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记得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入的变革,那就不能成其为教育”。这对教育是多么完美的一种描述啊!如果教育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呈现,那承担教育的人将是怎样的一群人?
一、充满激情
教育原本就是一首诗,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在变换着不同的主题,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教学是一项充满激情的工作,我们的激情,能传递公费学生,激发起学生无限的求知、探索热情。徐志摩先生做教师的时候,每每上课,有时干脆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坡上杂乱躺坐,听小桥流水,望群莺乱飞,学生在他的激情引领下,随他遨游诗国。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写诗是需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师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在心中永远有一股激情,有一种冲动,我们的眼睛喷射着无尽的激情光芒,如果这些东西停止,那么在一个教师身上展现出来的东西,就会变的平常、平庸、平淡。那些教育行为就会变的琐碎、乏味,缺少感染力。
二、充满爱心
爱是教育的本质。因为有爱,常常就可以唤起一个冰封的内心世界。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师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取得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能把握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只有用爱心才能赢得爱心,用感动唤起感。
如果我们做教师的人,对教育事业有一份恒久的热爱之心,对学生有一颗仁慈宽厚之心,教师和学生之间所获得的沟通就会在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地方。爱,有时候也许并不需要语言,对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轻轻的触摸,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都源自人性深处的爱,源自人心深处的善意,但是正是这些东西,“最是无声胜有声”,如果有了这些,我们还会因为学生偶尔的过失而声色俱厉地斥责吗?还会有语言过激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吗?还会有冲动地对学生身体的惩罚吗
三、酷爱读书
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这是做名师的最基本的条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师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就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成长水平。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读书人,我想做教师职业,是需要永远的有源头的活水的,面对迅速变化的新世界,教师一旦今天停止读书,明天就将停止教学。读书过程本身也就是与世界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人从狭隘走向宽广的过程。在阅读中,我们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丰富了自身的积淀。
一个酷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有着很高的精神品位,“腹有诗书气自华”。浑身上下洋溢着浓厚的芳香的书卷气息,像钱梦龙老师、像李镇西老师这样的读书人做了教师,不但他们自己本身,就连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丰富博学而自然变得内心温暖、丰富、细腻、鲜活和磊落!
四、善于反省
《学记》中说:“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曾子也曾经说“吾日三省吾身”,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提升,才会使教师的工作更具质量。
一个名师,应该是一个不断反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每一天、每一课、和每一个学生的接触,都应该是有心并用心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是倡导反思的,如果教师能够每天写教育日记,认真总结在一天中教育工作的得与失。今天的课因为什么上的很成功?为什么自己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洋溢着激情和感动?为什么今天批评这个学生,学生那么愿意就接受了?为什么今天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本来简单的事情搞的一团糟?把这些东西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记载下那些让我们内心世界有所震动的事件本身,哪怕只是几十个字,几百个字,这都是一个可贵的反省和思考的过程。我愿意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也愿意周围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师。
第二篇: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2015年10月)
尊敬的王玉华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真挚的友谊来自于不断的自我介绍,我叫武永生,今年31岁,来自于河北省武安市第六中学,是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也是一名副校长,非常感谢王老师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能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名师学习提高,也非常感谢我们市教育局今天召开紧急会议,让原本给大家讲座的齐向东校长把机会让给了我,经过一夜准备和一路颠簸,我风尘仆仆地来了,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首先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武安六中始建于2004年,由磁山二街投资3600万兴建,地处有着七千年古文化历史的‚磁山文化所在地‛——武安市磁山镇,是一所同时拥有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学校秉承‚领先一步,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实施高效课堂,形成办学特色,创建乡村名校‛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尊重凝聚人心,以文化促进成长,以机制激发活力,以思想引导方向,以素质赢得素质‛为办学方针,形成‚人格健全,文理并重,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以及三大办学模式,即‚成功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学生自主发展模式。‛以‚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作为育人目标,同时确立了‚诚信、谦恭、宽容、弘毅‛作为校训。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课改名校、生命教育‚全国十佳示范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德育教育达标学校、邯郸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她身处山区,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却有一群富有激情和梦想的年轻教师;她没有一流的生源,却有一流的成绩。(尤其是高中学生,是被市一中、三中、十中的筛子筛过的学生。)
广告完毕,转入正题,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作为全国非著名教师的我,结合身边名师典范和自己工作实践与大家粗浅交流。齐校长曾经在大会上告诉我们,老师分为6类,第一是‚巫师‛,听听都觉得恐怖,巫师就是造孽的老师。我们经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殊不知,老师也可以是人类灵魂的‚刽子手‛,老师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可是毁一个孩子太容易了,网络上的那些恶毒教师应该是这个范畴的;
第二是‚庸师‛,以愚蠢教人,是善良的人所能犯的最严重的罪孽。(江南七怪与马钰教郭靖的故事)
第三是教书匠,所说‚教书匠‛的含义,多半和‚缺乏理想‛‚不会创新‛‚没有个性‛‚简单重复‛等等相联系。和教育家相比,教书匠也许有千般不是,但至少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朴朴素素,踏踏实实。
第四是能师,能师除了教好知识外,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第五是名师,名师的人格特征=为人师表+举止优雅+追求完美+律己宽人 为人师表:名师都能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
举止优雅:名师往往具有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注重修养,处处给学生作出表率。名师言教辅以身教,身教胜于言教,其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产生教育作用。
追求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名师的成功之路,是一条追求完美之路。名师常常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校正、自我监督、自我修炼、自我突破,完善人格形象和权威形象。
律己宽人:名师律己,在律己中走向完美;名师宽人,在宽人中达成信任。名师的宽人,像一缕阳光,让学生感到温暖;像一丝春雨,让学生感到滋润;像一粒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名师的教学特征=情知交融+心灵相悦+动态生成+真实有效 情知交融:在教学中,名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但名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用情感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情知交流的空间中吸取养分。
心灵相悦:名师课堂的魅力体现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对话与分享,共同探究发现,共同面对疑难,共同成长,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的精神依托的家园、心灵净化的场所、生命成长的乐园。动态生成:名师的课堂是动态的,是多维、开放、灵活、生动的。动态的课堂建立在课前充分预设、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教学过程自然地生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师生收获精彩。
真实有效:名师的课堂,不是花架子的课堂。名师课堂应既是融‚基础训练扎实,思维拓展丰实,教学活动真实,教学质量有效‛为一体的课堂,又是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有机结合的课堂。
第六就是大师了,如今大师的称呼很泛滥,其实如今是个大师缺席的时代,许多所谓的大师根本不算是大师。名气很大不一定是大师,弟子很多也不一定是大师。真正的大师不一定名气很大,也不一定弟子很多。真正的教育大师是在教育领域里有大智慧大德行的人。如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
在通往名师的路上,我们做的也许还相差甚远,我理解的名师应该要有以下几点:
名师要有梦,哈佛大学做了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远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那 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改变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 们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 社会各界顶尖级的成功人士;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 会的中上层,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人才;那60%的 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虽能安稳的生活与工 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人,他们几乎 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很不如意,且常常抱怨他人。中国人讲‚盖棺定论‛,临终墓碑上的墓志铭就是对一个人的终极评价,这个墓志铭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怎么做,最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齐向东早早就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大家也许能通过他的墓志铭感受什么是目标和梦想。
在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棺里,安眠着齐向东先生。齐向东先生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教育理论家。齐向东先生的一生是幸福、快乐、创造、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自信、果敢、智慧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当代教育界的奇迹。他努力践行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服务的理念,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为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
多年来,他献身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新思想,影响了几代人;他积极投身提高教师素质的科研与培训工作,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生活积极乐观,富有激情,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弟子三千,被誉为当代‚孔孟‛。
虽然他的生命离开了我们,但他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风亮节万世长存!
他的灵魂与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
齐向东先生永垂不朽!
齐向东先生精神永驻!
2008年4月
此处应该有掌声,齐校长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9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梦想,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曾经在崔炉中学当校长的时候,同时还担任4个班班主任和4个班语文课,他有着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育智慧,他的成长经历一直鼓舞着我和我的同事们,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学校中层以上领导都深入教学一线,率先任主课,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在通往名师的大路上。名师不是生来的名师,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的。一项针对特级教师的调查表明,有47.8%的特级教师在开始走向教师岗位时并不具备合格的学历,但他们最终都荣获了特级教师的称号,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不懈学习。(王玉华老师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具有说明力的)教育界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所以,二十一世纪,比的不是学历,不是能力,而是学习力
下面展示的是学校刘海波老师部分全国学习情况的明细和图片。所以,刘海波老师也是六中成长最快的教师之一,曾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的荣誉,并由国家领导人亲自给他颁奖。现在,六中的老师都知道一句话,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特别是王玉华老师在六中讲座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所有老师都特别期待能再次见到王老师。今天来参会的都是大家主动争取名额来的。我们夜里3点出发,没有一个老师有怨言的,反而觉得特别幸运。让我们把感恩的掌声送给王玉华老师!
接下来分享一个小故事。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另一位是柳生,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他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则需要多久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柳生一脸狐疑,又问:‚那如果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的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必死无疑‛。宫本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就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只死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教育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叶兰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写信说到:‚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体会到‘永不知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博客:作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流世界,更为我们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当今国内著名教育家,如朱永新、李镇西、李炳亭等都是运用博客这一平台来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就是通过博客来总结反思一天的不足与收获,并且,齐校长特别鼓励老师们写反思提升自我,他告诉老师们,哪位老师的反思案例积淀到一定程度,由学校出资给老师出书。出书后,还用为评高级职称没有专著苦恼吗?
名师不光要在“道”,也就是思想层面有修为,也需要在“术”,也就是具体操作方法上有所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方法做起工作来自然事半功倍。(三横六纵一个圆,一根杠杆一支点班级管理机制)创建我的课堂运行机制,我将每个班分成4个小组,然后进行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作业完成等多项项量化考核,定期总结,落实奖惩。我有两个“百宝箱”,一个叫“荣耀”,一个叫“担当”,开总结会的时候,课堂上表现优秀和成绩优秀的同学就可以抽奖一次,奖品有文具、生活用品,水果、与父母通电话表扬、与老师合影等等。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让学生享受了无比的荣耀。“担当”则是给暂时成绩落后和小调皮的同学准备的,有演讲1分钟、诵读《弟子规》、唱歌、与父母通电话表决心,小组成员反思发言等。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起到了警示作用。同学们心中时刻绷着一根弦,因为谁都愿意抽奖,而不愿意落后。通过这样的机制方法,我的地理中考成绩近三年来,取得两次武安第一,一次第二。说明这样的方法和机制是有效果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是管理上还是课堂上,遇到问题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霍懋珍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影壁)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换位思考)
老师,请你相信:多年后记着老师的往往都是后进生。教育本身就是在做善事,那么关爱后进生更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这种成就感要远胜过培养出考上大学的学生。
举齐雪东和袁梦冉的事例(播放视频)
第三篇: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听卞小娟“我与‘四商课堂’”有感
4月23日,在童校长的带领下,有幸和7位老师一起聆听了重庆市教委评估院龚春燕院长和沙坪坝区育英小学卞小娟副校长做的报告。
在报告中,龚院长说,要成长为一位名师,20年即可。第一个五年,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第二个五年,研究教育教学策略;第三个五年,创造教育教学艺术;最后一个五年,就成长为一名名师。接着他的学生卞小娟副校长,一位非常年轻的名师就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向我们阐释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2001年,19岁的卞小娟毕业后,来到了江津龙华镇雀坪村校任教。在这个教室地面被家禽刨得坑坑包包的地方,她怀揣着自己的理想,迈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开始自己的创新教学!她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的情景改为适合在农村开展的实际情景,让农村学校的孩子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农村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授予知识,卞小娟还要培养孩子高贵自信的气质。她要求孩子说普通话,让孩子们做成长记录袋等等。专家对她的学生的评价是:干干净净,不卑不亢,自信回答问题,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卞小娟的付出使得她工作不到一年,就破格评上了小学高级教师。在村小的磨砺,卞小娟自评是由纯粹的教学型老师转变为教学反思型老师。
2005年,卞小娟接受了巴蜀小学的又一次邀请,来到这这所教
学现代化的学校,她依然坚持自己“平实、朴实、真实”的教学风格,她利用现代工具,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一方面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在巴蜀小学期间,卞小娟参加了很多活动和比赛,仅2007年代表重庆市参加“杏星杯”全国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就获得了一等奖。这些比赛和活动使得卞小娟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创新学习的认识和理解,让她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一生的职责和追求,她说:“创新伴我一路同行”。通过巴小的浸润,卞小娟自评由教学反思型老师成长为教学创新型老师。
对于天道酬勤,多年来兢兢业业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卞小娟来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迟早的事。由于云南玉溪市教科所李所长的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影响的是一群老师、数千名学生、一大群家长”,28岁的卞小娟在2009年走马上任重庆市育英小学副校长。如此年轻的校长让所有老师的眼神里都流露出不信任,卞小娟坦然面对,谦逊待人,努力工作。在引领教师们向专家、书本学习的同时,她也积极为教师们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提高,让育英小学的老师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卞小娟在育英的开拓,使得自己由一名教学创新型老师转变为教学研究型老师。她在育英任校长的期间,根据自己的实战教学经验和世界教科文对人才要求的“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做人),提出了赋有特色的“四商课堂”理念,即:
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emotion quotient,情商;adversity quotient,逆商;create quotient,创商。她的四商课堂,旨在:培育学生“四育”为价值取向,营造民主、和谐教学氛围,打造“无障碍交流”课堂。“四商课堂”作为育英小学特色项目,引领全校师生形成具有“四商课堂”文化特质的一系列学校文化,打造了开放、活泼、多元、丰富的特色课堂,推进了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
卞小娟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使得她短短数十年的时间,便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也与龚院长及其学生一起编著的《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一书中,谈到了成为名师的九力不谋而合,即:理想力、精进力、艺术力、表达力、学习力、发展力、创新力、思想力,最后是成为了名师之后的影响力。
虽然最终,我无法成为一个名师,但是龚院长最后的结束语却感动了我,他说: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该扫得有模有样
——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如贝多芬在作曲
„„
尽管现在我是一名村小的老师,我愿我的教学生活不是一天重复一天,而是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第四篇: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齐洪震张继珍271000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
背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成了教育第一要务。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名师。前段时间,看过一部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其中有一段提到名将是怎样炼成的,名将的炼成需过六关:
1、军事理论
2、实战
3、冷酷
4、理智
5、判断
6、坚强。受此启发,结合自己20年的教学经验及身边的优秀教师发现:一名教师成长为名师,也需过六关:
一、爱心关
1、对事业的挚爱。这里的爱,是一种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永不放弃的深沉的爱。可以说对电脑感兴趣的人很多,但真正达到比尔盖茨成就的人只此一人,因为绝大部分人只是一种暂时的、肤浅的爱,遇到困难就掉头,偶遇挫折就放弃。我们教师也一样,一个对事业不挚爱的人,怎能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偶遇困难便牢骚满腹,自然很难从工作中品尝到乐趣,把工作看成负担、当成累赘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名师。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就是对名师的最好诠释,对事业的挚爱是成为名师的基础。
2、对学生的关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生甚于爱子,是成为名师的前提。从四块糖的教育家陶行知到严如父的谭千秋老师,都是把对学生的教育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楷模。当前,我们很多老师:要么脾气好的学生犯了错也不批评教育,老好人一个;要么对严的对学生一棒子打死,动不动就体罚,这都脱离了教育的最初目的。教育教育,是教和育的有机结合。
3、对自己的爱。中西方有个很大的差距,中国把大多的表彰给了累倒在讲台及因公殉职的老师们,而西方除此外,把更多的表彰给了常年爱惜自己、身体健康的老师们,以表彰他们把最多的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中国的做法无可厚非,而西方的作法更令我们思考,流星的确瞬间美丽,恒星却可以发出更多的光和热。这些爱惜自己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他们才是历史的缔造者,不是吗?而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建立在教师健康,家庭和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关爱学生,先从爱惜自己开始吧。(暑期培训,两天后,开始尝试做第一次作业,在做作业中,几次想放弃,脑子中一片混沌,真正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此时才发现我真没有资格去耻笑赵括的纸上谈兵。后来在老师们的互相鼓励和帮助下,通过多次观看视频和材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完成了第一次作业,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和缺陷,但自己很满足)。累的前方是快乐,痛得结果是幸福。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幸福,明白这一点,恭喜同仁,我们正阔步走向名师的第二关:
第二关:学习观
(一)向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学习。
1、向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中国教育的发展:从教育模式上看:贵族教育----平民教育-----班级授课制(教师主角)------班级授课制(教学相长);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从教育人群上看: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每一次教育改革,必依教育理论的革新为先导。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已在全国推广,岱岳区教育局倡导的“学案导学”与“四精四必”、泰安英雄山中学推行的“六环节”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实效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先进的教育理论可使我们的教育永远焕发青春。
2、向先进的教学手段学习。暑期培训的信息技术辅助于教学,就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原来一些课堂“死”的东西变“活”,“抽象”的东西变“直观”,“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低效”的课堂变“高效”,“枯燥”的知识变“生动”。所以,作为
老师为了教育,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尤其是老教师。
(二)向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
1、向课程新标准学习,这是教学的方向问题。只有方向对,才能在教学中杜绝出现南辕北辙,做无用功。在教学中,年轻教师更应该多学习新课程标准,这是教学中的兵法;作为老教师也应多学习新课程标准,经验固然重要,但不能拿经验当饭吃,避免教学中犯经验主义错误。
2、向教材学习。先不要嗤之以鼻,冷静!这个地方向教材学习,不是简单了解,也不是表面上的理解,而是在深入理解每一节、每一章的基础上,还要对整个高中甚至初中小学教材整体把握,把握章节之间的纵横联系,在课堂设计上既能循序渐进,又能深入浅出,做到游刃有余,高屋建瓴。比如在研究函数时,大部分函数是复合函数,我们不能只局限在就题论题,而是教给学生如何把复合函数分解为几个基本初等函数,利用学习的简单基本初等函数知识来解决负责复杂的函数,以不变应万变,要把转化的思想贯穿与函数教学中。
(三)向老师们学习。
在平时教学中,善于向老师们学习是尽快成为名师的捷径。因为只有平时的听课中,教师才能从许多优秀教师的身上看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弥补自己教学上的缺陷,包括:普通话的标准度、语言的简练度、整体设计的合理性、授课方式的灵活性、课堂评价的恰当性等,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闭门造车要不得!而且,听优秀教师的课会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位教师周围都有很多的良师益友,他们是我们终生的榜样。
(四)向学生学习。
老师们先不要忙着向我扔砖头,保持冷静!同样一节课,对去年的学生很适用,对今年的新生未必行,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听着听着,很多学生会昏昏入睡,不打呼噜就是给你面子;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学生就嫌你啰嗦,要求换老师的声音就可能传到校长那儿,第二天校长就会找你谈话。所以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向学生学习,了解他们,与他们交朋友;在课堂上多走到学生身边,多提问学生,随时根据学情调整自己的教学,多倾听学生心声,把位置放到学生心中。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在教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时,他提倡上课糙一些,目的是把思维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所教班级取得优异成绩。向学生学习,防止刻舟求剑,以做到治班如水,因势利导,育人无法,因材施教,这是成为名师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要学习,不管你是年老还是年轻,你都将焕发青春活力,始终保留成为名师的那份激情和潜力。过了这一关,你将离名师越来越近,加油吧!向第三关-----模仿关大踏步的进军!
第三关:模仿观
一位教师通过虚心向老教师不断学习,最直接、最快的进步就是模仿。记得在上学练字课上,老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描红与临摹,谁能坚持下来,谁就为以后的书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热播的节目《中国好声音》上,几位导师都提到他们的成功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很多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听一节讲一节,就是希望他们能向身边优秀的教师学习,通过模仿、请教、反思,尽快成长。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也是如此,在不断的学习、模仿中,督促教师加快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加深对教学的认知、领悟与掌控,逐步理解教学的真谛。继往开来,只有继承过去,才能开创未来。继承过去,对于老师来讲,其实就是一种对原来优秀教学的模仿。请记住:没有继往,不会开来。如果你能善于学习,勤于模仿,说明你是一位虚心、胸有大志的教育者。祝贺你,你离名师的距离越来越近,不要停步,向着蜕变的一关------创新观前进!
第四关:创新观。
模仿并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创新的起点。“一个人模仿得再惟妙惟肖,他也只是个匠人,只有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大师”(《穆桂英挂帅》中佘老太君语)。模仿与创新是普通教师与名师最大的区别。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呢?
1、要有创新的意识。这是创新的前提。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安于现状,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只有挚爱教育的人,才会在教学中始终保持青春的活力和积极进取的动力。有了这份活力与进取心,才会有创新的意识,进而才会有创新的行动。
2、要有创新的实践,即行动。任何一项创新,都需要反复的实践,多次的修正与完善。
(1)、创新教学理念。现代的教育:要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根本,以“授生一渔”为核心,最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让学生活读书、读活书、用活书。
(2)、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创新课堂的基础,是对课堂教学的总体把握。名师的课堂设计的共同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通过简练、精确、磁性的语言一下就吸引住学生,然后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巧妙设计一个个循序渐进的情境和题目,让学生在自究、合作及师生互动中掌握重点并突破难点,把课上思考延伸到课外,课堂结束仍回味无穷,既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了首位,又把教师“导”的角色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3)、创新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名师会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来灵活的运用教法,不拘一格。纸上谈兵的赵括与军神的白起,可看作普通教师与名师的区别。要想成为名师,在过完前三关的基础上,还需要多思考、多尝试、多总结。
(4)、创新教学手段。名师的另一特点,就是善于接受新事物,始终能与时俱进。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覆盖各行各业,作为教育者应抓住契机丰富、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听过很多优质课,名师们都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高手。
(5)、创新评价机制。在教学中,真正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同样,要想成为名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尽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试想,一个奖罚不分明,让学生看不到希望的评价机制怎能得到学生的拥护,老师怎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名师出高徒”,其实更应是“高徒出名师”。
继往开来,所谓的开来,就是开创未来,这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更需要勇气和智慧。“破茧成蝶”,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华丽的蜕变。创新,是教育的不竭动力,如果你有幸跨过了这道坎,恭喜你,名师的华冠即将为你加冕!坚持!
第五关:坚持关
我们曾听过很多的优质课与创新课,单从这节课来看,有些教师已达到或超过名师的水平,但却并不能称之为名师,甚至相差很远。原因就在于,为了这节课,老师们进行了多次磨课、反复修改,多数是一个教研组集体的结晶,与平时的上课不可同日而语。而名师呢?由于前几关打下的坚实基础,对学情了如指掌,对教材滚瓜烂熟,对课堂游刃有余,对教学高屋建瓴,所以几乎每节课都是学生喜欢的课,都是精品课。坚持如一教好学,也是一般教师与名师的区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然,我们一般教师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心中有梦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坚持做好教学工作,扎扎实实的过好前四关,那么,我们都会是名师。在黑暗时,牢记:坚持就是胜利。
第六关:积累宣传关
很多人问:为什么全国的名师寥若晨星?其实,名师很多,有的就在你我的身边。大部分的名师在默默奉献,与世无争,这并非教育的幸事。真正有责任的名师,应该注意平时教学的积累与整理,既可以装订成册,也可作巡回演讲,还可以发表博客,把自己的优秀的做法提供给其他的教师,已达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积累宣传既是名师的责任,更是名师走出校门、走向更远,成为地市甚至国家名师的必经之路。魏书生老
师、李镇西老师等就是榜样,他们编写的教育丛书,激励并帮助着当代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迅速成长为国家教育的栋梁。
如果你有幸过了这六关,那么,你已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你的梦想也就此实现,你将有能力也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如果现在你不是一位名师,也不打紧,只要我们胸有报国心、心存为民志,教学中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努力工作,那么,我们都是自己的名师,都是教育的栋梁。
注:参考文献: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
第五篇: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一)王博
暑假里,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感触良多。该书对怎样才能成为名师作了最好的注释。更为有价值的是该丛书正是要通过众多名师的亲身感受,如何听课、如何反思及品悟,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名师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自己能努力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让每一个参与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名师。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其次要有信心。尤其是自己自信心不足,总感觉没有底气。记得师傅第一次听我课后的评价就是缺乏自信。当时师傅让我记住一句话:“当你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最大的”,自此我才一点点收拾信心。而要想成为名师,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毁,他就一定能走向新的高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心中对教育及平时的工作有诸多的困惑,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对于如何听课、评课、为啥要进行反思及如何进行教科研等方面。先说说听课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听课更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关键作为年轻教师的自己却不会听课。每次听课一到上课铃声响起就急冲冲的赶去了,连这节课听啥内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听课的时候就浑浑噩噩,被动的去听课,找不到可以商榷的地方,也没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应着重注意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就是提不出建议。特别是听名师课后不去总结,以至于听名师课后对自己的启发和作用不是很大。在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当看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关于怎样听课的内容是,我如获珍宝。原来要使听课更加有效,首先听课教师在课前要有所准备,比如最基本的要知道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梳理出这节课的重难点,更好的是要形成自己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有备而去听,就会对上课教师的优劣高低失败得失就一目了然了。而自己在课后多总结精彩部分,好的教学方法,而后可以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而后《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在与评课环节。每次听课后看到别的老师在听课本上密密麻麻的记着评语,发言时侃侃而谈,而自己却找不到本节课的特色或需要注意什么。也没有老师能系统的跟我讲讲如何评课。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却给我系统的上了一节课。要想评好一节课,首先要提前对这堂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教师怀揣足够的准备走进课堂时,由于心中有数,而此对信息的敏感度就会明显增加。同时《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中还告诉我评课可以从“教路”、“雪路”、“文路”、“媒体”即“三路一体”入手,这样听课者才会从盲目中清醒。而且还告诉我六种评课方法。如依序逐环评(适合经验少,希望得到评组指导的青年教师);概括要点评(适合质量较高的课);重点评(适合不成功的课);综合归纳讲(适合同类型的几堂课)等等。
通过阅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让我看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不要因为懒而不进行反思,不要因为小而不记下一闪而逝的灵感,不要怕麻烦而不执其手中的笔。反思要及时记录的,特别是应该将课堂教学作为反思的重点。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的进行,教师根据课堂山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纪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加坚定了我以后要写反思的信心。自己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一节课后要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而要成为名师,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进行教学研究。要想成为一个有特色、有成就的老师,还需要从经验型教师阶段走向研究性教师阶段,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学生学习要转变学习方式,除了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同样也需要做一些研究,从经验教学逐渐转型到研究性教学,这个转折的过程需要教师来参与研究。我总认为教学研究很难,而且离我们的教学工作十分遥远,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我才知道原来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其实教学研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线教师要开展的正是扎根于教学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草根式”研究。以上就是我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的几点感受。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二)我酷爱读书,尤其喜爱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书。拿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感觉受益匪浅,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心灵。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今天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民教师。书中每一个章节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走向卓越的方法。
一、爱教育是成长的基石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书中提到的几位老师身上,尤其是李镇西老师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那种对教师职业、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爱,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那种真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对事业的挚爱,绝不会把无法量化、准确评价的班主任工作做的这样用心、这样精彩。
二、阅读是成长的阶梯
成长就意味着不断学习,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些名师,他们都是注重学习、注重专业阅读的,是阅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尤其是李镇西老师,他不仅注重专业阅读、更注重跨学科的阅读,可以说是阅读让他胸藏锦绣,气度不凡,是阅读让他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三、创新是成长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灵魂。任小艾老师讲的钱学森临死之问已刻入我的大脑。因而教育必须创新。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济源一中的魏俊起老师年纪轻轻,竟然当了两个班的班主任,针对两个班风格各异的特点,大胆地把企业管理之道巧妙的运用在班级管理中,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而且班级成绩遥遥领先,这难道不是活学活用的创新之举吗?
四、反思与写作是成长的加油站
反思自己就是最好的学习,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建,才能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和学生坚持写教育叙事,在反思中历练自我、梳理自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扎实实打基础。
名师要有丰富的学科营养,用“真文化”来滋润自己教育教学的心田,扎扎实实打基础。
2、谦谦恭恭当“人师”.名师一定是师生的“人师”因为他(她)们时刻将如何做人,做一个“大写的真人”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3、认认真真写“功课”.名师的绝妙视角,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课前充分做好“功课”的结果。
4、勤勤恳恳做笔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君子动口又动手”,一线教师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要留住思考与灵感、顿悟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文字。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著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三)作为一名名优教师,要有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不畏艰辛,勇
攀高峰的精神境界,简言之就是要有一个向上的精神诉求。而这个诉求,有高有低,依据不同的教师个体,他们的目标确立不同,最后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水平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有精神诉求的情况下,我们要明确目标,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增强实践。
其次是善于思考。
一名教师,只有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始终坚持思考的习惯,他才会获得持续前进的动力。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效,让我们的教学理解更加透彻,让我们的工作更有创造力。思考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做,才能够让我们的思考成为有效地思考。第一,我们要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想法,也就是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当我们发现问题后,我们要进行思考,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第三是我们针对某个问题作出的教学设计应用到课堂中去,简单来说,就是实施自己的想法。第四就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第三是名优教师要有充足的经验积累。
经验积累源于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记录实践过程,通过整理归纳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返璞归真。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更是持续的。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并不断的检验,获得更多更新的经验,才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第四是成长机遇。
任何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里不开机遇。有的人能够创造机遇,有些人能够把握机遇。俗话说,机遇始终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培训,一次竞赛都有可能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有些教师能够通过培训、观摩获得成长,有些教师需要通过历练竞赛获得提高。但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精神诉求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分不开。
第五是回应环境。
早期读起来我不太明白,现在略懂一些。我们生存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名师,首先能够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达到自己的发展,无论自己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拥有一颗平常心。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最终挑战环境超越自我。环境可以创造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通过千锤百炼、锐意进取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勤学求进的教师,要想尽快成长,那么不仅要关注细节、讲究教法、经验反思,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淀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将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扎实实打基础。
名师要有丰富的学科营养,用“真文化”来滋润自己教育教学的心田,扎扎实实打基础。
2、谦谦恭恭当“人师”.名师一定是师生的“人师”因为他(她)们时刻将如何做人,做一个“大写的真人”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名师的绝妙视角,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课前充分做好“功课”的结果。
3.笔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君子动口又动手”,一线教师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要留住思考、灵感与顿悟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文字。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著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