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泥与生态环境
水泥与生态环境
摘要:在所有人造材料中,建筑材料的产量最大、用量最多,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最严重,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建筑材料生态化,研究和发展生态建筑材料。本文主要讨论水泥与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关键词: 水泥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
废弃物
水泥是一种传统的、用量非常大的且廉价可靠的土木工程材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其他材料可以代替它,因此水泥也是具有巨大生命力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保护地球环境,寻求与自然的和谐之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课题。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既要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环境的因素;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省和生态平衡。
水泥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水泥生产要消耗大量的石灰石资源和黏土资源。在我国,每吨水泥熟料要用1.4~1.5t石灰石,0.2~0.3t黏土和0.2t煤炭;同时,生产排放大量的CO2、NOx气体和粉尘;石灰石资源和黏土资源的大量消耗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CO2等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导致地球环境表面温度上升,对气候、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是有害人体健康的气体,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水泥的制造与环境生态治理 水泥工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粉尘和噪音,但技术的进步,现代水泥厂已经基本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例如超声波技术在水泥粉磨中的应用,采用遮幕技术进行车间设计,使水泥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水泥生产有害废气的处理,也相继开发出烟气脱硫、脱氮装置,窑灰脱碱及CO2回收技术等。因此水泥企业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乌烟瘴气的形象,成为零污染、环境友好型产业。此外,水泥工业在废气净化、余热利用和固态废弃物减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解决自身污染问题之外,对循环利用其他工业废渣和可燃性废料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水泥作为一种胶凝材料,也可作为环境工程材料使用,为生态环境的整体治理做贡献。
目前,国内外在改善水泥工业与环境相容性方面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1.高性能水泥的研究与开发
用少量高性能水泥可以达到大量低质水泥的使用效果,因此可减少生产水泥的资源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高性能水泥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水泥熟料矿物体系与水泥颗粒形状、颗粒级配等问题。
高性能水泥与同类水泥相比,水泥生产的能耗可降低20%以上,CO2排放量可以减少20%以上,强度可以提高10MPa以上,综合性能可以提高30%~50%。因此,水泥用量可以减少20%~30%,开发高性能水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采用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
选用新型干法窑,淘汰湿法回转窑和立窑等落后的生产工艺,从而生产能耗和排放会大大降低。另外,采用烟气脱氮、脱硫装置,窑灰脱碱及CO2回收技术等,水泥企业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其乌烟瘴气的形象,成为零污染、“环境友好型”企业。
3.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生态水泥
生态水泥就是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包括各种工业废料以及生活垃圾作为原材料制造的水泥。这种水泥能降低废弃物处理的负荷,节省资源和能源,达到与环境共生的目的,是21世纪水泥技术发展的方向。
可燃废弃物的种类很多,如废弃机油、废溶剂、废轮胎、动物肉脂粉、稻米壳、石焦油、废纸、废塑料、费棉织品、可燃生活垃圾等;以及医院的有毒垃圾和某些工业部门的有毒有害物。可利用可燃废弃物(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代替部分或大部分燃煤和燃油,既处置了废料,又节约了能源,也减少了CO2等有害气体排放量。
4.利用工业废渣制备水泥
理论上讲,凡是可以提供水泥组分所需CaO、SiO2、Al2O3和Fe2O3等氧化物的物料均可用于水泥生产。工业废渣既可在熟料生产阶段加入,也可作为水泥混合材料,在后期水泥负荷阶段加入。水泥煅烧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有毒有害废弃物中的化学元素被中和和吸收,变成无毒的化合物;焚烧废物的残渣最终进入水泥熟料,对水泥质量一般无不良影响。水泥窑还可以将废料中的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固定,避免扩散污染。
大量利用工业废渣,可节约原材料和能耗,降低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生料系统利用工业废渣可节约原料。水泥制备系统利用工业废渣可节约水泥熟料,每生产1t水泥熟料,可节约标准煤120kg,节约原料1.6t,可少排出二氧化碳1t,二氧化硫2kg,氮氧化合物4kg。可见,大量利用工业废渣对节能降耗,降低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潜力巨大、效益显著。
对我国未来水泥工业的发展展望
为实现我国水泥工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我国水泥发展和技术研究在总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水泥行业生产的节能降耗、粉尘排放、噪音污染和有害气体排放量问题;
(2)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当前社会多样化发展对砼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
(3)水泥产品的生态化设计;
(4)加强水泥工业对工业废弃物的利用及工业废弃物在水泥制备中使用效率的研究;
(5)用于环境生态治理的水泥或凝胶材料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施惠生《土木工程材料》
严捍东《新型建筑材料》
郭随华,翁端,陈益民《我国水泥工业“生态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篇:土木工程材料与生态环境
土木工程材料与生态环境
06环境工程3班 陈侃 200630230305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土木工程材料主要依据建筑物及应用部位对材料提出的力学性能与功能要求进行开发,而不顾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都必须考虑其余生态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 影响 生态水泥 正文:
一,全球环境状况。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环境污染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由于资源过度消耗,人口激增以及环境污染等影响,目前全球有10大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森林面积锐减,大气污染状况持续恶化,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固体废弃物污染不断增加,酸雨蔓延,海洋污染日益严重,臭氧层不断破坏,土地荒漠化趋势增加等。
尽管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而且,在一些环境污染得到改善的同时,另一些环境问题却变得日益严重,如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的剧增等。
总之,环境问题正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和全球化,使得人类不得不对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持全球范围的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水平低;因此,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寻求环境与社会,经济,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土木工程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土木工程材料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建筑玻璃,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土木工程材料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是依据建筑物及其应用部位对材料提出的力学性能与功能方面的要求进行开发的。具体说,结构材料主要追求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等方面的“先进性”,而装饰材料则追求其功能性和设计图案的美观等方面的舒适性。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天然资源和能源,还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向地域排放大量固体废弃物,向水域排放大量污水。某些土木装饰装修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对人体有害的挥发物。废旧的建筑物与构筑物被拆除后,被废弃的土木工程材料通常不再被利用,而成为又一环境污染源。
以土木工程材料生产而言,目前每年生产各种土木工程材料要消耗资源50亿吨以上,消耗能源达2.3吨标准煤,破坏农田0.7万公顷。在土木工程材料中最常见的普通水泥,石灰等,目前每生产1t水泥熟料要排放1t二氧化碳,0.74kg二氧化硫,1.5kg氮氧化物和130kg粉尘,每生产1t石灰要排放1.18t二氧化碳。在黏土砖瓦和立窑水泥生产中含氟气体的污染,其毒性较二氧化硫更为激烈。我国2000年的水泥年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全国水泥工业平均粉尘,烟尘排放量哒23.2kg/t,年排放量达1300万吨,是造成城镇严重污染的首要负责者。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土木工程材料的需要还要增加,如不加以解决,它造成的环境负荷问题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充分考虑与地球环境的协调性是今后发展土木工程材料所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环境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影响。
目前地球大气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氟利昂气体引起的臭氧层破坏以及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等。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会造成气温上升,架势混凝土的碳化过程,从而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此外,臭氧层的破坏会是波长短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大,从而加速了高级装饰材料涂料等有机土木工程材料的老化,降低抗风化的能力,而酸雨的增加将加速栏杆,扶手等外露金属的腐蚀。因此,在深入认识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材料及构件制定新的寿命预测法和切身的防护措施是很重要的。
四,生态土木工程材料。
所谓生态土木工程材料,一般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性能优异,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是一类对人体,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土木工程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土木工程材料而言的一类新型土木工程材料,是环境材料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延伸。从广义上讲,生态土木工程材料不是一种单独的土木工程材料品种,而是对土木工程材料“健康环保安全”等属性的一种要求,对原料,生产施工,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贯彻环保意识并实施环保技术,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生态水泥。
随着城市的发展,新的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建立,污泥的排出量越来越大.由于污泥中含有重金属、有毒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成分,污泥的大规模土地资源化利用因此受到限制,如何妥善处置污泥成为污水处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污泥灰分的成分和化学特性与粘土成分接近,理论上污泥可替代30%的粘土原料参与水泥生产。利用水泥窑不仅可以完全氧化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消灭病原体,还可将重金属固定于熟料晶格中,减少了污泥的二次污染。以污泥为配料生产生态水泥可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对于重金属含量偏高、不宜农用的污泥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变废物为再生资源的另一有效途径。
污水污泥除了有机物外往往还含有20%~30%的无机物,主要是硅、铝、铁和钙等成分。一般情况下,污泥中灰分的成分和化学特性与粘土成分接近,理论上污泥可替代30%的粘土原料参与水泥生产。
生态水泥以生态环境和水泥的合成语而命名的。是一种新型的波特兰水泥。这种水泥以城市垃圾烧却灰和下水道污泥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无公害水泥,把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变成了一种有用的资源。早在1993年,日本秩父小野田水泥(株)开展了“都市性综合废弃物利用生态水泥生产技术”的研究。2001 年在千叶县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生态水泥生产线。我国近年来也开展了利用污泥生产水泥的研究。上海新型建材研究开发中心在充分论证及实验室试验成功基础上,分别在湿法回转窑和四级预热器回转窑水泥厂进行了多次工业试验,在湿法生态水泥生产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生态水泥的制作工艺与普通水泥基本相同,包括生料制备、水泥煅烧和水泥制成的工序。一般生产1 t 生态水泥需用:垃圾灰0.5 t、脱水污泥0.3 t、石灰石及粘土等原料0.3 t。上述原料经粉磨、均化、成粒,在1 350 ℃温度下煅烧成熟料,再加入石膏,粉磨制成生态水泥。由于污泥中的Al2O3含量一般偏低,而且实际生产中污泥的性质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生料配比时,需根据污泥中和SiO2分析结果,加入铝质和硅质的校正原料。
由于生态水泥在水化时,生态水泥会溶出大量的氯离子,硬化体在养护和使用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含氯水化物,会对水泥中的钢筋等增强材料造成侵蚀,因此对生态水泥应用有一定限制,只可应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C钢丝或钢纤维增强混凝土以外的领域,如建筑灰浆等,也可以作为土壤固化剂应用于农村湿地或者沼泽地基的改良中。
由于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使得污泥成分日益复杂, 污泥中存在大量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等, 使污泥处理难度增加。污泥农用作为目前最被认为是污泥资源化较为有效的处置方式,但重金属是限制污泥大规模土地利用的最主要因素,农业排水及雨水径流等面源污染的问题也容易导致污泥的二次污染。以污泥作为配料生产水泥,可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分解或固化,使“二次污染”的风险降至最小,又可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对于重金属含量偏高、不宜农用的污泥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变废物为再生资源的另一有效途径,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第三篇: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 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 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财富。然而,随着人 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 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 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 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的胜利。”[1]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 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30 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大 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然 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 已出现危机:中国的SO2和CO2排放量,尽管人均远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一些 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 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 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 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些 物种濒临灭绝。[2]
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 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 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 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 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 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 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 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 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 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 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 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 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
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
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
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
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
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
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
·11·
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
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
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1980年3月5日,联
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
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3]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
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
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
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
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
遍接受。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1994
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以此文件来指导我国社会经
济未来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
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
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
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
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否定
了人与自然的完全对立,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
体,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
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是人们对以
往所持有的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扬弃。它主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为谁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
题。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新型工
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经济
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使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5]要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富裕的国家,必须协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片
面追求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思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才能促进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思想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为我们找
到了一条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
路,为当前人类乃至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
向。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才能顺利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促进社会全面
进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全球广泛的承认和接
受,但是各国如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实际目标、计
划、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起来却并
不容易。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明白:只有必须坚持
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环境的立法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
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制定更
加有效、明确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律和制度的源头上
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法在促进可持续发
展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区域经
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绝不能走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世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先后出台
了许多法规条例,使环保工作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
托和保障。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如进
行了治沙治水、植树造林,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
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然而,有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
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将迫切需要我们政
府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
保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二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力度。虽然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提倡可
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依然存
在“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观念,他们往往受眼前
利益的驱使和诱惑,而不顾长远的、全社会的整体利
益。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即将可能变成为一
条干涸的小溪。这很大程度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人
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浪费水源、大量开垦湿地等各
种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各自辖区内应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做
到分工明确、权责明细、各司其职,将环境质量的改
善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
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绝不姑息手
软;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让更多的违法
环境行为和不良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三要控
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性与人口的数量
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资
源、环境才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人
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的过度增长将导致森林消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耕
地不足以及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
增长,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破坏—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严格
·12·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
素质,教育人人有环保意识,使人人关注全球危机的大问题,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这对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是极有裨益的。
(二)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自身建设
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
方式上来。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成本
换来的,这使本来有限的资金、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还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危机等一系列
十分严重的后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就必须要
改变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应当开发和节约
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路子。环境危机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应当大力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科
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做到清洁生产,如果不
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将难以继续。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对人类传统的片面地追求产量、产
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企业应该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和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企业应该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谁利
用谁补偿”原则,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严
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反对资
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与节流并重,合理使用有限资源。企业应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设备,坚决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对污染严重而
又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厂家,坚决实行关闭停运的政
策。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低效的粗放式增长转变
为高效低耗集约式增长;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否则,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将会消耗殆
尽,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沉重的灾难。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环境危机的解决有赖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保
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
长远发展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公众的积
极参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历史的事实
已经证明: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就将会反作用地报复人类。然
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环保意识缺乏,他们往往是破坏
环境、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依然
思想僵化,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
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只重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利益,经常做出一些有损于环境的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解决环境危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
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人类与自
然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如果再不转变原有对自然
和环境的观念,就必将自食其果;宣传环境保护与经
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宣传破坏环境必将最终导
致人类自身毁灭的道理;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
责”,坚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
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意识。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决
策者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提高综合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各级决策者和企业负责人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越早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
一个良好的环境,认识到消除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
坏、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就越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最后,我们还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
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启蒙、环境知识灌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
丰富的课外和校外活动,使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
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环
境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地参与保
护环境的行动。[6]
结 语
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只有促
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
才能做到可持续。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宁可
暂时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该破坏我们赖以生
存的环境。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
承受的程度,任何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
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因此,我们在对待生态环
境问题的态度上,应当做到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爱
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
时,注重其质量和效益。总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和自然和谐
相处,共生共荣,才能保证我们当代以及子孙后代安
居乐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2]张坤民,朱达.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1998(01).[3]刘东辉.从“增长的极限”到“持续发展”[A].可持续发展之路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4]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台北:台 湾地球出版社,1992:34.[5]程鹏.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意义及策略[J].云南环境科学, 2006,25(增刊).[6]陈鸣.保持环境的净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J].长沙铁道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01).·13·
第四篇: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环境,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vironment,意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生态地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称为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
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就全球来说,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的丧失;淡水资源紧缺;生物种消失;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人口激增等等。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情境也不容乐观,我国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我国的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下面我就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生态问题做简单的论述。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
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地球正在升温,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中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危肋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
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与此相关的报道也是举不胜举,比如 “全球变暖,孟加拉湾一小岛消失”“北冰洋含冰量剧减”“全球生物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地球的‘冰河时代’将要来临?”“加科学家发现北极海永冻层完全消失”“海中的甲烷释放速度加快”“马尔代夫沉没百年倒计时”“北极冰川融化 地球或被淹没“水城”威尼斯再遭水淹”由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报道也很多:“岛国马尔代夫将在海上建家园”“澳大利亚下冰雹,像高尔夫球一样大”“百年大旱:产粮大县面临部分绝收”“甘肃罕见雪灾,最深1.5米”“澳大利亚遭暴雨侵袭,墨尔本市区洪水齐膝”“地球或进入强地震频发期”“德国雪崩,46辆汽车挤成一团”等等。
这一切无不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得不在这种严峻的时刻好好的反思我们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活动中有所改变,不要一味的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考虑对生态带来的破坏。如果不这样,那么到最后受惩罚的只有我们人类自己。
第五篇: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法制建设
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法制建设
近些年,人们清楚地看到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下如何在法治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政银企三方沟通协调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政银企密切合作,使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当前工作的切入点。
一、金融法制建设是金融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金融生态环境通常可以理解为金融组织赖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在相互联系和动态演化中形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之一。
金融法制建设的作用是创设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则,保障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首先,法律构建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退出和公平竞争机制,使金融组织优胜劣汰,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动态平衡。其次,法律确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对金融监管、金融组织自律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规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再次,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活动的立法,创造各种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的发展空间,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法制建设也为金融生态环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改善提供保障。以法律的形式将金融政策规范下来,不仅能够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并减少执行成本,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利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政策出台;法律对产权、投资人权益、金融产品法律关系等的保护和确认,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可以优化金融生态的经济运行环境;法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促进积极向上的金融文化的确立和发展,这在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金融机构内部文化和金融活动行为模式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当前我国金融法律环境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生态法律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未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加以解决,金融生态环境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与个别金融领域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仍然存在。当前,我国金融生态法律环境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缺失
规范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我国规范的金融机构市场化破产机制尚未建立。一方面,对金融行业的过度保护,导致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由于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缺失,中央银行和各级财政又不得不采取非市场化的救助手段,使得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继续沉淀累积,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另一方面,即便是少量采取市场退出措施的金融机构,其关闭仍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完成,带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并且,由于缺乏有效的存款人和投资人保障机制,金融机构的债务(尤其是个人债务)往往还是由政府兜底,隐含着很大的道德风险。
一般企业的市场退出也面临着《企业破产法》调整范围有限、有效的破产程序和相关制度没有确立、政策性破产普遍化等问题,导致债权人特别是银行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现行《企业破产法》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就其中的制度构建而言,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清算组往往漠视债权人的利益;就破产程序而言,在破产案件的管辖与受理、债权人会议、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也不很健全。而实践中政策性破产的扩大化也进一步削弱了法律对破产企业债权人保护的力度,造成了银行债权人的经营风险。
规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欠缺,导致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负担沉重,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金融法治力度薄弱
对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是金融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自我净化机制的基础。现行《刑法》的有关规定不能满足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的要求。《刑法》关于挪用资金罪的规定仅适用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客户资金的行为,而不适用金融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资产(如国债)的行为;对操纵金融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资产的单位和个人,也很难根据《刑法》加以制裁。
(三)金融执法环境不佳,行政干预严重
执法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金融执法环境的缺陷主要是执行时间长、程序复杂、成本高昂,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比较严重。
三、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制度建设和执法环境
现阶段,我们应当从制度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两方面着手,构建合理高效的金融生态。
一是全面提高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方政府部门要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对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地方行政主管这一权力优势,主动承担起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领导职责,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中,认真安排、周密部署,指定专人抓好各项建设措施的落实。同时,协调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税务等部门共同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人行(或银监部门)为主体,相关各方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二是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是影响金融生态的重要力量,是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此,必须把提高中小企业诚信标准、解决融资问题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要树立多元化的融资理念,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不断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缓解资金紧张状况。继续发挥货币市场融资功能,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额度。金融部门要正确处理信贷集中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适当逐级下放贷款审批权,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金融政策环境。三是修改《企业破产法》,建立市场化的企业破产机制。
首先,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债权人会议、破产重整、破产申请和受理以及债务人财产清算等制度,给予有物的担保的债权绝对优先的清偿顺位。作为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补充,应当建立有关存款保险机制和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法律制度,降低金融机构破产的社会成本,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其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带头严格执法,防止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以政抗法、以政代法,搞地方保护主义。企业破产的债务清偿要首先依法考虑债权人的利益,而不要借保护这个那个为名搞行政干预,这样往往给债权人利益造成巨大伤害。四是修改《刑法》,强化对金融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
只有严厉惩治挪用金融机构客户资金、资产的违法犯罪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金融稳定,发挥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功能。应进一步扩大金融欺诈犯罪主体的范围,建立健全修改有关委托理财、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结构性产品和金融控股公司等的法律规范。同时,要加强执法环境建设,提高执法效率。五是改善区域信用环境:一是优化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重点加快中小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二是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使失信者无处可逃,难于立足,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三是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使守信者真正享受到诚信所带来的附加值效应;四是开展“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人人争当诚信模范”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