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时间:2019-05-13 05:2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第一篇: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院系: 统计学院 班级: 互联网金融 姓名: 佟妍妍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近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可谓“如火如荼”。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100 亿元的规模,使得合作方天弘基金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从默默无闻成为行业领先。其他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腾讯最新推出的微信5.0 嵌入了支付功能,新浪推出了“微银行”业务,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网也推出了理财产品“活期宝”。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对于利润丰厚的金融业从“虎视眈眈”演变为“来势汹汹”。传统银行的概念正在被颠覆,传统的金融生态链也将面临重大变局。

一、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区别与共性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银行业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共性。首先,从区别来看,传统的银行业发展数百年,其业务开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大量掌握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稳健的风险防控手段,这些都是目前开展金融服务业务的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次,银行业历来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以中国为例,商业银行的经营就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对于业务准入、存贷比、资金价格、贷款投向、贷款规模等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银行业整体的稳健运行,相关法规也日趋完善。此外,中国的银行业背后,至少到目前为止,存在着国家的隐性担保,有国家信誉作保障,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较低,存款人的利益也可以得到保障。而反观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在专业金融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储备上都无法与银行媲美,在监管方面尚处于真空状态,且对于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弱。特别是目前流行的互联网信贷,一旦出现借款人违约和兑付困难,企业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贷款人的利益是难以保障的。

从共性来看,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最为重要的是用一个高效率的手段来分析辨识客户,从而管理风险,这是金融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基于大数据经营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掌握着海量的客户信息,包括交易信息、个人信息等,可以高效地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客户的信用信息,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此外,互联网企业掌握着大量稳定的客户群体,而客户的粘性对于银行业的

经营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等优势,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对商业银行产生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冲击。

(一)对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的类型、客户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经过互联网这一平台的筛选,其需求的共性和服务渠道的共性集中度提高。这也使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模式下主要的客户群体集中在小型和中型的企业、追求时尚的青年人和广大普通市民,这些客户群体的社会背景、学历水平、资金实力等因素被削弱,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可以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快捷,低成本的通用服务,这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物理网点分层服务的理念。在这一变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也改变了投入与盈利的实现方式。

(二)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发行量不断扩大,第三方支付己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中国金融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达38039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78.4%。按如此发展趋势,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金额将迎来爆炸性增长,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冲击将进一步加剧。

(三)对商业银行融资格局的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2005年3月诞生了全球第一家互联网人人贷公司。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建立的融资平台,作为贷款者可以在网站上列出可以提供资金的金额、利率和计划出借时间;而作为借款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寻找自己需要的金额和合适的利率。同时,在这一平台上还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组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在贷款利率方面,由于这一平台采用了撮合成交的市场机制,大量客户形成的大量交易必然能代表市场中实际资金借贷的价格。

目前我国己经有拍拍贷、阿里小贷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介入人人贷互联网融

资平台领域,而且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这种流程便利、交易便捷的融资方式己经对传统商业银行一手揽储,一手放贷的传统融资业务经营模式形成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在巩固客户基础上,竞争中求得合作取得双赢

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客户对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产生了认同感,并将部分信用卡还款、网上缴费等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转由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平台办理。对于这一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此方面的先天优势,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很难追赶。因此,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既要保持互相依存、紧密合作的关系,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业务上激烈竞争的关系。从合作关系上,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需要寻求更多的互惠互利的共同的发展空间。从竞争关系上,商业银行要以巩固现有客户基础为出发点,以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为着眼点,针对互联网金融公司重新确定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同时,时机成熟时,银行可以寻求自建或者收购第三方支付平台,以降低切入互联网支付行业的支付牌照获取、商业模式熟悉、人才培养等成本,并做好法律和声誉等相关的风险的预防。

(二)以客户为中心,更新产品设计

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迅速崛起,其中的首要推动力就是为个人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中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它提供了更加简便和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介质单一化,功能多元化是未来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重新探索,尽快从银行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型。例如建立客户体验指数,从零散、事后的客户体验转向系统、事前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体验和交易活跃度。还有要紧贴生活变化,洞察引领客户需求,依托数据挖掘和信息平台,借助银行自身优势,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最重要的要重塑业务流程,高效配置资源,提升客户体验,简化介质,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便利快捷的服务。

(三)提高服务效率,更新管理模式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不仅面临外来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历来是金融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金融服务的渠道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在新的环境中如何保证资金安全,提高综合效益,加快资金流动仍是金融行业必须面对 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针对新的环境配套新的管理模式,从了解客户需求,收集客户反馈,细化客户服务等前台管理,到加快产品研发,业务集中处理,加强内部控制等中台管理,以及业务风险防控,保护客户信息,优化业务流程等后台管理,这些环节如有疏漏,都可能会给商业银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在抢抓互联网金融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步加强内部控制,创新管理模式也是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一环。

(四)加大技能培训,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的科技属性和金融属性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一般是纯经济金融专业或纯计算机专业,缺乏既懂得数据建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熟悉银行业务运行和管理决策的复合型人才。招聘时偏重于复合型人才,也要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科技知识培训以及科技专业人才的金融业务培训,大力培养多种知识技能于一身的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

第二篇: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八大趋势与六大问题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八大趋势与六大

问题

2015-04-14 10:21:07 作者: 张吉光

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明显加大了科技投入,在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严格的监管以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规范审慎乃至于略显保守的经营行为和文化氛围,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时面临诸多制肘。

自2013年以来,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借助第三方支付或社交平台所积累的客户以及数据资源,从余额理财切入,并拓展消费金融,乃至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也日益显现。在这样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明显加大了科技投入,在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严格的监管以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规范审慎乃至于略显保守的经营行为和文化氛围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时面临诸多制肘。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趋势一:进军直销银行。目前已有北京银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包商银行等约20家银行推出在线直销银行,参见表1。商业银行推出在线直销银行的直接推动力来自于以余额理财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因此,已上线运行的在线直销银行无一例外将余额理财作为主打和必备产品。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跨区域开展业务,则是众多中小银行倍加青睐直销银行的主要原因。从更深层次来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深入应用,社会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引发金融行为模式进而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改变。在线直销银行正是商业银行的提前布局。

趋势二:搭建电商平台。截至目前,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主要大型商业银行,以及成都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已开设网上商城,参见表2。如果说商业银行设立在线直销银行的推动力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客户分流和业务分流,那么开设网上商城的推动力则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模式的改变。阿里巴巴、京东等依靠网上商城所积累的大量商家和用户的交易数据,纷纷创新运作模式,进入金融领域,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依托大数据的创新,日益成为传统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中受到诸多制肘,无法获取第一手交易数据的情况下,自身主导搭建网上商城,积累交易数据,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选择。趋势三:网上银行转型。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是国内最早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因其便捷、灵活、高效的特点,深受商业银行和客户推崇,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但由于其设计理念是作为银行柜台的延伸和产品的销售渠道,网上银行更像一个操作平台,只是面向自身客户,资金在银行内部封闭运作,不具有获客和经营功能。这正是其与当前所指的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区别所在。无论是操作的便捷性,还是产品的丰富度,以及所谓的应用场景,网上银行均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动网上银行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一是开发针对网络客户的专属产品,丰富产品线;二是打造应用场景,寻找入口,增加获客功能;三是引入互联网思维,简化流程,提高便捷性;四是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形成网上银行优势。

趋势四:开发基于社交平台的金融服务。互联网、移动通讯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带来新的竞争对手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借助社交平台的便捷性及其积累的庞大客户群,推出微信银行、微博银行和宜信银行。一方面,丰富产品宣传和品牌传播渠道,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基于社交平台,融入网点查询、转账支付、交易提醒、理财购买、无卡取款等功能,构建起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此外,通过开发微融资、微理财等专属产品,在营业场所或其他场所引入自动获取微信客户并推送产品信息的技术,实现主动获客,提高经营能力。

趋势五:大力拓展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便捷性和高客户体验度。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移动金融正是对这一点的积极应对。概括起来,有如下做法:一种是传统网上银行移动化,推出手机银行,打造掌上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另一种是与互联网企业等跨界合作,推出专门的移动金融APP,融合金融服务、消费、娱乐等场景,构建移动金融生态,比如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易商,广发银行推出的月光宝盒等;第三种以浦发银行为代表,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基于NFC-SIM卡模式的手机近场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

趋势六: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在于,通过电商平台积聚商品供销的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或产业链,进而积累交易信息。这正是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所在。受此影响,商业银行纷纷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在推进路径上,一种是与第三方合作,如中信银行与海尔日日顺物联网平台合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1号店合作电商供应链金融产品;另一种是自主开发产品,如招商银行推出针对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线上供应链金融更加智能和开放,银行从对资金的管理到对交易对手的管理,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支付等传统资金服务,还融入理财、订单管理,甚至账务处理等功能。

趋势七:实体网点智能化升级。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运用,网点面对面的柜台交易日益被自助交易和网上交易所替代。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适应这一趋势,近年来,商业银行着手开展实体网点的智能升级。一是重新进行功能布局,增加智能化自助交易设备,如VTM、ITM、自助发卡机等,甚至打造无人值守的智能轻网点,打破交易的时间限制;二是在传统业务流程中引入智能元素,如借助移动pad,更高效和便捷地为亲临网点的客户提供服务,提高客户体验度;三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和服务,打造O2O金融服务新模式。此外,一些商业银行还积极探索与咖啡店、商店等合作,推出新型网点业态。

趋势八:线下业务线上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网上银行产品,实现线下产品同步线上化,主要集中在理财业务领域;二是开发线上贷款业务,实现线上申请、受理和审批,提高处理效率,如工商银行的逸贷、浦发银行的网贷通,以及建设银行的快贷;三是针对某项业务领域,整合线下所有相关服务,打造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如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围绕中小企业存、贷、汇等金融需求,开发了企业在线信用评级、网贷易、惠结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并实现了与银行中后台信贷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对接,形成了从客户接触、跟进营销、商机发掘、产品销售到在线业务办理的全链条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进军互联网金融面临六大问题

问题一:不对等监管制约优势发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的容忍。无论是余额宝,还是京白条,亦或是票据理财,都是事实上的金融产品,但从事这些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仍然被定义为商业企业,未被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同样开展此类业务的商业银行则需要接受严格的资本监管和产品准入审批。这种不对等的监管,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的成本,并限制了其创新活动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监管制约了商业银行优势的发挥。相比于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丰富的金融业务经验,尤其是设计理财产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但目前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必须亲见亲签,第一次购买要签署协议。造成的结果是,商业银行无法像余额宝一样借助互联网开展理财业务。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和平台,以此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理财业务则不受监管制约,既发挥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高了客户体验度,又绕开了监管约束,造成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远程开户,给予虚拟电子账户与传统银行账户相同的身份,这一问题将一直存在。

问题二:文化理念影响创新效率。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特点在于创新速度快、效率高,同时,竞争激烈,产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商业银行长期形成的以合规文化(或称为严谨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氛围与这一特点有较大差异,制约了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在合规文化主导下,各项业务首先强调的是规范,因而设计了很多制约环节和监控措施,如业务授权与事后监督,以及系统控制等。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创新时,流程长,制约多,难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互联网企业以创新文化为主导,一旦发现市场商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创新抢占市场,并为此设立较高的风险容忍度和快速补偿机制,在风险可控情况下,速度放在第一位。因而创新周期短,产品推出速度快。

问题三:传统运作模式制约创新成效。商业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是基于资金流而设计的,是在银行体系内的自循环,没有直接介入客户的交易行为,更多是被动满足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跟客户在银行的物理渠道办理业务所依赖的账户、信息、风险控制系统、业务审批和处理系统、核算系统基本相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这导致银行借助互联网创新出的产品往往离市场和客户需求有一定差距。而互联网企业是从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交易行为拓展金融业务,并基于此设计运作模式,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企业可以从交易行为中挖掘客户的潜在消费或投资需求,并据此开发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效更高。

问题四:风险控制影响客户体验。高杠杆经营的特性,以及严格的金融监管,使得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通常将风险放在第一位,风险文化在企业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加之在国内金融消费权益法律不健全,居民消费权益存在事实上的过度保护的情况下,基于防范声誉风险,以及避免客户损失波及银行的考虑,商业银行对推出的金融产品,不仅从自身角度,还从客户角度采取了诸多风险控制措施。如网上银行,为了保护客户资产的安全,银行通常要求客户使用U-key,同时需要输入密码验证,导致流程繁琐,影响客户体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在线支付,只需要简单的密码验证就可以完成操作,余额理财产品也是网上绑定银行卡号即可购买,后续购买及赎回非常便捷。互联网的特点本来就是便捷、高效,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的金融产品更应秉承这一特点,如果仍用传统思维,附加过多防控措施,不仅影响客户体验,更有悖于互联网精神。

问题五:缺乏平台难以快速切入。市场需求是创新的直接动力,也是创新的活力所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同样如此。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之所以发展迅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些企业普遍构建起由众多商家和消费者构成的网络商业生态,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而商业银行虽然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客户信息,但主要是线下客户,缺乏互联网应用场景和网络经济平台。因此,其推出的以在线直销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优势是精准创新、精准营销,即针对平台上的不同类型客户,基于交易行为特点,开发针对性产品,并引导其在对应的应用场景上使用。可以说,平台的缺乏是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短板。这也是商业银行推出网上商城的原因所在。

问题六:营销方式和力度无法与互联网公司比拼。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加快金融创新速度的同时,也改变了客户的行为。一方面,由于新产品更新速度快,可选择余地多,客户的流动更加频繁,对单家金融机构的忠诚度快速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得客户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转换成本大大降低,客户的价格敏感性同步提高,客户黏度更多取决于产品的知名度和价格水平。因此,营销推广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为重要。正因如此,互联网企业往往出手阔绰,甚至不惜以贴钱的方式提高知名度,获取客户,如前期热销的票据理财产品,而商业银行受监管以及自身传统理念的制约,在营销的力度上远不及互联网企业,在营销的方式上也更为传统,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并对后续创新形成制约。

银行业加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五大对策建议

第一,完善监管,建立基于功能监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架构。宽松的监管环境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无监管状态下的零门槛使得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机构鱼龙混杂,一些机构超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盲目拓展业务,导致风险积累,甚至于借互联网金融之名行诈骗之实,给金融安全带来冲击。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公平的监管环境限制了商业银行更多地参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建立基于功能监管的监管架构是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尽快将从事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纳入监管体系,按照功能监管原则划分监管权限,确保从事相同业务的机构接受相同的监管要求,切实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准入和业务开展。二是,以互联网金融监管为契机,顺应综合化经营和跨界经营的大趋势,尽快形成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类监管之间的有效联动,探索建立类似英国金融服务局的统一金融监管模式。三是,鼓励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创新,在某些风险控制能力强、信息科技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中先行先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第二,引入新技术,实施信息化银行战略。商业银行应转变信息科技理念,使信息科技从面向经营转向经营与管理并重,从科技支撑转向科技引领,全面推进实施信息化银行战略。核心是通过深入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尽最大限度提高业务运行效率、科学决策水平和客户体验度。具体来说,在经营上,打破传统银行基于资金在体内自循环的经营模式,主动延伸服务链条,使金融服务与客户交易行为(包括消费、生产、投资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并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交易上下游,搭建交易平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服务平台;此外,通过建立网上商城、与平台企业合作等方式,构建在线商业生态,积累交易数据,挖掘客户金融需求,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线上获客和在线经营。在管理上,加快整合内部各交易系统的数据资源,引入大数据技术,深度分析客户行为特征和市场趋势,实现基于客户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同时,积极构建整合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管理指标规则,形成面向不同层级管理者的报表体系,提高管理决策的数据支撑水平。

第三,整合资源,打造四大基础平台。平台经济是互联网金融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方向是,围绕“金融”这一核心,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以客户平台为基础,以服务平台、产品平台和功能平台为支撑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客户平台方面,或者构建网上商城,或者与电商合作,或者与物流、电信等拥有庞大客户资源的龙头企业合作,或者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客户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具有不同特色的众多客户平台,实现快速获客。在服务平台方面,打通网点、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客户经理以及客服中心等不同服务渠道,形成区别于互联网企业、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渠道优势。在产品平台方面,既要实现线下产品的线上化,更要致力于开发针对性的线上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将众多产品按功能整合,形成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产品平台。功能平台方面,围绕客户商业行为和交易行为,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上下游商业场景,打造一个集生产、生活、消费、投资等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平台,实现客户与金融服务、产品之间的有效联结。

第四,借力发展,构建多元化合作渠道。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通过跨界整合实现金融与客户行为的深度融合。这需要建立相对完备的互联网商业和金融生态。在这方面,商业银行虽然拥有丰富的金融经验,但需要实现向线上的转换;虽然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体,但缺乏将其转移到线上的应用场景,且没有实现集群化、平台化的整合。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与各类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适合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的生态环境。一方面,积极与第三方支付、电商企业合作,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借助其平台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探索与电信运营商、手机生产商合作,将自身金融产品与其手机或服务捆绑,实现营销前移;第三,与实体商家开展合作,基于实体商家的线下商业环境,融合金融服务,构建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应用场景,实现批量获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模式;最后,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具有特色、适合互联网应用的金融产品,形成产品优势。

第五,探索体制改革,实施专业化经营。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建立与互联网精神相适应的专业化经营体制,是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为此,商业银行可以探索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事业部,在公司内实现互联网化运作,建立与互联网企业相一致的薪酬激励、人才引进以及产品创新机制,以此解决银行体系内传统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或事业部实行相对独立的科技开发机制,避免银行传统业务的开发需求挤占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开发效率。同时,建立专门的客户体验团队,帮助产品开发人员充分理解客户需求,完善产品功能,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此外,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速度快、潜在风险或漏洞多、后续完善频率高的特点,建立快速补偿和风险容忍机制,对新产品设定风险容忍度,一旦客户使用新产品因非自身原因出现风险,则给予快速补偿,切实提高客户体验度。通过体制改革,重新建立与商业银行传统做法不同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弥补与互联网企业的差距。

(作者系上海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助理,兼上海金融学会理事、商业银行研究部副主任张吉光,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3期)

第三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

对措施

学号 姓名:申丽静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市场上人们把由互联网科技企业从事的金融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而把金融机构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网上称为金融互联网,二者的从事主体明显不同。在此,我们采取这种定义模式,即所谓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而向广大网民及网络商店提供的资金融通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

3、覆盖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发展快。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据报道,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管理弱。一是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二是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6、风险大。一是信用风险大。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去年以来,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P2P网贷平台先后曝出“跑路”事件。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我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二、互联网金融的几种模式

金融服务因为互联网的介入,发生了重大变革,现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四种,即网络支付、网络理财、移动金融和网络融资。下面针对这四个发展方向展开分析。

(一)、网络支付

随着淘宝、支付宝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网上购物、理财的重要方式,掀起第三方支付平台迅猛发展的浪潮,人们通过网络支付进行缴费、购物等其他交易活动。据调查统计,2012年已有将近230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了支付牌照,交易额比2011年增长了近80%,达到了3.8万亿元。使用网络支付平台,人们能够方便的进行跨行存取款,获得很好的交易体验,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挑战和冲击的体现。

(二)、网络理财

上面所述的余额宝是网络理财的典型例子,而淘宝也为网络理财建立了专门的淘宝理财频道,由于网络理财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所以具有操作便捷、无地点时间限制以及收益率较高等特点,各个网站也都为网络理财提供了全面的“一站式服务”,各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为银行提供理财服务代售业务。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银行理财更具安全性,所以,网络理财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移动金融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金融成为现实,移动金融主要是将金融业务和移动终端结合起来,而且这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移动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将移动金融作为发展重点,商业银行也推出了NFC支付和手机客户端等移动服务,目前移动金融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智能手机的发展也给移动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综合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商业银行,建立产业联盟,是移动金融发展的趋势。

(四)、网络融资

网络融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融资方式,有P2P、网络信贷等多种融资方法。网络融资主要是依靠网络巨大的数据库,通过计算机自动计算,对借贷人的信用进行综合评价,如果符合要求,系统自动发放贷款。相对于传统贷款方式,网络贷款具有成本低、风险分散和效率较高的特点,从目前的趋势看来,网络贷款和网络融资将会逐渐取代传统贷款和传统融资。

三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与大银行竞争的契机

客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有助于拓展银行业务的客户和渠道。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传统物理网点优势弱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将发生改变,能够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市场青睐。

(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在信贷审核时,投资者将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作为参考和分析指标,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风险,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超越传统融资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方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报价,贷方依据对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偏好选择贷款对象,双方议价成交,交易完全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指导,应主动在市场上寻找利率基准。互联网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判断特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如果还能够深入研究挖掘

数据,甚至可以形成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利率指数”,从而完善贷款定价基础。

(四)、加速金融脱媒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从融资角度看,资金供需双方利用搜索平台寻找交易对象,之后的融资交易过程由双方自己完成。从支付角度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已能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等结算和支付服务,与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形成替代。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

四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覆盖了传统银行的一些忙去,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补充。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必定将逐渐向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发起冲击。面对目前的挑战,银行要不断的加大创新和变革的力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银行变得更加健康,更现代化,从而更好地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服务,让这个金融体系尽快的健全起来,最后体现在民生上。打架都能享受到合法、便捷、完整、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也一定能够在未来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过程当中成为主力军。

(一)、全面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品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研发科技系统的能力的强弱将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是否能激流勇进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职称者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产品设计、业务操作以及管理决策等各个关键环节。互联网企业拥有明显的科技优势,互联网的普及使他们的渠道更加便捷和快速,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唯有加大科技投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经营管理中,积极地推进数据整合,将客户管理建立的更加人性化,建立市场细分系统,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实现深层次数据挖掘,将数据集中带来的技术优势转化成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为了将系统技术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保障金融业务的稳定持续运行,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完善信息应急处理机制和金融信息保密机制,提升金融信息系统监测、预警、应急处理和自我恢复能力。

(二)、调整业务结构

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基于网点的建设,网店越多越方便,为了适应快速的生活节奏应该发展各种便捷的支付方式。现在互联网金融解决移动支付问题,手机,无线网络的普及,是互联网对生活无孔不入,过去一定要到现场,签字。移动支付解决的这个问题,点击一下就完成了。过去银行很多业务从管理的角度划分开来,储蓄就专门设一个吸收储蓄的平台,贷款找贷款部门,信用评估、理财找理财部门,今后商业银行应该简化程序,一个网打通所有环节。

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使用网银、app、手机银行,部分银行在其理财产品上动足了脑筋,推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只能通过网银app及微信银行来购买,一般购买时间也是规定在晚上银行下班后或半夜时间,而且不接受柜台购买,如果柜面受理的预期年回报在4.6%左右,那通过新型支付手段,买的理财产品回报可以在5&,甚至更高。此外,在国有大行中业务通过电子渠道的分流率达65%-75%,网上银行交易金额的增长,也是在30%-50%之间,这些数据都预示着,商业银行未来的战场,将聚焦互联网,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他们已经开始布局。

(三)、改变客户基础

为了在未来复杂的小微金融生态中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结合自身实际重新进行客户定位和业务定位,是当前各家银行必须思考的课题。小微业务需求多,市场广,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定位空间;与阿里金融平均每笔贷款6万元的额度相比,商业银行面临的是更多样化的客户层级;与纯粹提供融资服务,如小贷公司,达到效率与完美体验的机制不同,商业银行更擅长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小微业务由于兼具对公与零售业务的双重特征,除了融资需求,更多需求在于结算、咨询等非融资领域。传统银行有着更为丰富的资源基础和经验积累,在结算、咨询等非金融领域,势必会比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得心应手。因此在定位上,银行相对更适合在综合金融服务领域有所侧重。

(四)、改善服务水平

互联网企业开放式的金融平台,交互式的营销手段,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以及方便快捷的操作流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客户资源的流失的威胁。商业银行要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从客户角度出发涉及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优化业务流程。一要打破商业银行传统部门局限充分整合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等各类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为客户量身定做优质金融产品与服务。二要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减少银行卡申请、贷款申请等审批环节,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三要充分运用门户网站、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平台开展营销,实现客户之间的开放是交互接触,及时高效的满足客户需求。

(五)、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

金融企业的服务空间,首先是服务对象的问题,传统的金融业存在二八法则问题,我们的金融企业,其80%的资源服务了20%的高端客户,给其他行业的人的音响师金融行业有点店大欺客。其次就是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以前不是商业银行不能提供产品,而是商业银行不知道提供什么产品,不知道大家的交易习惯。对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客户的交易记录、信用记录能被准确的采集,进而及构建起互联网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所谓我们现在大数据里面叫非结构性的数据,借此银行就能像因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配套产品,就是所谓的精准营销。所以从这两点来说,互联网金融给金融企业,尤其是传统金融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从相对多的样本中归纳出这个风险损失率,然后指定费率,in后在大数据时代,要把全样本的资料拿来分析,信息不广高速银行可能是什么,而且直接告诉银行就该是怎么样的,在这个基础上核定费率是多少,今后的差异化理财产品的种类会更多。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主要是对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一种有益补充,还不能对商业银行产生根本的动摇。不过随着其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抢占了传统商业银行大量的客户资源和支付份额,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商业银行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洗去互联网金融的优点,穿心运营模式,注重争夺小微客户、提升信息管理核心小米能力。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在稳固的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面对未来的金融变革中保持在金融领域的主体地位。

第四篇:浅析基层网点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

浅析基层网点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

星子支行 王海云

当前,以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推出了包括P2P小额信贷、移动支付、余额宝等众多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及产品,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冲击和挑战,墨守成规就是最大的风险。作为全国网点数量最多的国有商业银行,农行只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握大势、加快转型、提高效率,才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构建先行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及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实质

互联网金融概念最早由谢平教授提出,他把“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义为: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 金融融资模式。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其特点是:“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互联网金融实质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

1、综合运营成本较低。陆金所的董事长计葵生曾说:“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客的成本是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四的概念,可能是银行的1/5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供需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网络平台的搭建和运营成本要远低于银行物理网点成本,同时网络平台的客户承载容量极大且不受物理网点空间和容量限制。

2、客户群体定位为小微客户。互联网金融目标客户是被传统金融资源难以覆盖的小微客户,原因为在未形成规模效应下单个小微客户产出利润较少,传统商业银行对于这类客户群体整体服务成本较高,收益与成本不对等。由于互联网金融运营成本较低,因此互联网的客户可以渗透至金额较小但总量可观的小微群体。从某种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存在和发展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是对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3、宣传攻势迅猛。互联网金融不受物理网点的时间限制和地理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全天候、广泛直通地将宣传迅速传达给潜在客户。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在客户群之间互相扩散,并以更高的频率传向更广大的群体,未来金融业发展空间广阔。

4、客户粘着性高。腾讯由于具有强大的客户群和客户粘着性高,所以各项业务增长迅猛,阿里巴巴通过淘宝和支付宝等业务也锁住了大量客户。互联网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客户体验,通过提升互联网产品对客户的友好度和客户体验达到提升客户粘性的目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于传统银行业的最大威胁,也在于银行容易失去对客户的粘性。

二、农行基层网点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行基层网点积极开展经营转型。在硬件投入和软件培育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农行网点转型成效

l、网点布局建设方面。围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方面,启动网点6S管理导入工作,有效改善了员工的内部工作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客户维护能力增强。在网点格局上,根据营业网点现有业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设置了以下六大基本功能区:咨询引导区、休息展示区、现金服务区、非现金服务区、自助服务区以及贵宾服务区,功能区的设置有利于迅速分流客户,对不同客户进行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服务。

2、电子渠道建设方面。电子渠道分流率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营销个人网银、个人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个人消息服务、企业电话银行、企业消息服务、企业网银等电子产品成为各基层网点计价的重要来源。基层农行的电子渠道分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九江市德安支行为例,截止到2014年6月,对公电子渠道交易量占比35.4%,个人电子渠道交易量占比12.52%。

3、自助银行建设方面。近年来,基层农行网点自助银行建设发展迅速。以九江市XX支行为例,2013年至2014年,XX支行在县城区域和乡镇街道各增加了一个自助银行,目前正在建设一个精品网点,改造一个基础网点,预计到今年年底,XX支行共有19台存取款机,5台终端机,4台客户体验机投入使用。另外,XX支行在乡村网点投放了25台“惠农通”等自助终端机。

(二)基层农行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网点服务质量不高。根据某支行第三方公司对部分网点的暗访评估,客户排队时间长、柜员服务态度差、营业环境欠佳等问题扣分较多,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与同业相比有一定差距。

2、渠道建设跟踪滞后。电子产品动户率不高,很多电子产品如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开通后客户从来不用,原因为很多产品没有有效激活。以XX支行为例,2014年6月个人网银动户率为15.34%,对公网银动户率26.82%。

3、自助银行覆盖面较低。目前乡镇自助银行较少,柜员机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以XX县为例,XX县共12个乡镇(场、处),目前XX支行只在南康(城关镇)和温泉两镇设有柜员机,白鹿、横塘、蛟塘等较为繁华的乡镇没有设立自助银行点,这与XX县28万人口且每年超1000万旅游人次的市场需求极为不符。另外,乡镇自助柜员机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取一体机数量较少,不适应农村市场存款相对较多、取款相对较少的特点。

4、专业人员欠缺。近年来,农行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派遣工招聘、村官招聘等多渠道招聘了大量员工,然而由于很多基层网点业务比较单一,系统性培养力度不够,没有将人员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致使基层网点专业金融人才缺乏。以XX支行为例,35岁以下青年员工共有18人,占全支行总人数的32.7%,有初级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为0人。

三、基层网点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职能减弱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人们可以依托网络为载体进行金融供需交易,基层网点的职能将会边缘化。

(一)互联网金融脱媒,基层网点中介职能被弱化。“金融脱媒”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再只做银行的网关支付平台,而是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吸纳存款、投资理财等。金融脱媒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存款和信贷业务。农行基层网点最重要的职能是中介职能,通过吸纳存款,发放贷款,为金融市场的供需双方搭建桥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人们可以突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寻找金融资源,银行中介职能弱化。

(二)互联网金融客户群体黏着性较高,影响基层网点发展基础。互联网企业通过将互联网产品嵌入客户的日常生活的方式达到提升客户粘性的目的,而银行更加重视产品收益和流程风险等方面的控制,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如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客户群体黏着性较高,影响基层网点发展基础。根据易观《2014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额规模达到16317.5亿,与去年4季度相比增长110.5%。第三方支付或将逐步削弱甚至替代农行基层网点支付结算平台的地位。

(三)互联网金融成本信息低,网点业务发展受到挑战。金融机构获得投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较高,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互联网金融通过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人们利用“云计算”原理。可以将不对称、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提高数据使用效率。截至2013年末,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500亿元,累计客户数超过65万家,贷款余额超过125亿元。贷款发放24小时到账,效率远远高于传统银行。

四、农行基层网点发展互联网金融优势

(一)农村网民数量增长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较2012年中新增2800万,其中,55.8%来自农村。这是自2012年中、农村新增网民首次超越城镇之后的第二次超越,并且来自农村的新网民比例显现了增长之势”未来几年,农村互联网增长浪潮持续不减。

(二)农行在农村和县域地区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讲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有着多年服务经验,在农村地区积累了良好口碑和深厚的客户资源,在网点网络、品牌、技术、产品和资金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目前,我们有54%的网点、46%的人员分布在县域,涉农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是唯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市设有分支机构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些是我们差异化战略的核心,也是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大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尽可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资源。

五、基层网点转型方向

我国目前处在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改革的转型时期,互联网金融本身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符合金融改革发展趋势。改造传统金融的趋势不可逆转,基层网点职能需要更快的进行调整,以应对未来整体金融体系的深刻变革。

(一)建立独立的电商平台,提高客户粘着性。银行建设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应作为未来重要的非物理渠道。目前国内几家大型银行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基础上也都开展了电商平台业务,例如工行的融e购,建行的善融商务,交行的“交博汇”网上商城等等,银行通过建立电商平台来获取商户和消费者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通过“三流”进行分析并向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有种说法是:“目前已经存在大量较为成熟的购物平台,银行只有进一步以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化方式来单独经营和大力运作这类平台,才能提升银行自有互联网平台的品牌和影响,拓展之前未纳入自家银行服务范围的客户。”笔者并不认可这种做法,原因是与成熟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虽然能够快速的获得数据,但是也会受制于人,成熟的电商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他们随时有停止供给数据的可能。农行拥有大量的优质农户资源,如农业养殖、农场合作经营等,这些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体现。

(二)贴近客户,建设自助银行和社区银行。受互联网金融“脱媒”影响,基层网点的经营费用和维护成本将不断增长,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未来基层网点精减将会成为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建设覆盖较广的自助银行和社区银行,自助银行和社区银行具有成本低、维护易、风险低等优点。一方面,网点要借互联网金融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引导客户利用电子渠道和自助柜员机办理基本结算、缴费等业务,进行客户分流,减轻柜台压力。另一方面,则是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其中包括:金融、会计、法律等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在该平台上能够获得企业经营时所需的所有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客户忠诚度。

(三)抢抓高端客户客户,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经济学中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社会的80%的财富由处在金字塔顶尖的20%的人创造。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客户为小微客户,俗称“草根金融”。由于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风险防控、信息保护、客户维护等方面发展还不健全,传统银行在這方面发展相对成熟,高端客户更青睐于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农行基层网点应借此机遇,重点发展能够产生价值的20%客户,转变经营理念,“以高端客户为中心”,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战略,树立网点经营品牌。

(四)大力拓展手机银行业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目前,市场上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手机大都为智能机,采用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上网便捷,手机购物和手机支付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农行基层网点要充分利用网点广、员工多的资源优势,以急需即用、转账免费等优点进行营销,大力拓展我行手机银行业务,增强客户粘着性。

(五)提高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比重。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网点的冲击,今后大量人工化金融操作将会被自助化和网络化所取代,这就代表今后柜员数量将会大幅度的缩减。未来网点需要配备数量更多,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能够熟悉掌握信息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满足客户的潜在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金融研究2012,(12); [2]李俊.基层农行网点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3]王滨.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商业银行应对[J]银行家2014年第4期

第五篇:应对挑战

应对挑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而教师教育面临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教师要树立专业角色意识,做好角色转换。

一、教师要从“一次受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当前,许多教师都忽视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当老师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常常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之外,以为一次受教育就可以受益终身,以至于有的教师从教数年仍在“吃老本”,坚守着过时的教育观念、死板的教学方法、僵化的管理方式,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这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②。由此可知,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走出“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旧时代,而是进入“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时代。只有教师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才有利于学习型班集体的形成。

二、学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实践者,首先,教师应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其次,教师应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计划;最后,教师应该多读书,多读教育专著,结合班级工作实践写读书笔记、教育感想等,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深度,而且要有广度,深入学习教育理论规律,广泛涉猎社会自然百科知识。正如班华教授所说,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是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是责任;是教师自我提升、自我实现所必需的。③总之,学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前提。

三、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研究态度与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集中显现,是一个人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人发展的基本手段。”因此,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础。首先,从研究的内容上,教师要研究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策略,更要研究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心理、个性等。其次,从研究的方式上,一是反思,教师应不断分析自己教师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反思当前教育实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专业技能;二是积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应善于把工作理论与日常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理论知识。

四、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育合作者,教师是连接各种教育因素的纽带和桥梁,更应善于和学生、同事、家长沟通与协作。专业化要求教师从“领导者”转变为“服务者”,而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是实现专业化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合作。与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其次,教师要与同事合作。同事间在工作中的互相帮助和配合是教师取得进步的动力;最后,教师要与家长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做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以增进彼此的理解,达到一致的教育目的。

五、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教师工作之所以具有无法替代的专业意义,全赖于教师的专业自主。专业化发展要求个体发挥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发展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要求教师要善于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在思想上,不能满足于知识的积累,要善于“知新”,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新型课堂;在班级工作中,不盲从,依据自己班级现状,自主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构建个性化班集体。创新是发展的生长点,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对每一种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抓住机遇,不断全面提高自己,力争与时代共同进步,与学生共同成长,与专业共同发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学习了本课程之后,我准备这样做:

1、充分利用班会时间,结合国内外时事进行世界观教育。重大国内外大事,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采取十分钟演讲、小型辩论会、学习评论员文章、专题小报告等形式,进行世界观教育。充分利用团支部的活动时间,开展党团知识的学习:党章、党史、团章、团史、邓小平理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党支部和团支部所组织的活动,在普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理想和信念上向更高层次探求,为他们的人生目标指明方向。充分利用班会及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英模事迹、伟人传记等,使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坐标、天平”,随时都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态度和方式,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团队精神教育(1)抓好每一次班会。提出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班训为指针,使同学们振奋精神,共同为班级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开展《日常环保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2)抓好入学的第一次运动会。宣传、表扬积极报项、上场的同学,最重要的是提倡这种“为班级争光,奋力拼博”的精神,这也是今后从事任何工作必备的精神。

3、心理品质教育(1)应试心理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如: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主客观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学生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体会“自古英雄多磨难”的内涵;教会学生掌握辨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向学生推荐《心

理与成才》、《伟人的历程》、《名人成功录》等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等。同时针对平时成绩较好,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科,邀请科任老师与其交流。(2)自信心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讲解自信心的建立与实现,并结合学生的事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确: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但自信的基础是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而实力要靠付出和努力。(3)意志品质教育:首先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从小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学初要求每人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并在期中期末进行总结。

4、创新教育(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参与校、班各项活动。如:学校的各项活动向班委会、团支部招标,班级的班会、活动向同学招标。(2)加强值日干部的职责,给值日干部一定的自主权。继续坚持每天一名值日干部制,以便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机会参与管理。(3)利用部分自修课时间介绍大学里高科技发展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初步形成献身科学的志向,为将来科技发展作好准备。(4)正确引导创新教育的方向:有责任感的创新。使学生明确没有责任感的创新是毫无价值的,也就是强调德育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前提。

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1)结合每月考试成绩,开好每次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2)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下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专 业:金融学 姓 名:苏 越 论文完成日期:2018年10月23日 目 录 摘要.....................................................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银行业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在金融领域有着深厚的经营积淀。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种类齐全,产品线广泛,风险控制能力也经历了历史的检验。......

    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又出什么招了呢?且听楼主给大家慢慢道来! 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引发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关注。在小......

    农信社农商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探索

    农信社农商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探索 ——摘自《农村金融》 颠覆与焦虑,我们注定要在互联网N.0时代中忧虑前行。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前行,正像2014年初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各行各......

    互联网金融

    P2P监管细则有望下半年出台“野蛮生长”的P2P网贷平台有望在今年内有矩可循。银监会日前再次召集多家国内知名的P2P平台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就P2P行业准入、制度选择、资金托管......

    互联网金融

    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一、信息技术催生互联网金融1、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越发引人关注近来,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机构、中大财富网络借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成为2013年金融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其作为互联网时代对金融的一种主动创新,其蕴藏的市场潜力让众多企业纷纷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徐岩教授表......

    浅谈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浅谈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当下,我国整体经济形势正伴随着互联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相应进步的全新时代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对于目标任务要求以及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