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活动中科学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3 05:0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区域活动中科学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区域活动中科学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幼儿区域活动中科学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

《幼儿区域活动中科学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相关文献学习材料之二

实验教师:吴爱平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纲要》 的颁布,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 革命性的转变,《纲要》 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 的活动,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并深获幼儿教师的喜爱。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径之一。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说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话” 中获得发展,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工具,是幼儿的第一本书。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研究目标:

1、丰富区域活动,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环境” 的教育课程。

2、研究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形式和组织策略,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价值、功能。

三、研究内容

1、如何通过投放材料使活动区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率?

2、研究投放材料的来源、种类。

3、研究材料的数量、调换时间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四、研究范围和对象平湖市实验幼儿园中班全体幼儿。

五、研究过程:

(一)确立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依据。

1、围绕幼儿的生活、兴趣投放材料。

2、结合主题活动投入相应的材料。

3、结合班级特点及幼儿活动需要投放活动材料。

(二)材料的分类和收集

1、材料的分类: 将材料分成成品材料、自 然材料、废旧材料。

2、材料的收集制作。通过家长和幼儿收集、教师引 导收集、制作。

(三)材料在活动区中的投放。

1、注重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使材料与孩子阶段发展的目 标相一致。

2、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要兼顾个别 差异,避免一刀 切。

3、投放的材料丰富且功能多 样性。

4、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补充材料。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提高了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此项课题的实践研究,幼儿对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更浓厚了,参与活动的时间更持久了。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丰富多彩的材料不仅提高了 了 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材料满足了 他们的操作欲望,使他们感受了 成功的喜悦,因此,不再出现那种幼儿中途更换区角的现象。

(二)进一步培养了 幼儿的探索精神。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操作材料,创设启发性的操作途径,引导幼儿观察一些相同材料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现象和变化,这也就大大满足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增强了 幼儿参与活动的规则意识。随着各项规则的不断完善,幼儿们也逐渐养成了 有条不紊地积极投入活动区活动的习惯,在活动中他们习惯了 有序提取材料,现在每次区角活动结束后,老师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地收拾,整理材料,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真正体现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项能力得到发展。研究方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方案平湖市实验幼儿园中班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纲要》 的颁布,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 革命性的转变,《纲要》 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不但关注各年龄段幼儿共同发展的轨迹,更关注的是幼儿的个体,关注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每个幼儿的特质,认可每个幼儿的个性。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并深获幼儿教师的喜爱。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径之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在活动室中划分若干区域,创设尊重个体差异,关怀每个孩子的环境,通过提供、控制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亲身体验的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说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话” 中获得发展,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工具,是幼儿的第一本书。不同的材料会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其不同的教育价值。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我园是一所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区域活动的开展,并将此作为园教研重点,在小班时我们开展了 以“主题教育在区域活动中渗透” 为重点的教研活动,通过一年的学习、研究,尝试并积累了 一定的教科研经验,同时我们发现,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关键。我们也深深意识到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更新,怎样有效地利用“环境”这一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还有待于开发。我们将结合实际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

1、进一步丰富区域活动,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环境” 的教育课程。

2、研究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形式和组织策略,发挥区角活动的价值、功能。

3、探索创设具有科学特色的教育环境,研究材料投放在美工区、生活区、探索区、操作区等环境中的教育暗示作用,初步形成区域特色。研究内容: 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为依据,以多元智能理论、蒙台梭利教学法为指导,以“完整儿童” 为目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进行研究:

1、材料的投放与目标相结合。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要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紧相连,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之中,这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即在材料投放时,教师要针对当前各领域的具体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

2、材料的投放与幼儿年龄相结合。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要把握本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考虑材料对本年龄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

3、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递进性。(1)材料的投放应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因材施教。(2)根据幼儿操作的熟练程度,不断调整难度,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

三、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以行为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以个案研究法、等手段。

1、行为研究法: 研究幼儿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针对幼儿实际操作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充分了 解有关情况,不断提出问题,及时总结分析,充实或修正方案。我们将采用单个教师的教育行为研究和协作性的行为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相互反馈功能,从而使研究的价值增生。

2、观察法: 我们将深入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观察分析幼儿对材料的反应;捕捉幼儿的兴奋点;积累幼儿智力、语言、情感、思维、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性资料。

3、个案研究法: 选择典型的、代表性的个案,研究各个体能力、个性品质、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四、研究对象。中班年纪组。

五、课题的组成 由中班年纪组的老师组成本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小组人员如下: 组长: 沈妤(策划、管理)副组长: 薛燕(指导)组员: 王海、刘亚平、过燕、张磊(调查、收集资料)

六、研究的优势。我园是一所省示范性幼儿园,具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每个活动室都非常宽敞,有利于区域活动的开展。同时我们教研组拥有一支科研积极性高,具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教师中 100%为大专学历,并都在参加本科自考,有四名教师的课题研究在市、县获奖。

七、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04 年 5 月——8 月)

1、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课题组成员培训。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第二阶段: 运行实施阶段:(2004 年 9—2004 年 12 月)

1、加快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1)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多元智能理论、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学习培训。(2)收集、学习有关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2、组织教师开展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情况的交流。

3、通过研究、比较材料在不同的区角进行不同形式的投放的差异性变化,利用观察法记录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总结。

4、作好阶段性小结,调整下阶段的工作。第三阶段: 总结提高阶段(2005 年 2 月——6 月)

1、根据调整的计划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收集各类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2004 年 5 月主体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实践研究平湖市实验幼儿园 沈妤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随着新《纲要》 的颁布,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 革命性的转变,《纲要》 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 的活动,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并深获幼儿教师的喜爱。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径之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在活动室中划分若干区域,创设尊重个体差异,关怀每个孩子的环境,通过提供、控制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亲身体验的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说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话” 中获得发展,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工具,是幼儿的第一本书。不同的材料会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其不同的教育价值。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二、研究的预期目标

1、丰富区域活动,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环境” 的教育课程。

2、研究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形式和组织策略,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价值、功能。

三、研究内容

1、如何通过投放材料使活动区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率?

2、研究投放材料的来源、种类。

3、研究材料的数量、调换时间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四、研究范围和对象平湖市实验幼儿园中班全体幼儿。

五、研究方法

1、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中班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不断调整各活动区的内容,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2)教师采用观察法,认真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调整、补充材料。

2、时间: 2004 年 5 月——2005 年 8 月

六、研究情况简介(一)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依据。

1、围绕幼儿的生活、兴趣投放材料。幼儿是活动区的主人,因此,创设活动区投放材料应从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出发,区角的内容应追随幼儿的经验与发展。玩沙时意外地发现有几个孩子的兴趣不在玩沙上,而是在沙里寻找着各种各样的宝贝——贝壳、石头,并且小心地将之藏起来,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 一个区域“好玩的贝壳、石头”,将孩子们找到的贝壳和石头摆放在一起,孩子们比较着贝壳和石头的不同,述说着原因。家长和孩子们将从海边带回的各种贝壳带来,幼儿园装修时留下的形态各一的鹅卵石也不断充实着这个区域,孩子们在这区域里流连往返,摆弄着贝壳、石头,装饰着贝壳、石头,“好玩的贝壳和石头” 成了孩子们一直喜欢的区域。

2、结合主题活动投入相应的材料。新课程的实施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的,特别强调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创设能满足儿童各方面发展需要的教育性环境,是课程实施必不可少的条件。新课程每个主题目标、内容后面都对环境创设提出了 具体的要求,特别是活动区的设置、材料的投放的要求更具体全面,可见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主题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我们根据具体的要求,在每个主题活动中调整区域活动的内容,投放材料,并设置重点区,关注重点区。如: “绿色家园” 主题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大量废旧材料及废旧材料制作品,以美工区为重点区;“爸爸妈妈真好” 主题活动中,我们以角色游戏区为重点区,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中材料的再次充实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父母职业的辛劳,产生了 关爱和感谢父母的情感;在春季的几个连续的主题活动中以自然角为重点区,自然角里一直引发幼儿观察、记录的兴趣,在种植、饲养过程中学会了关心、爱护小动物。

3、结合班级特点及当前的热点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我们中班年纪组在小班活动总结时得出各类活动的开展对孩子能力、自信心等方面起着不小的作用。所以在开学初各班老师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又在中班家长会上发动家长的资源,征询每月的重点活动,制定出活动计划,并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投放相应的材料。开学初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孩子们对奥运会还记忆犹新,各班都创设了“雅典奥运会” 专栏,从奥运会这一话题出发,9、10 月开展了我是奥运小选手活动,各班的午睡室里摆满了孩子们带来的自行车、滑板车等,赛车比赛、30 米快跑比赛增强了 孩子们的体质。中班年纪组的“故事宣讲团” 活动使孩子们喜欢上了 阅读,看: 每天的午餐后,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地在边看书边讲故事,在为去姐妹班讲故事而努力,孩子们阅读能力得到了 提高。“飞行棋比赛”、“拼图比赛” 使孩子们在合作中提高。(二)材料的分类和收集

1、材料的分类 我们将投入到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分为三大类: 成品材料、自然材料、废旧材料。成品材料: 以积塑、积木、穿线板、拼插板为主以及幼儿动手操作材料.自然材料: 比如石子、布、树叶、贝壳、稻草、种子、纸杯、豆类、吸管、小铁丝、毛线、木块 植物的果实树叶等.一些垂手可得的自然材料, 并能根据材料特点出发加以利用。废旧材料: 各类纸盒、饮料瓶等,以及各区角的自制材料,合理地设计活动材料,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2、材料的收集制作 途径一: 通过家长和幼儿收集 发动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各类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知识面的材料等。途径二: 教师引导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活动区材料主要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途经三: 制作。(1)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如: 拓印的纸币、手工作品、拼图等。(2)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的: 布制作的点心、纸盒建筑等。(3)教师制作的: 各类学具、教具。(三)材料在活动区中的投放。

1、注重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使材料与孩子阶段发展的目 标相一致。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活动区游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如何有计划、有目的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投放之中,一直是我们研究探讨的重点。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以及课程(主题或领域)的需要来拟订区域目标,并有针对地投放蕴涵教育目标的材料。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把握本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考虑材料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基本适宜性,并以本班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同时,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即在材料投放时,教师在了 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必须要对本班幼儿的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

2、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要兼顾个别 差异,避免一刀 切。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也就是指材料的“细化”。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要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 的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识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同时教师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照自 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 己的材料,用自 己的方法愉快地投入活动。如:中班排序活动,教师可提供不同维度的多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能力弱的幼儿可挑选只按一维特征进行排序的材料,如按回形针的颜色排序;能力中等的幼儿可选按二维特征进行排序的材料。又如: 中班的“玩磁铁“游戏,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也是精心考虑细化分解的,在幼儿操作之初,教师提供各种可实验的材料,让幼儿吸一吸,哪些能吸住,哪些不能吸住并进行分类;接着教师提供的材料是让幼儿运用磁铁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更快地找到小沙里的铁钉,如何取出可乐瓶中的回形针等。这样让幼儿在自 己的操作摆弄中,不仅了 解了 磁铁的性能,而且也发展了 他们的思维。由于我们在每一个区角考虑到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兼顾个别差异,因此每到区角活动时间我们的孩子总能在众多的区角中找到自 己发挥的场地,总会在活动过程中看到他们成功喜悦的表情,随着活动开展的层层递进,孩子们的能力水平也相应提高。

3、投放的材料丰富且功能多 样性。幼儿在活动中乐意选择灵巧、形象、能反复摆弄的材料。故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注意考虑材料的特征,多提供牢固、易于变化的一物多玩的材料;材料投放的数量要根据幼儿活动的特点灵活而定。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对于幼儿喜欢玩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以免发生争抢的现象。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的材料可以一下子都投放出来,给幼儿大量选择的机会,有的则要按照难易分批进行投放,让幼儿通过练习都有不同程度地进步。活动区内的材料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以数学活动区投放的材料为例,我们将扩展幼儿数学经验的材料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提供充足的、专门为幼儿接触数学而设计的教玩具。是专门为幼小孩子接触与学习数学而设计的,带有一些传统与经典意味的现成的教玩具。例如:数字长棒、各种图形板、分类盒、数字串珠等。(浙幼师校工厂提供的适合各年龄的数学教具)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自 己设计、制作一些情境性强,学习内容指向明确的数学教具。(2)挖掘让孩子感到亲切的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如孩子外出郊游捡回来的树叶、花瓣、石头,主题活动中带来的各类种子、废旧的瓶子、盒子、纽扣、纸杯、小勺等各种生活用品,都是天然的计数、分类、做式样的好材料,都成为了 孩子探究、感知数学概念的把玩不厌的材料。日 历、月 历是幼儿理解时间的顺序性、不可逆性等等的天然工具。每天天气情况的记录积累下来的数据(日期、气温、天气情况等),可以用来让幼儿感知时间、温度变化。(3)让孩子接触和体验成人用的真实的数学工具。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些这样的材料,如: 尺(卷尺、直尺、三角尺)、秤、天平和砝码、大小不一的量杯、各种计时工具、计算器等等。让幼儿在好奇中产生探索的愿望,并在探索中发现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材料的同时,我们也比较注重材料的功能多样性,使同一材料实现不同的教育目 标。例如: 在“点心区” 我们提供了 各种小豆子,这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豆子,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点心” 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根据这些豆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来进行排序和分类。提供丰富而多样的功能材料,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同时也使幼儿在与众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充分运用自 身 的各种感官,通过看看、听听、试试、比比、想想中提升思维能力,理解事物的多样化,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和发展。

4、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补充材料。教师在设计区角活动内容,投放操作材料时,总是通过观察幼儿和投放的材料的互动过程获得信息。当出现问题时,就需要从教学目 标、幼儿发展水平和材料对幼儿和目 标的适宜性等三个角度考虑问题,获得三方面的评价综合信息,目 标是否合适? 孩子是否喜欢材料? 材料与教学目 标是否匹配? 并且通过与孩子的谈话,了 解感受和体验,决定下一步的做法: 是降低要求? 是增加材料的操作难度层次? 还是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同一难度的另一个活动以满足他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活动材料。

四、研究成果(一)提高了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此项课题的实践研究,幼儿对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更浓厚了,参与活动的时间更持久了。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丰富多彩的材料不仅提高了 了 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材料满足了 他们的操作欲望,使他们感受了 成功的喜悦,因此,不再出现那种幼儿中途更换区角的现象。比如: 在“表演区”,由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适宜的表演的服饰,道具[有许多是幼儿自己制做的],因此,在这一区角的孩子总能玩出一些新的花样来,他们会时装走台、会演话剧,会开演唱会等等,他们再也不会因为枯燥乏味而中途离开。从幼儿参与其他区角活动记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参与活动的时间不断延长。(二)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操作材料,创设启发性的操作途径,引导幼儿观察一些相同材料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现象和变化,这也就大大满足了 幼儿的操作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 在科学区,为了 让幼儿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了 解磁铁的特征,我们所提供的材料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是让幼儿吸一吸,分一分,接着让幼儿运用磁铁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在材料的提供上就体现出难,易层次,即遵循适度,新型的原则,以旧经验为基础,出现新的材料,调动了 幼儿的求知欲,从而更激发了 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那些能满足幼儿兴趣,爱好,需要的材料就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面对那些他们即熟悉又有挑战性的材料,他们更能按自己的习惯,能力来尝试活动,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规则意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区角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如果没有规则的暗示,往往会出现材料杂乱,无序的状况。因此在每一个区角,我们都设置了 相应的材料提放和使用规则。例如:(1)固定物品的取放处,让幼儿知道,参与每人活动该到什么地方取材料,便于幼儿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活动。(2)在一定的区角内活动,即可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又可在自己的活动区内更宽松地玩各种事情。(3)根据每个区角活动的特殊性,制定一些相应的规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各项规则的不断完善,幼儿们也逐渐养成了 有条不紊地积极投入活动区活动的习惯,在活动中他们习惯了 有序提取材料,现在每次区角活动结束后,老师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地收拾,整理材料,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真正体现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项能力得到发展。

五、思考与体会(一)让材料充分发挥作用,与幼儿真正互动。皮亚杰提出: “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幼儿园区域中的材料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们要注重材料投放的数量、空间的摆放、更换的时间等,要善于欣赏和观察孩子,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对材料兴趣的变化和发展。熟悉了 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幼儿自主学习的自然物质材料。让孩子主动参与自制自选材料的准备、投放,让孩子和材料真正地互动。(二)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游戏材料。在选择活动材料时,无论是自制还是现成的,只要材料的特征和功能适合需要,幼儿就愿意选择。可见现成材料还是自制材料,并不影响幼儿的活动。只要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体现幼儿能力差异的自制活动材料,就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为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家长共同制作一些生动形象、操作性强、功能较多的材料,提高幼儿游戏区域的质量,这样既节省了 资金又发展了 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三)家园配合共促发展。家长工作是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家长的配合。旨在通过家长的参与,让他们知道废旧物品有再使用价值,并能积极帮助幼儿园收集材料,教育孩子做个有心人,关心集体,保护环境。同时还增强了家园的密切联系。结题证书相关论文: 区域活动中数学材料的投放艺术平湖市实验幼儿园 沈妤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是教师在活动室中划分若干区域,创设尊重个体差异,关怀每个孩子的环境,通过提供、控制材料,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让幼儿自 主选择材料,自 主自 发地开展亲身 体验的活动。使孩子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的学习。活动区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形式,让教育更适合幼儿发展的可能性,更适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活动过程的差异,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需要。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说明:幼儿学习数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操作,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数”、“形”、“序” 等结构关系。实践证明,材料是操作的物质支柱,为幼儿设计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尤为重要。因而建立一个数学学习的外部环境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从而积累有关的表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区域活动正具备这一条件,让孩子在自 己喜欢的区域活动中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和有质量的问题,并且能从不同的方向去认识它们,从而启 迪孩子的思维。如何让幼儿在开放自 由的环境中轻松愉快的进行数学学习? 如何合理地综合地将学习区与游戏区以及幼儿的日 常生活相结合来为幼儿数学教育服务?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日 常教育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幼儿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 己的合适的环境,让幼儿在自 己喜欢的区域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使孩子从幼儿期就开始积累创造的才能,这将对幼儿日 后的学习和一生的成长起到长期的积极效应。

第二篇: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投放材料和活动

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投放材料

和活动

(一)、(二)

活动

(一)喂小动物

小动物制作方法:

用塑料瓶做成小动物,贴上眼睛、嘴巴。然后,再用剪刀在鼻子下边给塑料瓶剪一个小洞洞,做小动物的嘴巴,再用花布妆饰一下,小动物做成了。喂小动物的食物:

这也是一个区域活动的投放材料。把废旧的彩纸,剪成又小又短的小纸条,让幼儿搓成小虫子,放在小碗里,然后在碗里放上小勺子,准备喂小动物用。喂小动物:

幼儿抱着小动物,一边和小动物说话,一边用小勺喂小动物。在喂小动物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勺子一次只能舀一个小虫子给小动物吃,不能多也不能多也不能少,还要注意不要把小虫子掉在地上,也不要给小动物弄脏了衣服,当然,也就是不能丢在小动物的身上。

通过“喂小动物”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生活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

(二)给狗狗喂食

狗狗的制作方法:

给长方体的大奶盒戴上狗狗的头饰(没有嘴巴),再在头饰下边用剪刀剪一个像舌头一样的弧形,把剪开的弧形纸往下折平,压一下,做狗狗的舌头;那上边的弧形洞洞就是狗狗的嘴巴。

狗狗的食物制作方法:

用废旧的报纸团成团(纸团适当稍大点),然后用即时贴包装一下,狗狗的食物做好了,放在篮子里,准备喂小狗狗用。

喂小狗狗:

小狗狗的食物放在离小狗狗2米远的地方,还要在放食物的地方画个圆圈,来固定喂狗狗的“饲养员”所处的位置,喂小狗狗是要注意,只能站在圆圈里把食物投向狗狗,投到小狗狗的嘴巴里为胜,看谁投的多。

第三篇:大班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摘要】区域活动(如科学区、数学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区域材料投放是否合理,对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投放得好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能力,投放得不好,效果则相反。因此,本文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学习性区域的材料进行了策略性地投放,以有层次、有系统地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 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47-02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因此,教师需投放能激发幼儿兴趣又能提升幼儿能力的材料。如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同时又让幼儿怀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对大班幼儿学习性区域中的材料进行了选择性投放,如数学区、科学区。

一、大班幼儿学习性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在目标表述上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向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针对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自主游戏、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备受关注,并一味地追求区域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可操作性等等,但同时忽略了幼儿与所投放材料的有效互动。如:1.追求材料的丰富性,忽视了材料的适宜性与挑战性2.追求材料的多样性,忽视了材料的层次性、系统性

二、大班学习性区域材料投放的调整策略和实施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通过教师的观察等,本着让幼儿学会自主学习,同时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对大班幼儿学习性区域材料的投放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实践。

1.数学区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因此,教师可提供高结构的数学游戏材料。同时,为满足幼儿能力差异及能主动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我们把同个内容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

如:关于10以内数的分成(分穷尽),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操作表,以拉开能力层次。以数字8的分成为例:

(1)纵向记录表,表上显示总数8,表格左侧纵向依次排列数字1―7,右侧纵向依次为空格。幼儿完成右侧对应数字的填写。

(2)纵向记录表,表上显示总数8,左右侧纵向各显示7个空格(对应)。幼儿完成左右侧对应数字的填写。

(3)纵向记录表,表上显示总数8。幼儿自由完成8的分成。

通过一系列的分成练习,幼儿逐步掌握了分成的技巧,并能在教师不引导的情况下将数分穷尽,还能相对熟练地完成交错的分成,为数的加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说明我们的调整是有效的。

2.科?W区

为让幼儿能深入探究某个现象或某个事物,而不至于只停留在表面,我们也相应地分阶段创设小主题,如第一阶段可研究光与镜子或空气与风,下一阶段可以研究沉与浮等。并根据小主题,确定一个需要完成的终极目标。

三、反思

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1.材料与幼儿操作之互动性

(1)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为了让幼儿能更好更顺利地学习数的加减,为编应用题做准备,我们有意识地在数学区投放了关于数的分成的操作材料,并分成难易程度不同的若干份,以帮助幼儿理解分成的含义。当然,每个区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由易而难。如数学区包括分成、加减、应用题的创编等;科学区,根据幼儿的探究逐步增加材料,通过探究其原理完成科学小制作。教师可选择适当的载体,寻找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或是根据预成的主题背景下的内容,进行延伸。

(2)操作材料的主题性

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教给他“1+1=2”,不但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用什么做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因此,区域材料的投放需具有引导性。

(3)操作材料的结构性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因此,大班学习性区域的活动材料可以以高结构的材料为主。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有具体规则或玩法的材料,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某方面能力的发展。

2.区域呈现方式之整体性

一个区域或不同个区域组合的整个区域,需要一个整体性。因为所有区域的创设或材料的投放都是为了帮助幼儿,但前提是教师要有观察,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果地支持、帮助、引导幼儿。所以,教师还需要全面掌握每个区域时间段幼儿的整体活动状况。

3.教师指导之有效性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以观察为主,并给予足够的支持,最后才做适当的引导。由于大班幼儿在理解分析问题上有了一定的经验,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因此,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是教师判断使用指导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大班幼儿主要以教师的间接指导为主。一方面针对操作材料,需通过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及反馈及时进行更新或提升。

皮亚杰指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而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探索为幼儿学习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幼儿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幼儿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秦屿中心幼儿园 马丽仙

内容摘要:

幼儿园《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往往通过游戏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去体验生活中的事物,发挥他们的想象,发泄他们的情绪。而区域活动正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具有相对的宽松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科学区是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活动区域,它能开发幼儿潜能,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探究需要,是最受幼儿欢迎的区域之一。

关键词:科学 区域 活动材料 投放

依据“相对独立安静、延伸户外、临近水源电源、有足够的操作面、方便储存”等原则,可利用走廊、盥洗室、活动室创设开放的活动区域。我们现在临近阅读区旁相对安静的空间,利用开放性的橱柜,割出一定的空间为科学区。材料是开放的,幼儿可以随时取放,并在科学区中提供桌面较宽的操作台,使幼儿在探究时避免相互碰撞及仪器工具所造成的危险。在宽敞的走廊上,设置了观察角,陈列各种动植物,幼儿可以随时观察记录其生长变化。将实验角搬入盥洗室,幼儿可以探究虹吸、水的压力、纸会吸水、沉浮等现象,在探索中幼儿没有压力和负担,玩得开 心极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科学的奥秘。材料是幼儿活动场所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科学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提供。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教育功能,我们要制作出可供幼儿操作探究的活动材料。在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材料蕴涵自我教育价值,能让幼儿独立探究。在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上,我们注意选择一些不需要教师更多帮助的,具有自我教育价值的材料,如按图示独立完成的材料,看着说明书操作的材料,可以反复尝试的材料等。幼儿可以不断反思错误,反复尝试,获得经验,这样幼儿在科学区中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也能独立操作探究。

在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上,老师们可以多放一点心眼,看看能否通过一些小图片或小卡片的提示,让幼儿自己来发现、总结游戏的玩法,尝试根据图片提示内容自主地进行游戏,而不是光靠老师介绍、讲解游戏的玩法。例如我班的“趣味编织”游戏,我们将一些数学方面的概念,如按数字进行排列、按点进行排列、从细到粗的排列、颜色变化的排列、图形间隔规律的排列等等内容记录在长纸条上,请幼儿按照各种不同的规律在小鱼身上进行纸条的编制游戏。如果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小图片,上面画一些排列要求的指示图标,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进行对应的排列编织,这样孩子们在自己发现、自己总结、自主探讨、尝试中习得的经验才是他们自己的经验,这样的游戏才是有效而有趣的游戏。

二、材料富于变化,能让幼儿喜欢探究。

材料多变,能促进幼儿从变中去探索。例如,在集体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不少材料,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让滚动的小球站稳。活动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这一内容中,于是教师拓展了材料的内容,除了提供的纸、盒、积木、扭扭棒之外,还提供了橡皮泥、双面胶、尺等等。因为由于有了相关的操作经验,他们会主动地运用多种材料发现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幼儿们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如,当一些孩子们在比较沉浮的时候,教师提供的一些辅助材料又促使发展较快的孩子探索怎样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在让孩子玩“称一称”的玩具时,我投放了天平称、电子秤、秤杆,以及用于称量的物体如黄豆、玩具、珠子,刚开始让孩子一一学会使用这些称量工具,当孩子会使用称量工具以后,让他们分别用不同的称量工具称相同的物体,或者用同一个称量工具称不同的物体,并加以比较,让每一位孩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可见提供丰富多样可以激发幼儿大胆探索和尝试,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因此,多样性的材料对幼儿的探索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材料形成系列,能让幼儿持续探究。

为了能使幼儿的探究活动真正深入有效地进行,我们在材料的设计上尽量考虑能形成系列的活动。如“有趣的磁铁”“平衡的秘密”“快乐转转转”“玩水系列”等,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频繁的 个体操作中针对某个科学现象做持续、深入的探究,以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科学现象的兴趣,并有助于拓展幼儿探究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学习电主题时,我投放了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后,我鼓励幼儿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刚开始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去玩这个玩具,他们基本上掌握了连接的简单方法都能让小灯泡变亮了,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去玩这个玩具的小朋友逐渐减少了,于是我在科学区第二次投放材料时,又增添了一个型号不一样大的电池,和一根同样长度的导线和一个相同度数的灯泡,又激发了孩子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实验前,我引导孩子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我拿出了一节5号电池和一节1号电池,问:“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两节电池使小灯泡发出来的光会是一样的吗?”一凡说:“是。”吴守润说:“不是,大电池发出来的光更亮。”很多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我同意。”我说:“谁来说说为什么?” 吴守润说:“大电池的电量多,小电池的电量少。” 乐乐说:“我同意。”芸舒说:“我也同意。”这时,多数小朋友都举起了手,同意吴守润的观点,只有两个小朋友支持一凡的观点,孩子们大胆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说:“电池大小不一样,发出来的光到底是不是一样亮的呢?请小朋友到科学区试一试就知道了……” 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很快地与材料互动起来了,开始了新的探索…… 在活动的第二阶段,幼儿通过操作会发现,电池大小与灯泡亮度的关系,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调整其它两种材料,但是,要注意变量不宜太多,要让其中的一种材料成 为变量,比如:调整电池的数量或改变灯泡的度数,幼儿会发现:电池的多少或灯泡度数的大小,会改变灯光的亮度。

在多年的工作尝试中,我更加懂得了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在材料投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考虑幼儿的年龄、考虑幼儿的差异、考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足够恰当新奇喜欢的材料,让活动区真正成为孩子的自由天地,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区的空间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从而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福建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幼儿教育》教师版2005年第10期 4.百度文库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

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如结合《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题活动,围绕“让幼儿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体验过年的忙碌、热闹,参与新年的准备活动”这一活动目标,在社会性活动区域——超市里,为幼儿提供大量红色包装纸、纸卡和各种礼盒等,让幼儿通过在超市里的加工、分类、采购和互赠等活动,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目的。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动。例如,给幼儿几架飞机模型,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找一找有几扇窗几个轮子,有些什么不同,这并不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飞机模型中的门、窗、轮子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飞机,就是一种探索活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三、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社会性区域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大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开展系列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四、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哪怕是平时最不善于交流、沉默寡言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自信地操作、自主地交往,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这也是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已经做好的成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语言区无人问津了,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语言区域里的图书因投放时间长,造成破损严重和内容陈旧。于是,教师动员幼儿把家里的新图书带到幼儿园一起分享。同时,根据近期主题目标有目的地投放一些用于幼儿查阅资料的科技书籍。果然,语言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非凡,孩子们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绍自己的新书,并时常光顾新到的科技书籍。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五、不断替换和更新材料

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观察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主题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如在“春夏秋冬”的主题小活动“秋”这个小主题活动中,我投放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树叶、画有秋天植物的轮廓图、水粉颜料、毛笔等。刚开始,幼儿对印树叶很感兴趣,涂上颜料拓印在纸上,再贴上各种画好的水果,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的幼儿也越来越少。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们投放了新的活动材料:小材料筐、皱纹纸、扭扭棒、报纸、毛线等,幼儿对新材料产生了兴趣,有的用蜡笔描画树叶,有的用皱纹纸粘贴,有的把毛线剪碎粘贴成秋天的花。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用树叶粘贴、添画出了富有童趣的动物、人物、房子等各种画面。

六、提供有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

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和幼儿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提供相应的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如在“春夏秋冬”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根据季节特征找出相应的季节画面,能力差的幼儿根据画面区分春夏秋冬,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认识的字进行区分。

七、提供可以与幼儿互动的材料

材料一般蕴涵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与物体相互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有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我们在探索区增加了“沉与浮”的实验,并为幼儿提供了纸、回形针、玻璃、橡皮泥、铁块、海绵、橡皮、木头等材料。幼儿在自己动手记录和探索中,发现有的沉的东西可以让它浮起来,有的沉的东西可以让它浮起来,这引发了他们对沉与浮的兴趣。再如,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两个粗细一样的杯子和两个粗细不一样的杯子。幼儿在反复玩倒水的游戏中发现:一样多的水在粗细不同的杯子里水位的高低不同;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里的水看似不一样多,倒进相同的两个杯子里却是一样多,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了解了液体容积守恒的概念

总之,作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角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下载幼儿区域活动中科学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区域活动中科学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幼儿益智区域材料的投放

    谈幼儿益智区材料的投放 潘德兰 益智游戏灵活多样,能开发幼儿潜能,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之一,但益智区的创设相对又是比较难的,投放什么材料?这些材......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活动中,幼儿在情感和经验上获得快乐和满足。有教师提供相......

    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材料投放

    教学活动延伸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材料投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为儿童提供多种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皮亚杰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合集五篇]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摘要: 区域游戏是幼儿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以个别化或小组的方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与实施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

    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章丽丽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并且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一个游戏活动。活动中,幼儿在情......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作者姓名: 王建婷 工作单位:大武口区幼儿园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文明北路文汇巷10号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

    在区域活动中开发幼儿陶艺教育的研究.

    “在区域活动中开发幼儿陶艺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红东幼儿园朱薇 我们在课题《陶艺教育与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深化课题,拟订了新一轮课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