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培养规划
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培养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体育运动竞技水平,扩大学校对外影响,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培养一批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较高、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练员,使其在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训练、比赛、科研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需要。
二、现状
目前,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12人(田径4人、乒乓球2人、花样滑冰1人、篮球2人、排球3人、速滑1人),共产党员10人,占总数的83.3%。教授1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占总数的58.3%,讲师5人,占总数的41.7%。硕士10人,学士2人,均为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
三、计划与措施
我校积极支持和鼓励教练员参加各种类型和各专业的业务活动,培养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适应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方面 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水平运动队的质量,一支优秀的高水平运动队伍必须要有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的、作风过硬的教练员队伍带领。
1、经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
2、增加教练员中共产党员数量,使教练员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
3、宣传先进人物,优秀教练员的先进事迹,坚持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教练员的头脑,不断提高教练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4、聘请国内知名教练员来校讲座,学习他们的训练经验、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
1、支持教练员攻读硕、博士学位,在时间上给予保障。学成回来给予奖励,并尽可能地创造空间,使其发挥专长。
2、支持具备条件的骨干教练员,积极争取公派出国学习。
3、积极支持教练员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提高外语水平,凡参加全国计算机和外语等级考试并获得等级证书给予奖励,以适应现代化、科学化的训练方法。
4、鼓励教练员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在学术会议上获奖的给予科研奖励。
三、业务能力
1、体训部支持组织教练员外出学习、考察、参观和承担一些社会裁判工作,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鼓励青年教练员获得高级别裁判等级,凡获得证书给予物质奖励。
2、积极创造条件对现有的教练员进行全面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每人都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教练员培训班。
3、对于集中力量建设的冰雪项目、男子篮球、女子排球、田径、乒乓球等高水平运动队,要对教练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训练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达到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系统化。
4、建立和完善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竞聘上岗制度,加强考核,优胜劣汰,为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大连艺术学院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目标责任书
大连艺术学院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目标责任书 为了认真贯彻《大连艺术学院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聘任办法》,加强我校高水平教练员的管理,大连艺术学院基础部(以下简称甲方)与参加训练工作的教练员(以下简称乙方)签订目标责任书。
甲方须提供以下训练条件:
一、提供教练员提出的必须的、合理的训练物质条件,如训练场地,器材等。
二、保证训练时间,教学排课不与训练相冲突。
三、保证训练经费到位,充分调动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
四、安排教练员参加运动员的摸底招生工作。
乙方须履行以下义务: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勇于奉献。
二、为人师表,训练育人。讲团结、讲奉献、讲正气,服从领导、服从分配,认真履行训练、参加运动摸底招生、带队比赛、加强运动员的教育管理等职责。
三、必须针对自己的训练对象,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坚持常年训练(含日常训练和寒暑假训练),训练中必须穿运动服,每周训练不得少于3次。
四、在省高校或全国运动会上,教练员所带运动员中必须要有2/3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其中要有1/3的运动员拿到省高校比赛单项前4名或全国比赛前8名。
五、加强运动员的管理,赛前、赛中和赛后不允许出现运动员有损学校名誉或体育竞赛规则的行为。
六、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针对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甲方:大连艺术学院
乙方:(教练员签名)
年月日
第三篇:大学全日制本科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
大学全日制本科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高水运动队是指由学校作为高水平运动员招收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组成的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体育赛事的不同项目团体。其中高水平运动员分为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外挂生两类。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由招生工作办公室提供的新生录取名册认定。
第二条
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期间,学籍管理、日常管理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训练及比赛等相关事项由体育学院负责,遇到不能单方面解决的问题,双方协商处理。体育外挂生须为获得国家一级及以上资格证书的运动员,且在入校时仍为国家或省级运动队现役运动员。体育外挂生资格必须由体育学院在每学年开学注册时向教务处提供相关证明认定,承担管理责任。
第三条
高水平运动员除应参加主修专业综合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修读,还应按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训练及比赛,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训练及比赛的管理细则。
第四条
课程成绩评定按如下计算:
(一)高水平运动员主修专业课程(不含重修、重考和辅修课程)成绩评定按下式计算:
课程成绩
=
训练成绩(30%)+
课程总评成绩(70%)
如计入训练成绩后的课程成绩低于课程总评成绩,以课程总评成绩记录课程成绩。
(二)体育外挂生的成绩评定按下式进行:
课程成绩
=
训练成绩(50%)+
课程平时成绩(50%)
(三)高水平运动员经选拔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学生运动会集训、比赛者,期间的课程(不含重修、重考和辅修课程)成绩评定参照下式:
课程成绩
=
训练成绩(50%)+
课程平时成绩(50%)
根据每学年比赛层次,以最好的比赛名次进行加分。按上式评定的成绩,不能作为参加校内评优、转专业以及推免的依据,只能作为毕业的课程成绩,训练成绩加分标准见附件1所示。
第五条
单独编班的高水平运动员,实行双班主任制,由主管部门和学生所在学院各派一名教师(教练)担任班主任,共同负责学生的训练、比赛和课程学习等有关管理。
第二章
注册
第六条
所有高水平运动员在每学期开学,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报到注册,未经请假同意,不按时报到注册的学生将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
体育外挂生因训练和比赛未能按时返校注册,应及时上报学院,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另行安排注册时间。
第三章
训练及比赛
第八条
高水平运动员在参加各项目训练和比赛时,由体育学院管理。各项目的教练员及每学期的训练和比赛计划由体育学院确定,经教务处核准后,在每学期开学时向学生公布。
第九条
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考勤情况由体育学院按月汇总。
第十条
训练成绩由各项目的教练员根据学生参加训练的态度、效果及出勤率评定,经部门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于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报送教务处。
第十一条
高水平运动员应按学院规定参加训练。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训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教练员同意后,报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擅自不参加训练者,每学期累计10-20次,训练成绩记零分,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累计20-30次,训练成绩记零分,并给予记过处分;累计30-40次,训练成绩记零分,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累计超过40次,给予退学处理。
第十二条
除因训练、比赛所致伤病外,其他原因造成缺席训练时间超过1/3者,训练成绩记零分。
第十三条
因伤病无法参加训练和比赛者,应向体育学院申请停训,批准后由教练员根据情况适当安排辅助性工作;或因队伍需要无法参加比赛者,教练员根据其工作态度和训练表现给予训练成绩,但最高不得超过27分,外挂生最高不超过40分。
第十四条
高水平运动员应按体育学院的要求参加各种比赛,确实无法参赛,本人应申请停训或退队,由部门主管领导批准,退队后按全日制本科学生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未经批准,擅自不参加比赛者,给予退学处理。
第十五条
高水平运动员参加的规定赛事获得的成绩,由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
对于参赛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违纪现象,除比赛组织部门做出的处理外,还将根据《***大学本科生违纪处分规定》报学生工作处予以处理。
第四章
课程修读
第十七条
高水平运动员的课程修读按《***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其中体育外挂生的课程修读由学生所在学院按照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必要时可根据学生的训练和比赛作适当的调整,课程的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并送学生所在学院办公室。
第十八条
体育外挂生在学习期间退役,并转入学校学习,采用分段培养计划,即退役前按体育外挂生的相关规定执行,退役后按在校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
高水平运动员的课程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效果及出勤率给出,并与课程考核的卷面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后得出课程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负责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第二十条
高水平运动员各学期的课程成绩,由教务处根据体育学院报送的训练成绩及任课教师提交的课程总评成绩按第四条规定的公式加和后,给出总的课程成绩并予以记载。
第五章
免试攻读研究生
第二十一条
高水平运动员免试攻读研究生基本条件如下: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热爱体育事业;勇于担当,愿意为学校争光添彩;
2.申请运动员应为本科阶段单项或集体项目的主力队员,且所获得的运动成绩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全国学生运动会或以上层次比赛前三名或全国单项赛事冠军;
(2)获得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第一名或破省大运会纪录;
(3)
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单项比赛冠军或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第二、三名,两次以上;
(4)如出现运动员申请推免的成绩相等且符合上述条件情况时,由主管部门根据学生对学校的贡献率及其他条件择优推免。
3.申请推免的运动员其前三学年本科综合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原始成绩百分制平均学分绩点一般情况下须在本专业排名前50%,运动成绩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4.在学校推免工作开始时,由运动员本人将自荐表及申请书交各队教练员上报体育学院,并由体育学院和学生所在学院审核后确定推荐名单,并进行公示。
5.学生所在学院将公示通过的推免名单及相关材料汇总报送教务处,由学校推免领导小组审定材料,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最终推荐名单。
第六章
其它
第二十二条
除本办法所规定的内容外,高水平运动员在校期间的其它管理按《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全日制本科的普通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入选运动队或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取得成绩后,成绩评定参照高水平运动员成绩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所有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训练成绩经教务处网页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统一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学校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解释权归教务处和体育学院。
附件:
训练成绩评定标准
赛事级别
名次
训练竞赛分
全国性大学生比赛
前三名
25-30分
四至六名
24-29分
七至八名
23-28分
省级大学生
比赛
第一名
24-29分
第二、三名
23-28分
四至八名
22-27分
其他未涉及的情况,由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参加训练的表现给予适当训练分数。
0-27分
以上训练成绩结果,在学院网站公示一周,并设立学生投诉信箱。
外挂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分由注册分(20分)和竞赛成绩分(30分)两部分组成。注册分(0-20分)取决于外挂运动员是否能及时到校注册;竞赛成绩分(0-30分)按上述办法计算。
注:全国性比赛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体育协会各项目分会协办的大学生比赛;省级比赛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体育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体育艺术联合会协办的大学生比赛。
第四篇:大学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工作总结
大学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已至寒冬腊月,转眼间网球高水平队又跨过了2013年,总结一年来的训练,有收获、有不足、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伤感,更有进步。总结如下,以求提高。
一、队伍建设
1.队伍重组:继续坚持队伍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管理,采取优胜劣汰的竞赛模式。以队内循环赛决定队员去留。2013年我校招生网球高水平运动员9名,其中男队员2名、女队员7名,经过国庆节期间队内循环赛留队5名,其它队员以普通生身份在各学院学习,并为我校阳光体育活动做出贡献。需要指出的是2011级队员刘畅、陈家磊因伤病暂时离开队伍;刘泽华因潜力、心态等方面原因退出队伍;2012级队员李茜经过一年的伤病修养,重新打进队伍。重组后的队员名单(共13名):2011级---刘东亮、吴敌、王梓。2012级-----邢占、祁悦、许冰、李靥、李茜。2013级-----白建超、王奕臻、王丽双、王海慈、刘浩。新的血液必将使队伍充满活力,但也必然冲击老队员,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时刻提醒队员保持前行的危机感。
2.思想转变:相对于过去的两年,队伍思想基本得到了统一,训练环境进一步净化,队员之间基本可以和睦相处,一番融洽的局面得以改变。说明队员的思想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大家一心一意的训练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自身的技能,为了两个永不变更的目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增光、为体育部添彩。倾心备战陕西省大学生网球联赛和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
二、训练方面
1.训练时间:继续延续每周训练6次,每次2小时,保证每周不少于1次体能训练。
2.计划安排:从队员比赛效果来看,我们的队员在移动中击球以及快速回位的能力还亟待提高。本的训练计划以基本技术为主,完善队员技术动作的合理、规范性,加强队员底线击球的稳定性及脚部移动的微调能力。通过多球移动训练、1打1跑动变线、1打2跑动变线、进攻与防守、前后跑动击球等训练模式大大提高了队员脚下的移动能力。同时在体能训练方法上,因人而异,注重队员脚下反应的灵敏性训练,通过反应冲刺、跳绳(单摇、双摇)、跳障碍、耐力跑等形式加强队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使每个队员做到快速移动到位、在多板数相持、对抗当中抢占先机、打出制胜分。
3.训练模式:第一、热身训练(慢跑、行进操、绳梯、实心球);第二、基本训练(小场对拉、底线直线对拉、斜线对拉、一网一底);第三、跑动训练(1点打2点、1打1变线、1打2跑动变线、进攻与防守);第四、多球训练(跑动练习、动作修整);第五、计分赛(直线计分、斜线计分、全场计分等)、第六、发球接发球(一发及二发、发球落点、接发球线路、接发球强攻)。另外,每次训练会根据训练人数及水平做出调整。
4.重点突出、兼顾提高:根据队伍的现状、发展及比赛要求,将队伍划分为三类:重点队员(刘东亮、吴迪、邢占、许冰、李靥),冲击队员(祁悦、王梓、王海慈、王丽双),潜力队员(白建超、王奕臻、刘浩、李茜)。重点队员由主教练主抓,主要注重跑动及战术培养,主要在进攻、防守、单打、双打战术方面下功夫;其它队员以动作修整、多球训练为主,努力使他们快速提高来冲击重点队员,期盼他们来日作为队伍的核心力量。
5.加大体能运动量:体能训练转变为男队员向大负荷量过渡,主要进行卧推杠铃、快举杠铃、负重转髋等;女队员由小负荷量向中等负荷量过渡,主要进行负重转髋、腿部力量及手臂力量训练。保证每节训练课进行小运动量体能训练(冲刺、跳绳、折返跑等)及每周不少于1次体能训练(核心力量、大负荷力量训练及耐力训练),充分利用每年冬训近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体能储备,为来年的比赛做好准备。
三、学习方面
1.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针对高水平队员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积极要求鼓励队员训练时间外不旷课、不迟到,认真完成学院的课时计划,同时作为运动员要以积极的心态参加训练,尽量将主要文化科目的学习和训练时间错开,做到两不误。
2.考研及保研事宜:2011级的网球高水平队员即将面临毕业的境况,积极鼓励有潜力的队员报考我校研究生;同时针对一些竞赛成绩优异的队员考虑对其保研,继续为我校的网球事业做出贡献。
四、竞赛方面:
1.取得的成绩:2013年3月参加“中银财富杯”获得男双冠军;2013年5月份参加陕西省大学生网球联赛,获得男子乙组单打、双打冠军、女子乙组双打冠军、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甲组单打亚军、双打亚军的成绩;2013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获得男子丙组单打第七名、女子丙组双打第八名。值得一提的是本的陕网赛,实现了自组建网球高水平队3年内陕西称霸的既定目标。
2.鼓励外出比赛:为了使队员积累实战经验,扩展视野,继续鼓励队员外出参加比赛。截至2013年年底,队员参加比赛如下:3月份《中银财富杯》、4月份《天地源网球公开赛》、9月份《中国龙团体赛西北赛区》、10月份《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郑州站》、11月份《中国龙团体赛总决赛》、11月份《中国网球黄金赛---十堰站》等6项比赛。通过比赛不仅使队员扩展了视野、提高了实战技能,更使队员心理抗压能力得到了提高。
3.比赛记忆:2013年留给我们记忆最深刻的有5场比赛,这5场比赛时刻提醒着我们顶住压力、抗战到底就是胜利,同时也给了我们骄兵必败、无心速败的“惨痛”教训。第一场:2013年3月“中银财富杯”刘东亮、吴敌组合战胜了陕西最强杨晓铎、张金山组合获得冠军,这场比赛让我校的网球登上了陕西网球的最高之巅;第二场:2013年5月陕西省大网赛男子乙组团体赛,刘东亮败给了王太郎、刘畅战胜了倪炫亮,刘东亮、刘畅组合顶住了压力一举战胜了王太郎、王蒙组合获得冠军,如此“战役”彻底宣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称雄陕西的神话破灭;第三场:2013年7月的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刘东亮在团体赛中以微弱的比分败给了北京体育大学的李大伟,狭路相逢勇者胜,单项比赛四分之一决赛中两人再次相遇,由于心理波动,刘东亮再次败给了李大伟。败下阵的刘东亮一蹶不振最终获得了第七名。第四场:大网赛许冰、李靥组合对阵实力远远在我们之下的组合却痛失进入女双前八的机会,为什么?心理、经验是我们惨痛的教训;第五场:2013年9月陕西中国龙团体赛,邢占、祁悦组合毫无道理的输给了50多岁的老汉组合。又是为什么?优势与不足都成为历史,唯有面向未来。
五、业务提高
为了提升网球高水平运动队队员及教练团队的业务能力,通过体育部组织、个人联系等方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教练及队员业务能力。
1.作为导师助理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ITF网球教练员培训班。
2.前国家网球队总教练王福章指导我校网球高水平队训练。
3.教练员参加全国网球裁判员通级考试
4.参加全国高水平网球教练员研讨班,特邀小威廉姆斯教练现场指导。
5.作为导师参加在湖北京山举办的青少年网球训练营。
六、发展空间:
1.甲组问题:我校的甲组网球训练队在高水平队的带领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并没有给甲组队员一个妥善的安排,是放任自流还是继续训练没有定论。
2.康复训练:这一块是我们目前所欠缺的,队员刘畅、陈家磊由于伤病暂时离开了队伍,对于伤病队员我们采取的只是停训修养,其实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康复性训练。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如何调动伤病队员继续为我校的网球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没有采取任何的办法,这也是我们应该去努力攻克的难题。
3.对潜力队员的挖掘:2013年我们招生了9名新生队员,其中王奕臻、王海慈、王丽双三人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我们对这三名队员的潜力挖掘不够。目前王海慈表现出了良好的态势,但是王奕臻和王海慈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4.冲击力:网球队是一个流水的衙门,推陈出新、优胜劣汰是其赖以生存的“粮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新生队员对这支队伍的冲击力不够,尤其是王海慈、王丽双组合。
5.管理机制:目前我们队伍采取的是优胜劣汰、能者上,但似乎在队里训练的队员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反而退队的队员显得更悠然自得。如何使在训的队员更具优越感、如何使他们更有动力训练而不是单纯的完成训练次数等。
6.队员理论:目前我们的训练只是局限在训练场上,以后应该不定时的给队员渗入网球理论知识,用知识去武装、靠实战去检验才是提高之道。
7.资源利用:目前还没有和杨凌网校建立资源联系,两支队伍的交流必能刺激队员,促进互相提高。
七、2014年工作计划:
1.发挥有潜力队员的作用,冲击老队员;
2.加大网球高水平队的科研工作能力;初步开发康复训练的科研项目,更好的服务于的训练;
3.修改学校关于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员的学籍管理办法及奖励措施;
4.继续鼓励队员外出比赛,积累比赛经验;
5.做好2014年网球队员的选聘工作;
6.积极备战2014年陕西省大学生网球联赛、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分区赛及中国龙团体赛的比赛工作;
7.与各个学院建立联系,更好保障队员训练的后勤工作;
8.利用小球馆多媒体科技,组织队员观摩比赛及提高队员理论学习的能力,知识武装、实践检验;
9.加强和杨凌网校的联系,资源共享、友谊比赛、促进提高。
10.做好2014年网球高水平队员第一届毕业生的工作;开发体育部关于网球高水平队的网站。
总结2013年的工作发现,我们的队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管理还不够完善,相信在学校及体育部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教练员和队员一道成长,使我们的网球事业可以走的更快、更远。
第五篇:贵州大学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规划
贵州大学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教学、训练质量和竞技水平,明确今后运动队工作思路,整体推进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规划。
一、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指导思想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学校党政的决议、决定,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拓宽人才培养路径。
2.以学校校训“明德至善,博学笃行”为指导,不断学习和深化认识,积极转变观念,用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办学活动。
3.落实“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强化教学,推进科研,建设特色。
4.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运动训练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体育竞技水平,扩大学校在国内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二、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大、中、小学网球教学、训练与科研,具有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2.模式定位:以教育为根本,以训练为中心。
3.层次定位:以本科教学、训练为主。
4.服务定位: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我省的文化教育事业建设服务。
三、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目标
1.场馆设施建设:北区网球中心建成后,促请学校在场馆建设中一并配套安排相关教学、训练设备和设施。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的整体布局规划,合理修建一定数量的室外网球场。改造蔡家关校区和南校区现有网球场,优化配套设施,充分保证网球教学、训练和竞赛需要。
2.网球师资建设:在形成年龄、学历、职称、学科合理结构的同时,着重提高教师学历和增加高职称教师人数。近三年内,网球教练员和教师总人数力争达到10人左右,争取两年内引进博士生(或高级教练员)1人、硕士生1人,力争在两年内培养1名正教授,2名副教授,培养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1-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数力争达到教师总数的30%。
3.招生工作目标:执行学校的招生指标,在努力完成招生任务的前提下,争取逐年发展,协调男、女运动员的数量比例。
4.训练工作目标:力争一年内使运动员达到省内高校顶尖竞技水平,三年内组队参加全国性网球比赛并获取名次和奖牌。
5.学习、就业工作目标:保证运动员再读、在训比例达90%以上,外语和计算机平均过级达到学校要求,考研上线率力争达到10%,学生党员比例达到或超过10-20%,学生违纪率降到全校平均水平,就业率力争达到全校平均水平。
四、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校上下应紧紧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和业务工作的实际,居安思危,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尤其是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要充分发挥带头与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形成人人关心、参与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2.针对各项目标,采取相应措施
(1)改善场馆设施条件方面,紧紧配合学校的安排,加强科学论证,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各项设施、设备配置完善、效能充分。
(2)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博士)、高职称(教授)或特别优秀的副教授教师;制订并执行奖励办法,鼓励副高职称教师外出作访问学者;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高级别的学术会议;继续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
(3)教学、训练工作方面:教学方面,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重新审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学生主体观,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各门专业课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教育,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
励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训练方面,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更新训练理念,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做到“整体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适时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丰富比赛经验,提高竞技水平,为学校赢得荣誉。
(4)在科研工作方面:营造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教练员、教师的科研意识,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对训练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实现良性互动。积极组织教练员、教师项目申报和成果请奖工作,以项目建设带动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拓展和深入。
(5)在学生工作方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优化学生成才环境。建立健全教练员、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制度,加强对运动员的指导和考评。加强法制校纪和文明诚信教育,加大对宿舍管理和对特殊学生管理的力度,严格文化课考勤制度。加强对党的知识的宣传,引导优秀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广泛宣传就业形势,加强学生就业应聘能力培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
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