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外汇管理年报---1998年
局长致词
国家外汇管理局机构改革 1998年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市场与人民币汇率 完善外汇管理法规 全国外汇检查 进出口收付汇核销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 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外汇管理电子化
1998年发布的重要外汇管理法规目录 1998年中国外汇管理工作大事记 统计数据
局 长 致 辞
199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财政、货币和投资等宏观调控手段,推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经济结构有一定改善;对外贸易总额虽略有下降,但仍然实现了436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5亿美元,国际收支保持了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略有增加,年底达到1450亿美元。中国人民币汇率稳定,对避免亚洲地区新一轮货币竞争贬值,稳定地区和世界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1998年也是中国外汇管理工作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周边国家货币贬值的不利外部环境下,为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局势的不良影响,我们从加强监管入手,在坚持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原则下,采取了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套汇行为等一系列措施。这是在国际资本流向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管理策略。从1994年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和外汇体制改革到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国际金融形势和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外汇资金在整体上呈内流的趋势。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利率连续下调、国内银根适当放松等因素的影响,外界舆论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贬值预期。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渠道骗购国家外汇,从中牟取暴利,严重地污染了经营环境,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针对这些情况,1998年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对经常项目下汇兑交易的真实性审核,强调对资本项目下交易的批准和登记,加大了执法力度,并未出台任何新的加强外汇管制的措施。这些措施是以往外汇立法工作的延续和健全,目的是通过打击非法逃套汇和骗购外汇的行为,制止外汇资金非法流入流出,防止资本项目下的短期游资混入经常项目下流动而可能对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人民币汇率造成冲击。从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看,提高经济效率、减少行政管制一直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我们于1998年完善外汇管理法规的指导原则。在现有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国外金融危机的传染,保持国内金融外汇秩序的稳定。从长远来说,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尤其是技术条件,以尽可能地减少审批和审核的环节,提高企业和银行的经营效率。外汇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不变,不对经常项目重新实施汇兑限制;坚持资本项目管理不变,维护外汇资金正常、有序地流动;坚持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最终目标不变,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扩大开放。
1999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维护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创造对外贸易发展和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促进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机构改革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1998年5月至7月进行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机构调整工作。
职能调整 这次调整,原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的与国际金融组织有关的国际资产及投资、交易、清算、会计核算等业务交给国家外汇管理局;原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的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审批职能以及对金融机构外币资产的质量和风险监管职能交给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需要强化的职能包括:围绕国际收支平衡表,加强对表内各项目的外汇流入、流出以及本外币兑换行为的监督、统计和分析,严格区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交易并进行必要的监管,依法加强管理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和外汇的流人流出及兑付,加强外债统计监测,依法加强监管外汇市场等。
职能调整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
1、设计、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拟定并组织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负责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采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2、分析研究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状况,提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3、拟定外汇市场的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外汇市场的运作秩序,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分析和预测外汇市场的供需形势,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制订汇率政策的建议和依据。
4、制订经常项目汇兑管理办法,依法监督经常项目的汇兑行为;规范境内外外汇帐户管理。
5、依法监督管理资本项自下的交易和外汇的汇入、汇出及兑付。
6、按规定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
7、起草外汇行政管理规章,依法检查境内机构执行外汇管理法规的情况,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8、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9、承办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交办的其他事项。机构设置 国家外汇管理局设6个职能司和机关党委,6个职能司是综合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收支司、管理检查司、资本项目管理司和储备管理司。国家外汇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为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信息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北京分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和《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机构改革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也有一定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分支机构负责本省和本市的外汇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人民银行分行所在地分局还负责对辖区内其他分局外汇管理工作的督办和协调,具体设立如下:
1、在人民银行分行所在地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分别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分局。
2、在北京、重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重庆外汇管理部。
3、在其他省会城市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分别为国家外汇管理局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杭州、福州、合肥、郑州、南昌、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分局。
4、在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分别为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分局。
5、在外汇业务量比较大的地(市)和县(市)设国家外汇管理局支局。1998年国际收支状况
总体来看,1998年我国国际收支仍保持基本健康的发展态势,经常项目保持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继续增长。全年国际收支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对外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1998年出口1835亿美元,进口1369亿美元,全年实现顺差466亿美元。
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1998年我国服务项目仍为逆差,但逆差同比下降近14%。其中通讯业、保险业、计算机和涉外咨询信息服务高速发展,收入支出同比均增长50%以上;国际旅游在历史规模较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1998年中国国际游客入境人数列全球第六位。随着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接轨,我国服务业发展前景良好,同时将为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资本和金融项目由顺差转为小幅逆差 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1998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小幅逆差。
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顺差。1998年协议利用外资额521.3亿美元,增长2.2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4.6亿美元,保持以往规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数量减少,但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大项目比例和单个项目金额增加,同时来自欧盟、美国和自由港的投资增长均在20%以上。1998年我国对外投资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规模仍相对较小。
外债余额继续增加,外债结构合理。1998年底,我国外债余额为1460.4亿美元,新增150.8亿美元, 增幅为11.5%。1998年全年还本付息427.8亿美元。外债期限结构保持合理, 中长期外债余额1287亿美元, 短期外债余额173.4亿美元, 短期外债比重为11.9%。从债务类型看,除对外发行债券和补偿贸易用现金偿还两项余额略有下降外,其它外债项目余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贷款人结构看,国外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仍占我国对外债务的主要部分,比重分别为18.2%、15.7%和15.3%。1998年海外私人存款增长迅速,是1997年该项目余额的11倍。此外,向国外企业私人借款和买方信贷的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0%和10%。
证券投资项目逆差。1998年我国受周边地区金融形势的不利影响,对外发行股票和债券较1997年大幅度降低,同时1998年我国金融机构对外证券资产增加及当年我国偿还发债本金高于同期发行额,造成1998年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出现了38亿美元左右的逆差。
1998年贸易信贷出现大额逆差,这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在1998年继续深化、蔓延,打击了国际投资者对东南亚经济复苏的信心。东南亚经济的持续低迷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部分企业出口推迟收汇,进口提前付汇(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是我国对外债权增加)。由于贸易条件恶化,我国部分出口企业确实无法及时收回货款,再加上国内出现的逃套汇现象,导致1998年“顺差不顺收”现象的出现。
外汇储备继续增长 199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449.59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50.69亿美元,继续保持了充分的国际偿债能力。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保证。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进一步完善 1998年实现了按季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发挥了国际收支统计分析的预警作用,及时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依据。
1999年国际收支展望 1999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将继续呈现复杂的局面,我国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预计将出现新的特点。但相信在国内实行积极稳妥的经济政策和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1999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健康发展。
外汇市场与人民币汇率
1998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主要特征是: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基本稳定,1998年12月31日为1美元兑换8.2787元人民币,与1997年末相比,人民币汇率微升9个点。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自1994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作以来,外汇市场长期供大于求,1998年继续维持这种态势,但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供大于求差额有所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增幅减缓。
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交易量有所下降 全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累计成交折合519.61亿美元,交易量较1997年有所下降。1998年12月1日关闭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外汇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宏观经济状况保持较好态势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坚实基础。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我国国民经济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外贸顺差,新签合同外资金额实现恢复性增长,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增长。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成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经济基础。
符合国情的外汇管理体制是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中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外汇严格管理”,这一体制特征对于防止国际游资冲击、抵御金融危机传染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央银行运用经济手段对外汇市场实施间接调控,有利于平抑市场需求,稳定人民币汇率。
完善外汇管理法规
1998年外汇立法和外汇管理法规的修订、补充和规范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这是多年来完善外汇立法工作的继续,是为了巩固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成果,加强经常项目汇兑的真实性审核,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保证合理的外汇需求、合法的债务偿还和正常的资金流动,打击非法外汇资金的流动,创造公平、公开、健康、清洁的外汇管理法制环境。
加强外汇管理综合治理能力 外汇管理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金融监管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高外汇管理的实施效果需要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1998年,进一步加强了外汇管理的综合治理,完善了外汇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有效处罚手段,如全国人大审议和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对《刑法》进行了补充修改,增加了骗购外汇罪,扩大了逃汇罪的主题,并对非法买卖外汇犯罪活动的内容作了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联合或分别发布有关规定,对骗汇、非法买卖外汇、违反售付汇管理等行为及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通过以上立法,增加了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外汇管理的法律依据,加大了外汇查处的力度,提高了外汇管理的综合治理能力。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在坚持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原则下,在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中的不完善之处,1998年重申和采取了一些规范经常项目汇兑真实性审核、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堵塞各种漏洞的法规和措施。主要包括:规范货到付款项下售付汇的真实性审核、完善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规范对引进无形资产售付汇的管理、规范国内逾期外汇贷款的偿还等。这些措施的有效执行,打击了违法行为,维护了守法经营者的长远利益。
全国外汇检查
外汇检查是外汇管理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是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职能所在。1998之所以集中一段时期在全国开展外汇检查则有着特定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背景。1998年以来,在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步扩展、外部经济环境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对外贸易顺差,引进外资继续保持相当规模,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定。但是,外汇收支和银行结售汇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银行结售汇顺差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增速减缓。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外,逃汇和骗汇案件的上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出于走私、骗税、套利等目的,想方设法骗购外汇,非法截留、转移和买卖外汇。这些逃汇、骗汇活动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投资经营环境,损害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自1998年7月10日起,会同公安部、监察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对上半年企业进口购付汇的贸易真实性进行核查,主要是核查20万美元以上的进口报关单。
通过外汇检查,共查出假报关单13800多份,涉及骗汇金额110多亿美元。各有关部门对大案要案、重点案件和一般案件分别进行了立案查处。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对累计骗汇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下,能够主动交代问题的企业从轻处罚的决定,促使企业主动交代骗汇问题。通过对企业进口购付汇的贸易真实性进行核查和对骗汇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遏制了利用假报关单骗汇的势头,在社会上产生了警示作用,有助于规范外汇收支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经营环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同时,外汇检查为保证外汇管理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巩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推进外汇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外汇检查,也提高了企业、银行和管理部门人员的学法守法意识,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和银行结售汇行为和其他经营活动,提高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监管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打击骗汇的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手打击外汇黑市,端掉了一批黑市窝点和地下钱庄,广泛进行了打击外汇黑市的宣传,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秩序。
进出口收付汇核销
进口付汇核销 为了加强对贸易真实性的审核和事后监管,1998年着重加强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的制度建设,规范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从年初开始,对进口单位实行“总额动态监管,异常情况重点核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贸易真实性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货到付款项下售付汇时,要对金额在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购汇事先向海关核对进口货物报关单的真伪,确认报关单的真实性后即可办理对外支付。海关、银行、外汇局之间的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开通后,核对报关单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事前核对与事后核销相结合,保证付汇与进口货物的一致性,对于防止外汇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出口收汇核销 1998年出口收汇核销工作重点从过去简单的单证核销转移到对企业出口单证的真实性审核,注重企业贸易背景和经常项目收入的真实性,防止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收汇,进一步完善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操作的管理法规。与此同时,对历年出口收汇逾期未核销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1998年全年出口收汇1445.2亿美元,出口核销1814.4亿美元。结合出口收汇实际情况,着手制定对企业出口收汇业绩实行考核的制度及操作方法,以达到建立有效机制鼓励企业足额收汇及时核销的目的。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1998年上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蔓延深化的影响,资本项下外汇流入增速减缓,售付汇异常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重申和完善了资本项目管理有关政策,如重申境内机构资本项下的外汇收入必须按规定及时调回等。同时要求外汇管理分局和外汇指定银行依法行使监督、审查职能,打击非法行为,限制不合理资金流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外债统计监测与管理 1998年进一步加强了外债统计监测等基础工作,清理了全国的外债数据,规范了统计报表,加快了资本项目有关数据的报送频度,建立了重大事项及时反馈制度,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规范了外债登记及外债还本付息管理,变非银行金融机构外债定期登记为逐笔登记,重申所有境内机构外债的还本付息必须按规定得到外汇局核准。
国内金融机构发放的自营外汇贷款项下的还本付息纳入管理范围。所有境内债务人偿付国内金融机构的自营外汇贷款本金必须得到外汇局的核准,授权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按有关规定直接办理自营外汇贷款利息的售付汇手续。同时,进一步强调资本项目外汇支出应首先使用自有外汇,不足部分方可购汇支付。
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 为方便外商投资企业获得人民币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允许国内商业银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发放外资金融机构担保项下的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这项措施有力地改善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截至1998年底,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帐户余额合计为214.62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外汇帐户余额为108.78亿美元,资本项目外汇帐户余额为96.47亿美元,其他外汇帐户余额为9.38亿美元。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 1998年我国继续鼓励以生产设备、技术、专利等非货币形式进行境外投资。当年经批准在境外投资的企业为78家;协议投资金额4.61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金额为3.66亿美元;中方实际投资总额为6.62亿美元。其中现汇投资总额为6.60亿美元。1998年我国在境外(包括我国香港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按企业个数排位为:香港(14),南非(6),美国(5),其他国家和地区53个;按投资金额排位为:新加坡(1.26亿美元),委内瑞拉(1.20亿美元),苏丹(0.99亿美元),赞比亚(0.30亿美元),其他地区为2.87亿美元;按企业类型划分为:生产型41家,贸易型17家,其它类型20家;按投资方式划分为:独资41家,合资37家。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
根据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本外币统一监管的原则,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有所调整。
根据分工,目前外汇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主要是:监督金融机构执行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监管金融机构在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以及有关外汇市场的发育、成长等相关事宜;监管金融机构办理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及办理进出口核销中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法规的情况;负责金融机构境外借款、发债的具体审批,包括制定合同规范、审核金融条件、协调发行市场、境外投资资金的汇出审批、对外担保的审批和外债的统计监测等;审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境外开立帐户,审核各银行总行制定的境外帐户管理办法,并对金融机构使用境外帐户的收支情况是否符合外汇管理法规进行检查;人民银行负责审批金融监管资本金或营运资金作本外币币种调整,对银行本外币调整金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整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事先征得外汇局的同意;负责对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结售汇周转头寸的调整和监管;负责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外汇从业人员的考核并参与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外汇从业人员的考核;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经营中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处罚中涉及停止外汇业务经营权的,由外汇局提供材料和意见转请人民银行发处罚通知;根据汇兑管理和国际收支统计的需要,编制并要求金融机构报送外汇业务报表;负责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审批及外币资产质量和风险监管等。
1998年重点规范了金融机构执行售付汇管理规定的行为,加强了外汇局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了法规的执行效力。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在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复杂形势下,至199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1449.59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50.69亿美元,增长率为3.92%。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注重风险防范,实现了“安全、流动、增值”的目标。
1998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面临的形势有二个主要特征:
一是亚洲金融风暴蔓延到整个新兴市场,并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二是国际金融市场美元汇率变化较大,大起大落,美元兑日元汇率年波动幅度为近八年来最高;主要政府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滑,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历史新底;众多金融机构纷纷爆发信用危机。
面对这种形势,1998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重点是防范风险和强化经营。在认真研究分析市场信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手段,积极控制市场风险;密切跟踪资信动态,及时调整授信额度,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严格控制操作风险和防范其它风险隐患;加大经营力度,深入挖掘潜力,提高经营收益。全年基本实现年初制定的货币结构安排,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外汇管理电子化
提高电子化水平是提高外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条件。1998年外汇管理局系统的电子化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完成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证券投资等三个申报办法的应用软件开发,对通过银行间接申报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软件进行了升级。至此,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软件全部编制完成。这些软件的全面推广、使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水平和质量。
――配合海关总署完成了《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工作。该系统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银行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对企业进出口业务的监管。这对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监督企业进口付汇、打击逃套汇和反走私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奠定了无纸化办公的基础。
――推广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提高了进口付汇核销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推广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业务管理系统,便于外汇局及时了解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信息。
――在汕头推广外汇帐户/贷款管理信息系统,通过IC卡的管理方式,外汇局和银行可以随时掌握开户单位的所有外汇帐户及贷款信息。
1998年发布的重要外汇管理法规目录
1、关于保税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9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9月10日施行)
2、关于欧元启动后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12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9年1月1日施行)
3、关于加强对引进无形资产售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3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4、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998年6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8月1日施行)
5、进口付汇核销贸易真实性审核规定
(1998年6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7月1日施行)
6、关于完善售付汇管理的通知
(1998年8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9月1日施行)
7、关于完善售付汇管理的补充通知
(1998年9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8、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收汇核销管理的通知(1998年9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9、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利润、股息、红利汇出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9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0、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
(1998年9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9月15日施行)
11、关于简化《经常项目外汇结汇管理办法》有关结汇或入帐手续的通知 〔1998年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10月15日施行)
12、关于异地售付汇问题的通知
(199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3、关于规范进口货物报关单“二次核对”工作的通知(1998年10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发布施行)
14、关于保税仓库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11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5、关于加强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5月29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施行)
16、关于加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1998年9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7、关于加强境内金融机构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业务管理的通知(1998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10月1日施行)
18、关于偿还国内逾期外汇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9、关于要求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加强对所属海外分支机构管理的通知(1998年7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20、关于停办外汇调剂业务的通知
(1998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12月1日施行)
1998年中国外汇管理工作大事记
2月16日-17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全国分局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形势和教训,总结了1997年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外汇管理局的职能和1998年的工作。
4月6日 宣布吴晓灵同志任中国人民银行党组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周小川同志调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
6月1日 首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和要求,编制完成并公布了我国1997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7月6-7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京召开外汇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以打击骗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为主要内容的外汇检查工作。
7月15日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整后的机构启动,总局机关公务员编制由原来的200人减为140人。9月27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外汇外债管理,开展全国外汇外债检查。
10月7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敦促有骗汇行为的企业主动交待问题,并决定对累计骗购外汇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下、能主动交待问题、追回骗汇资金的企业,予以从轻处罚。
10月25日 任命李福祥同志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吴晓灵同志不再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但仍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
11月24日 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于9月份在广州、上海、北京试点,1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三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广工作,1999年1月1日在全国正式推广使用,实现了海关、银行与外汇局之间进出口报关单的联网核查。
12月1日 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我国外汇市场,从即日起取消外汇调剂业务,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目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全国设有36个分中心。
12月14日 任命赵建平同志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2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自1999年1月1日起,中国的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与欧元区11国的经贸、金融往来中可以接受和使用欧元。国家外汇管理局本着尽可能方便企业和个人、有关法规不做大幅调整的原则,就欧元启动后涉及外汇管理方面的基本事项,下发通知,规范了欧元启动后帐户开立、挂牌汇率等业务事项。
12月29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12月31日 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8.2789元人民币,较上年底微升9个基本点,保持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为1449.59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50.69亿美元。
------------------
第二篇: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
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
2016年中国的外汇状况稳中有进,表现良好。而国际经济金融的整体形势艰难中前行,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海外财富网 · 2017/05/06 14:36作者:宋毅轩
2017年5月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官网发布了2016年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外汇和国际经济金融在过去一年中的基本形势,另一方面对2017年的国际收支情况进行了展望。总结来说,2016年中国的外汇状况稳中有进,表现良好。而国际经济金融的整体形势艰难中前行,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最新的外汇形势,笔者对年报中的重点内容做了些解读。中国宏观经济稳中有进
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6 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朝核问题激化等等。面对不安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家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国民经济运行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报告中指出:2016 年,国内生产总值 74412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7%。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6880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 5.97%,同比上升 0.21 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 根据报告,2016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9650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231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6%。也就是说,居民的消费价格仍然呈现一个上涨的状态,但是涨幅已经得到有力的控制,涨幅不大。2016 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0%,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3.8%。而对于工业生产者来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1.4%,自 9 月起结束连续 54 个月的同比下降后,同比涨幅不断扩大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2.0%。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21 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名义增长 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616 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增长 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63 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增长 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2%。货币供应量平稳较快增长
据报告称,2016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5.01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3%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 48.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1.4%;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 6.83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1%。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 17.8 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6%。201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3%。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112.1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8%。看到如此快速增长的货币供应,去年房价飙升也就不足为奇了。对外贸易回稳向好
报告对于对外贸易评价良好,2016年,进出口总额2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 13.8 万亿元人民币,下降 2.0%;进口 10.5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 0.6%;贸易顺差 3.3 万亿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减少 0.34 万亿元人民币。这与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有关系,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处在贸易顺差的阶段,而且变动幅度非常小。
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 全球经济维持温和增长
201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算的全球经济增为 3.4%,较 2015 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速均出现下降。新兴经济体增速经历 2011—2015 年的连续下滑后,2016 年有所企稳,主要国家表现分化,油价回升带动俄罗斯和巴西等商品出口国经济增速反弹,但南非增速降至 0.3%。2016年是一个多事之年,政治动荡不断,经济危机余波不减,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意料之中。
全球通胀继续下降,国别表现分化
报告中指出,2016 年,油价在年初二次探底后开始反弹。发达经济体通胀受基数效应影响下半年持续回升,但新兴经济体通胀总体下行,其中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胀降幅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 2016 年末,全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6%,同比涨幅较年初下降 0.9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上升 0.4 个百分点至 0.7%,新兴经济体下降 0.2 个百分点至 4.5%。通胀下降通常是经济由过热转向冷却稳定的标志之一,这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如出一辙。全球货币政策总体维持宽松。
报告说,2016 年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总体宽松,但政策空间接近极限。美联储不断推迟加息,2016 年 12 月启动年内首次加息,加息 25 个基点,同时上调 2017 年政策利率预期。欧央行 2016 年 12 月会议将量化宽松(QE)延长至 2017 年末,但计划自 2017 年 4 月起,将月度购买规模由 800 亿欧元削减至 600 亿欧元。日本央行 2016 年 1 月会议意外推出负利率工具,但政策效果不及预期,9 月会议调整货币政策框架,淡化基础货币增量目标,在短端利率目标的基础上加入对收益率曲线长端利率的控制。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内部分化加大。印度、俄罗斯、韩国和印度尼西亚降息以刺激经济,墨西哥、土耳其和南非为应对资本流出和通胀压力而被迫加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应该说已经到达一个瓶颈了,政策金融撬动经济发展的办法已经达到极限,而科技上没有革命性的发展。全球贸易艰难“过冬”,国际资本流动转向
报告预期2017年全球经济局面仍然艰难,2016 年全球贸易活动维持低迷,在全球经济低增长和贸易保护主义崛起的背景下,全球贸易量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 0.8%。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再度逆转,回流新兴经济体。由于美联储加息慢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以及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预期改善,新兴经济体重获资本短期青睐。全球经济不景气对于出口大国来说确实非常难受,但是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个引进外资发展自己的好机会。外汇市场美元继续走强
报告中指出,2016 年,全球货币政策分化持续,市场在美国大选后对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的预期增强,推动美元升值。2016 年末,美元加权平均汇率指数较年初上升 3.6%,创 2002 年以来新高,美元相对发达经济体货币升值幅度更大。英镑受退欧事件影响,兑美元汇率贬值 16%,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 3%,澳元等商品货币贬值,日元表现较强,兑美元汇率升值 2.8%。新兴经济体货币整体兑美元升值 0.6%,内部涨跌互现,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升值幅度超过 20%,阿根廷比索和墨西哥比索贬值超过 15%。股票市场震荡上扬,债券市场先涨后跌
2016 年英国退欧、美国大选和意大利公投等风险事件频发,但全球股市普遍上涨,主要受下半年经济增速改善和公司盈利超预期等基本面因素支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股票回购等公司行为活跃以及美国大选后乐观情绪上涨也起到了提振作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欧洲股市涨幅较大。除此之外,亚洲地区的动荡形式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不少资金开始寻求避险策略。国际收支基本健康
报告中指出,2016 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格局。其中,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 1.8%,较 2015 年下降 0.9 个百分点,处于合理区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 4170 亿美元,下降 4%。截至 201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105亿美元,较2015年末减少10%。也就是说在投资方面,正在由逆转顺,可能的原因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外对于资本外流的控制力度加大。对于2017年国际收支,报告做出来如下预期和展望,2017 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跨境资本流动继续向均衡状态收敛。经常账户顺差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首先,货物贸易顺差仍会维持一定规模。从出口看,尽管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形成一些潜在威胁,但 2017 年全球经济总体企稳仍是我国外需稳定的基本保障。在2017年,尽管会存在种种阻碍,但是对于国际经济环境的预期还是比较乐观的。报告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7 年全球经济增长 3.4%,较 2016 年增速提升 0.3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分别回升 0.3 个和 0.4 个百分点。预计 2017 年经常账户顺差与 GDP 之比仍将处于均衡合理水平。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有望收窄
一方面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仍较多,可能造成市场情绪多变,引起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阶段性波动。美国新政府政策调整、英国后续脱欧谈判路径、欧洲主要国家大选结果等政治经济事件尚不明朗,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可能遭受挑战 ;美联储货币政策干扰因素增多,市场对其加息节奏的预期复杂多变 ;此外,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恐怖主义多发极触发局部紧张形势。但是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稳定发展,我国企业实力提升,对全球资源配置需求加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迎来高速增长期,在经历了短期的快速增长后,企业的投资风险意识逐步增强,对外投资将会更加理性和平稳。此外,我国在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也有利于未来将继续吸引跨境资金持续流入。另外,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有进有出、双向波动的格局。
综上,2017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会逐渐回暖,但是各国能做的事情不多,即使回暖也是极其缓慢。国际政治形势还是充满不确定,例如法国大选结果尚不明晰,英国脱欧产生的震荡未平,特朗普新政也前途未卜;而亚洲地区由朝核问题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困扰着其邻国。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还是维持稳中求进的方针,但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会对中国太友好,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在2017年,在投资、进出口等方面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三篇:外汇管理文档稿
第一章 企业主体管理
一企业主体管理的管理内容
(一)名录登记管理
1.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的名录登记 2.无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的名录登记 3.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名录登记 4.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名录登记
(二)名录变更管理
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公司类型、经营范围、联系方式 企业应在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30天内,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名录变更手续
二 企业主体管理的操作流程 监测系统网址: http://asone.safesvc.gov.cn/asone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企业管理信息查询
第二章 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审核
一 外汇收支业务管理范围 从境外、境内保税区收回的出口货款,向境外、境内保税监管区支付的进口货款,保税区内企业和境外贸易货款收付。从离岸帐户、境外机构境内帐户收回的出口货款,向离岸帐户、境外机构境内帐户支付的进口货款 深加工结转项下境内收付款。4 转口贸易项下收付款 5 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收付款 6 境内机构通过境外账户收入的出口货款与支付的进口货款纳入管理范围。二 核查信息的申报和管理
(一)申报单证管理 申报单证类型
I 支出申报单证: 境外汇款申请书 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境内汇款申请书 境内付款/承兑通知书
Ii 收入申报单证: 涉外收入申报单 境内收入申报单
(二)贸易外汇支出信息申报管理 向境外付款 : 基础信息 申报信息 进口付汇核查专用信息 2 向境内付款 : 基础信息 进口付汇核查专用信息
(三)贸易外汇收入信息申报管理 从境外收款:基础信息 申报信息 出口收汇核查专用信息 2 从境内收款:基础信息 出口收汇核查专用信息 三 出口收入待核查帐户管理 1. 待核查帐户收入管理
I 办理外汇资金入帐前审核收汇资金性质,并划入待核查帐户
Ii一笔收汇既有货物贸易也有服务贸易的,货物贸易进待核查帐户,服务贸易部分直接结汇或进入经常项目外汇帐户。Iii 转让信用证项下贸易收汇。
Iiii 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不进入待核查帐户,直接划入企业人民币账户 2 待核查帐户支出管理 待核查帐户资金必须先划入该企业经常项目外汇帐户后方可支付货款、还贷等支出,直接结汇的相应的人民币按实际支付需要使用 代理出口业务由代理方收汇,代理方收汇后可凭委托代理协议将外汇划给委托方,也可结汇后划给委托方,委托方收取代理方的外汇款无需进入待核查帐户
第三章企业报告
一 义务性报告: 1贸易信贷业务报告
I A类企业30天以上(不含)预收预付和B、C类监管期内发生的预收预付,收付款之日起30天内报告预计进、出口日期;
Ii A类企业90天以上(不含)延收延付和B、C类监管期内发生的30天以上的(不含)延收延付,进、出口之日起30天内报告预计收付款日期; 2远期信用证业务报告
对90天以上(不含)信用证结算付汇,预计付汇日期在进口日期之后的,在货物进口后30日内报告。3转口贸易收支业务报告
I 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不含)且先收后支项下收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的业务,在收款之日起30天内 报告
Ii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不含)且先支后收项下付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的业务,在付汇之日起30天内 报告。4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报告 5辅导期义务报告
辅导期内发生的业务逐笔对应货物进出口与外汇收支或转口贸易收入与支出数据,填写《进出口收付汇信息报告表》,辅导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外汇局。二主动性报告:
1贸易主体不一致业务报告 因企业分立、合并等原因导致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捐赠进口项下进口与付汇主体不一致;须在收汇或进口业务实际发生之日起30天内提交资料现场报告。2差额业务报告
I 单笔进口报关金额与付汇额、出口报关金额与收汇额存在差额的根据匹配影响程度自主决定报告否。
Ii 对于存在多收汇或多付汇差额的可在收付款之日起30天内、多出口差额或多进口差额在进出口之日起30天内报告。
3非义务性报告范围的贸易信贷义务报告或转口贸易业务报告
I A类B、C类企业30天以内(含)预收预付和A类企业90天以内(含)延收延付 Ii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不含)且先收后支项下收汇或先支后收项下付汇金额在等值50万美元以内的业务;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未超过90天(不含)的业务 二 企业报告的操作流程
(一)贸易信贷业务报告
预收帐款: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收货款管理---预收货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收汇数据,录入预计出口日期、预计出口对应的预收金额---提交 修改: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收货款管理---预收货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收货款管理---预收货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预付帐款: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付货款管理---预付货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收汇数据,录入预计进口日期、预计进口对应的预付金额---提交 修改: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付货款管理---预付货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付货款管理---预付货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延期收款: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收款报告---延期收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出口数据,录入预计收款日期、延期收款对应的报关单金额---提交 修改: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收款报告---延期收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收款报告---延期收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延期付款: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付款报告---延期付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进口数据,录入预计付款日期、延期付款对应的报关单金额---提交 修改: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付款报告---延期付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付款报告---延期付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二)远期信用证业务报告:同延期付款报告
(一)转口贸易收支业务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转口贸易收支时间差报告--转口贸易先收后支时间差报告---------转口贸易先收后支时间差报告新增
(二)差额业务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其他报告---多付汇差额报告---多付汇差额报告新增
(五)贸易主体不一致业务报告: 现场报告
(六)辅导期业务报告: 报送纸质资料
(七)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报告----境外账户收支报告
(八)其他特殊交易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其他报告---其他特殊交易报告---其他特殊交易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进出口或收付汇业务,录入影响时间、金额、影响情况----提交
第四章登记管理 C类企业贸易外汇支出、收入登记 5 持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 2 B类企业超可收、付汇额度的贸易外汇收支登记 持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 3 转口贸易超比例收入登记
同一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入从待核查帐户结汇或划出金额超过相应支出金额20%(不含)的,持书面申请和下列资料办理登记手续:进口、出口合同;收入申报单证和支出申报单证;相关货权凭证(进出保税仓库的还需提交进仓单和出仓单)。二 流程 持书面申请和资料办理登记手续
第五章 非现场监测与分析
一 非现场监测与分析的管理内容 专项检测主体:对企业贸易信贷、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来料加工、转口贸易、境外承包工程、进出口退汇等业务,以及区内企业、辅导期企业等主体 2 监测指标:
(1)总量差额指标: 其中∑计算范围为核查月倒推12个月
总量差额=(∑调整后进口额+∑调整后收汇额)-(∑调整后付汇额+∑调整后出口额)
(2)总量差额率指标:
总量差额率=总量差额÷(∑调整后进口额+∑调整后收入额+∑调整后出口额+∑调整后支出额)×100%(3)资金货物比指标:
资金货物比=(∑调整后收入额+∑调整后支出额)÷(∑调整后出口额+∑调整后进口额)×100%
(4)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指标
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预收货款余额+预付货款余额+延期收款余额+延期付款余额)÷(∑进口额+∑收汇额+∑出口额+∑付汇额)×100% 6 二 操作流程 1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业务指标情况,查询非现场核查指标信息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基础业务数据,查询在系统计算总量差额、总量差额率时调整后的出口额、进口额、收汇额、付汇额。
第六章 现场核查
一 企业现场核查主要内容
1对核查期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外汇局可实施现场核查:
(1)任意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2)任意总量核查指标连续四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
(3)预收货款余额比率、预付货款余额比率、延期收款余额比率或延期付款余额比率大于25%;
(4)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
(5)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
(6)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7)外汇局认定的需要现场核查的其他情况 现场核查方式
外汇局对需现场核查的企业,可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实施现场核查(1)要求被核查企业提交相关书面材料;(2)约见被核查其余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3)现场查阅、复制被核查企业的相关资料;(4)外汇局认为必要的其他现场核查方式。现场核查实施
(1)现场核查通知:
对需现场核查的企业,外汇局将制发《现场核查通知书》,告知核查原因、方式、时间及业务范围等情况。.企业接到通知书后,应在通知书下发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过监测系统企业端签收反馈外汇局;外汇局通过监测系统手工将通知书企业反馈状态标识为“已反馈”。
(2)现场核查材料 7 要求被核查企业提交相关书面材料的,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准备书面报告及相关证明资料。
外汇局约见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的,应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持加盖公章的介绍信或授权书等身份证明到外汇局说明情况,外汇局根据非现场核查及以往现场核查纪录等情况对该企业进行风险警示谈话
现场查阅、复制被核查企业的相关资料的,应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及时准备好完整的文件、资料原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现场核查记录:
形成现场核查情况记录,签字盖印,录入监测系统。(4)确定企业预分类结果 4涉嫌违规业务移交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将被移交外汇检查部门
a.未按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办
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b.未按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贸易外汇收支核查专用信息申报 c.办理贸易外汇收支违反外债管理规定,或代理进口业务,代理方未
付汇且违反外债管理规定;
d.代理进口业务委托方违反规定付汇,代理出口业务代理方未按规定
收汇或由委托方收汇;
e.未正确提供信息,导致贸易收汇未能进入待核查帐户,且办理结
汇;未按规定将贸易收汇纳入待核查帐户,待核查帐户收支超范围、待核查帐户之间资金相互划转等违反外汇帐户管理规定; f.未按规定办理贸易外汇业务登记手续 g.未按规定向外汇局报告
h.未按规定提交有效的单证、资料或提交的单证、资料不真实;未按
规定留存相关资料或留存不全; i.拒绝、阻碍外汇局管理机关依法进行核查 j.其他违反外汇局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 流程 现场核查信息接收与反馈 8
第七章 分类管理
一 分类管理主要内容
外汇局根据现场核查结果,结合企业遵守外汇管理规定等情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
(一)分类管理主体范围
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内的企业
(二)分类标准
1. A类企业标准:核查期内企业遵守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且贸易外汇收支经外汇局非现场或现场核查情况正常的企业
2. B类企业标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可列为B类企业
I 核查期内任一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 核查期内任一总量核查指标连续四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 核查期内预收货款余额比率、预付货款余额比率、延期收款余额比率或延期付款余额比率大于25%,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核查期内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i核查期内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ii核查期内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iii未按规定履行报告义务
Iiiiiiii未按规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
Iiiiiiiii外汇局实施现场核查时,未按规定得时间和方式向外汇局报告或提供资料
Iiiiiiiiii应海关、税务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实施联合监管的 iiiiiiiiiii外汇局认定的需要现场核查的其他情况 3. C类企业标准 9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列为C类企业
I 最近12个月内因严重违反外汇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企业因逃套汇、违反贸易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受到外汇局处罚或被司法机关理案调查,Ii 阻扰或拒不接受外汇局现场核查,或向外汇局提供虚假资料
Iii B类企业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届满经外汇局综合评估,相关情况仍符合列入B类企业标准
Iiii 因存在于外汇管理相关的严重违规行为被海关、税务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处罚 Iiiii外汇局认定其他情况
(三)分类结果确定 1 确定预分类结果
外汇局根据现场核查获取的材料和信息,参考地区、行业、经济类型以及企业以往的非现场核查和现场核查等情况,核实企业核查期内贸易外汇收支的真实性及其与进出口的一致性并确定预分类结果。预分类结果包括:A类企业、B类企业、C类企业、注销名录 2 预分类结果告知企业与企业签收反馈
外汇局确定企业预分类结果后,对现场核查企业发放《分类结论告知书》,告知其预分类结果和申述期等情况。采取电子或纸质方式。
企业应在告知书发放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过监测系统签收反馈外汇局.确有需要也可到外汇局现场签收,到柜台办理签收的外汇局可通过监测系统打印告知书交给企业。企业在回执联签字加盖公章后反馈外汇局,外汇局通过监测系统手工将告知书企业反馈状态标识为“已反馈”。
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签收反馈的,外汇局通过电话督促其尽快签收反馈;电话无法联系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联系方式,或通过监测系统打印告知书并加盖业务章后,将纸质通知书邮寄企业。3 申述及异议处理
企业对预分类结果异议的,可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提交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及相关证明资料进行申述,超过规定期限的外汇局不予受理;受理的外汇局对其被核查业务进行复核,并于企业申述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对预分类结果进行调整。复核方式可采取按原预分类结果确定权限报上一级领导审核或通过集体审议方式进行; 4 预分类结果调整、(四)分类结果公布
外汇局在分类结果确定后及时通过监测系统发布分类结果为B、C类的企业名单
(五)分类监管有效期
分类结果自发布次日起生效,B、C类企业的分类监管有效期为一年,外汇局可对监管期进行调整
B类企业管理措施:
(1)对于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付款、预收款除外),金融机构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出口合同;对于以信用证、托收方式结算的,除按国际结算惯例审核有关商业单据外,还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对于以预付款、预收款结算的,应审核进、出口合同和发票
(2)金融机构应对其贸易外汇收支进行电子数据核查;超过可收、付汇额度的贸易外汇收支业务,金融机构应凭《登记表》办理
(3)对于预收货款、预付货款以及3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企业需按企业报告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信息
(4)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付款业务:监管期内企业进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付汇。
(5)企业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收汇条款的出口合同:监管期内企业出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收汇(6)其他
C类企业管理措施:
(1)逐笔外汇收支业务须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凭外汇局出具的《登记表》到金融机构办理。对于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付款、预收款除外),外汇局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出口合同;对于以信用证、托收方式结算的,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和发票;对于单笔预付款金额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还将审核经金融机构核对密押的外方金融机构出具的预付款保函。(2)对于预收货款、预付货款以及3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企业须按企业报告规定报送信息
(3)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不含)远期信用证(含展期)业务:
(4)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不含)延期付款业务:监管期内企业进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付汇
(5)企业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收汇条款的合同:监管期内企业出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收汇
(6)企业不得办理转口贸易外汇收支
(7)企业为跨国集团集中收付汇成员公司的,该企业不得继续办理集中收付汇业务;企业为跨国集团集中收付汇主办企业的,停止整个集团的集中收付汇业务(8)其他 已开办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的企业被列为B类的,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企业出口收入不得存放境外账户,不得使用境外账户对外支付。外汇局可要求其调回境外账户余额
被列为C类企业的,企业应当于列入之日起30天内关闭境外账户并调回境外账户余额
二. 分类管理操作流程 企业签收反馈: 现场核查信息接收与反馈 分类结果查询: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企业管理信息查询
第四篇:2016中国保险市场年报提纲
附件1
2016中国保险市场年报提纲及任务分工
一、主席致辞
二、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
三、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助力经济稳增长,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2.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维护和谐稳定
3.加快发展大病及健康保险,提高群众医保水平4.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养老保障体系
5.提高农险保障水平,有效服务“三农”发展 6.积极应对灾害事故,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7.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四、保险监管 1.基本情况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责 监管机构组织框架 监管目标 2.公司治理监管 3.偿付能力监管 4.市场行为监管 5.保险法制体系建设 6.对外合作交流 7.监管队伍与信息化建设
五、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1.非寿险市场情况 2.寿险市场情况 3.保险中介市场情况 4.保险资产管理 5.专业再保险市场 6.外资保险业务
六、保险业改革创新
1.保险业辉煌“十二五”(2011-2015)2.保险业“新国十条”落实成效专题 3.改革
(1)稳步推进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2)持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改革(3)不断完善保险市场体系(4)全面深化保险中介市场改革 4.创新(1)产品创新(2)服务创新(3)管理创新(4)体制、机制创新(5)技术创新
七、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教育
八、2016年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展望
九、附录
1.2015年中国保险市场重要监管动态 2.2006-2015年中国主要保险指标 表一:2006-2015年保费及结构
表二:2006-2015年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表三:表四:表五:保险公司总资产情况表表六: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表表七:2006-2015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表 2015年各地区保费情况
2015年保险行业资产负债表 3
第五篇: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外汇局决定于2012年8月起,在全国推广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实现贸易外汇管理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行为审核向主体分类监管转变,构建企业进出口综合检测,主体分类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的新型外汇管理模式。基本做法,全面采集企业进出口收付汇及货物流的完整信息,以贸易主体为中心,依托货物贸易外汇检测系统进行总量核查,筛选异常主体;在此基础上通过非现场检测识别异常行为,锁定排查范围;开展现场核查,核实可疑情况;根据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核查等情况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
进口企业分类
进出口企业分为3类:A类;B类;C类。
A类,除退汇应按规定办理外,金融机构可直接为其办理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或划出手续。
B类,金融机构应实施电子数据核查,通过检测系统扣减企业对应的出口收汇额度后,方可为其办理结汇和划出手续,超过可收汇额度的,应凭外汇局出具的《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办理。
C类,金融机构应凭外汇局出具的《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及相应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办理结汇和划出手续。
企业报告
企业报告,是指企业通过监测系统或外汇局现场对贸易信贷、进出口与收付汇存在较大差额、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等可能导致贸易外汇收支与进出口不匹配的交易进行报告的制度。按业务性质和约束程度可分为义务性报告和主动性报告。义务性报告
义务性报告是指企业必须按法规规定对贸易外汇收支及进出口情况进行的报告。贸易信贷业务报告:
A类企业30天(不含)以上的预收或预付款;B、C类企业监管期内的预收预付款,应在收付款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相应的预计出口或进口日期,金额、关联关系类型等信息。
A类企业90天(不含)以上的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B、C类企业在监管期内30天以上的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应在进出口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相应的预计首付款日期、延收延付对应的报关单金额、关联关系类型等信息。
如未在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报告,应提交情况说明和外汇局要求的相关证明资料到外汇局现场报告。注意: 1.B类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指标情况好转且没有发生违规的B类企业,经登记可办理该业务),C类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和托收业务。2.对已报告的信息,在进出口或收付款业务实际发生日起30天内,企业可通过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修改或删除;在进出口或收付款业务实际发生日起30天后,企业可通过监测系统对截至上月末贸易信贷未到期部分进行数据调整,或携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资料到外汇局现场进行数据的修改或删除。
3.对于企业频繁到外汇局现场进行已报告数据修改或删除且涉及金额较大的,外汇局要加大对其数据修改或删除操作的审核力度,并可根据数据变动对总量核查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存在异常的列为重点监测企业。
主动性报告
1.贸易主体不一致业务报告 2.差额业务报告 3.其他特殊交易报告 非现场监测与分析
外汇局依托监测系统按月对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进行现场核查。非现场核查的数据包括企业最近12个月的相关贸易外汇收支、货物进出口和企业报告数据。
外汇局结合其贸易信贷报告等信息,对企业进出口和贸易外汇收支数据进行时间差等必要调整,通过计算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率、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等总量核查指标,衡量企业一定时间内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偏离和贸易信贷余额变化等情况,将总量核查指标超过一定范围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测范围。现场核查
对核查期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外汇局可实施现场核查: 1.任一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2.任一总量核查指标连续4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3.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余额比率大于25%。4.1年期以上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发生额比率大于10%。
5.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
6.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
7.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8.外汇局认定的其他情况。
企业分类标准
A类企业标准:核查期内遵守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且非现场或现场核查正常的。
B类企业标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可列为B类企业 1.任一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2.任一总量核查指标连续4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3.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余额比率大于25%,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4.年期以上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发生额比率大于10%,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5.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6.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7.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8.未按规定履行报告义务。
9.未按规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
10.现场核查时,未按规定时间和方式向外汇局报告或提供资料。
11.应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实施联合监管的。12.外汇局认定的其他情况。
C类企业标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可列为C类企业 1.最近12个月内严重违规受到外汇局处罚或司法机关立案调查。2.阻挠或拒不接受现场核查,提供虚假材料。
3.B类企业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届满经外汇局综合评估,相关情况仍符合列入B类企业标准。
4.因存在严重违规被海关、税务等处罚。5.外汇局认定的其他情况。分类管理措施
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A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适用便利化的管理措施。对B、C类在单证审核、业务类型及办理程序、结算方式等方面实施审慎监管。
1.B类企业管理措施
(1)对于汇款方式结算的(预收、预付款除外),金融机构应当审核相应的进出口报关单和合同;对以预收、预付款结算的,应审核进出口合同和发票;
(2)金融机构应对其贸易外汇收支进行电子数据核查;超过可收、付汇额度的贸易外汇业务,凭《登记表》办理;(3)对于预收、预付及3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款,企业须按照规定向外汇局报送信息;
(4)不得办理90天(不含)以上的延期收、付款业务。2.C类企业管理措施
(1)逐笔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时,对企业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收、预付款除外),审核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出口合同;以预收、预付款结算的,审核进出口合同和发票;
(2)对于预收、预付及3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款,企业须按照规定向外汇局报送信息;
(3)不得办理90天(不含)以上的延期收、付款业务。分类监管的有效期为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