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回眸

时间:2019-05-13 05:3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回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回眸》。

第一篇:中国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回眸

中国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回眸

一、新中国耐火材料工业的成长历程

耐火材料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建材、有色、化工、机械、电力等高温工业生产过程中;是高温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高温工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追溯历史,我国耐火材料早在殷商时期就开始制造并首先应用于陶瓷工业,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与其他工业部门一样,一直处于落后状态。1949年,全国耐火材料生产总量仅7.4万吨,冶金工业所需耐火材料,甚至连一般锅炉用耐火材料都要靠从国外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发展,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建国初期,国家投资近亿元改建了唐钢、太钢、鞍钢等一批耐火厂,同时将山东、河北、上海等地的几个玻璃砖瓦厂改建成耐火材料厂,还在苏联援建项目中,新建了具有较高机械化水平的鞍钢大石桥镁矿镁砖厂。在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耐火材料生产总量达101万吨,比1949年提高12.6倍,生产出了具有中国资源特色的高铝砖、镁铝砖等一批新产品,开始改变了我国耐火材料产品品种单调的局面。以此为标志,耐火材料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行列。

从“二·五”开局到1978年的二十年期间,为满足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继五十年代投资近四亿元陆续新建了洛阳、北京、王村、武钢、包钢、秦皇岛、德阳等一批耐火材料厂后,在“三·五” “四·五”期间,为解决西南、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又投资6亿元先后新建了攀钢、贵阳、西北等一批耐火材料厂。尽管经历了国民经济调整,全国耐火材料工业的产量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1978年达487万吨,耐材制品的产品质量和品种结构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从半封闭状态转向行业开放,从小生产状态向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实现了从数量型向品种质量型的转变,逐渐走上了依靠技术进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企业综合素质,耐材品种质量,科技效益和生产规模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在高温工业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强力推动下,人们对耐火材料工业与高温工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观念的更新为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创新和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以上世纪80年代初宝钢新建抓耐火材料国产化为契机,中国耐火材料工业瞄准国际一流水平,通过引进、吸收、消化、移植、创新,不仅具备了向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成套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耐材的能力,还能保证大直径水泥窑,浮法玻璃生产线等其他高温工业所需特种耐火材料的供应,实现了耐火材料工业质的飞跃。据统计,我国目前规模以上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已 2000家,分布在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完整的耐火材料工业体系,行业员工人数达262411人。1950年—2007年累计向国家提供了24968.06万吨耐火材料。2007年,我国耐火原材料生产总量达4182.39万吨,为1949的565.2倍。特别应该指出的是。2007年我国耐火制品的年进口量,仅占国内耐材总需求量的0.5%左右,足以证明我国耐材工业的产品已完全能满足国内高温工业生产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整体提高,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在世界耐火材料行业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目前耐火材料工业所生产的品种和总量不仅基本满足了国内高温工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耐火制品的出口量也逐年递增,市场遍及东南亚多国和美洲、欧盟、俄罗斯等150个国家(地区)。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从小到大,从土到洋,从弱到强,已成长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耐火材料大国。

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步伐,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也应运而生,于1990年10日正式成立。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由国资委主管,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全国性团体法人。十八年来,行业协会在国家指导下,坚持为企业服务,为政府和社会服务,积极向企业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行业调查,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行业的建议,协助政府制定耐材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建议、组织会员制定行规公约;针对企业间存在的恶性价格竞争,积极组织开展行业价格自律,组织优质耐材产需衔接活动,努力规范耐材市场秩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举办各类专业培训;技术研讨、经验交流、新产品推广会展览会,组织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先后荣获 “全国先进工业行业协会”和“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二、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的主要成就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转换机制,着力自主创新,促进了耐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耐材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研发的自主创新,加快了耐材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增强了中国耐材工业在世界耐材行业的竞争能力,为我国钢铁工业,高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1、改革开放促进了耐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改革初期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虽已自成体系,初具规模,但仍处于半封闭状态,国有企业一统天下,耐材生产统购统销,整个行业以产品经济模式为主,以生产钢铁用耐火材料为主,产品单一,工艺流程僵化,呈现的是分散的,传统的小生产状态。经营机制传统,企业缺乏活力,行业总体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产业结构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优化,不断升级,发生了显著变化。回顾过去的三十年,耐火材料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体系中占主要地位的国有耐火材料企业(主要是国有商品厂和钢铁企业的二级厂),为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需求,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共存的双轨制条件下,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大力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另一方面,狠抓企业整顿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成了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生产型的转变。绝大部分企业的资金利税率逐年递增。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在拥有丰富的耐火原料资源的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许多乡镇企业利用资源和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新建(或改建)了一批耐火材料厂,进入了耐火材料行业。这些乡镇(集体)耐火材料企业,尽管生产工艺和装备较落后,生产条件简单,但经营机制活,应变能力强。它们的加盟,不仅是对耐火材料工业生产和品种数量的补充,作为一支生力军,还打破了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给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引入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促进了耐火材料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客观需求,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洛阳耐火材料厂,德阳耐火材料总公司,青岛耐火材料厂,上海泰山耐火材料公司,太湖耐火材料公司等企业分别与港、台、德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组建合资公司,联营开发新产品;山东六家耐火材料厂(矿)整合组建了山东耐火原材料公司,上海耐火材料厂与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合并组建了上海泰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秦皇岛耐火厂更是打破行业界限,与该市浮法玻璃公司进行了整合。为了优化组织结构,原属鞍钢、太钢、武钢、大冶、重钢、包钢、攀钢、本钢、湘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二级厂的耐火材料厂相继从主体剥离,组建了在生产经营上拥有相对独立地位,具备法人(委托)资格的耐火材料公司。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这期间,我国河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几个地区的民营耐火材料企业,异军突起,他们顺应改革形势发展的浪潮,抓住商机,根据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投资建厂,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雄厚的实力迅猛发展。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耐火材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行业顺利实现了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的转变。

第三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耐材行业积极应对入世挑战,适时把握入世机遇,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冶金、建材、有色等高温工业高速增长的影响拉动下,产业结构调整又有新的进展。近年来,一些耐材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相互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整合,推进了耐火材料工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如营口青花集团控股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组建了上海青花二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收购上海泰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了上海新泰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通达耐火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河南巩义中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又引入中国中财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组建了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一批优势企业,应对我国耐材工业不断快速扩张、经济增长粗放的实际,在保证耐材产品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条件,不断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打破耐材生产一元化的格局,不断提高“非耐比”,努力开拓资源综合利用空间,向建材、化工、镁合金、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寻找我国耐材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推进了我国耐火材料产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提高了耐材行业生产的集中度,增强了耐材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改革开放推动了耐材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研发自主创新的速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为适应钢铁及建材、电子工业等的发展需求,先后开发了高铝砖、镁铝砖、焦炉硅砖、不定型材料、焦油结合白云石砖、电炉顶高铝砖、烧结刚玉砖、熔铸砖、大型玻璃窑用硅砖和粘土砖、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熔融石英质浸入式水口,整体塞棒等连铸专用材料。从数量上保证了钢铁冶炼和建材、电力等高温等工业的生产需求,但在质量和品种配套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也适应不了高温工业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了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从“六五”计划开始,以引进、剖析、消化武钢“0七”工程,南钢氯化球团工程,抚钢VOD/VHD精炼炉项目,贵州铝厂“186”工程,化工系统的十三套合成胺项目,建材系统的大型水泥回转窑,浮法玻璃生产线等一批引进项目为契机,特别是宝钢引进项目所需耐材的逐步国产化,使我国高温工业用耐火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品种结构出现了质的飞跃。

(1)耐火原料。

业内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非常重视耐火原料的研发,在采取提纯、均化等不同技术路线使天然原料的品位、质量发生质的飞跃的同时,还研发了大量的合成原料等优质新材料,为耐火制品的研发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期间,原辽宁镁矿公司与化鞍山焦耐院联合攻关,开发了菱镁石、轻烧、细磨高压压球再烧的“二步煅烧”新工艺,通过中间试验,生产出MgO≥98%,体积密度达3.3g/cm3的高纯镁砂。填补了国内空白。不仅使宝钢引进项目所需耐材的国产化成为现实,对我国镁质耐火材料的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北京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制备氮化硅新工艺,系统研究了该工艺的机理,参数及设备,提出了闪速燃烧氮化制备氮化硅及氮化硅铁的新理论,生产的氮化硅和氮化硅铁(Si3N4和Si3N4+Fe),具有成本低,质量优的特点,在新型优质耐火材料研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汉中秦元新材料公司采用超高温竖窑快速烧结,成功的生产出Al2O3≥99.2%,刚玉相含量≥95%,刚玉晶体在二维平面呈板状,晶体大多在10~200nm,并含有较多晶间和晶内封闭气孔的烧结刚玉,其理化性能及显微结构特征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营口青花集团采用轻烧合成——压球——死烧的二步煅烧工艺,生产的CaO≥20%和CaO≥55%镁钙砂,颗粒体积密度≥3.20 g/cm3,(吨砂重油消耗只有45kg/t砂左右),质量好、能耗低,为镁钙质系列耐材制品的研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红柱石作为一种优质原料,由于质量稳定、能耗低,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

在高炉长寿方面,巩义五耐以刚玉为主原料。采用微气孔结构的特殊工艺研制的高炉陶瓷杯用微孔刚玉砖,解决了抗碱浸蚀性、抗炉渣浸蚀性和微气孔三个技术关键,其综合使用性能达到或超过了国外陶瓷杯壁用棕刚玉浇注块的性能指标。他们研制的莫来石、硅线石、低蠕变砖三大类9个牌号的高炉热风炉系列高性能耐火材料产品。在武钢5号(3200 m3)高炉使用,寿命达16年。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赛隆结合刚玉产品,成功应用于宝钢COREX——C3000装置,打破了国外公司产品在COREX熔融炉用耐火材料的垄断地位,扭转了我国炼钢关键部位用耐火材料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中钢集团耐火材料公司研制的高炉风口区快干高强刚玉——氮化硅——碳化硅复合浇注料,在炼铁高炉使用效果良好,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金属复合氧化物非氧化物耐火材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耐火材料,Si—SiC—棕刚玉高炉陶瓷杯材料已在国内多个大钢的100多座高炉使用。同时研制的Si3N4高炉铁沟料和Si3N4复合高炉喷补料也先后问世,对炼铁高炉的维护和使用寿命的延长起到了积极作用。首钢二耐与北科大共同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大型高炉用无水泡泥”在使用性能上克服了传统产品的缺陷,在满足大型高炉冶炼及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提高。经首钢炼铁厂等大型高炉使用,其拔泡时间,平均出铁次数,吨铁泥耗和钻杆用量等指标均大幅下降。

在炼钢方面,转炉炉龄是耐火材料质量、冶炼条件及筑炉维护的综合反映,耐火材料质量是炉龄的基础。改革开放前,我国炼钢转炉炉龄一直很低,上世纪70年代末,原鞍钢大石桥镁矿研发的烧成油浸镁白云石砖,才使鞍钢150t大型转炉炉龄提高到1000次以上。随着宝钢引进项目所需耐火材料的逐步国产化,我国自己引进、移植、研发的镁碳砖问世(原辽镁公司、上海二耐及丹东四兴的镁碳砖产品首先在宝钢使用),使转炉炉龄大幅提高,也使我国炼钢转炉用耐火材料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到2003年转炉平均炉龄4674炉,溅渣护炉技术的推广,使转炉炉龄的世界记录不断刷新,全国已有20家重点企业转炉的炉龄突破一万炉大关。武钢耐火公司研制生产的镁碳砖,1999年8月在武钢二炼钢厂2号转炉创下了15208炉的顶底复吹炉龄记录,2002年12月以29942炉刷新了世界记录,2003年3月,在武钢二炼钢1号转炉又创下了30368炉的最新世界记录,实现了在溅渣护炉条件下,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与转炉炉龄同步的突破。营口青花集团自主研制的CaO含量15%—50%镁钙砖系列产品,2007年生产12.69万吨,在太钢、宝钢、酒钢等一百多家钢厂的AOD炉上使用,产量仅次于LWB,居世界第二位,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该公司等单位研制生产的RH炉用电熔再结合镁铬砖在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使用,替代进口,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高效连铸方面,濮阳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包透气上水口”,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被国家认定为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他们采用板状刚玉,氧化锆,碳化硅等为原料研制的不烧优质滑板,具有扩孔小,抗氧化性能好,耐热震性好的特点。山东省耐火原材料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洁净钢用无碳无硅水口”、“高效连铸用长寿命整体复合塞棒”、“长寿命铝锆碳浸入式水口”和“长寿命不烘烤薄壁长水口”等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很快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也顺利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与武钢合作完成的“连铸洁净钢用无碳无硅水口”,采用铝镁尖晶石水口内衬主原料加入适量ZrO2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和抗渣浸蚀性,内孔有良好的抗冲刷,抗浸蚀和抗氧化铝附着性,经武钢二炼钢使用,其性能可满足超低碳钢生产的需要。唐山时创耐材公司研制的金属——氮化物结合滑板,经过对原料CAN防水化研究,采用半干法成型—氮化烧结一次完成工艺,使滑板具有了较高的常温和高温强度,同时还具备了抗氧化性和抗浸蚀性。

在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应用方面,近年来我国不乏亮点和特色。如铁水包工作衬已越来越多地由砖衬改为整体浇注,使用寿命1000次左右。混铁炉工作衬采用了全部或部分整体浇注取代砖衬,使用寿命3年左右。鱼雷罐采用湿式喷射修补,寿命提高25%以上。为提高施工效率和避免极端气候的干扰,钢包也采用了浇注料预制件作工作衬。铁水包、钢包、中间包等的背衬采用体积密度为1.6-2.2g/cm3的高强、低收缩的半轻质浇注料以减少热损失。大型和异形浇注料预制件的应用日益增多并出口国外,如加热炉烧嘴、烟道砖、锚固砖、高炉风口组合砖等等,均采用浇注料预制件。浇注料预制件的制备,正成为一种新型的耐火材料成型方法。(3)建材及其他行业用耐火材料。1986年以前,我国玻璃窑用电熔锆刚玉砖(AZS)和α—β刚玉砖的产品质量不达标,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该产品主要靠进口。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沈阳耐火材料厂从美国CE公司引进了生产电熔锆刚玉砖的5吨电炉及配套装置,通过消化移植,采用了更合理的生产工艺,生产出41#氧化法无缩孔浇铸和普通浇铸等系列电熔锆刚玉熔铸制品。1992年,北京瑞泰公司研制生产的α—β刚玉砖在通辽玻璃厂试用成功。特别是2000年后,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保证了玻璃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需要,结束了大型浮法玻璃窑用耐火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营口青花集团等企业选用优质镁砂和高品位铬矿,采用不同工艺路线研制的水泥窑用直接结合镁铬砖,半再结合镁铬砖在国内大型水泥回转窑高温带使用,效果甚佳,替代了进口,同时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用新型板状刚玉浇注料”,不但满足了水泥生产需求,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权。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研制的氮化砖结合氮化硅耐火制品。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国内国际电解铝行业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达40%,已成为电解铝工业市场上的知名品牌。该院研制的系列高纯刚玉耐火制品及配套产品,在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

3、改革开放加快了耐材行业生产工艺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

由于我国耐火材料重点骨干企业大多是建国后头两个五年计划新建、改建的,而后虽有所改进,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行业的总体装备水平与先进国家比仍差距较大,一些中小企业的装备水平更差。如破碎混碾工艺线,国外已采用变速反击破碎机,超细粉碎磨机及高速混合机,而我国仍在使用轮碾机,球磨机和湿碾机;成型工艺线,我国大多数企业使用的都是100吨、160吨、260吨及300吨以下小吨位的摩擦压力机,手动操作,安全性能差,能耗高,效率低,且质量也难控制,而国外当时已多采用400吨以上大吨位压砖机(包括液压式、杠杆式、摩擦式),更先进的还采用了液压机,复合式压砖机以及生产碳结合材料的真空压砖机,同时有的压机还配有计算机自动控制加压程序及外形尺寸、单重控制。

显而易见的差距,是历史的产物,是长期封闭,传统的习惯的经济体制的产物,唯有改革,唯有大胆引进,努力消化、吸收、移植、创新,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差距,扭转被动。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在生产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完善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引进、吸收与消化、移植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与国内科研创新互为补充,博采众长,溶于一体,为我国所用的有效途经。

(1)1981年—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以宝钢、贵溪有色冶炼厂、金川有色冶炼厂,大型合成氨化肥厂和大型水泥回转窑等重点国家引进项目急需解决配套耐火材料为契机,国家高效近10亿元改建了一批耐火材料厂。为宝钢配套的上海第二耐火厂从1983年开始改扩建,建设了镁白云石生产线,滑动水口等6条生产线和配套工程,从日本黑琦,品川引进了750吨复合压砖机,自动称量车,加热混练机,高压油浸装置,自动码砖机,机械手和82m超高温隧道窑等具有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水平的设备36台套。1985年—1990年,围绕宝钢建设,原辽宁镁矿公司从奥在利引进了超高温重油竖窑。从德国引进了悬浮炉,超细磨机,高压压球机等装备,新建了五万吨高纯镁砂生产线。以该公司与武钢耐火公司分别从日本引进的两台3000吨全自动液压机,机械手,混砂机和鞍钢耐火公司从德国引进的2200吨全自动液压机为标志,使我国重点耐火材料企业的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1991年—1995年“八五”期间,国家把优质合成镁钙砂和合成优质镁钙碳系列耐火制品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建各种天然原料和合成原料生产线十五条,先后研制出与之配套的大吨位(最大1600吨)抽真空双面加压摩擦机,强力混砂机等先进设备,自力更生,改造了1000吨摩擦压砖机,消化吸收研制了750t复合压砖机,用于大型薄板坯和特异型制品的加压振动成型机及三相铁磁分离器等。鞍山焦耐院在这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如750吨复合式摩擦机,长水口生产设备国产化,600L高速混合机,立式油浸系统及中间包浇注料施工机具等国家技术装备更新项目的任务。这些装备的引进、消化、改造和研制,以及在耐火材料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使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耐材产品生产装备,实现了国产化,部分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耐材工业的总体装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3)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装备水平又在不断升级。营口青花集团从日本三石深井和德国莱斯公司先后购进10台2000吨全自动液压机和机械手,还从德国购进了爱力许混砂机2台套。海城后英集团在从德国莱斯公司购进7台2000吨全自动液压机后,又从日本购进7台机械手与之配套。近几年,一些耐材生产集中的地区,在节能减排、环保综合治理中,在大力拆除落后倒焰窑的同时(河南省拆除2000余座、山西省拆除1300余座),又新建一批隧道窑和梭式窑。既更新了装备,又扩大了产能,同时也提高了业内中小企业热工装备的整体水平。

4、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耐材工业在国际耐材行业的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耐材工业开始由半封闭状态向开放型转变,陆续与日本、韩国、欧、美、澳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有技术交流合作的商务关系。不仅组团参加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专业活动。还于1988年、1990年先后在我国首次举办了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和国际耐火材料工业展览。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耐材工业生产的发展。我国耐材工业的进出口外贸也逐渐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耐材工业的出口贸易,基本上是以原料出口为主,1988年,全国共出口耐火原材料214.6万吨,耐火制品仅3.73万吨,仅占出口总量的1.7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行业在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同时,把握机遇,在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品种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使我国耐材工业的进出口贸易进入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十五”期间,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增幅最高的一个阶段。连年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到2005年底,进出口贸易总量598.29万吨,比2000年增长51.14%,其中出口贸易量579.84万吨,比2000年增长47.53%,进口贸易量18.45万吨,比2000年增长271.23%,进出口贸易总额13.0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1.02%。其中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11.45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2.04%,进口贸易额1.5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03.90%。2007年,全国耐材进出口贸易总量为736.96万吨,其中出口贸易总量为712.79万吨,占96.72%;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5.52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为13.57亿美元,占87.43 %。

(1)“十五期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量增长率8.91%,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增长率5.32%。而耐火制品出口量增长率高达27.40%,比耐火原料出口量增长率高22.08个百分点。2006年仍强势增长,2007年出口量下滑、耐火原材料出口总量同比降低39.20%。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同比降低44.82%。耐火制品出口量同比降低7.58%。

2001—2007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量走势图

(万吨)

2006年出口量高幅增长,2007年出口量大幅下滑,耐火制品出口量稳步增长。2006~2007年出口量的大起大落,主要是耐火原料出口量高幅增长和大幅下滑所致。

(2)“十五期间” 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为16.69%,其中耐火原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为5.74%,而耐火制品贸易额增长率高达33.01%。比耐火原料贸易额增长率高27.27个百分点。2006年、2007年仍呈增长趋势,但增幅趋缓,主要是出口量下滑所至。

2001—2007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走势图

(万美元)

(3)出口产品价格稳步攀升

2000—2005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比出口量增长率高7.78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增长率8.09%。其中耐火原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比出口量增长率高0.42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增长率1.02%,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比出口量增长率高5.16个百分点。增长率4.62%。2006—2007年耐火原材料出口价格持续走高。2007年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44.93个百分点。其中耐火原料出口贸易额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58.08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同比提高105.23%,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9.28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同比提高10.04%。

(4)出口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2001年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1.96亿美元,占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总额的33.73%。2004年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占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比例过半。到2007年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占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总额的62.67%,出口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三、坚持改革、科学发展、实现耐火材料工业新的飞跃

三十年改革风雨兼程,成果丰硕。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健康发展,不断壮大,为我国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建材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国际耐材行业的地位和影响也不断提高。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形势,中国耐火材料工业还存在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首先在资源方面,非耐材产业规模大,需求量增多;不能按设计正规开采,剥采失调;综合利用力度不够、资源浪费较严重。其次是产业生产集中度仍然较低,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小、多、散”的状态和“各自为阵”的局面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再次是宏观调控效果欠佳,耐材产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了耐材产品总量的“结构性过剩”,进而引发无序竞争,耐材市场秩序紊乱,损害了企业和用户利益。此外,耐材品种,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温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节能降耗,环保治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发展思路是: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完善,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耐材工业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是积极组织推进实施“绿色耐材”战略,按“品种质量优良化,资源能源节约化,生产过程环保化,使用过程无害化”的原则,制定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评选“绿色耐材产品”,打造行业自主品牌,推动行业节能降耗,环境治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基础管理工作的深入。二是加速培育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耐材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完善。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控制耐材生产总量。根据国家宏观工业经济形势和下游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及技术发展的客观需求,搞好耐材行业品种结构的定位,努力开发和扩大市场短缺品种的生产,保证行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三是进一步推进耐材企业的联合重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中国耐材行业的竞争能力。四是按循环经济理念,抓好耐火原料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近期要重点关注支持辽宁省抓菱镁矿综合利用,河南省采用选矿、均化、合成新技术利用废弃铝矾土矿生产优质耐火原料的工作,同时要抓好山西、贵阳等地铝矾土资源的调研。五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耐材行业和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调整出口产品品种结构,在适度控制资源性耐火原料出口的同时,提高“出口创利”水平。六是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成本意识,引导耐材生产企业以人为本,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在向社会提供合格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撰稿人:徐殿利 陈建雄

第二篇:银川工业改革开发三十年的巨大变化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银川工业改革开发三十年的巨大变化

摘要:

关键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任伟男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银川市地处中国西北东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辖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面积7137平方公里,人口133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5、8万人,城市人口70、1万人。

神秘悠远的“西夏古都”历史是银川的特色之一。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1000多年前党项族在这里建立了西夏国,建都兴庆府(现银川)。集西北豪放与江南秀色于一体的“塞上江南”风光是银川的特色之二。银川市东临黄河,西屏贺兰山,中间是黄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000米—1117米,地势开阔平坦,土质肥沃,灌溉便利,是西北有名的“高原湖城”和“鱼米之乡”。

充满魅力的“回族之乡”是银川的又一特色。回民风俗、回乡风情和回族风貌等伊斯兰独特迷人的风情在这座城市得到充分体现。

建国50年来,银川市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改革开放20年来,银川市年均增长率11%。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银川市经济社会稳定高速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银川市的发展与建设,2002年确定“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举全区之力建设银川市,增强了银川市作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的优势,有力推进了把银川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2002年,银川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1、6:44:

44、4。地方财政收入13、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34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5元。农业产品品质优良,粮食总产量为86万吨,奶类总产量达8、9万吨,蔬菜总产量达45万吨,水产品产量达2、9万吨。200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8、67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化肥、成品油、轮胎、机床、轴承、合成洗涤剂、变压器、起重设备、铁合金、活性炭、乳制品、柠檬酸、酒类、清真食品、水泥、玻璃、机制纸、中西药等200多种。

今年1-9月我市各项工作全面提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西部省会城市的前列,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列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列第一位,社会消费品市零售总额增幅列第一位。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是10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招商引资总投资72.34亿元,合同协议引资额51.31亿元人民币,实际引进到位国内外资9.44资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农业设施商贸市场、经济适用住房和康居工程的建设分别是前4年、前10年和前5年的总和。

经过多年的探索,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银川的建设前景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科学的规划,今后工作的目标就是建设大银川,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争取在城市建设、“兴工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来奖金、发展县域经济上有所突破,在中国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化、率先实现城市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今后5到10年内经济要保持9-10%的增长速度,市区发展规划面积将由76平方公里扩展控制在37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70万发展到100万,在工业上突出把产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上突出把做美,围绕“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和“回族之乡”建设特色银川。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产业调整,银川市已形成了以化工、机械、食品、建材为主,门类齐全并有一定物质基础和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工业体系。银川境内储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有煤炭、白云岩、硅石、磷块岩、石灰岩和辉绿岩等20余种,其中煤炭年产量达1500-1600万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银川市地处宁夏南北两大发电基地的中间,周围分布6大电厂,形成水火相济的电力供应网,是我国电力供应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也是电价最便宜的城市之一。银川还是距陕甘宁特大气田最近的省会城市,年供气能力为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已通达银川并开始用于市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这都为银川“兴工强市”,发展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银川市已形成公路、铁路、般空相交织的立体运输网络。市内交通便捷,今年建设了六条东西大通道,明年还将建设四条南北大街,以及环城高速公路和城市轻轨,全面搭起大银川的骨架。境内有4条国道和4条省道与外界相连,高速公路形成能寄宿兰州、武汉、青岛出口,以银川为区域中心的公路运输体系基本形成。铁路运输经包兰、宝中两条干线,可东达天津出海,西经亚欧大陆桥抵达中亚和欧洲,列入国家规划的银太铁路建成后,还将大大提升银川市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地位。现代化的银川河东机场,可起降波音757、麦道82等大型客机,已开通银川至北京、广州、上海、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昆明、重庆、沈阳、武汉约20条航线。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业务规模逐年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银川市已被国家列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正在向数字化银川的目标迈进。城市地下水源充沛,自来水供应能力可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目前探明品质独特的地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银川工业从自治区成立前的轻工起步,设备落后(1958年)、重化工业初具规模(1958~1977年)、改革开放蓬勃发展(1978~2001年)到“兴工强市”增势迅猛(2002~2007年),经过50年风雨历程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县域经济你追我赶,园区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初露端倪,工业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07年末银川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以达40%。

1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

在50年的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28.98亿元,比1958年增长1665.6倍,比1978年增长87.5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42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78.1%;实现利税42.33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7.6%。

2007年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6.36亿元,比1958年增长3302.8倍,比1978年增长98.4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8.1,1978~2007年年均增长17.2%;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

值122.62亿元,比1958年增长629.7倍,比1978年增长60.5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4.1%,1978~2007年年均增长15.3%。

2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一强五优”竞相发展:

截至2007年年末,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4.46亿元,占63.2%,比1993年(股份制起始年)增长1187.7倍,1993~2007年年均增长65.8%;国有经济完成产值116.78亿元,比1958年增长495.5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55.13亿元,比2002增长1.7倍,2002~2007年年均增长21.8%。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一强五优”特色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3.44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能源化工产业增长17.7%;发酵及生物制药增长18.7%;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增长63.1%;新材料增长38.7%;羊绒产业增长35.1%。

3大中型企业中流砥柱 支柱行业高速增长:

2007年我市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已有6户,中型企业38户,共完成产值387.09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3.1%,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5%。

2007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132.64亿元,总量居各行业之首,2002~2007年年均增长69.1%;石油加工炼焦业年均增长63.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年均增长46.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年均增长14.2%;通用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17.2%;橡胶制品业年均增长15.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年均增长59.2%;食品制造业年均增长23.6%;医药制造业年均增长29.1%。

4县域经济你追我赶 工业园区贡献突出:

2007年市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18.5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27.8%;永宁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9.41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0.3%;贺兰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5.8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6.7%;灵武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5.27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8.6%。

2007年全市九大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95.48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银川经济开发区增长33.1%;望远工业园区增长21.7%;德胜增长43.6%;暖泉工业园区增长80.4%;羊绒工业园区增长1.1倍;宁东化工产业园区增长32.3%;兴庆科技园增长32.1%;金凤工业园区增长65.1%;西夏工业园区增长1.9倍。

5银川工业腾飞在即:

2008年市委政府在加快建设“两个最适宜”的进程中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为加快培育“小巨人企业”群体,形成以“龙头”为牵引的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全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银川工业腾飞在即。截止2008年6月末,银川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02.03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工业增加值96.03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完成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0.0%以上。

参考文献:

第三篇:三十年回眸(校庆30年诗朗诵)

三十年回眸

斗转星移,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日升日落。三十年的时光,弹指一挥; 三十年的历程,波澜壮阔。

今天,天边霞光溢彩,校园激情如火。今天,楼前彩旗招展,教室笑语如歌。走来了,临江二中30年华诞; 飞来了,志在四方的学子; 回来了,情系二中的新老校友; 迎来了,关注二中的八方宾朋。欢聚吧,学子校友诉衷情。欢庆吧,八方宾朋同祝贺。

寒来署往,带走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却带不走,那刻在骨髓的记忆,那溶在血液的情愫,亲爱的母校啊,您让我多少次的魂牵梦萦,更让我多少次的满面泪流。

当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已经成为昨天,当我又重新回到你的怀抱。我的心潮在激荡,我的感情在奔流。亲爱的母校啊,请允许我翻开您三十年如诗的画卷,请允许我倾听您三十年如歌的乐章。一起重温我们在母校的美梦,一起聆听您一路走来的赞歌。

1978年9月,临江林业局独立高中在阳光中开始了生命的征程。

曾记得,我们可爱的校园―― 那青山环抱的红楼,是我理想种子扎根的土壤,是我们放飞希望的摇篮。曾记得,我们告别了天真的童年,送走了快乐的少年。

怀着激情,带着梦想与希望,步入了临江二中这个群英荟萃、名师云集的殿堂。

曾记得,黑板上,记录着老师的期望; 寝室里,留下了同窗的真情。曾记得,教室里,朗朗的书声; 操场间,漂亮的投篮; 是风华正茂的我们

在编织着人生的七彩梦幻。

上课的铃声,奏响的是成就理想的音符; 夜晚的灯光,照亮的是生生不息的希望。那是诗一样的岁月,那是火一样的年华。

成长的喜悦,总是伴着涩涩的酸楚,叫人留恋,令人难忘。

忘不了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恩师; 忘不了体贴关爱我们的学校员工; 忘不了精心呵护我们的学校领导;

更忘不了成就了我的人生,给我插上理想翅膀的母校――临江二中!

校园内,那舒展的梧桐,承载着我们美好的憧景。毕业时,栽下的那排排松杨,寄托着我们对母校的美好祝福。亲爱的母校啊,三十年来,辛勤的园丁,挥洒了多少汗水; 可敬的老师,熬白了多少头发。亲爱的母校啊,三十年来,您锻造了多少英才,放飞了多少希望。亲爱的母校啊,三十年来,您用耕耘绘就了最美丽的图画,您用奉献奏出了最动听的乐章。

今天,当我们重回母校,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三十年的风雨兼程,绘就了您壮美的画卷; 三十年的励精图治,谱写了您非凡的篇章。我为您高兴,我更为您骄傲,为您自豪!

时间的车轮在消逝的足音里渐行渐远,往事也在时光的冲洗中逐渐退色。但我们不会忘记,那些鼎力办学,开拓进取的领导;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的老师;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荣校报国,矢志不渝的莘莘学子; 我们不会忘记,所有光荣圣洁的灵魂和坚定豪迈的身影。临江二中,你的历史就是一片群星璀璨的天空。临江二中,你的未来就是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轮。舵手们倾注智慧和汗水,将生命的崇高凝成不朽,将精神的家园建成一流。三十年的奋斗,将您打造成一个教育的品牌; 三十年的奉献,铸就了您一个新的辉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看今朝,校园美如虹。

今天的临江二中迎来她发展的最好时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精良的实验装备,漂亮的楼房,宽阔的操场,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学管理。硬件更硬,软件更强。夯实了二中的办学基础,提升了二中的办学水平。“吉林省绿色学校”的命名,鼓励我们再接再厉;

“高考突出贡献奖”的荣誉,激励我们只争朝夕。

“爱校、求实、勤奋、健美”是我们优良的校风; “打造名师,培养高水平人才”是我们奋斗的方向。才高身正好园丁,传道授业引路人。

讲坛上名优教师才华横溢,妙语珠连; 校园里,青年新秀后来居上,成绩斐然。桃李香满天下,学子花开各地。

北大,清华有他们学海泛舟的身影,美国,日本有他们书山攀索的足迹。光荣属于临江二中,未来属于临江二中!

当清晨第一缕曙光从校园的南山上升起,当夜幕下教室的灯火和星空争辉夺彩,当金色的秋风把琅琅书声送入我们的耳鼓。亲爱的母校——临江二中,我们与您一起重温着一路走来的峥嵘和风采,我们与您一起享受着昔日年轻而美好的时光,我们与您一起聆听着激情四射的时代最强音,我们与您一起展望充溢希望撒满光辉的未来。当校庆的欢歌随着九月激情飞扬,母校啊,请允许我将激越的音符镶在您幸福的脸庞; 当祝福的笑语伴着金秋的音符随风飘荡,母校啊,请允许我用最真、最纯、最美的声音为您歌唱。临江二中,您是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就是一树烂漫的红叶; 您是人才荟萃的宝地,我们就是天空中那一片耀眼的星星。

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的光荣,来吧,敬爱的老师,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的梦想; 来吧,亲爱的同学,让我们

用青春和汗水,用我们的点点滴滴,用我们的所能,用我们的生命:

一年一年,一代一代;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共同叙写临江二中永恒的辉煌!

第四篇: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

一、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

(一)服务业发展:增长迅猛,但滞后格局未变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在1978-2007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以上。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96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近两个多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4%增加到了2007年的39.2%。每年增加将近0.6个百分点,但近5年来其比重不断下降趋势。

2.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

1978年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先是上升再基本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相对较快。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24945万人,而1978年其就业人数只有4890万人,200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1978年的5.1倍,第三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参见表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都远多于第二产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3倍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如保加利亚、巴西)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倍左右(参见表3)。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还不到三分之一,远低于国际水平。这固然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制造业较发达且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3.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逐年提高,但服务业各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稳步提升。1978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有0.1759亿元/万人,2007年则上升到了3.8616亿元/万人,2007年是1978年的21.95倍,年均增长12%(参见表4)。服务业门类众多,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根据荆林波、李蕊(2008)的研究,在10个服务部门当中,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生产率最高,分别达到59.68506亿元/万人和52.25454亿元/万人,远远超过服务业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最低的行业是教育(3.434531亿元/万人)。此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不高。[1]

4.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

根据国际通用的服务业分类标准,一般地认为,传统服务业是指运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并且在工业化以前就已存在的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业、餐饮住宿业、修理业、商业等。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正在加快。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旅游、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中介服务、动漫、创意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最高,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达40%,而金融与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约为20%。

(二)服务业改革:体制束缚坚冰已打破,但还任重而道远

1.服务业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落后于农业和工业领域的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代,服务业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在当时的体制背景下,我们几乎把现代化的目标单纯地理解为工业化,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是当时最重要目标和最迫切的任务。1978年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序幕,但这种改革也是从农业(1978年农村实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和工业(1984年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开始的,最后才触及服务业。服务业改革中全面展开则要追溯到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中国改革30年最大特点也是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渐进式”制度变迁。服务业制度变革也是如此。从服务业改革的先后次序来看,是按照逐渐放开服务改革、完善服务市场结构和体系以及服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序,遵循了先易后难渐进推进的基本原则进行的。比如,首先是在舆论导向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其次是逐步放宽相关服务行业价格的管制,在一些领域(主要是居民服务领域)较大程度地放松了进入规制,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较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决定服务品的价格;进而再实施市场结构改革政策,允许其他国有企业或者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有经济独家垄断经营的格局;最后实施产权改革,通过股份制、民营化或者与外资合资、合作方式,对某些行业的国有服务企业(如银行、证券、保险、商业零售领域)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引入了不同所有制的竞争主体。这些改革举措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世界服务业方式变革的总趋势也基本吻合,但从30年来的服务业发展实践来看,其实施力度和改革的成效还非常有限,或者说制度变革的能量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

2.体制束缚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理应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在服务业领域也不例外。尽管改革已经了30年的历程,但中国不少服务业领域垄断色彩十分强烈,一些部门对某些领域过分看重其兼有的属性,如:银行作为调节经济手

段的属性,科教卫体等领域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的属性,文化、传媒等作为意识形态的属性等,导致了银行、证券、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领域,至今仍保留着于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府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比如,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仍占50%以上,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而且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其结果,服务业的发展远远适应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效率低下,降低了净社会福利,也影响服务企业的经营和机制创新,不利于服务业的成长。

(2)行政审批环节过多、且多头管理。主要表现是行政审批环节过多、效率不高,行政执法尺度宽严不

一、收费过多。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等2005年对服务业前置审批项目的不完全统计,除涉及国家法律17部、国务院行政法规33部、国务院政策文件20件外,涉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规章、文件106件。各地方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制定的地方性规定就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合。由于修订机制不够有效,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存在着修改不及时、废止退出滞后的问题,成为体制创新的障碍。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存在许多不衔接和不配套之处,为企业带来很多困扰。行政执法中广泛存在的重复检查、重复收费、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也妨碍了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长期以来把不少服务业当作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内部的事情,没有把它剥离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率。

中国的事业单位承担了较多的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职能,但也有一些本可以产业化或市场化的服务业也存于其中。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各种应用开发性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新闻出版机构乃至部分宾馆、招待所等,该市场化的没有市场化。公共支出越位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分散了财力,使得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或无力供给。各类事业费供给范围庞杂及财政供养人员负担过重,造成一方面存在不合理的越位供给或过度供给的状况,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应当由公共部门保障的事业,资金供给短缺、保障乏力的问题。国有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理应全力以赴地参与市场竞争。但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很不彻底,不少大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安置富余人员等方面的考虑,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非核心业务,如车队、法律事务、后勤、学校、医院等,企业绝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内部消化,制约了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府机关及学校、医院等部分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大量服务需求内置,如各政府机关为提供电子政府服务,纷纷设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而其专业化水平和运作效率远低于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公司。

(4)垄断与管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中国在很多服务业领域实行垄断性经营。在中国,很多服务业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由于这些部门垄断难以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中国服务业在入世前对外资有着严格的限制,入世承诺中才逐渐放宽原有的限制,但是国内服务企业与国外服务企业大规模的竞争还没有到来。

(三)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质量有待提高

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状况主要通过服务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改革开放

3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尽管还有较大逆差,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业利用外资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在不断攀升。

1.中国服务贸易正在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7674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632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8%,高于货物贸易增速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5年的19.3%。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出口和进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和1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914亿美元和1003亿美元,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居世界第7位,进口居世界第5位,服务贸易地位明显上升(陆燕,2008)。[3]

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2006)把这种挑战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出口规模较小,贸易逆差较大,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其次,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部门,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落后;第三,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还不完善,导致政府制定政策、对外谈判缺乏依据,企业开拓市场、应对风险缺少信息,影响了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政府活动和企业业务的开展。

2.中国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大幅增长,现代服务业正成中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的外资主要投放在制造业,服务业几乎是空白。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开始逐年增多,在中国吸引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开始提高,但总体来讲,服务业吸引外资水平仍然较低。不过,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中国利用外资结构和质量呈现出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增长等一些新特征。2006年,工业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近6年来首次下降,而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增长。全年工业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63.6%,比上年降低了6.8百分点。2006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9.2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了33.5%,增幅比上年提高27.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教育、房地产业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都超过50%,分别为93.9%、91.1%、72.3%、65.6%、51.9%。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32.3%,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而且,外资进入服务业领域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前几年主要是房地产业,但近年来,则表现出对电信、银行、证券、保险、分销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偏好,现代服务业正成中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服务业吸引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减弱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哪个领域开放得较早,哪个领域就发展得较快。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开放度低有关。比如,中国的金融和电信市场长期以来是具有完全垄断特征的市场,金融服务由国家银行垄断,电信服务由国家电信垄断。由此产生这些领域的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率低。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开放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

个小类中的100个。目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但总的来讲,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也远低于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对外直接投资约70%流向服务业,但中国2006年服务业吸引的外资额即便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也只有吸引全部外资额的32.3%。目前,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还要面对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较多的限制,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回眸

改革开放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回眸

罗建勋

斗转星移,监狱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警察队伍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期间,广东监狱的警察队伍和全国其他省份的监狱警察队伍一样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成长、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其主体作用在监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已形成了“特别耐得住寂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显示出了独有的特色,有许多做法和成效在监狱系统中是值得称道的。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立足于广东省江门监狱,回眸过去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壮大的足迹,总结过去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发展的经验,细数过去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成效,并以此为记。

三十年来,江门监狱在抓警察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以夯实队伍基础为根本,以激发队伍动力为核心,成功实现了从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落后的小型监狱,逐步发展成为较为先进的市属监狱这一历史性转变,书写了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监狱的新篇章,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成就。

一、坚持基础治警,监狱警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严把队伍入口关,警察队伍不断壮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监狱(当时称劳改场)的队伍建设也同样顺潮流而动,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足迹中寻找前进之路,探索发展之道,经历了各个不同时期的起伏变化。如,上个世纪 80年代初期的监狱警察队伍变动较为频繁;90年代中前期,受历史原因、地域限制、城市化经济等发展因素影响,监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低收入与周边城市的加工业等高产出的企业相比,经济效益形成一定的反差,不少警察要求调离监狱,造成了警察队伍较为动荡的局面;90年代后期,以全省监狱系统承揽加工业现场会为分水岭,广东全监狱系统审时度势,从改变监狱生产模式入手,走集中关押创新劳动管理之路,进行大规模的监舍改造建设,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加工业实现了新的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监狱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也有了质的改变。特别是《公务员法》的实施,规范了警察招录的程序,大批高学历的青年人纷至沓来,加入警察队伍行列。以江门监狱为例,警察人数三十年来增长了3倍多,警察队伍的基础不断得到充实,为监狱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严把队伍任用关,领导素质大幅提高。在抓好队伍建设工作中,广东监狱坚守领导素质第一的原则,从以“四化”为主的考核任用到全面推进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都坚决把好队伍任用关口,建立起择优提拔,任人为贤的任用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警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拼搏精神,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拔到领导工作岗位,推动队伍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实现了“五个转变”:即在选人标准上,从强调老实听话、稳当不出事,向启用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工作成绩突出的警察转变;在选人范围上,从局限于党员、男性中,向既在党员中,又在非党员群众和女性全方位选择转变;在选人方式上,从原来单一组织任命向结合竞争上岗的用人方式转变;在选人提拔上,从论资排辈向能者上、庸者下转变;在对领导班子的要求上,从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的高标准转变。1991年 7月,在江门监狱(时称营顶劳改支队)召开的广东省监狱系统领导班子建设现场会正是这五个转变的见证。这次会议,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领导和各单位代表共 71人参加,会上,时任副支队长的于保忠(现为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局长)作了《在长期的实践中刻苦磨练自己》的经验介绍发言,会议肯定了营顶劳改支队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指出“营顶劳改支队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成绩喜人”,并总结出支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经验是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敢于开拓创新,大胆培养使用青年干部等。

(三)严把队伍考核关,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监狱立足地域优势,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方法,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学习和日常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坚持把警察的考核作为警察队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做到日常考核与考核相结合,实现激励警察努力做好工作的目标。特别是进入 80年代以来,江门监狱参照省监狱局的规定,先后制定、修改和完善了《关于在干部工人中实行季度工作(生产)奖励办法》、《关于在干部职工中实行月评季奖暂行办法》、《警察岗位考核办法》等,直至目前的《警察绩效考核办法》和《监区(科室)考核规定》等 30多种规章制度,建立起全方位的队伍考核体系,实现了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

二、坚持从严治警,监狱警察队伍执法不断规范

(一)加强制度建设,执法规范意识不断增强。三十年间,尤其是2000年以来,广东监狱警察队伍管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队伍的行为规范,提高队伍的整体规范意识,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落实抓好贯彻执行制度的机构和人员,做到有制度约束,有机构管理,有人员跟进监督,有查处治理结果,使警察队伍的规范意识大大增强,日常行为和工作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实现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业务精通,保障有力的监狱警察队伍的目标。

(二)加强廉政建设,党风廉政教育扎实到位。广东监狱各级党委把抓好警察队伍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广泛组织警察学xxx省委和市委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和资料,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廉政建设规定》、《关于严禁送礼和受礼的若干规定》、《关于抓好“关口前移”工作,促进党风廉政的有关规定》等数十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警察个人廉政档案,重视抓好执法环节,有效杜绝违法行为。

(三)加强思想教育,警察执法能力大幅提高。广东监狱注重提高队伍警察执法能力,在抓好对国家法律法规学习考核的同时,重视抓好不同时期的主题思想教育,如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执法执纪专项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主题活动,通过开展诸如此类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强化警察队伍的公正执法意识,进而转化为提高自身执法能力的源泉。

三、坚持从优待警,监狱警察队伍凝聚力不断加强

(一)警察文娱生活丰富多样。与全国大多数监狱一样,广东监狱也有不少单位远离城市,针对业余生活单调,活动内容较少等实际问题,各监狱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国庆、元旦、三八、五四、五一、八一等节日,组织警察职工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大大丰富了警察职工的业余生活,减轻警察职工的工作压力,促进警察职工的团结友爱,活跃家庭生活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爱监爱岗的信心。

(二)警察队伍后勤保障有序。三十年来,由于监狱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城市,有不少附近全是农村据点,不少警察的家属或子女无法就近安排就业,严重影响警察的工作和生活。对此,各监狱坚持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安排有限资金,开辟就业渠道,较好地解决了警察队伍的后顾之忧。如,江门监狱,到目前为止,已安置了200多名警察家属、子女就业,为监狱队伍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基础。

(三)警察生活环境有效改善。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东监狱在各项改革发展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每年均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改善警察的生活教育设施,解决警察职工生活问题,修建家属宿舍楼和道路,兴建警察食堂和娱乐中心,搞好周围绿化环境,解决警察子弟升学问题等,使警察职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一年比一年好,目前不少单位正朝着“工作在山区,生活在城市,住房城市化”的目标迈进。

四、坚持政治建警,监狱警察队伍作用凸现

(一)强化政治主导,推进警察队伍政治思想教育。三十年来,广东监狱对警察队伍的管理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导,确保警察队伍纯洁的政治本色。各级政工部门把政治思想工作贯穿于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快速发展的中期,又或者是科学发展的现阶段,都坚持认真抓好各时期的政治理论学习,狠抓政治教育不放松,开展各种政治学习专栏,提高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组织各种政治学习知识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力推进警察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

(二)坚持党建核心,发挥警察队伍党员骨干作用。改革开放过程中,广东监狱各级党委认真遵循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监狱正确执行。三十年间,江门监狱党员队伍由1978年的98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325人,并在警察队伍中发挥出明显的骨干作用,成为推进监狱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推进创新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三十年来,由于不断推进警察队伍的理念创新,全面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使得广东监狱系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以江门监狱为例,数十年间,不仅实现了产值翻几番的目标,而且监狱内多个QC小组获得司法部、司法厅的各类表彰,为促进监狱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映成辉的是监狱的社会效益日益明显,江门市委将该监狱作为全市机关警示教育基地,社会各阶层人士前来进行帮教,为监狱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实践历程,总结三十年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经验成效,我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对监狱人民警察建设带来的冲击和变化,也使我们更加坚信一个道理,就是只有坚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监狱警察队伍建设才能更加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监狱工作新的要求,才能有力保障监狱工作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监狱工作面临体制改革、布局调整和信息化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对加强监狱警察队伍建设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

下载中国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回眸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回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规律性总结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深圳中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2006年1月18日星期三10:10~11:40 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精华

    山东师大附中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时间:2009年11月 命题人:田雪莲审核人:孟伟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

    回眸中国五年计划

    回眸中国五年计划“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一五”计划的制定历时5年,数易其稿。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颁布时计划涵盖的时间已......

    中国烟草行业改革发展

    在烟草行业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烟草专卖制度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一项创新制度,充分体现了烟草这种特殊商品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烟草行业把控制烟叶和卷烟总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

    中国建筑业发展和改革

    中国建筑业发展和改革,走向何方?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引发行业热议。本次改革有哪些亮点?改革能否落到实处?《若干意见》的发表,引起业内较大关注,也存......

    中国氯碱工业发展大事记

    中国氯碱工业发展大事记1929年 爱国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在上海创建中国第一家氯碱厂——上海天原电化厂。 1935年 山西化学厂建成,并采用西门子水平隔膜电解槽。 1940年 天原电......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3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机器人从二十世纪 80 年代“七五”科技攻关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863 机器人技术主题对机器人技术发展作了重要战略调整,从单纯的研发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