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

时间:2019-05-13 05:2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

第一篇: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

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

首页资讯宽频娱乐时尚论坛凤凰之声凤凰无线凤凰节目凤凰书屋佛艺博览凤凰搜索ENGLISH观众反馈

2005年5月17日

关键字

资讯 娱乐 时尚 凤凰宽频 凤凰卫视 图片 视/音频 站外搜索

凤凰网 > 佛艺博览 > 慧海慈航 > 正文

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

2005年03月17日 10:04【文章字体:大 中 小】

二.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因为佛法是相当地深奥,若是无有人解说,或者自己没有亲自去听闻、思索和学习,那么即使是智者也是难以理解佛法里面的真理,更何况说是一般的人呢!

如《华严经》云:“佛法若无人解说,虽是智者不得解。”

人们若对一件事物缺乏了解,便会产生出许多推理和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推理和假设被证明了其正确性,有些则被悄悄地淘汰了。同样,以往由于佛法仅局限于少数信奉者圈内,知识界对此颇感陌生,也生出了许多猜想和轻率结论,比如把佛法说成是传说、迷信,客气一点说成“神话”之类,这显然是牵强附会,不符合历史。比如,我们不应该因为古代的科学家如一行和尚(唐代天文学家,佛门高僧)等久已过世了,就把他们的事迹都归于神话之列,就象不能因为《史记》、《三国志》等记述的是遥远的往事而否定它的可靠性。况且,佛陀的教法现在尚完整地保存在各种文字的《大藏经》中,仅藏文《大藏经》就有一百多函,并且现在尚有无数信众在学习佛陀的教法。中国著名学者梁启超说:“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罗睺罗博士说:“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它并不是错误地把我们领向愚人的天堂,也决不用那些虚伪的恐惧和罪恶感来威胁恐吓、折磨摧残我们。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印度总统拉哈克斯坦说:“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们对佛教也是赞叹有加,这些在自己领域里经过深入的研究后,并且对整个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尚且如此推崇佛教,那么知识水平一般,甚至连普通的家务也茫无头绪的人对佛教就没有理由横加非议,否则越乱加评议就越发显出自己的浅薄无知。我认为一个疯狂的人在街上裸体走,众人并不感到奇怪,而一个神智清醒的人若无理诽谤佛教,则真实奇怪,同时肯定会引来众人的指责。因此,见识不广,智慧不高的人对佛教还是少说为佳,这样,就不会犯下轻薄妄议的过失,也不会造下诽谤佛法的大罪,致使最终后悔莫迭。无论是佛教或是其它学问,人们如果没有彻底了解它,就没有权力评论,正如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所说的:“千万不可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而如今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佛法很觉陌生,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大家整天为锦衣美食奔波,为烦恼所逼,白日忙于工作、家务,夜间又昏昏睡去,终日为满足自己这臭皮囊的种种欲望而竞争,被世间的五欲六尘花去了所有宝贵的时间。还有些人从小生长在没有佛教氛围的都市里,接受各种与佛法相违的教育,长大后继续受到恶劣人文环境的影响,他们头脑中没有一点清净的智慧和佛教印象,因此在这个社会中有诽谤佛教的、误解佛教的、不知佛教的、歧视佛教的,甚至在已进入了佛门的佛教徒中也残留有这些不良影响。但现代人在研究和学习佛经教义后,会发现佛教又是那么平易近人,其理念与精神已悄然地遍满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二十世纪的英国史学家韦尔思说:“佛教的教义,由今研究而得知极为简单明晰,并与现世观念最吻合,它是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的成功。”

现代社会对佛教缺少足够的了解,这是非常遗憾的事。如果人们尤其是知识界对佛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想他们会深受感染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宣说了许多真理,原来就追求这些真理的人自然会受到启发而深深地折服。如马拉达克里希南博士说:“当我阅读佛陀的说教时,我们为他的理性精神所感动。”佛的理性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则是从其理性精神折射出来的高尚品德,这高尚品德为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毕生竭力追求。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缪勒因此说:“佛就是其所宣说的所有美德的化身,在他四五十年间成功而事件繁多的传教生涯中,他将所有的言说都付诸于实践,任何一处都不曾发现他表现过人性的弱点或发泄过任何低劣的感情,佛陀的道德准则,是世间所知道的最完美的道德准则。”

三.佛教科学的奥秘

本世纪以来,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各个研究领域的广度、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许多课题都已慢慢接近或已等同于佛法的理论,而且今后与佛法相契合的科学发现也必将日益增多。但另一方面,佛法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科学永远无法涉及。英国的鲍罗登博士也说:“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学者渐多,只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虽科学、哲学有长足进步,然其发明之最如理处也要和佛法相通,况佛法有其最深奥、广大处,最真实适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而那些科学无法涉及的方面有:纷繁复杂的因果关系,甚深的空性,远离言思的胜观,以及牵涉到心性奥秘的五道十地等等。

正如上所说,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两者追求的目标都是要揭示这个世界的本质真理,而各自使用的方法不同,故两者所得到的成果也不同。佛法已彻底明了地描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面目,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至尊佛陀就已经彻悟宇宙的终极真理,达到无上的智慧,照见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所有事物的本质实相,即明了一切时空维数中万事万物的本相,即在深广无边的智慧中真实现见一切事物皆是缘起而生,因缘具足则生,因缘消失则亡,有因必生果,有果必有其因,而缘起生的事物皆无有不变的自性,无自性而本来平等,无我性而原本清净。而现代科学由于方法手段的局限性,还远远没有达到其所追求的目标。这种局限性表现在物质特性的深入探索和精神本质的表层分析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自然科学领域偏执于物质特性的现象,和社会科学领域偏执与精神有关的现象。这样,自然科学主要以人的感官观察和仪器测量,即依靠显微镜等等的仪器,探索到仪器所不能继续探索下去的那一步,就是科学家们所发现的最先进成果。不难看出,这种先进成果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与片面性。不成熟性,是因为,当仪器改进后,探索的结果也会变化;而片面性,是因为,感官和仪器只能触及表面现象,因而只能不断重复用较隐蔽的现象去解释表面现象的工作,甚至对超过三维空间的事物就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于数理推算,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就局限于现象的范围,即用现象去解释现象,未能深入现象后面的本质,不能如实照见事物缘起无自性的实相。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主要依赖于人的分别念,它没有佛教中息灭分别妄念的禅观方法和发心修法,因此,依靠分别念的研究工作犹如火堆上面的不断上升的烟,离火越来越远,越来越分散,最后不知源于何处。因此,目前社会科学也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真理。

但佛陀的智慧远远高出于这些最最先进的仪器所及,因此用超越分别念的觉性所证悟的真理便远远超出科学家们的想象。如《华严经》中佛陀阐述了“一尘中有尘数刹”的道理,这么多个广袤无垠的刹土,含摄于这么小的一粒微尘之中,便是用显微镜等现代先进仪器以及通过凡夫寻思分别念所永远不能发现的真理。

我们都知道,如今西方文明国家的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而西方科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但对人类精神方面的探讨研究非常鲜少。我一直认为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才能共创人类的美好。科学家们虽然用自己的分别意识作了实验和抉择,但未深入研究内心世界的缘故,也不能得出一个亘古不变的可靠结论。由此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他们也就无法超越。他们一生中孜孜探求外境的真理并对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当偶尔反观自己,产生出诸如“我是谁?”“心的本体是什么?”这一类问题时,便往往一片茫然。美国的沈家祯博士曾说:“根据我有限的知识,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究竟什么是我’的问题有一个答案,只对‘我’提出了疑问,也因此有的科学家对‘我’并不如一般人的执著。”那时,如果了解了佛教义理,就可顺利解决这类比较棘手的问题,在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中,处处都闪烁着有关精神论述的智慧火花。因此科学家尤智表说:“科学和佛教真是世界上的两盏明灯,他们照破了世间的愚暗,解除了人们的迷执,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而达到无上的正觉,可惜现代的科学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凡有关于心的部分,仍非借重佛教的一盏慧灯,不足以破除迷暗。”

一个社会,仅仅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仍是远远不够的,就象一个人,只是腰缠万贯而缺少思想道德的修养仍会被世人认为病态一样。现代社会只注重发展物质,而忽视精神的升华,甚至会背离人们起初的良好愿望而自吞苦果。如现代高科技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就为人类增加了许多恐怖与痛苦,科学家们只在其领域里从事研究,而不考虑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危害,便是缺乏慈悲的表现,而当没有慈悲的人掌握了这些高杀伤率的武器时,局部甚至全部人类的灭顶之灾就会随时降临。而佛教的慈悲精神与之恰恰相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更是大慈大悲,即以真挚的爱心与忘我的精神来救护、普度一切众生。孙中山先生在《军人精神教育录》中也赞扬佛教“以牺牲为主,救济众生”。数千年来,佛教信仰一直在社会各阶层绵延不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佛教慈悲精神的吸引。摩尼·巴格西在《我们的佛陀》中说:“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颗饱含深切同情的热诚爱心的独特的结合体。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朝向佛陀,因为,只有他是人类良知的表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 我要发言 | 意见反馈 | 转发好友 | 关闭

中国1000个赚钱好项目 嘉年华儿童服饰招商中

我要发言

宽频推荐热播排行经典回顾特别推荐

·新闻今日谈

·冷暖人生

·世纪大讲堂

·财经点对点

·女儿眼中邓小平

·朝鲜非常纪录

·恐怖链

·同舟共渡

·凤凰号下西洋

·中国国庆大阅兵

·黛安娜七周年祭

·新中国破冰之旅 ·云帆高张六百年

·历练人生

书屋精品推荐

阮次山-震撼与考验

华人纵横天下李昌钰

凤凰大视野

藏传佛教礼赞祈愿文

凤凰俱乐部

时事辩论会

凤凰太空站

完全时尚手册

相聚凤凰台

公司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服务条款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凤凰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lawyer@phoenixtv.com.cn 京ICP证030609号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1000个赚钱好项目 嘉年华儿童服饰招商中

您知道干什么最赚钱吗春夏秋冬都赚钱好项目果然!赚孩子钱最最快

投资美容,首选喜芙浓投入一万,回报一百万投资壹万年利十五万

赶上年底自己做大老板“性感宝贝”-花酷妖也许一笔生意收回投资

相聚178,大家一起发凤凰资讯掌握时事前沿凤凰宽频-免费听锵锵

宽频推荐热播排行经典回顾特别推荐

·新闻今日谈

·冷暖人生

·世纪大讲堂

·财经点对点

·女儿眼中邓小平

·朝鲜非常纪录

·恐怖链

·同舟共渡

·凤凰号下西洋

·中国国庆大阅兵

·黛安娜七周年祭

·新中国破冰之旅

·云帆高张六百年

·历练人生

书屋精品推荐

阮次山-震撼与考验

华人纵横天下李昌钰

凤凰大视野

藏传佛教礼赞祈愿文

凤凰俱乐部

时事辩论会

凤凰太空站

完全时尚手册

相聚凤凰台

第二篇: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

杨振宁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 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实证性。听从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证实佛陀所言之不虚。佛学不是纯粹理论性的哲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虽然它包含了伟大的哲理。依佛学修行实践就是学佛。

第三,佛学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对达到相应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种实践观测,而对于普通人众来说则只能姑且信之,但对今人的自然科学的观测结果而言,就是伟人的科学预言。佛陀在千百年前就说过:一钵清水中有微虫八万四千,以及有关宇宙结构的三千大千世界等,这些都为现代科学中的微生物学和天文学所证实。

现在有些人会对佛教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指责佛教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对科学也是了解不够的,是对科学采取迷信态度的,是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说往往被人攻击为迷信。这种人的论据之一就是有人做恶事也没得恶报。有人做好事也没得好报。其实这是对六道轮回业力成熟才得果报了解不够。论据之二便是因果轮回怎么没人看得见。

事实上从佛教产生后的两千多年来,历史记载了许多看得见因果轮回、只有种种神通的修道人。看不见的东西并不就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眼睛不能感觉到红外线、紫外线;我们的耳朵听不到超声波、次声波;我们看不见微生物,更看不见原子等微观粒子,我们也看不见听不到我们周围如今到处充斥着的大量电磁信号,如无线电波、电视信号、手机信号。

我们能看见阳光却不能马上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我们把上述东西作为科学常识而深信不疑,因为当今流行自然科学。科学的实证精神在于科学不会因为你相信就让你轻易地检测到,也不因为你没有去观测而不存在,而成为迷信。

如果一个人想深入了解我们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到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现象就必须认真地跟科学领域中的善知识虚心学习。随着从小学读到博土毕业,你就能逐渐学到更多的科学理论,做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借助于科学仪器感知更多的科学现象。

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而仅仅因他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规律却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同样佛教所揭示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没有跟善知识学习、没有修行,就指责成为迷信。佛学也不会因为你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让你轻易把握。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印度和中国世世代代的历史人物证明了这一点。科学是人类智慧的运用,而佛学正是令人断除妄念显现众生本具智慧的,所以科学与佛学丝毫不矛盾的。

佛教的科学性——正确认识佛教从这里开始!

佛经中很多论述,与现代科学惊人的吻合。大到宇宙的形成、太阳系及银河系的构造,小到寄生虫、微生物的观察;甚至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尖端科学等,3

无一不证明佛教的真实性。下面略举数例:

三千大千世界与宇宙

佛陀在《起世经》中对我们这个宇宙的状况作出过准确的描述,原文是古文,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佛陀以一千个太阳,一千个月亮组成的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而以一千个小千世界形成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化土。李庆宏居士在《佛教起信与入门》一书中分析认为:小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为银河系。佛陀把一千世界合在一起讲,并且说明了此小千世界„犹如周罗(盘起的头发)‟,即不仅圆,还带螺旋状,正是银河系的形状。而且指出银河系有上千个有人的星球。佛并未把无数没生命的星球放进去,因为人是正报,物是依报。

三千大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我们当前观察到的整个宇宙星空。

如果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为三千个大千世界,算下来就是30亿个星系(目前天文学家已观察到约10亿个星系),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时成住坏空的,这就符合当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这种三千大千世界有无数个,也就是说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还没有超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起世经》还提到我们这个小千世界中(即银河系)有阎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单越这四个大洲,地球属阎浮提洲之一。其它三个大洲应指银河系其它类型的外星人。佛陀对他们作过详细描述,包括脸型,寿命,生活状态等。四大洲外还有„八万小洲‟,应是其他类型还没进化出高级生命的星球。

《瑜伽师地论》卷二记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 4

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根据部分佛教典籍的论述,一小劫为1,680,000年。每20小劫为一中劫,即33,600,000年。80中劫为一大劫,即268.8亿年。这就是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寿命。我们目前测定的宇宙年龄是137亿年,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宇宙现在是中年。

我们大致算一下,其中„成‟和„成已住‟的年限是67.2亿年,生命仅在„成‟和„成已住‟的阶段出现,太阳系已形成46亿年,约形成十几亿年后开始产生最简单的生命;太阳系还有47亿年的寿命,后面若干亿年地球上已不适合生存,算下来刚好。

论地球的形状

《楞严经》载,佛的弟子阿那律陀双目失明,后成罗汉。在开天眼后看见阎浮提(地球)就象掌中的庵摩罗果(印度一种椭圆形的水果)。若不是实证,2500年前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

《俱舍论》描述到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这表示地球是圆形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水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

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佛在《起世经》中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于黑月分第十五日,最近日宫,由彼日光所覆翳故,一切不现。),现在的西藏人则还可以根据佛教的《时轮金刚续》准确测算日食月食。

论微生物

释迦牟尼佛曾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说,这杯水中有八万四千个众生存在(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这八万四千是虚数,表示非常多的数目。即不用显微镜就看见了水中的无数微生物。佛当年规定弟子喝水都要先过滤,尽可能避免伤害 5

大一点的微生物(太小的就没办法了)。

论寄生虫

释迦牟尼佛说人身是个虫窠,人体内的虫约八十种。还指出确定位置和活动状态。今日由于科学发达,发现人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蛲虫、便虫、钩虫、丝虫、绦虫、肺蛭虫、肝蛭虫等有数十种之多。(详见〈治禅病秘要〉及〈正法念处经〉。)可能在人要问了,2500多年前,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怎么对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了解得如此清楚?

实际上一切都在识心中,人可以通过深度的精神修行,在大觉悟后,认识到宇宙的一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从现在开始经过50亿年的科学研究,人们对宇宙本质的了解还是及不上佛陀。这是由识心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佛是亲证,而许多现代科学,只能靠推测。如万物都是从空无中产生,以及所有物质依观测而存在,是现代量子力学铁定的结论。科学家无法从感性上理解,但也不能不接受这种结论。而佛早就指出万法心生,诸法无我。

《楞严经》指出:“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如近年兴起的宇宙全息理论,在《楞严经》上也可找到印证:“于一毛端含受十方国土”。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二千多年前的佛学理论,近百年来才被现代科学一一验证。

现代科学家黄念祖说:“近百年中由于相对论、量子论、亚原子物理学、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等,所取得的成果,给佛教哲理增添了许多实际论证和实例”。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第三篇: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学诚法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顾问、《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

郑筱筠,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郑筱筠:佛教自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之后,逐渐向外传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世界性宗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亚洲,而中国也可以说是佛教徒最多的国家。佛教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与文化对佛教的融汇与改造也有近二千年历史。佛教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佛教同样面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挑战,与此同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对于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而对佛教有些不正确的认识。因此,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成为大家迫切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四龙教授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对话。如果我们用一句话点睛,300字概括,什么是佛教?或者说“佛教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佛教”的定义。查诸辞海和辞典,不同的辞典有不同的解释。例如丁福保编的《佛学大辞典》里对于“佛教”的解释是:“(术语)佛之教法也”。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这样解释“佛教”:“

1、佛对世人的训示。教即训示之义。

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主张慈悲平等,在后汉明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今盛行于世界各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仅指出“佛教(Buddhism),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宗教大辞典》(1981年版)的“佛教”词条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思潮之一。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是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故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叫做‘涅槃’或‘解脱’。这些说法,包括在‘五蕴’、‘十二因缘’、‘四圣谛’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如果对以上各辞典的“佛教”词条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几乎没有相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是反对婆罗门的沙门思潮。其主张种姓平等,并关注现实人生的苦难和烦恼,发展了古印度的因果报应和轮回理论,提出了对治人生烦恼的方便法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乃至博大精深的教理、教义理论体系和修行实践体系。

学诚:佛教是什么?用最简单而本质的话语来形容,便是“生命的良药”。如果人的身体没有病痛,我们不需要去求医问药;同样地,如果人类的精神没有痛苦、心灵没有迷茫,历史的进程中没有不断重复上演的悲剧,佛教对于人类便失去了意义。释迦牟尼佛从太子的身份转而去修道证悟,其因缘正来自于四门出游时看到的老、病、死苦。正是人类普遍而难以解决的痛苦催生了佛教,从佛陀到后来历代的高僧大德,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觉悟生命的真相,以智慧的观照、无我的慈悲来超越世间的痛苦,并帮助所有人从根本上去认识和解脱痛苦。只要人类尚未到达彻底止息痛苦的那一天,佛教及其践行者就会像灯火一样代代相传。

李四龙:在佛教经典里,“佛教”主要是指“佛语”,也就是佛陀的教导。大家常用“七佛通诫偈”概括佛陀的思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谓佛教”。佛教主张扬善去恶、劝人为善,强调佛门戒律的重要性。历史上的中国佛教,最主要的是在发挥劝善的社会教化功能。不过,我们就此还要理解佛教所说的善恶观。《金刚经》说“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善、恶都是缘起法,互为条件,本性是空。这种说法并不是虚无主义,而是要求“自净其意”。后来,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主张“无是非,无取舍”,不要突出自己的是非标准,而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因此“持平常心,做本分事”,这句话也能说明“什么是佛教”。

郑筱筠:任何文化传统都是不断建构、变化、再建构的累积过程。各大宗教也不例外,佛教是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佛教,而佛教的发展、传播和变化也影响了历史进程。事实上,佛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从佛教发展史的时间维度这一线性发展层面来看,原始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而部派佛教在佛灭后一百年左右出现,在公元1世纪前后出现了大乘佛教,在8世纪时期密宗产生。从佛教传播的途径和路线来看,佛教史的发展显然要复杂得多。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时期,据记载阿育王曾经派出多批僧团向外传播佛教,使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整体而言,就其传播路线和方向而言,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从印度向北传播的,称之为北传佛教,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经由西域到达中原一带,在中国得到成熟地发展后,向东传播到韩国、日本,向南传播到越南;同时,在唐朝时期传入西藏,逐渐形成中国的藏传佛教体系。因此,一般说来,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属于北传佛教。而从印度向南传播的就属于南传佛教,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以上座部佛教为主,经由斯里兰卡,传播到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南部等地区,逐渐形成为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这说明佛教体系是不断在完善和发展的。在历史长河中,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不仅仅在亚洲的影响大,20世纪后又在欧美地区得到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李四龙:两汉之际,佛教从印度经过中亚传到中国,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事。从此,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最终形成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神灵谱系的建构,还是民间宗教、风俗习惯的演化,佛教在塑造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兴起,发展了中国的心性理论、审美情趣,对中国的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园林建筑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我们很难想象南北朝时期会涌现出那么多的道教经典;如果没有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的兴起,同样难以想象会有宋明理学、全真教的形成。中国佛教所推崇的中道、圆融思想,事事无碍、触事即真的理想境界,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到中国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人生意趣。佛教的中观学、唯识学,充实了中国心性论的哲学基础。各种各样的禅修法门,直接丰富了中国传统的修身养性方法。在儒释道的三教关系里,从南宋开始,人们就概括出“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说法。佛教被认为能治疗最根本的疾病。张商英说,“儒者使之求为君子者,治皮肤之疾也;道书使之日损、损之又损者,治血脉之疾也;释氏直指本根、不存枝叶者,治骨髓之疾也”。

学诚:生命的痛苦相状及原因既有其普遍性、共通性(佛教的四圣谛认为,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自我执著及由此引发的贪嗔痴烦恼,由烦恼而造业,由业力而引发更大的烦恼,如此辗转轮回),又有个体差异、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时代差异。本质上“一味”的佛法又会因时空因缘的变迁,在不断被传播、阐释和体证的过程中,衍生出各具文化属性和时代特征的多种样貌。比如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八大宗派,都是印度佛教在丰富多元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充分互动、融合与演化的结果。反过来,佛教思想又不断更新、改造和丰富着中国的本土文化,在每一次历史的转折时期,佛教都成为一些先觉者反思既有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宝库与灵感源泉。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以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被本土文化价值体系容纳的问题。从汉代黄老之学,到魏晋玄学,佛教的传译者巧妙地将佛教思想融入中国哲学的名言体系,不仅顺畅地解决了“落地生根”的问题,而且为中国思想传统输入了超越和来世的价值性向,在汉代经学儒术已不足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时候,佛教的到来助推了思辨活跃的学术风气,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史称“格义”的译经手法(借用道家词汇译解佛经),不仅能够迅速适应本土文化,而且起到了令人容易生信的作用;而东晋时般若学的发达,实则与玄学盛行的思想背景有关。

中国佛教真正实现本土化是在唐代,其理论标志是禅宗经典《六祖坛经》的出现,而在制度方面则是由“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带来的丛林制度。经过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长期教证积淀,佛教思想的主要核心理论,如般若、中观、唯识,佛教修证的一般方式,如戒定慧、闻思修,不仅更为系统完整地显示出佛教教义的本来面目,而且更加深入地内化于中国本土文化体系之中。唐代的八宗并弘,是中国的祖师大德对于大乘佛法的创造性理解与总结,其依据不仅是对佛法理论的融会贯通,更有祖师们深厚的修证功夫和深刻的生命体验。这些宗派综合了南北朝各家学派的思想成果,提出“五时八教”、“五教十宗”、“三教三宗”、“圣净二门”等判教方法,开创了各具特色、完整系统的修学体系。比如天台宗的六即行位说,华严宗的六相十玄门,禅宗对心性的重视和体证,不仅对印度佛教是一种创造性发展,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思想结构,为中华文化赋予了中道圆融的世界观和以心性为本的认识论。至此,中国佛教从借助黄老、会通玄学等与主流文化的适应磨合中脱颖而出,建立起富于鲜明本土特色的宗派佛教。

禅宗即心即佛的当下觉悟,“不离世间觉”的修行方式,既是对印度佛教的一种提纯、简化,也是对中国平民文化的呼应和回归,以至钱穆有这样的评价:“禅宗教理,与马丁路德之宗教改革,其态度路径,正有相似处”。因其彻底的本土化,故禅宗思想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对汉传佛教的创造性发展,而且对后来的中国学术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宋明理学即是对禅宗心性论借鉴融合的结果,道教也因此从追求长生的“外丹”转为注重内省的“内丹”。正如钱穆所说:“北宋学术之兴起,一面承禅宗对于佛教教理之革新,一面又承魏晋以迄隋唐社会上世族门第之破坏,实为先秦以后,第二次平民社会学术思想自由活泼之一种新气象也”(《国史大纲》引论)。由此可见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对于既有文化系统的拓展、深化与发明。至明末四大师(莲池、憨山、紫柏、蕅益),则更着眼于宗派融合和三教融和,致力融汇各宗思想,博采儒、释、道三教的精华,汇归一佛乘。大师们为儒道典籍作注立疏,以佛教思想贯彻其中,把儒家和道家定位为人天乘的世间善法、出世间法的基础。这些成就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佛教的整体视野,也使汉传佛教的本土化根基更为深厚。郑筱筠:在佛教向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传播区域,佛教都进行了本土化进程,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例如在印度,佛教是以消除印度种姓差别为前提而产生,强调去除各种姓之间的洁净与不洁界限,主张众生平等。而在深受南传佛教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地区所产生的社会阶序显然已经不同于印度的种姓社会。南传佛教社会的“阶序”是以佛教的业力和功德观念作为分类基础,以神圣性逻辑和世俗性逻辑的对立和交融形成的。这不是以洁净和不洁为分化基础的印度种姓阶序,它体现的是佛教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系化关系,是信仰南传佛教的地区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宗教结构相互作用并趋于稳定的保障,它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一生注定是与整个社会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李四龙:佛教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佛教的融入,既改变了这块土地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无形之间改变了外来民族的思想观念。彼此的生活方式,因此逐渐趋同,佛教成了中华民族融合的重要力量。初来乍到的佛教,最初并没有多大影响,而且常被看作外来的方术。真正取得较快的发展,是在西晋以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就是北方地区被外来民族统治之后。西晋遗民,被这些外来的胡族蔑称为“汉子”,中原士族的文化并没有得到尊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得到了胡族首领的认同。后赵石虎说“佛是戎神”。这位羯族皇帝原先很可能信奉祆教,是中亚粟特石国人后裔,他在听信神僧佛图澄的劝告以后,一改其残暴的性格,大力推广佛教,使“胡汉杂居”的中国北方实现了民族的和解。事实上,此前的汉人政权并不允许汉人出家,但到此时,这个禁令不复存在。佛教成了北方地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精神纽带。随后的北魏,依然是外来民族掌控北方政权,佛教得到了空前的迅速发展。有资料说,当时北方的僧尼人数高达二三百万,设立专门的僧尼管理机构。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宏伟的佛教遗迹,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都是得益于这个时期的崇佛活动。

到了北宋时期,北方有契丹族的辽国,西北有党项族的西夏,后来还有女真族的金国,在错综复杂的交往当中,佛教再度成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催化剂。在宋朝雕造《开宝藏》以后,这部大藏经成了北宋与契丹、西夏的政治交易筹码。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清朝满族人统治中国,佛教继续扮演沟通桥梁的角色,蒙藏满汉一家亲,藏传佛教成了蒙古人、满族人的主要信仰,不仅在蒙藏地区,也在五台山、承德、北京等地建立喇嘛庙。

早在先秦时期,“夷夏论”就被看得很重,华夏族居于天地之中,夷、戎、蛮、狄,分别居住在四方。这种“四裔五方”的意识,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只能“用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但是佛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源于夷夏关系的特定秩序。当时的僧人,经常是以印度为世界的中心。在异族执政时期,夷夏论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反倒是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容易弥合汉人内心的失落感,有助于民族矛盾的化解。在平等的现实交往中,外来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步汉化,当年进入中原的很多民族,如鲜卑、女真等,甚至于完全外来的波斯人、犹太人、粟特人等,他们的后裔大多融入了“汉族”。汉族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代表中国主流文化的象征符号,而不是单纯的种族概念或血缘关系。佛教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民族融合功能,归根结底,这个宗教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其作用主要是劝善,有助于社会教化。当年唐高祖李渊在动员三教讲论的诏令里明确说,“三教虽异,善归一揆”。这个思想,构成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最基本看法,所有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后来,朱元璋在《三教论》里说,“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具有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佛教因此就有凝聚人心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学诚:综观中国佛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会发现这样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中国佛教发展始终会尊重客观缘起,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根据时空因缘的变化而不断自我调整、传承创新;二是中国佛教的发展始终与国运民生、文化兴替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同时又各具独立性。这种特征使佛教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演进中往往成为先进性和创造性的代表,也由此而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动力。在时代洪流中,中国佛教秉持“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精神,变的是理论阐释、修行、弘法的方式和手段,不变的则是业果、四谛、缘起性空、菩提心和菩萨行等大乘佛法的精神内涵。

中国佛教何以在历史演进中常变常新呢?其根本动力乃在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曰法,二曰人。这里的“法”主要指汉传佛教的大乘精神及修学体系,而“人”便是实践佛法、传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教的精神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因此其趋向性是救世的,而非离世的,即其出世,亦是为了更好的入世、济世。只有“法”,没有“人”,三藏十二部经律论也等同字纸。只有在实践中获得验证的佛法才是真的佛法,只有展现在人生命中的佛法才是活的佛法。

郑筱筠:就中国佛教而言,佛教与道教、儒教一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对中国文化体系的建构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打下了坚固的传统文化基础。佛教强调的是一种大智慧。它是“宗教”,但它又不是“宗教”。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纠缠于“宗教”这一概念是源自于西方学术背景的,而是因为佛教在产生之初是作为一种“沙门思潮”,同时它又是可以实践的。它强调的是寻找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帮助众生脱离苦海,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

学诚:新中国成立以后,佛教的发展之路在爱国爱教的传统与时代的变革中曲折前进。中国社会在经历了30年的政治建设与30年的经济发展之后,迎来了以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历史新契机。中国佛教在完成本土化和社会化的历史使命之后,又面临着全球化的新课题。此时,佛教如何应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让走过两千多年的足迹迈向更广阔的前景,为时代和社会提供新的动力源泉?这不仅是佛教界自身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华文化复兴于世界的大事因缘。

在全球化的时空背景下,人类既会迎来各种经济文化成果交流共享的时机,同时也会陷入各种文明弊病、时代问题互相波及、日益泛滥的困境。其中最突出的两大问题,一个是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必然产生的因不同文明差异而导致的碰撞和冲突,另一个便是西方现代文明的物质至上、科技至上主义及个人中心主义对社会秩序与人类精神产生的误导和伤害。而佛教在这两方面恰恰能够起到化解冲突、融合差异、安顿身心、和谐自他的作用,不啻为根治现代文明痼疾的一副良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人们都要面临和处理三个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些关系不同的解读和实践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中国的大乘佛法以其特有的不二法门来解读这些关系:以“身心不二”来解读人与自己的关系;以“自他不二”来解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依正不二”来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二”意味着和谐与统一,而不是矛盾与对立。和谐与统一带来的是稳定与发展,矛盾与对立带来的则是争端与祸乱,这也是佛教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大乘佛法的缘起性空、自利利他等观念,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相互对待、相互依存、圆融平等、动态平衡的世界观,以及互利兼济、自他等视的价值观,这种从缘起的角度、从人类和世界整体性角度看问题的观念,能帮助现代人类跳出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等误区,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至于物欲至上、科技迷信等现代文明偏向所带来的精神空虚、身心失衡、道德滑坡、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等弊病,更需要佛教的“心”文化来对治。佛教有丰富深刻的心灵文化,无论是对内心活动过程及规律的分析,还是对人生痛苦根源的揭示,都能帮助现代人正确认识自我、看待世界。

中国佛教要想在世界文明交汇的大格局里日新月异,并助推传统文化的复兴,正要发扬顺应时代、自我更新的优良传统,而佛教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正蕴含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辩证发展之中。在佛教自身建设方面,道风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核心和关键。纯正的道风、清净的戒律、浓厚的学修氛围是佛教人才成长的良好基础,而清净和合的正法僧团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建设依律摄僧、以僧导俗、僧俗配合的组织体系,也是维护僧团学修、开展弘法利生事业的制度保障。在经典的现代诠释、修行方法和弘法方式的时代性方面,当代佛教更需要不断探索尝试,用更多的善巧方便对社会现实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郑筱筠:对于佛教的理解和认识,学术界、宗教界以及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的认识维度。就国内外学术研究而言,当代佛教研究的工作成果早已是硕果累累,其中梵汉佛经对勘工作是属于佛经思想史、佛经翻译史、佛经汉语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而佛教通史的写作和研究也正是人们试图去“还原”佛教、解读佛教、理解佛教的种种尝试。此外,对于佛教派别、教理、佛教组织、戒律、管理模式、寺院经济等角度的研究都反映了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而佛教界的大师们都有自己的理论建设和深刻的理解。唐朝时期禅宗、天台宗、唯识法相宗、净土宗、律宗等八大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成熟程度。近现代以来太虚、虚云、印光等大师对近代佛教影响甚深,他们提出的佛教主张都进一步推动着中国佛教的发展。而当代中国佛教界的各位高僧大德都在引导着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佛教。

李四龙:近些年,我对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做了一些观察与思考,发现那里的佛教团体普遍重视佛学教育,不仅兴办佛教大学,有的还办服务信众的小学、中学,法师们的学历普遍较高,名牌学府的博士并不罕见。在与佛教徒的交流中不难发现,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他们很想了解佛教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但到了寺庙以后很少有机会听到法师有这方面的讲解,偶尔遇到也常常是照本宣科,主要是讲因果报应等信仰层面的内容,很少回应生活中的现实关怀。我去过几次美国的教堂,牧师很擅长引用《圣经》讲述现实的困惑与苦难。牧师的这种能力怎么获得的?就是在神学院培养的。佛教在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首先是要让法师们能讲经,而且是能面对信众有针对性的讲解,真正起到“人天师”的作用。“人天师”并不是端着僧人的架子,而是能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化解信众心里的苦恼,或者及时纠正他们的邪念。禅宗老讲“安心法门”,这是其在中国千年不败的奥秘所在。当代佛教想要有所发展,首先是从这方面下手,发挥其在“治心”上的长处。这就需要法师们熟悉经典,把握个中三昧,以“恒顺众生”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信众,帮他们解决心头之苦。这样的能力,一方面需要老法师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也要在佛学院有意识地开设一些弘法性质的课程,提升他们讲经及答疑、辩论的能力。

发扬佛教“治心”的功能,这是回归佛教的本位。此外,当代佛教还要继续高扬“人间佛教”的旗帜,以社会力量的形式在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里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尤其是在慈善、医疗两个领域。我去过一些女众道场,那里的比丘尼好多最初是当地的弃婴。她们的生存处境并不很好,但毕竟有了一个安全而健康的容身之所,有的还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机会。弃婴和孤儿,在中国社会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政府做了很多努力,成效显著,但还有很多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应当鼓励地方上的寺庙联合起来,承建一些福利院。同样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养老将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应当允许宗教界尽快介入,特别是佛教界在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佛教徒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关爱。

郑筱筠:长期以来,以慈善公益行为来帮助他人,传递大爱,这是宗教界的“凡尘使命”。各个宗教界慈善组织机构纷纷结合自己的宗教理念、核心价值和教理教义,努力打造在文化层面和心灵层面的慈善。除了开办慈善超市外,当代佛教界逐渐形成了各种较为成熟的项目,例如建立养老院、临终关怀活动、扶贫助孤、捐资助学、关注医疗领域中边缘化人群(如麻风病人、艾滋病人等)等、捐资助学项目等。此外,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无论何种形式的灾难,都可以从宗教本身的意义系统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同时宗教在灾难现场的慈善实践活动和种种公益行为,让人们开始关注宗教在公共领域的作为。尤其是2008年宗教界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慈善活动让宗教慈善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2年、2013年以及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都极大地鼓励着宗教界从事慈善活动。而佛教界也努力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绩效机制的“玻璃口袋”效应,继续深入探索发展宗教界独具特色的文化慈善和心灵慈善效应。北京仁爱基金会、河北佛教慈善基金会、南普陀慈善功德会、台州佛教功德会、天津佛教慈善功德会、华岩文教基金会等主张要先做一个慈善的人,再做慈善的事,认为慈善本身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是一种锻造个人胸怀的过程,做慈善就不应该让慈善活动成为负担、烦恼,这一主张化解了慈善主体和慈善受助者的心理位势,让慈善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理沟通平台,强调将佛教慈善价值观内在化,并通过个体慈善活动的社会化而表现出来,进而形成社会共同的慈善动力。

宗教是一种活态文化系统,在其发展历程中,其系统空间是一个不断“扩容”的过程,不断地适应着社会发展的变化,积极从教理、教义理论层面、组织管理制度层面、文化艺术层面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到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之中,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真正的佛教大智慧,而每个人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都是有局限的。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确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常怀宽容之心,又要不断探索,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佛教的真谛!

第四篇:认识佛教学习心得报告

24-001佛教是什么

尊敬的老法师!

尊敬的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阿弥陀佛!

弟子在二零一三年九月六日,偶然的机会恭听到老法师的开示,听了很是欢喜。之后就天天在网上收集着看,越看越着迷,于是就决定要好好学佛。没想到有这么殊胜的因缘,在网上能很系统的参加学习,为现代学佛弟子们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弟子真诚感恩老法师慈悲开示!真诚感恩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阿弥陀佛!

老法师以讲故事、说案例的形式给弟子开示,非常耐心、非常详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弟子在恭听老法师慈悲开示的《佛教是什么》课程之后,对佛教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彻底转变了原有错误的观念。真正认清佛教是一种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确确实实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育。教弟子对于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能力辨別真妄、正邪、是非、善恶。帮助弟子通达明瞭宇宙人生一切理事现象,恢复弟子原本的自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教的内涵包括了无量无边,为一切众生说大圆满法。比我们现在一所完整大学里面包括的还要多。从时间上讲,它的内容讲到过去、现在、未来。从空间上讲,它讲弟子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如孔老夫子的教育是讲一世,讲弟子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世的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尽虚空遍法界。

佛法所教,佛法所學。佛法是教弟子如何修学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给我们所说的法,就是给弟子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大乘经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在《华严经》上讲宇宙人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教弟子如何断烦恼、如何破迷开悟、如何转凡成圣超越三界。这些讲解,就是佛教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因此弟子应依据佛教的经典进行修行,找对法门,选对老师,依教奉行,勇猛精进。即信而学之,学而行之,行而省之,省而改之,改而学之,如此循环,必将成就。

明白了佛教是什么后,老法师慈悲开示,让弟子知道了应如何修行及修

学的方法。真正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错误的行为,即思想错误、见解错误、话说错了、动作做错了。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首先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体的一举一动,即身业的行为;然后是口的言语,言语的行为,即口业的行为;最后是起心动念,即意业行为。三业行为把它统统修正过来,这是真正修行。依据大皈依修学,大皈依是皈依大圆满的自性,是圆满的自性三宝(三宝即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佛菩萨告诉弟子在这末法时期,应发愿修念佛法门,最容易成就。念佛是从净门入,目的是求一心不乱,修得清淨心。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有解有行。以念佛为主,听经读经为辅。因此,经书要天天念,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训,把《无量寿经》变成弟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来处事待人接物。一句阿弥陀佛,以净念相继、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必定成佛。

老法师慈悲开示,明确了学佛的修学次第。教弟子修行一定得先打好基

础,扎好根,以孔老夫子的德行作为弟子入佛们的根基,就是《论语》上讲的夫子五德,即温厚、善良、恭顺、节俭、忍让。以「信、愿、行、证」这

四个阶段为指针。发大心,大心就是要度一切众生的这一个愿心,然后断烦恼、断习气,再学法门,最后圆成佛道。依据净土经典五经一论,按净宗五课依次修行:《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三福》,是个人修行的基础。何谓三福?即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善业是世间善法的标准。《六和》,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六和敬,是大家在一起共修的六个戒条。一条都不能少,少了一条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团了,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三学》,即戒、定、慧三学(如理如法,清净平等,真诚慈悲)。《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是教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要守的六个原则。《普贤十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老法师慈悲开示,让弟子懂得了修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路线,有

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而行之,落实在自己的生活行持上。从地藏菩萨的孝敬学起,学观音菩萨的大慈,学文殊菩萨的大智,学普贤的大行,踏踏实起心动念是根本。把心里自私自利、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把这些统统看破放下,修正自己錯誤的看法、想法、做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一心稱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如是一生,决定往生净土。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它绝对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更不是

迷信。因此,弟子一定要老实念佛,天天读诵《无量寿经》,依教奉行、一门深入、长时熏习、永不退转,这才能在今生成就自己,普度一切有缘众生!

以上是弟子粗浅整理的内容及一点学习心得,有不当之处,恭请各位同

修,以及学院的大德菩萨们批评指正!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顶礼尊敬的老法师!

顶礼各位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弟子德纯(学号eb34537)敬上!

2013/12/26

第五篇:佛教有哪些经典语录(一)

佛教有哪些经典语录

(一)?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0. 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嶽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下载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佛教的伟大——科学距佛教有多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教有哪些经典语录(三)

    141.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142.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143.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

    佛教的经典故事有哪些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的经......

    现代佛教的认识(五篇模版)

    随着佛教的发展,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信仰者的要求,佛教需要大众化,于是产生了上种新的佛教派别——大乘佛教。由此把原来的佛教称为小乘......

    当代科学对佛教经典的证明

    当代科学对佛教经典的证明佛经是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年前讲的。佛在《金刚经》中自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在《无量寿经》中说:如来以无尽......

    《佛教科学论》读书报告五篇范文

    《佛教科学论》读书报告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林林总总,但主因主要有两种:消极逃避、迷信。这......

    佛教有哪些经典语录(二)(共5篇)

    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74.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

    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杨振宁从科学的角度谈他的佛教观。 一种科学理论被广泛接受的三个条件:第一,自圆其说。第二,对现有的实践能够准确描述。第三,能够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

    佛教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有何影响(精选五篇)

    佛教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有何影响 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伦理道德的规范,对心理活动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