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团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言稿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工作会议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我院党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和研究我院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和青年教师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制订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我院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和改进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开创我院党建工作新局面。
在今天会议上,首先,我先向同志们汇报一下我院党建工作的进展和获得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地增加,我院在加大发展青年学生展党员力度的同时,也发觉我院在相关制度方面的不足,所以在结合我院实际的基础上,院党委进行在支部组织形式和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1.我院将原有的4个党支部扩增为6个党支部,现为1个教工支部、4个学生支部、1个研究生支部,基本适应了我院党建工作的需求。
2.院党委编写了《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创新争优党建工作手册》,该手册涵盖了我院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及发展党员工作的详细制度,使我院党建工作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尤其是,“党建工作手册”在“两个完善”“三个阶段”方面的创新更使得我院的党建工作凸显特色。
在看到我院党建工作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党员同志也应提高对党建工作意义的认识。
在我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我院学生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我院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既是学生党支部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学生党员,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中坚力量。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几年、十几年以后将成为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其中有些人还将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近年,国际反华势力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和经济攻势,千方百计与我党争夺下一代,特别是争夺高校学生。因此,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壮大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并且把具备了党员条件的青年大学生及时吸收入党,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措施。积极从高校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既为壮大党的队伍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又为党的干部队伍的领导班子建设培养输送人才,这就为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奠定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成功,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我们对今天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2.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措施。
学生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生活在广大学生中,一方面通过他们可以经常听到学生的心里话,使党组织及早知道学生的意见、要求和思想情绪,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以便解决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经常地向广大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学生真正理解其意义、做法及同自己利益的关系,从而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总之,没有学生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我们就会情况不明,学生工作的基础就会薄弱,整个工作的难度就会加大,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政治理论学习中起模范作用,在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中起带头作用,在学校管理中起助手作用,在专业学习和班团工作中起表率作用,高校才能顺利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有效的途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人才发展的方向,提供人才发展的动力。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我们教育的成败。实践证明,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通过入党前的党章学习、党校培训和党组织不断的教育培养,使入党积极分子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端正入党动机;再通过入党后严格的组织生活和党的优良作风熏陶,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更加成熟,共产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同时,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有助于在大学校园营造和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政治氛围;发展一名合格的党员,对发展对象本人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对参与发展工作的党员也是一次再教育的机会,对周围的同学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往往会起到“发展一个、带动一批”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从而激励广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和重担,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最后,我谈几点强化我院党建工作的建议,请各位党员同志参考。1.建构发展机制
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首先要把好发展关,严把“进口”,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确保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应建立发展党员环节的相关机制:如团组织推优制度、党员发展实施细则、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制度、入党介绍人制度、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制度、党内外民主评议制度、预备党员接收制度、过程公示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使之协调衔接。尤其要注意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除了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工作能力外,要注重考察积极分子的群众基础、政治思想状况、入党动机,不能简单通过谈话了解,而是通过党支委、培养联系人的深入观察多方面了解。未能发展为党员的积极分子要与其谈心让其了解自身存在问题,整个发展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2.强化教育机制
在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六个一”的活动:一次党课、一次形势政策教育、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一次主题实践活动、一次知识竞赛以及“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制度,通过党内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讲党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制度等多种机制的建立,使学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使学生党员对组织产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
3.建立监督机制
针对学生党员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松懈、入党前后“两个样”的现象,除强化继续教育机制外,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同样要继续监督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状况、学业成绩、群众基础、学生工作、平时表现情况,可建立分数量化制度,对于出现不符合党员的言行、思想倾向时,党组织要及时与其谈心提供帮助指导,违反组织纪律的及时给予提醒,达到一定程度的记录在案存档,唤起学生党员自我警惕、自我觉醒、自我提高、时刻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4.实施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促进党员永葆先进性、党支部永葆活力的重要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可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考虑评选条件,建立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等定期评选制度。通过优秀学生党员评选制度,激发党员活力,激励和引导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制度,激发党务工作者热情,改革创新做好党务工作;通过优秀党支部评选制度,激发支部党员的凝聚力,使党支部不断保持活力。
5.重视管理机制
在建立和完善党委、党支部各项机制的同时,不能忽略管理机制的建立。党委要重视基层党支部书记、学生支委的培训工作,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尤其是支部组建、支委换届环节,党委要注意加强指导,使党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便党建工作者把握新情况、研究新规律、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做好工作。
同志们,在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党建工作对促进和推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保证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顺利进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开创我院党建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的坚定决心。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正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新时期加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团工作规律的认识,不断开创全县非公企业党团组织建设的新局面,从而促进阳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面,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就如何做好我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又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央和省委对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党只有把自己的组织建立到每个经济社会组织之中,才能实现对经济社会全面有力的领导。我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各领域,构成一个重要的新兴社会群体,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不断提升。我们必须主动适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及时把党的建设延伸到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去,把数量越来越庞大且具有很大能量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纳入我们党的工作视野,努力做到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发展到哪里,党团建设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使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真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第二,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是推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有的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自律能力和信用意识较差,侵害了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有的劳资关系不协调,不能正确对待职工和工会组织;部分企业主沉迷于奢侈性消费、挥霍性消费、炫耀性消费,不思进取、不思回报社会;有的思想道德素质滑坡,拉拢、腐蚀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所有这些,既严重制约了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又影响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迫切需要切实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人才保障。
第三,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是构建和谐阳新的重要举措。我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吸纳的员工来自方方面面,牵涉到工农城乡,而且队伍还在壮大,覆盖还在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凸现期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敏感期,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内部,由于劳资关系、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因素,还存在着许多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悖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城镇、社区、农村和各行各业的和谐。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优化环境、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主导作用,有效消除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促进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和谐健康发展,加快和谐阳新建设步伐。
总之,促进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积极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一条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决不能有任何动摇;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将这一阵地牢牢抓在手上,决不能有任何闪失;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领域的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握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将长期快速发展的趋向,把握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将长期存在的趋向,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在全县迅速掀起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的新高潮,努力开创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开创我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新局面
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是新时期基层党团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各镇区、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把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党团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推进,作为党团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来突破,加大领导和指导力度,保证这个新领域党的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一,健全机制,加强领导。各级党委要把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党委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成员合力抓,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数量大、任务重的镇区、部门党委领导要有足够的精力抓实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建立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制度,领导挂点、部门包点,深入调查研究,下到一线解决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成立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本地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的牵头抓总。建立镇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与业主定期沟通联系制度。
第二,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建立党委抓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促使各有关单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统揽全局、宏观指导,切实担负起抓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的职责,认真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倾力支持,共同推进全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宣传部门要针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更需要正面引导鼓励的特点,在工作中给予特别关爱,及时总结宣传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统战部门、工商联要认真做好团结、帮助、教育和引导业主的工作,推动业主支持开展党团建设工作;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组织优势,协调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内外关系,推进“党工共建”、“党群共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把促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借助行政管理的职能,摸清并提供基本情况,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司法部门要负责指导抓好律师行业党团建设工作;财政部门要负责指导抓好会计师事务所党团建设工作;教育部门要负责指导抓好民办学校党团建设工作;卫生部门要负责指导抓好民办医疗机构党团建设工作;建设部门要负责指导抓好建设行业企业和中介组织党团建设工作;劳动部门要负责指导抓好劳动中介机构党团建设工作;民政部门要结合社团管理职能,负责指导抓好社团党团建设工作;公安、计生、税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优势,密切协作配合,把党委交办的任务落到实处。组织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水平。
第三,强化保障机制。按照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场所、安排工作经费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基础工作。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团组织会议制度、党团员组织生活制度、党团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要建立工作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将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引导生产经营正常的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从管理费中列支党团组织活动经费。要切实加强阵地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中心社区组建一批党员服务中心,鼓励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积极自行建设活动场所,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和服务。
三、练好内功,提升素质,着力提高领导非公企业党团组织建设的水平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我们各镇场、开发区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都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团组织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大家的工作水平决定着非公企业党团工作的成效。因此,大家要立足本职,苦练内功,着力提高领导非公企业党团组织建设的水平。
第一,善谋全局。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只有胸怀全局,推进非公企业党团的工作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什么是全局?我认为,对于加强非公企业党团组织建设而言,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是大局,进而加快阳新经济发展步伐是大局,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大局。做好非公企业党团的工作必须立足这三个大局,去思考、去把握、去定位。首先要谋大势,做到“先声夺人”。就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非公企业内形成加强非公企业党团组织建设的强势舆论氛围,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职工特别是非公企业业主看清大势,了解大局,认清方向,增强建立党团组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其次要谋长远,把握好现在和将来的关系。加强非公企业党团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有长远的眼光,统筹的规划。
第二,精通本行。精通本职业务,干好本职工作,并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是对我们党务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背离这一要求,就会出现“种了他人田,荒了自家地”的尴尬局面。所以我们党团一条线的干部一定精通本行。精通本行,首先要钻研业务,只有夯实了业务知识的基础,形成了扎实的基本功,我们说话办事就有底气,指导基层工作就有本钱。其次要勤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党团干部要靠前工作,站到非公企业党团工作的一线,吃得起辛苦,顶得住疲惫,多谋事,多做事,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再则要勇于创新,吃老本,就没有老本;原地踏步,就会永远退步。当前,非公企业党团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提供了很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在工作中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敢于突破,努力探索非公企业党团工作的新路子,开创新局面。
第三,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完美,追求一流,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拥有这种昂扬的精神风貌就会走向成功、创造辉煌。尽管对在企业中开展党团的工作一些人心存疑虑,认识不清,信心不足,但我们党团干部要有正确的认识,思想上那根弦不能断,胸中的那种志不能丢。要有追求一流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态度使人梦想成真,消极的态度使人一事无成。要抱着对企业健康发展负责和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工作,有阻力千方百计去克服,有矛盾想方设法去化解,永不言败,永不退却。要有追求一流的工作水平。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团的工作是一道难题。但正因为其难,才能考验我们的工作水平。要有追求一流的工作业绩。一流的工作业绩最令人信服,也最能展示我们党务干部的风采。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团的工作有没有取得一流的工作业绩,评价的标准我看只要三条:第一条是覆盖面广不广,是不是所有的非公企业都有党团组织的影响渗透进去;第二条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是不是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三条是企业满意不满意,是不是得到了业主的理解,职工的认可,党员的支持。做到了这三条,工作业绩就是一流的,反之,我们还需加倍努力。
同志们,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与时俱进,不断开创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团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阳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党团建设(范文)
近年来,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总支委员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院党委和行政的要求,大力加强班子建设,积极推动了全系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的科学、和谐发展,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和好评,连续被学校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6-2007学年党政领导班子和系各项工作综合考核被学校考核为优秀;2005、2006年学校授予“综合治理工作模范单位”称号;2007年授予“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系团总支被院团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连续两年学生考研在学校十七个教学系中名列前茅,特别是2008年取得了32人考取研究生的优异成绩。
一、强化素质、提高能力、团结协作、和谐带队
近年来总支委员会始终按照《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条例》的要求,大力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执政能力。学校党委明确规定系级单位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要把系上的各项工作要开展好,首先班子成员对“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认识要统一。通过学习,党政班子成员达成了共识:“共同负责”本质上就是集体领导;在共同负责制的前提下,要强调分工;工作中,大家按分工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系党政领导班子能够认真执行学校下发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总支注重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坚持学习制度,重视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先后组织进行了和谐社会理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等专题学习,保持在思想认识上的先进性。工作中,做到勤政、务实,清正廉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书记、主任能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两年来,党政班子成员互相支持,配合默契,得到全系师生的普遍认可。2006—2007学年在院党委组织的全校中层班子考核中,取得优秀的喜人成绩。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好党建工作
1.党总支始终坚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做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支部在教学、科研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支部的服务意识,教职工党支部在全面履行职责的前提下,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和发挥共产党员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在06-07学年里,学生完成与课程内容改革有关的“挑战杯”科技论文10多篇,其中有5篇获得了省级奖,学年论文近10篇,毕业论文10多篇,其中有1篇获07届优秀毕业论文。07—08学年有32篇学生论文参加了学校“挑战杯”竞赛,其中有7篇被推荐参加省级竞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全校名列前茅。
2.做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的队伍的骨干力量。现有学生党员87人、入党积极分子100多人。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学生日常管理、考研等工作切实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为保证我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狠抓落实、创新进取、成果初显
(一)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在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增加向学生介绍与所学课程内容有关的最新技术成果、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的内容,以便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了解本课程所属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与生长点,以激起其学习兴趣,并进而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学术研究能力;另方面把教师的科研及其成果引入课堂,以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感受到科研就在身边、科研不是高不可攀,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理论的价值和将其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尤其是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将教师的科研与学生的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实验与其科技竞赛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其学年论文甚至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结合起来而使实验课的教学具有了明显的科研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系植物生理学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显著,在06-07学年里,学生完成与课程内容改革有关的“挑战杯”科技论文10多篇,其中有5篇获得了省级奖,学年论文近10篇,毕业论文10多篇,其中有1篇获07届优秀毕业论文。
(二)专业建设不断推进。在专业建设方面,本系在总结2005-2006学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稳住了原有的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对两个专业中的部分课程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并及时调整了下半年两个专业的招生计划,招生班级由2005-2006学年的9个增加到2006-2007学年的11个,人数由485人增加到500人。2008年学生人数达到671人。我们一边总结自己的建设经验、一边进行市场调研,在广泛征求本系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2007-2008学年的建设计划——继续发展现有的两个专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计划得到了学院的批准。与此同时,在学院及教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经过近10场由不同层次的教师参加的论证会的论证于本学年的结束时,完成了本系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并通过了校外专家的审定。
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一方面通过加大师资建设加大了对学院扶持的重点学科---植物学科的建设力度,本学科先后增加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讲师5人。其中,1人做了甘肃农业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另方面,通过争取资金与项目加大了对学院扶持的重点学科---植物学科的建设力度,先后争取到甘肃省中青年基金资助的项目1项,甘肃省省长基金资助的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厅资助的项目2项,河西学院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资助的项目2项,先后发表本学科方向的学术论文近?篇、合作完成的1项研究成果分别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张掖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于本学年的下半年本学科顺利通过了学院的中期检查与验收并被正式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在本学科内,已经建成了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有一门还积极申报并参评了甘肃省精品课程。第三,积极组织了动物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申请立项工作,并已将其作为系级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三)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我系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占教师总数的40%;讲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46.2%。在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2人;有硕士学位的6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4人。根据本系的实际与学院的师资建设总体目标,经过党政联系会议的反复研究和与系务会成员的多次沟通,制定并上报了2008-2012年的教师需求计划。与此同时,系里还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队伍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先后组织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法》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并组织参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培训班学习,先后组织教职工参加了“七〃一”前夕全校的颂党歌咏大会和秋季全院的教职工排球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提高了凝聚力,增加了和谐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始终注意对教职工进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引导,使每个教职工心系生物系的发展,团结一致,艰苦创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四)学生工作成绩显著。学生的日常管理说是学生工作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日常管理,其他学生工作方面的成绩也才会有生长的土壤。学生的日常管理,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抓好早操出勤。只有抓好早操,才能保证上课不迟到,学生有充沛的精力上好每一堂课,为此我们制定了早操考勤制度,并制作了“早操缺勤同学公示表”以督促同学们早操,一年来各班学生早操出勤率达98%以上。对个别不出操的学生由班主任、党总支书记做好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特别是允许女学生一月有三次可以不出操,这一点对调动学生自觉出操效果十分明显。二是抓好上课出勤情况。明确要求各班认真做好课堂记录,对缺课达到四节以上的学生,分别实行班主任谈话、辅导员谈话、系领导谈话制度。一年来仅由两名学生受到学生学校通报批评,仅占我系在校学生的0.5﹪。其他各类活动出勤率也明显上升。三是关注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关注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也是我们抓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全学年我们配合学院学生处的工作共资助学生45人,资助金额达49800元,其中获国家助学金的28人,获深圳—甘肃助学金的2人,获得学生困难补助的12人,获浩廉奖学金的1人,获国家福利彩票资助的2人。配合学院学生处工作为17位同学找到了勤工助学岗位,2006年冬季推选了12位同学参加了学校的“送温暖”活动。对个别比较特殊的学生(如陈××、张××等),系党政领导、班主任等适时做了大量地特别的教育引导、资助,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怀。四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学生的第一职责是学习,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学习风气,是学生日常管理的核心环节。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学期开始时,组织各班召开了“学习成绩分析总结会”。认真分析全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由班主任、系领导分别谈话,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个别挂课两门以上的学生,还通知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第二,针对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调整了实验课程考核办法和试验报告批阅办法,从制度上引导学生强化实验技能训练。第三,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引导基础好的学生把努力方向放在考研上,同时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对考研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2007届毕业生(毕业生60人)中有10名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在全校17个教学系中名列前茅。2008届毕业有32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007年被学校授予“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五)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就业问题无疑是同学们最关心也最关乎学生实际的大问题,我系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学生就业问题。一年来系领导、毕业班班主任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班会,就国家、甘肃省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今年我系仅有60名毕业生,截至2007年6月15日统计,有36人签约,就业率达60%。如果把明确表示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考试择业的统计在内,就业率可达90%以上。这一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引导对路、信息畅通。2006年12月我们召开了第一次毕业班学生就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学生就业意向,讲解了国家和甘肃省2007年就业政策,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了解当地就业形势,明确各自就业目标。之后,多次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二是政策明确、素质良好。系领导和毕业班班主任能够准确掌握国家政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政策就业,如仅“特岗”一项就有11名学生签约,占毕业生人数的18%。参加各种面试的学生能100%的签约,充分说明我系学生总体素质良好。三是考研率较高。07届毕业班60人中报考研究生考试的20人,最后录取10人,考研率达50%。
(六)党风廉政建设好。班子成员能认真贯彻执行《河西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河西学院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办法》、《河西学院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任务分解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相关规定,始终坚持把廉政建设纳入工作总体目标,做到了廉政建设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一年来结合开展“党纪条规、加强作风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为主题的专项学习教育活动、学习《河西学院中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责任书》等,召开了两次专门会议,就结合我系实际如何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规定进行了认真讨论。班子成员能自觉贯彻执行《河西学院校、系(处)务公开办法》。
(七)综合治理工作突出。始终坚持以创建“平安单位”、“平安班级”、“平安宿舍”为目标,以学生的预防安全教育、实验室安全为重点的工作思路。我系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及时召开全系教师大会传达学校有关会议精神,教育引导教师自觉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了相关措施,坚决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制止和杜绝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一年来我系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本学期以来,我系先后做了以下工作,保证了我系的安全稳定,教学秩序、学生生活秩序良好。1.各班级多次召开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针对近期全省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我系统一安排了三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了校规校纪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2.“国庆”前夕,按照学校要求对回家、外出打工、留校的学生进行了认真摸底、登记,并按要求上报有关职能部门;“中秋节”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到宿舍看望了在校学生,并与外省籍学生座谈,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3.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对凡因事、因病请假的学生执行销假制度,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旷课学生实行谈话制度,具体是旷课两节的,由班主任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旷课四节的由辅导员、党总支负责人谈话;旷课较多但达不到纪律处分的,在认真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情况。4.逐一检查了学生住宿情况,目前我系学生除有个别租房做饭的(已基本退房)的外,无校外租房住宿的。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和工作,我系的治安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确保了一年来无责任事故、无灾害事故、无交通事故、无火灾事故、无社会丑恶现象发生。为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到位的服务和保障学校及教职工、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到了应做的工作。2007年被学校授予“综合治理工作模范单位”称号。
第四篇:党团建设
附件4:
团建布点试验重点方向
一、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
1、推动建立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
2、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的落实(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检查、加强对基层工作督导、培育党团联动工作项目等)。
二、不断提升团组织思想引领的渗透力
1、抓住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和纪念建团90周年的契机对青少年进行扎实有效的思想引导;
2、建设学习型团组织;
3、塑造鲜明的组织文化;
4、建设创新、锐气、时尚、多元的青年文化。
三、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1、扩大在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员工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
2、依托外地驻沪团组织扩大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组织覆盖与服务;
3、增强组织格局创新后街镇团(工)委活力;
4、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活力;
5、积极联系、服务和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发挥团的枢纽作用;
6、指导基层团支部创新形式过好组织生活;
7、指导基层团支部开展“一团一品”建设;
8、深化区域化大团建、“网格化”团建等联建模式,探索团组织间联动共享协同新机制;
9、探索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10、探索团组织服务青年民生的项目和机制;
11、探索利用新媒体、信息网络等载体加强团的建设和工作;
12、创新思路与方法,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牵动、指导、支持;
13、探索基层团务公开机制;
14、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如团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团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等);
15、加强团的委员会建设和探索全委会工作机制;
16、团内选举制度创新(如基层团委班子直选、候选人提名制度与选举方式创新等);
17、创新方式方法做好基础团务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团员、团干部队伍建设
1、做好团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建立健全团员意识教育长效机制;
2、建立健全流动团员服务管理机制;
3、“推优”工作创新(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
4、建立健全与基层党组织沟通协商机制,落实团干部协管制度;
5、优化团干部成长的政策环境;
6、加强团干部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机制;
7、通过培训、轮岗、挂职等措施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
8、开展“走千访万、听研评荐”活动,转变团干部作风;
9、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发现推荐等工作;
10、青年社团、青年自组织骨干的培养和凝聚。
注:《团建布点试验计划》应包含选题背景、预期目标、具体举措、实施计划等内容,力求问题提出准确、根源剖析深刻、目标明确具体、对策切实可行、计划详尽周密,体现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践性,1000字以内。
附件5:
团建布点试验报告基本要素
一、背景与概述
团的工作存在什么样的困难、挑战或机遇,反映出团的建设中存在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所以要开展本布点试验。
布点试验的名称及其核心内容(对试验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二、实施目标
布点试验的目标方向,即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效果。
三、具体举措和实施情况(重点)
如何围绕目标,有目的、分步骤地开展布点试验。
四、工作成效与体会
布点试验取得的成效或阶段性成效。注重分析影响布点试验成败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力图提炼出的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规律,遵照规律并在布点试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应的工作方法、工作模式、工作机制等。
注:《团建布点试验报告》于2012年12月底同其他总结材料一并提交,有关通知届时另行印发。
第五篇:加强党团建设
(一)、加强“两课”教育,促进思想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大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青年团员学生头脑工作,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科学的解答,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体工作中,2005年建立了“两课”教育的长效机制,同时经调研,把形势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已经使用了全国统编教材及自编教材,积极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方法,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并以《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时事》VCD、《时事报告(大学生版)》等刊物资料建立了校级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适时邀请了中央各部委、省、教育厅、及各地来青调研、讲学、视察的领导做了形势报告。
(二)、加强党团干部建设力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
党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从事党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只有不断加强党团工作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青年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与业务素质,才能起到为青年学生授业解惑的作用。要对青年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需要。为此,我校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大大提高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开展选名师、尊名师、学名师、做名师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的育人积极性,涌现了一大批深受学生爱戴的名师名家;挖掘广大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的育人功能,形成了“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主体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三)、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认真做好“推优”工作。“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的发展对象”,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充实党的新生力量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的需要。我校把“推优”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对广大团员的教育上,加强、重视对“推优”工作的领导,坚持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确保质量。具体做法是:(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2)完善“推优”制度;(3)制定“推优”工作程序;(4)强化“推优”管理。
几年来,我校发展的学生党员都经过团组织推荐,这一制度的实施,壮大了学生党员队伍,使学生党员比例占9.4%,同时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质量。使学生党员在学生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越来越显著, 学生党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发挥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突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及导向性。
1、牢固树立团组织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意识。在党支部的引导下,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社团、论坛、出版物、网络等思想阵地。加强了对校内各种讲座、论坛和学生社团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发挥网络优势,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作好对青年学生的正面引导、服务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青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科学化,将思想调研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与集
中教育相结合,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帮助青年学生排忧解难,增强守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有效发挥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人、关心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作用。
2、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开展做文明大学生,创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校园活动,抓好考风考纪工作,注重青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文明举止的培养,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学生宿舍和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去,促使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为使工作落到实处,还制定了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班级评比办法及有关抓好考风考纪的具体要求。
3、弘扬正气、树立典型。进一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定期开展党、团、学组织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坚持开展“七一”优秀党员表彰、“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评选”、“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活动,2004---2005学年评选表彰了18个先进集体、300余名先进个人,获省级表彰的集体4个,个人 4名。通过广播、展板、《师大人》英才榜等栏目和手段广泛宣传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事迹,以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推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4、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已形成了以师大人文化艺术节、五四科技文化节和大学生体育文化周为龙头的大型活动与多主题、多形式的长期性学生社团活动相互补的良好格局。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以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报告会(如博士论坛、成功人士论坛、科技学术论坛等)、高格调的文化娱乐活动去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提高了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做到了校园育人育文化,文化育人育灵魂。
5、强化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教育功能。寒暑假时间广泛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开展的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渗透着国情、省情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青年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与深层次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已形成了人员考核规范化、活动运作项目化、活动内容系列化、总结表彰持续化的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近两年,学校直接组织的社会实践队26个,参与人数达567人,分赴省内外42个地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荣获了国家级、省级荣誉。还与普兰特药业、大地药业和绿色药业联合创建了三个青海师范大学学生见习基地。使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理论学习更加紧密结合。
6、重视社团活动的自我教育功能。积极支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种富有思想性、知识性和正确导向性的活动,使社团文化健康发展,繁荣向上,为青年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历练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近几年,我们重点关注、扶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设,学校现有公益类、文学类、科技学术类、艺术类、体育类学生社团有39个,仅2004年就组织开展诸如“承诺天天做,保护母亲河”活动、向西宁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捐款捐书活动、街舞挑战赛、纪念一二·九等47项社团活动,参与人数达万余人次。今年到目前为止,开展了28项活动,参与者在实际的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协调能力。
7、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提高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有效渠道。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16个青年志愿者分会,在册人数达1000余人,青年志愿者活动立足校内面向社会,已成为校园学生认可的品牌活动。增强了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活动中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能通过参与者和活动影响更多的人提高思想觉悟。
8、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作用,创设与之相应的环境和条件,给学生创造自我发挥的空间。正确引导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学生自己组织策划的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为学生创造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和机制。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外语过级考试、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特长,实行奖优罚劣的制度,并引入竞争机制,学习上竞争、工作上竞争、活动中竞争,鼓励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9、服务于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技能培训、就业创业讲座等方式,服务和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我校于2003年6月启动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年来,我校应届毕业生报名人数达500余人。其中50名优秀党团员和青年学生先后分赴艰苦地区,报到率100%。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志愿者的工作态度和志愿精神得到了用人单位领导和群众的肯定。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是坚持新时期党的基本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努力,我校各级党组织的发展党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以青年学生党员为核心的骨干队伍,通过他们在政治思想,学习和社团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带动了更多的学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建立相对稳定的党支部干部队伍。
高校党的组织要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必须有健康稳定党组织,我校党委积极探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组织,支部建在班上”的精神的同时,努力加强学生支部的建设,学生党支部书记由经验丰富优秀的辅导员担任,把握学生党支部的发展方向;同时从学生党员中挑选出若干优秀的党员,分别担任学生党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党小组组长,辅助支部书记开展党支部的各项工作。真正把一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党务工作的学生党员,充实到支委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关心爱护学生党员,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使支部工作不仅有人干,而且积极肯干;使得干部队伍相对稳定,有效保障了党组织稳定健康发展。
(二)、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我们认识到完善党支部的制度体系是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因此,从支部的成立,我们就非常重视制度的建设,形成了比较好的党建制度体系,有效保障党组织稳定健康发展。
1、组织生活制度。根据《党章》规定和《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员大会,定期上党课。健全了党组织生活,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使得党员的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同时党员带动团员、学生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学习制度。党支部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支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做到每月至少学习一次。在组织学习时,要求党员从党性的角度出发,自觉端正学风,并以多种学习方式,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报告工作制度。党支部定期向上级党总支汇报工作,支部委员会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党小组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党员的思想、学习情况;党员定期向党小组长或支部委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情况。这已成为支部的日常工作制度。4 外出党员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特点和严峻形势,建立了外出党员管理制度。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党员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党支部积极主动地和他们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使多名流动党员能够按时过上组织生活。
5、建立“基层组织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年初签订工作目标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年终检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完成好的党组织给予奖励。
6、党团联系会议制度。做到党团活动协商进行,不搞单打一,主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党支部委员担任团总支书记等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党团组织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针对高等学校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着眼于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求基层组织确立四种意识,一是战略意识。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认识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重要性;二是培养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三是质量意识。发展的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符合党员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条件不成熟的决不发展;四是时间意识,大学生活只有很短的几年,必须从新生入学抓起。基于以上认识,校党委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并结合学校实际,下发了《中国共产党青海师范大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基层党组织如
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要求等。注意工作经验交流,每年召开党员发展工作交流会,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改进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