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宿州本部王美荣事迹范文
以诚立信,服务为基
——记宿州本部王美荣伙伴
做好保险首先要学会做人,而做人首要的是诚信。所谓诚于人必先己诚,信于人必先己信,就是这个道理。长期以来,王美荣同志坚持以诚待人,取信于人,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保险从业人员业务守则,以高质量的诚信服务嬴得客户的信任。不论是大额保单的客散的客户,的客户还是户,她都能王美荣同志接触和沟通循最大诚信误导客户,白白的消的努力,三
户,还是零不论是路远路近的大客一视同仁。在与客户的中,始终遵原则,从不让客户明明费。由于她年来无论是保单的持续率还是理赔记录情况分析,都维持了良好的水平。并且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客户投诉事件。
在本次公司偿付能力危机事件中,王美荣同志始终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相信公司、相信吴云总能把之情处理好,所以不管同业说什么他总是一笑了之!反而更加倍的拜访、增员、签单;为了方便工作近期更是自费买了一辆小汽车,于是每天清晨我们都可以看着王美荣主任开着汽车、拉着客户或者增员早早的来到公司,在个人努力及公司支持下,王美荣主任在4月成功增员2人,小组业务2.3万!在宿州寿险市场上做出了品牌、信誉。
王美荣不仅为客户解决了保险方面的问题,遇到不懂的专业知识,虚心向客户请教,不断增强客户的满意度。不仅为客户着想,还经常与客户拉拉家常,从小孩入托上学、介绍朋友、重病住院及婚丧喜事,都热心帮忙,尽量帮客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受到了客户的好评。王美荣同志通过娴熟的专业技能、浓厚的爱心、以诚立信的工作风格树立了一个优秀的保险人形象。
第二篇:杨路遥王美荣事迹学习心得
学习王美荣事迹心得体会
—前家村村官杨路遥 王美荣,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后圩小学一级教师。一个平凡的女性,在基层教育事业上干出不平凡的事,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一曲乡村教育的颂歌。王美荣二十年如一日,深深扎根在偏远农村小学,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她是孩子们心中的“最美乡村教师”。王美荣1994年大专毕业后,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就业选择,但是她却毅然决然的选择现在她所在的这所乡村小学。后圩小学坐落于淮南市潘集区和蚌埠市怀远县、亳州市蒙城县三县(区)交界处,是潘集区最偏远的乡村小学。在王美荣的教学生涯中可以用“三苦三乐”来描述。三苦:一是学校远离居住地导致回家路途上换乘多种交通工具的舟车劳顿之苦;二是学校教学条件简陋和教学任务繁重导致身心疲惫之苦;三是长期与家人分居异地导致的对家人的思念之苦。三乐:一是能够当好乡村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满足之乐;二是是偏远农村孩子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奉献之乐;三是学生们特别爱戴和喜欢自己的心里欣慰之乐。在“三苦三乐”的陪伴中,王美荣从最初的“大姐姐老师”到现在的“妈妈老师”,这些亲切的称呼是对王美荣的最好的肯定和回报,同时学生们称呼的转变恰恰是王美荣在乡村教育事业上辛勤付出的最好印证。
2010年“十一”长假期间,王美荣出了一次车祸。当救护车把她拉到医院的时候,她第一句话是:“给我用最好的药,让我尽快出
院,别耽误我上课!”她的心永远与孩子们紧紧地绑在一起,时时刻刻牵挂的是渴望获取知识的孩子们。
2013年6月19日,以全国“师德标兵”王美荣为原型的歌曲《阳光下的守望》在国家大剧院唱响,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王美荣通知学习的热烈浪潮。在全国上下大力宣传“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大背景下,王美荣的感人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理想而奋斗。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我,同样是工作在乡村,锻炼在基层。和王美荣通知相比,自己显得是那样的渺小,自己要向她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作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就要敢担当、群众认。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学习王美荣同志积极投身农村基层建设,舍小家,顾大家,存小义,成大道的无私奉献精神。当村民希望你去帮忙解决矛盾纠纷时,我们不应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应积极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当村民对于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不是太清楚时,我们不应表现的不耐烦,而是要耐下心来为老百姓讲解。想要干好大学生村官,只有怀着对农民群众的赤诚之心,在服务群众这个“舞台”上奋发有为,才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融入群众。扎根农村、获得认可、干好工作,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好帮手。
作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就要像王美荣同志那样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吃苦和求知精神。我们应该乐观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工作和生活环境也许不是那么好,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力求上进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工作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活力,转变为对工作的踏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热爱农村这片土地的热情。
作合格的大学生村官,要学习王美荣同志用爱心、细心、耐心、恒心、真心这五心对待自己的事业。我们要时时刻刻把百姓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坚持做到“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工作中大力弘扬“三创”精神,不比条件比干劲,两天并作一天干,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王美荣,她的朴实、她的纯真、她全身心为乡村孩子们的教育坚持不懈的精神,诠释着她的人生价值,她用她的坚守与奉献赢得了孩子们的认可与爱戴。在接下来的村官道路上,我将以王美荣同志为榜样,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全力做到“在村一天扎实干一天,在村一年扎实干一年„„”,绝不辜负上级领导和村两委班子对我的关心和厚爱,更不能辜负全村百姓对我的期望。
第三篇:学习王尽美事迹心得
学习王尽美事迹心得体会
王尽美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也是山东党组织建立的最早发起人,作为中共一大代表曾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会议,结下了革命友谊。遗憾的是王尽美27岁英年早逝。回顾王尽美前辈的一生,其实就是战斗的一生。战斗,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在面对困难时最好的态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敢于战斗的精神,同时要练就善于战斗的本领,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去诠释一名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王尽美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四五岁时开始跟着母亲赶集,把母亲纺出的线卖掉,换回棉花再纺线。到了上学的年龄,王尽美渴望读书,却因家贫如洗,只能到学堂窗子底下偷听私塾先生的讲课。王尽美聪明好学,在本族亲人的关怀下考上了本村开办的初级小学,因为表现良好当上了大学长,学校免去了他的学费。后来又考上高小,直到毕业回家务农,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种进步思潮破除了人们长期僵化禁锢的头脑,新的思想、新的精神犹如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王尽美经常通宵达旦读书学习,涉猎的知识越来越多,他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寻求答案,看到当时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是导致中华民族灾难不断的根本原因。1918年,20岁的王尽美在奶奶、母亲支持下凑了一块银元,决定离开家乡继续求学。看着脚下养育自己的这片黄土地,王尽美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沉吟:“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中共一大后,王尽美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更加坚定了救国救民的革命决心,为表达未来革命“尽善尽美”之心意,他将自己的名字王瑞俊改为王尽美。1922年7月,王尽美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与邓中夏、毛泽东等人联系当时中国的现状,一起编写《劳动法大纲》。随后王尽美根据中央指示,在山东广泛建立了党团组织,促进了党的各项工作进展。接着北上开展工农运动,组织参加了京奉路全路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大罢工。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王尽美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但他毫不畏惧,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终日奔波与艰苦的生活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在休养了一段时间后,看到革命斗争正在全面开展,特别是工人运动开始进入关键时期,他不顾身体尚未痊愈,毅然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先后去北京、济南、青岛、上海、广州等地,深入组织开展工人运动。1925年春节前夕,王尽美病情加重,吐血晕倒,住进医院。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在病魔缠身的时候,王尽美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躺在病床上已经不能拿笔,他不顾病痛让党内同志记录下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这次学习让我收获很多。目睹革命伟人的革命事迹,更加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让我的思想也得到了一次升华。王尽美烈士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坚韧不拔、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这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在如今安逸的生活中,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艰苦奋斗,奉献社会,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我想,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就没有祖国这片肥沃的土地,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是幸运的,但我们的幸运是革命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来之不易的幸运呢?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前辈的光荣传统。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对未来中国的建设抱有坚强的信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进取心,用实际行动展示当代党员风采。
第四篇:王荣专题研究方案
《班主任特色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专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本课题提出基于以下背景:一是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文化多元,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子女逐渐增多的现实,给班级管理尤其是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带来新的挑战。二是反思我们的德育尤其是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还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普遍表现为束缚型、说教型,维持型和放羊式的管理,很少有真正适合学生成长的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因而很难适应变化了的社会。三是学校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作为学生主要的成长空间、发展空间,学校的环境(包括班级的环境)应该是学生们特别向往的地方。一个好的班集体能够给孩子一生带来影响,一个具有个人魅力和丰富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常常令学生终身难忘。此外,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培养富有个性和灵气、生动活泼的学生群体的育人总目标也给班级管理提出许多新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班主任专业素养班主任专业化是指班主任在精神境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身心状态等多方面的专业素质。整个社会应树立班主任专业化观念,创新多元立体的班主任培养模式,完善终身教育的班主任自我发展机制,以寻求班主任专业化的合理途径。
特色班集体特色班集体具有开放的构成要素,(1)在精神层面,班级文化初现端倪,有积极向上的班风。(2)在管理层面,民主、平等、和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3)在形象构成方面,班级呈现生机和活力,富有创造力。我们所期待的特色班集体是指在新课程背景下,在班主任引领下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既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良好习惯,又能使个体得到充分发展、班级文化特色彰显的班集体。
课题的界定班主任专业素养与特色班集体建设研究就是通过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的班主任教师队伍,努力创建一批新时期特色鲜明、个性张扬的班集体,探索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与班集体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多元立体的班主任培养模式,完善终身教育的班主任自我发展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实效性差,缺少魅力,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德育实效性,是所有德育工作者的一块心病,也是所有社会人士抨击德育的焦点。的确,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可以说现实中的德育工作远远达不到人们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甚至走入了“人人喊打”的死胡同。其深层原因是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对德育对象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对新形势下的德育如何操作缺少方法上的调整和适应。一句话,德育工作不能与时惧进,缺乏德育创新。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命活力,必须重新认识学校德育的功能、价值,必须从新的视角重新理解和把握德育的新理念,必须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寻找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为学校德育管理、班集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落脚点。一个好班主任,能够带出一个好班级,一所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也就有了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学校的中坚力量。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
研究目标:
以特色班集体的创建活动为载体,探索出打造班级文化、创建特色班集体的新路,逐步完善班级考核机制,建立比较完整的特色班集体的建设方法和途径。通过实验,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成长空间,营造积极向上、勤奋进取、乐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初步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班级文化。
研究内容:
“特色班集体”是指班集体除了具有一般班集体共同的特征外,还要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特的、比较稳定的班级风格或班级风貌。我们将探讨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用二到三年时间探索出打造班级文化、创建特色班集体的新路,并逐步完善班级考核机制,建立比较完整的特色班集体的评选办法和评比标准。把开展特色班集体创建活动与引领班主任走向专业化之路紧密结合,促使班主任不断反思其教育观念,不断研究其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其教育艺术,最终实现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的目标。
特色班集体创建还要研究以下内容:
1、特色班集体的外显特征:独特的班集体理念、独特的班集体氛围、独特的班集体活动、独特的班集体制度、独特的班集体管理。
2、特色班集体创建的前提条件:一是所创办的特色要和德育的根本目标相吻合。二是本地以及学校的文化和历史因素。三是班级学生的爱好和水平层次以及年龄特征。四是班主任教师自身的个性和特长。
研究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课题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特别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和成长空间。
2、实践性原则:以特色班集体创建活动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在活动中,有目的地为儿童创建适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氛围、空间,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综合运用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文献查阅、调查、测量、观察等课题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
一是行动研究,将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进行广泛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班主任培训、考核资料和班集体建设、评价资料。
二是叙事研究,广泛开展班主任日记、班主任笔记、学生记事的记录,使这些记录日常化,建立班主任月例会制度。
三是案例研究,收集整理各种班级管理的案例,分析、调整、归纳,特别将通过实验班的探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每学期进行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探索班主任专业素养与特色班集体创建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预期目标和成果
(一)、预期目标:
1、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参加案例评比和论文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
2、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研究和讨论,精心设计特色班集体创建活动方案,培养出优秀班集体再带动其他班级。
3、采用激励机制,对教科研工作的优秀者,对教科研卓有成效的教师落实奖励措施,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激情。
(二)、预期成果
有质量的班主任日志、活动案例、反思和研究论文,反映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和其它一些研究的实物资料。主要有:《新时期班主任专业素养概略》、《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特色班集体建设案例集》等专著、专集以及实验过程资料展示、特色班集体创建活动实物成果展示等。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5月)选题、讨论并制定、完善、填写课题申请书;制定总课题实验方案,召开开题会,并制定子课题实验方案。
2、中期实施阶段:(2014年6月——2015年7月)分阶段制定阶段实验计划;积累资料,形成中期成果;动态管理实验方案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实验步骤。
3、后期总结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陆玲花.建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中队文化.班主任,2004,(5).
2、沈永铭.教会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主任,2004,(5).
3、占玉芳,杨勤学.班集体建设三部曲.班主任之友,2001.
4、李炳南,陈家麟.谈班级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2004.
5、姚灶华.“学校文化”的认识与实践.浙江教育科学,2005,(1).
6、程振东.浅谈班集体建设.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
7、《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教育学》.
执笔人:王荣
第五篇:王荣讲话1
在全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 荣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大规模、专题性的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会全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的有关精神,研究部署新时期我市社会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会上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和《社区服务发展规划》,请大家认真审阅、提出意见。刚才,许勤同志总结了过去30年我市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望大家认真落实在工作中。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提升发展理念,坚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和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认真落实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及早规划建设了覆盖全市的民生基础设施框架,建成了跨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的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居民收入跃居全国前列,率先建立了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了一批城市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高度重视环境营造,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了一片片青山绿水、公园绿地,使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成为重要的城市竞争力。可以说,深圳30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个狠抓经济建设、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下功夫抓社会建设、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进步的过程。深圳从昔日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为民生殷实、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大城市,初步探索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建设之路。
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三个“面向”、三个“新”和五个“继续”的要求,赋予我们“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崇高使命,为新形势下深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5月份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经验,明确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奋斗目标,描绘了深圳未来发展的总体蓝图。立足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深圳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实现市第五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在过去30年打下的基础上,把社会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想干、敢干、快干”,努力为市民群众营造一个更加舒心、安心、顺心的生活环境,从源头上、基础上、根本上加强社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造和谐幸福新特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新形势新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作为政治自觉,增强搞好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树立“五种理念”:
一是“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重要内容”的理念。以胡总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发展理念的深化和升华。它把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
下推动深圳的发展,就是要以社会建设的力度来体现科学发展的力度,以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来体现科学发展的水平,以抓好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能力来体现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理念。过去30年,深圳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与党中央赋予我们的新使命相比,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新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现实要求相比,今天深圳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相对而言任务更重、挑战更大。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使深圳的社会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更有力度、更见成效。三是“社会发展是城市发展重要支撑”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摸着石头过河”,基本上走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这在宏观上实现了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在微观上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特别是在社会领域、在人均发展指标上,区域之间反差尤为突出,而且开始成为吸引人才、引进项目的制约因素。今天的深圳,已经到了一个必须以城市发展来带动现代产业、带动现代生活的新阶段。一定要扭转那种片面、孤立看待产业发展的观念,更加注重综合配套、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以社会建设的加强来支撑城市品质的提升,以城市品质的提升来集聚优质发展资源。四是“社会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重要范畴”的理念。通过多年来的努力,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深圳最为闪亮的一个城市品牌,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与金融、物流、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形成了深圳的独特优势。在新的发展时期,按照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深圳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把社会领域的创新作为重要内容来抓。要通过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发展等多方面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把深圳打造成为国家社会创新的先锋城市。五是“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理念。社会是由不同阶层、不同组织、不同群体的人们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共同体”。推进新形势下的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更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突出工作重点,推动深圳社会建设实现大提升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举措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四个加快、两个阶段、六大举措”的总体思路。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抓好落实,推动社会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迈大步、见成效。具体来说,要突出以下“六个重点”:
(一)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加强社会建设,就是把握好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为此,要进一步明确“民生为重”的公共财政导向,继续加入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并进一步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法规制度,科学界定财政民生投入的范围、标准,逐步实现民生投入的制度化、法定化;同时,要抓住国家批准特区范围扩大的机遇,把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作为推进特区“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来抓,着力加强原特区外的城市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建设,让人民群众尽快看到特区一体化带来的新变化、新便利、新实惠。特别是,要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一是要切实抓好教育发展。教育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最大民生,也是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要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壮大发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学前教育高水平普及、民办教育更健康发展、特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现实要求、满足深圳科学发展的长远需要。二是要切实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医疗目前还是深圳作为一座新兴城市相对而言更需要提升的领域。要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力争未来5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本市常住居民、全部实现门诊统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市居民,让人民群众的医疗条件和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要切实抓好住房保障。住房不仅是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投资环境,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把住房保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在“十二五”期间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力争使保障性住房人均住房基准建筑面积不低于18平方米,让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夹心层群体和各类人才都能在深圳享受基本住房保障。四是要切实抓好公共交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要按照“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慢行交通为延伸”的思路,大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区和主要通勤走廊的轨道网络,大幅提高公交分担率,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适、高效、低碳。五是要切实抓好养老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人口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养老将成为日益重要的民生问题,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准备。要把加大对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加快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让深圳的老人晚年更有保障。六是要切实抓好环境保护。要把环境作为重要的民生来抓,让老百姓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饮水、享受到绿色宜居的生态。加大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建设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机制和环保执法标准,力争未来几年我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宜居,基本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七是要切实抓好社会治安。治安仍然是目前企业和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保障“安全”这个最基本的民生。要以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暴力性犯罪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平安深圳”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实现“发案少、秩序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中,已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目标和重大任务,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扎扎实实推动落实,力争让人民生活在新的一年以及“十二五”期间得到进一步的显著改善。
(二)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作用,夯实社会和谐的基层基础。社区是构成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各种社会群众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必须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切入口来抓。要以党的建设带动社区建设,把社区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当前尤其是要继续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健全社区党组织,深入开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让市、区两级党代表与社区建立固定联系、到社区开展工作,带动广大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起作用”,做群众的知心人和服务者,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和密切党群、政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整合社区管理服务资源,大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民心网、服务网”。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工作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及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民心联系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群众自助服务网”,医疗、教育、文化、助残、法律、商业等领域的“便民服务网”,把政务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需要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在社区触手可及、顺心满意。要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之间的关系,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支持居委会依法组织开展自治活动、规范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有效对接、良性互动。
(三)深化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实践,激发社会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和“魂”,是过去30年深圳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不竭动力。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破解社会建设中各种矛盾和问题,更要强调改革创新。
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坚持向市场要投入、向开放要发展,更多吸纳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加强政府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同时,加快推进高端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立足于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当前重点是进一步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统筹推进区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在社会管理上理顺“条条”、“块块”的职能,力争取得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管理有序、群众满意的成效。
要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创造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积极推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护理、养老康复等社会服务业发展,加快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社会服务产业体系;要积极扶持发展社会组织,拓宽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渠道,采取奖励、补贴、项目委托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强化社会管理、促进平安和谐,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
深圳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要立足实际,加大力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营造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
要着力加强人口服务与管理。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契机,摸清我市人口的总量、结构以及变化动态,为党委政府人口问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把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调控人口结构的有效办法和举措,探索建立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市空间结构联动调整机制。
要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和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努力解决社会治安管理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大力推广运用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加快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动态化。
要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进一步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完善覆盖全市的三级信访工作网络平台;尤其要着力加强基层信访工作,落实矛盾排查化解措施,把工作做在细、做在实、做在前,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五)扩大公众参与、强化社会互动,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生动局面。
社会建设不是党委政府“一家之事”,要想方设法扩大公众参与,促进党委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提高社会建设的广泛性、渗透性和互动性,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
要建立健全社会建设信息互动平台,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在继续办好现有“直通车”、“民心桥”、“12345政府公开电话”等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善用现代传播技术,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参与便捷的沟通平台,鼓励引导市民群众为社会建设积极出谋献策,并及时向社会公示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进度情况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要着力打造公众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动载体,壮大社会建设的群众基础。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力争让每一个市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在社会建设中都能有位置、有作为、有贡献。继续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热心公益、乐于奉献、服务优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队伍;继续大力支持义工工作发展,推动更多的市民参与义工活动,擦亮“深圳义工”的品牌。
要更好地发挥专家学者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就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等虚心向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请教,经常性地组织就我市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理论研讨,提高各项社会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六)培育家园意识、提升城市文化,为加快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明环境。社会建
设的重要目标,是人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要把加强社会建设与筹备举办大运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工作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迎大运讲文明树新风”等文明提升活动中去,组织好大运志愿者队伍,充分展示深圳市民热情、友善、开放、文明的良好城市形象,努力通过这两项重大活动使城市文明水平与精神面貌有一个大的提升。要在全社会培育家园意识、家园文化。要特别注重激发市民关心深圳、热爱深圳、维护深圳的家园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尊重市民的主体地位,用得到广泛认同的城市人文精神来凝聚人、感染人、激励人,构筑全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加强人文关怀和社会安抚。推进新形势下的社会建设,必须更加重视社会成员“心灵”的和谐。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平等、关爱、谦和、礼让的精神,更多地关爱弱者、更多地帮助受到挫折的人,让我们的社会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逐步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帮助他们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新格局加强社会建设事关新时期深圳改革发展的全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三年成体系、五年大跨越。一是要健全领导机构。为了加强对全市社会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委决定,将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调整更名为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涉及我市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各区(新区)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承担起社会建设的领导责任。二是完善责任体系。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建设,必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层层分解、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切实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要求,抓紧制定社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由市领导分别牵头抓几项重点工作,明确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义务、工作标准,建立多部门共同完成重点任务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条块分割、力量分散、责任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三是加强战略规划。社会建设既是当前的重大任务,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战略规划,推动我市社会建设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取得突破。特别是,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要进一步加重社会建设的分量,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尤其是对人口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服务,以及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交通、环境保护等涉及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在“十二五”规划中予以突出和强化,拿出过硬的举措,确保未来五年见到显著成效。四是强化督查落实。要高度重视各项决策执行的“过程监督”与“后评估”,防止流于形式、虎头蛇尾。对市委市政府《决定》中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逐一明确具体的“路线图”、“时间表”,按步骤扎实予以推进,并及时进行过程中的小结评估,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现场办公、专项督办、网络问政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会建设的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同志们,做好社会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开创我市社会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