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文化文物基本情况(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5:5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威市文化文物基本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威市文化文物基本情况》。

第一篇:武威市文化文物基本情况

武威市文化文物基本资料

一、现已查明和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1029处。其中:复查539处,新发现490处。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第一批: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第四批:武威文庙

第五批:白塔寺遗址、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 第六批:瑞安堡、汉、明长城遗址

第七批: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旱滩坡墓群、西宁王和高昌王墓、海藏寺、圣容寺

2、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

3、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2006年公布)。

二、馆藏文物49014件(套)。其中:国宝文物3件(铜牦牛、木缘塔、仪礼简)、一级文物176件、二级文物366件、三级文物767件。

三、博物馆、纪念馆11个

1、已免费开放8个: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市西夏博物馆、凉州会谈纪念馆、古浪县博物馆、古浪县烈士陵园纪念馆、天祝县博物馆、民勤县博物馆、民勤县防沙

国家级保护项目名录传承人5名。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2项。省级保护项目名录传承人13名。

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3项。市级保护项目名录传承人67名。

4、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79项。

十一、农民文化大院、民间自乐班

1、农民文化大院49个。其中:凉州区47个,天祝县1个,古浪县1个。全省先进农民文化大院3个:凉州区四坝乡北仓村、古浪县大靖镇西关村、天祝县石门镇大滩村。

2、民间自乐班318个。其中:凉州区115个,民勤县74个,古浪县84个,天祝县45。

十二、乡村舞台

截止2014年底,凉州区70个,民勤县28个,古浪县101个,天祝县45个,合计244个。

第二篇:文化文物旅游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文化文物旅游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局全面贯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文化兴耀”战略,扎实开展“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作表率”活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住机遇,扎实开展“抓创比作”活动。

今年,是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兴耀”战略的关键一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精神,积极实施“文化兴耀”战略,围绕中心工作,建立了领导包抓联点负责制和检查监督机制,把“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作表率”活动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和动力。一是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结合文化文物旅游工作实际,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文化文物旅游系统“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作表率”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我局2012年“抓创比作”工作的思路,确定今年各单位的大事实事、重点项目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就开展“抓创比作”活动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二是围绕“文化兴耀”战略,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系列学习讨论活动,制订了学习制度,为每个干部职工配发了笔记本,指定了学习篇目,要求各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要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事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及“文化兴耀”战略的高度,扎实的开展学习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写学习心得体会186篇,共举办学习专栏6处22期,特别是近期组

馆举办元宵节灯谜晚会和元宵节社区广场表演,在区宣传文化中心举办元宵节电影晚会。把我区春节文化活动掀向了高潮。二是《周末群众小舞台》创特色。我局在文化馆综合活动室设立了“周末群众小舞台”固定演出场地,由文化馆负责组织报名,群众自发组织文艺节目开展演出活动,周周评奖,月月评奖,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一方面活动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发现培养我区文艺人才和文艺骨干,壮大文艺队伍。现已演出“五月秦韵”、“六一少儿文艺”等专场10余场,并录制一期在电视台播放。三是文化活动促宣传。通过文化活动来宣传耀州,提高知名度,3月20日,我区组织陕西省美术家协会20多位省内著名美术家来耀采风创作,王西京、吕俊涛和、范华、刁呈健等纷纷为耀州泼墨留作;3月23-24日,中宣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永生一行10余人来耀视察调研,我局举办大型综艺原创节目进行汇报演出,制作文化工作PPT专题影像片,印制《耀州铸辉煌》宣传册及原创文艺作品集锦,扩大耀州宣传;3月9日-15日,举办了耀州区“华原杯”群众秦腔大赛,每晚观看群众达3000多人。围绕二月二古庙会,区华原演艺中心在药王故里组织大型演出活动5场;区文化馆组织我区书画作家,民间民俗艺人30多,在文化馆广场进行非遗技能展示,展出作品100余,幅(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为打造全国著名休闲养生旅游胜地加大宣传。

2、特色文化精品打造增添亮点。一是由区华原演艺中心创编的大型红色秦腔剧《照金这片天》在中央电视台记者随剧组下乡采访后,于1月25日(正月初三)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

(二)文物工作

一是把文物安全作为重中之重,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加大田野文物安全检查力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半年来全区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二是成功举办了“铜川市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全市4个区县及8个文博单位参加了启动仪式,共展出展牌60余块,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3000于份,参观群众达5000余人。通过举办这次活动提高了广大市民对博物馆的认识增强了广大市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三是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文物系统内的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四是按照《耀州古城古民居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我局组织文物专业人员,利用一个月时间,对耀州古城现存的古民居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目前,我区城内现存古民居10家,古树3棵、古城墙现仅存5处遗迹。经区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胜利巷3号等12户保存较好、价值较高的古民居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委托咸阳三木文保古建公司对古民居的现状进行了前期考察,并进行了实地测量,正在制定维修方案。五是文物抢救工程进展顺利,柳公权墓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墓冢加大加固,铺设游览道路及广场1800平方米,建成仿古式管理用房及接待用房120平方米,栽植中槐、雪松等大型景观树160颗;安装景观灯24盏,种植草坪900平方米,安装石香案及香炉各一座,建设内容基本完成,项目总投资350万元。整治后柳公权墓综合环境大为改善,环境更加优美。六是文庙大成殿布展项目目前已全面竣工,5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揭像仪式,并对外

工建设秀房沟薛家寨景观桥、薛家寨服务区、香山假日酒店、薛家寨游客服务区、薛家寨客运索道等工程20多个;孙塬镇、照金镇开工建设了养生馆及药王食府、药王广场二期工程、陈家坡红色景观工程、金光大道绿化及亮化、环卫综合整治、子长路路网及排水等工程,使我区重点景区旅游设施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大幅度提升。

(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半年来,我区加大了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了措施,首先结合我区文化市场工作实际,开展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整治行动、出版物市场整治行动、华原药市联合整治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二是加强了二月二古庙会等特殊时期管理,确保药王山二月二庙会等特殊活动安全、健康、有序的进行,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三是完善机了构设施,投资30万元,建立了全省首个文化市场网络监控平台,通过“净网先锋网络文化管理系统”和“全球眼网络视频服务平台”对全区30余家网吧的营业活动进行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控,提升了全区文化市场技术监管水平和文化行政执法效能,对维护我区文化市场安全、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和保障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帮扶社区(村)近期进展情况

(一)对于包抓的塔坡社区

一是深入塔坡社区摸底调研。我局抽调人员集中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塔坡社区进行调研摸底。塔坡社区辖区内人口2699人,其中文艺骨干20余人,文艺爱好120人。现有一个三十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二是2月28日协助塔坡社区搞好社区院子硬化工程启动

为群众增加了部分收入。随着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从而带动该村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三是年初为田峪村发放文化室锣鼓、秧歌等文化器材1000余件,价值2万余元。四是田峪村开展“一村一月电影放映”活动,今年共放映电影5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

第三篇: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

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地处具有“京师锁钥”之称的密云县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市区近10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古北口在北京东北部与河北省交界处,位居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关塞之一。这里地处燕山深处,潮河自关外奔流而来,由于激流深切在蟠龙、卧虎两山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隘口,是燕山山脉各隘口中地势较为险要的一个,自古即为华北平原通往东北平原、内蒙高原的交通要冲之一。

在中国军事历史上特别是在自西汉以来的军事历史上,古北口的历史地位是其他所有关口都不能比拟的。中国历史上的几千次战争,曾经有几百次与古北口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都说古北口是万里长城上战事最多的关隘之一。有史可查的大小战役即达138次之多。特别是中国的历代大事和著名人物大都与古北口有关。可以说古北口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历史上,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曾多次进攻过古北口,并从古北口进入中原腹地抢掠。在近代史上,也曾有日本鬼子进攻并占领古北口,苏蒙联军也来解放过古北口,更有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争夺过古北口。

古北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衍变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景区内文化古迹众多,故事传奇,不仅有明长城,更有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北齐长城和建于1860年的古御道,1025年的杨令公庙,金、泰和五年(1205)的三眼井,充满神奇传说色彩的七郎坟,193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为纪念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牺牲的抗日将士而修建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古北口民俗展室等大小景观30余处。“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形象的表述了古北口景区独有的景观特色。

伴随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北京市最美丽的乡村”、“京郊特色民俗村”、“北京市大课堂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实验基地”等桂冠又为古北口旅游赋予了新的内涵。

古北口就象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听不完的故事,研究不完的课题。朋友,无论您是初次、还是多次来到这里,只要留心,总会有新的发现。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自南北朝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始修筑长城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长城历史。是明万里长城上自然景观最为壮美、敌楼和城墙形式最富变化的一段,也是经戚继光精心设计、督修的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更是今天唯一一段完整保留了明长城最精华部分原貌、保留了部分罕见的北齐长城及遗址的古长城。1980年末中国旅游总局、文化部、文物局共同组织的长城调查发现自古北口至望京楼的这段古北口明长城,建造的非常坚固、优美,被称为:“我国的第二个八达岭”和“中国长城之最”,引起了国内外各有关方面的关注。1987年,古北口长城作为中国唯一的一段最完整保留了明代原貌的长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原始长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北口现存最早的长城是南北朝北齐修筑的长城,明代重建长城时,根据长城当时的走向和防御要点,保留了部分北齐长城,并对部分北齐长城和关口进行了包砖重修,还建立了数个瓮城、关城、营城,形成了现在“双长城”“城上城”“城套城”“城中城”的奇特景观。总之,古北口长城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造型艺术,在明代一万二千七百多华里的全部城段中是少见的和奇妙的。这段长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一束艺术之花。

古北口古镇

古北口曾是边关重镇,现在已成为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的古御道,从北口到北关瓮城,全长1500m,其中有明清时期存在下来的老铺面房10处,有石桥、三眼井和御封井等景观。

围绕古街还有北口瓮城、老爷庙、药王庙、关帝庙、城隍庙、古戏楼、琉璃影壁、令公庙、玉皇庙等庙宇和景观(目前部分已不存在),形成“一纵四横”的古街。现已被列为县级文物单位的有令公庙、药王庙、吕祖庙、清真寺等。现在的古街仅存一些传统居住建筑,并夹杂了许多居民自改自建的新房,有历史可考的文物古建筑有30余座,是与帝王文化紧密相连的多元文化聚合体。这种古北口独有的古庙宇群落,与长城的驻军文化、长城历史文化、居民生活与民俗文化,以及自然景观紧密融合。

本文由aomenduchang6.net 澳门赌场 提供,转载请注明

古北口镇也因此以“长城怀抱中的古镇”而闻名天下,现为北京地区最后保留下的一个原生态长城怀抱中的历史文化古镇。古北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关口,背有卧虎山、蟠龙山双峰耸立,中有潮河、汤河两水穿过。古北口镇有两个村子,被一条潮河分列东、西两边。过去的“河东村”现在名为古北口村,过去的“河西村”现在仍被人们这样称呼着。

本文由aomenduchang6.net 澳门赌场 提供,转载请注明

第四篇: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2013.3

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省文化资源大市。现已查明和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10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馆藏文物4.8万多件。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雷台、举世无双的西夏碑、中国“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西藏纳入祖国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佛学大师鸠摩罗什“舌舍利”塔和西北特色庄院民勤瑞安堡等名胜古迹,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AAAA级景区4处、3A级旅游景区5个,2A级旅游景区6个,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物遗产保护开发,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着力打造武威文化特色品牌,繁荣发展文化旅游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去今两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共投入8多元,先后实施了文庙、雷台、天梯山、白塔寺、瑞安堡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开发了明清一条街、文化广场、南城门广场等文化旅游休闲场所,建成了商务大酒店、如家快捷酒店、阳光假日酒店等多家宾馆饭店,完成了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凉州植物园、苏武山景区、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天祝三峡等景区扩规提升,开发新建了天乙生态园和沙漠旋风越野基地等旅游景区。市博物馆、市影剧院、市体育馆天马湖、海藏湿地公园等工程正在建设中。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进展顺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深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完成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的行政主体合并工作,挂牌成立了武威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完成了武威市天马艺术剧院国有院团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工作,全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完成了定编、定岗工作,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

三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先后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3个,农家书屋1433家,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4个,村级服务点建设项目1114个,市雷

台汉文化博物馆、市西夏博物馆、凉州会谈纪念馆等8个博物馆,市、县(区)9个文化馆、图书馆,9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实现免费开放,凉州区四坝乡北仓村、古浪县大靖镇西关村、天祝县石门镇大滩村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先进农民文化大院。全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全面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定期开展各类文物安全检查,确保了馆藏文物和田野文物的安全。完成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城乡基本建设工地抢救性发掘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先后出土了一批以陶奔马、西夏马首浮雕、绿釉陶奔马等为代表的珍贵文物,保护发掘和征集文物近500多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序推进,完成了18个门类14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资料整理、汇总建档和申报工作。目前,我市凉州贤孝、凉州宝卷、武威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土族格萨尔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22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5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项目名录传承人,13人被列为省级保护项目名录传承人。

五是文化艺术创作不断繁荣。充分发挥天马艺术剧院在编剧、舞美、器乐、排导等方面的人才优势,围绕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狠抓精品文艺创演工程,重点创排了《暮色西凉》、《梦幻西凉》、《凉州会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其中:《凉州会盟》荣获第五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三

等奖。《暮色西凉》荣获2009年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中剧目、表演、编剧、导演、舞美等12个项目的28个奖项,获奖数额位居全省前列。书法、美术等艺术创作成绩斐然,140多幅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全省等各类书画比赛和展览并获殊荣。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举较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60多场次,送文化下乡活动1400多场次,鼓励和扶持了一批民间文化展演团体,挖掘和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和人才,提升了武威文化的影响力。

六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网吧185家,歌舞娱乐场所55家,音像市场53家,图书市场165家,打字复印店111家,印刷企业85家,有文物复仿制及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单位33家,经营网点25家,现已形成文化娱乐业、艺术表演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文物复仿制(工艺美术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动漫游戏等9个产业体系。天马文化产业园区被省委宣传部定为甘肃省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重点园区,千乡万才科技(武威)有限公司和凉州文化旅游产业基地被定为全省第二批文化产业基地。至2012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9亿元,文化从业人员7504人。

二、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位居我国大陆中心地区,处于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发展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的重要门户,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战略区位优势。今日武威更是河西走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集中的商贸集散地。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公路贯穿全境,在建的永古高速、金武高速、营双高速、金色大道和拟建的干武复线、兰新三四线,将构筑起武威现代新型交通网络,大幅度缩小武威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二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武威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五凉古都和西夏陪都。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2100年前,匈奴在这里修建了姑臧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置武威郡;此后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西夏时,为大夏辅郡。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武威灿烂的地域文化,保留了大量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遗存,文物资源居全省前列,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三是自然独特、物产丰富。武威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地处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武威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是甘肃省瓜果蔬菜、肉类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最佳产区。尤其适合种植酿造葡萄,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

目前全市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境内有威龙、紫轩、莫高、皇台等万吨级加工企业,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正在创建中国葡萄酒城。

四是发展迅速、潜力巨大。近年来,武威市在国家、省上的关心支持下,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发展和藏区发展等重大政策叠加的机遇,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启动建设,按照“一轴双城三组团”的主体布局和“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以“交通轴+葡萄串+生态绿地”为模式,以金色大道为轴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组团发展,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区,正在加速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工业强市战略强势推进,初步形成了“两园七区”的发展格局和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近期目标全面实现,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快速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全面推广。

五是民族融合,风情浓郁。武威现辖三县一区,93个乡镇,1125个行政村,总人口182万人,居住汉、藏、回、蒙、土等38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非常丰厚。藏、土等民族风俗习惯保留原始风貌,武威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凉州贤孝、凉州宝卷、武威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六是品牌初显,特色突出。近年来,通过连续举办七届“天马”文化旅游节,逐步形成了以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为代表的武威文化旅游品牌,以雷台为重点的汉唐文化景区,以文庙古代建筑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景区,以罗什寺、海藏寺、白塔寺、天堂寺为重点的佛教文化景区,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为重点的大漠休闲旅游景区的四大特色旅游精品板块。2011年,全市旅游人次达255.79万人次,同比增长42.72%,旅游综合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43.11%,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快速扩张、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劣势和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产业投入不足,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投入不足,使得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现有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游客可参与的互动活动少,影响力、竞争力和持续效应不强,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重点文化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工程进度。特别是市博物馆、市影剧院建设项目,目前,估算总投资4.4亿多元,尽管市政府通过BT模

式解决了部分项目建设资金问题,但资金缺口仍达3亿元。此外,下一步待建市图书馆投资1.6亿元,建设资也金尚未落实。社区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滞后。目前,全市有71个社区,只有17个社区建有活动室,仅有4个社区在国家项目支持下配备了必要的文化活动设备,其它大部分社区没有文化室,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是旅游核心景区还没有形成。武威旅游资源众多,个体资源禀赋和品位与本省同类产品相比相对较高,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无法推出高品质、上规模、上档次的核心旅游景区,加之武威旅游点多线长,呈现出“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缺乏核心景区的带动和辐射。

四是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武威既无民用机场,又无旅游专列,外地游客进来难、出去也难,旅游可进入性差。加之高速公路的改道,过境进入武威市区的客流大为减少。同时,旅游接待设施薄弱,全市规模较大的宾馆、饭店仅有床位2000多张,且没有4星级以上宾馆、酒店,接待能力不足,无法承担大型旅游活动的接待任务,不能留住高档次的旅游客商。

五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天马”文化旅游节,加强对外宣传,不断提升了武威的知名度。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形象宣传,武威文化旅游大市的形象没有真正展示出来。文化旅游产品内涵挖掘不足,形象设计跟不上旅游者的需求,地方特色不明显,开

发水平较低,我市的整体旅游形象还没有真正打造出来,特色旅游线路、景区点的设计包装和促销缺乏力度,整体影响力不大、感召力不强。

六是文化旅游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历史文化研究、文博研究、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方面专业人才匮乏,旅游行业服务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且文博、旅游窗口单位导游讲解人员老化,旅游服务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文化旅游营销人才不足,制约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四、下一步的打算

从总体看,目前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正处于一个产业培育的初始期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当前及今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委提出建设特色文化市的目标要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打造甘肃(武威)天马文化产业园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突出抓好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项目争取三个重点,着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六大工程,创新建立文化管理、文化政策、文化考核三大保障体系,努力开创武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做好核心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建设金大快速通道主线两侧的文化宣传长廊。启动建设雷台、文庙、罗什寺、大云寺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旧城区),加快市博物馆、影剧院主体及配套建设,开工建设市图书馆。争取将古浪县图书馆、文化馆改扩建项目和民俗博物馆等项目列入国家、省上财政支持范围,在大靖镇进行异地建设。指导三组团6个发展核和武南镇完成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13个园区(中心、基地)完成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建设项目编制立项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完成农家书屋图书更新,争取实施“电子农家书屋计划”。组织全市各文艺团体深入核心区开展文艺演出、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鼓励核心区乡镇、村开展文化大院、电子阅览、广告创意、动漫等文化产业。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行文化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创新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新建博物馆、影剧院、图书馆管理模式,扶持建立各类文化协会、公益性文化团体,保证导向正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全力做好项目争取落实工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开展文化调研,健全完善文化产业项目库,按照国家、省上分支持重点,分阶段部署项目争取任务。加快标志性文

化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市博物馆、影剧院、图书馆工程,积极争取省上补助资金。指导各县(区)积极实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改扩建工程,选址新建民俗博物馆和凉州贤孝、武威宝卷、武威攻鼓子等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习所,支持天祝县完成出版物监管中心、藏汉编译业务用房和新华书店县中心门市改造项目。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资金补助。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配套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按照国家鼓励性文化产业名录要求,编制储备和申报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环境向好、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逐步做大做强武威文化产业。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市、县(区)文化馆、博物馆展览场馆,在市、县分别建立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就展示基地。利用“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在文庙、白塔寺和红军战斗遗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展览,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比赛文艺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创排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武威、城乡融合大发展的一部文艺作品(剧目)。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开展“读好书与做好人”系列读书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社会新风尚。

(五)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组织开展文艺作品展览、文艺节目演出、文化图书赠阅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市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登记档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情况检查评估,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资产安全和设施的有效使用。

(六)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认真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确保馆藏文物绝对安全和田野文物基本安全。开展文物考古研究,积极争取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申报。加强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建立文物名录数据库。组织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救保护维修工程。组织开展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雷台汉墓和雷台观维修、汉墓壁画维修、雷台“三防”工程(安防、防雷、消防),文庙保护修缮工程,各县(区)博物馆建设,博物馆文物征集等工作。全市各级博物馆每年举办1-2个特色展览,5个以上临时展览。雷台、文庙、白塔寺搭建活动舞台,举办特色文艺专场演出。组织实施市民俗博物馆改造提升、4个县区民俗博物馆新建项目和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设项目,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推出具有武威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丰富和充实我市旅游精品线路游览观光内容。

(七)实施文艺精品创演工程。推进文化旅游结合发展。立足武威深厚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编剧、舞美、导演及器材等文化资源,重点做好《暮色西凉》、《梦幻西凉》、《祭孔乐舞》等精品剧目的修排工作,创排推出《西凉乐舞》和民俗演艺节目等新创剧目,指导文庙、雷台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演艺场所,修排完善并开展《祭孔乐舞》和以“马踏飞燕”为内容的主题演艺活动,进一步扩大雷台等景区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力争把雷台天马文化园区打造成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文化产业园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100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力争推出3—4台新创剧目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大型演出活动,争取每年新创20—30台小戏小品,整理复排30—40台优秀剧目,在本市社区、旅游景区、乡村及周边地区演出。基本形成文艺演出产业化的运行框架,建成覆盖武威全市的文艺演出网络。

(八)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打造甘肃(武威)天马文化产业园为抓手,高起点规划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集中培育和打造以“二园四基地”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天马文化产业园、西夏文化产业园和凉州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民勤沙井文化产业基地、古浪“千乡万才”动漫文化产业基地、天祝三峡森林公园文化旅游基地等六大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一轴双城三组团”主体布局和天祝、民勤经济社

会统筹发展核心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项目,引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企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快文化资源整合,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政策允许文化产业领域,逐步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经营,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

(九)建设文化人才队伍。重点培养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艺演艺、数字传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在重点文化领域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深厚、专业能力精湛、产业管理水平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实施文化名家工程、优秀文化企业家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扶持等三大工程。制定武威市文化人才建设规划,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挖掘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扎根武威,服务武威。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给与重奖和激励。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建立起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

五、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一是从产业发展层面加大整合力度,实现多业兴旅。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体育、环保等相关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共促共赢。二是从产品开发层面加大整合力度,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有机整合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民俗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吸引力和永久生命力。三是从旅游资源要素配置层面加大整合力度,解决产业协调发展的“短腿”现象,实现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的合理配套、协调发展,重点解决购物和娱乐不足问题。

(二)理顺体制、机制,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政府出资源、企业运作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组建武威旅游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对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点)进行策划、建设、包装和宣传推介。二是提升挖掘文化旅游互促潜能。把我市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地域文化精粹融会到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去,突出地域特色,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产品的自身魅力和吸引力。三是全面推进县域旅游建设。通过申报旅游促进就业试点县,争取国家在乡村旅游投资、交通、融资、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并以市旅游集团公司为市场主体,授予其投资和资本运营的权力,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三)加强合作,强化宣传,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一是加强媒体宣传。借助各级宣传部门、外宣部门和各新闻媒体,在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开辟旅游专栏、专版,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旅游宣传,营造发展旅游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派驻异地推介。协调我市各类驻外机构,分派辖区旅行社专

职营销人员到各类驻外机构从事旅游宣传推介工作。三是建立周边联系。积极探索与市外、特别是周边旅游城市、主要旅游客源地协作宣传的机制和办法。四是地接鼓励引导。出台旅游地接奖励政策,坚持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客源互送、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拓展客源市场,逐步建立区域旅游经济圈。

(四)优化市场结构,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一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二是强化对网吧、音像制品、娱乐演出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场所,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风尚。三是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多层次、多渠道投资兴建和经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大力发展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不断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五篇: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新华网(2011-01-07 08:52)

来源:武威日报

郭承录市长在1月6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全力推进金武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干旱、强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1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2.96亿元,年均增长20.31%;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43亿元,年均增长20.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96元,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50元,年均增长9.7%。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全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经过积极争取,总投资47.49亿元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批复实施。在规划实施中,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两个坚定不移、一个积极探索”的思路,着力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促进了重点治理平稳有序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全市累计关闭机井3318眼,压减配水面积64.25万亩。完成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19.58亿元,新建改建干支渠824.67公里。发展设施农业20.15万亩。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权水价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与2006年相比,全市水资源配置总量减少7.14亿立方米,农业配水量减少8.84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较治理前削减6.11亿立方米,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区开始回升。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正在形成,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7.46万亩、通道绿化2749公里、封山沙育林草98.17万亩,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

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徐古高速、营双高速、金武高速、西武高等级公路和金大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武威火车站站房改建、75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一批交通、能源和生态治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18.2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总和的70.45%;成功举办了3届“天马”文化旅游节,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99项,落实到位资金108.2亿元,是“十五”的2.6倍。新建农村公路4200公里、110千伏以上电网483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744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192.3平方公里,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强化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大政策扶持,统筹1200万元设立工业保增长专项资金,注资1亿多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投资5亿多元,加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和七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7.9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年均增长2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06.5%提高到140%,年均提高6.7个百分点;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645项,完成投资173亿元,是“十五”的4.8倍。鑫淼30万吨电石及深加工、达利饮料和休闲食品生产线、杂木寺水电站、朱岔峡水电站等项目建成投产,红沙岗煤矿一、二号井、威龙10万吨葡萄酒堡、达利三期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神树沟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以能源、化工、食品、原材料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户,累计开发新产品200多个。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黄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减排项目建成投入运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4.22%。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五年来,累计发放各项惠农资金22.07亿元,农民人均受益1370元。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72.5%。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24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大田高效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全面推广。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1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7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671家。新农村试点建设顺利推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86.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8.76亿元。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完成移民搬迁10.2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3.41万人,贫困面由“十五”末的14.3%下降到8.8%。

加大城镇和市场建设力度,城市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创新城市建设经营理念,着力推进城市发展由建设主导型向规划主导型、由政府投入主导型向市场经营主导型、由单要素聚合型向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型转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建成了城市道路、集中供热、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历史文化街区、城区危房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启动实施,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市区面积由24.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4.3个百分点,达到34.1%。市场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各类市场146个。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了17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

加强财政金融工作,保障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树立民生财政和依法理财理念,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大口径财政收入较“十五”末增长2.52倍,一般预算支出增长4.41倍,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促发展”为目标,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各级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改善和生态治理的支出达197.2亿元,占总支出的84.8%。大力推进诚信武威建设,积极搭建政府信用平台,金融环境不断改善。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30亿元、贷款余额达18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8倍和2.83倍。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组建了武威职教集团,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教育资源配置渐趋合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人口出生率连续五年控制在了9‰以下。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61个、农家书屋1125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武威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建成体育活动中心3个、乡镇体育活动站93个、村级体育场232个。加强物价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了市场正常供应和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全面下降。“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维护了藏区稳定。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持了宗教和顺。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维稳机制,扎实推进平安武威建设,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工作不断加强,统计、气象、消防、人防、档案、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残疾人救助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问题入手,办成了一批惠民实事。围绕就业、就学、就医、养老、饮水、住房等问题,认真办理省市确定的各项惠民实事,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五年来,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多渠道就业1.8万多人,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7000人。城乡低保、城镇居民失业和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村干部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新建扩建敬老院19所,集中供养率达到17.9%。改扩建中小学校舍8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17.6万平方米。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万多户。解决了43.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51%。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到85%,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均达到9%。建成城市廉租房6651套、43.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3.6万户,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勘界确权面积84.3万亩,确权率达到85.3%。国企改革全面完成,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粮食市场、购销、储备、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财税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创新资本运营手段,积极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先后组建了发展集团和国投公司,建立了8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累计融资11.32亿元,探索建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村级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服务机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政府议事决策规则和信息发布制度,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社会事项实行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推行阳光行政,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收费事项,提高了行政效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强化纪律监督和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打假治虚、治庸治懒力度,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2010年政府全面完成市二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在全国经济形势总体利好的情况下,我们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藏区发展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从改善制约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狠抓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与2009年相比,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3.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0.41%,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武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一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近期目标基本实现。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6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到了1.05亿立方米。当年新增设施农业7.3万亩。改建干支渠317.8公里,实施田间配套工程67.4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8.78万亩,同比增长17.4%,封山沙育林草19.9万亩,增长76.1%,通道绿化801公里,增长86.7%。向青土湖放水1290万立方米,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有了近3平方公里的水面。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实施各类项目616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项,同比增加42项。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比上年增加71.2亿元。争取交通、城建、农林水、电网、国土资源、新能源及社会事业等各类项目246项、资金16亿元。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2项,落实到位资金40亿元,同比增长115.1%。

三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突出发展新能源产业,规划新建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甘电投、中节能、华电3个10兆瓦光电项目,中广核、兰州电机2个49.5兆瓦风电项目和年产2万只太阳能路灯、年产30万辆自行车电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光电装机规模达到30兆瓦,风电装机规模达到99兆瓦。着力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荣华公司易地搬迁技改工程进展顺利,红沙岗480万吨洗精煤、古浪新型干法水泥、青啤武威公司扩能搬迁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全市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0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2亿元,同比增长21.5%。

四是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成效。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大田高效节水技术103.6万亩、旱作农业技术46.6万亩,发展以红枣和酿造葡萄为主的经济林药果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7万吨,瓜菜总产量达到186万吨,肉蛋奶产量达到14万吨。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3.5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4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6.8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投资4.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八大类99项,完成移民搬迁2.04万人。

五是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投入资金5.2亿元,新建、续建和改造各类市场39个,20个市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00家,累计达到981家,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和70%的行政村。认真落实汽车和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促进了消费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8.5%,增速居全省第二。以文化旅游、信息通讯、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六是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高质量完成城市新区总体规划,采用多种模式开发建设城市新区,体育馆、博物馆、卫生综合服务楼、太西国际饭店等重点工程和主干道路已开工建设,19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建成城北集中供热工程,城市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快速推进。加强土地经营管理,新增建设用地2.58万亩,储备土地3000多亩,实现经营收益8.09亿元,其中净收益7亿元。

七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巩固“两基”成果,调整撤并中小学179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44项,消除危房7.4万平方米,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69.5%。武威职业学院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院,并被批准创建全国示范性职业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威龙葡萄酒业专修学院挂牌成立。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全面推行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肯定。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镇文化站45个、农家书屋810个、全民健身中心2个。

八是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面兑现省市承诺的各项惠民实事。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594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78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万人。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和16.7%,低保对象分别扩大到5.01万人和20.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地方性津补贴,提高了干部职工收入水平。认真落实稳定物价各项措施,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将土地出让收益的10%以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廉租房4270套、经济适用房1600套,改造棚户区412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96万户,解决了1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残疾人综合服务楼、特殊教育学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老人儿童综合福利院等民生工程基本建成。

回顾过去,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调控能力弱,发展基础仍很薄弱,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难度和压力很大。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工业比重偏低,特色优势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支撑跨越发展尚需一段时间。三是生态保护建设任重道远,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巩固“两大约束性指标”难度很大,还需要在制度创新和长效机制建立上下更大功夫。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民生保障能力较弱,特别是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物价上涨过快,影响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承诺办理的实事中,影剧院工程因设计问题未能开工,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和“三馆”建设进度未达到年初计划要求,文化广场南片工程因拆迁问题影响了建设进度。五是部分干部思想保守僵化,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还不适应跨越发展的要求,一些部门协调配合意识不强,影响了加快发展的进程。

2011年的目标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根据中央、省上的总体要求和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金武一体化进程,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以发展凝聚人心,以项目衡量政绩,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259亿元,增长13%;工业增加值达到79亿元,增长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46%;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6.2亿元,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97亿元,增长2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亿元,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28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03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2011年政府的重点工作

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快速发展。把做大工业总量、提高质量、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构建具有武威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点来突破。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切实抓好以光电、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在加快已招标开工的50兆瓦光电和99兆瓦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力争湘电风能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深度开发传统能源,加快建设武威煤炭集疏运加工枢纽,争取武威热电联产一台机组建成发电,中电投火电厂、红沙岗和天祝煤矸石电厂开工建设,新建一批中小水电站。强力推进化学工业,继续加快荣华公司搬迁技改、鑫淼公司60万吨电石生产等项目建设进度;将氟化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帮助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迅速做大产业规模。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整合重组特种冶金材料工业,加快发展新兴碳化硅工业,力争在碳基新材料生产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提升食品工业,加快威龙10万吨酒堡、青啤公司搬迁改造、天祥肉类公司深加工、达利三期扩建等项目建设,推动酿造业、肉奶加工业、休闲保健食品业、粮食及果蔬加工业优化升级。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创建省级开发区,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推动关键设备更新换代和重大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质量振兴,大力开发新产品,培育知名品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园区和重点企业的治污减排,认真落实节能减排预警监控措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做好煤电油运协调服务,提升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继续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以巩固“两大约束性指标”为重点,抓紧落实近期治理目标中确定的设施农业、滴灌工程、民勤湖区生态移民等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2010年前的建设任务。启动实施重点治理远期项目,争取开工建设黄羊、昌宁、古浪、古丰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争取将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的1.1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强化对地下水开采的监控,认真落实分调水任务,争取开工建设景电二期民调渠下段河道整治工程。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建立完善水权交易市场,积极建立与水资源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促进水资源向节水高效行业配置,确保水资源配置总量控制在16.13亿立方米以内。着力打造一批设施农业和节水改造工程示范点,不断提升治理水平。争取启动实施祁连山北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治理和保护。大力实施人工增雨雪工程,切实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项目建设,完成人工造林30万亩、封山沙育林草30万亩、义务植树1000万株、通道绿化10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为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深入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和“4+1”百万工程,继续用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培育壮大瓜菜业、畜牧业和经济林果业,新增设施农业9万亩、规模养殖户1万户、特色林果业10万亩,提高畜牧业和林果业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推广以垄膜沟灌、膜下滴灌等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100万亩。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培育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30家以上,择优扶持发展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6+1”示范区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整合培训资源和经费,扎实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健全输转服务体系,培育劳务品牌,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3.3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4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亿元。坚持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移民扶贫和集中连片开发等措施,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进“张哈”省级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建设,完成移民搬迁1.2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6万人,力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抓紧编制完善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重点抓好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户用沼气和公路建设等工作。发展循环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抓好村镇绿化,切实改善农村面貌。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深入研究和用好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交通、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项目的谋划争取和实施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上的支持范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突破性增长。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战略投资合作,力争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0项,落实到位资金52亿元,增长30%,引进2-3户知名品牌企业和战略投资伙伴。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徐古高速、营双高速、金武高速、西武高等级公路和金大快速通道建设,抓好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加强旅游通景公路、景区联接公路、景区道路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干武二线、兰张铁路三四线项目和武威机场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抓好毛藏水库、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蓄工程、金强河水资源平衡、黄花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立项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流域治理工程,抓好杨家坝河、金塔河等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快33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网改造升级,不断优化电网结构。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完善城市规划,严格规划执法,拓展城市投融资领域,创新投融资方式,力争当年投资达到70亿元以上,促进城市建设大发展、管理大提升。加大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城市新区道路、北一环东路跨河大桥、北二环路拥军桥工程;开工建设影剧院,完成博物馆、体育馆、卫生综合服务楼主体工程和文化广场南片拓建工程;启动建设海藏湿地公园、杨家坝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城区地表水供水工程、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继续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和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钟鼓楼、罗什寺、文庙三大区域保护性恢复建设。规范城市管理,加强社区阵地建设,抓好卫生保洁,提高城市绿化亮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以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为龙头,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突出抓好武威煤炭集疏运加工枢纽、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武威综合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项目,争取早日开工。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新建和改造各类市场30个。继续推进“万村千乡”、“社区双进”和“农超对接”工程,力争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市85%的行政村。加快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抓好连锁经营,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00万美元。做强做大旅游产业,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造精品景区和线路,培育1个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的景区,组建旅游汽车公司,加快星级宾馆建设,新建星级旅游厕所19座,实现旅游接待人数23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引入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武威,鼓励发展小额担保贷款、村镇银行、融资租赁业等金融服务模式。改造提升以餐饮住宿为主的传统服务业,突出发展地方特色餐饮和名优风味小吃,扶持发展一批绿色饭店和经济型酒店。积极发展以家政、社区、物业、养老等为重点的民生服务业。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强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增强区域统筹发展能力。以金大快速通道为骨架,发挥中心城市、重点小城镇、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加速城乡经济融合,实现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共享,提高城镇化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将金大快速通道列入国家和省上建设计划。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主导产业,抓好三个县城和武南、黄羊、大靖等13个重点城镇的规划建设。认真实施金武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金武高速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联结两市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技术协作,争取“一区多园”,积极开展产业对接,推进工业一体化。全面落实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天祝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兰白经济圈,建设服务兰白经济圈的休闲旅游、高原夏菜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加快藏区示范县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努力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障水平。扩大和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确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率。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及时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做好武威职业学院创建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工作,全力支持甘肃威龙葡萄酒业专修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办好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加强院企、院地合作,争取实施省部级科技项目20项,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25项,完成专利申请50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骨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继续抓好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规划建设武威市体育场,抓好训练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和基层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藏区稳定。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促进宗教和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调节,保障市场供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防灾减灾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全面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平安武威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继续做好统计、消防、地方志、防震减灾、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外事侨务、档案管理等工作,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重视青少年教育成长,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推进残疾人、老龄和慈善事业发展。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村土地管理、集体林权、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供销系统改革。加大矿业权审批改革力度,促进矿产资源依法有序、集约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继续推进企业重组改造,引导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推进乡镇机构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资本运营手段,壮大信用担保平台,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强投融资能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为基层一线公开招聘人才1000人以上,鼓励县区、工业园区、企业自主引进对口人才,重点在工业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

政府承诺重点为民办好10件实事

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建设3000户。解决农村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改造农村危旧房2万户、林区危旧房127户;新建城市廉租房5000套、经济适用房579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00户,建成安置房2.4万平方米。

3、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5公里;建设武威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建成乡镇汽车站20个。

4、完成城市天然气入户1万户,力争2万户。

5、开工建设海藏湿地公园和杨家坝河防汛景观工程。

6、开工建设城区地表水供水工程。

7、完成体育馆、博物馆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游泳馆。

8、改造中小学校舍危房8万平方米,在城区新建1所小学和1所初中,逐步解决城区学校班额过大的问题;资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万人。

9、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00家。

10、完成城北集中供热续建工程,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改造老城区二级供热管网20公里。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郭承录说,实现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依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

一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决策程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听证公示、决策评估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深化绩效评估,加强效能监察,加大对滥用权力和失职渎职行为的追究力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提高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水平。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经济管理、资本运营、项目建设等知识,准确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上谋划发展、推动发展。

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实现跨越发展,更要关注和重视民生,树立民生为本的思想,经常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困难群众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十二五”能否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打造奋发有为的执行层和落实层,提高各级政府和干部的贯彻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大力弘扬甘肃精神,大兴务实创新之风,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努力改进学风、会风和文风,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协调配合,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健全完善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工作落实机制,确保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实。

五是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督,注重发挥监察、审计监督作用,对重大项目实行纪检监察、审计全程监督、挂牌监督,保证权力干净运行、干部不犯错误。坚持勤俭行政,规范政府公务接待,杜绝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下载武威市文化文物基本情况(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威市文化文物基本情况(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11月6日在武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武威市代市长 李志勋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

    非遗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 随着当今全球一体化文化的不断交流,更让我们认识到保护、利用与开发卓尼县 “非遗”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提高全民的“参与意识”;其次,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政......

    义乌县志-文化-文物(共五则范文)

    本县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建国后,经调查、搜集、整理并出土和保存了一大批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各时期的文物、古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共12处,按确定并公布先后顺序排列为: 双林......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教案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2能力目标:弄清文物和文化两个概念的内涵。 3情感目标:激发对城市文化的保护意识,培养热爱本土......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教案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教案 教学要求:1速读全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体会本文叙议结合,描写细腻,议论精到,逻辑严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1议论文阅读技巧的提示点拨,帮助学......

    武威市教科文调研材料(推荐)

    【武威市教科文调研材料】 武威天马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关于文化事业改制及经费使用情况汇报 市文广局: 2012年,武威市天马艺术剧院转企改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导和武威......

    武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实施三大战略奋力开创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火荣贵在中国共产党武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大会的主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

    武威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武威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加强城乡融合,协调空间布局,提升人居环境, 改善建筑风貌,规范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