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关保税料件盘核程序说明
海关保税料件盘核程序说明
(一)、审核的目的、范围、策略
1、审核目的:对《联网监管企业保税货物库存盘点清册》发表审核意见(保税料件实际库存和在途保税料件等数据)。
2、审核范围:保税料件的有关事项,包括与企业保税料件及盘点清册有关的可能对注册会计师作出专业判断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方面,如保税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残次品、边角料等的盘点、会计处理、内部控制等。
3、审核策略:根据对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和审核风险的初步评估,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核准则》的要求和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实施包括内控调查、抽查会计凭证和实物盘点等必要的审核程序。
(二)、盘 核 程 序
第一阶段:会谈及盘核事前准备 第二阶段:实物盘点 第三阶段:核查
第四阶段:分析、总结并出具盘核专项报告 第一阶段--会谈 会谈及盘核事前准备 会谈:
1、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性质、主要经营范围及经营模式,主要经营场所(仓库、车间数量位置等)。
2、安排盘核事项,如盘点前准备工作及盘点要求(停产、物料整理、盘点票、盘点表的内容格式等)
3、提出盘点后数据整理的要求、须提交的资料等。企业参与人员包括:报关、财务、仓库、生产等,要求各部门的全面配合
4、现场观察:了解企业主要生产及工艺流程、主要原材料、产成品;预测盘点工作量以确定盘点人员及组成。
5、注意事项:
一、与企业明确盘点应注意事项及事前准备工作
停产盘点,与采购、生产、销售部门沟通,作好生产及收发货计划 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要分区存放并标识清楚
盘点表的基本格式:列明海关项号、中文品名、企业料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等;盘点表要完整,不能后补
盘点表分地点(仓库或车间)分类别(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列示,如××仓库原材料、××车间半成品 盘点表数据须分堆列示,即同一物料分堆存放的,应在盘点表上分行列示;每堆物料须有盘点票或标签标明品名、数量等(区别于企业自己的盘点)
二、须提供资料
盘点表(抽盘后签名盖章)归并后物料清单
成品、半成品、残次品、副产品折料
发外加工(批复、保证金收据、加工合同、出库单、收回入库单)在途料件(深加工结转转进转出、进口/出口在途、已出口未结关等)残次品、边角料(处理的出仓单、发票、核销申报附表)财务账册 其他资料
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基本资料 验资报告、上年度审计报告、核销期末会计报表 房产证、租赁合同及租金支付凭据
电子账册基本资料、BOM表、本核销期分类进出口分类汇总表、上期核销报表(盘点清册、报销表)
仓库管理办法、财务核算办法、工艺流程图 本期盘点清册、核销申报表
三、现场观察:对企业有总体上认识,预测盘点工作量,确定盘核重点
企业规模、厂区仓库数量 主要原材料、产品 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损耗点
保税料件、非保税料件是否分区存放,并标识清楚
实物盘点:由事物所、企业组成盘点小组,对保税料件进行抽盘,包括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副产品、残次品、边角料等。现场分析盘点差异原因,与企业确定最终实盘数。不作价固定资产的抽盘
海关复盘:抽检;了解盘点情况及核销问题 在企业全面盘点的基础上进行抽盘
抽盘比例要求:由海关因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总量的20%、总值的80% 对抽盘差异查明原因,差异率3%以上在报告中披露
每张盘点表须由企业人员及事务所人员共同签字,注明盘点日期,并由企业盖章 第三阶段--核查 相关资料的核查与测试
穿行测试:核查产品的单耗及损耗情况。分为车间实地检查及生产记录检查。
车间实地检查:恢复生产后,实地测量产品消耗原材料数量。生产记录检查:取得企业生产记录(投产记录、生产配方等)计算产成品消耗原材料数量。财务账册核查:
⑴检查企业对保税料件的管理及流程:抽查某批料件从进料→投料→生产→完工入库→销售出库的全过程,结合财务账册对相关业务的处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质量。
⑵与保税料件相关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恰当:如采购是否区分进口料及国内采购,边角料、废料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进口销售是否与相应报关单、仓库进出库单等相符。⑶会计账库存与实物库存是否一致。⑷保税料件是否用于内销:复核保税料件用于内销的货值,检查税款缴款书 第四阶段--总结
分析、总结并出具盘核专项报告 分析盘点差异原因是否合理。
对比折料数据与BOM表,确定折料正确、合理与否。分析单耗及损耗测试的情况。
发外加工、深加工结转未报关部分、边角料、残次品等的处理等是否合法合规。
核对企业填写的《联网监管企业保税货物库存盘点清册》是否正确。核对、分析企业其他相关资料,如仓库报备情况、持续经营情况。其他要求
时间要求:核销截止期起一个月内出具盘核专项报告,由企业递交资料进行申报核销。
其他特殊要求:盘点前由海关通知(抽盘量、损耗测试重点、国内料替代保税料等)。
报告披露事项:盘点情况;单耗损耗测试;在途料件;残次品、边角料;持续经营;特殊事项;建议;……
第二篇:保税料件短少海关处罚典型案例
保税料件短少海关处罚典型案例 “奶酪”究竟去了哪里?(《中国海关》2008 1-2合刊期刊发)
“奶酪”究竟去了哪里?(《中国海关》2008 1-2合刊期刊发)
(小意外)M公司在服装制造业界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企业,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设有工厂十三家,每年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运动休闲类服装产品上亿美元。新上任的中国区总裁马丁先生满怀激情,决心在自己的任内,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2003年6月,主管海关的四名关员来到该公司在珠三角的一家工厂开展稽查。两个月后,海关和企业双方确认:七本待核销手册项下进口料件的实际库存数量和海关的账面库存数量相比,短少了七十三万美元。据此,海关作出了处理决定:除了依法补征关税一百五十万元人民币,另处以罚款五十万元。事后,马丁以个人电邮形式给各个公司总经理发出警示性提示,提请各公司总经理注意,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马丁的想法也有道理,作为公司的唯一生存依托,满足市场需求是公司至高无上的原则。为此,他把工作重点全部放在质量控制,交货期控制,成本控制三大管理要素上。至于关务方面,他认为只要最终产成品全部出口,没有任何擅自内销,非法牟利行为就足够了。他不希望这次意外的关务事件打乱他的整体部署。
(当头一棍)令马丁大大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年,该公司在长三角的另一家公司又以同样的违规情事被当地海关补征关税八十万,罚款十万,并要求对今后的加工业务进口料件按合同提供全额保证金。
(法律规定)1)《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三)款明确:“经营海关监管货物加工业务,有关货物数量短少不能提供正当理由的”是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处货物价值5%以上30%以下罚款…
2)《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简称113号)第十五条规定:对管理混乱被海关要求整改,在整改期内,海关可以在经营企业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后予以备案。
(短少的料件哪里去了?)马丁邀请一家咨询服务公司对于被海关处罚的两家工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后发现,这两家工厂的关务管理状况还是属于比较好的,包括对免税进口的机器设备的管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处理,公司对关务单证印章的管理等等都很规范,之所以发生数量不小的料件短少,关键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的规格、款式频繁发生变更,而相对应的在海关备案的产品单耗没有相应作出调整,等到产品已经出口,短少的料件自然就再找也不回来了。
不但马丁,所有具有普通智力的人都知道,去一家服装商店买衣服,即使是同一个尺码, 不同的品牌也是大小不一。如果款式变化,譬如在某个部位加个兜,由单领改成翻领等等,实际用料就增加了。单个商品的用料增加一点点无足轻重,但对于大批量生产企业来说,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积累下来,几十万美元的差异也就实在不足为奇了。
(企业立场)马丁认为,既然公司的进口料件实际上已经全部返销出口了,公司并没有任何违反海关规定的主观意图,也没有对国家、对社会造成任何实际损害,海关不但要补税,罚款,还要加收保证金,心里自然有些不服气,也不甘心,决定亲自登门拜访海关。马丁向海关提供了公司整理的有关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变更的详细记录,和产品规格变动相对应的合同价格调整来往文件,实际结汇金额变动等等资料,对料件短少的事实做出了他认为最可靠的解释,请求海关撤销或者至少降低处罚尺度。
(海关反应)海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马丁提供的资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并派员到公司对其生产,经营流程以及财务账册进行了仔细考察核查,接受了公司的解释,对其中可以充分确认的短少部分进行了扣减处理,调整了相应的处罚幅度。
(意外收获)马丁去海关的目的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他还是觉得收获巨大。因为除了通过解释,不但降低了处罚金额,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原先对关务管理工作毫不在意的他明白了一点,如果不能把公司目前存在的关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尽短的时间里有效解决,他的宏伟目标将会成为泡影。
关务风险确实存在,就好像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健壮的人,其实存在着毛病。而自己管理着的这十几家工厂,有些发作了,还有多少实际存在而暂时没有发作的关务风险呢?他决定立即把全国各地的老总们召集到一起,专题研究解决单耗管理问题,并将此作为公司防止今后发生新的关务风险的第一步。可是一想到此事牵涉到公司系统内部的物流部、仓储部、商务部、采购部、系统部、生产部、财务部、测试部。。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套准确的、高度协调的、符合海关要求的单耗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类似的问题从此以后不再发生呢?马丁的脑袋又有些发胀。。
(提示)1)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单耗管理绝对是防止关务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根本要求就是准确,既不能低报(指向海关申请合同备案提供的产品单耗低于实际数量,造成料件短少,就如M公司所发生的事例),也不能高报(和上述事例正好相反,同样构成违规)。
2)追求单耗的准确性,除了在合同备案时的严格把关外,更重要的还在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工艺变更都必须及时准确反映到海关备案单耗的相应调整上。
3)和主管海关之间实现联网监管以及根据上述要求对公司原有的ERP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将大大提高管理效果。
4)无论公司管理水平如何,定期进行实际的库存盘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然是避免此类关务风险的有效保障措施。
第三篇:海关情况说明样本
海关情况说明范文样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兹有我司 年 月 日一票进口货物,货物情况如下:
品名:
提单号:
报关单:
维修原因
以上情况属实,如有不实,由我司承担一切法律责任与费用。
感谢贵关对我司的一贯帮助和支持,由此给贵关带来的不便之处,敬请谅解!谢谢!
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海关情况说明范文样本二
xx海关: 您好!
司原进口报关单xx项下货物,查验时发现重量不符,发经查发现是运输公司工作失误致使发错货。今货物已经到齐,特申请删单重报,对给您 造成的工作不便深表不安!抱歉!
后附:原报关整套单据
现报关单据
说明人:xxx公司
联系人:
日期
xiexiebang.com编辑说明:
如果确不知情,要实事求是,态度诚恳。文字方面,也就是:抬头写《情况说明》行文:xx海关:关于xx情况说明如下……最后写:以上情况说明属实,如不属实愿承担责任之类。最好的办法是写完了请经办关员审核,最后必须他们肯定才能通过。
确属无心之过,海关也会酌情处理的。
第四篇: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
附件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
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海关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边角料,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海关核定的单位耗料量内(以下简称单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用于加工该合同项下出口制成品的数量合理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剩余料件,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过程中剩余的、可以继续用于加工制成品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
残次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严重缺陷或者达不到出口合同标准,无法复出口的制品(包括完成品和未完成品)。
副产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加工生产出口合同规定的制成品(即主产品)过程中同时产生的,并且出口合同未规定应当复出口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产品。
受灾保税货物,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出口业务中,由 于不可抗力原因或者其他经海关审核认可的正当理由造成灭失、短少、损毁等导致无法复出口的保税进口料件和制品。
第三条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加工后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及受灾保税货物属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任何企业、单位、个人不得擅自销售或者移作他用。
第四条
加工贸易企业申请内销边角料的:
(一)海关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边角料的报验状态归类后适用的税率和审定的边角料价格计征税款,免征缓税利息;
(二)海关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边角料的报验状态归类后,属于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于提交许可证件。
第五条
加工贸易企业申报将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个加工贸易合同使用,限同一经营企业、同一加工企业、同样进口料件和同一加工贸易方式。凡具备条件的,海关按规定核定单耗后,企业可以办理该合同核销及其剩余料件结转手续。剩余料件转入合同已经商务主管部门审批的,由原审批部门按变更方式办理相关手续,如剩余料件的转入量不增加已批合同的进口总量,则免于办理变更手续;转入合同为新建合同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按现行加工贸易审批管理规定办理。
加工贸易企业申报剩余料件结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缴纳不超过结转保税料件应缴纳税款金额的风险担保金后,海关予以办理:
(一)同一经营企业申报将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加工企业的;
(二)剩余料件转出金额达到该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实际进口料件总额50%及以上的;
(三)剩余料件所属加工贸易合同办理两次及两次以上延期手续的;
剩余料件结转涉及不同主管海关的,在双方海关办理相关手续,并由转入地海关收取风险担保金。
前款所列须缴纳风险担保金的加工贸易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于缴纳风险担保金:
(一)适用加工贸易A类管理的;
(二)已实行台账实转的合同,台账实转金额不低于结转保税料件应缴税款金额的;
(三)原企业发生搬迁、合并、分立、重组、改制、股权变更等法律规定的情形,且现企业继承原企业主要权利义务或者债权债务关系的,剩余料件结转不受同一经营企业、同一加工企业、同一贸易方式限制。
第六条
加工贸易企业申请内销剩余料件或者内销用剩余料件生产的制成品,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一)剩余料件金额占该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实际进口料件总额3%以内(含3%),并且总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由主管海关对剩余料件按照规定计征税款和税款缓税利息后予以核销。剩余料件属于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于提交许可证件。
(二)剩余料件金额占该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实际进口料件总额3%以上或者总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海关对合同内销的全部剩余料件按照规定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剩余料件属于进口许可证件管理的,企业还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
(三)使用剩余料件生产的制成品需要内销的,海关根据其对应的进口料件价值,按照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的规定办理。
第七条
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内销残次品的,根据其对应的进口料件价值,参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
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者经回收能够提取的副产品,未复出口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向海关办理手册设立或者核销手续时应当如实申报。
对于需要内销的副产品,海关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副产品的报验状态归类后的适用税率和审定的价格,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
海关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副产品的报验状态归类后,如果属于进口许可证件管理的,企业还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
第九条
加工贸易受灾保税货物(包括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在运输、仓储、加工期间发生灭失、短少、损毁等情事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及时向主管海关报告,海关可以 视情派员核查取证。
(一)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加工贸易受灾保税货物,经海关核实,对受灾保税货物灭失或者虽未灭失,但是完全失去使用价值且无法再利用的,海关予以免税核销;对受灾保税货物虽失去原使用价值,但是可以再利用的,海关按照审定的受灾保税货物价格、其对应进口料件适用的税率计征税款和税款缓税利息后核销。受灾保税货物对应的原进口料件,属于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于提交许可证件。企业在规定的核销期内报核时,应当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1.商务主管部门的签注意见;
2.有关检验检疫证明文件或者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赔款通知书;
3.海关认可的其他有效证明文件。
(二)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加工贸易企业因其他经海关审核认可的正当理由导致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在运输、仓储、加工期间发生灭失、短少、损毁等情事的,海关凭商务主管部门的签注意见、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和有关检验检疫证明文件或者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赔款通知书,按照规定予以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后办理核销手续。本款所规定的受灾保税货物对应的原进口料件,如果属于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本办法第四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免于提交进口许可证件的除外。第十条
加工贸易企业因故申请将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或者受灾保税货物退运出境的,海关按照退运的有关规定办理,凭有关退运证明材料办理核销手续。
第十一条
加工贸易企业因故无法内销或者退运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或者受灾保税货物,由加工贸易企业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销毁处置,海关凭相关单证、处置单位出具的接收单据和处置证明等资料办理核销手续。
海关可以派员监督处置,加工贸易企业及有关处置单位应当给予配合。加工贸易企业因处置获得的收入,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海关比照边角料内销征税的管理规定办理征税手续。
第十二条
对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一)边角料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的报验状态归类属于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商品的,海关按照关税配额税率计征税款;
(二)副产品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的报验状态归类属于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企业如果能够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配额许可证件,海关按照关税配额税率计征税款;企业如果未能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配额许可证件,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三)剩余料件、残次品对应进口料件属于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企业如果能够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配额许可证件,海关按照关税配额税率计征税款;企业如果未能按照规定向海关 提交有关进口配额许可证件,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四)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受灾保税货物,其对应进口料件属于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商品的,海关按照关税配额税率计征税款;因其他经海关审核认可的正当理由造成的受灾保税货物,其对应进口料件属于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企业如果能够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配额许可证件,海关按照关税配额税率计征税款;企业如果未能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配额许可证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属于加征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保障措施关税或者报复性关税(以下统称特别关税)的,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一)边角料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的报验状态归类属于加征特别关税的,海关免于征收需要加征的特别关税;
(二)副产品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的报验状态归类属于加征特别关税的,海关按照规定征收需加征的特别关税;
(三)剩余料件、残次品对应进口料件属于加征特别关税的,海关按照规定征收需加征的特别关税;
(四)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受灾保税货物,如果失去原使用价值的,其对应进口料件属于加征特别关税的,海关免于征收需要加征的特别关税;因其他经海关审核认可的正当理由造成的受灾保税货物,其对应进口料件属于加征特别关税的,海关按照规定征收需加征的特别关税。
第十四条
加工贸易企业办理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内销的进出口通关手续时,应当按照下列 情况办理:
(一)加工贸易剩余料件、残次品以及受灾保税货物内销,企业按照其加工贸易的原进口料件品名进行申报;
(二)加工贸易边角料以及副产品,企业按照向海关申请内销的报验状态申报。
第十五条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的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加工后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的海关监管,按照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违反《海关法》及本办法规定,构成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2001年9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节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8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保税货物进口程序
一、报关程序
报关程序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运输工具负责人、物品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的规定,办理货物、物品、运输工具进出境及相关海关事务的手续和步骤。本章所讲的报关程序发于进出境货物的报关程序,基本不涉及进出境物品、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报关程序。
在我国,货物的进出境段经过海关审单、查验、征税、放行四个作业环节。与之相适应,进出口货物收发化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按程序办理相对应的进出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剩、提取或装动货物等手续后,货物才能进出境。但是,这些程序还不能满足海关对所有进出境货物的实际监管要求。比如加工贸易原材料进口,海关要求事先备案,因此不能在“申报”和“审单”这一阶段中完成上述工作,必须有一个前期办理手续的阶段;如果上述原材料进口加工成成品后出口,也不能在“放行”和“装运货物”离境时完成所有的工作,必须有一个后期办理核销等手续的工作阶段。因此,从海关对进出境货物进行监督的全过程来看,报关程序按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阶段、进出境阶段、后续阶段。
为便于说明报关程序三个阶段的内容,我们把进出境货物按照海关监管的基本特征大体分为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其他进出境货物五大类。
(一)前期阶段
前期阶段是指根据海关对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其他进出境货物的监管要求,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货物进出境以前,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的过程。其主要包括:
1、保税货物中的保税加工货物进口之前,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办理加工贸易备案和申领加工贸易电子的或纸质的登记手册的手续;
2、特定减免税货物在进口之前,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办理企业的减免税申请和申领减免税证明的手续;
3、暂准进出境货物中的展览品实际进境之前,进出境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办理展览品进境备案申请的手续;
4、其他进出境货物中的出料加工货物实际出境之前,出境货物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办理出料加工的备案手手续。
(二)进出境阶段
进出境阶段是指根据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的监管制度,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其他进出境货物进出境时,向海关办理进出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手续的过程。
在进出境阶段中,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步骤完成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
1、进出口申报
进出口申报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按照海关规定的确良形式,向海关报告进出口货物的情况,提请海关按其申报的内容放行进出口货物的工作环节。
2、配合查验
配合查验是指申报进出口的货物经海关决定查验时,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者办理进出口申报具体手续的报社关员应到达查验现场,配合海关查验货物,并负责按照海关的要求搬移、开拆和重封被查验货物的工作环节。
3、缴纳税费
缴纳税费即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接到海关发出的税费缴纳通知书后,向海关指定的银行办理税费款的缴纳手续,由银行将税费款项缴入海关专门帐户的工作环节。
4、提取或装运货物
提取货物即提取进口货物,装运货物即装运出口货物。
提取货物是指进口货物的收货化或其代理人,在办理了进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等手续,海关决定放行后,持凭海关加盖“放行章”的进口提货凭证或海关通过计算机系统发送的放行通知书,提取进口货物的工作环节。
装运货物是指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办理了出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等手续,海关决定放行后,持凭海关加盖
“放行章”的出口装货凭证或海关通过计算机系统发送的放行通知书,通知港区、机场、车间及其他有关单位装运出口货物的工作环节。
(三)后续阶段
后续阶段是指根据海关对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部分其他进出境货物的监管要求,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货物进出境储存、加工、装配、使用、维修后,在规定的期限丙,按照规定的要求,向海关办理上述进出口货物核销、销案、申请解除监管等手续的过程。
1、对保税货物,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核销手续。
2、对特定减免税货物,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海关监管期满后或者在海关监管期内经海关批准出售、转让、退运、放弃并办妥有关手续后,向海关申请办理解除海关监管的手续。
3、对暂准进出境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暂准进出境规定期限仙,或者在经海关批准延期暂准进出境期限到期前,办理复运出境或复运进境或正式进出口手续,然后申请办理销案手续。
4、对其他进出境货物中的出料加工货物、修理货物、部分租赁货物等,进出境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销案手续。
二、电子报关和通关
(一)电子报关
电子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通过计算机系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的有关要求,向海关传送报关单电子数据,并备齐随附单证的申报方式。
《海关法》规定:“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申报手续,应当采用纸质报关单和电子数据报关单的形式”。这一规定确定了电子报关的法律地位,使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具有届等的法律效力。
在一般情况下,进出口货物收到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采用纸质报关单形式和电子数据报关单形式向海关申报,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先向海关计算机系统发送电子数据报关单,接收到海关计算机系统发送的“接受申报”电子报文后,凭以打印纸质报关单,并随附有关单证,向海关提交。
在一些还没有实现海关业务计算机化管理的边远地区海关,或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单独使用纸质报关单向海关申报;在特定条件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单独使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向海关申报。
(二)电子通关系统
我国海关已经在进出境货物通关作业中全面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成功进开发运用了多个电子通关系统。
1、海关H883/EDI通关系统
H883/EDI通关系统是中国海关报关自动化系统的简称,是我国海关利用计算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实现监管、征税、统计三大海关业务一体化管理的综合性信息利用项目。
2、海关H2000通关系统
H2000通关系统是对H883/EDI通关系统进行全面更新换代的升级项目。
H2000通关系统在集中式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海关信息作业平台,不但提高了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而且使进出口企业真正享受到简化报关手续的便利。进出口企业可以在其办公场所办理加工贸易登记备案、特定减免税证明申领、进出境报关等各种海关手续。
3、中国电子口岸系统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与进出口贸易管理有关的国家12个部委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各部委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入在公共数据中心,向政府管理机关提供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数据核查,向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电子口岸系统和海关通关系统,尤其是和H2000通关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了覆盖全国的进出口贸易服务和进出口贸易管理的信息网络系统。进出口企业在其办公室就可以上网向海关及国家其他有关部委办理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各种手续;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海关部门及国家各有部委也能在网上对是进出口贸易进行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