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工商干部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

时间:2019-05-13 05:2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认定工商干部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认定工商干部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

第一篇:如何认定工商干部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

如何认定工商干部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

近几年来,工商系统陆续发生纪检信访事件,其中信访人反映工商干部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款担保事件多起,其借贷或担保数额较大,直接造成当事人及家庭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工商干部参与民间借贷活动在社会上给工商部门形象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厘定国家公职人员在民间借贷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合法,是本文的焦点议题。本文通过一个纪检信访案例来阐述工商干部参与民间借贷行为如何认定。

一、案情简介

张某,中共党员,某工商局基层工商分局(所)工商干部。2012年7月,局纪检监察机构接到群众信访反映,某分局(所)张某参与民间借贷引发多头经济纠纷,投诉人要求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处理。

经查实,张某于2009年8月向经营性法人B公司投入50万元,年利率协议在10%至15%之间,到2012年7月本金利息累加81.5万元。其中,张某借贷B公司的50万元非本人全部资金,有20万元是张某向他人转借的资金。2012年6月,因B公司法人代表债务缠身,难以归还所有投资者巨额本金利息,实施了躲藏隐匿,至今不知下落,致使张某本金利息81.5万元形成多头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引发投诉人信访举报。

二、分歧意见

对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存在三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参与民间借贷资金数额较大,属于国家公职员及其工作人员参加营利性活动,其行为违反了《廉政准则》相关禁止性规定,属于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7条第五项规定行为:有其他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张某作为国家公务员参与民间借贷活动从中营利,应该认定为违纪违规行为,纪检监察机构应予以立案查处。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参与民间借贷行为,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得财产增值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属于一种正常的投资理财行为,目前没有明文规定国家公职人员不得参与民间借贷活动的具体规定,张某参与民间借贷活动属于投资理财范畴,不属于违纪违规行为,纪检监察机构不应予以立案查处。

第三种意见认为,张某参与民间借贷行为,应视借贷活动中涉嫌违法违纪的重点情节予以认定,不可一概而定。根据纪检监察机构调查证实,张某参与民间借贷活动中的具体情形,未触及违纪违规的实质性规定内容,而属于社会经济交往中的民事经济活动,属《民法》调整范畴。就张某参与民间借贷活动的行为,局纪检组织应及时加强对其进行公务员遵章守纪和素质修养方面教育,及时予以诫勉谈话或廉政提醒谈话。

三、点评解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具体分析如下:

(一)必须准确区分合法借贷与违规借贷行为界限。目前,投资理财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获得财产增值的常态理念,作为中共党员或党政干部出于亲友或一定社会关系将自己合法来源的财产(资金)借款给他人并收取合理利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7条第5项规定“有其他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这一规定强调了营利性活动首先必须是“违反规定”。此案中,张某参与民间借贷活动是否违反规定,违反何种规定,在调查中往往难以直接找到依据。按照现代社会投资理念,国家公务员将自己的合法收入进行合法的投资理财或民间借贷,从法律法理上都应予以保护。当然,这必须与违规借贷行为严格区分开来。

(二)必须严格区分借贷资金来源是合法收入还是违法违纪所得。党政干部拥有一定权力,采取贪污、挪用公款、受贿、非法集资等违法违纪行为所得赃款从事借贷活动,属于明显违法违纪行为,应认定为贪污贿赂等性质,对其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的行为不可单独认定。案中张某从事民间借贷的资金属个人合法收入,虽说其中20万元是通过向他人借款获得,但对其深究不属违规,只不过是民间借贷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三)必须严格把握以合法财产向管理服务对象进行放贷的规定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自己的管辖权,将自己合法收入放贷给自己管理服务对象,且放贷数额较大,应属于一种违纪行为。按照《廉政准则》及工商系统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权为管理服务对象谋求利益,将自己资金出借给其并获取较高利息,其行为本身与其职权具有明显关联,损害了其职务的廉洁性,这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借贷活动有本质区别。此案中,张某与B公司之间不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联,属于不同的管辖区域,属于熟人引荐达成的民间借贷关系。另外,张某对B公司50万元借贷实现的利益是虚拟的81.5万元,实质性获利为“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还是一个“受害者”。

(四)必须严格把握国家金融放贷政策规定和标准。国家公职人员将其合法财产放贷,且放贷对象并非其管辖范围的人员,也不存在利用职权便利,其借贷利率不高于人民银行所规定的上限,这不构成违法违纪行为。据法律权威解释,对利率高于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贷款利率4倍的,属于高利贷行为,是一种禁止性的明确规定。当然在实践中,还要综合考虑国家公职人员的放贷规模、次数、时间长短,是否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社会影响等因素,应具体情况分析。在此案中,张某所实现的虚拟利率未高于人民银行同期、同档利率4倍的规定标准,明显不构成违规要素。石昭峰 高玉平

第二篇:民间借贷行为辩护词

民间借贷行为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受被告人及被告人亲属委托,我们作为被告人河北省大午农牧集团公司以及公司董事长孙大午的辩护人,现依据庭审调查的事实和质证的证据,发表如下辩护意见:

一 公诉人所指控的大午公司的行为属于合乎民事法律规范的民间借贷行为。

首先,从形式上看,大午公司的借贷行为有大午公司出具的“借据”为证。公诉人已经提供了大量这样的借据,其主要内容包括作为抬头的“借据”字样,出借人姓名、借款数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以及借款人大午公司的财务印章。从借贷关系主体来看,这是大午公司向自然人借款的合同。

其次,从有关司法解释来看,大午公司借贷主体以及借贷利率合法。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一条明确规定“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应作为借贷案件受理”;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是既可有效。”由此可见,企业是完全有权向个人借贷的,大午公司作为企业具有向个人借贷的民事权利能力,借款主体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生产经营性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国家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从借据上看,大午公司借款约定的利率大都是银行贷款利率的1倍多,不超过2倍。因此,大午公司对外借款对利率的约定并不违法。

第三,从实质内容来看,大午公司的确是借款供自己发展生产以及办教育使用,而不是挪作他用或者转贷给他人。大午公司在孙大午先生带领下多年来勤勤恳恳发展生产,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如今资产上亿元的大午集团。在民营企业普遍贷款难背景下,民间借贷为大午公司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大午公司的借贷行为基本上局限在员工、员工的亲朋好友以及有经常经济往来的临近乡亲中间。

出于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公序良俗的需要,我们当然认为民间借贷需要规范。这些规范除了前面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以及人民银行通知涉及的借款主体、利率的限制之外,还包括1998年国务院第247号令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该《取缔办法》把“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借款的行为界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决定给予取缔和制裁。

且不论该行政法规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定是否合理--我们将就此问题在后面进一步阐释,至少可以确定的是,该行政法规并没有清楚界定到底什么是“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借款的行为,更没有充分考虑和民法上的借贷关系相冲突的问题。公司的员工算不算不特定社会公众?员工的亲朋好友算不算“不特定社会公众”?与公司有经常性经济往来的附近村民算不算“不特定社会公众”?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能够证明公司借款的边界到底应该在哪里。既然没有这样的法律依据,那么公诉方凭什么认定“非法”的数额?

大午公司成长在中国农村,借款对象绝大部分都是与公司员工有着沾亲带故的关系或者他们是大午公司的客户--很多农民每年都把自己产出的玉米卖到大午公司,事实上大午公司所谓的“吸收存款”也正是从村民挑来玉米暂时不领走现金开始的。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对于一个成长在中国农村的企业来说,这些沾亲带故的或者有着业务往来的周边村民就属于“特定对象”,属于合法的借贷范畴。

针对公诉人提出的涉及523户总计1400多万元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我们经过了部分取证查明,其中有283户与大午公司员工有亲友关系或者有经常性业务往来。我们认为,这些农户都属于大午公司合法的借贷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调查取证工作遇到了重重人为设置的障碍。我们来取证的律师在徐水被以“非典”的名义多次盘查,取证律师在一些村庄里听到村大喇叭公开威胁村民不准给大午公司提供证据,为我们提供证据的张庆余等三位大午公司员工在律师离开的第二天就被刑事拘留,至今仍被关押。重重障碍导致取证工作难以进行,对此,我们对本案证据保留提出质疑的权利,同时对与公诉人认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持不同意见。

至于大午公司“非法”借贷的范围最后如何确定,无论数额到底是多少,我们认可依据至今仍然有效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进行的处罚。但是,我们必须提请有关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的时候,应当注意到行政法规和民法中民间借贷相矛盾的事实,从根本上说,是法律内在的矛盾导致当事人触犯了法律。事实上,大午公司决定在附近村庄借款的时候,也曾经咨询过法律专业人士并且已经按照律师意见进行了规范,这说明被告人已经尽了注意的义务,至少说明,被告人不具有违法的“故意”。

三 大午公司的借贷行为不应当列入刑法调整的范畴。

大午公司的借贷行为即使部分违反了《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也应当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而不属于刑法调整范畴。

首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含义不清,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能做扩大解释,一些学理的以及行政法规的解释不能适用于刑法。公诉人起诉的依据是我国刑法第176条,该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但是,该条并没有解释什么行为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

司法实践中,有的司法机关援引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界定做出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徐水县人民检察院就本案提起的第一次起诉中就是做出了这样的认定。但是,根据我国宪法第67条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解释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对于法律无权做出解释,因此1998年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界定不应当适用于1997年生效的刑法有关条文,如果法院援引国务院的行政命令做出涉及人身自由的刑事判决是违背我国宪法精神的。值得注意的是,徐水县人民检察院就本案提起的第二次起诉即本次诉讼中没有提到《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但是,无论是否援引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在“刑法”上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存款”的解释是:“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的资金或货币,是银行最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金融大辞典》对“存款”的解释是:“存款人按信用原则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账户上的货币。存款是筹集信贷资金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从事信用活动的基础。”其他各类辞典对存款的解释也大都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存款”是一个金融概念,对应的是贷款,没有贷款也就无所谓存款。一种货币能不能被称为“存款”,不在于普通村民对它怎样理解,而在于货币的实际用途,如果没有被用作贷款,就不是存款。

应当注意的是,《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台的,本身就已经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概念扩大化,把大量的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列入了打击范围,这种扩大化在今天已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正是这个行政法规误导了“存款”的概念。现在,如果继续保持“严打”的态势并把该行政法规对“存款”的解释上升到刑法的高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我们认为,刑法第176条打击的可以是既存又贷的事实金融行为,而不应当是广泛的民间借贷,不应将其盲目扩大解释。大午公司借钱供自己发展的行为可以做出某些规范--比如规定借款不得超过自有资产的一定比例,但不应当列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列,尤其是不应当列入刑罚打击范畴。

其次,还应当指出的是,大午公司的行为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公诉人指控大午公司的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从逻辑上讲,任何民间借贷行为都会造成金融机构资金流减少,也就可以被广义地理解为扰乱了金融秩序,但是很显然,这样如此广义理解“扰乱金融秩序”是荒唐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某些金融机构吸储数额减少就认定扰乱了金融秩序。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大午公司的信用状况以及资产负债比率远远优于周边的农信社,从根本上说,与其它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大午公司的借贷行为算不上扰乱金融秩序。

大午公司把附近村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发展生产和教育,造福地方百姓;与此相对应的,农信社、邮政储蓄所等一些金融机构却把当地农村有限的资金收集起来输往城市,对农村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大午公司的行为不仅没有危害社会,而且造福了社会。直到孙大午三兄弟被拘捕之前,大午公司一直经营良好,我们知道企业融资需要规范,但规范必须考虑到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现实以及中国农村的现实,至少,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运用刑罚来摧垮它不符合刑法的目的。

总之,要客观理性看待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慎重对待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和民事法律相冲突的问题,尤其需要慎重对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罪与非罪的问题。大午公司利用民间闲散资金办起了企业和学校,解决了150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要给周围邻村村民发出600多万元的工资,造福一方百姓;孙大午先生本人勤俭节约,至今住在大午公司集体宿舍,其80多岁的父母至今仍坚持劳动,每到传统节日,周边村庄的老人都会受到公司的帮助。我们在很多村庄里调查的时候,常常为一个企业家能够得到周围百姓如此广泛的拥戴而感到吃惊,有的从没有见过孙大午面的老人说起孙大午的遭遇甚至留下了眼泪。如果说法律非要严厉打击这样造福百姓品德高尚的人,那么法律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法律固然有它的稳定性,但法律也必须考虑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一些不合时宜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阻碍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应当成为改革的对象,而不应当提升其地位直至用来解释刑法。

最后,我们提请法院准确理解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含义,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做出判决。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学院 许志勇博士

北京博景泓律师事务所 朱久虎律师

北京京鼎律师事务所 张星水律师

|

第三篇:银行信贷客户参与民间借贷识别方法参考

银行信贷客户参与民间借贷识别方法参考

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民间借贷又具有隐蔽性,如何识别信贷客户是否参与民间借贷确有难度,但也有其内在规律性。现初步形成“四看法”,即看账目、看往来、看老板、看动机,供参考。

一、看账目,“五比对”。充分运用背靠背询问、实地调查等方式,对企业资金整体情况进行盘查,摸清会计科目实际数据,并对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具体应做到“五比对”:

一是比对负债规模与资产规模。通过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既有银行融资规模,同时查清企业是否有正常的信托、应付款等其他负债。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判断企业资产形成所需资金量,如果该数额远远超过银行负债、商业信用总额,主要股东又不具备提供超出资金的实力,则企业可能参与了民间借贷。

二是比对应收应付与生产状况。其他应收、应付款科目余额较大,或者有大额进出,与企业规模不相匹配,应根据明细,深入了解企业是否参与民间借贷。应收、应付账款科目金额较大,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应核查企业是否将应计列入其他应收、应付科目款项列入应收、应付科目,以此规避银行对大额暂借款的调查。应收、应付账款长期固定不变,也可能为民间借贷资金。

三是比对资本公积与发展进程。资本公积与企业财富积累经历应保持一致。如果企业实收资本较小,而资本公积迅速增加;或者无故提高资本公积;或者大额、连续增资,与企业发展不相符,应对资本公积的来源进行审核,防止一些民间借贷以增资入股的形式参与其中。

四是比对财务费用与融资总额。根据查明的企业银行融资总额,计算企业财务费用。发现无银行融资的企业财务费用为负数,或者有银行融资企业的财务费用数据远大于匡算出的数据,应要求企业作出解释。若企业无法提供合理说明,则可能将支付民间借贷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导致财务费用超额增长。

五是比对管理、销售费用与经营状况。根据企业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数量,管理、销售模式,薪酬制度等,结合该类企业费用的行业平均水平,匡算企业合理的管理、销售费用。如果企业该项费用明显高于同业,或者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要核查是否将民间借贷成本违规计入此科目。

二、看往来,“五关注”。从企业资金流向入手,通过查阅应收应付明细、询问企业工作人员及上下游企业、查银行账户、查政府和司法部门信息等手段,从交易对象特点、资金进出特点等方面,判断企业是否参与民间借贷。具体应做到“五关注”:

一是关注关联关系。一些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往往通过设立关联企业特别是异地关联企业,掩盖民间借贷。除了通过工商部门查询关联信息、查看合并报表,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如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重大事项不甚了解,则可能存在另外的实际控制人;同业资金往来频繁,又不存在上下游关系,往往是实际控制人为规避监管而设立的关联企业;同班人马、多块牌子或多个企业集中办公,存在隐性关联的可能性也极大。此外,很多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是通过企业主个人账户,如果企业股东借款较多,或者企业与其股东之间资金往来频繁,也应引起高度关注。

二是关注交易对手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交易对手应为与其所在行业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如果交易对手中存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主体,或者在银行账户中含有“证券、基金、期货、房地产、地产、房产、房屋、土地、置业、投资、担保”的借方交易,企业可能参与了民间借贷。同时,如果交易对手既非企业的关联公司,又非上下游企业,或者交易对象为多个自然人,应核实其是否与这些主体存在民间借贷关系。

三是关注规律性资金进出。企业银行账户存在整笔划款,但并非划转给上下游企业或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或者银行贷款到期前几日有资金划入,贷款续借后向原划入账户划转等量资金,则可能存在民间借贷行为。以企业名义民间借款的,一般会按月、按季支付利息。如发现企业银行账户对外有规律地划款支付,如在特定日期向特定对象支付等量小额资金,往往是企业在为民间借贷付息。

四是关注异常交易行为。一些企业为了规避银行调查,可能将民间借贷伪装成贸易关系。一方面,伪造商业合同及其他交易资料,制造销售假象进而进行资金往来。另一方面,尽管企业实施了交易行为,但不符合商业性,也应特别注意是否在掩盖民间借贷行为。如企业从其他企业购入商品再转手出卖,中间几乎没有获得利差;再如企业长期拖欠供货商货款,但货款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等。还有企业既有银行贷款,又通过委托贷款、委托理财等形式借出资金,实际是参与民间借贷。

五是关注涉诉和抵押信息。通过浙江法院法律文书检索中心、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和法院开庭公告查询系统等网站,可查询企业涉及民间借贷诉讼及被执行信息。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的抵押物如果有曾抵押给投资公司等融资中介机构的记录,或者二次抵押给个人的记录,信贷客户可能也参与了民间借贷。同时,若为第三方抵押,应特别注意信贷客户与提供抵押物的第三方之间是否存在民间借贷关系。

三、看老板,“五了解”。这里的“老板”主要指企业经营者、企业实际控制人等。企业是否参与民间借贷与企业主有很大关系。对企业主调查主要从询问有关关系人等渠道获得,具体应做到“五了解”:

一是了解企业主投资理念。在与企业主谈话过程中有意识地询问其对于投资等的看法,观察其态度和认识。向同业特别是竞争对手询问其对企业主投资倾向的看法。如果企业主行事激进,投机心理较重,热衷于参与高风险行业,则可能将企业生产周转资金挪用于投机行为。

二是了解企业主从业经历。调查企业主财富积累过程,看其与目前对企业的投入情况和企业运营情况是否相称,是否存在炒房、炒原材料、炒股票期货等投机行为。了解企业主是否曾经有在投资咨询公司、典当行等机构任职的经历,是否在这些机构有股权投资。

三是了解企业主人际关系。向有关群体询问,核实企业主亲属及交往的人际圈中是否有人从事民间借贷。在交谈中,如果企业主对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渠道、手续等情况非常熟悉,或者经常接到资金中介电话,话语中频繁出现“金额、期限、价格”等字眼;或对于来电内容比较敏感,刻意回避银行信贷调查人员,则可能与民间借贷市场关系密切。

四是了解企业主生活习惯。企业主有吸毒、赌博等不良嗜好,如经常往返澳门等地,或其信用卡经常在境外大额支付等,应予以警惕。企业主经常出入高档场所,频繁换车,购买奢侈品等,但消费水平显然超出其收入水平,要分析其资金来源是否与民间借贷有关。

五是了解企业主异常动向。密切关注企业主个人及其资金动向,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企业主及其亲属账户中大额资金进出频繁,媒体或社会公众对企业主有负面报道,企业主与其他主体产生民事纠纷,通过离婚、移民等转移资产、失踪潜逃等。

四、看动机,“五分析”。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往往因为生产经营或投资过度,导致资金链紧张。要紧紧抓住企业对民间借贷需求的动机、原因,深入调查,多方询问,判断企业资金状况,做到“五分析”: 一是分析企业行业前景。如果企业从事属于“两高一剩”等落后淘汰产能的限制类行业;或者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且有走下坡路的趋势;或者行业资金回收周期长,经营性现金流偏弱,需要大量外部融资支持;这些情况下,往往受制于行业整体情况,并首当其冲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现资金链紧张而参与到民间借贷中。

二是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结合财务报表、水电费、纳税表等信息,摸清企业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产品库存、销售款回笼等情况,计算企业现金流是否能支撑其正常生产经营,能否满足银行贷款还本付息要求。查核企业近年来生产经营状况,如销售额、利润等出现大起大落,现金流不稳定,则参与民间借贷的可能性也增加。

三是分析企业投资状况。要关注偏离主业跨行业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企业;特别要关注对外投资超过净资产50%的企业,一旦亏损将严重影响资金周转,转而寻求民间借贷。还有些企业在某些高风险行业最热时期进入,投资金额也较大,在后续资金的来源上应予以持续关注。此外,企业投资收益变化较大、长期投资一直无相应投资收益的,也应引起注意。

四是分析企业资金变动。涉及民间借贷的企业一般资金不宽裕,银行活期储蓄账户留存资金很少。如果企业在所有融资银行中的总存贷比小于10%,说明其资金面较为紧张,客观上存在参与民间借贷的可能。如果企业账户上虽有一定存款,但不断减少或者出现异常变化,也要予以关注核查。同时,企业存在短贷长用、应收账款回款不理想等情况,往往也伴随资金紧张。五是分析企业异常情况。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如经常有人出入要账,可能为民间借贷债权人,也反映企业资金紧张。一些企业参与民间借贷还不上款,被民间借贷的债权人监视,如发现企业办理业务时有人跟随,也应引起高度注意。此外,有的企业在申请授信时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要求,如表示“最好在某日期前能审批或放款”,可能需要贷款用于归还民间借贷,而放款当天,也往往会在营业结束前将资金转出。

第四篇:禁止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管理办法

新疆天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米东区支行 禁止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行从业人员履职行为,预防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事件,保护公众切身利益,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按照监管部门相关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非法集资与民间借款的区别。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第三条 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危害。扰乱了国家正常经济金融秩序,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干扰了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带来社会不稳定,破坏和谐社会建设。非法集资的主要对象是普通群众,尤其是下岗职工、退休工人、农民等低收入群体,非法集资活动会给这些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第二章 管理措施

第四条 创新举报方式和渠道在内部视频系统上开辟

专栏,公布举报监督电话、邮箱网址,接受全民监督。

第五条 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宣传方式,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我行视频宣传系统的作用,引导和提高从业人员对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的认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

第六条 利用各网点报送的大额现金备案表,筛选排查发生频繁的客户,从中发现员工及其近亲属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行为,排查出违法犯罪问题,要重拳出击,努力从源头上防范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七条 我行纪委和各网点、各部室签订不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承诺书。

第八条 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从业人员发送远离非法集资风险警示信息。

第九条 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召集社会人员深入网点或在从业人员交友圈内开展拉网式暗访调查和取证。

第十条 努力抓典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绝不手软,曝光典型案例,在全辖形成打击非法集资和参与民间借贷行为的高压态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十一条 严格执行经济联保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八小时”之外的行为监督,将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纳入经济联保责任进行考核,形成一人违法多人担责的防控格局。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各网点、各部门负责人是查防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问题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参与民间借贷和打击非法集资列为工作重要议程,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十三条 各网点从业人员之间一旦发现他人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问题,及时上报,对在工作中玩忽职守且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依法给予知情人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各网点、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员要严管细查,对因不查、漏查、虚查、查而不报等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要引咎辞职,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十五条 加强贷款管理。在贷款发放过程中,严格落 实“三法一指引”和有关授信管理制度,防止内部员工和贷户内外勾结将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等非法情况。

第十六条 各网点、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开展本部门人员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等不良行为排查,支行监察保卫部要开展全辖各网点负责人的不良行为排查工作。

第十七条 严禁从业人员为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者提供担保;严禁为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者提供保护;严禁为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者充当融资中介;严禁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业任职兼职。

第十八条 严禁员工与企业或个人之间非正常资金往来;严禁员工借用和占用客户资金;严禁利用客户银行卡办理存取款业务。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新疆天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米东区支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禁止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管理办法

伊金霍洛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禁止

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

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旗联社从业人员履职行为,预防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事件,保护公众切身利益,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按照鄂尔多斯银监分局《关于做好防范民间借贷及非法集资风险的通知》(鄂银监发„2012‟34号)文件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非法集资与民间借款的区别。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第三条 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危害。扰乱了国家正常经济金融秩序,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干扰了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带来社会不稳定,破坏和谐社会建设。非法集资的 主要对象是普通群众,尤其是下岗职工、退休工人、农民等低收入群体,非法集资活动会给这些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第二章 管理措施

第四条 创新举报方式和渠道在内部视频系统上开辟专栏,公布举报监督电话、邮箱网址,接受全民监督。

第五条 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宣传方式,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我旗联社视频宣传系统的作用,引导和提高从业人员对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的认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

第六条 利用各网点报送的大额现金备案表,筛选排查发生频繁的客户,从中发现员工及其近亲属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行为,排查出违法犯罪问题,要重拳出击,努力从源头上防范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七条 联社纪委和各网点、各部室签订不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承诺书。

第八条 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从业人员发送远离非法集资风险警示信息。

第九条 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召集社会人员深入网点或在从业人员交友圈内开展拉网式暗访调查和取证。第十条 努力抓典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绝不手软,曝光典型案例,在全辖形成打击非法集资和参与民间借贷行为的高压态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十一条 严格执行经济联保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八小时”之外的行为监督,将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纳入经济联保责任进行考核,形成一人违法多人担责的防控格局。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各网点、各部门负责人是查防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问题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参与民间借贷和打击非法集资列为工作重要议程,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十三条 各网点从业人员之间一旦发现他人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问题,及时上报,对在工作中玩忽职守且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依法给予知情人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各网点、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员要严管细查,对因不查、漏查、虚查、查而不报等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要引咎辞职,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十五条 加强贷款管理。在贷款发放过程中,严格落 实“三法一指引”和有关授信管理制度,防止内部员工和贷户内外勾结将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等非法情况。

第十六条 各网点、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开展本社人员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等不良行为排查,联社稽核监察部要开展全辖各网点负责人的不良行为排查工作。

第十七条 严禁从业人员为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者提供担保;严禁为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者提供保护;严禁为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者充当融资中介;严禁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当当行业任职兼职。

第十八条 严禁员工与企业或个人之间非正常资金往来;严禁员工借用和占用客户资金;严禁利用客户银行卡办理存取款业务。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伊金霍洛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伊金霍洛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二〇一二年三月九日

下载如何认定工商干部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认定工商干部张某参与民间借贷的行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间借贷合同主体的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

    民间借贷合同主体的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 2013-03-13 10:25:4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李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自由借......

    浙江银监局: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一律开除

    浙江银监局: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一律开除 来 源:浙江新闻网时 间:2011-10-14 11:10:34 民间借贷部分资金来自银行,与一些银行员工参与其中密不可分。浙江银监局近日下令辖内银......

    浅议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危害与防治

    浅议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危害与防治 自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改变,货币政策的收紧,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大幅减少,导致了民间融资的迅猛发展,但由于监管的缺失,部分不......

    建设工程领域民间借贷纠纷的责任认定

    建设工程领域民间借贷纠纷的责任认定过传之------------------- -近年来,建设工程领域民间借贷十分活跃,工程承包商与公民个人之间发生的民间借贷纠纷越来越多。这类民间借贷......

    XXX信用社关于严防个人贷款参与民间借贷的自查报告

    XX信用社 关于严防个人贷款参与民间借贷的自查报告 根据《省联社办公室关于严防个人贷款参与民间借贷的通知》黔农信办发[2013]175号文件要求,我社迅速组织所有员工按要求进......

    公民与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效力认定及处理意见

    摘要 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的一种,包括公民向企业借贷和企业向公民借贷两种形式。为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8月13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

    民间借贷纠纷公告案件中借条的效力认定

    民间借贷纠纷公告案件中借条的效力认定 先看这样一个民间借贷案例:原告何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称,自己和被告张某是表亲,平常有一定往来。某日,张某找到原告,称生意资金周转困难,要求......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问题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问题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摘要:2011年下半年浙江各地接二连三出现民间借货链条断裂、老板跑路现象,引起了全国对于民间借货资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