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移动面对社区市场的社区经理队伍建设思考
提要:随着3G序幕的拉开,运营商在各个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其中家庭市场是运营商竞争的重要市场之一。目前我国在近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就有8亿多,约占总人口的70%;对于农村8亿多人所组成的2.38亿个家庭,这无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而龙湾将近10万家庭用户,从购买潜力来看近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农村总体购买能力规模趋大。关键词:社区经理 家庭市场 宽带营销
移动通信农村家庭市场宽带简要分析及发展思路
引言:作为传统电信业务,宽带的发展势头并不如3G那样夺人眼球。实际上,无论﹩是自己经营还是与铁通协作发展,移动发展宽带是势在必行的。且不说有线宽带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可以为移动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单是通过全业务捆绑来稳定现有移动用户,以现在的局势来说,都是必要的。自运营商重组以来,特别是在三网融合趋势的推动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捆绑业务上发展得如火如荼,在移动业务上也在不断侵蚀着中国移动的用户份额。截至2010年11月,中国电信拥有移动用户数达8802万户,当年累计净增用户数3193万户;而中国联通3G用户总数超过1277万户,2G用户总数达到1.5亿户。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上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再。据统计,2010年1-6月,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200万户,总用户数达到1.15亿户。截至2010年6月,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总数达到6269万,中国联通则达到4693万户。而中国移动在这个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还不到10%,是该到了奋起而追之的时刻了。
然而宽带市场那么广,移动该从哪里入手争夺?相比联通的全面进攻,选择从局部市场切入发展。早在注资给铁通之前,一是高端集团市场,这部分用户能带来高ARPU,利用光纤接入;二是低端家庭市场,这部分用户虽然资费不高,但数量庞大,作为所谓的“长尾”用户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总额。这两个市场的规划正符合中国移动目前急需建立集团客户品牌和家庭客户品牌的现状。同时,这两个市场也是全业务捆绑产品的受众市场,在这两个市场发力也体现了移动发展全业务的战略意图。本文主要重要性、开发现状、社区经理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家庭市场需求旺盛,覆盖用户大,几乎覆盖了所有用户,市场规模大对收入影响大,与其他市场重叠性强,家庭市场具有小集团的特征,又有家庭成员个体的特征,需要有效营销和服务,家庭成员偏好的趋同性,决定了家庭市场的深度开发和稳定的重要性,对于提升用户粘性有一定的作用,家庭成员由于年龄、教育程度、性别的不一,导致各自的通信产品需求差异,产品需求多样化,家庭成员具有可成长性,需要提前做好渗透营销和服务,是削弱竞争对手优势的一个重要市场,同时宽带作为家庭产品的共同需求,以宽带促捆绑,以手机捆宽带的发展策略尤其重要;
二、自4月份以来,农村宽带业务发展的贡献率已远远超过了同区所在城市,并均超1倍以上。因此在研究制定城市宽带业务发展营销策略的同时,就更应注重对农村宽带业务市场的调查研究,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这将是我们宽带业务最具巨大发展潜力的增长点,根据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结合在农村宽带业务市场积极开展营销而已取得的成功案例,特作如下七点探析。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握商机,悉心研究农村购买欲望;
1)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市场,市场=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即有效的市场需求是由既有购买力又有消费欲望的购买者形成的。我们从市场规模来看消费主体,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收入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可以说已广泛具有购买高值耐用消费品的能力。诚然有了购买能力,如没有购买欲望,也形不成需求;而刺激农村居民购买欲望的不仅仅是他们口袋中的钱,还有农村逐年改善了的生活、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等,为与其相适应,亦很大程度地激发着他们相应的购买欲望。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繁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农村经济信息、文化教育信息越来越为富裕起来的农民所看重,互联网因其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认同,他们意识到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上网查询、发布信息已成了他们开展业务、丰富生活的重要渠道,因此他们对先进的宽带网络需求日益迫切。而目前龙湾农民使用宽带业务的总体占比还相当低,据有关资料统计,还未达到城市该项业务消费的五分之一。这是与当前农村市场作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和其宽带业务的实际需求极不相称的;因此,如农村居民宽带业务的普及率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1万户的市场需求。2)此外,还有近万家的农村企事业,宽带上网率亦很低,若提高3到5个百分点,又是一宗十分可观的需求。所有这些,充分说明农村宽带业务消费需求日渐趋旺,农村宽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是作为我们电信运营商要更新营销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把握这一商机,看重并看准这一大有潜力的市场,悉心研究农村宽带业务的购买欲望,激发并培育农村日益增长的宽带业务需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且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2、深入调查,准确定位,按需定产,精选目标客户群体
1、市场调研是企业开拓市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农村宽带市场与城市宽带市场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我们只用开拓城市宽带市场的办法去开拓农村宽带市场,显然是行不通的。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宽带业务市场的调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宽带产品,我们往往心中无数,如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宽带业务营销,则无异于“盲人摸象”。同时,不同区域的农村宽带市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在某个农村市场畅销的宽带产品亦不代表在另一农村市场就一定也畅销。如果说我们一些电信企业在开拓城市宽带市场上还有些“感觉”的话,那么在开拓农村宽带市场上就很有可能找不着“北”了,这就是因为我们对农村是较为“陌生”的。当我们在着手开拓农村宽带市场之时,就应该多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多和农民聊一聊,做农民乡亲的知心朋友。目前,我们充分发挥目前营销渠道的作用,在社会渠道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深入到村集镇、村头田间,埋下头,静下心,整合各种资源切实做好农村宽带市场的调研工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00余份,针对其需求,精心选择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细分为老年人市场、务工人员、学生暑期宽带、移民宽带、本地人宽带、商铺宽带等六大宽带市场,有目标性进行覆盖,逐步铺线,类似群体同质性营销,有效的推进了宽带用户的发展;
3、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激发农民需求增长;
当前农村宽带市场亟需我们去宣传、推介和开拓。近来电信通过“三扫”把宽带市场向农村区域做深度拓展,展开了一系列的业务宣传推广活动。乡镇支局的社区经理们分别深入到当地工厂、学校、村民小组和农民家里,发送宽带业务宣传和安防资料,介绍互联网知识和电脑宽带上网应用功能,激发广大乡民们的宽带业务需求。特别近期电信通过“三扫”活动农村仅发展宽带捆绑手机业务月均就突破了1000部,特别是同期瑶溪此项业务发展数的4倍多。由此我们应得到启示:农村宽带市场亟需我们去宣传、推介、开拓和挖潜,只有这样做了,效果才会显现出来;
在农村宽带市场的业务宣传上,我们充分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在用户重要时间和关键路径进行拦截做好触点宣传,结合温州“六城联创”要求开展刷墙广告300余处,门头宣传300个,各种墙体广告500个,固定广告位200个,楼层广告3000余个,常态化灯布广告1万余份,各种与政府合作广告1万余份,进一步丰富了业务宣传类型,提升了家庭宽带的感知度;
4、拓展思路,讲究应用,引导体验,拓展农村宽带市场
由于农村宽带市场广阔且尚处于启动、开发期,则必然不同于城市市场而呈多样化和复杂性态势。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居民特定需求的基础上,就必须拓展思路,讲究实用,引导体验,注重合理组合宽带接入产品,以增强其对农村市场的适应性。电信运营商应在已有宽带产品的基础上,组合或附加新的适合农村条件的应用功能和创建新的产品和服务。在产品功能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农村市场的实情,增加一些适合农村特殊需要的实用功能。
对于产品,农民较市民更讲究实惠有用。我们就必须结合农村和农民的使用特点和现实需求欲望而开发设计好我们的宽带产品,推介给他们,通过体验,使他们感同身受、乐意使用并更多更广泛地使用。
5、建立系统,推进代销,适销对路,合理组合接入产品
龙湾农村村落遍布,交通便利,对宽带业务的密集营销有一定的好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拓农村宽带市场时应采取与城市市场完全不同的分销策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自营厅和社会渠道等营销渠道点多面广的优势,建成上下联动的新的营销系统和销售网络,以提供零距离、及时快捷的服务。但仅凭借此还不够,我们还应积极推进营销代理制,大力发展代销网点,以适应需求面宽的特点。农村宽带业务发展,我们应走一条企业内部营销服务渠道和外部社会代理渠道“双轮驱动”的新路,以尽量延伸营销服务“触角”,为尽快开拓农村宽带业务市场,对内,我们要求各个客户群严格按照社区经理归属种好“责任田”,通过市场调查和细分,摸清农村宽带业务潜在用户,明确营销重点,做好客户定位工作;对外,对渠道销售商进行了资质认证,剔除重复性,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装宽带的营销活动。由于内外结合,社会代理渠道作用明显,取得了月发展农村宽带200多户的好成绩,目前渠道占比在30%左右。
拓展农村宽带市场也应与开拓城市市场一样,充分注意产品的适销对路。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农村宽带市场的细分,在细分基础上来确定宽带有效市场。要针对农村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目标用户群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启动组合销售等营销杠杆,以使产品适销对路。针对中小商业客户降低门槛推出了宽带捆绑无线固话组合营销,针对公众客户则根据具体需求开展了宽带套餐或不同包月方式销售,均取得了理想的营销成果。今年以来,龙湾净增宽带用户已超过了8000户,产品的适销对路无疑成为启动农村宽带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积极渠道变革,迅速组建社区经理队伍补充宽带营销力量,增设社区经理岗位,专门负责社区和家庭市场的营销,另外,为了实现常态化的服务和营销,依靠社区既有的力量来进行营销和服务。比如,居委会、物业、小卖部,共拓展宽带30家;
认识移动运营商深度开发家庭市场的关键点,变坐商为行商,开展主动营销工作,改变现有的被动营销局面。主动进入社区,贴近社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提高产品销量,每月轮流社区设摊;提供主动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比如,可以主动做名片派发、单页入户、楼宇广告、宣传栏广告、病毒营销、社区活动,月均设摊200余场,发展宽带400户左右;
6、优化营销策略,聚广告之力,借草船借箭,打好组合拳套路,选择最佳的出击方式;
1、产品营销没有广告的投入是万万不行的。那么选择哪种广告媒体更合适和有效呢?我们采取排除法,首先排除了报纸广告,因为农户很少订报纸;其次排除了户外广告和交通运输干线广告,这类广告不会有人会花时间仔细看,不太可能说服顾客马上采取购买行动。我们在前期推广中应该选择以下几种广告形式:
1)首选依靠社区渠道。龙湾目前有600家渠道,这些渠道为宽带业务宣传提供了免费的宣传阵地,对于短期内提升营销氛围有非常好的作用,根据客户充值概率,客户每月要充值一次,基本保证了视觉广告的到位;其次直接派发单页广告。在新覆盖区域的入户直接派发单页是企业对企业宣传的最有效手段,是瞬时反应广告的当然选择,这种广告形式的效果好于任何其它媒体形式。产品信息在顾客需要时能及时以你个人的名义寄到他们手里,进步提升宽带感知度,累计派发单页3万份;同时考虑用户实际情况,在用户关键路径上,布置不干胶,落实固定铁牌,宣贯节日条幅,关注做好出入口、车库、楼层等广告位,提升用户触点宣传力度;
2)为提升宽带受理量,以最便捷的方式和速度接近消费者,迅速建立直销队伍,采取“草船借箭”策略,调用社会资源使营销费用大大下降。采取移动业务代理人促销的方式,也要加强销售管理,进行培训与督导,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产品基本知识;二是销售技巧;三是沟通技巧。向每个推销员提出这样的口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沟通”,每个推销员都要记住这样的誓言:“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给予你说出它的权利,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它,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地与你交换。”计划开展培训20余次,招聘移动业务代理人员60来人;
3)采取广告促销、人员推销、公共宣传、直接市场销售等的方式,以语音消费手机促宽带的方式,进行组合销售。
7、优化网络,热心服务,提供便利,打造企业诚信品牌
要有效开拓农村宽带市场,网络和服务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多数农村网络的质量往往不能像城市那样得到有效保证;农村亦因为维护人员偏少、装维员工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也难以跟上,这些将直接影响农村宽带业务市场的拓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投资,组织人力,从优化网络入手,通过热心、优质的服务,为农村用户提供便利,打造诚信品牌,以此赢得市场、赢得广大农村客户的青睐和忠诚。近期针对农村宽带业务剧增,导致网络拥塞的问题,花大力气优化网络,提高网络带宽,随着农村宽带用户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宽带故障也不可避免地增多。为使农民宽带购买方便,用得放心,我们还必须加强宽带售后服务工作。宽带用户障碍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宽带障碍分析来看约60%为病毒入侵、拨号认证、用户电脑设置、操作不当等方面原因所致。建立了多通道的服务方式,如电话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代理服务,及时为宽带用户排忧解难,同时建立了差异化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宽带用户快速提供售后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村宽带用户的欢迎,努力提升宽带业务服务支撑能力和用户对宽带业务的认同感及满意度,有效地挖掘了市场潜力,使得农村宽带市场逐渐展现生机,实现了量、收同步快速增长。
结合前述对家庭宽带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家庭宽带市场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是领跑者,都有着“在位优势”,尤其在有线宽带运营方面,移动只能望其项背。我们怎样样借助自身的既有优势,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起冲击,以实现对新客户的开发和对既有客户的保有。下步计划和整改如下:
1、通过调研针对当前经济形式,用户有迫切上网需求但消费能力受限的实际情况,寻找电脑公司开展租赁计划,推出了“装宽带送电脑”捆绑营销模式;
2、优化分销渠道,明确分销目标,整合资源,最小的投入和最大的效益,每个片区安排1家分销独家代理,3、优化社区经理素质能力模型,通过案例演练、情景模拟促进十大能力提升(市场分析、沟通、业务推荐能力、营销活动组织、时间、执行、投诉处理、关系营销、客户拜访、电话营销)
4、准确做好产品定位——三个概念,直抵人心。为了能够快速打开市场,成功抢占制高点,首先确定了三个概念:新农村概念,特色视频宽带概念,教育资源概念: 1)新农村概念,是“移动宽带”的品牌形象定位,因此设计了以下对外宣传口号:“让新温州人实现上网的梦想,助力新农村建设!” “助力新农村建设!”给人感觉带有公益性质,是为本公司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亮出的一面旗帜。
2)特色视频概念,是“移动宽带”的功能定位,用户若观看各级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3)教育资源概念,是“宽带移动”的类别定位,一提到“信息”自然会联想互联网等媒体。移动用户可以在“移动宽带”上获得大量教育资源信息,可以给用户信息渠道。
根据上述三个概念,确定“移动宽带”的广告宣传定位是:多彩的宽带电影随你看,急速下载速度,教育资源任您选择!
5、扩展家庭无线局域网,延伸有线宽带触点:有线宽带最大劣势就是布线端口固定,家庭市场用户对于移动的需求尽管并不强烈,但相当数量客户仍然希望能够实现室内的自由移动。提供室内无线局域网设备,延伸有线宽带触点,为客户提供溢价服务。
6、打造差异化产品,附加溢价服务,抢先进入细分市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宽带用户的粗狂式发展很可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突围路径—溢价服务,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对宽带用户市场进行细分:从用户的年龄结构、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进一步区分客户需求,以我为主推广特色宽带,迎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溢价产品,稳固家庭宽带市场。
总之,这个产业升级和格局巨变的交汇时期,正是中国电信巨头们短兵相接,进行贴身肉搏的胶着阶段。在家庭宽带市场,我们应对扬长避短,探索细分市场,深挖客户需求,抢占家庭宽带市场的商业蓝海!
第二篇:中国移动 社区经理个人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XIE
从10月份开始公司成立城区区域中心到现在也有2个多月了,城区区域负责市区家宽网格的营服工作,其中我负责的是武江北网格。市区分公司实行社区经理网格化管理以来,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网格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目前市区分大工业西、西河、东河、小岛、五里亭、十里亭、南郊长乐等几大网格,社区经理负责本网格区域内的业务拓展、铁通营业厅人员管理以及装维人员管理等工作。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我对这两个月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
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从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市区分公司以及本部门组织多次相关培训,提高社区经理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我接手武江北网格到现在对自己负责区域的大小楼盘和自然村进行了走访,和前任网格经理一同走访了楼盘小区和自然村,交接小区物业负责人联系方式和合作内容,本人熟悉武江北网格内移动宽带覆盖情况、网格业务人员的个人情况和装维师傅日常工作。目前已对武江北片区的电视盒子、家庭宽带等业务的发展、改造、安装、调试、维护以及营销工作较为了解,可以说通过公司的培养,社区经理已基本可胜任公司的全业务。
2.坚持每日晨会制度。
每天8:30分在景文2楼进行网格经理和组长晨会,由铁通经理主持,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每天总结昨日任务完成情况,由各个网格大组长汇报该网格产能和遇到的问题,由区域经理和铁通负责人定出每日任务,总结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各个网格之间互相学习。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每天总结经验,本人的各种业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3.对武江北内大型小区进行我司广告宣传。本人通过积极与武江北内大型小区如江湾名庭、朝阳新村、海景花园等小区的物业沟通,成功拓展小区内的门牌宣传、公告栏宣传、楼内贴张宣传。以手机用移动宽带免费送、移动宽带就是好、装宽带选移动等宣传口号对小区内的我司宽带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作用。日常加强对和小区物业需求沟通,如春节时候制作春联、小区门口贴纸等可以宣传我司宽带和报装电话方法,保证了小区内有我司宽带品牌,提升住户感知度
4.强化绩效管理,对铁通网格业务和前台人员加强管理和指导。
公司出台了一系列绩效管理制度,提升了网格产能,本人在工作要求自己按照公司和上级对网格工作的要求对武江北网格的3位铁通业务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由于历史原因,原武江北网格业绩产能差、每日只有2条左右的宽带产能,本人接手后召集网格内3名业务人员进行动员会议,我了解到由于原武江北产能差,业务人员工资低导致工作积极性差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网格的工作产能,无法完成既定的产能任务等客观因素。现阶段我每日制订工作业绩要求并加强与业务人员沟通,武江北网格每日产能已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目前主要通过外呼和促销的方式拓展家宽业务。
5.做好武江北网格内的支撑工作。由于公司实施片区负责制,对铁通业务人员进行公司政策培训和指导,把公司最新政策传达到每一位网格人员,网格人员遇到不会系统操作流程和优惠了解不清晰时,我提供讲解和帮助。我每日工作除了拓展家宽业务还需要对沟通100服务厅、渠道代理店、其他部门的家宽安装地址咨询和宽带催装等工作进行支撑。本人通过实地走访武江北片区的家宽覆盖和工程家宽建设图纸等方法熟悉武江北家宽的存量地址情况,每日对咨询装机地址的人员提供准确七级地址。与此同时,每日与装维人员沟通,对下错地址和无法布线安装的宽带及时通过BOSS系统查出下单受理人,并及时通知处理。
6.对武江北片区新建楼盘进行验收。我接手2个月以来,新建开通小区的家宽工程验收工作也由我负责,本人与装机人员和工程施工方人员一同到奥园韶关印象小区验收工程,通过查看工程建设的综合机房、室内布线以及物业要求的装机规范等问题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最后工程成功验收交维,为新小区的装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7.本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法。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反省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现将近期的工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简要总结如下:
1、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日常生产工作,也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
2、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有时候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自己对工作能力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多请教领导,多处理本网格内的事务。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思想工作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移动人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积极努力工作。
第三篇: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王文军
当前社区“四知四清四掌握”、错时工作、24小时双人双岗值班、巡逻,以及大量的“额外”超负荷工作使社区工作者普遍感到巨大的工作压力。低待遇、高付出的不平衡状态,以及普遍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公平现象,使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社区工作者“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排除机制性问题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得不到落实的原因之外,如何依靠街道社区自身力量,缓解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留不住人的现状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当前亟需解决的首要难题。根据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社区近几年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从工作认可上激发工作积极性,用岗位“留人”
一是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选好配强社区书记、主任是提升社区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金山路街道在4个社区积极推行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给年轻有为的年轻干部给权利、压担子,使社区主要领导得到快速锻炼、提高。同时,街道为每个社区确定2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作为联系点,全力扶持社区书记、主任的工作,树立社区主要领导的威信,推动社区工作。近4年来,金山路街道已有3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被提拔为副科级,2009年又有2社区党组织书记顺利通过全市副科级社区书记公选。社区已经成为培养锻炼干部、出干部的地方。
二是做好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做好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工作,确保后继有人。在重点扶持社区书记、主任的同时,金山路街道及时将工作踏实认真,有发展潜力的干部作为社区副书记、副主任重点培养,使其能够独当一面,解决社区书记、主任提任后接班人的问题。近2年来,金山路街道有1名社区副书记被提拔为副科级,1名后备干部通过公选进入副科级社区书记岗位,1名社区副书记提任为社区书记、主任,选拔配备社区副书记、副主任12人。
三是及时肯定赋予政治荣誉。对工作优异的干部,及时推荐表彰,激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近年来,金山路街道社区获得各类荣誉称号80余项,受到自治区级表彰的个人3人次,受到地区级表彰的个人5人次,受到市级表彰的个人50余人次。金山路街道党工委在推荐上级表彰的同时,通过每年一次的辖区工作会议、社区工作会议、庆七一表彰会,大张旗鼓的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个人160余人次。连续2年,在金山广场隆重举办庆“七一”双先表彰大会,扩大表彰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二、从经济手段上激发工作积极性,用待遇“留人”
一是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通过几年的摸索,金山路街道初步确定了“星级社区工作者”评选办法,以此扭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社区骨干力量工作积极性受影响的状况。以公开测评的方式,每季度按25%、60%、15%的名额比例在全体社区工作人员中分别评选出红星、蓝星、黄星社区工作者。工作优异的社区工作者全年每人最高可以享受到1600元的绩效工资;工作表现良好的社区工作者全年每人基本可以享受到1200元的绩效工资,获得黄星的社区工作者不享受绩效工资。
二是健全社区工作者奖励制度。在完善社区工作者奖励制度中,金山路街道还先后制定实施了《通讯员奖励制度》、《考核奖励制度》。每季度对街道社区通讯员的稿件进行点评,并按照规定兑现通讯员奖金。每年年底,结合干部考核工作,对负责工作受到上级表彰的社区工作者,按照表彰级别分别给予奖励,并优先评优、推优。
三、从关爱服务上激发工作积极性,用感情“留人”
一是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日档案。金山路街道为在编干部、聘用干部、劳动保障协理员、卫生保洁员建立生日档案。有些社区还建立了社区工作者家人生日档案,将社区工作者家人也纳入关爱范围。街道按时为每一名过生日的社区工作者送去生日礼物,街道办事处机关、社区每月或季度集体举办干部生日聚会,通过集体娱乐活动,团结干部、凝聚干部。
二是建立社区工作者救助制度。针对个别因病致困的社区工作者,通过街道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中出一部分、街道社区工作者捐一部分、协调医疗卫生单位免一部分的办法,帮助生活相对困难的社区工作者度过难关。近年来,金山路街道社区工作者累计捐款达1.5万元,救助生活困难社区工作者8人次。街道社区党组织探望患病的社区工作者或其家人45人次,送去慰问品、慰问金近7000余元,让社区工作者家人同样感受到金山路街道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建立社区工作者关爱制度。金山路街道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近年来累计为社区聘用人员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补助取暖费3万余元。每年定期为全体社区工作者免费体检一次,同时针对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接触各类人群多的情况,为社区工作者免费注射乙肝疫苗。为减轻社区工作者入户工作强度,为管辖片区较大的3个社区购买电动自行车。3个社区居委会阵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社区阵地平均面积达到450平方米。投入30余万元添置社区居委会办公设备,全面改善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在她的记忆里,三四年来工资几乎没涨过。这两年随着 “菜篮子”越来越沉,她有点承受不了。
据悉,这些“流失”掉的人员大都是居委会的中坚力量,对政府的政策了解透彻、长期深入基层人脉广,而且处理纠纷、调解纠纷的能力强、经验多。他们大部分被保险公司、物业公司、私人企业聘走,收入是当初的3—5倍。
“其实我们不愿意走,在社区工作这么长时间了,和居民也有感情了。可是工资太低了,我们生存都„„”王晓蒙欲言又止。从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看人才流失
近段时间,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随着社会功能不断扩大,原有单位制模式下的各种社会事物,由单位统包转向社会管理,社区逐步承担起管理社会事物的功能。要做好这项工作,根本在于人,在于需要有一支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而具有这些能力的人才,却不断的因为工资待遇问题离开社区工作岗位,人才流失严重。
“拿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成为大家对社区工作者的普遍共识。据了解,目前我市主城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各区从财政中划拨,标准也由各区自行制定,根据“委员”、“副职”、“主任”三个级别,收入从700元到1400元不等,最高的在2000元左右。
“朋友问起我的收入,只有打哈哈敷衍过去,父母安慰我,好歹是份正式工作,听上去至少比待业青年强。”不少社区工作者在面对工资待遇询问的时候都这样回答。现在社区工作者偏向于年轻化、知识化,他们无其它经济来源,基础相对薄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得不考虑后顾之忧,谈恋爱、结婚、赡养父母、供养子女等等。有的甚至工作好几年了,每月仍需要向父母伸手要钱。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和人员的稳定性。
在社区工作没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总觉得是一些居委会大妈做的事情;现在,更多的人,把社区工作者和公务员划上了等号,甚至认为是坐着看报纸、喝茶的清闲工作。而事实上,社区工作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相当繁琐。做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不亚于机关人员的工作量,最小最细微的工作都由社区来做,一到节假日更是24小时待命,工作压力相当大。不少大学生把到社区工作当做是考取公务员的过渡期,一旦考取或找到其他的工作,立刻就走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几年通过增加补贴,社区工作者待遇有所提高,但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希望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一个指导性标准,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第四篇:烟草商业企业市场经理队伍建设之思考
市场经理队伍建设之思考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得到社会公认。对此,处于垄断地位的烟草行业可能没有处于市场经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企业感触那么深。但随着市场化在烟草行业内的渗透,忧患意识已经播下种子,行业各层越来越多的开始按照市场规律与原则来办事。那么,对待人才,这个企业臵观重要的元素,我们更应该开始更多地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考量。
一、市场经理队伍的地位与现状
烟草行业的“市场经理”从工作职责和囊括的工作内容来看,他的含义就是“区域市场营销和服务的管理者”。是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中最基层的管理者,是整个营销链中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一环。对于处于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的其他商业流通企业来说,企业之外,客户是最重要的资源与财富,企业之内,以“市场经理”为首的基层营销队伍是最重要的企业资源和财富。
那目前烟草企业的市场经理是处于怎样的地位与状况呢?翻阅烟草杂志,浏览烟草网页,我们发现更多的是对客户经理的关注,鲜有提及市场经理的。在实际工作中市场经理更多的是公司决策信息的执行者,甚至只是传达者,即使是在自己所辖区域内也基本不参与销售与市场管理的决策。显然在烟草行业的认识中是将市场经理基本是弱化到了客户经理同一个层次中去了。
实际上目前的市场经理至少在5个方面是有所缺失或者说需要提高的:职业意识、理论知识、营销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艺术。
正是对市场经理作用与地位的弱化,所以即使我们目前的市场经理队伍中很少有人毕业于正规大专院校,很少有人出身营销专业,很少有人进入烟草后得到系统培训,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我们也丝毫没有感觉到。
二、加强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虽然市场经理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既然依靠目前的市场经理队伍,我们企业依然能够正常开展业务,我们的销售利润还在年年增长,我们还有必要来提及加强队伍建设吗?答案是肯定的,理由主要基于四点:
(一)行业改革的需要
当前,全行业正在开展订单供货工作,订单供货工作是烟草行业继工商分离以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其实质是在坚持烟草专卖体制下,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通过改革使行业的生产经营更加贴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组织货源,满足供应。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解市场,把握需求,服务零售客户,进而控制市场上来。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基层卷烟营销人员在改革和发展体制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是落实改革和发展的基石,加强卷烟营销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卷烟营销队伍是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营销性质的需要
基层卷烟营销人员是烟草行业的开拓先锋,是烟草形象的重要代表。在订单供货中,卷烟营销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订单供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着订单供货工作开展的成效;在日常卷烟营销中,卷烟营销人员的工作质量关系着各项政策方针的落实,关系着卷烟网络的建设和运作效率。卷烟营销人员的工作性质和担负的重要任务要求卷烟营销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求。
(三)国际环境的需要
烟草企业必然将从垄断到走向竞争,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必定面临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是与国内同行竞争,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外跨国烟草集团更会带来实质上的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21世纪的市级烟草公司必须高瞻远瞩,提前做准备。
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市场营销能力已成为衡量企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竞争并获得成功的能力。这对市场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准确的把握市场动向,了解研究现实市场和未来市场的需求,不断发现和开辟潜在市场,而且还要研究国内外市场中有关国家烟草发展的技术、业务。由此可见,市场营销队伍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四)岗位性质的需要 客户经理被我们烟草行业视为营销队伍的基层代表,被提及的频率很高,“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等字眼常常见诸于烟草煤体,那作为他们直属领导的市场经理是否应该首先受到重视呢?是否首先要得到建设呢?一只狮子带领的羊群要强于一只羊带领的狮群是谁都懂的道理。
事实上,在日常的工作中,正是是市场经理承担着教育、培训、指导客户经理的重任,市场经理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他带领的客户经理的整个队伍的素养。既然如此,那么在我们认识到建设客户经理队伍重要性的同时,我们当然应该看到首先打造一支优秀的、适应烟草发展需要的市场经理队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三、如何加强队伍建设
烟草行业是比较独立与低调的行业,社会上没有现成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组织或人员,我们可以参照行业外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但不能也无法照搬。我们主要还是应该依靠自己,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背景来建立一套选才、育才、留才的制度,尤其是建立一套系统的、高效的培训系统,针对市场经理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不同提供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培训方法。
理论学习、参观交流、实践操作是我们值得选择的三种主要培养方式。针对市场经理专业营销知识的缺乏,我们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或者专业营销培训人员与公司共同设计由浅入深的培训课程,以为单位,定期举办,由员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层级参加培训。本次中级考试的低通过率也证明了组织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我们的市场经理绝大多数从来没有“走出去”过,这样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观念、认识上的落后与脱节,这与企业和行业不断发展必将形成矛盾。我们可以根据企业条件组织市场经理在企业内参观交流,学习其他兄弟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提高管理水平与沟通能力;在行业内参观交流,对上游供应商(工业公司)、对卷烟制造有更全面的认识,学习他们经典的品牌操作案例;在行业外参观交流,使市场经理对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营销水平和营销人员素质有个直观认识,正视自己的差距,激励市场经理增强职业意识、忧患意识,提高营销能力和管理艺术。
对于新上岗或即将上岗的市场经理,我们可以组织为期短至一两周长至一两个月的实习或实践操作机会,熟悉岗位职责和整个工作流程,学习优秀市场经理的工作方法。
当然我们对市场经理的培养也不必停留在这些常规培训方式上,让市场经理在我们的营销管理中尽可能多参与决策和目标设定等会议,让他们及时接收各种讯息,抒发自己的认识与想法,这是对市场经理各种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其实,一些选才、育才和培训的方法我们以往也曾都使用过,譬如新员工岗前培训、竞聘上岗、委派员工到烟草专业培训机构学习等等,只是这些停留在“偶尔”,没有形成制度,发挥长效。因此建设市场经理队伍更需要引起我们决策层的重视,将它作为一项制度来建设。
当然要建设好一支队伍光有培训显然是不够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设并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选拔、沟通、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建设、用好市场经理队伍的根本保证。
由于烟草行业目前的特殊性,市场经理的考核办法无法与营销绩效挂钩,自身必然缺乏一种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激励和督促市场经理自发的学习和提高。我们依然可以将考核与激励机制设计得更有针对性,加强对市场经理工作的过程管理,让他们体现出素质和能力的差别,奖优罚劣。我们的薪酬组成不必停留在工资加奖金的认识上,激励措施也不必停留在货币收入上,很多企业多样性的激励措施已经显示其卓越有效,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譬如对拥有不同级别资格证的市场经理在收入中予以差别体现;对于参加企业外与岗位或行业相关培训并通过考试的市场经理的培训费用予以一定比例的报销;对于绩效考核优异者,公司给予培训奖励、旅游奖励或者假期奖励。这样的措施可以激励市场经理主动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和业务水平,相比企业组织多人次、上规模的培训要省财力、省人力,是对企业培训的一种有益补充,而“我要学”也总是比“要我学”更见成效。
有了各种制度相配套,相信烟草商业企业一定能打造一支满足企业、行业不断发展需要,打得响、留得住的市场经理队伍。
2011年12月1日
第五篇: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思考
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思考
一、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居住地核实需要专职的工作队伍 按照现行的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在出监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应到其固定居住地的司法所进行报到,由司法所进行登记、接收。但是部分服刑人员利用制度上的漏洞,规避矫正,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社区服刑人员在出监前故意隐瞒、虚报出监后的固定居住地,或因时间变迁其原住址已不存在;或是出监前提供的固定居住地是真实存在的,但其出监后故意不在其提供的固定居住地地址居住,拒不向司法所透露自己实际居住地点;或是服刑人员固定居住地不明、无住处,而暂住在亲戚、朋友家等等情况,都会造成出监后无法掌握其实际居住地,致使社区矫正办公室无法掌握其活动情况。因此,急需建立专职人员负责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居住地进行核实。
(二)确保矫正工作的连续性需要专职专业的工作队伍 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社区服刑人员由于就业、就学等原因,在本区内从原来的固定居住地迁出,这种流动,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较长一段时期,面对这种情况,原居住地的司法所无法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发生与迁入地司法所档案材料和社区服刑人员的转交,而迁入地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要重新认识、了解,社区服刑人员对陌生的环境也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为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的流动不影响到对其实施的个案矫正,个案矫正工作应该由区县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队伍负责,从而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在本区内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时,实施个案矫正的工作人员始终是固定的,因此建立专门的矫正机构及专职的矫正工作队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个案矫正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司法所由于地域 管辖的限制,导致社区服刑人员在管理移交过程中,矫正工作的连续性受到影响。
(三)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需要专职专业的工作队伍 对社区矫正人员,要了解其生活、身体、思想状态和表现情况,认真检查他们的档案材料,具体因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方案。一要谈思想找根源,使其知其罪过;二要谈法律讲法纪,使其认罪服法;三要谈教训讲危害,使其迷途知返;四要谈未来看前途,使其热爱生活。认真细致地帮助每名暂予监外执行和假释罪犯,找出犯罪根源和对社会的危害,认识到过去的犯罪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重新认清错误。通过谈心,了解辖区内所有暂予监外执行和假释罪犯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对困难家庭及时督促所属社区开展扶贫助困活动,有效促进了他们内心世界的改造。与此同时还应该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进行适时的访问,从家庭的方向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这些都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而社区矫正工作者应是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和社会志愿者,主要包括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及社区矫正组织中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公职人员,以及愿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并经社区矫正组织批准和培训的非专职矫正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心理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干部、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村(居)社区干部等,作为社区矫正的负责单位,就应该统一举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让社区矫正工作者掌握专业知识,更好地进行社区矫正服务工作。
(四)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力度需要专职专业的工作队伍 目前就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力量来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多数情况下仍处于被动状态,负责监督管理的司法所工作人员日常工 作中还要处理其他事务,即便是确定了由专人负责矫正工作,从目前的工作量看,工作人员也没有时间主动去监督、考察矫正对象的表现,而是等待矫正对象自己主动来汇报活动情况。如果其不主动来回报活动和表现情况,工作人员就无法掌握其情况。无法真正对矫正对象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因此建立专门矫正机构和专职工作队伍后,就能够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和表现情况进行主动考察和监督,主动收集、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表现情况和思想动态,做到有效的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各司法所矫正工作人员由于受地域、工作模式等原因的限制,彼此之间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了解,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各司法所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状态,再加上各个司法所建设程度不一,社区服刑人员数量和矫正难度不一,难以建立对司法所矫正工作统一的量化评估考核标准。不利于全区整体矫正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建立专职工作队伍,实行集中管理,消除街道之间因地域限制造成的消极影响,才能统筹。
(五)对矫正工作效果的科学评估需要专职专业的工作队伍 开展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而社会效果是评价社区矫正工作的唯一标准。而社会效果取决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效果即对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能否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因此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的测评体系,对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地开展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包括在矫正期间的预防、控制以及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后管理人员对其生活、工作、思想动态等情况的跟踪、掌握。对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重新犯罪,管理人员通过基层组织的配合,能够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如何在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后对其生活、工作、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掌握,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其解除矫正后重新违法、犯罪。
二、现状(基本情况)
自2003年开展社区矫正试点以来,试点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克服了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性开展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方面建立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制度模式。
(一)北京模式:北京建立了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3+N”工作模式。“3”,即在司法所建立司法助理员、抽调监狱劳教干警(以下称矫正干警)、社工(协管员)三支专业专职力量。在319个司法所明确一名司法助理员负责社区矫正工作;从监狱局、劳教局抽调一批干警派驻司法所工作,每所至少一名;招聘802名社工,每所平均两至三名。“N”,即若干名由社区干部、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刑人员家属等志愿者组成的群众兼职力量。为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市司法局从监狱局、劳教局抽调干警到试点区县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市矫正帮教办的力量,从监狱劳教两局先后抽调一名副局级领导和一名正处职领导担任市矫正办常务副主任。为了加强矫正干警的管理,在全市18个区县均设领队一名,同时兼任干警党支部书记。2003年以来,通过对矫正干警轮岗交流、对各支力量加强培训等措施,“3+N”模式不断优化,实现了专业专职力量和群众兼职力量的有效结合、优势互补,为做细做实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人员保证。
为确保司法助理员、矫正干警、社工(协管员)三支队伍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北京市司法局采取以下措施强化管理,切实加强兑取建设:(1)健全规章制度。北京市司法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监狱劳教干警管理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监狱劳教干警岗位职责》、《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监狱劳教干警考核办法》和《关于建立监狱劳教干警从事社区矫正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及对司法助理员和协管员的相关管理规定,明确了岗位目标责任,量化了工作标准,建立了考核制度、奖励机制。同时,建立了轮岗交流机制,原则上每两至三年进行轮岗交流。建立社工(协管员)动态管理机制。协管员的聘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在聘用期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未出现严重违反规定和工作纪律且考核合格的,可以续聘;凡严重违反规定和工作纪律或出现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2)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对三支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岗位练兵活动,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作开展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专业理论知识;与首都经济日报社合作举办心理咨询培训班,培养心理咨询师骨干队伍。在此基础上,市、区县紧密联系队伍实际,通过请专家讲座、组织座谈、以会代训等形式不断加强专业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3)加强组织管理。一是对在编的司法助理员严格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二是对社工(协管员)依据有关政策与本人签订用工合同,同时,加强考核,落实相关制度;三 是市矫正帮教办负责矫正干警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市司法局矫正帮教处与监狱、劳教两局政工部门建立会商制度,每六个月通报矫正干警工作和学习情况。市矫正帮教办设专人具体负责干警队伍的培训、组织管理、考核、轮岗交流等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听取基层意见,了解掌握干警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区县司法局主要负责本地区矫正干警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各区县都建立了干警月例会制度,定期交流思想,通报工作情况。(4)严明工作纪律。市矫正帮教办对矫正干警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如规定接收社区服刑人员或对社区服刑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时按规定着装,其余工作场合可着便装。同时,下发了《社区矫正抽调干警考勤工作规定》、《社区矫正干警行为准则》,明确了“十严禁”的工作纪律。对于工作不到位、自由散漫或不服从分配的干警由司法所谈话教育;对因工作失职导致严重后果的,将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做好保障工作。为了切实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经市司法局与监狱劳教两局协商决定,抽调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的干警人民警察身份不变,原级别、职务待遇不变、政策性工资和福利不变,对分配到远郊区县工作的干警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在公务员考核评定工作中,按参加社区矫正干警实有人数划拨优秀、嘉奖和立功人员比例。区县司法局还积极采取措施为干警解决交通工具和住宿等实际问题。
(二)天津模式:根据天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情况,可以将在工作者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另一类是社区矫 正辅助人员。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是指在社区矫正中负责刑罚执行事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主要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的专职人员组成。这类人员担负具体的刑罚执法职能,负责办理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手续,监督和控制社区服刑人员的行为,落实法律规定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奖惩。具体而言,其主要承担的工作职能是:(1)管理职能。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主要是办理有关的法律手续,包括接受、评估、考核、审批、有关活动的安排等。(2)惩罚职能。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以法对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惩罚。(3)改造职能。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利用多种方法促使社区服刑人员发生积极变化,使其改恶从善,不再进行危害社会的行为。(4)帮助职能。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利用多种资源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困难和问题。(5)保护职能。社区矫正执法人员通过管理和监控社区服刑人员而保护社会。根据社区服刑人员不同的人身危险性采取相应的管理和监控措施,以便保护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安全。
社区矫正辅助人员是指协助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开展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在社区执法人员的组织、领导或指导下,根据工作职能的划分,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某些方面的工作。社区矫正辅助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协助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履行其帮助职能,即协助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存在的生活困难和就业问题、心理与行为问题、家庭与人际关系问题等。同时,社区矫正辅助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担负部分履行改造职能的工作,对服刑人员开展某些方面的改造活动。社区矫正辅助人员在地位和工作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其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1)准专业人员:是指接受过一定的正规训练、领取薪水、承担义务和责任并在一定时间内开展矫正工作的人员。准专业人员是协助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社区矫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些准专业人员具有“专业性”,具体表现在:第一,就他们从事具体工作的技能而言,他们应当具有专业人员的水平,符合开展具体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之前,受过专业训练;第二,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是全日制的专职人员,只有少部分人是兼职人员;第三,他们从社区矫正机构中领取报酬,专职的全日制雇员从社区矫正机构获得薪水,兼职人员根据所从事的社区矫正工作的种类和时间等获得一定的报酬。其次,称他们为准专业人员的“准”的方面表现为:第一,他们不是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执法者,他们只能协助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从事有关工作,本身不是执法者;第二,他们能够从事的社区矫正工作是有限的,特别是不能从事与刑罚执行有关的活动,只能从事某些帮助性的社区矫正工作;第三,他们不是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的正是工作人员,也没有公务员身份,他们中的大多数有自己的工作组织或者机构,他们的活动任务往往是在这类工作组织或者机构的组织与协调下完成的。准专业人员除了已经成立的社区矫正服务机构中的全日制工作人员之外,还包括根据合同提供一些专业性服务的兼职人员,如,根据合同对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医学检查和治疗 的医务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的人员、提供心理学服务的精神科医生、职业心理咨询师等。(2)志愿人员:是指无偿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一定服务的社区居民。志愿人员具有下列特点:第一,他们不一定具备也不要求他们人人具备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第二,他们不是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而是真正的兼职人员,仅仅是在主业之外或者在退休之后,利用一定时间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第三,他们不是领取薪水的工作人员,只能根据开展工作的情况领取一定的工作津贴;第四,与获得的报酬相适应,志愿人员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要比准专业人员少;第五,他们的工作时间不固定;第六,志愿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天津社区矫正志愿人员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在职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退休志愿者。在职志愿者包括学校的老师、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的工作人员、文艺团体的演职人员、城镇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等;青年志愿者包括具有一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青年人,如政法院校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在其他部门、团体和机构工作的青年人等;退休志愿者是那些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退休人员,尤其是那些从原有职业与社区矫正工作近似的岗位上退休的人员,如原来的公安人员、检察官、法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教师、基层行政干部等适合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
(三)上海模式:上海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三支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社工与志愿者。(1)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区县司法局、街 道乡镇司法所制定专人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在街道乡镇层面,一般每个街道乡镇保证至少有一人专职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主力军,主要负责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与公安、检察、法院及监狱机关等部门的协调、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工作。(2)社会工作者: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专业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是上海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社工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刑罚执行工作,使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的刑罚执行在行刑理念、内涵等方面都与监禁刑刑罚执行有了显著的区别。它有利于政府专门机关转变职能,集中主要精力从法律、政策、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把握社区矫正的发展方向,同时凝聚各种力量,提高社会参与度,进而提高矫正效果。(3)志愿者:上海在发挥好社工作用的同时,明确要求每名社工要至少发展五名以上志愿者,人数众多的志愿者参与帮教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极大地弥补了专业力量的不足。这些志愿者有的善于做思想疏导工作;有的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有的利用各种资源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遇到的特殊困难;有的发挥熟悉社区和矫正对象情况的优势,帮教更有针对性。
(四)江苏模式:江苏社区矫正工作者分为专业队伍、社会工作者队伍和社会志愿者队伍三支。江苏社区矫正工作专业队伍主要由两个层面的人员构成,一是社区矫正工作管理人员,一是社区矫正专业工作者。社区矫正工作管理人员主要是指省、市、县三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管理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全部为国家公务员。社区矫正专业工作者主要由司法所所长、司法干事、工作人员和公安社会民警构成,包括政府公务员和非公务员两部分。社会工作者队伍是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的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这些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可以通称为“司法社工”。社会志愿者队伍主要由下列人员构成:在职或离退休的政法系统干部、公务员、工会、妇女干部、教师,正在或曾经从事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犯罪学、改造学等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犯罪学、改造学等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社区管理干部、企业领导干部、私营企业主以及其他热心于社区矫正事业的人员。2005年起,江苏省司法厅在全省开展社区矫正志愿者招募活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志愿服务方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五)浙江模式:浙江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支由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向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其中,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是指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主要包括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及四级社区矫正组织中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公职人员。社会志愿者是指愿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并经社区矫正组织批准和培训的非专职矫正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干部、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村(居)社区干部等。在试点实践中,浙江省探索建设社会志愿者队伍的新途径,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居、社区)干部、群众作用,落实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 考察、帮助教育,如把驻村工作指导员纳入到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与公安、司法、片区管理处、村治调组织的相关人员以及矫正对象家属一起构成了社区矫正对象“5+1”的监督管理模式;发挥大专院校的资源优势,提高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健全社会志愿者聘用管理、培训教育工作机制。
(六)江西模式:江西省社区矫正工作专职人员主要是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辅助人员主要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的人员。江西省为促进国有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众和退伍军人就业,提升城市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于2010年安排4亿元资金用于购买5万个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其中划拨2.67万个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每个乡镇街道4个,主要负责基层社会工作、社会保险和就业再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区矫正等综合性服务工作。对录用人员实行以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建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合的考核机制。江西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充分利用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极好机会,提出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选聘下列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热爱社区矫正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法律、教育、心理、计算机或者政法专业大专以上院校的毕业生;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证书的人员。
上述模式各有特点,都是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探索出来的。其中,上海模式比较符合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符合 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化结合的发展规律,应成为我国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在西部地区推广上海模式可能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北京具有监狱劳教干警储备充裕的特殊优越条件,其他地区很难具备,北京模式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江苏、浙江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宜在全国推广。虽然各种模式符合本地实际需要并各具特色,但仍有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值得总结。第一,社区矫正执法队伍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力量。社区矫正工作是刑罚执行活动,贯穿其始终的监督管理活动都是执法活动,需要专职专业的执法工作队伍。第二,专职社工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力量。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和引导帮助主要依靠社工的力量来完成。社工能够有效补充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不足的现实条件,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有效管理。同时,社工工作的特点是能够放低姿态,切实为矫正对象着想看待问题,具有亲近、容易接受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提高矫正质量非常有利。第三,社会志愿者是社区矫正工作的补充力量。社会志愿者具有知识广博、经验丰富、热心公益等特点,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
三、存在问题
(一)社区矫正主体不明确
目前,由于法律的制约,我国社区矫正机构普遍采用司法行政机关为工作主体、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的设立模式,制约了社区矫正的发展。我国社区矫正的范围,仅是对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进行非 监禁的刑罚执行的制度。由于我国刑罚和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了上述五类人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在刑罚和刑事诉讼法没有修订的情况下,不能改变上述五类罪犯的执行机关,否则涉嫌违法。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分工作了模棱两可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通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查,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和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这种规定,客观地说已经是遵守现行法律基础上所能做的最大限度的改变。理论上将次规定理解为社区矫正的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为工作主体、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这与现实中社区矫正以司法行政机关为执法主体的做法与要求相去甚远。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公安机关几乎不插手社区矫正工作,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但无执法权的尴尬。如果这样的现状长期保持,那将极大损害社区矫正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制约社区矫正的发展,最终危害社会治安秩序。
(二)社区矫正执法能力明显不足。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和“两院两部”工作要求,社区矫正执法主体是公安机关,工作主体是司法机关,而具体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是司法所。司法所的力量各地不平衡,矫正对象的分布也不均衡,有些地区司法所力量强但矫正对象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司法所能力弱但矫正对象多。以江苏省为例,从试点启动到2010年3月底,全省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135987人,其中67878人矫正期满陆续解矫,在册矫正对象为43348人。六年多来,江苏省司法所工作任务激增,但编制未增、人员未增。全省司法所2832名专编人员中,固定和不固定的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共有1400名,与社区矫正对象比例为1:31,远远低于监狱警囚1:6的比例。更为困难的是,这些工作人员除了承担社区矫正工作任务,更多的精力是放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制宣传等工作上,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
(三),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不够稳定。在试点过程中,各地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不足问题。但由于许多措施没有形成制度,没有相配套健全的奖励激励机制,许多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处于临时过度状态,影响了执法队伍的稳定。如北京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劳教干警,出来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人不在编,管理层级增加,各方面工作要求多,从优待警措施少,在宏观层面上缺少激励机制,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队伍不稳定在所难免。
(四)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工作,工作人员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矫正技能。从专题调查 15 情况看,司法所的执法工作者具备相当的法律知识,但普遍缺乏刑罚执行、社会工作、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短期内难以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专门化和专业化。在江西现有司法所队伍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近20%,具备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则更少,尤其是缺乏基本的刑事执法经验,很难适应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江苏省的情况略好于江西,全省2071名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中,具有法律、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964名,占总数的46.5%。
第四,专职工作者队伍不够稳定。由于试点阶段的法律政策没有对队伍建设作出安排,专职工作者普遍存在工作身份不明确、发展前景不明确、工作报酬较低且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如北京社工(协管员)工资待遇较低(每月800元),高素质的社工留不住,人员流动性大,使社工队伍不稳定。再以江苏省无锡、连云港为例,无锡市专职工作者除每人每年2万元的工资由市级财政保障落实外,市司法局另行安排22万元用于专职工作者的月度和年终考核。而连云港市专职工作者每人每年仅有不到1万元的工资(两地的三项保险均另外缴纳),两地薪酬差距明显。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专职工作者队伍稳定性不够,难以留住符合社区矫正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五)志愿者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和志愿服务意识缺乏,社区矫正志愿者主要由村组干部担任,志愿服务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村组干部作为一 线管理人员,承担着多方面工作任务,在社区矫正工作上难以全面兼顾,教育矫正工作往往停留在“登记薄”、“志愿册”上。同时,全国大多数地区社区矫正志愿者培育引导、奖励激励机制尚未形成,造成这支队伍后续发展能力不强,影响了这支队伍作用的发挥。
4、整体素质令人堪忧(1)政治素质(2)知识储备(3)高尚的职业道德(4)工作理念
5、社区矫正辅助人员作用未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处不要在幻灯片中出现)
四、构想和建议
第一,成立区县级社区矫正执行局,优化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我国大多数地区采取在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设立相应的处、科来领导和指导街镇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该机制自首批试点以来运行成效明显,但受基层司法所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的影响,存在社区矫正工作执行不力执法不严的现象,特别是在对不服管教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惩处和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的执行与拓展上,工作软弱,进展缓慢。因此,从实际出发,借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整合基层矫正执法力量,在区县级设立社区矫正执行局,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该执行局可设立训诫谈话、心理咨询等办公室,配备以司法警察和专职工作者为主检察干部和公安民 警为辅的工作人员。也可参照公安交警体制在区县设立社区矫正执法队,承担社区矫正执行工作。
第二,体现刑罚执行性质,建立社区矫正警察队伍。社区矫正工作是国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功能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为更好地体现刑罚执行性质,应逐步建立一支专门化的非监禁刑罚执行队伍,即社区矫正警察队伍,从而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矫正警察队伍应具有高于公安警察和司法警察的文化素质,任职条件和考评体系可以参照公安警察进行。
第三,发展与规范并重,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工作者队伍。在执法人员力量不足、变动调整大的情况下,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工作者队伍尤为重要。应研究建立专职工作者队伍发展机制,鼓励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具有专业知识和特长、愿意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大学生,设定一定的服务年限,在其服务年限届满参加国家公务员招录时,可以享受与大学生村官或西部志愿者等同的相应待遇。进一步完善专职工作者考核机制,按期对其业务技能、工作情况、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考察评估,提高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工作效能。第四,采取多种措施培育社会服务市场,鼓励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提高社区矫正专职队伍素质。公共服务市场化运行是现代社 18 会发展的趋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实社区矫正专职队伍有诸多好处,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促进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第五,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省、部一级应该逐步建立相对固定的培训基地,研究设置科学的培训课程或逐步考虑将培训工作委托专门培训机构来完成。同时,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应定期确定培训方向、规范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并对培训活动的效果进行跟踪问效,以不断改进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第六,优化结构强化激励,切实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效能。针对全国社区矫正志愿者的现状,应加大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完善志愿者招募发展机制。除原有招募发展渠道外,可以面向高校、研究机构,吸收更多的专业人员和高校学生参与社区矫正活动。应逐步完善志愿者激励奖励机制,可以考虑逐步建立政府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估考核志愿者服务成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倡导弘扬志愿精神的前提下,安排适当的补助或奖励。
4、改善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
5、管理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吸引人才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体系;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回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业荣誉和社会地位;改善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