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良好情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培养(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5:3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的良好情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的良好情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培养》。

第一篇:幼儿的良好情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培养

类别 幼儿教育 论文序号 HJ 幼儿的良好情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培养

摘要:在幼儿园工作的期间,我发现大班的幼儿在很多的方面的进步很明显,但是在有些地方还是不太好,如许多幼儿在相互合作的游戏中,经常会为谁先做而吵闹,彼此互不相让;对保育员阿姨的话置之不理;面对身体不适的人时,脸上是一副冷漠的表情,有些甚至还会“呵呵”笑,缺乏同情与关爱之心。针对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意识的情况,本人希望通过以下阐述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在日常的生活体验中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的良好情感。

关键词:良好情感 日常生活体验 培养

在一次《我为老人做了啥》主题活动课上,绝大多数幼儿竟然认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天天风雨无阻地来接送他们,为他们洗衣烧饭都是应该的,丝毫没有关心长辈,为长辈做点事的意向与愿望,这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的内心充满情感的时候,他们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具有自然迸发的热情,对各个活动都会充满浓厚的兴趣及积极探索的精神。然而,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很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在“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中娇骄有加,缺乏敬爱之心,友爱之心,同情之心。现在社会独生子女从多,对独生子女的良好情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独生子女生活在四二一家庭中,接受着过多的保护和关心,却没有或很少有关心别人的机会和体验。如果长期处于被爱包围之中,却无从学习关心他人,爱他人,那么势必会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并相对延缓幼儿的社会化进程。而这一切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游戏、生活两大方面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让幼儿在生活体验中学会关心他人,爱他人,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富有爱心与同情心。

一、在游戏活动、合作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刚从家庭走向集体生活,十分渴望和他人的共同生活。但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缺乏合作的环境与机会,在群体活动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而未来社会不仅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研究发现,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儿童一般具有在集体中与同伴关系较融洽,喜欢合作性游戏等良好的特征。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必然会为其一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伴交往是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必要途径和方法,但由于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同伴交往之初,往往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了解别人的需要,不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而这一切又影响了幼儿有效的与同伴交往。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我爱我的小朋友”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愿意帮助和关心小朋友,懂得轮流、分享、谦让,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首先,进行移情训练,设计“他怎么了”三个活动。之一:找表情图,引导幼儿体察别人的表情。

之二:“他怎么了?”通过面部表情的意义,学习根据表情判断其心情。之三:“他需要什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学会体谅别人的情绪。其次,设计“假如我是他”的两个活动。之一:明明生病了,引导幼儿关心别人。

之二:小朋友中发生的事情。引导幼儿理解他人,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此外,为使幼儿学会交往的技能,懂得谦让、轮流、分享与合作等,还可以设计三个“怎么办”的活动:“缺少一个怎么办?”、“大苹果给谁最合适?”、“我来帮助你!”等类似的活动。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还应注意观察幼儿在个人游戏中对待身边事物的态度。例如:一次晨间户外自由活动,大操场上有一幼儿在哭。有的幼儿的反应是毫无表情,继续自顾自的玩;有的幼儿则出现同情、关注的表情;有的幼儿则直接跑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幼儿。对于第一、第二类幼儿,我们应创造机会、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关爱、同情他人的良好情感。如:开展“大带小”活动。大班和小班联系,定期开展活动,大班小朋友为弟弟妹妹表演节目,做礼物;带弟弟妹妹玩小型运动器具、散步;请小班弟弟妹妹到自己班上参加游戏活动。午睡时,帮弟弟妹妹脱衣、脱鞋等。这种“大带小”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孩子间的友情,更为幼儿提供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良好的情感。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一)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父母要作榜样,经常替别人着想。因为幼儿的良好情感养成并不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结果。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潜移默化”,父母和祖父母、邻里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孩子置身于这样一种和睦、融洽的氛围中,耳濡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行,仿效家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既接受了爱,又给予了爱,这对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是极有好处的。如:

1、家长利用节假日对幼儿进行良好情感的培养

每当“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时,父母可教幼儿自制贺卡,让幼儿亲自把贺卡送给父母或亲人,或帮助父母做一件小事情等。通过这些小事,让幼儿知道父母、亲人工作的辛苦;重阳节、新年的时候,父母带领幼儿去看望祖父母、外祖父母,从中让幼儿学会体谅老人的艰辛,学会尊敬长辈,孝敬长辈,使幼儿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情感。

2、通过看电视、卡通片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现在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要培养其成为有素质、爱祖国、活泼开朗的人才,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求知欲。而电视那生动、直观、形象、通俗、娱乐的特点,对幼儿的吸引力更强,也能为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提供恰当的养分。优秀的电视节目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尊敬老人等良好情感。但不可避免的是电视中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节目,在文汇报上也刊登过印度有几个小孩模仿电视剧中杀人的情节,将一个小女孩谋杀的消息。在我国,1998年《还珠格格》播放后,很多孩子模仿电视情节中“小燕子”跳楼、上吊等危险行为。我们的孩子在观看了《忍者神龟》、《美少女战士》等一些卡通片后,就爱模仿其中的打斗情节,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打斗。鉴于以上的种种不良影响,平时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卡通片让孩子观看,从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帮助他人的良好情感。家长可以在陪同孩子看电视时,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告诉他们哪些是好的我们要学,哪些是不好的不能学。家长适时的正确引导能使电视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情感,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当孩子在幼儿园接受集体形式的早期教育后,良好的集体生活为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感提供了机会。因此,幼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进行有效的引导。

1、创设环境,培育幼儿的良好情感

游戏是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帮助的最有效手段。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能唤起幼儿良好的情绪。要与同伴友好游戏,必须克服困难,不以自我为中心,使自己的行为适应游戏规则。所以,教师可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合作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学会相互交往、合作,体验关爱他人,尊重、理解他人所带来的喜悦、快乐的情感。如结构游戏时,结合“爱家乡”主题,要求每组幼儿用各种大型积木拼搭一个建筑物,最后全班组合成一个“小城镇”。幼儿在此类建筑游戏中,自由结合,有两人的,也有三人或多人的。幼儿的协商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能体会到相互合作、帮助而获得的成功后带来的巨大的快乐情感。再如角色游戏“娃娃家”、“鲜花店”等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2、通过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榜样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向幼儿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是幼儿学习的一个榜样。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幼儿的一个活教材,教师应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尤其要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稳定持久的情感特征,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就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幼儿产生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的良好情感。

对孩子的良好情感的培养可以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细小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如值日生工作中,当孩子们为全班小朋友分碗、放调羹、发放蜡笔、整理物品、打扫卫生时,教师及时赞扬和肯定他们为同伴服务的精神和责任心,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帮助别人,别人快乐我也快乐的良好情感。另外,在对动植物的观察饲养过程中,教师多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饲养角的小动物喂食、换水,在与动植物的亲近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教育幼儿,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护弱小的良好情感。在这些细小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变着法子夸奖幼儿,特别使用提前夸赞法,把孩子关爱他人的想法引出来。

3、通过幼儿与保育员、炊事员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情感

针对幼儿园中大多数幼儿不了解以至忽视保育员、炊事员等工作人员的劳动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叔叔阿姨辛苦了”的主题活动,从认识保育员、炊事员的工作,体会他们的辛苦和劳动的意义入手,进而延伸到了解社会上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意义和劳动价值,使幼儿知道有许多人为我们的生活送来了方便,而他们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应该尊敬、关心、爱戴他们。

教师不妨可以设计这样一些内容:

(1)保育员阿姨多辛苦

引导幼儿观察保育员阿姨打扫卫生、擦玻璃、扫厕所、叠被子,帮幼儿换洗杯子、小毛巾等工作,体会保育员阿姨的辛苦。知道每天在幼儿园快乐的学习环境,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离不开保育员阿姨的辛勤工作,鼓励引导幼儿帮助保育员阿姨放杯子、小毛巾,自己叠被子,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减轻保育员阿姨的工作量。

(2)香喷喷的饭菜哪里来

带领幼儿参观厨房,观察了解炊事员叔叔、阿姨们的劳动的艰辛。从买菜、择菜、洗菜,直到做成香喷喷的菜肴。组织幼儿帮助阿姨们择菜、洗菜,自己尝试制作点心,进一步体验厨房叔叔、阿姨们的劳动,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情感。

(3)为大家送方便的人

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在劳动,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如:商场售货员在售货;公路上司机在开汽车,清洁工人在清扫;工地上工人叔叔在建高楼;医院里有医生在为病人看病„„让幼儿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人的辛勤劳动,激发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情感。

三、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一)生活即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幼儿园可以组织家园联系活动,如开展“爱心活动”,发动幼儿捐款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教师、家长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让幼儿知道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如捐献骨髓、扶贫助学、无偿献血、领养孤儿等一系列爱心事迹,激发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每年的“六一”前都会有许多幼儿园开展大型义卖、捐款及签名活动。许多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拿来义卖,邀请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士一起参加,卖得的所有钱全部捐给了一所小学的两名特困生。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幼儿的同情心、爱心,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二)在社会活动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

家长在节假日带领幼儿外出游玩有时会遇到一些行乞者、残疾人,有的家长会一脸冷漠的走开,对他们避之不及,更别说帮助、关心了,这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极为不利。长久如此,会养成幼儿歧视穷人、嘲笑残疾人,严重影响幼儿的情感的发展。家长应言传身教,主动去关心帮助这些弱小群体,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鼓励幼儿去关爱、帮助这些人,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与爱心,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需要教师、家长一致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方法。因此,教师、家长自身要具有良好的情感,为孩子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情感的氛围,在实践中,对孩子进行情感的教育,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参考资料:

《幼儿心理学》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第二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 婴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佳时期,这是根本的教育,因此抓得越早越好。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个环节在幼儿园由为重要的。教师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游戏为主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们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所以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手段之一。如玩“小手、小口动一动”的游戏,幼儿们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小朋友可喜欢啦!大家都一边扭着屁股一边念:“先湿水后搓皂,搓手心,搓手背,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就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幼儿不但能把手洗干净,也玩得很开心。在区域活动结束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会忘了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而且会很吵,幼儿也会到处跑,这时我们就和幼儿们玩起“小花猫找家”的游戏,这时小朋友就会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按玩具上的数字找家,要求玩具上的数字与“家”的数字是一样的,往日吵闹声没了,玩具也放得整整齐齐的,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幼儿的行为习惯大多是以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获得的。我们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行为习惯渗透于教育教学中,例如“我的牙齿怎样啦?”活动课,通过课让幼儿知道换牙的过程,知道换牙的卫生,并教育幼儿要早晚刷牙,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进一步加强了幼儿的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再如:活动“生气小米饭”,让幼儿看老师偷拍的照片:有的把饭吃得一桌都是,有的把小米饭掉到地上,有的吃了一半就不吃等,教师装出一脸生气的样子说:小朋友一点不爱惜食粮,又挑吃,这不好的习惯使小米饭很生气。小朋友,怎样吃饭小米饭才不生气呢?幼儿讨论。并让幼儿知道饭时要安静地细嚼慢咽不剩饭菜不挑食,而还饭后收好碗筷才对。最后在结束部分让幼儿玩游戏“吃饭”,使幼儿从行动上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教育活动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于其中,而活动完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效果会收效很好,幼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进行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多观察,多注意,随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做到及时发现,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及纠正,让幼儿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并发扬。活动中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天班上小朋友们都椅子搬回位置做好,而走廊外面还有一张椅子没有人搬,于是我就着地说:“你们有没有听到小椅子在外面哭呢?”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有的说:“谁没有把椅子搬回来

啊!”平时注意抓住每个教育时机,适时进行教育诱导,通过随机教育,我发现我们班上的小朋友的有始有终的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幼儿们都有 “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个别幼儿树立榜样,鼓励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如:我班有一部分幼儿做事有始无终,玩了玩具不能自觉地放回原来的位置。这天,收玩具时我特别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看到曾荫杰能自觉地收拾玩具,我便当场对其进行表扬,并把他评为“小能手”让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其他小朋友见了纷纷向曾荫杰学习,这样玩具一下都“回到了家”。

2、物质鼓励法。个别幼儿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王嘉俊小朋友每次出区的时候收拾玩具时慢慢吞吞,而且总会忘记把进区卡放回原来的位置,每天我都注意观察他,这天出区的音乐一响起,他就积极地收拾玩具,并且不用别人提醒他也能把进区卡放回原来的位置,我及时给予对他的肯定,并在全班小朋友表扬他,还发了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看到奶奶时,他自豪的说:“奶奶,我今天很棒,老师奖给我红花!”就这样逐步改掉了他有始无终的坏习惯。(3)“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遇到不学会的事情就不能坚持到底,有时能想一下,有时就想都不想就换另一种玩具。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玩玩具时,我先对其进行鼓励。玩玩具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认真的想,还会请教其他小朋友呢?我看其他小朋友也会像他们那样的,所以今老师来进行记录,看谁做得最好,于是经我这么一说大部分幼儿遇到不懂的,都会坚持下去。

在我多年的幼教生涯里,经验告诉我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岁定江山”可见幼儿期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就像陈鹤琴先生所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愿我们的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找到一份良好的教育之方,让我们的幼儿健康快乐的发展。

第三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对儿童来讲维持生命和保证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是通过吃各种食物来取得,所吃食物的质量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可是,在当前物质条件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孩子偏食、厌食、肥胖和营养缺乏症等情况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1.饮食要有规律2.不挑食、不偏食3.不随便吃零食4.不暴饮暴食5.注意饮食卫生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供给,避免过瘦或过胖,对孩子的健康十分有益。而自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必须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共同配合。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老师和家长们一直关注的话题。本学期,我们班进行了中班幼儿教育活动(食)生活化的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我们都要为幼儿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与就餐环境。

家庭、•幼儿园要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家长、教师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并可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使孩子进餐时感到愉悦,促使唾液分泌,激发幼儿的食欲。从很大程度上讲,孩子的饮食习惯是由家长给养成的。有的家长比较粗暴,总是恐吓孩子,你不吃饭,我马上打电话告诉老师。有的家长边吃饭边在旁边放一把尺子。有的家长正好相反,过分溺爱孩子。

比如,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吃的少,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喂饭;也有的边讲故事边喂饭;还有的追着赶着喂饭;更有甚者蹲着便盆喂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的习惯。于是我们便通过家长问卷、家长讲座、发放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安静进餐环境,以及如何让孩子在安静发环境中就餐。

当然,仅有宣传是不够的,关键是宣传后的落实情况。每天的晨间谈话时,我们做好对幼儿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工作,大家一起讲讲昨天晚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进餐的,你觉得哪一件事你特别开心?哪一件事你特别不开心?对于几个吃饭咽不下去的幼儿、需要家长跑一条巷的幼儿,我们把它们作为交谈的重点对象。并且和孩子说明,吃饭时应坐在餐桌上,安安静静地进餐,这样才会长得高、长得大、长得健康。

第四篇: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

中的培养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摘要】一方面,幼儿时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萌芽时期,在该时期,幼儿的可塑性高、好奇心强且具备较好的模仿能力;另一方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注重进行有意引导和教育,不仅可以为其树立良好的语言表达典范,规避污言秽语或者错误的表达习惯等不良的语言发展倾向,还可以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因此,幼儿园教学需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 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

幼儿期是幼儿园语言发展的启蒙时期,并且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会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这一时期的语言能力培养工作至关重要。但目前学校对幼儿的语言教育大多局限于唱儿歌、讲故事等前篇一律的形式,长此以往,不仅幼儿们觉得乏味,学习兴趣不断降低,从教的教师们也会感到试教的难度不断提高,因为很难使孩子们保持持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将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仅寄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而应更加重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通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方式实现培养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巩固和提升传统的语言教育课的教学质量

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授课老师就需要明确宏观上的本学期、微观上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制定的

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园整体发展方针。此外,每节课老师需要在教案中呈现出细节化的教学内容,例如采取唱歌的方式还是讲故事的方式上课,要教会孩子们使用哪些词汇、句式等进行表达。表演游戏是丰富课堂的一种重要手段,他不仅具有突出的趣味性,而且集声音、动作、表情等表现形式于一体,对幼儿多元表现力的培养有极大优势。所以,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课本中的素材,改编成适合表演或做成其他好玩的游戏的方式丰富我们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们既要有认真的教学态度,也要有扎实的教学技能。教师们充分重视备课这一环节,恰当支配可获得的教育资源,并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多种教学情况,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举个例子,母亲节来了,教师可以教会孩子们对母爱的认知,对感恩的认知,以及如何运用语言向母亲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恩。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回家

后要亲妈妈一下,然后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妈妈你真美”或者“妈妈,谢谢你的爱”等表达爱和感恩的话;也可以教孩子们唱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或者组织孩子们专门为妈妈们集体表演一个儿童剧等。

二、注重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施教

日常生活相对于课堂学习要轻松自在的多,孩子们不会产生害怕老师而不敢表达、担心在同学面前丢脸而不主动表现的畏惧心理。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恰当的植入教学内容,比如以花为话题,让孩子们观察家里有什么花,选一种最爱的花,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看到花你想到了什么,或者分享你与花的小故事等等。这些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对幼儿园来说都是切实可感的,所以学习难度大大降低,能够很好的引导他们学习语言表达。

在这一个环节中,最主要的是要求

孩子们多观察、多交流、多模仿以及多练习。马克思哲学说过,实践是认知的源泉,而认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所以孩子们由观察、交流实践获得认知,并通过模仿,练习形成自己的能力,最终会指导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注重幼儿的共性和个性

幼儿是语言表达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内容开展教学,都需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诱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主动表达,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获得熟练的表达技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身上同时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共性是日常教学重视比较多的部分,而个性特点就几乎被幼儿园的班级式教育忽视掉了,这常常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能力。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处于文明进步的社会中的当代教师们,更要注意观察孩

子们的个性特点,针对各自的语言能力情况,实施差异的教学。

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布置一些高难度的学习任务,例如:请他在课堂上用流畅的、富有感情的语言为大家讲一段童话故事,或是唱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的,表现欲不强的幼儿,教师则要注重心理辅导,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到亲切关怀,带给他们更多的勇气,并提供合适的坏境氛围,让他们自信自由的说话。这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成长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多于孩子及其家长沟通,打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鼓励他们主动交流,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时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家长和学校都需要重视这一点,做好语言能力的培养工作,将其渗透于幼

儿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教师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抓住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机会,让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萌生表达的欲望,实现表达、交流行为,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海兰.日常生活中幼儿园语言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41

【2】高林.浅谈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156-157

第五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结题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

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是最适合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是培养幼儿种种健全心理的时期。抓住幼儿期这个黄金季节,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结合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期他们情绪很不稳定,对新环境的不熟悉,导致哭闹现象非常的严重;报漏出很多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他们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用水杯喝水,不认得自己物品的标记,不喜欢用幼儿园杯子和毛巾,不愿意玩的玩具乱扔或索性损坏它,不愿意耐心等待或轮流分享玩具,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他们对家人有强烈的依恋,不喜欢与老师交往,怕见生人,不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不满足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咬人、抓人现象时常出现;玩玩具时与同伴争抢等。根据本班幼儿的现状,应该注意对幼儿的需要给予满足,对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制止,促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和睦、相互给予爱的环境之中,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因此,在小班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接下下来的课题研究中

二、理论依据 我们借用

1、陈鹤琴先生理论的相关内容。

——“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有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 ——“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2、《纲要》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3、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理论来支持我们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研究初我们确定了幼儿交往和卫生方面的研究目标,作为我们的研究努力的方向。

三、研究准备 研究初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活动初我们通过对幼儿的观察,确定指标,对本班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了前测。

测查对象:小班幼儿48名

刚入园的新生在一系列行为习惯上表现极差,在交往习惯和卫生习惯方面,达标的几乎0%,基本达标的也不高于28%。在家养成的一些坏习惯同时也暴露了出来。如:用手抓饭菜吃,小便不能独立,不会用水杯喝水;玩具不能与他人共享,出现抓人、咬人现象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正确的示范,及时的引导。所以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保证小班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让小班幼儿行为习惯有着明显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

2、制定观察记录

结合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为孩子们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提供了幼儿各方面行为习惯的情况,使我们在与幼儿互动时能明确知道他们需要何种帮助和支持,为下一步的实施提供依据。

(3)、根据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程序,制定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交往与卫生的具体要求。

四、研究过程

1、创设互动环境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环境是最好的老师,适宜的环境能引领幼儿自主地参与。结合我们研究的内容,我们在走廊和活动室内进行了相应的环境创设。以吸引家长和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图书区里家长为幼儿提供良好行为习惯和幼儿礼仪交往方面的书籍。在我们对幼儿将结和孩子们在翻看的过程中对幼儿良好行为和幼儿礼仪幼儿初步的了解。为了幼儿促进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我们创设了“礼仪宝宝大PK”栏目,早上来园主动问老师好的宝宝,我们就会把宝宝的照片张贴主题墙上,成为大家羡慕的小明星。活动室内“幼儿园里好习惯”栏目的创设吸引了全体幼儿。我们把幼儿园里孩子们应该遵守的幼儿行为,用图片的形式张贴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看到图片中的自己和同伴非常的兴奋,照片贴在这里,对于孩子们是约束,同时更是激励。不用太多的说教,孩子们就明白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晨检室里“谁是好宝宝”栏目,有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他们在看看说说中,相互评价画面中人物作法,在此过程中幼儿间也有了相互的评价标准。幼儿有了他们的模仿对象,争当大家喜欢的好宝宝。走廊里我们为家长和幼儿创设了亲子互动的“温馨驿站”,来园和离园时,停一下,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在一起欣赏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儿歌。儿歌的内容将随着幼儿的掌握情况不断的更换,家长及时了解我们的活动内容。同时在家长的合作下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2.“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区域游戏是我们对小班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每日区域活动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娃娃家里教师为孩子们投放了布娃娃,小衣服、小梳子、发卡等。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自发的分配角色,相互间学会了分工、合作。为娃娃穿衣服,梳头,在打扮娃娃的过程中,孩子们不自觉地学会了穿衣服、扣扣子,扎小辨、洗脸等行为。

益智区里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拼图卡片,起初孩子们喜欢自己玩,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操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完成任务,孩子们之间学会了相互合作、帮助、欣赏。他们的这种表现,在小班孩子中应该算是非常棒的了。

在区域活动结束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会忘了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而且幼儿也会到处跑,我们就和幼儿们玩起“宝宝要回家”的游戏,这时小朋友就会像爸爸妈妈们一样照顾他们的玩具。往日吵闹声没了,玩具也放得整整齐齐的,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3、在一日活动中,渗透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多观察,多注意,随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做到及时发现,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及纠正,让幼儿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并发扬。活动中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午睡前有些幼儿急于上床而把拖下的鞋子乱扔一地。起床以后又有个别幼儿会为了寻找自己的鞋子而把大家的鞋子翻乱。每次看到此情景,老师们都会抱怨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摆好鞋子在上床,可是无济于事,并没有好转。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悄悄地把孩子们脱鞋的情景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下午教育活动时间,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他们上了电视(我把录像连接在了电脑上),小朋友看得特别的投入,“看,宋浩泽的鞋子没摆就上床了。”“老师,我摆鞋子了,我还帮小朋友摆了呢!”“老师,我们的鞋子好乱呀!太难看了。”孩子们看到他们鞋子的狼狈样一个个发表了他们的感慨,七嘴八舌的相互争论。画面中的“小捣蛋鬼们”小脸都羞得通红。我没有过多地发表意见,只是肯定了孩子们的发现。“下一次睡觉前我还会给小朋友们录像,看一看谁能把鞋子摆好。”孩子们听了,立即个个表态以后一定摆好鞋子。还真见效,现在孩子们都能自觉地把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同样,我们把孩子们很多的行为如:吃饭、做操、排队、上课等情景片断用录相或照片的形式进行纪录,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活动完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4、以游戏为主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们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所以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手段之一。我们把幼儿日常的喝水、穿衣当成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当有的孩子在喝水时偷懒,我会变成小小魔法师,摸摸他们的小肚子,这招非常的奏效,有的小朋友真的相信老师会魔法。一摸肚子就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喝水(其实我是在他们喝水时留心观察他们的喝水情况)。哪些偷懒的小朋友会自觉地去补水。如玩“小手、小口动一动”的游戏,幼儿们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小朋友可喜欢啦!大家都一边扭着屁股一边念:“先湿水后搓皂,搓手心,搓手背,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就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就连平时最不喜欢洗手的小朋友也都认真地洗起来,幼儿不但能把手洗干净,也玩得很开心。

五、反思:

1、与家长的联系还需更紧密些。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孩子们在生活习惯和礼仪方面幼儿明显的进步,但是部分幼儿出现了反复性,我们的研究还需继续,孩子们的行为还需继续练习。因为各种原因,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还很少。我们的研究往往还停留在针对集体和幼儿的层面上,所以,在以后的课题实施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途径,让家长更加了解我们的课题内容,实施方法等,使家长更能够配合我们的研究,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地成长。

2、研究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研究初我们重点针对幼儿的交往礼仪和生活习惯进行研究。我们将追随幼儿的发展及时地将研究中的不足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细化幼儿的行为习惯,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练习。不断地补充方案,加强课题的操作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使课题研究真正为幼儿服务,为教育服务,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吉木萨尔县第一双语幼儿园

小教组:高蓉

2015年5月

下载幼儿的良好情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培养(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的良好情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培养(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 教养笔记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小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

    幼儿情感的培养

    目录 一、为什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2 二、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3 (一) 培养的形势与目标 1、......

    在蒙氏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在蒙氏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

    德育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渗透

    德育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是21世纪的栋梁,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是启蒙教育之需要,是社会之需要。幼儿期是幼儿良好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他将对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责任感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责任感 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学习生活中体验──“不添麻烦”,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2.在家庭生活中体验──“我爱我......

    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高泠 张新宇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几何图形是点、线、面等抽象的集合形构成的图案纹样,在园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体现。园林设计要......

    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李红群(邮编 443509)随着中考语文作文分值的增加,写作越来越受重视。加大练笔力度,进行全方位的作文技巧指导,学生却越来越感棘手......

    在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情感

    在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情感 摘 要:美术欣赏教育是培育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从作品中领悟艺术真谛,学生的欣赏水平起点高了,眼界就开阔了,对美的直觉和选择也就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