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卫星简介
张卫星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张卫星,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生于陕西西安,现居咸阳,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参加工作,教授,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
个人履历
1973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
1997年7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
1997年-1999年在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试验工厂从事陶瓷砖添加剂硅酸锆粉体实验室物化分析工作,担任技术员
1999年-2000年咸阳陶瓷设计院质检中心业务员
2000年-2006年任咸阳陶瓷设计院质检中心(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业务部主管
2006年-2009年任咸阳陶瓷设计院质检中心业务管理部主任
2010年-2011年任咸阳陶瓷设计院质检中心(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从事陶瓷砖、卫生陶瓷及卫浴配件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市场开发、业务管理、内部审核、日常质量监督、标准和实验室管理体系培训以及质量体系管理,副主任
2011年04月~至今在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从事建筑卫生陶瓷及卫浴产品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检测设备研发,担任实验室副主任、质量负责人、公司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颁发)、中级质量工程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行政职务: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质量负责人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陶瓷工业能耗测试中心质量负责人
社会职务: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强制性和自愿性产品认证工厂检查员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家级实验室认可评审员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员 全国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2)-委员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培训中心西安实训基地主任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西安科研基地主任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基地主任
从事专业:建筑卫生陶瓷及卫浴产品检测技术研究、检测设备开发、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认证认可工作。
主要成就
(一)、主持、独立和参加制定(修订)了建筑卫生陶瓷及其卫浴行业国家或行业标准16项;国家标准全面与国际标准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标准采用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均达到国外先进标准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进一步整合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和档次,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全面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在建筑卫生陶瓷工艺研究工作中,参加并完成“用微波与热风对陶瓷板坯体脱水生产技术”研究,2013年1月该工艺获得“一种用微波与热风复合干燥大规格薄型陶瓷砖的生产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02220(第四发明人)。主持并实施“通过静电喷涂工艺将有机干粉涂料在建筑陶瓷装饰面进行涂装的技术”研究,2014年12月该工艺获得“在建筑陶瓷制品表面进行有机干粉静电喷涂的工艺”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1310004864(第一发明人)。
(三)、在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检测实践中,通过对检测试验设备的操作原理、机械结构以及自控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和技术创新,组织开发和设计多台检测仪器设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
1、坐便器水封测量仪,专利号为ZL201120560172.2;
2、落砂耐磨试验装置,专利号为ZL201120560060.0;
3、一种电子控制的防滑性试验装置,专利号为ZL201220001397.2;
4、卫生陶瓷综合检测装备,专利号为ZL201220266983.X;
5、在建筑陶瓷制品表面进行有机干粉静电喷涂的装置,专利号:ZL201320006571.7;
6、一种后续水量试验系统,专利号ZL201320560472.3;
7、一种冲水装置耐用性试验装备,专利号ZL201420243532.3;
8、一种冲水装置综合检测试验装备,专利号ZL201420605810.5;
9、压力式便器用水效率试验的检测装置,专利号ZL201520346571.0;
10、卫生陶瓷抗龟裂试验设备,专利号ZL201520598915.7;
11、基于六自由度机械手的水嘴耐久性智能试验系统,专利号ZL201520804081.0。
(四)、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科研项目方面,先后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十多项,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全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科技创新奖、中国建材集团科技进步奖和技术革新奖等近十项奖励,为建筑卫生陶瓷及卫浴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
(五)、在学术研究与总结方面,先后在国家科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三十多篇;编写培训教程3部:《建筑卫生陶瓷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培训教程》、《水嘴和卫生陶瓷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培训教程》、《智能卫浴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培训教程》;参编书籍3部:《建筑卫生陶瓷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陶瓷墙地砖生产管理实用技术手册》(中国建材出版社)、《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张林简介
简
介
张林
职业雕塑家,1980年生,湖北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居上海。
上海泥歌雕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兼7艺术中心艺术家。
·2012 广东清远狮子湖喜来登大酒店所有雕塑艺术品 ·2012 上海 青浦夏阳湖皇冠假日酒店所有艺术品 ·2011 上海 解放日报大厦室内主题雕塑《历程》 ·2011 浦东盛高假日酒店主题雕塑《旅行》 ·2011 中韩现代国际美术展 ·2010 群展,7艺术中心 ·2010 创作作品《关公》
·2010 安徽泗县革命烈士陵园《彭雪枫》 ·2009 昆山火车站主题雕塑《枢纽》
·2009 南京军事指挥学院主题雕塑《刘伯承》 ·2008 《忠魂》全国美展(北京)·2006 《礼》上海双年展
·2003 《受难记》上海青年美展
第三篇:张新房简介范文
校米租车平台是由机电学院张新房所创立,全国首家高校租车平台
张新房简介:毕业于广西机电学院建筑工程系10级,在大学自立于自主创业,2013年3月
创办第一家车行
顺彩车行
2万元起家
7台电动车
2013年7月
开创第二家车行
2013年10月
开创广西首家电动车高校租车行
2013年12月
创办顺彩投资有限公司
致力于高校分期金融 2014年1月
建设广西赛格电动车厂
月产值1500台电车
主营自创品牌:华夏顺彩电动车
轻跃电动车
2014年----2015年
电动车加盟店辐射全国
广西加盟店50几家
2015年7月
研究电池技术开发
创办轻威电池
速超电池
月销量3000组左右 2015年10月
正式签约世界九球冠军刘莎莎情亲代言 2015年12月
正式研发高校电动车租赁平台
校米租车
2016年4月
校米租车正式上线
成为全国首家高校租车平台
校米:
一、什么是校米
校米是一款让你大学四年实现价值的APP 校米是一款让你解决大学单身狗的APP 校米是一款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创业赚钱的APP 校米是一款让你大学解决其他贷款平台负债的APP 校米是一款让父母欣慰的APP 校米是一款让自己不花一分钱拥有电车的APP
二、校米如何让自己创造实现价值:
三、校米如何让自己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创业赚钱
四、校米如何帮我解决其他平台负债
五、校米如何才能免费领取一台电车
六、领取电车流程
七、如何入驻校米
八、如何加盟校米
九、如何成为校米高校代理
十、租赁不出去怎么办
十一、车辆在租赁过程中丢失怎么办十二、一个月完成不了任务怎么办
顺彩车行创建于2012年11份,由机电学院10级建筑系张新房、电气系梁悦、投资启动资金仅三万创办而成,通过两年的努力,现在总资产达到近千万,公司从两人团队,现已发展近五十人团队,目前公司拥有两家分公司,下属南宁十家分店,广西区各县市均有加盟商
我们从大二开始创业,在学校做过各类兼职,如发单、市场调查、中国电信校园代理让我们创造了奇迹,赚足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成为各大高校的风云人物,2012年10月我们即将实习,面对前途,我们也是百感交集,因为我们知道,走出社会和校园的生活,是两个不同的级别,在一家大型的公司实习了一个多月,面对早九晚五的工作,整天坐在办公室,每天准时上下班,我们麻木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长期待下去我们知道,肯定会磨灭我们的斗志,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南宁堵塞的交通,同龄毕业实习挤公车的焦虑,学生出行的不便,我们两个一拍即合,拿着我们两个三万不多的资金,准备投入不知道是对是错的行业当中,因为我们对电车行业一无所知,费了很多的努力,我们找到了厂家,首次进货12辆电车,在没有开业的情况下开业了,我依然记得我们卖第一辆车的时候,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把电池的线路给装反了,导致整组电池及车身烧毁,自己也受了一点轻微的伤痕,随后的创业路程我们整合资源,有时候为了一个客户能了解我们的车的性能,一忙都是忙到晚上一两点钟,白天还要去做宣传,一路的艰辛,或许只有我们懂,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2013年3月成功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签订合作,预存话费送手机,送电车 2013年6月正式进驻时空网,实现了与全国五百强合作零突破,到目前公司与上海优炫电动车销售有限公司,阿康电动车销售有限公司,济南轻骑电动车有限公司广西机电学院、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大学 南宁顺彩印刷厂 广西大秋电信营业厅、广西中邮时代等众多知名企业携手合作,顺彩车行现在在社会上形成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服务客户达300多家。
2014年9月正式与中国银行签署电动车分期付款的先河
2014年10月正式成立南宁顺彩电动车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
当年校园电信,给了我们创造奇迹的平台,现在我相信顺彩车行,也会给你们创造奇迹,空手套白狼不是梦!只要有心,你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做大做强,顺彩欢迎有想法,有激情的同学加入,请加千人校园群156070540,qq582737106
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无限,诚信永远
企业口号:我们只和诚信而又富有远见的人合作,并愿为之付出艰苦而又卓越的劳动 企业终旨:希望顺彩的成就,带动你们的激情,完成你们的梦想
校米租车平台是由机电学院10级建筑系张新房创建,全国首家高校租车平台,面对大学生越来越多的电车闲置,出行的不变,校米团队历数半年研发校米租车平台,其软件平台真正实现同校租车,线上下单、线上抢单的功能,丢车包赔系统,让学生的车租给学生,从中创造价值,实现大学0元创业,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价值,只要你有车你就可以做老板的服务宗旨:
第四篇:遥感卫星技术及应用课程简介
《遥感卫星技术及应用》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卫星遥感的概念、遥感技术发展的历史、介绍遥感的物理基础、不同遥感平台及其技术特点,分类介绍陆地遥感、气象遥感以及海洋遥感的历史与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着重介绍。应用方面主要讲述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在定量化遥感领域的应用。
教学大纲
第一章 遥感技术绪论
遥感技术的定义
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内容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
遥感技术的特点
遥感技术系统组成遥感在地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遥感的应用概述
第二章 卫星应用基本知识
卫星应用中常用的时间系统
卫星应用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卫星发射概述
卫星返回简介
轨道分类
轨道要素
卫星的星下点轨迹
卫星对地面的覆盖
第三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电磁波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大气传输模型
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第四章 主要卫星介绍
气象卫星(6颗)
陆地资源卫星系列(8颗)
微波遥感卫星系列(4颗)
星座系列
第五章 遥感技术的应用
农业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第五篇:张培基生平简介
翻译家 :张培基
一 :生平简介
张培基先生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和中等教育。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天,他便毅然飞回了祖国的怀抱。那一年张培基先生年仅28岁。之后,他在华北大学、革命大学学习并参加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1955年起他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校(今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执教,一干就是25年。随着该校校址迁移,张家口、北京、洛阳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80年张先生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91年退休。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这些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念,实乃翻译作品的经典,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集结出版,不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目前他还担任《英语世界》杂志的顾问,同时他也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顾问,作为一名老教育家,他为该校的师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二 : 主要翻译作品
1955 年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载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
1960年 曹禹《明朗的天》(外文出版社)
1962年 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外文出版社)
1984年 王士菁《鲁迅传》(外文出版社)
1999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年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外文出版社)1964年 《习语汉译英研究》(商务印书馆)
1964年 《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 《英汉翻译教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4年 The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er's Handbook
(《汉英口译手册》与加拿大马拉斯匹那学院方面合编)
2003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三)(Selected Modern Chinese Essays 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三 :翻译风格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力求做到语言新鲜自然、选词准确精致,注重把握语篇神韵,使原文信息与风格得到完美再现。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四 :译作赏析
例1: 原文: 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许地山《落花生》)
译文: 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as well, and we soon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just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是一个排比结构,表现出“我们”说干就干,急迫又忙碌的情景。如果译文也译为排比结构“Some bought seeds, others ploughed the land and still others watered the plants.”则显得节奏缓慢,语言也拖泥带水。这里张译采用了start + ing 形式,一方面使得语言简练,另一方面在视觉上增添了动感,仿佛把读者带到了孩子们风风火火的劳动现场。另外,此句中“居然”一词看似漏译,但这种“惊喜”的感觉已被“good”和“just after”两个词以及句末感叹号传达得非常到位。
例2: 原文: 实在是最可怜的同胞,他们种地没的吃,有力气没的卖,当了兵经常饿肚皮,无奈何只好出此下策。(叶圣陶《我坐了木船》)
译文:Those pitiful fellow countrymen who, 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 have been reduced to the disreputable business as a last resort.张先生把这个由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的并列句处理为一个动词词组加上方式状语: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表面看没能与原文对号入座,但其实张先生早就抓住了这句话的精神,用更凝练的语言,更接近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道出了这句话的内涵。Farming和soldiering对应“种地”与“当了兵”。那么“有力气没的卖”对应什么呢?这句话的内涵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地种,也没工作做,也找不到什么其它可以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糊口的活路,因此“有力气没处卖”。接下来张先生用whatnot这个词模糊处理了尚未表达出的信息。不过为了尊重语言习惯,这个词最好放在最后。
例3: 原文: 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点血晕。(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文: They(roses)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One was purplish red, another pink, still another 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原文中“一朵……一朵……一朵”是一个排比结构,并列关系,而张培基先生却把它处理为one … another … still another 这种递进结构,使译文更接近“英式思维”,更地道。此外,张先生对几个颜色词的处理也恰倒好处。“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 中两个颜色词组搭配得珠联璧合,这样,一朵虽然纤弱但对生命仍然执着的蔷薇花便跃然纸上。其实张培基先生早在1964年就出版了专著《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对声色词的翻译做了深刻探究。他认为要做好这方面的翻译,译者必须掌握大量的英语声色词及其组词结构和适用的场合。这样的声色词为张先生的译作的确增色不少。除了以上提及的描写蔷薇花的颜色,还有很多让人叫好的色彩。如:sapphire mountains and emerald rivers(青山绿水),bitter cold North with its drab and dried up vegetation(严冷枯黄的北方),the sky pallid(天的颜色显得淡),azure skies(碧绿的天色),a light yellowish-green(淡绿微黄(的枣子)), The banks with their yellowish soil and green grass receded into two greenish strips(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两条的青痕)等等,这里不一一枚举。
例 4:张培基教授的英译文《快乐的死亡》充分体现了张培基先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的驾驭。张培基教授在力求选词得当,语句自然流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计较词句上的得失。他把语篇神韵摆在第一位,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文信息、原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味。
作家有三种死法。
译文:A writer can die three kinds of death.
diethe death:end suddenly and completelv,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恐怕大多数人会很顺手的翻成“a writer can die in three ways”,而此种译法势必不能表达原文作者并不犀利的语言之中所表达的凝重话题。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通的死亡形式……
译文:Natural death,caused by the discontinuation of heartbeat,is acommon form of death...原文的“属于”很容易很让想到“belong to”短语,可是张培基教授却用了一个被动语态将原文更地道更通顺地表达了出来。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作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
译文:When a writer no longer produces any works,it is tantamount tothe death of his artistic life or the end of his career.
形容词tantamount不仅显示了张培基教授英语词汇量之大,更显示了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动词produce及名次end的译法,若没有正确理解原文,吃透原文字里行间的意思,一般人怕是翻译不出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