化。村里的项目村民监督,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作为监督员,63岁的彭跃天天盯在工地上,“水泥厚度要15厘米,标号不能差,不符合要求,就得返工。”
“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农民当上了主角,农村环境整治热情高涨。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村街自筹2450万元,形成 “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
如今走进前套村,道路宽敞整洁,两侧树木林立,路边垃圾桶摆放整齐,路面看不到一点垃圾。村里变美了,彭士发又有了新的想法:筹划改水、改厕,虽然离污水处理厂只有1.5公里,但村民的生活污水还是靠沟排或渗水井,厕所还都是旱厕,要是有一天能解决这些问题,咱农村人就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回答问题:
(1)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明前套村如何化解“垃圾围村”难题使得“村里变美了”。(3分)
(2)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前套村消除“富裕的烦恼”的合理性。(4分)
(3)为什么前套村在“环境革命”这一社会实践中要坚持“村民自治”?(3分)【答案要点】
(1)人与自然关系是分化与统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出现“垃圾围村”问题是因为实践不合理,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前套村整合资源,发动群众,找到合理的实践方式,从而使得“村里变美了”。
(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前套村出现“富裕的烦恼”说明矛盾普遍存在,应该正视这一烦恼,这是正确的态度;矛盾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找到合理的方法解决矛盾,前套村在环境革命中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的同时坚持农民是环境卫生主角,充分发动群众,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前套村坚持“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环境整治热情高涨,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典范,自觉地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第四篇: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考点二:意识观
1.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考点三: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考点四: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考点五:实践和认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考点六: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考点七:认识的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
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考研政治里的那些“第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新的阶段。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之革命。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
1920年11月,上海党的组织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这个刊物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
1920年11月,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公会——上海机器公会宣告成立。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会议文件上写上了“抗日”的字样;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亲密合作,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
1949年,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宪法》。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大汇总
1.党的一大
时间:1921年7月
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贡献:
(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2.党的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
(1)主观上:马中结合;国情认识
(2)客观上: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党的三大
时间:1923年6月
成就:(1)国共合作,党内合作,(2)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
(3)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
贡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4.党的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讨论问题:
(1)无产阶级领导权;
(2)工农联盟
成就:
(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2)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
(3)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党的五大
时间:1927年4月
成就:纠正陈的机会主义;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
6.党的六大
时间:1928年6月
成就: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意义:(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①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发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④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⑤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认识的估计和政策
(4)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7.古田会议
时间:1929年12月
讨论问题: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8.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成就:(1)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
(2)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
(3)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9.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年12月
成就: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0.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
成就: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1.党的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2.党的八大
时间:1956年9月
内容:(1)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3.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成就:(1)纠正了“左”倾错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
(2)把党的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
14.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1981年1月
成就:审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15.党的十二大
时间:1982年9月
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2)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
16.党的十三大
时间:1987年10月
成就: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党的十四大 时间:1992
成就:(1)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之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党的十五大
时间:1997年9月
成就:(1)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2)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党的十六大
时间:2002年11月
成就:(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0.党的十七大
时间:2007年10月
成就: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21.党的十八大
时间:2012年11月
成就:(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第五篇:2010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答题三大技巧
2010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答题三大技巧
2009-12-25 | 阅读:8592 | 来源: 万学海文 讨论区 [ 大 中 小] [划词 已启用] [ 收藏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是马哲和马政经两科综合起来的科目。一般,这两科出政治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而这两部分又是政治最难的两部分,因为它包含很多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的原理性的知识。因此,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分析题是一个很难攻破的“大难”。如何做好马原的分析题呢,大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万学海文政治教研室徐老师为大家总结以下三大技巧--
1.马原分析题答题的万能框架
首先:阅读材料,分析出题者选用材料的意图,正确寻找材料与原理之间的契合点。其次:仔细推敲“请回答”的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向和角度。据此,要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
再次: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一定要把问题说全,说深,说透,说充分。有些试题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对此,一定要论述到位。在运用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去分析,一定要去粗取精。何为粗何为精,由“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决定。
最后:最好学会运用反证法。试题要求我们证明的主题是A,在把A真说清之后,可设A的矛盾命题非A,要努力暴露非A的弊端,这是方法论的要求,举例来说,如果试题要求我们阐述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答完后可以批判一切从主观出发。应当指出的是,必要的展开虽然重要,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可跑题,跑题属于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二是不可牺牲其他试题的解答。2.梳理解题线索
作为教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即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其中一个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
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把这个最基本的线索抓住了,参透了。就能够抓住几个总开关,形成融理解、记忆、答题于一炉的复习态势,题目出得活出得难,何足俱哉!正待吾等显身手。3.把握命题考点
不少人以为考研哲学的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其实根本不是。直接地用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命制题目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目前的题目全都是以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为根据,将知识点下的某一具体概念或命题结合生动鲜活的现实材料或具有现实意义的古典材料,命制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题目往往显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读来煞是有趣,却又暗藏杀机。这种情况使得一部分经过认真复习成绩却不理想的考生感到委屈,甚至陷入迷茫,觉得照此下去,考研哲学岂不是题海无边,以往考“按图索骥”,“闻一多画马”,“鸭免双关图”,“六人扛木头”,“许衡不摘梨”,“逆捞镇水兽”,“丁玲识成仿吾”。用矛盾的原理破解“医患关系”等。今后或许会考李白磨杵、牛顿吃鸡,天方夜潭,西行漫记,古今中外,无所不至,莘莘学子,徒唤奈何。
这的确是摆在广大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但它其实不过是一个假问题,它产生于我们对于考研政治复习的一个认识误区-一将复习政治等同于“背政治”,甚至仅仅归结为死记硬背。曾几何时,在理解基础上的必要的识记被绝对化为脱离理论内容的生吞活剥。其实管用的办法,就是抓住题路,按住考点。殊不知,千道题,百道题,不过就是那几路题。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基本命题点,高频命题点,理论疑难点和形成命题热点的次重点。就不难做到顺藤摸瓜,瓮中捉鳖。无厚有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