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彭水府发〔2005〕58号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各部门: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县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专项资金,包括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民族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债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水利建设资金、教育卫生事业专项资金、救灾防灾资金、其他专项资金等。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投向和投量,由县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合理调配。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要服从县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其中: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统一拨付和财务管理,审计、监察部门负责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发改委、扶贫办、民宗委、农综办等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监督实施和检查验收。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五条新增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扶贫(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培训);用于修建乡村道路、桥梁,改造基本农田(含畜牧草场,林果地),新建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用于贫困户劳务输出、实用技术培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第六条以工代赈资金重点用于县、乡、村公路修建,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小流域治理,草场建设等。
第七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中低产田土改造,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多种经营项目,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等。
第八条民族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包括乡村道路、种养殖业、人畜饮水、民族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民族文化、广播电视、农村照明等设施建设。
第九条国债资金重点用于交通、旅游、生态、教育、卫生及农、林、水、畜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第十条基本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环境建设,交通、文化、卫生设施、农村人饮建设等。
第十一条退耕还林资金主要用于退耕还林还草、荒山荒坡的造林绿化,水土流失的治理,栽植苗木的补贴,粮食补助以及必要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经费补助等。
第十二条天然林保护资金主要用于现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包括森林管护事业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支出补助费等。
第十三条水利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水土流失治理,特大防汛抗旱补助,堰渠的兴建和维修以及水利基本设施建设、防洪堤坝、大江河流的整治。
第十四条教育事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救助贫困学生和改善基础教育设施(包括危房改造、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体育设施、科技馆、图书馆、运动场等)。
第十五条卫生事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的更新、危房的改造、人才技术的培训等。
第十六条救灾防灾资金主要用于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地震、地质、干旱、生物、森林火灾以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第十七条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其规定的使用范围支出,严禁用于下列各项支出:
(一)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经费支出;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
(三)弥补企业亏损;
(四)修建楼、堂、馆、所及职工住宅;
(五)弥补预算支出缺口;
(六)弥补部门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七)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汽车、手机等);
(八)其它与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合的支出。
第三章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
第十八条选择和确定专项资金项目,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专项资金投向;
(二)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扶贫效益;
(三)立足本地资源,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要求;
(四)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产品具有可靠的销售市场前景。
第十九条以村为单位的项目和农户联户发展的项目,由村委会向所辖乡镇申报,再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申报,在一个乡镇范围内的项目,原则上由所在乡镇向县级相关部门申报;跨乡镇的项目或申请使用专项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原则上由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申报。
申报新增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县扶贫办、财政局申报,经县扶贫办、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计划。
申报以工代赈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县发改委、财政局申报,经县发改委、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以工代赈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县民宗委、财政局申报,经县民宗委、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民族发展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县农综办、财政局申报,经县农综办、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国债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县发改委、财政局申报,经县发改委、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国债资金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基本建设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县发改委、财政局申报,经县发改委、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基本建设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退耕还林资金和天然林保护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县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申报,经县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水利建设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县水利农机局、财政局申报,经县水利农机局、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水利建设资金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教育事业专项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县教委、财政局申报,经县教委、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教育事业专项资金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卫生事业专项资金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县卫生局、财政局申报,经县卫生局、财政局共同考察论证后,列入卫生事业专项资金项目年度计划。
申报救灾防灾资金,灾情发生后,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及时向县政府救灾办、民政局、财政局报告灾害情况,县政府救灾办及相关部门在核实灾情后,提出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安排意见,报县政府审定。
其他专项资金的申报按照相关的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申报。
第二十条村级财政专项资金在1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的申报。由村民委根据村民意见编制项目方案报乡镇,再由乡镇审核后(附村民委编制的项目方案)向县项目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申报。
第二十一条专项资金项目的选择,应根据专项资金的投入范围和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进行选择编报。各专项资金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乡镇搞好专项资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建好项目库;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不得申报使用专项资金。
第二十二条各项目主管部门必须认真执行项目管理制度,严格项目申报审查;坚持以资金投向、投量为重点,根据资金使用的性质、范围和原则,结合全县行业规划和实际需求等因素,选择编制项目建设方案。
凡论证不充分、建设计划方案不完善的项目,县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民宗委、农综办等部门不予上报立项。
第二十三条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由县发改委、扶贫办、民宗委、农综办等主管部门提出年度项目计划初步方案,会同县财政局考察论证后,报县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后,由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向上申报。
第四章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
第二十四条上报国家、重庆市的专项资金项目一经批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编制项目实施可行性方案,及时组织实施,不得随意调整实施地点及范围,缩小或扩大建设规模,更不得改变资金用途。
第二十五条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目标管理制度,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确定项目法人单位和项目责任人。对安排的专项资金项目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由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包括工程量、总投资及工期、质量、安全、效益、奖惩等内容的目标责任书。
第二十六条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公示制度。县项目主管部门在下达项目建设计划文件的同时,要将项目计划在县有关媒体上公布。项目实施乡镇要将村级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资金计划(资金额度)在项目实施村组的政务、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特别是乡村实施的村级扶贫小项目,村委会要成立理财小组,对扶贫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用途进行监督,并在政务、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七条在项目实施中,对适用于政府采购的货物、工程、服务等,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政府采购。
第二十八条建立专项资金项目法人责任终身制。项目法人单位应对项目资金管理、工程质量和应取得的效益承担全面责任。项目法人对项目资金管理、工程质量负有终身责任。项目主管部门要定期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二十九条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县项目主管部门在下达项目计划时,要分片区、乡镇和部门按项目建设内容建立项目信息库,并通过信息网络传送到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再利用内部网络传送到县、片区会计核算中心,县、片区会计核算中心收到传送的信息后,要相应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库。
第三十条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制度。项目建成后,由县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竣工验收。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总结评价项目建设情况,提供验收所需的有关数据和材料,并积极做好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十一条建立专项资金项目质量保证金制度。预留专项资金总量的10%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一年后再拨付项目实施单位。
第五章专项资金管理
第三十二条加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坚持资金随着项目走,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所有专项资金一律实行“三统一”办法管理,即统一由财政管理,统一进财政专户,统一由财政拨付。
第三十三条县财政局在县会计核算中心设立专项资金专户,各乡镇在片区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相应专户,采取专人、专账、专项管理,实行资金封闭运行。
第三十四条专项资金专户若有结余,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第三十五条专项资金的拨付。
项目金额在6万元以上的,实行“五四一”比例分批拨付,即在县财政部门下达项目资金文件后,首先拨付50%的资金到项目实施单位(乡镇在所在片区核算中心)专户上,待项目完成60%以上的工程量后,由项目实施单位(乡镇)填制初验申请表,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初验申请,项目主管部门及时对项目进行验收并确定项目工程量达到60%以上后,在初验申请表上相应栏中填上初验意见,注明初验合格同意拨付第二批资金,并加盖验收单位印章后,县财政部门拨付40%的续建项目资金,余下的10%项目资金,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项目金额在6万元以下的(含6万元),实行一次性拨付。
第三十六条专项资金的报账。
各类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度。县级部门报账时,必须按规定提供合同、原始凭证,并经项目实施负责人、单位分管领导、项目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在县会计核算中心报账;乡镇报账时,必须按规定提供合同、原始凭证、项目验收合格依据,并经项目实施负责人、乡镇分管领导(村级项目必须经村委会主任审签)、片区会计核算中心主任审核同意后,方可在片区会计核算中心报账。
第三十七条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要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监督工作。
第六章专项资金项目责任
第三十八条建立专项资金项目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对单位和个人擅自调项,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按《专项资金和专项资金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三十九条骗取、套取、贪污、挪用等违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财政法规依法给予处理、处罚。情节严重的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彭水府发〔2002〕73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各人民团体。县工商联。
第二篇: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竞争性选拔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竞争性选拔
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
公
告
为加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拟面向全县乡镇(街道)干部以及由县委选派、任职一年以上的现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竞争性选拔8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竞争性选拔的职位
1.乡镇(街道)副乡镇长(副主任)4名;
2.乡镇(街道)政法委(综治办)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主任)4名。
二、竞争性选拔的范围和名额分配
(一)选拔范围
乡镇(街道)干部以及由县委选派、任职一年及以上的现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工人身份人员除外)。
(二)名额分配
1.面向县委选派的县直部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选拔乡镇(街道)副乡镇长(副主任)2名;
2.面向乡镇(街道)干部(含乡镇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选拔乡镇(街道)副乡镇长(副主任)2名;
3.面向乡镇(街道)干部(含乡镇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选拔乡镇政法委(综治办)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主任)
4名。
三、报名资格条件
1.符合《贵州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规定的资格条件;
2.参加工作4年及以上(全日制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参加工作1年及以上)(参加工作时间计算到2018年1月16日截止);
3.乡镇(街道)干部或由县委选派、任职满一年的现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驻村时间截止2018年1月16日);
4.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5.公务员和已进行登记的参公人员年龄放宽至40周岁以下(1977年1月16日以后出生),事业单位人员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1982年1月16日以后出生);
6.近三年考核均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 7.身体健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
2、受党纪、政纪处分仍在影响期内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近三年考核结果中有被确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
5、其他不适宜提任科级领导职务的。
6、报考的职位构成回避关系的(按《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第三条所列需回避情形的职位)。
四、竞争性选拔程序
(一)组织报名。采取组织推荐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方式及要求如下:
1、组织推荐取得报名资格(2018年1月13日—1月16日)。乡镇(街道)党委召开党委会,从符合资格条件、表现优秀的乡镇(街道)干部以及现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进行推荐。每名班子成员要逐一进行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及推荐人选的工作实绩,对其他班子成员推荐人选要逐一发表意见,说明同意推荐或不同意推荐理由,经党委会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呈报推荐文件,说明推荐理由、工作实绩及推荐报考岗位,实行一人一推荐材料。每个乡镇(街道)党委按照职位和报考范围,从县委选派、任职一年及以上的现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推荐2名报名人选,从乡镇(街道)干部中推荐4名报名人选,每个类别确无合适人选的,经党委会集体研究后,可不推荐或从另一类别中推荐,最多可推荐6名报名人选,推荐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干部室。
2、前置资格审查。县委组织部对推荐人选进行前置资格审查,并及时将审查情况反馈乡镇(街道)党委。
3、现场报名(2018年1月19日)。经前置资格审查合格的人选,需现场报名确认,每名干部限报一个岗位,报名地点设在县委组织部干部室。报名时提供《印江自治县2018年竞争性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一式三份(A4纸规范打印);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等有关资料原件
和复印件各一份,录用、聘用、任职文件复印件一份(需加盖单位党组〈党委〉或组织人事部门公章);表彰文件或证书;近期同底彩色免冠2寸彩色照片3张(背面写上姓名)。报名表(Word格式)、照片(jpg格式)均附电子版。属县直部门“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的,报名时需提供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属乡镇(街道)干部的,需提供个人近三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与报名同步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视为报名成功。为确保选拔质量,选拔职位与经资格审查合格的报名人数原则上应达到1︰5。达不到开考比例的,经县竞争性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按1:5的比例调整招考职位名额。报考人员应对提交报名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报名资格。
(三)笔试。报考人员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统一参加笔试。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并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等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招考职位1︰4的比例进入实绩评估。
(四)实绩评估。组建实绩评估组,围绕报考人员工作实绩的“完成度、真实度、难易度”,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查看、走访调研的方式,对工作完成情况、个人能力水平、群众认可程度、个人奖惩情况进行评估,量化评分。同一职位人选的实绩评估由同一评估组负责。
(五)面试。按照笔试和实绩评估各占50%计算阶段成绩,从高到低按招考职位数1︰3的比例进入面试(入围最后一名出现成绩相同者一并列入)。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总成绩计算。按照笔试成绩占40%、实绩评估占40%、面试占2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总分为100分。
(六)民主推荐。根据总成绩, 从高到低按1︰2比例到干部所在单位进行差额民主推荐。民主推荐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由县委组织部根据选拔职位的职责要求制定工作方案。
(七)组织考察。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确定考察对象,考察中,如发现考察对象存在不适宜提拔等问题的,由竞争性选拔工作领导小组核实认定后,决定是否取消该人员的资格。
(八)决定任用。根据考察情况和考试成绩,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确定任职建议人选,并报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选拔职位如无合适人选可以空缺。县委讨论决定任职人选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按组织程序履行任职手续。“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原则上安排在原驻村所在乡镇任职。
五、组织纪律
为防止在竞争性选拔工作过程中出现违纪违法行为,保证竞争性选拔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提出如下纪律要求:
1、不准在工作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的活动;
2、不准传播影响团结、引起人心不稳的小道消息和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
3、不准为参加竞争性选拔人员托人情、走后门、拉选票、搞贿选和对他人的投票行为进行暗示、指使、串联、威胁;
4、工作人员不准在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漏酝酿内容,影响竞争性选拔工作正常开展;
5、工作人员不准将掌握的笔试、实绩评估、面试、考察等有关情况透露给他人;
6、不准在竞争性开选拔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假借反映问题,蓄意诬陷和打击报复他人。
违反上述规定,一经查实,立即取消竞争性选拔资格,并按照党纪政纪严肃追究其责任;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的,一经查实,将按照党纪政纪进行严肃处理。
六、其他事宜
准考证发放时间、笔试和面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咨询电话:0856—6223399(县委组织部干部室)监督电话:0856—12380(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本方案及未尽事宜由中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竞争性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篇:关于印发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工信发﹝2011﹞651号
各市、州工信委,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各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前期工作的意见》(甘政办发〔2011〕221号)精神,我委制订了《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管理的省级财政预算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投资项目管理,根据《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前期工作的意见》(甘政办发〔2011〕22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是指经省政府批准,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统筹安排,用于支持全省工业信息化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省级财政预算内专项补助或贴息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给予补助资金支持;贴息是指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有色冶金、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陇药、新型建材、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纺织等重点产业的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两化”融合、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优先支持列入省工信委工业投资重点项目计划的项目。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安排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符合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
(二)符合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相关发展规划;
(三)坚持公开、公正、择优、扶强原则。第五条 专项资金由省工信委、省财政厅负责管理。
省工信委负责确定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编制并会同省财政厅共同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效能评价,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会审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六条 其他国家和省上另有规定的专项项目资金管理,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 方式、额度
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补助、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原则上只采用一种支持方式。
第八条 专项资金项目支持额度。
专项资金一般采取补助方式,原则上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3%给予补贴;采取贴息方式原则上按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的5%给予贴息;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包项目、循环经济产业园打包项目、向兰州新区转移升级重大项目、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另行专题研究。
第三章 组织、申报、审查
第九条 省工信委根据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于上年末或当年初提出专项资金组织申报总体方案,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包括支持的行业、重点领域、产品方向、实施内容等)、企业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要求、工作程序等,及时发布项目申报信息,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告、申报机制。
第十条 各市州、央企及省属企业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组织申报项目,并在项目选择中要注意发挥本地区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第十一条 申报专项资金项目必须是国家工信部、省、市(州)、县(区)工信委(局)、有审批权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核准、备案的工业和信息化项目。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程序。
专项资金项目一般按照属地化原则,采取逐级申报程序,由项目单位向当地工信局提出申请,经当地工信局审核同意后报市(州)工信委,市(州)工信委在初步审查、筛选和综合平衡后上报省工信委。省工信委直属单位申报专项资金项目可直接向省工信委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申报项目单位要向省工信委上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可由申报单位编制或委托国内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包括以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技术工艺、总投资
第十四条 报送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以下文件、资料:
(一)工信委(局)对申报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文件;
(二)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银行的贷款承诺函或贷款合同及进账单;
(三)年耗能5000吨及以上标准煤的项目、国家限制类项目应当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并出具审查意见;
(五)根据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第十五条 市州工信委应对上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省工信委对上报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初审:
(一)是否符合当年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
(二)项目市场前景及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
(三)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十七条 省工信委对初审通过的备选项目进行综合平衡。项目综合平衡的原则:
(一)项目区域布局的合理性;
(二)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原则上不连支持;
(三)同一企业在一个内原则上只安排一个项目,不得重复安排;
(四)对以前专项资金支持过的项目,如项目单位未按计划开工或出现其它影响到项目未按计划进度建设的情况,对该项目单位不再安排专项资金支持;
(五)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的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申报省级预算专项项目。第十八条 通过综合平衡的备选项目由省工信委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或评审。
第十九条 对评审通过的项目,省工信委根据评审意见和专项资金规模,统筹确定支持项目、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经进一步综合平衡和资金平衡,编制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统一提交省工信委党组会议研究。经省工信委主任审定,与省财政厅衔接,由省工信委主任或分管副主任签发,会同省财政厅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
第二十条 经省工信委党组会议研究通过,省工信委主任审定的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省工信委内部任何处室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动。如确有必要调整,须省工信委相关专业处室提出意见,省工信委规划发展处综合平衡后,提交下一次省工信委党组会议研究确定。
第四章 使用、管理、监督
第二十一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择优支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二十二条 项目资金计划一般为一次性下达,个别重大项目、支持额度较大的项目,可分次下达。第二十三条 省工信委要及时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各市州、县区工信委(局)负责本区域内使用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按要求向上一级工信委报告项目建设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
第二十四条 项目单位应当接受同级政府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监督,定期上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同级工信委(局)和省工信委反馈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
第二十五条 项目单位要加强工程施工、财务、资金使用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项目改造内容和目标。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确定的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因特殊原因确需作重大调整或撤销的项目,项目单位应按原申报程序报送省工信委,省工信委根据实际情况对已下达或已拨付的专项资金作出收回、调整或保留的处理意见。对收回的项目资金,由省工信委另作安排。
第二十六条 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向省工信委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由省工信委组织验收或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市州工信委组织验收。
第二十七条 对因企业自身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致使项目不宜继续实施的,由省工信委视具体情况采用停止拨付资金、暂停拨付资金、限期整改、收回资金等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十八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转移或侵占财政资金,擅自改变项目主要改造内容和目标等行为,追回相关资金,项目单位三年内不得申请资金,同时依照《财政违法处罚处分条例》、《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扶持项目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第二十九条 省纪委监察厅驻省工信委纪检组监察室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对项目资金的到位、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抽查。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印发《“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0〕596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有关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新一轮“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重〔2010〕2号)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附后)。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附件:“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教育部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附件:
“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进一步加强“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重„2010‟2号)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人民政府共建资金、项目学校主管部门共建资金以及项目学校自筹资金。
第三条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支持“985工程”项目学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用于实现学科建设新的突破、加快建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加快引进和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地方人民政府共建资金、项目学校主管部门共建资金以及项目学校自筹资金,根据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和项目学校“985工程”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第四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总体规划,分年实施;集中使用,突出重点;项目管理,绩效考评。
第五条 “985工程”项目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科学合理编制“985工程”专项资金预算,对专项资金实施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保证专款专用,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算的及时执行。
第六条 凡使用“985工程”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应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合理使用,精心维护。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七条 财政部、教育部根据“985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以及项目学校在优秀人才、重点学科、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985工程”二期建设水平和成效,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建立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主要按因素法确定并下达项目学校各阶段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基本额度预算控制数。同时,预留一部分资金,根据“985工程”项目学校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绩效等情况,统筹安排。
第八条 项目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基本额度预算控制数、其他渠道建设资金等情况,在科学、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学校继续实施“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改革方案,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批。
第九条 从2011年起,财政部原则上于每年8月初下达项目学校下一“985工程”专项资金预算控制数。项目学校结合“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改革方案,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编制下一项目预算,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在9月20日前报送财政部。财政部对学校项目预算进行审核后,纳入下一部门预算。
第十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纳入学校预算,统筹实施。
第十一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三章 支出管理
第十二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维修费、项目管理费等。
(一)人员经费。指在“985工程”建设中,用于引进、聘任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优秀群体所发生的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项目学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
(二)业务费。指为完成“985工程”建设任务而必须开支的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租赁费等专项业务支出。
(三)设备购置费。指为完成“985工程”学科体系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任务而购置必要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支出。
(四)维修费。指用于与“985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仪器和实验设备、教学科研用房和附属设施的修理、维护以及提供条件支撑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改造所发生的支出。
(五)项目管理费。指“985工程”办公室和“985工程”专家委员会在实施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必须开支的经费,主要包括:项目论证、验收及召开必要的会议所需的会议费、差旅费、专家劳务费,办公用品购置费、印刷费、邮电通讯费、交通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招待费、出国费等。
第十三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凡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施政府采购。
第十五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支付罚款、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支出,不得用于“985工程”建设项目之外的人员经费支出以及与“985工程”建设项目无关的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不得作为其他项目的配套资金,也不得用于按照国家规定不得列支的其他支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支出。
第四章 决算管理
第十六条 终了,项目学校应将“985工程”专项资金的收支情况纳入单位决算统一编报,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七条 项目学校上报决算时需对“985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文字说明,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第十八条 项目学校应加强管理,确保“985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年末未列支的专项资金应按财政部现行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规定,经批准后可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
第十九条 “985工程”专项资金实行定期检查制度。财政部、教育部及有关主管部门将根据有关规定对项目学校“985工程”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有截留、挤占、挪用“985工程”专项资金的行为,以及因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浪费、资产毁损、效益低下的,将暂停其后续拨款。项目学校在限期内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可恢复或适当调整拨款,否则,将取消项目并终止拨款,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员,将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项目学校应建立健全“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对审批确定的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学校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对项目预算的及时执行负责。
第二十一条 项目学校应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十二条 “985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以项目学校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改革方案实施情况、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以及财务管理情况等作为主要依据。财政部结合绩效考评结果等情况,合理调整项目学校下一专项资金预算额度。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4‟117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四条
项目学校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关于印发《郑州市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郑州市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来源: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2-08-13
索 引 号
文
号 A0220-0202-2012-00013 郑商联〔2012〕27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12-08-13
各县(市)区,开发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商务、财政主管部门:
根据《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郑发〔2012〕15号)文件精神,市商务局、财政局按照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联合制定了《郑州市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郑州市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讨论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工作对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支撑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郑发〔2012〕15号)和国家、河南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本市为加快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励、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奖励、重点招商引资活动经费和招商引资基础工作。
第三条 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由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管理使用。第二章 使用范围 第四条 使用范围:
(一)参加或承办由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重点招商引资活动和经贸洽谈活动;经市领导或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 “市开放办”)批准或由其组织,在境内外举办、参加的各类招商引资活动;
(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励;
(三)对郑州市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有实效的招商大使、企业高管或国际友人进行奖励;
(四)对完成招商引资责任目标和工作目标、兑现配套奖励政策的县(市)区进行目标考核奖励;
(五)用于对外合作项目库、外商投资信息库、涉外经济政策库、经贸活动信息库等招商引资基础工作费用;
(六)编制、印刷用于招商引资工作的音像制品、投资环境研究报告、评估报告、项目建议及策划书等基础资料的制作费用;
(七)与招商引资工作有关的其他费用。第三章 申报、审批和奖励标准
第五条 申报招商引资项目奖励资金的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1、招商引资项目的资金。项目引进的资金是指从市外、境外引进的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外国资本,国家、省各类政策性资金不在奖励范围之内。
2、实际到位资金。指引进资金已实际到位并形成实收资本或固定资产。
3、引进项目须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对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积极促进作用,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项目不予支持。第六条 实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获奖条件和奖励标准:
(1)境外资金实际到位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给予30万元人民币奖励;每增加3000万美元,追加30万元人民币奖励,最高奖励300万元人民币;
(2)市外域内资金实际到位在3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给予3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给予50万元人民币奖励;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给予100万元人民币奖励。
申报程序:由市商务局组织符合条件企业报送相关材料,并进行初审,市财政部门复核后报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会研究确定获奖企业。企业申报需提交的资料:
1、郑州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励申请表;
2、招商引资奖励申请报告;
3、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设立证书(外资企业提供);
4、投资企业项目合同、章程、投资协议、投资人身份证明材料等;
5、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应有银行询证函),银行进帐单、记帐凭证、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或引进设备的应提供固定资产汇总表;设备发票及设备入库凭证(进口设备有海关报关单及商检部门提供的商品检验报告等);
6、上审计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环评报告,以及项目单位其它需提交的证明材料。
第七条 对完成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的县(市)区的目标考核奖励,根据内、外引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表彰奖励,具体奖励单位、奖励标准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文件为依据。
(一)外资目标奖励
对完成招商引资责任目标和工作目标、兑现招商引资配套奖励政策的县(市)、区,按下列标准给予奖励:
(1)实际使用外资在3亿美元以上,同比增幅在15%以上,奖励30万元人民币;(2)实际使用外资在2.5亿美元以上,同比增幅在20%以上,奖励25万元人民币;(3)实际使用外资在2亿美元以上,同比增幅在25%以上,奖励20万元人民币;(4)实际使用外资在1.5亿美元以上,同比增幅在30%以上,奖励15万元人民币;(5)实际使用外资在1亿美元以上,同比增幅在35%以上,奖励10万元人民币。
(二)内资目标奖励
(1)当年引进域外境内资金总量位列全市第一名,或完成当年引进域外境内资金目标排序位列全市第一名,奖励30万元。
(2)当年引进域外境内资金总量位列全市第二、三名,或完成当年引进域外境内资金目标排序位列全市第二名,奖励20万元。
(3)当年引进域外境内资金总量位列全市第四、五名,或完成当年引进域外境内资金目标排序位列全市第三名,奖励10万元。
第八条 充分调动、发挥国家驻郑单位、省直在郑单位、市直专业委局、各类商协会的招商专业优势,调动其服务我市招商引资积极性,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由市委、市政府授予“郑州市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10万元奖励。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由市委、市政府授予“郑州市服务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对成绩显著、贡献特别突出的行政事业单位先进个人,分别给予嘉奖、记功表彰。对有引资实效的招商大使、企业高管或国际友人,给予5至10万元奖励。具体奖励单位和个人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决定为依据。
第九条 境内外招商引资活动及其他与招商引资有关的费用开支实行预决算管理。
列入境内外招商和经贸行动计划的活动,由资金使用单位编制活动方案和经费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核,预拨经费。内新增的招商引资和经贸活动,由承办单位编制活动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经费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核,预拨经费。活动结束后财政部门对费用支出进行审核确认,不足部分及时予以补拨,结余部分结转、调剂下次活动使用。
为满足市政府临时安排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活动支出,市财政向市商务局预拨日常应急资金80万元,使用时应事先书面告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定期对日常应急性支出情况进行审核、清算和补拨。第十条 各项活动的经费支出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有关费用开支标准执行。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一条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保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使用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在资金的拨付方式上,原则上应遵循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与支付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每年进行定期检查,对重大活动进行专项检查,跟踪检查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使用资金,有无挪用或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第十三条 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第十四条 资金使用单位或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构成违规行为:
(一)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专项资金;
(二)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挪作他用;
(三)拒绝监督检查,或对监督检查不予配合;
(四)不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其他违章行为。
第十五条 对违章单位与个人,视情节轻重,采取下列处罚措施;
(一)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
(二)停止并追回已拨付的资金;
(三)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为确保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各县市区财政、商务部门,应根据本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则,并报市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商务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主题词:商务 资金 办法 通知
郑州市商务局办公室 2012年8月10日印发
【关
印本
大 中 小】 闭】
稿】 【字号:
【打